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汽车差速器锥齿轮、汽车变速器结合齿齿轮、汽车变速器轴类件、EDL(电子差速锁齿轮)、同步器齿圈、离合器驱动盘毂类零件、驻车齿轮、新能源汽车用电机轴和差速器总成、高端农业机械用齿轮等。

  • 产品类型:

    锥齿轮类、结合齿类、VVT类

  • 产品名称:

    汽车差速器锥齿轮 、 汽车变速器结合齿齿轮 、 汽车变速器轴类件 、 EDL(电子差速锁齿轮) 、 同步器齿圈 、 离合器驱动盘毂类零件 、 驻车齿轮 、 新能源车中央电机轴 、 新能源车差速器总成 、 高端农业机械用齿轮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配件批发;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制造;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销售;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销售;模具制造;模具销售;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铸造;有色金属合金销售;工业设计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0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乘用车业务(燃油车)(件) 821.45万 - - - -
库存量:乘用车业务(电动车)(件) 91.41万 - - - -
库存量:商用车/高端农机业务(件) 8.14万 - - - -
乘用车业务(燃油车)库存量(件) - 719.48万 687.44万 709.09万 595.86万
乘用车业务(电动车)库存量(件) - 88.85万 41.68万 21.96万 4.75万
商用车/高端农机业务库存量(件) - 6.62万 3.80万 6.38万 7.87万
合计库存量(件) - 814.96万 732.91万 737.43万 608.48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0.2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8.68%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4.11亿 19.53%
客户二
1.74亿 8.27%
客户三
1.68亿 7.98%
客户四
1.61亿 7.65%
客户五
1.10亿 5.2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3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9.71%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2.01亿 22.86%
供应商二
8538.59万 9.72%
供应商三
7918.08万 9.01%
供应商四
4646.36万 5.29%
供应商五
2487.86万 2.8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7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8.1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45亿 19.11%
第二名
1.71亿 9.45%
第三名
1.56亿 8.63%
第四名
1.09亿 6.04%
第五名
8889.36万 4.9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7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8.6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95亿 25.05%
第二名
7766.10万 9.99%
第三名
4736.31万 6.09%
第四名
3044.43万 3.92%
第五名
2813.48万 3.6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3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1.4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88亿 20.20%
第二名
1.55亿 10.92%
第三名
1.11亿 7.81%
第四名
9272.77万 6.51%
第五名
8491.95万 5.9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7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2.38%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50亿 28.61%
第二名
4904.95万 9.33%
第三名
4277.56万 8.14%
第四名
2178.16万 4.14%
第五名
1132.96万 2.1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0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8.8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77亿 23.05%
第二名
2.05亿 17.03%
第三名
1.00亿 8.33%
第四名
6379.97万 5.30%
第五名
6206.44万 5.1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6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3.1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39亿 27.69%
第二名
6381.91万 12.73%
第三名
4594.70万 9.17%
第四名
1014.97万 2.03%
第五名
779.01万 1.5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2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0.8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42亿 20.28%
第二名
2.30亿 19.30%
第三名
1.39亿 11.69%
第四名
6642.37万 5.57%
第五名
4732.92万 3.9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4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8.8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15亿 28.00%
第二名
6719.14万 16.31%
第三名
3563.53万 8.65%
第四名
1563.44万 3.80%
第五名
