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高精度定位技术产业链相关软硬件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 产品类型:

    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高精度时空信息解决方案

  • 产品名称:

    北斗+精准定位装备 、 北斗+行业应用软件及方案集成 、 北斗+时空数据 、 北斗+运营及设计服务

  • 经营范围:

    软件开发;电子产品批发;电子元器件批发;软件批发;铁路专用测量或检验仪器制造;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导航、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制造;测绘服务;通信系统设备制造;安全技术防范产品批发;电子测量仪器制造;数字内容服务;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制造;通信终端设备制造;货物进出口(专营专控商品除外);海洋服务;网络技术的研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计算机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研究、开发;软件服务;安全检查仪器的制造;光学仪器制造;仪器仪表批发;地理信息加工处理;技术进出口;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仪器仪表修理;房屋租赁。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0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开发及装备制造业(台) 1.32万 - - - -
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开发及装备制造业库存量(台) - 1.66万 1.50万 - -
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库存量(台) - - - 1.18万 -
精准定位装备库存量(台) - - - - 1.65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7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4.74%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070.22万 4.27%
第二名
4275.38万 3.60%
第三名
3209.25万 2.71%
第四名
2682.03万 2.26%
第五名
2256.64万 1.9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1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7.2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571.93万 8.66%
第二名
2202.74万 3.42%
第三名
1451.88万 2.26%
第四名
990.98万 1.54%
第五名
854.77万 1.3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4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2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745.51万 4.36%
第二名
3302.56万 2.50%
第三名
2421.70万 1.84%
第四名
1838.71万 1.39%
第五名
1492.64万 1.1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4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7.5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8912.72万 11.13%
第二名
2181.00万 2.72%
第三名
1254.98万 1.57%
第四名
913.43万 1.14%
第五名
764.17万 0.9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7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9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8120.45万 4.52%
第二名
4129.82万 2.30%
第三名
2066.23万 1.15%
第四名
1760.66万 0.98%
第五名
1737.26万 0.9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9738.30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1.1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861.00万 4.41%
第二名
2082.43万 2.38%
第三名
1687.75万 1.93%
第四名
1317.65万 1.51%
第五名
789.48万 0.9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5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7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441.84万 3.07%
第二名
3328.50万 1.88%
第三名
2879.41万 1.62%
第四名
2320.36万 1.31%
第五名
1616.98万 0.9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2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3.3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479.12万 4.71%
第二名
2784.52万 2.93%
第三名
2275.84万 2.39%
第四名
1791.99万 1.88%
第五名
1339.70万 1.4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5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8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855.26万 2.38%
第二名
3821.61万 2.36%
第三名
3013.70万 1.86%
第四名
2848.95万 1.76%
第五名
2366.11万 1.4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8635.85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1.7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389.12万 5.95%
第二名
1409.31万 1.91%
第三名
1048.23万 1.42%
第四名
1040.57万 1.41%
第五名
748.62万 1.02%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基本情况及相关政策  公司主要从事高精度定位技术产业链相关软硬件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发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归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代码:C39)。根据公司的主营业务情况,公司主要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业的基本情况及发展阶段如下:行业背景及发展概况: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是指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三维坐标和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有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基本情况及相关政策
  公司主要从事高精度定位技术产业链相关软硬件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发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归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代码:C39)。根据公司的主营业务情况,公司主要涉及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产业的基本情况及发展阶段如下:行业背景及发展概况: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是指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三维坐标和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有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和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人类利用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的位置、速度及时间等信息实现各种目标的定位、导航、监测和管理,开拓了移动位置服务等全新的信息服务领域,并迅速发展出以卫星导航系统为基础的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
