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金诺

i问董秘
企业号

300505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磷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新能源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业务。

  • 产品类型:

    饲料级磷酸氢钙(Ⅰ型、Ⅲ型)、磷酸二氢钙、重过磷酸钙、富过磷酸钙、净化磷酸、湿法粗酸

  • 产品名称:

    饲料级磷酸氢钙(Ⅰ型 、 Ⅲ型) 、 磷酸二氢钙 、 重过磷酸钙 、 富过磷酸钙 、 净化磷酸 、 湿法粗酸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经营;饲料添加剂生产;危险化学品生产;肥料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饲料添加剂销售;肥料销售;金属矿石销售;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研发;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石灰和石膏制造;石灰和石膏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5-03-13 
业务名称 2024-12-31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库存量:磷化工(吨) 6.27万 6.73万 - - -

主营构成分析

按行业分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磷化工
其他

按产品分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磷酸
磷肥
饲料级磷酸盐
其他

按地区分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国际
西南
华南
华东
其他业务总计
2024-12-31
2024-06-30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2-06-30
2021-12-31
2021-06-30
2020-12-31
2020-06-30
2019-12-31
2019-06-30
2018-12-31
2018-06-30
2017-12-31
2017-06-30
2016-12-31
2016-06-30
2015-12-31
2014-12-31
2013-12-31
2012-12-31
2011-12-31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磷化工31.28亿97.51%27.42亿98.65%3.85亿90.13%12.32%
其他7987.04万2.49%3766.01万1.35%4221.03万9.87%52.85%
按产品磷酸15.79亿49.23%14.18亿51.00%1.61亿37.73%10.21%
磷肥8.54亿26.61%7.16亿25.75%1.38亿32.24%16.15%
饲料级磷酸盐6.95亿21.67%6.09亿21.90%8619.62万20.16%12.40%
其他7987.04万2.49%3766.01万1.35%4221.03万9.87%52.85%
按地区国际16.12亿50.25%13.89亿49.97%2.23亿52.05%13.81%
西南5.76亿17.94%4.84亿17.43%9115.79万21.32%15.84%
华南3.86亿12.04%3.49亿12.56%3717.55万8.70%9.62%
华东3.69亿11.51%3.21亿11.55%4823.18万11.28%13.06%
华中1.52亿4.72%1.37亿4.94%1430.45万3.35%9.44%
华北4295.79万1.34%3830.56万1.38%465.23万1.09%10.83%
西北3691.10万1.15%3296.82万1.19%394.28万0.92%10.68%
东北3327.69万1.04%2774.00万1.00%553.69万1.30%16.64%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6 没用 1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0.2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1.96%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3.29亿 10.27%
客户2
2.61亿 8.14%
客户3
1.79亿 5.59%
客户4
1.39亿 4.34%
客户5
1.16亿 3.6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5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1.33%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2.99亿 12.41%
供应商2
2.07亿 8.58%
供应商3
9799.61万 4.07%
供应商4
7734.45万 3.21%
供应商5
7372.29万 3.0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8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5.11%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2.81亿 10.38%
客户2
1.53亿 5.65%
客户3
1.22亿 4.50%
客户4
6796.52万 2.51%
