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业务。

  • 产品类型:

    消费类电池、电动汽车电池类、储能系统类、其他

  • 产品名称:

    消费类电池 、 电动汽车电池类 、 储能系统类 、 其他

  •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是:软件开发及销售;锂离子电池、蓄电池、蓄电池组的实验室检测、技术咨询服务;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普通货运。(以上项目均不含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需前置审批及禁止项目),许可经营项目是:电池、充电器、仪器仪表、工业设备、自动化设备及产线的研发、制造、销售;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储能电池及储能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工业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等研发、生产、销售;移动基站、通信设备、电子触控笔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锂离子电池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电解液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光伏发电设备租赁;供冷服务;供电业务;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11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工业制造业(个) 7994.38万 - - - -
工业制造业库存量(个) - 7668.57万 6986.05万 5518.05万 4907.23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28.7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7.8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15.37亿 24.11%
第二名
35.45亿 7.41%
第三名
29.24亿 6.11%
第四名
24.64亿 5.15%
第五名
24.05亿 5.0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38.2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0.5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61.67亿 18.09%
第二名
36.47亿 10.70%
第三名
16.97亿 4.98%
第四名
14.73亿 4.32%
第五名
8.38亿 2.4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97.7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7.0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49.26亿 28.61%
第二名
52.74亿 10.11%
第三名
35.36亿 6.78%
第四名
33.12亿 6.35%
第五名
27.23亿 5.2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09.1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4.7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84.12亿 18.00%
第二名
51.07亿 10.93%
第三名
49.65亿 10.62%
第四名
13.11亿 2.81%
第五名
11.16亿 2.3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17.7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8.2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09.85亿 29.40%
第二名
35.17亿 9.41%
第三名
34.28亿 9.18%
第四名
20.15亿 5.39%
第五名
18.30亿 4.9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44.1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6.8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6.41亿 18.32%
第二名
53.63亿 17.42%
第三名
12.11亿 3.93%
第四名
11.56亿 3.75%
第五名
10.45亿 3.3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84.8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2.2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95.66亿 32.22%
第二名
30.26亿 10.19%
第三名
21.55亿 7.26%
第四名
20.14亿 6.78%
第五名
17.27亿 5.8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20.8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9.7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7.68亿 23.59%
第二名
41.93亿 20.75%
第三名
14.14亿 7.00%
第四名
9.45亿 4.67%
第五名
7.62亿 3.7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70.0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7.38%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77.80亿 30.82%
第二名
36.54亿 14.48%
第三名
22.29亿 8.83%
第四名
18.40亿 7.29%
第五名
15.04亿 5.9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9.6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9.9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0.56亿 32.23%
第二名
38.44亿 24.51%
第三名
12.62亿 8.05%
第四名
4.05亿 2.58%
第五名