848.23万 2.06%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国内工业生产稳步加快,企业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其中新能源产品引领“绿色化”,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等“新三样”相关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等因素的带动下,制造业投资持续企稳向好。2023年,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5%,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3.5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9.4%。  (...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国内工业生产稳步加快,企业产能利用率稳步提升,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其中新能源产品引领“绿色化”,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等“新三样”相关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在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加快等因素的带动下,制造业投资持续企稳向好。2023年,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6.5%,比全部固定资产投资高3.5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19.4%。
  (一)汽车产销实现两位数增长
  根据中汽协的统计:2023全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创历史新高并实现两位数增长,且连续第15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3年,乘用车市场延续良好增长态势,为稳住汽车消费基本盘发挥了重要作用;商用车市场企稳回升,产销回归400万辆;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销突破900万辆,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二)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高速增长
  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持产销两旺发展势头,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3年,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分别占商用车产销11.5%和11.1%;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占乘用车产销的34.9%和34.7%。
  (三)整车出口再创新高
  2023年,汽车出口再创新高,成为拉动汽车产销量增长的重要力量。汽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出口对汽车总销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7%。传统燃料汽车出口 370.7万辆,同比增长52.4%;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乘用车出口414万辆,同比增长63.7%;商用车出口77万辆,同比增长32.2%。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差速器锥齿轮、汽车变速器结合齿齿轮、汽车变速器轴类件、EDL(电子差速锁齿轮)、同步器齿圈、离合器驱动盘毂类零件、驻车齿轮、新能源汽车用电机轴和差速器总成、高端农业机械用齿轮等。公司产品主要为大众、通用、福特、奔驰、奥迪、宝马、丰田、日产、克莱斯勒、菲亚特、长安、长城、奇瑞、吉利、江淮、上汽、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广汽埃安、零跑等公司众多车型配套,是目前国内乘用车精锻齿轮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差速器齿轮、EDL齿轮、差速器总成、结合齿齿轮等产销量位居行业前列。
  报告期内,公司新立项的新产品项目41项;完成样件提交/小批量试生产的项目64项;实现批产的新项目35项,客户覆盖北美、日韩、欧洲等外资客户以及国内的各大主机厂及Tier1的零部件供应商,获得了通用、长城、伊顿、沃尔沃、GKN、ZF、H公司等新项目的定点,充分体现了客户对公司研发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高度认可,彰显了公司产品的全球竞争力。2024年,公司将积极拓展新能源电动车领域和铝合金轻量化领域的新客户新产品;完成泰国工厂一期项目的厂房建设和生产线安装调试;并针对北美及欧洲客户逐步开展当地生产基地的调研规划。
  同比变化30%以上的原因说明
  总成类产销量增幅均超过30%,主要得益于北美大客户项目放量增长以及沃尔沃等客户新项目的进入批量生产。
  其他产品类产销量增幅均超过30%,主要是轴类件、异形件、盘类件等产品客户市场需求增长和新项目进入批量生产。
  零部件销售模式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报告期内,公司本部及全资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发生重大改变,也未发生因设备或技术升级换代、核心技术人员辞职等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影响的情形。公司一直专注于精密成型加工的产品、与客户的同步设计开发和试验、精密锻造工艺和模具的研发、精密加工与热处理工艺的研发、产品质量的提升、生产过程效率和管理水平的提升、国内外市场的积极拓展等,在持续的创新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公司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
  1、具备自主正向系统开发能力及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