客户5
5623.83万 2.0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7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6.05%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1.70亿 9.39%
供应商2
1.46亿 8.05%
供应商3
5874.51万 3.24%
供应商4
4916.32万 2.72%
供应商5
4793.97万 2.6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1.8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7.16%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6.36亿 25.24%
客户二
2.51亿 9.98%
客户三
1.17亿 4.63%
客户四
9231.26万 3.66%
客户五
9194.53万 3.6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2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1.90%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30亿 6.68%
供应商二
9380.48万 4.83%
供应商三
8195.34万 4.22%
供应商四
6233.33万 3.21%
供应商五
5734.47万 2.9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2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0.96%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2.56亿 16.64%
客户二
1.42亿 9.22%
客户三
8985.08万 5.85%
客户四
8923.80万 5.81%
客户五
5292.22万 3.4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9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6.44%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8426.41万 7.49%
供应商二
7475.21万 6.65%
供应商三
5985.61万 5.32%
供应商四
4534.98万 4.03%
供应商五
3311.37万 2.9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1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0.29%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9265.50万 8.83%
客户2
4031.18万 3.84%
客户3
2772.19万 2.64%
客户4
2680.56万 2.55%
客户5
2555.17万 2.4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9882.42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8.41%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2594.36万 4.83%
供应商2
2036.09万 3.79%
供应商3
1881.80万 3.51%
供应商4
1846.93万 3.44%
供应商5
1523.23万 2.84%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所属行业  公司的业务围绕湿法磷酸工艺开展,主要产品包括饲料添加剂、肥料、湿法净化磷酸,属于制造业中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代码为C26)。  (二)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磷化工产业以磷矿为基础原料,主要通过湿法(蓝色部分)和热法(红色部分)两种工艺加工成为粗磷酸或黄磷单质,并进一步与其他化学原料反应生成磷肥、磷酸盐和有机磷等化工品,最终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新能源、医药、食品等行业。磷酸作为磷化工的核心产品,在磷化工产业链中起着承上...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所属行业
  公司的业务围绕湿法磷酸工艺开展,主要产品包括饲料添加剂、肥料、湿法净化磷酸,属于制造业中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代码为C26)。
  (二)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磷化工产业以磷矿为基础原料,主要通过湿法(蓝色部分)和热法(红色部分)两种工艺加工成为粗磷酸或黄磷单质,并进一步与其他化学原料反应生成磷肥、磷酸盐和有机磷等化工品,最终广泛应用于农业、工业、新能源、医药、食品等行业。磷酸作为磷化工的核心产品,在磷化工产业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不同生产工艺,磷化工产业链情况如所示:
  1、磷肥
  磷是肥料三大主要营养元素之一,我国常见的磷肥包括磷酸一铵(MAP)、磷酸二铵(DAP)、过磷酸钙(普钙)、重过磷酸钙(重钙,TSP)。中国、摩洛哥、俄罗斯是全球的主要磷肥出口国。