4.00亿 2.55%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1、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业务,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电芯及模组。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规定,公司属于“C制造业”中的子类“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公司属于门类“C制造业”中的大类“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中的小类“C3841锂离子电池制造”。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模组,广泛应用...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1、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业务,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电芯及模组。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规定,公司属于“C制造业”中的子类“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1),公司属于门类“C制造业”中的大类“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中的小类“C3841锂离子电池制造”。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模组,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可穿戴设备、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能源互联网及储能等领域。公司产品还涵盖锂离子电芯、电源管理系统、精密结构件、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受宏观经济低迷和年初库存增加的影响,2023年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3.2%,至11.7亿部,2023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8.5%,高于7.3%的增长预期。根据IDC发布的市场研究报告,预计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2亿部,同比增长2.8%,后续到2028年将保持较低的个位数增长,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已经走出低谷,开始呈现复苏趋势。2023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71亿台,同比下降5.0%,创近10年以来最低出货量记录。在2023年上半年,受经济环境影响,传统消费市场需求不振,整体手机市场依然处于低迷阶段;下半年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以及社会各界对于手机市场热度和关注度的提升,市场需求逐渐好转和改善。
  根据 Canalys 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总出货量2.47亿台,同比下降12.9%。根据IDC全球季度个人计算设备跟踪的初步结果显示,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传统电脑出货量略高于预期,接近6,710万台,同比下降2.7%。但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改善,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出现了复苏的迹象。同时随着 AI大模型时代的到来,AI PC将推动重构PC产业生态,在AI PC的带动下,中国PC市场预计将加速迎来复苏。根据IDC预测,AI PC(不含AI平板电脑)在中国PC市场中新机的装配比例将在未来几年中快速攀升,将于2027年达到85%,成为PC市场主流。根据IDC预测,2024年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654亿台,预计同比增长2.0%。
  根据韩国调研机构SNE 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达到705.5GWh,同比增长38.6%,公司以 10.5GWh的装机量排名第十,同比增长 15.4%,市场占有率为 1.5%。其中中国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使用量达386.1GWh,同比增长 34.9%。根据中金公司研究,预计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有望达到1.2TWh,同比增长接近35%,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仍有望保持较高增速。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2024年中国锂电池市场出货量将超1,100GWh,同比增长超27%,正式进入TWh时代。其中动力电池出货量超820GWh,同比增长超20%。
  在国际形势动荡、行业周期性震荡的大背景下,2023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维持强劲增长势头。根据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统计,2023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225GWh,同比增长达50%,其中国内市场出货约占9成。据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初步统计,2023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206GWh,同比增长58%,2023年电力储能出货量、中标量以及并网装机量均创历史新高。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将增至295GWh。
  2、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治理回顾
  回顾2023年,在持续的宏观经济挑战以及行业周期性震荡的背景下,公司在董事会以及管理层的带领下,采取多种积极措施应对多变的局势,推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持续健康地发展:
  (1)公司治理方面,董事会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趋势,认真执行公司制定的经营计划及投资方案,带领公司管理层从市场拓展、新产品研发、产能扩张、自动化推进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开展系列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实现了经营业绩的持续稳步增长。
  (2)业务方面,公司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创新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产品技术,积极开拓市场,通过丰富的产品品类以及业内领先的产品技术以满足客户对产品和技术方面的需求,为国内外大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夯实与客户的合作关系,不断提升公司在各业务领域的市场份额,巩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3)产能方面,公司积极围绕客户需求进行产能布局,按照就近配套的原则,增加客户黏性,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供货能力以及优化利润水平。