  从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结构来看,产业链上游包括基础产品研制、生产及销售环节,是产业自主可控的关键,主要包括基础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数据等;中游是当前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主要包括各类终端集成产品和系统集成产品研制、生产及销售等;下游是基于各种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及运营服务环节。我国目前已构建起集芯片、模块、板卡、基础软件、终端、数据采集和处理以及运营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
  根据欧盟空间计划局(以下简称“EUSPA”)2024年1月发布的《2024地球观测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市场报告(EO and GNSS Market Report2024/Issue2)》,全球GNSS市场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报告指出,全球数字化与自动化转型、经济和人口增长、能源需求和供应链挑战、对健康和安全的日益关注等综合因素,驱动着GNSS技术和应用朝着更高精度、更高可用性和稳健性方向发展。报告分析预测,全球GNSS市场收入将从2023年的2620亿欧元增长至2033年的5820亿欧元,十年复合年化增长率为8.3%。其中,全球GNSS接收机的年出货量预计将从16亿台增长到22亿台;增强服务和增值服务收入预计在2033年将达到4600亿欧元,占比超过80%。
  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2023年5月发布的《202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2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00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6.76%。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长5.05%,达到1527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30.50%;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关联产值同比增长7.54%,达到3480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达到69.50%。白皮书指出,我国北斗应用总体规模稳步提升,北斗规模化应用正在全面开启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发展的新篇章。进入2023年,随着国家新基建、数字经济等重大战略的实施,时空大数据、城乡数字底座、无人系统、智能信息服务等正在蓬勃发展,进一步拓展了北斗时空信息应用与服务的广阔市场,推进了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在各行业各领域的深化应用,产业整体经济效益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当前,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正以技术体系创新和应用模式创新为主线,积极推动“北斗+”融合创新和“+北斗”时空应用发展,大力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产业数字化,为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赋予强大的生命力。GNSS高精度定位技术在地理信息、交通运输、水文水利、电力、石油石化、应急管理、建筑施工、人工智能与智能驾驶等行业领域,已逐步形成深度应用、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各领域发展情况如下:
  (1)地理信息与空间数据: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广泛应用在测绘地理与空间数据领域,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发展的基石。地理信息产业是以现代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等技术为基础,以地理信息开发利用为核心,从事地理信息获取、处理、应用的高技术服务业。我国地理信息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根据2023年11月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增速达3.5%,总产值达到7787亿元,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近5年复合增长率为8.5%,近10年复合增长率为14.6%。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增速呈现逐渐趋稳的发展态势,且展现出很强的发展韧性。近年来,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同现代信息技术加速融合,地理信息产业在整个数字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大量新的业态,比如数字乡村、数字生活、数字城市等,使地理信息产业成为数字经济最抢眼的核心产业之一。目前,地理信息产业已融入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大潮,成为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信息及相关技术是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数字乡村、智慧农业以及自然资源等各领域的重要支撑。自国家数据局于2023年正式组建,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为各领域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需求导向,这也将给地理信息与空间数据经济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
  (2)交通运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愈发重要,根据《202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底,国内超80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9万多辆邮政快递干线车辆、48,000多艘船舶、近2000架通用飞行器安装应用北斗系统,综合交通管理效率和运输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在铁路领域,北斗定位技术在列车监控/调度管理系统、铁路沿线灾害监测、铁路运维人员定位、铁路综合应急指挥调度、铁路基础设施建设监控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为了大力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铁路行业领域的融合与应用,国铁集团印发《“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十四五”铁路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规划》,明确将北斗服务纳入铁路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各项工作中,将北斗系统在铁路领域的应用从示范性应用推广到规模化应用,促进中国北斗和中国铁路的深度融合。交通运输部于2023年9月发布的《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现代公路工程标准体系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公路数字化标准,加大北斗等新一代通信信息技术与现代公路工程技术的融合应用,以推进公路数字模型和数字孪生应用,推动智慧公路发展,推进行业标准数字化、国际化共享。