  公司的磷肥产品主要以重过磷酸钙为主。重钙有效成分为磷酸二氢钙,分子式Ca(H2PO4)2,属单一磷肥,有效磷含量超过40%。重过磷酸钙主要可作基肥、追肥、种肥和生产复混肥的原料,广泛适用于水稻、小麦、玉米、高粱、棉花、瓜果、蔬菜等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由于用肥习惯不同,重过磷酸钙主要用于出口,出口目的国覆盖全球,以南美、东南亚、中东等地区为主。全球重过磷酸钙的消费量约500万吨/年,后期随着全球农业种植规模化、集约化的进一步推进,科学使用高水溶磷肥料也将成为必然的趋势,重过磷酸钙在全球市场还有进一步替代普通钙肥的增长潜力。除公司外,国内重过磷酸钙生产商主要有:云南祥丰、三环中化、贵州磷化、湖北祥云等。
  为满足市场需求且发挥柔性生产线的优势,2024年公司新增富过磷酸磷酸钙,其主要成分为水溶性磷酸一钙和硫酸钙,总PO含量大于36%,有效磷含量较高。富钙在提升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方面表现出色,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磷肥产品矩阵。
  2、饲料级磷酸盐行业
  公司饲料级磷酸钙盐包括磷酸氢钙(DCP)、磷酸二氢钙(MCP)、磷酸氢钙(Ⅲ型)(MDCP),主要添加在饲料中,作为动物生长过程中钙源的补充。
  (1)磷酸氢钙
  磷酸氢钙主要用于畜、禽类饲料添加,养殖业存栏量是DCP供需重要先导性指标,行业供需与下游饲料行业产量变动直接相关。供给端,云南、四川、湖北、贵州等DCP主产区先后接受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并就“三磷”相关问题进行整改,受此影响,行业总产量有所下降。需求端,我国是饲料产销大国, 2024年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为31,503.1万吨,同比下降了2.1%,预计未来国内饲料产量保持平稳趋势。公司生产的饲料级磷酸氢钙作为畜禽补磷补钙的刚需产品,在下游饲料行业整体平稳发展的趋势下,需求依然稳定。
  (2)磷酸二氢钙
  MCP具有高水溶性、高吸收率的特点,有助于减少各类养殖品种粪便对水体环境的污染,符合绿色农业发展趋势,因此MCP在磷酸盐类饲料添加剂中有较强的产品优势,也被业内视为 DCP 的“升级产品”,但受成本因素制约,短期内难以大规模替代DCP。
  近年来,国内外淡水养殖产量保持持续增长趋势,带动了水产饲料产量持续增长,MCP市场随之持续扩大。国内MCP供应格局相对比较稳定,川金诺、川恒股份、云天化、中化云龙、贵州云福占据了国内的主要供应。
  3、净化磷酸行业
  对粗磷酸进行进一步除杂、提纯之后,得到湿法净化磷酸。根据杂质水平高低,可用于下游工业、食品、电子、医疗等领域。湿法净化磷酸是对热法磷酸的替代产品,相比热法磷酸,具有能耗低、污染小及成本低的特性,“以湿替热”是行业的必然趋势。
  供给端,湿法净化磷酸技术壁垒较高,国内湿法净化磷酸主要供应企业包括贵州磷化、川金诺、云天化、六国化工、兴发集团、中化涪陵、中孚化工、川恒集团等。
  4、新能源材料行业
  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新能源汽车动力需求和电力、通信的储能需求呈爆发式增长带动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的需求高速增长。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因安全性、大容量、放电性、快充性、低成本等特点被市场普遍看好,成为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情况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现已成为湿法磷酸领域的优质企业。公司是全国唯一以自研技术量产食品级净化磷酸的企业,技术水平与行业龙头持平。
  公司通过不断研发中低品位磷矿的浮选与利用、湿法磷酸的净化、硫铁矿制硫酸、磷石膏综合利用等技术,实现湿法磷酸的分级利用,提高单位磷资源的价值。公司在传统磷化工产品的生产技术、成本控制、国际渠道等综合能力均处于行业前列。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业务
  公司以外购磷矿石浮选为起点,经加工得到磷精矿,而后通过湿法工艺生产粗磷酸,进一步与其他化学原料反应生成磷酸氢钙(I型、III型)、磷酸二氢钙、重过磷酸钙等饲料添加剂及肥料产品。同时,公司在稳定饲料级磷酸盐的基础上,以净化技术为核心,对粗磷酸进一步提纯,生产工业级、食品级的湿法净化磷酸产品。
  2、主要产品用途及市场需求
  3、工艺流程
  (1)磷肥及饲料添加剂
  公司磷肥及饲料添加剂主要通过半水法或者二水法得到的磷酸,再经过净化工序与钙矿石反应后得到饲料添加剂,与磷精矿反应得到磷肥。具体的工艺流程如所示:
  (2)净化磷酸
  粗磷酸经预净化工序得到的预净化磷酸,再经萃取、洗涤、反萃、脱色、浓缩等步骤,可以有效降低磷酸中的杂质,提升磷酸纯度,最终得到工业级净化磷酸,具体的工艺流程如所示:
  4、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依据近年的生产经营计划完成情况,分析中长期市场行情,确定下年度销售计划,指导产品生产计划的编制。根据生产计划测算主要原料需求量,对原料市场行情深入分析,编制年度采购计划。采购部门在实际执行时,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库存状况及市场调研结果制定月度采购计划。采购部门按月度计划开展询价和谈判工作,签订采购协议并执行。
  (2)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组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年初根据上年的生产和市场情况初步制定年度产销计划,月度计划则根据市场情况,确保高毛利的产品满负荷生产、低毛利的产品保证市场基本供应。公司总体依照“以销定产”的原则,但也会结合对于市场的预判,进行一部分的备货。生产部门根据年度和月度计划将实际生产运行安排下达到各车间和科室,各车间依据岗位生产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满足客户的需求。在生产过程中,生产部门不定期与销售部门做到有效沟通,达到生产为销售服务,销售贴近市场需求的目的。