  (4)原材料方面,通过合资建厂、投资参股等方式公司积极完善资源布局,并通过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等方式优化自身采购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此外,公司还与终端客户形成价格联动机制,以应对不稳定的原材料价格。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业务,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电芯及模组,属于绿色环保能源领域。锂离子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目前正在迅速发展,且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可穿戴设备、动力工具、电动两轮车、智能家居、能源互联网及储能等领域。公司产品还涵盖锂离子电芯、电源管理系统、精密结构件、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锂能源领域设计研发能力最强、配套能力最完善、产品系列最多的锂离子电池模组制造商之一,已成功进入国内外众多知名厂商的供应链,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受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78.62亿元,同比下降8.24%;实现归属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9.73亿元,同比增长20.39%。在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态势下,欣旺达精耕细作,积极配合国际国内客户需求,市场份额逐步攀升,客户认可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池生产厂商。
  报告期内,公司传统核心业务持续稳固发展,消费类锂电池业务规模继续保持增长,消费类电芯业务的收入逐步扩大,未来随着自供比例的提升,将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公司动力电池业务随着规模化效应的体现,业务实现稳健发展。
  消费类电池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消费类电池业务实现收入285.43亿元,营收占比59.64%。
  1.手机数码类业务: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低迷形势影响,对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供应端和需求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全行业大部分终端品牌客户都处于去库存阶段,从而导致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在严峻的形势和背景下,公司积极提升市场份额,手机数码类产品出货量增加。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创新产品技术,加强品质管理,严格管控成本,满足客户产品需求,进一步提升消费电芯自供率,增加公司消费电芯在客户产品的份额,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2024年随着经济情况的逐步好转,叠加换机周期及 AI在手机上的应用,供应及需求将稳中有升,公司也将积极配合客户的需求,研发适用于客户各类机型的消费手机电池,为公司的持续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2.笔记本电脑类业务:报告期内,受经济环境以及消费者需求下降等影响,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大幅下降。尽管笔记本电脑市场环境低迷,公司笔记本电脑类业务出货量较去年同期仍实现稳健增长。未来,公司笔记本电脑电池将逐步提升市场份额,持续拓展全球领先笔记本电脑品牌客户,进一步提升行业的渗透率及占有率,同时叠加公司电芯自供率的提升,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笔记本电脑业务将成为公司未来消费类电池领域重要的业务增长点。
  3.消费电芯业务:2023年消费类电子市场从上半年的低迷到下半年复苏,手机、笔电领域电芯产品竞争激烈。在技术、成本竞争加码情况下,公司消费类电芯业务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客户群体已全面覆盖国内主流手机类客户及行业头部的笔电客户。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强化与客户合作深度和服务质量,坚持“全面覆盖+局部超越”产品技术策略,并通过全方位成本经营措施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升产品技术、成本、质量、服务竞争优势。在产品技术开发方面,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并取得了多项产品技术突破,如硅负极电池量产,产品具备5~10C快充量产能力。电动汽车类电池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动力电池业务经过前期的专注投入与深耕,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获得了国内外众多知名车企的认可,产品成熟度和稳定性进一步得到市场批量应用验证,动力电池的管理系统和运营体系不断通过国内外高端客户的严格审核。
  (1)业绩方面,2023年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合计11.66GWh,实现收入107.95亿元,营收占比22.55%。
  (2)在产品开发方面,公司坚持“聚焦+差异化”策略,动力电池聚焦方形铝壳电池同时布局动力大圆柱电池,覆盖了BEV、PHEV/EREV动力和储能两大应用市场,满足混动、快充/超快充、长寿命、长续航、宽温域纯电以及储能等多种应用场景需求。同时,在应用领域,除乘用车外,动力电池产品应用领域还覆盖包括商用车、电动船舶等。在技术方面,公司在先进技术和系统集成方案持续加大研发,兼具CTP、CTB及CTC等集成方案,满足终端客户的多元化需求。1)针对BEV市场,公司推出“闪充”电池,可适配800V高压及400V常压系统,实现全面快充化,解决用户对安全、续航里程、充电时间长和成本高的焦虑。超级快充4C电池产品已经在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量产,并实现商用,全场景实现10分钟充电至80%电量,处于领先水平。在研5C~6C新一代“闪充”电池开发进展顺利。2)针对EREV和PHEV市场,公司布局涵盖100-200KM的插混电池产品。公司EREV产品面向高端市场,在追求长续航和高性能基础上同时实现高安全性。3)针对电动汽车运营市场,公司提供长寿命磷酸铁锂电池解决方案。循环寿命达到 3,000次以上,快充时间≤30min,极大拓宽应用场景及应用边界,提升客户体验。4)公司储能电池布局覆盖电网储能、家庭储能及数据中心备电应用场景。公司发布了 314Ah高容量长寿命电芯,在国内、海外推广顺利,得到一线客户认可。针对电网储能,公司已经实现314Ah/280Ah电池量产,产品循环大于12,000次,可保障电站与工商业储能可靠、安全运营20年。公司量产的72Ah 6C产品数据中心储能产品相比传统产品功率成本降低10%,研发中的下一代产品将进一步降低功率成本,促进数据中心备电“铅退锂进”。5)公司在新技术方面持续投入,在持续研发硅负极高比能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等先进电池产品,满足终端客户的未来多元化需求。6)公司先进的系统集成方案已实现 CTP2.0技术的批量装车应用,CTP2.5/CTP3.0/CTP3.5技术的产品开发进度也符合预期。