当前,全国多个省市已经针对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北斗应用制定了多项计划和规划,北斗系统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深度不断提升,赋能交通运输,助力美好生活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3)水利水文: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不断发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水利水文领域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尤其是在大坝监测、水文监测、灌排工程及水旱灾害预防等方面的应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通过融合声呐、测深仪、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等其他技术手段,可以有效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和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当前,全国已有近2000个水利工程安装应用了基于北斗技术的水利工程安全监测系统,在2587处水库应用了北斗系统短报文通信服务水文监测。2023年10月,我国增发一万亿国债紧紧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共设置了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点防洪工程、灌区建设改造和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8个投向,并将水利领域的防灾减灾、灌区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目前已实施国债水利项目1488个,完成投资293.1亿元。此外,为加快水利水文设施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报告期内,水利部在《关于大力推进智慧水利建设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期间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实施方案》等多部政策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印发了《2023年水文工作要点》,要求加强卫星遥感、测雨雷达等测验设备和技术在水利水文领域中的应用,加快实现水文测报现代化,推进水利工程同步配套建设现代化水文设施,做好水旱灾害防御支撑,积极拓展水资源水生态监测分析评价,加速构建具有预报、预警、预演、预案的“四预”功能智慧水利体系。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卫星遥感、高精度定位、水文探测装备等技术产品在前述相关领域的应用将逐步扩大和普及。
  (4)电力领域:电网安全关系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而北斗可以为智能电网、泛在电力物联网、能源互联网的建设提供导航定位、精密授时、短报文通讯服务等基础技术支撑,进而可以为电力领域提供高精度授时及全网时间同步、远程抄表、故障测距、人员定位管理等功能服务。此外,利用北斗提供的定位功能,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人和物以及关键主要设备比如变电站、电杆,输电线路等进行位置标识,利用这些信息可有效规范电力设施管理和检修管理。根据《202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目前,全国完成超过2,000座电力行业北斗地基增强基准站的建设和部署,已推广应用北斗定位、授时、短报文通信等各类终端超过50万台套,为无人机自主巡检、变电站机器人巡检、杆塔监测等业务应用的智能设备得到了可靠、精准、稳定的高精度位置服务。当前,很多偏远地区还尚未普及应用,北斗系统与电力的深度融合,即将开拓一个广阔的蓝海市场。
  (5)石油石化:石油石化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承担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石油石化领域的生产安全备受重视。近年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定位技术逐步在我国油田勘探、钻采、炼化、储运等各种业务领域得到应用,通过对油气开采、炼化厂区、输油(气)管线等区域的作业人员、危化品车辆、石油管道设备等重要装置等进行实时高精度定位监控,可实现生产安全状态的可知、可控,全面支撑石油石化领域的人员定位、车船监控、物资物流管理、线路巡检、重要装置监测等生产运行和管理,为“数字中国石油”建设添砖加瓦。未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定位技术还将进一步深入应用到石油石化的各个细分工作领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信息安全和生产安全。
  (6)应急管理:当前,国家应急管理部主要职责是针对各种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和发生灾难时,负责组织和协调应急工作,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常见的自然灾害多为洪涝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矿山坍塌等,在减灾救灾领域的需求具有长期性和迫切性。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普适性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将北斗高精度接收机、雨量计等各类传感器组合,对灾体隐患点的形变、裂缝、地下水位等进行监测,可实现远程在线实时监控、分析和预警。目前,云南、四川、广西、重庆、广东等20多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已成功开展监测应用。此外,根据《202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底,公安已在信息采集、移动警务、通信保障和指挥调度等方面累计推广应用各类北斗终端超过450万台/套,在森林草原防火、林业巡查、林政执法等领域已累计推广各类北斗终端接近11万台/套,实现了路线规划和导航、人员和车辆定位、林草巡护、灾害监测、人员安全管理等业务的应用。根据光大证券研究报告预测,假设“十四五”期间年均布局2.5万个地质灾害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项目招标单价约为8万元,则2022-2025年年均市场规模为20亿元。我国位移监测应用缺口较大,近年来地灾监测在政府采购推动下实现快速增长。除地质灾害监测以外,位移监测还广泛应用于矿山安全、高边坡监测、水利水电监测和建筑形变监测等。近年来,信息化监测管理在交通、尾矿库、桥梁道路等基础设施的除险预警工作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而位移监测系统是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抓手,相关需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7)建筑施工:随着“新基建”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数字经济产业的快速增长,北斗GNSS定位技术在工程建设施工领域的应用得到规模化发展。北斗高精度技术融合BIM、云计算、大数据等多种技术并结合各种传感器、数传终端等物联网手段对建筑工地的工程车辆、塔机、深基坑、工程建设质量等进行精准监测和控制管理,实现建筑施工的工程监测、施工定位、智能化运维、安全预警、可视化管理等,规范了建筑市场秩序,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保证了工程质量。目前,北斗+融合技术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矿山、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电力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显著提升了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效率,降低了人工和材料成本投入,有效提高了安全水平。近年来,国务院、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也相继发布多个政策,支持加快推进北斗、5G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铁路、公路、机场等基建工程的融合,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北斗+融合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市场规模也将进一步扩大。