  (3)销售模式
  公司营销部下设动植物磷酸盐国内部、国际贸易一部、国际贸易二部。营销部根据公司整体经营部署和计划,结合各类市场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年度销售计划、月度销售计划、周销售计划,并分解安排下设各部执行完成,在执行过程中各部还会根据销售数据日动态表做好过程控制,保证运营结果完成销售目标。
  公司的内销业务采用国内大集团客户直销与签约经销商相结合的模式,公司的外销业务是采用当地国家代理商和全球性大集团客户直销的模式。公司根据市场行情、供需端信息的分析、公司自身原材料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的判断,在每月总经办经营会上确定月度销售计划,确定产品签单数量和价格。同时在销售经营周会上,再次确定每周的签单数量和价格,如果遇到市场突发情况,则及时向公司汇报,临时做出决策和调整。
  公司营销部为了适应未来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趋势的变化,创新建立技术服务销售模式,以更专业的磷化工产品技术服务,与下游市场客户形成应用方案的技术探讨,从卖产品提升为卖方案,构建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
  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报告期内,因公司子公司广西川金诺化工磷酸产能提升,两大原材料采购量均较上一年有所增长;受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磷矿全年采购综合均价较上一年上涨12.39%,硫酸全年采购综合均价较上一年上涨48.50%。
  备注:公司产能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及产品价格柔性调整,由于市场行情的原因,公司将磷酸氢钙(III型)产能转换到磷酸二氢钙等产品。
  报告期内正在申请或者新增取得的环评批复情况
  1、2024年12月19日,取得《防城港市大数据和行政审批局关于广西川金诺化工有限公司湿法磷酸净化及精细磷酸盐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2、2024年5月21日,取得昆明市生态环境局东川分局关于对《磷石膏改性磷尾矿综合利用生产60万吨/年土壤修复调理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
  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出现非正常停产情形
  受新能源行业市场影响,公司控股的营口川信诺的磷酸铁锂工厂2024年处于整体停产状态。营口川信诺2024年发生营业收入108.45万元,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2023年)经审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0.04%;取得净利润-1,373.53万元,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2023年)经审计净利润的比例为13.95%。磷酸铁锂工厂复产时间尚不确定,公司已对现在机器设备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368.55万元,其停产对公司不会产生重大经营影响。
  从事化肥行业
  报告期内,公司的化肥产品主要为重(富)过磷酸钙,主要用于出口,营销方式为直销和经销相结合。产品销售覆盖全球,覆盖南美、东南亚、中东等地区,各地区淡旺季有所差异,公司整体生产经营安排相对平滑,季节性波动不明显。税收政策对海外业务无显著影响。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产品结构优势
  公司通过通用性的设备选型和工艺设计的优化,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各类产品毛利率的高低,对现有的产品结构迅速进行调整,实现利润最大化。东川基地可以灵活调整各产品的产量,防城港工厂也可实现工业级磷酸、食品级磷酸、52%磷酸、重钙生产的柔性切换。公司生产系统的通用性及灵活的产品结构优势,降低了公司的市场风险,同时可不断开发出市场潜力大、竞争力强的新产品,提高公司竞争力与生存能力。
  (二)技术优势
  1、磷酸的萃取及净化技术:完全自主开发的湿法磷酸净化技术已用于广西川金诺10万吨/年湿法净化磷酸装置,报告期内已量产工业级、食品级的湿法净化磷酸,技术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2、磷矿浮选技术:公司利用自主研发技术通过对中低品位的磷矿浮选,使浮选后磷矿品位从18%-25%提高到26%-33%,大幅降低镁、铁、铝等杂质含量。通过浮选过程中的扫选等工艺,进一步提高浮选过程中磷矿五氧化二磷的回收率,降低浮选成本。
  3、半水-二水法及净化磷酸生产技术:广西防城港工厂采用半水-二水法生产磷酸可以有效提高磷回收率达到98%以上,减少磷矿石消耗和磷石膏中磷含量,有利于磷石膏的处理再利用。
  4、磷酸盐类和新能源材料技术耦合:以净化磷酸为桥梁向新能源下游延伸产业链,一体化的产业布局有效降低中间成本,实现最优的成本竞争力。
  (三)区位及成本优势
  1、东川生产基地优势:(1)磷矿资源保障:昆明市东川区周边120公里范围内磷矿资源富集,开采品位18%-25%P205,以中低品位胶质磷矿为主。针对磷矿特点公司开发了独特的选矿技术,浮选出26%-33%P205精矿,满足公司磷的分级利用对矿的需求。(2)硫酸资源保障:公司与金水铜冶炼厂同处东川区四方地工业园,其冶炼酸与公司形成产业链配套优势;弥补公司自产硫酸的不足。(3)硫铁矿精矿资源保障:东川与会泽相邻,会泽硫铁矿精矿资源丰富,可作为公司硫酸装置主要原料。