  (3)在市场开拓和服务方面,公司已相继获得多家国内车企及新势力头部车企多个项目合作。同时,公司与国外众多知名汽车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多个市场主流车型上与客户建立合作关系。在超级快充领域,产品成熟度和稳定性行业领先,已获得多家头部客户车型定点;在换电领域,公司参与起草的换电领域首个国家标准《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GB/T 40032—2021)已开始实施并应用。公司核心竞争力收获市场及国内外客户的深度认可,获评2023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并荣获深圳市工业大奖。同时,公司获得多项客户荣誉大奖,标志着公司具备完整的国际质量体系标准认证、拥有成熟稳定的国际主流车企配套经验和数据,具备全球化供应能力。
  (4)在生产制造过程控制方面,公司凭借优良的工艺管控能力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制造能力,持续为客户、市场提供高安全、高可靠、高稳定的动力锂电池,获评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公司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汽车行业绿色发展指数AA级企业,2023年获评亚洲低碳技术创新大会优秀企业案例,通过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践行企业绿色低碳运营,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储能系统类业务:在储能领域,依托于公司二十多年深厚的技术积淀和精准的战略布局,积极响应国家“双碳”号召,聚焦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网络能源及智慧能源五大业务领域,在三十余种应用场景中积累了上百种解决方案和应用案例。
  布局方面:2023年,公司加快“出海”步伐,进一步完善全球化布局,在匈牙利、摩洛哥、越南新增海外工厂。在立足深圳、服务全球的愿景下,公司目前已在中国的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江西、四川、湖北等省份以及印度、越南、匈牙利、摩洛哥等国家布局多个生产制造基地,在美国、法国、德国、以色列、韩国、日本等国家设立分支机构。产学研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基于发展需求,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电动汽车电芯及 BMS、储能系统、新材料、氢能技术等方面研发。公司与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电池技术、电池材料、氢能技术等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
  荣誉方面: 截止2023年年底,公司荣登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第37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18位)、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146位)、广东省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第15位)、《财富》中国上市公司500强(第248位)、中国品牌价值500强(第306位)、福布斯中国创新力企业50强等榜单;荣获国家工信部 “数字领航”企业、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一等奖;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已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全球电池联盟(GBA)、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ISSB国际可持续披露准则先学伙伴、China ESG Alliance等7大国内外组织;荣获vivo最佳交付奖、OPPO最佳交付奖、吉利汽车集团最佳产品创新奖、东风日产年度最佳技术贡献奖、广汽年度科技创新奖、小鹏技术贡献奖等奖项。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研发及创新,积累了雄厚的技术优势,坚持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加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在手机数码类锂离子电池模组、笔记本电脑类锂离子电池模组和汽车及动力类锂电池的研发方面,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2、领先的电源管理系统研发能力
  公司在BMS研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拥有丰富的经验,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基本充放电保护、电池参数智能管理、电池保护模块温度调节、数据传输、电池安全保护监控和多电芯平衡等方面的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电源管理系统可用于公司产品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汽车及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系统上,得到客户的一致认可。
  3、优秀的锂离子电池模组整体开发与制造能力
  公司作为国内第一批从事锂离子电池模组生产的企业,拥有一批长期从事锂离子电池模组设计开发的高管和业务骨干。公司的研发设计团队对锂离子电池模组行业的市场变化趋势、技术进步、公司生产能力、上游原材料性能及下游需求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为了更好的引导和实现客户的锂离子电池模组使用需求,达到锂离子电池模组整体开发设计的最佳化,公司与客户的合作从客户产品的研发阶段就已经开始。在与客户的合作研发过程中,公司参考客户新产品的外观及内部结构、产品能耗指标、使用环境模拟指标、产品的通讯参数等因素,进行锂离子电池模组的开发与设计配合,在以上各方面引导客户对其产品进行优化设计。公司深耕锂离子电池模组制造领域多年,长期服务于全球领先的电子厂商,积累了丰富的制程管理经验,拥有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严格把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程序和质量,并将成品进行严格质量检测,以保障出厂产品的质量。
  4、先进的自动化水平