  (8)智能驾驶:现阶段,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在许多载体上成功应用,如智能驾驶汽车、无人机、机器人等。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传感器,无人机能够进行智能导航,避开障碍物并规划最优路径;通过智能飞行控制系统,无人机能够自主、精确地完成各种复杂任务,如定点巡航、任务跟踪等。在无人机方面,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使得无人机在导航和飞行控制方面具备了更高的智能化水平。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传感器,无人机能够进行智能导航,避开障碍物并规划最优路径;通过智能飞行控制系统,无人机能够自主、精确地完成各种复杂任务,如定点巡航、任务跟踪等。在汽车智能驾驶方面,自动驾驶技术依赖于人工智能进行环境感知、决策和控制,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GNSS高精度定位等传感器装置,车辆可以收集到周围环境的数据并借助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感知和识别,包括道路标记、车辆、行人、障碍物等;人工智能通过分析和处理这些数据,车辆能够了解当前道路状况、判断其他车辆和行人的动态,并做出适当的决策。此外,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已成功应用在农业机械智能化中的耕、种、管、收等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工智能,与各种环境感知传感器件更是密不可分,高精度定位技术和相关传感器件已经运用在无人机、智能驾驶汽车、无人农机等驾驶载体上,位置应用技术对于智能驾驶的重要性正在逐步被市场发掘。
  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网联乘用车新车销售约700万辆,市场渗透率达到34.9%,2023年上半年,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达到了42.4%。随着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的增长,高精度定位软硬件产品需求量将同步扩大。根据中信证券2023年发布的《汽车智能化专题系列(2022Q4):智能化大势不改,产品快速渗透》报告,自主品牌高端化推动L3及以上高阶自动驾驶快速发展,预计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将于2030年进一步提升至40%。自动驾驶产业链涉及专用的卫星导航、惯导模组、芯片、板卡、GNSS天线、RTK信号服务及算法和组合导航集成方案等将随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的产业发展,迎来巨大的市场机遇。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将北斗终端作为标准配置的农机企业超过50家,累计已安装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农机远程监测等远程运维终端近160万台(套)。通过对北斗系统应用场景的不断探索,我国农业生产精细化水平不断提升,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收益也取得了进一步提升。未来,伴随着国家持续推动北斗产业发展,位置应用在人工智能与智能驾驶相关领域的应用渗透率及市场规模将日益增长。
  相关行业政策:
  北斗高精度服务正像水、电一样,成为触手可及、随需而用的公共服务,保障着大众的日常生活。北斗为传统行业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正加速进入新基建,与新一代通信、数字孪生、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北斗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正激发出层出不穷的创新和变革。报告期内,国家相关部委针对各民生领域在《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关于开展北斗基础产品认证工作的实施意见》、《“十四五”交通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新时代的中国北斗》等行业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出台了多项规划及意见,鼓励推动北斗产业发展。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同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提出:“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大力推进北斗规模应用”。2023年4月,自然资源部印发《2023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点》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指出进一步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有效减轻灾害风险为主线,持续推进地质灾害隐患识别、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基层防灾能力建设。此外,202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发行万亿国债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并将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水利水文、国土资源管理作为重要的提升建设方向。同时,为响应国家政策,各省市积极推动卫星导航行业的发展,北京、上海、湖北、河北、江苏等地在其发展规划中,明确以发展数字经济为背景,积极鼓励支持北斗与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创新,突破关键引领技术,推动北斗在智能交通、智慧港口、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城市、应急保障、物流、养老、医疗、文旅等诸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推动北斗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发展。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为国内高精度卫星导航产业的领先企业之一。公司以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基础,融合声呐、光电、惯导、激光雷达、UWB超宽带、星基增强等多种技术,已形成“海陆空天、室内外”全方位、全空间的高精度定位产业布局,致力于成为时空信息解决方案全球领导者。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营业务
  公司专注于高精度定位技术产业链相关软硬件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制造和销售,深化北斗精准位置行业应用,着力提供时空信息解决方案。近年来,经过公司对行业市场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目前已构建测绘测量装备业务、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业务、特殊机构高精度应用业务、智能驾驶与导航控制应用业务、时空数据及信息化业务与科技旅游业务五大核心业务板块。
  (1)测绘测量装备业务:
  公司为行业客户提供GNSS高精度定位接收终端、全站仪、三维激光测量系统、无人机、侧扫声呐、单波束测深仪、多波束测深仪、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无人船等涉及海陆空全空间范围的各种类型测绘测量装备产品,用于采集各类空间地理信息要素、输出位置信息及空间地理数据等信息,为行业客户提供统计调查、研究决策、科研考察、安全防控等参考依据,有效提升各领域的信息化水平和作业效率。广泛应用于地理空间测绘、自然资源调查、国土空间规划、工程测量、水文信息勘测、水域地形测绘、巡检等领域,服务于全国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水文水利、应急管理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从事测绘测量工程的单位。测绘测量装备业务根据产品技术路线主要涵盖地理信息测绘装备、三维激光测量装备和海洋探测装备等产品业务线。
  (2)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业务:
  公司主要面向铁路、电力、通讯、石油石化、应急管理等特定行业客户提供涵括地基增强系统CORS网建设与运维服务、北斗高精度位置云平台、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高精度行业专题图的移动数据采集生产与应用的综合行业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
  1)向特定行业客户提供北斗高精度地基增强系统CORS网建设、高精度位置运维服务以及北斗高精度室内外一体化位置服务等解决方案;
  2)向特定行业客户的高危场景提供北斗安全防护解决方案,保障特殊场景作业人员的人身、列车行车及资源资产安全;
  3)基于位移形变监测预警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实现在线实时位移安全监测,聚焦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在铁路、公路、桥梁、隧道、矿山、大坝、高压电线及高温高压管道沿线等领域的安全监测应用。
  4)利用无人机搭载三维激光雷达装备采集和处理电网沿线数据,获取电力线、电塔及通道地物的点云数据,检测对架空输变电线路通道及其附属设施,实现危险点预警、综合工况模拟、交叉跨越分析、杆塔变形等检测,保障输电线路安全运行。
  (3)特殊机构高精度应用业务:
  公司依托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融合光电、激光雷达、海洋声呐等技术,实现空间信息的快速精准获取,并形成高精度系统方案交付予特定对象客户,相关主要产品技术有自准定位定向系统、工业级激光雷达、海洋声呐探测等,相关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国产化优势明显。其中,自准定位定向系统是通过结合光学全站仪和北斗高精度卫星定位实现自主定位、自主定向的设备系统,用于特殊机构装备领域的瞄准和设备标校功能;工业级激光雷达产品用于特殊场地的三维地貌快速建模;海洋声呐探测产品则主要用于特种作业船只所需的水声目标探测与识别、水声通信与数据传输、水声导航与测绘,获取水下地形地貌及水文信息。
  (4)智能驾驶与导航控制应用业务:
  公司依托于公司北斗高精度定位和时空智能技术为基础支撑,融合新一代通信技术、遥感、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形成智能化解决方案应用于自动驾驶、智慧农业、建筑施工等领域,主要包括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机械控制业务。
  1)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公司主要为乘用汽车、商用汽车和特种车辆(包括农业机械车、港口集卡、工地工程车、无人物流配送车、港口集卡等)的辅助驾驶或自动驾驶提供车载高精度定位方面的产品解决方案、技术支持与服务,主要包括:
  ①车载端软硬件产品及产品解决方案:高精度定位天线、车载组合型(4G/5G+GNSS)天线、高精度定位单元、惯性测量单元、电动方向盘、显控终端、地图定位传感器(IPM)、高精度定位算法服务及基于相关硬件产品帮助实现辅助/自动驾驶的定位导航的解决方案等;
  ②适用于智能驾驶的高精度地图前端数据采集系统、众包采集装备及后端数据处理软件平台和数据采集加工服务;
  ③适用于智能驾驶的高精度位置基础设施组网建设,可提供星基与地基增强技术融合在车端的应用。2)机械控制业务:公司基于多年在GNSS、激光、声呐、传感器、控制技术、信息可视化、数据存储及无线传输等技术研发的积累,为建筑施工、矿山采掘等行业用户提供多种类机械控制系统和智能施工管理平台及相关综合解决方案,实现对施工机械(包括复合地基、土石方和路面等种类)的实时引导和自动控制,主要应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水利、港航等各类基础建设和挖掘工程领域。
  (5)时空数据及信息化业务与科技旅游业务
  1)时空数据及信息化:公司以数字空间底座为载体,以北斗和时空智能为信息资源整合手段,面向政府管理决策、企业经营发展、民众生活服务提供全方位的时空信息的采集、加工、管理、开发、应用与运营服务,主要包括大数据可视化、自然资源管理、智慧孪生城市、社会治理网格化、应急智慧一张图以及数字园区/景区/社区/校园等多种领域的应用服务,全面服务于全国各省市区(县)政务、经济和信息化、住建、水务、城管、公安、应急管理、自然资源、国土、交通等政府部门。
  2)科技旅游业务:公司基于高精度室内外定位技术、声光电、VR/VR、三维数据处理技术、全息投影等虚拟现实技术和自主研发的体感互动、数字沙盘、全息产品、魔幻剧场、飞翔影院、3D结构投影、AR/VR游乐设备、六自由度轨道车体验装置、沉浸体验式多媒体实景剧场、VR主题公园等八大系列50多个产品,为大型文旅企业、博物馆、规划馆、科技馆、展馆等提供文化旅游项目或场馆展览展示的内容策划、创意设计、施工建设、运营商与技术服务,打造文化和科技相融合的多媒体展示场景与文化旅游体验产品。
  2、主要产品
  公司主营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高精度时空信息解决方案两大核心产品体系,具体如下:
  (1)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该类产品主要以硬件设备形态面向客户,包括高精度定位接收终端、三维激光雷达、海洋探测、全站仪、车载高精度硬件等系列产品。
  高精度定位接收终端产品:卫星导航接收终端(RTK)、北斗高精度手簿、北斗高精度平板等;
  三维激光雷达产品:机载激光测量系统、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车载三维激光移动测量仪、船载激光雷达、SLAM便携式移动测量系统、专业装备载体无人机等;
  海洋探测产品:海洋定位定向设备、智能测量无人船、侧扫声呐、单波束测深仪、多波束测深仪、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超短基线水声定位系统、组合惯导等;
  全站仪产品:安卓智能全站仪、长测程彩屏全站仪、小型化全站仪等。
  车载高精度硬件产品:高精度定位天线、车载组合型(4G/5G+GNSS)天线、高精度定位单元、惯性测量单元(IMU)、地图定位传感器(IPM)等。
  (2)高精度时空信息解决方案:该类产品主要以硬件、软件、技术服务相结合的综合性解决方案面向客户,其中包括高精度时空数据、专业软件平台、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类型产品。
  高精度时空数据主要为基于时空智能技术和多维时空信息平台的高精度导航地图、实景三维地图、倾斜摄影数据、高精度行业专题图、自然资源调查数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智慧社区管理系统(如:铁路/电力/水利等)等;
  专业软件平台主要包括高精度定位算法引擎平台、时空数据生产处理平台、三维可视化平台,时空信息管理平台等;
  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移动测量方案、航空测量方案、灾害监测方案、海洋声呐探测方案、机械控制方案、水库大坝安全监测方案、公路边坡安全监测方案、车载高精度定位方案、组合导航方案、智慧施工方案、农机自动驾驶方案等。
  3、主要经营模式
  (1)管理运作模式
  公司打造集约、高效的流程型矩阵组织,设置产品线事业部、中央研究院、供应链中心、营销中心、交付运维中心、国内/国际销售平台、职能后台等各类公共平台,经营管理活动全面推动流程信息化,组成垂直由集团总部领导,兼顾内部各部门积极灵活性的流程型组织,提高资源在内部流转的时间效率和最大化利用,减少内部损耗,统一面向客户。
  (2)研发模式
  公司采用集中研发的模式,产品研发能力主要集中到中央研究院,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基于技术产品类型划分为光电、北斗应用、特种装备、ADCP等多个产品研发部,分别进行分类技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同时,另设射频、软硬件及算法等通用技术研发部,为各类产品形成行业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采购模式
  公司实行“集中计划、集中采购、分散收货、集中结算”的模式,由总部供应链中心负责统筹管理。供应链中心根据客户订单情况进行集中采购,同时根据市场行情动态分析、重大项目计划等因素进行库存动态管理,确保采购的材料库存量处于一定的合理水平。公司定期通过对供应商的研发能力、产品质量及商务等多项指标进行评审,择优完成对供应商的引入,形成可控的产品供应商库,并不定期调整供应商名册,保证可控及稳定的质量及价格水平。
  (4)生产模式
  (5)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按实际订单生产”和“按销售预测生产”两种模式,销售机构将实际客户订单、销售预测订单及其发货计划汇总到公司供应链中心,由供应链中心统筹分解每月的供货计划,生产部门根据此计划组织生产。公司根据生产和物流需要,分别在广州、武汉、苏州等分厂设置生产和仓储基地。公司设有国内销售平台和国际销售平台,负责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业务开拓,与产品线、行业事业部联合作战,统一面向客户。公司销售主要采取经销和直销两种销售模式。此外,公司数据信息类产品主要以参与政府、部分大型企事业招投标项目为主,根据客户自身需求,委托公司进行信息系统的定制开发或数据采集、生产。车载高精度定位产品主要通过参与车企发包招标模式来确定合作和达成量产供货。
  4、产品、业务市场地位
  公司主营业务所涉及的产品领域,大部分均已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行业竞争力综合优势明显,特别是工业级激光雷达、海洋声呐、星基增强系统、车规级惯导等技术产品领域的自主国产化水平在业内领先。此外,经过多年行业市场深度布局,公司在铁路、电力、石油石化等特定行业应用领域已积累较深的行业认知和行业经验,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贴合行业需求,赢得行业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在相关行业市场已逐步发展至推广应用阶段。
  5、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国家持续推动北斗卫星导航及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各行业领域明确落实推广北斗应用