  2、广西川金诺化工生产基地优势:广西川金诺地处广西防城港市,工厂距离码头约20公里,物流优势明显。(1)原料采购优势:利用港口优势从国际采购优质磷矿和硫磺。(2)产品运输优势:公司生产的液体磷酸、重过磷酸钙等产品通过海运对外销售,极大地节约了运费,具有不可替代的物流优势。
  (四)综合利用优势
  1、废水、废气、废渣的资源化和综合利用
  (1)昆明东川基地:实现了对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对硫铁矿制酸中产生的大量废气、废热、废渣的利用外,公司还积极循环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水,减少新鲜水的耗用量,以实现废水封闭循环,达到“零排放”。从湿法稀磷酸生产中回收氟硅酸,替代磷矿石选矿的硫酸PH调整剂,用于磷矿的浮选,减少了PH调整剂的耗用。利用磷酸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硫酸钠生产氟硅酸钠,而氟硅酸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母液水,替代磷矿石选矿的硫酸PH调整剂,用于磷矿的浮选,既降低了氟硅酸生产废水处理的成本,又减少了PH调整剂的耗用。采用磷矿浆作吸收剂,脱出硫酸尾气中部分二氧化硫并将其转换为硫酸,从而回收废气中的硫资源。
  (2)广西基地:废水通过雨污分流、清污分流及水的梯级利用,实现废水全封闭循环;废气通过脱硫、脱硝,除尘、洗涤及电除雾实现废气的达标超低排放;氟尾气通过循环洗涤回收,生产成氟盐产品,实现氟产品资源化;副产品磷石膏通过改性深加工处理,生产成水泥缓凝剂,销售到周边水泥厂,实现磷石膏的全消化处理。
  这些技术的使用有利于公司环保治理,进一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并节约了成本。公司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一体化生产体系,既确保企业实现节能、环保的循环经济目标,又变废为宝,形成较为明显的成本优势。
  2、高效的资源利用
  (1)磷矿的分级利用:磷矿是公司主要原料,实现从进厂分级分类管理到浮选分段综合利用,33%P205磷精矿用于重钙二次矿,28%P205磷精矿用于半水酸生产出优质磷酸,23%P205磷精矿用于二水酸生产氢钙。
  (2)磷酸分级利用:磷酸分级利用是公司产业链的核心,“优酸高用、劣酸平用”,实现磷酸最大价值。
  (3)副产物利用:公司生产的副产物主要是磷石膏、氟尾气及铁精粉。在磷石膏上,广西生产基地将磷石膏改性成水泥缓凝剂,利用便利的区位优势实现全消化处理;在氟尾气上,公司将氟尾气回收加工成氟盐产品,实现产品资源化;硫酸生产中副产铁精粉,公司已完成用于新能源材料(磷酸铁)的铁源研发,实现在公司内构建磷酸铁完整产业链,取得明显竞争优势。
  (五)稳定、专业和有战斗力的团队
  公司拥有一支成熟、稳定、专业的管理团队。核心管理团队成员均具备丰富的磷化工行业技术和管理素养,对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具有前瞻把握能力,且团队成员配备合理,具有管理、营销、研发等专业人才,并形成诚信、融合、创新、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在高素质创业团队带领下,公司形成了治理结构规范、财务管理稳健的风格。同时,在公司新能源战略规划下,公司大力招揽人才,努力打造新行业所需的管理、销售、技术团队,为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不存在一股独大、企业家族化、侵害小股东利益的行为。长期以来,公司经营风格及财务管理稳健,具备良好的风险控制意识,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等财务指标一直控制在稳健水平,保证了良好的财务安全边际,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公司经营规范,获企业资信等级“AAA”证书,通过了ISO9001:2008及FAMI-QS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取得认证证书。
  (六)品牌竞争力
  经过多年的市场开发积累,公司在业界已树立较好的品牌美誉度,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 ”牌的饲料磷酸盐商标是昆明市知名商标、云南省著名商标;“CJN”牌的重过磷酸钙已被国际客户公认为中国质量最好的出口重钙。公司多年的发展不仅在行业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同时在国内国际市场上也积累了新希望集团、海大集团、通威集团、大北农集团、禾丰集团、泰国正大、Cargill、De Heus、Nutreco、YUC、Quantum等一批规模大、信誉好、忠诚度高的客户群,与长期稳定的客户形成高黏性合作关系,为公司保持在磷化工市场的领先地位,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强大的销售网络为公司业绩的持续增长、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提供了保障。同时,公司生产的净化磷酸已在工业和食品业积累多个客户。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一年,在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公司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公司全体上下积极应对,敏锐捕捉市场变化,灵活决策,通过优化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结构性调整,有效降低了市场波动带来的冲击。在管理层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经营成果实现了同比扭亏为盈。