  为了顺应工业发展趋势和潮流,把握工业4.0的发展机遇,公司将全面打造智能化工厂,开拓智能制造领域,推动智能制造领域业务的布局和发展。推行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能、稳定品质、节能减排、提升产品盈利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公司的自动化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5、快速响应优势
  公司依托强大的设计研发能力、高效的采购管理系统、良好的配套生产能力、灵活的生产组织管理体系以及合理的生产基地布局,辅以自主研发的多项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合理的产线规划,提升了生产效率,有效缩短了多批次产品转线生产的切换时间,增强了对各类订单的承接能力,使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根据订单快速组织生产并及时交货。
  6、优质客户资源
  经过多年的经营与发展,公司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对客户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随着公司业务领域不断大规模拓展,产品性能不断提升,公司市场覆盖全国和海外主要区域,客户群体逐年扩大,与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消费类电子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在服务好老客户的同时,重点开拓了动力电池领域的优质客户,为公司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消费类电池业务领域,公司作为国内消费类电池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客户覆盖国内外主流消费电子产品厂商,随着中国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厂商加速扩张,其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预计也将继续提升,公司作为上游消费类锂电池龙头企业亦将同步受益。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电池容量的进一步提升以及笔记本软包电池渗透率持续提高所带来的国内消费类锂电池市场需求扩大,公司作为具备优秀的研发能力同时工艺优良、性能稳定、安全性高并能确保稳定供应的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势必在这一趋势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电动汽车类电池业务领域,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的优秀供应商,客户覆盖海内外知名头部车企以及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在“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背景下,全球各国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替换传统燃油车的趋势不可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年上升,受益于此,新能源汽车电池出货量及装机量大幅增长,公司作为一家具备优秀研发设计能力、优良的工艺管控能力、先进的生产设备制造能力以及规模化的产品定制与对客户的快速反应服务能力的新能源电池企业,势必在万亿级蓝海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储能系统业务领域,公司将继续秉承“产品创新、技术为本、质量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深入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致力于储能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构建清洁、安全、高效的智慧能源体系,以技术创新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2024年是公司实施下一个五年战略规划开局年,公司将实施战略聚集,积极拥抱国家战略机会。将坚持以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四化”战略为引领,加快出海步伐、打造灯塔工厂、加强技术创新、专注品牌提升、深化ESG实践等,以实现公司的持续增长,并为积极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共创零碳未来贡献“欣”力量。
  具体而言,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产品及业务发展
  ①消费类电池:公司将继续保持与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紧跟客户需求与市场动向,积极布局海外,不断夯实在客户端的占有率和自身电芯的自供率,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以及产品利润率。公司是国内外众多知名消费类电子产品厂商的主力电池供应商,公司未来将持续提升在消费类锂电池电芯、模组领域的研发设计能力、生产管理与成本控制能力、规模化的产品定制以及客户的快速反应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公司在消费类电池领域的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
  ②电动汽车类电池:公司将进一步深化执行动力电池“全产业链深度参与培养综合竞争力、全区域化战略布局建立战略客户资源、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夯实可持续经营基础”的三全业务战略:深化产业链上游原材料、矿资源的全面布局,降低因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确保公司持续稳定的生产;公司围绕客户项目所在地建设多个生产基地,积极响应客户需求,深度绑定客户,目前已有广东惠州、江苏南京、江西南昌、山东枣庄、浙江义乌、四川什邡、湖北宜昌等生产基地,并在浙江义乌、广东电白打造了智能制造数字化灯塔工厂。公司将继续稳步推进产能建设,实现基地与客户整车基地的区域化战略布局,并计划陆续在西南、华北等地区建设生产基地。此外,随着与客户合作深入开展,公司会更多地与客户建立联合开发机制,以优异的产品品质以及专业化的服务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客户提供富有综合竞争力的整体解决方案,赢得更多的新能源市场份额。公司还结合运用云端数据分析和地面检测融合,衰退机理分析和大数据方法融合,信号分析和边缘计算融合等技术,并与车企建立车辆运营数据分析和提前预警机制,可实现锂电池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
  ③储能系统:公司将继续依托深厚的技术积淀和精准的战略布局,进一步深化全场景解决方案,助力储能产业高效发展。在产品创新方面,基于细分市场的客户需求构建从产品、技术层面具备创新性、领先性的解决方案;在质量安全方面,从制造安全、PACK及系统安全、部件质量到能源管理系统,全面夯实核心技术质量,将品质与安全打造成欣旺达储能的核心竞争力。在智慧能源方面,聚焦“零碳园区”、“零碳出行”两大业务场景,通过自主产品研发与系统集成设计,打造“源网荷储云”一体化零碳园区,“光储充换检”一体化零碳出行两大解决方案,快速响应政府、园区、企业等客户差异化需求,提供从项目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等全系统、全流程、全生命周期服务。