  北斗高精度卫星导航产业的发展深受国家高度重视,国家先后出台《国家卫星导航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卫星测绘“十三五”发展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新时代的中国北斗》、《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十四五”铁路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十四五”铁路网络安全和信息化规划》等行业政策,鼓励推动北斗产业发展,政策指出国家将大力加强卫星测绘能力建设,加快推进高精度高动态时空基准信息应用服务。国内各行各业纷纷出台相关指导文件明确落实推广北斗应用。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先进农机研发推广,支持北斗智能监测终端及辅助驾驶系统集成应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2023年4月,自然资源部印发《2023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点》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任务,指出进一步健全完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有效减轻灾害风险为主线,持续推进地质灾害隐患识别、调查评价、监测预警、综合治理和基层防灾能力建设。同月,水利部印发《2023年水文工作要点》,要求加强卫星遥感、测雨雷达等测验设备和技术在水利水文领域中的应用,加快实现水文测报现代化,推进水利工程同步配套建设现代化水文设施,做好水旱灾害防御支撑,积极拓展水资源水生态监测分析评价。此外,2023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国务院发行万亿国债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并将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水利水文、国土资源管理作为重要的提升建设方向。公司深耕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在北斗应用相关技术领域深度布局,在交通运输、水利水文、电力、石油石化、应急管理、特殊机构、智能驾驶等行业应用领域的发展已形成规模化应用,随着北斗应用领域不断增加以及上述政策的持续推动和落地,公司在相关行业应用领域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2)海外市场需求和空间持续扩大
  近年来,随着中东非及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兴起,以及受全球宏观经济影响,高性价比国产设备在海外的接受度大幅提升,海外市场需求和空间持续扩大。根据欧盟空间计划局(EUSPA)发布的《2024地球观测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市场报告(EO and GNSS Market Report 2024/Issue2)》预计,全球GNSS市场收入将从2023年的2620亿欧元增长至2033年的5820亿欧元,十年复合年化增长率为8.3%。其中,全球GNSS接收机的年出货量预计将从16亿台增长到22亿台;增强服务和增值服务收入预计在2033年将达到4600亿欧元。公司一直重视国际业务发展,紧抓海外市场发展机遇,以销售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为主线,通过建设局部地基增强系统CORS网,逐步拓展高精度定位技术相关应用业务。近年来,公司国际业务发展策略得到了较好的验证,海外业务发展迅速。公司将持续贯彻国际业务策略,把握重点市场的业务发展契机,抢占重点市场份额,进一步促进公司海外业务的快速发展。
  (3)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国产替代优势明显
  公司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持续对行业前沿技术及核心产品技术领域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迭代优化底层技术,同时,注重与新一代通信技术、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和拓展应用。经过多年的研发创新和技术积累,公司已实现大部分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特别是其中技术门槛较高的激光雷达、海洋声呐、星基增强系统、车规级惯导等产品技术,具有明显的行业竞争优势。当前在国家大力倡导产业转型升级和国产化替代的背景下,公司产品技术国产化优势明显,行业综合竞争力较强,具有较大的国产替代市场空间。
  (4)品牌影响力和客户认可度反哺驱动业务发展
  公司一直专注于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及产业链相关的布局发展,经过二十余载的发展,已逐步成为国内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公司作为业内头部企业,十分注重客户关系和产品质量以及客户口碑,与海内外客户建立了良好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并树立了可靠的品牌形象,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认可度,深受广大客户青睐。同时,公司作为我国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领先企业,肩负着北斗卫星导航产业技术规范标准的制定、培育、推广和发展的重任,积极参与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持续为国家北斗卫星导航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长期的产教合作使得公司产品在相关专业毕业从业者中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和美誉度,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较好的品牌影响力和认可度,使公司在国内外市场获得广大行业客户的认可,持续反哺促进公司业务发展。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作为国内少数能够为客户提供全产品线高精度定位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在核心技术创新研发、行业技术积累、产品体系、品牌价值等方面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具体情况如下:
  1、研发创新能力强,核心技术自主可控
  公司专注于高精度定位技术产业链相关软硬件产品技术的研发,建有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科研平台;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两高四新(专精特新)企业等多项荣誉认定。公司一直重视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坚持“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理念,对行业前沿技术及核心技术领域持续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公司拥有一支具备较强研发能力的技术开发团队,能实现产品技术高效的快速迭代,较同业企业具有领先的自主科研创新能力。经过持续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公司已掌握相关核心技术,主营产品大部分已实现关键技术的自主可控,特别是其中技术门槛较高的激光雷达、海洋声呐、星基增强系统、车规级惯导等产品技术领域。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且不断努力创新,是公司保持自身在行业领先地位的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及下属子公司新增合计87项知识产权;其中,专利51项,软件著作权36项。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获得1536项(有效)知识产权。其中,专利527项,软件著作权863项和商标146项。
  2、产品体系丰富,行业技术积累深厚
  公司以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为基础,融合声呐、光电、惯导、激光雷达、UWB超宽带等多种技术,已形成“海陆空天、室内外”全方位、全空间的高精度定位产品线,产品体系丰富,产品链条全面,技术产品覆盖产业链上游的核心器件/算法至下游的高精度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在高精度定位产业链中已形成较高的行业技术门槛,行业应用及相关技术积累深厚,综合优势明显。