  从整体经营数据来看,川金诺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2.07亿元, 同比增长18.30%,营收的增长主要来源于磷酸收入的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76亿,同比增长292.50% ,主要原因是市场行情回暖及公司发挥柔性生产优势与成本管控能力进一步提升,经营性现金流现金流量净额 1.43亿,同比增长419.67%。
  期末公司资产总额36.09亿元,总负债10.15亿元,归属公司股东权益25.41亿元,资产负债率28.11%。具体情况如下:
  1、重(富)过磷酸钙
  2024年全年,重钙生产25.2万吨、销售25.57万吨,实现营收6.74亿元,同比下降10%,但生产成本同比下降35%,重钙单吨毛利同比扭亏为盈,盈利能力恢复,贡献毛利约1亿元。
  为满足市场需求且发挥柔性生产线的优势,2024年公司新增富过磷酸磷酸钙,生产9.24万吨,销售8.17万吨,实现营收1.43亿元,贡献毛利3,300万元。
  2、饲料磷酸钙盐
  2024年,随着磷化工行情修复,饲料磷酸钙盐盈利能力增强,单吨毛利同比均上升,生产21.1万吨,销售21.5万吨,实现收入6.95亿元,贡献毛利约8,620万元。
  3、磷酸业务
  2023年受新能源行业调整影响,净化磷酸市场低迷,2024年随着新能源行业回暖及食品行业有稳定需求,净化磷酸销量达15.91万吨,实现收入8.82亿元,毛利7,223万元。
  为了平衡此前用于生产重钙的磷酸,公司主动发挥装置柔性生产的能力,部分转向粗磷酸销售,开拓了印度的52%磷酸市场和新能源工业粗磷酸(40酸)市场,2024年生产工业湿法粗磷酸28.42万吨,销售工业湿法粗磷酸28.68万吨,实现营收入6.97亿,贡献毛利8,900万元。
  4、新能源材料业务
  面对行业阶段性产能过剩的预期,公司对原募投项目资本开支持谨慎态度。一方面严控募集资金的使用,另一方面积极研究行业,探索新的产业逻辑,确保募集资金用于使用效率最高的项目。2024年,公司募集资金未投入使用,主要用于现金管理。
  5、加大研发投入,提前储备技术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2024年度,公司累计研发投入121,335,204.30元,同比增长37.51%。2024年,公司新增申请专利授权21项,截至目前,公司及子公司已拥有国家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30项。
  6、持续提升管理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管理,结合当前发展规模和发展现状,并根据当前的产业布局情况,科学统筹组织分工,进一步提高了组织的效率。同时,持续推管理变革,不断推进流程梳理与优化,构建高效、精简、实用的流程体系,推动公司快速发展。
  7、市场拓展
  一方面继续加强与现有客户的合作,提高客户满意度,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在国内市场的份额。另外一方面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开拓了多个国外客户。
  8、安全生产与环保工作
  一方面持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加大安全投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另外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环保政策,加大环保投入,努力打造绿色工厂,实现公司可持续发展。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发展战略
  2023年4月,公司2022年度股东大会审议了公司未来五年战略规划,明确了“一体两翼,成为电化学与磷化工深度耦合的优秀新能源材料供应商”的战略目标。公司将围绕“磷元素”为发展主线,以净化磷酸为桥梁,沿着磷价值量升高的方向,向电化学材料拓展产业链。
  磷化工版块仍是公司的一大核心业务,它一方面是公司业务的基本盘,持续贡献稳定的收益和现金流;另一方面,它能够为电化学版块提供低成本磷源和完善的副产品消纳体系,优化成本结构。
  电化学板块是未来公司的重点发展方向。未来,随着新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公司也将以“磷”为本位,积极开拓“高天花板、高成长性、高附加值”的产品。
  (二)2025年度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将继续秉持技术创新的核心理念、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员工队伍素质建设和管理水平建设。在公司现有的市场上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争取实现更多的盈利。同时,坚持管理创新,持续加强内部控制和规范运作,全面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以保持公司持续健康发展。具体如下:
  1、优化原材料供应
  利用防城港的区位优势,积极布局海外高性价比的磷矿资源,保障原材料成本和供应的稳定性,增加公司盈利点。同时,在东川基地深化选矿技术的研究,更好地利用中低品位磷矿,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拓展海外市场。