  公司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院士工作站等研发创新平台。基于这些平台,公司已建立起一支具有丰富研发经验的技术骨干和高技能高素质员工队伍。公司与主要客户的研发部门,如VW、GKN、BorgWarner、MAGNA、Schaeffler、 AAM、AUDI、VOLVO、DANA、EATON、ZF及国内主流造车新势力的OEM和Tier1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和沟通渠道。通过合作交流,公司及时了解到客户新技术的研发方向、客户对产品的设计要求,以及客户对公司发展的期望等。公司一直在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新项目的研发,具有协同客户同步开发、同步设计、同步试验验证能力,确保与客户保持同步协同发展,能够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从而在产品成本和性能方面与同行相比更具竞争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共申请专利9件,获授权专利21件,其中发明专利8件。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有效授权专利234件,其中发明专利61件(包括PCT美国、日本、德国发明专利各2件、PCT韩国、巴西发明专利各1件)、实用新型专利173件。
  2、客户结构和品牌优势
  优秀的客户群体和优质的产品,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与汽车行业的知名客户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及信任关系,不但维持了公司的品牌形象,也是公司未来业绩良好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在国内,公司已连续多年在乘用车精锻齿轮行业产销量排名领先,公司产品直接或间接配套于我国的合资及自主品牌,如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吉利汽车、上汽通用、北京奔驰、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奇瑞汽车及新能源的沃尔沃、福特、蔚来、理想、小鹏、广汽埃安、零跑、北汽等。
  经过 30多年的不懈努力,公司在全球拥有优秀的客户群体,已为奔驰、宝马、奥迪、大众、通用、福特、丰田、日产、克莱斯勒、沃尔沃、北美电动车大客户、蔚来、理想、小鹏、长城、奇瑞等终端客户全球配套,同时也进入了GKN、MAGNA、AAM、DANA、BorgWarner、Schaeffler、EATON、Valeo、ZF、Delta、汇川技术等全球知名Tier1客户的配套体系。公司产品大批量出口美国、欧洲、日本、泰国、韩国等,充分体现了公司在战略规划能力、研发能力、质量保证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现场管理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全球竞争力。
  3、装备优势
  公司处于技术和资金密集型行业,投资回收期相对较长,公司的模具加工设备、测量设备、锻造设备、热处理设备、机加工设备、全自动装配线、试验设备等大多数是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可靠的设备保证了产品开发周期、质量的稳定和交付的及时性。此外公司一直在根据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战略进行前瞻性的设备投资和布局,得到了更多新客户的认可,对于公司在传统汽车零部件市场和新能源领域的订单获取有正面推动效用。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0,338.65万元,同比增长16.32%;国内产品销售收入较上年增长18.77%,公司出口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50%。国内产品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67.70%,出口产品销售额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为32.30%。
  报告期内,公司锥齿轮类产品销售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40.54%;结合齿类产品销售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9.37%;总成类产品销售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9.69%;其它(含轴类件等)销售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7.97%。公司为新能源车配套的产品销售额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为22.92%,同比提升1.77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团队贯彻执行董事会的战略规划布置,紧密围绕2023年度经营工作计划目标,积极开展了以下各项工作:
  (一)精锻科技各重要项目运营情况
  1、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关键零部件生产项目
  报告期内,项目厂房土建基本完工,首批生产设备已经安装结束处于调试中。目前项目进展顺利,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中。
  2、新能源汽车电驱传动部件产业化项目
  报告期内,差速器总成、电机轴产能已全部建成投产,轴、齿类零部件生产线已陆续到货并安装调试中,差速器总成、电机轴产品已批量稳定出产。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23]45号”文核准,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74000万元实施该项目。截止报告期末,项目已投入资金34,038.52万元。
  (二)市场开拓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新项目和新客户的市场开拓情况如下:
  1、新立项的新产品项目有41项;
  2、样件开发阶段的新产品项目有26项;
  3、完成样件提交/小批试生产的新产品项目有53项;
  4、实现批量生产的新产品项目35项。
  (三)技术研发能力建设和知识产权、产学研合作等各类项目立项申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共申请专利9件,获授权专利21件,其中发明专利8件。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有效授权专利234件,其中:发明专利61件(包括PCT美国、日本、德国发明专利各2件、PCT韩国、巴西发明专利各1件)、实用新型专利173件。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江苏省商标品牌培育和保护项目、姜堰区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公司获评江苏省“质量标杆”、全省机械行业创新型先进企业、中国好技术、江苏省行业领域十大科技进展、江苏省首批五星级上云企业、江苏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江苏省 5G工厂、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新申报一个车间为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江苏省近净成形用长寿命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省科技厅组织的2023年度绩效考评中获得优秀;两个新产品通过了江苏省新产品鉴定;全资子公司天津太平洋传动科技有限公司首次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四)人力资源开发和员工队伍建设