  3、品牌价值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公司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经逐步成为一家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集团。公司作为我国卫星导航定位技术领先的头部企业,凭借过硬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和高质量的产品品质,在国内外市场获得了广大行业客户的认可,树立了良好的专业品牌形象。在业内具有较高的品牌影响力和品牌价值,是公司业务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为应对较为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公司及时调整战略,进一步聚焦主业,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及国内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业务,加大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业务投入,稳步控制高精度时空数据及信息化等解决方案业务规模。国际市场的战略布局初见成效,业务拓展较为顺利,海外业务稳健增长;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业务顺应国家北斗应用的发展方针,经过公司长期的市场探索和行业积累后,各行业应用多头发展,呈现出较快发展态势;机械控制业务取得突破性发展,国内外市场拓展顺利;前述业务的积极发展带动公司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业务收入在报告期内取得一定的增长。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推动组织架构精简优化和内部资源整合,积极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但受经济环境承压的影响,公司高精度时空数据及信息化等解决方案业务主要面对政府客户,回款不达预期;受公司主动控制和市场需求暂时性减少的影响,该部分收入出现较明显下滑。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1)整体经营业绩情况
  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186,383,154.01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0.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6,675,977.36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88.68%;公司2023年度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97,143,181.12元,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44.61%,公司202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880,226.85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2%。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化的主要原因如下:
  1)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约10.02%。其中,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约21.80%,其中海外业务同比增长23.36%;高精度时空信息解决方案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约54.64%,主要系时空数据及信息化业务下滑的影响。
  2)由于时空数据及信息化等业务客户回款不达预期,部分项目验收推迟,以及部分客户推动化债,致使与该类业务相关的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主要包括商誉、合同资产、存货)计提约3.3亿元。此外,受经营环境影响,公司参股的部分企业经营不达预期,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约5,600万元。
  3)报告期内,为应对环境变化,公司及时调整战略,进一步聚焦主业,精简组织架构,优化人员配置,产生一定优化费用。
  (2)业务拓展与产品开发情况
  1)海外业务发展迅猛,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齐头并进
  当前,公司在海外通过与海外经销商及合作伙伴在亚太地区多个国家建设局部地基增强系统CORS网,逐步布设亚太区CORS基站一张网,积极拓展和推广测量测绘、海洋探测、应急救灾、机械控制等海外新兴业务。报告期内,公司顺利赢得柬埔寨、印度、韩国、哥伦比亚等国家多个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项目的投标。同时,公司海洋探测、三维激光、机械控制业务在海外拓展顺利,成功导入东南亚、欧洲等多个核心国家/地区市场,并发展多个海洋专业产品线和三维激光专业产品线的海外渠道合作。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和开拓海外经销商网络,并积极打造国际化营销团队,加快落实人才本地化战略规划,加大海外市场活动投入力度,通过行业展会、路演、会议交流、赞助等多种形式,全面赋能渠道代理本地化市场推广,持续推进旗下HI-TARGET和SATLAB两大品牌在海外的知名度和用户认可度,扩大品牌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海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36%,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齐头并进,海外业务取得显著的发展成果。
  2)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需求持续迸发,各行业应用领域的发展百花齐放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深化北斗系统推广应用、推动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号召,整合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势资源,持续升级市场服务体系,为铁路、电力、石油石化、自然资源、水利水文及应急管理等行业领域提供北斗时空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生产监控及智慧运营服务。其中,在铁路行业领域,公司持续完成国铁集团多个路局及自营铁路公司北斗位置服务网建设、国能综合监控系统建设及中铁北斗基建项目交付等重大示范项目建设并提供稳定服务。在电力领域,公司携手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企业积极推广北斗技术在变电站人员安全防护和输电线路监测领域的应用,完成多个省份电力网络北斗基础设施补强、时空服务平台升级、安全运营应用服务等工作。在石油石化领域,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成功中标国内头部石油公司“石油+北斗”地基增强系统(CORS站)全国一张网建设项目。此外,公司为国内某大型石化公司提供解决方案和北斗定位工卡等装备,实现人员安全的数字化、智能化管控。在海洋能源开发、海洋工程、海洋勘探等领域,公司与国内领先的海上油田勘探测量调查公司就海洋测量、海洋探测的应用达成合作。在应急管理相关的灾害监测业务领域,公司在广西、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山西、河南等多个省份持续稳步拓展,通过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安装监测设备,实现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自动化监测与预警。其中,在山东地区的市场份额显著提升,并成功中标山东地质灾害监测示范性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广GNSS监测站和边坡雷达等边坡监测类设备在矿山、水库、公路、桥梁和隧道等领域的应用,并取得较好的业务成果。其中,公司在内蒙、新疆、辽宁、江西、山西等省份成功落地多个矿山边坡安全监测项目,实现矿山领域业务的翻倍增长;此外,公路、水库、桥梁和隧道监测业务也均在多个省份成功落地交付,已形成行业项目标杆案例和示范应用。当前,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的需求持续迸发,各行业应用领域的发展百花齐放。未来,公司将持续在行业市场的高精度技术应用进行深挖,持续探索和发展北斗+行业应用的发展,努力实现北斗高精度行业应用规模化、普及化。
  3)机械控制业务取得突破性发展,国内外市场顺利拓展
  报告期内,随着国家十四五重大基建项目陆续开工并进入建设高峰期,“新基建”成为建设重点,建筑施工开始产业转型升级,逐步走向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施工的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受益于此,公司机械控制业务取得较好的业绩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基于GNSS高精度技术、信息可视化、数据存储及无线传输等技术自主研发推出复合地基施工系统(桩基、强夯)、土石方施工系统(推土、平地、挖掘、压路)、路面施工系统(摊铺、压实)等机械控制解决方案。同时,公司桩基施工管理系统、智能压实系统、挖掘机3D引导系统等机械控制解决方案成功应用在武宜高铁、成达万高铁、渝昆高铁、玉岑高铁、包银高铁、兰合高铁、昆明机场改扩建等众多建设施工项目中,公司国内机械控制业务市场拓展顺利。此外,挖掘机3D引导系统成功进入国际市场,取得在海外的零突破,为公司后续机械控制业务的海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持续深耕核心客户,智能驾驶车载端软硬件产品获多款量产车型定点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推进智能驾驶车载高精度业务的量产化落地和产能爬坡工作。其中,惯性测量单元产品(IMU)、高精度定位天线、车载组合型(4G/5G+GNSS)天线和高精度定位算法引擎SDK等产品在小鹏、上汽、长城、吉利、东风和一汽等车企的量产车型上保持规模量产交付。公司聚焦智能驾驶和智能网联业务的需求与发展,公司持续提升产品技术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和供应能力,成功获得国内新能源头部车企的审核及准入认可,为日后定点重点车型奠定基础。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车载端软硬件产品已获车企成功定点的车型合计43款。