  ④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加快产品技术的迭代升级,构建产品竞争优势;在加快导入公司现有客户供应链的同时,持续拓展全球领先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储能客户,拓展新客户,新业务的导入,实现业务新增长点,提升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深化供应商的合作发展与供应链布局,实现产业链条高度协同,保障供应稳定、发挥协同创新效应。
  ⑤智能制造领域方面:推进“研、产、供、销、服”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数字化建设;建设研发制造一体化全球层面的“数字化孪生模型”;部署核心装备的数字化全连接;探索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在欣旺达的落地与实践;智能制造关键设备的产业化建设;培养具备咨询、规划、实践等能力的智能制造专业团队。
  (2)根据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需要,2024年公司将进一步强化人力资源工作,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进一步增强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首先,积极优化公司人力资源集团化管控体系建设,提升人力资源数字化运营水平。其次,基于公司未来战略做好人才规划和布局,采用外引内育策略,引入并发展一批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工人才。最后,打造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体系,基于有效的考评机制,激励与保留人才。
  (3)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对消费电芯、动力和储能电芯、电池系统 BMS、以及新能源产业链上其他新产品、新材料等产品和技术的研发,并加强与客户联合研发新产品的合作,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与客户的深度绑定,持续拓展更多的优质客户;同时,为支撑公司研发目标,公司将持续构建和优化研发管理体系和平台,包括组织、流程、技术规范和标准、专利、过程资产管理、IT/工具等。加强核心技术人才,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强化研发过程执行与监督,提升研发质量与效率。
  (4)2024年,公司将从“信息化”全面迈入“数字化”,着力成为新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引领者,肩负“数智赋能业务创新,助力企业卓越运营”的使命,秉承“专业、创新、服务、奋斗、务实、协作”的价值观,以数字化加速平台型总部建设。以产业大循环与运营小循环为导向,规划建设数字化转型“双循环”总体架构,加快系统集成,对现有系统持续优化,逐步改善用户体验,全面提升平台能力,升级基础架构,深化AI智能化应用;构建安全、稳定、高效的基础设施底座,支撑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发展战略,助力公司向千亿级国际化企业迈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5)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大客户市场策略,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优势,以品质与技术双核驱动,加强系统管理能力,运用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坚持不懈地打造新能源产业生态平台,为美丽地球、零碳未来贡献智慧和力量。
  (6)后续,公司将继续强化创新氛围及企业文化的建设,以改善工作环境,增强公司员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7)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和健全投资者沟通平台,规范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加强公司与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之间的沟通,加深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促进公司与投资者之间长期、稳定的良好互动关系,提升公司的诚信度、核心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和股东利益最大化。
  (8)2024年,对公司来说也是“机遇和风险”并存的一年。在新能源领域蒸蒸日上的背景下,公司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等业务会有较好的发展空间,但风险也始终不容小觑,同样值得我们重视。
  ①市场竞争风险:公司在消费类锂电池以及动力电池领域具有竞争优势,但受所处行业存在新入局者的影响,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未来,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行业参与者在保持竞争地位、获取客户订单以及提升盈利水平等方面将受到一定影响。电动汽车类电池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竞争也逐步激烈,行业已出现结构性的产能过剩的情形。公司如果未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下挖掘业务优势,完善自身业务布局,保持产品竞争力,未能及时跟进客户产品研发及配套生产的需求,或竞争对手主动大幅降价,公司可能出现竞争力下降,盈利能力下滑的风险 。
  ②行业波动风险:公司专业从事锂电池电芯、模组、PACK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公司所属锂离子电池行业与下游消费类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密切相关。锂离子电池及其下游行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如果外部经济环境、政策环境出现不利变化,都将对锂离子电池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公司经营业绩发生波动。
  ③产品和技术更新风险:公司目前拥有的产品和技术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但电子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更新快、研发周期长、市场需求多变,相关产品、技术的生命周期持续缩短。如果公司不能保持技术创新,不能及时准确把握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发展趋势并实现技术和产品的升级,将削弱已有的竞争优势,从而无法及时的进行技术和产品的升级换代,现有的技术和产品将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对公司的经济效益及发展前景造成不利影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