  报告期末,公司合同制员工总数2065人。
  报告期内,公司新招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材料成型、金属材料、工业工程等所需的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共103人。通过实习和锻炼,新招毕业生已安排到对口部门从事专业相关的工作。
  (五)持续改进和降本增效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为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提高产品品质、提高客户满意度,积极组织各部门实施完成2023年度持续改进、技术转型升级、难题攻关、节能降耗等项目共533项,同时制定了集团各子公司2024年度增产降本增效考核激励办法,使得年度任务目标早布置、有落实、有措施、有考核。
  (六)信息化管理建设情况
  1、报告期内,成功推广天津公司、重庆公司、宁波公司和江洋传动的PLM项目,规范了研发项目管理;
  2、报告期内,完成了公司与子公司齿轮传动的合并,优化了内部运营;
  3、报告期内,完成了天津公司与重庆公司的EAM推广项目,提升了制造资产的管理质量;
  4、报告期内,完成了天津公司容灾机房建设工作,保障了公司的业务连续性。
  (七)天津工厂建设和运营情况
  报告期内,天津公司实现营收2.70亿,同比增长38.90%。此外,集团以自有资金对天津工厂进行增资,为后续的年产2万套模具项目以及150万套差速器总成项目的建设提供了保障。报告期内,天津工厂二期项目厂房建设全部完成,部分生产线已经安装投产,差速器总成已经形成稳定出产。
  (八)重庆工厂建设和运营情况
  报告期内,重庆精工及重庆江洋共计实现营收1.79亿,同比增长74.74%。重庆精工的新工厂项目建设顺利,主体结构已经封顶,公用机电安装已开始进场,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
  (九)宁波工厂建设和运营情况
  报告期内,宁波公司实现营收4,345万元,同比增长28.70%。宁波工厂在北仑小港装备园区的新工厂完成竣工验收,部分生产设备已安装完毕,将于2024年开始商用车ATC、ABS电磁阀的批量生产。
  (十)发行可转换债券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共募集资金98,000万元。截止报告期末,本募投项目共计投入资金56,873.99万元,其中包括新能源汽车电驱传动部件产业化项目投入34,038.52万元以及偿还流动资金贷款22,835.47万元。
  (十一)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报告期内,为建立和完善员工、股东的利益共享机制,改善公司治理水平,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司实施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实际认购资金总额为5,922万元。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宏观经济方面,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0.2%;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实际增长6.1%。国内经济经历波浪式复苏,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动能。但在国内周期性和结构性矛盾叠加的背景下,部分领域仍面临挑战,包括国内需求有待提振、房地产行业陷入困境、外贸形势承受压力等。
  汽车行业方面,根据中汽协的统计:2023全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 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创历史新高并实现两位数增长,且连续第15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汽车保持产销两旺发展势头,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下,2023年,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
  此外,2023年我国汽车出口再创新高,成为拉动汽车产销量增长的重要力量。汽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出口对汽车总销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7%。传统燃料汽车出口370.7万辆,同比增长52.4%;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乘用车出口414万辆,同比增长63.7%;商用车出口77万辆,同比增长32.2%。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的核心产品定位为汽车差速器锥齿轮、差速器总成、汽车变速箱零部件、新能源汽车电驱动零部件及轻量化铝合金零部件的供应商,公司一贯坚持质量领先和自主研发的战略定位。经过 30余年的发展,目前的产品结构主要聚焦于差速器锥齿轮、EDL齿轮及差速器总成等。此外,围绕精锻成形技术,公司还拓展了新能源汽车电机轴和轴、齿类等关键零部件的业务,以及铝合金轻量化底盘零部件等业务。
  在传统燃油车领域,得益于公司的成本管控能力以及相对竞争优势,公司与全球各大知名主机厂及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均建立了良好的供应关系。随着海外,尤其是欧洲生产成本的大幅提升,客户对相对低成本、品质可靠的供应商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未来公司将抓住这一机遇,同步扩大出口项目生产能力以及加速海外产能的布局,以实现更大规模的出口替代,提高全球市场份额。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更多的跨行业或新成立的客户参与到汽车制造过程,其中很多客户缺乏对细分领域小总成的设计及验证能力,对供应商的参与正向设计、制造、试验验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公司有更强的开发能力,更快的产能布局。公司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和完善技术水平,坚持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公司的全球竞争力。
  此外,公司仍将大力开拓商用车电磁阀,氢能源汽车电磁阀等配套业务,争取继续在主流自主品牌和外资合资品牌市场取得突破。