  5)产品技术持续创新迭代,助力各行业领域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产品研发创新力度和提升迭代升级速度,发布了多款行业领先产品。在地理信息测绘装备方面,公司发布了全新一代的高清实景放样RTK、北斗高精度手机A30、Android系统安卓智能全站仪ZTS-720,新产品智能化大幅度提升,无需繁重的数据预处理,作业效率大大拉升。在三维激光测量装备方面,公司自主研发推出智喙S1轻小型机载激光测量系统、S2轻小型机载激光测量系统和短测程R2机载激光测量系统等新产品,同时推出应急测流、重点河道断面测量、水上水下一体化等行业三维激光解决方案,可在高流速情况下高效、高精度地完成测量,可广泛适用于国土地形测绘、林业测量、矿山测量、施工工地测量、水域测量、应急管理测绘等应用场景。在海洋探测装备方面,公司推出iBoat BSA智能无人测量船、iBoat BS12双载体无人船、iBoat BS15多波束无人船及iBeam 8140P浅水多波束测深仪等产品,可高效、精准地完成水下地形地貌测量,广泛适用于内陆水域的河道断面测量、水库库容测量、淤积土方测量、港口施工测量和航道水深测量等多种测量场景,应用范围更广阔,为国家“智慧水利建设”、“水文信息化建设”贡献力量。报告期内,公司ADCP无人测流系统和多波束无人测量系统成功入选水利部第四届水文监测仪器设备推介名录,产品技术实力得到业界高度认可。公司对核心关键技术和产品的持续迭代和技术创新,有效提升了公司的产品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和行业地位。
  (3)企业管理与机制建设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为应对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及时进行战略调整,进一步聚焦主业,持续推动研发、营销和供应链以及各职能部门的管理调整优化,精简内部组织架构,优化人员配置,努力提升公司运营效率。同时,公司加强应收管控力度,成立专项清收小组,强化应收账款的过程管理和考核管理,提升自身财务风险抵御能力。
  2024年,公司将继续聚焦主业,加大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业务市场的开拓,对冲高精度时空信息解决方案业务下行的影响,关注各类重点资产的运转效率,针对重点资产以专项形式推动其快速优化,积极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努力提升盈利能力。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总体发展战略:秉承“专注、创新、坚韧”的企业精神,专注北斗高精度定位领域,持续深化北斗精准位置行业应用。公司将把握国内北斗行业应用和海外市场发展的机遇,战略聚焦和加大资源投入,抢占国内和海外的战略重点业务市场。同时,内部继续深化精细化运营管理,降本增效,持续优化管理机制和组织架构,持续提升盈利能力、现金流能力和内控能力,更有效应对各类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2、2024年公司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的整体经营策略为进一步聚焦主业,加大北斗高精度定位装备及偏装备型行业解决方案业务的资源投入和市场拓展,加大海外业务的市场拓展,力争在海外市场和国内行业应用市场两个领域带来更大业绩增量;稳步控制时空数据及信息化等面向政府的解决方案业务,保持最优规模,苦练内功、夯实基础,等待外部环境改善后快速发展;继续优化各类重点资产管理,向管理要效益,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为实现该经营目标,公司将从以下方面推进经营管理工作:
  (1)聚焦战略机会及战略业务,加大重点业务资源投入力度;
  (2)加强项目评审,降本增效,提高运营效率;
  (3)以客户为中心,业务全流程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
  (4)持续推动战略管理体系、研发流程、营销流程和供应链流程的管理变革;
  (5)精简优化组织架构,减少协同壁垒,提高内部协同工作效率;
  (6)持续优化人才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建设。
  3、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应收账款及相关资产减值风险
  近年来,公司时空数据及信息化等解决方案业务的应收账款金额呈现较快上升的趋势,该部分业务主要面向各级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该类客户可能受国内“紧平衡”环境的影响,项目款项支付有所延迟,部分项目验收时间推迟,部分客户推动化债。若公司不能有效管控应收账款规模,将造成公司较大现金流压力,存在计提各类资产减值及或应收坏账的风险,从而可能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策略:公司控制该类业务规模,加大现金流较好的其他业务权重,暂时降低该类业务的权重;加强对该类业务合同评审筛选,收款条款不达标的坚决不予承接。同时,加强对存量应收的催收,将相关人员的各类绩效与回款强挂钩;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磋商,引入律师等外部催收方式,提升存量应收的回款速度,逐步降低应收风险。
  (2)技术创新及市场开拓不及预期的风险
  近年来,公司专注于组合导航、多源融合增强定位技术,以及北斗行业应用等前瞻性技术研究,公司在相关领域保持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且研发需要一定的周期时间,相关业务拓展亦需要经历一段市场培育期和产品完善期,不排除存在产品开发成果与市场开拓不达预期的风险。
  应对策略:公司将通过跟踪研究新型产品的技术创新及新兴业务市场的发展趋势,定期组织内部研讨,及时了解并分析产品及行业发展趋势,调整制定公司技术发展方向和产品研发策略。同时,及时收集客户反馈信息,不断迭代优化产品技术,使产品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另一方面,通过引进产业优势资源和资金支持,形成资源协同,加速技术创新及业务产品的商业化进程。
  (3)核心技术人才流失及技术泄露的风险
  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所处行业拥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和门槛,优秀的人才梯队和结构保障了公司行业技术的领先地位。随着行业技术的不断突破,行业内人才竞争和流动也日益激烈。此外,公司拥有多项核心技术,如果公司出现核心技术人才大量流失,则可能影响公司的技术领先性和持续创新能力,同时,伴随核心技术人才流失亦可能出现核心技术泄露的风险。
  应对策略:公司坚持把核心人才队伍建设视为公司长期战略性方针,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和薪酬体系,配套出台人才管理办法、核心人才激励政策,切实推行多种激励措施,打造具有战斗力的人才队伍,与企业共同成长,分享公司经营发展成果。同时,公司也重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对公司核心技术相关知识产权进行专门严格管理,从研发立项到知识产权后续使用管理实施全流程化管控,防止核心技术泄露及窃用。
  (4)地缘政治和贸易摩擦的风险
  国际政治形势变化,战争与贸易争端不断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将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或停滞,对全球经济造成较大的影响,全球经济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应对策略:公司将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给公司业务所带来的影响,及时做出研判、调整经营策略,加大力度扩宽业务合作伙伴资源,加强公司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未雨绸缪,为公司可能出现的风险作好充分准备。
  (5)汇率波动的风险
  公司经过在海外市场多年的持续建设,已在海外发展了超300多家经销商和业务合作伙伴,公司的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大幅增长,主要以美元结算,若未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发生较大波动,将在一定程度上给公司业绩带来影响。
  应对策略:公司将密切关注全球金融市场和国家相关汇率政策,进行分析研判,公司可通过优化与客户的计价方式、结算方式来规避风险,或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对汇率风险进行主动管理,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外汇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