  发挥防城港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拓展净化磷酸、肥料磷酸等产品的海外市场。3、进一步夯实管理。继续强化公司管理优势,进一步对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流程进行梳理和改进,加大内部控制建设力度,全面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完善、优化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
  4、强化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提高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并对涉及公司下一步发展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进行重点研发、为公司实现向精细磷化工、新能源材料相关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5、增强队伍建设,提升团队水平。进一步推进员工队伍素质建设,使员工更好的适应公司发展带来的对人员技术水平和各方面素质的需求。同时,加大国际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打造一支具备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的海外运营团队,为全球化布局提供人才保障。
  (三)可能面临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新能源材料未来产能过剩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磷酸铁锂下游锂离子电池行业以及终端新能源汽车行业、储能行业高速发展,带动磷酸铁锂等关键材料行业的快速增长。广阔的市场空间、持续性的增长预期,一方面吸引众多正极材料生产企业纷纷提高生产能力,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吸引较多新增市场参与者加入竞争。若未来磷酸铁锂产能落地速度超过下游新能源汽车或储能行业等终端市场需求增速,行业可能出现阶段性的产能过剩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目前正在观察与调研行业情况,待行业趋势清晰后,公司会根据市场与行业情况变化,合理安排募集资金,保证募集资金高效化运作,以实现公司利润最大化。
  2、安全环保风险
  公司历来注重安全环保。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化,安全环保要求提高,公司生产经营涉及多种危化产品,面临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压力、投入相应增加。
  应对措施:公司对生产安全高度重视,从制度、管理、培训等方面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并形成完善的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同时,公司在经营生产过程中建立了循环经济模式,实现废气、废水、废渣的资源化利用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公司将严格落实相关政策,责任到人,严格把控安全风险和提高环保处理能力。
  3、供应链风险
  公司尚依赖采购外部矿石等重要原材料,并随着出口量增加对海运的依存度提高,原材料价格及物流成本波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成本。
  应对措施:公司将积极关注原材料市场价格并及时做出研判,结合公司生产经营需求,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适当采取措施提高公司原材料供给能力,降低对外采购的依赖。同时,积极改良、调整公司生产技术,降低对原材料的消耗。
  4、经营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快速提升,需要大力强化公司治理、经营决策、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团队建设及资本运作诸方面,若不能迅速适应面临的挑战,可能存在经营管理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逐步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及相关制度,完善招聘、管理、培训等环节,加大对公司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专业、稳定、充满战斗力的团队,提高公司治理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5、汇率变动的风险
  随着广西川金诺化工生产基地的产能全面释放,公司的出口规模和占比将进一步提高,公司向海外客户的销售收入主要以外币结算。随着汇率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人民币汇率波动日趋市场化,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也影响着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因此,汇率波动将会影响公司外币计价的销售收入及公司的汇兑损益,对公司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建立了相关制度,在确保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授权公司经营管理层根据制度,在公司审批的额度范围内开展远期结售汇业务,降低汇率波动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