  未来全球汽车产业将长期在中低速增长的模式下运行,汽车厂商的激烈竞争带来的降本压力将部分转移到零部件行业,导致零部件企业经营面临一定的盈利压力,但同时也会倒逼企业加大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投入和加快研发进度,从而保持产品市场竞争力。
  新形势下汽车产业对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更敏感,将会加剧零部件企业优胜劣汰的速度,行业资源并购重组势在必行,公司将紧抓战略并购发展机会,扩大市占率;发挥自身优势适时开发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长业务;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精锻齿轮、精密传动组件模块化成套供应商、精密成形技术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铝合金轻量化精密锻件供应商。
  2024年,公司董事会将进一步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和内部控制体系能力建设,勤勉履职,不断规范公司治理,按照既定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着重推动公司战略规划的落地实施,提高公司决策的科学性、高效性和前瞻性。积极关注和应对外部经营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沿着“市占率扩大+价值量提升+新能源项目拓展”的多路径,持续提升公司全球竞争力,提升行业集中度,保持合理的盈利水平,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2024年度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经营计划为:集团总收入同比2023年不低于25%的增长。虽然现阶段存在宏观经济下行,国内需求萎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行业竞争加剧等不利影响,但基于现有的项目储备及客户开拓情况,公司对2024年经营业绩的达成充满信心。
  2024年公司将根据客户需求及未来发展需要,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快新能源电动车产品的市场开发
  随着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公司作为国内差速器总成及齿轮领域的龙头,将进一步提升在电驱动模块差速器总成细分领域的竞争力,同时加快新能源电动车电驱动模块轴、齿类零件的市场开发,形成卡位优势,巩固市场领先地位。
  (2)加快海外产能投放,匹配市场需求
  公司计划于2024年年底前完成泰国工厂的第一期产能布局,以匹配各大客户在东南亚、北美的市场需求。此外,公司计划于年内规划在北美/欧洲生产基地,以适应当地客户对于供应链本地化的要求。
  (3)丰富研发试验装备,继续强化设计开发能力
  汽车行业客户对供应商的同步正向开发能力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公司需不断完善相关实验设备,以强化公司的实验验证、测试能力,提升正向开发实力,更好满足客户需求。
  (4)加快铝合金材料及铝合金锻件的市场推广
  随着铝合金材料及铝合金锻件样件的陆续出产,公司将加大铝合金材料及铝合金锻件的市场推广力度,加速相关产能的释放,为公司提供新的收入增长点。
  (5)继续推进各类项目的持续改进和提质降本增效工作
  继续加大公司内部持续改进、难题公关、技术转型升级和节能、节材降本项目的实施力度,加大内部控制管理改进,将工作改善、降本增收与各业务部门和车间绩效指标挂钩考核,对重点项目跟踪督办和考核推进。通过流程优化、加强培训等措施,提升人员素质,贯彻精益化生产,以实现效率提升和质量水平的提升,提升绩效,从而提升公司在成本控制和质量水平等方面的综合竞争力。
  (6)积极寻求对外投资合作机会,以加速实施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将基于对主营业务的拓展需要,继续关注并购机会和潜在的合作对象,扩大海外市场市占率,提升综合竞争力。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毛利率下滑的风险
  公司产品在技术水平、市场份额、客户结构等方面与竞争对手相比具有比较强的竞争优势。但由于国内整车行业市场竞争加剧,库存积压,行业降价促销为整车制造业带来较大成本压力,进而导致汽车零部件供应链面临较大降价压力。此外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之人工成本及制造成本上升等因素,导致中游行业在成本端承压。如果公司不能及时在产能规模、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效率成本等方面进一步增强实力,不能继续保持营业收入的稳步增长,或者天津传动、重庆工厂、宁波工厂等已投资项目出产不及预期,则存在产品业务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可能会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继续加强内部管理和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效率,降本增效,提升正向同步研发能力,以提升综合竞争力,从而获得更高的客户忠诚度、市场份额和更多的新项目。
  2、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出口收入占总收入超过30%,汇率波动对公司出口业务影响较大。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公司将承担一定汇兑损失,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以上风险,公司的海外业务建立了因汇率波动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的机制。此外,公司对汇率走势定期跟踪,减小汇兑风险敞口,降低汇兑风险。
  3、规模扩张带来的管理风险
  伴随新项目、新厂房、新产能的逐步投产,公司总部、天津、宁波、重庆的总资产规模和产能不断扩张,进而对多地经营管理能力的要求大幅提高。公司需要更多的专业人才充实到公司的各个团队及分支机构,若公司无法在人力资源、客户服务、产品开发、交付能力、质量控制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可能增加公司的管理成本和经营风险,对公司未来业务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公司未来战略规划的实施。
  针对以上风险,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内部组织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内部成长和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完善公司内部选拔及培训制度,长效建设公司的人才梯队,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条件、推行有效的绩效考核与激励机制,来满足公司业务跨越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