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冠电力

i问董秘
企业号

600236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投资建设、经营以电力生产、销售为主业的电力能源项目。

  • 产品类型:

    电力

  • 产品名称:

    水电 、 火电 、 风电 、 光伏

  • 经营范围:

    开发建设和管理水电站、火电厂和输变电工程,独资、联营开办与本公司主营有关的项目,电力金融方面的经济技术咨询,兴办宾馆、饮食、娱乐业,日用百货、通用机械、电子产品、电子器材的销售。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5-04-08 
业务名称 2025-03-31 2024-12-31 2024-09-30 2024-06-30 2024-03-31
发电量(千瓦时) 74.49亿 364.24亿 277.21亿 175.79亿 71.09亿

主营构成分析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2024-12-31
2024-06-30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2-06-30
2021-12-31
2021-06-30
2020-12-31
2020-06-30
2019-12-31
2019-06-30
2018-12-31
2018-06-30
2017-12-31
2017-06-30
2016-12-31
2016-06-30
2015-12-31
2015-06-30
2014-12-31
2014-06-30
2013-12-31
2013-06-30
2012-12-31
2012-06-30
2011-12-31
2011-06-30
2010-12-31
2010-06-30
2009-12-31
2009-06-30
2008-12-31
2008-06-30
2007-12-31
2007-06-30
2006-12-31
2006-06-30
2005-12-31
2005-06-30
2004-12-31
2004-06-30
2003-12-31
2003-06-30
2002-12-31
2002-06-30
2001-12-31
2001-06-30
2000-12-31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3 没用 2 提建议
前1大客户:共销售了79.2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1.80%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51.84亿 60.06%
前1大客户:共销售了102.6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6.56%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53.73亿 50.57%
前1大客户:共销售了49.1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9.79%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电网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电网公司
49.15亿 99.79%
前1大客户:共销售了23.2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9.94%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电网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电网公司
23.28亿 99.94%
前3大客户:共销售了30.7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0.00%
Created with Highcharts 4.1.7
  • 广西电网等
  • 四川电网
  • 山东电网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广西电网等
26.33亿 85.75%
四川电网
4.21亿 13.71%
山东电网
1668.24万 0.54%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发电量完成情况分析  2024年,公司完成发电量364.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77%。其中:水电305.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94%;火电26.5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7.02%;风电20.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9%;光伏11.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17%。  2024年公司发电量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2024年公司主要水电厂流域来水同比增长,发电量同比增长;二是2024年新能源装机规模增加,发电量相应增长。  (二)2024年主要经营指标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5,020,766万元,比年初增长6.19%;负债总额2,8...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一)发电量完成情况分析
  2024年,公司完成发电量364.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77%。其中:水电305.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94%;火电26.5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7.02%;风电20.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79%;光伏11.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4.17%。
  2024年公司发电量同比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2024年公司主要水电厂流域来水同比增长,发电量同比增长;二是2024年新能源装机规模增加,发电量相应增长。
  (二)2024年主要经营指标
  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5,020,766万元,比年初增长6.19%;负债总额2,826,749万元,权益总额2,194,017万元,资产负债率56.30%,比年初上升0.94个百分点;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889,627万元,比年初增长3.23%。年末每股净资产2.08元;每股收益0.2775元,同比增长91.64%;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流量560,66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7.45%。
  公司2024年度财务报告经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三)报告期内主要工作
  一是坚持治本攻坚、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安全生产持续保持稳定。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保持“反违章”高压态势,压实各级责任,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扎实开展“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巩固“五个突出整治”成果,组织开展“安全严管月”活动。开展设备“缺陷清零”,圆满完成机组检修工作,设备可靠性得到明显提升。坚决扛牢能源保供、防洪减灾责任。成功应对强台风“派比安”“摩羯”等天气影响,有效应对洛清江、桂江、郁江流域等超5、10年一遇洪水。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21届东盟博览会等重大保供任务和粤港澳大湾区调水压咸补淡任务。
  二是坚持精益管理,全面深化提质增效,经营业绩实现翻番。全面降本增效创新高,通过优调度、强营销、控成本、治亏损等综合措施,加大激励力度,创效成果显著。优化发电和调度策略,落实珠江委流域综合调度要求,实施龙滩、岩滩动态水位控制,实现发电、防洪最大综合效益。全面完成治亏任务,实施“一企一策”治亏方案,全年未新增亏损企业。创新融资实现突破,成功发行全国首批首单、广西区内历史最低利率债券。开展对标一流行动,公司综合融资成本率、资产负债率、战新产业营收增长率等多项指标保持较优水平。
  三是坚持创新发展,全面加快资源转化效率,投产容量创历史新高。全面推广“五个发展”模式,加大资源获取力度,加快项目转化落地。推进重点项目取得突破,建立公司班子“包保攻坚、对口指导”牵头机制,完善基层企业“一项目一领导”责任链条。河池“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等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创新一线骨干“揭榜挂帅”,全面扩充发展队伍,压实“进政府、进现场”责任。优化设计降造提效,打造“四优”工程,风电、光伏造价实现持续下降。
  四是坚持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体制机制更加优化。认真落实国企改革各项要求,以入选国资委“双百企业”为契机,高质量完成各项改革重点任务,不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持续完善激励机制,实施项目经理“揭榜挂帅”机制,积极破解施工难题。优化运营管控体制机制,理顺新建项目投资、建设、运维主体之间关系,全面实行新能源“集中监控+区域运维+专业检修”的生产运营管理模式。充分激活内部人才市场,开展多轮全系统公开竞聘,打通员工跨企业流动通道。开展“强化培训年”活动,积极推进以竞赛促提升,获得中国大唐水电运行竞赛团队特等奖并包揽前六名,获得光伏竞赛团体一等奖;获得广西首届电力交易员大赛团体和个人一、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广西区内发电企业排名第一。
  五是坚持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科技创新打开新局面。召开中国大唐集团系统首次科技创新座谈会,全面推动高起点创新迈向新阶段。联合申报的“柔性直流与送端多能广域协同技术”项目成功入选2025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项科技项目入选2025年广西重点研发计划,同时实现“国重”“省重”项目“零”的突破。“数字桂冠,智慧电厂”成效明显,生产系统数字化建设初步完成,智慧运行全面优化。智慧大坝上线运行,并被国家能源局鉴定为技术先进。专利成果硕果累累,累计专利371项,2024年发明专利授权1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4项,软科学著作14项,QC成果5项。
  六是坚持依法合规、突出重点,风险防控化解更加有效。聚焦一流法治企业建设,坚持依法合规治企,健全完善法律、合规、风险、内控“四合一”管理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公司1000万元以上较大法律纠纷案件实现近10年来首次清零,历史存量案件全部化解,系统内控缺陷整改率达100%。法治合规文化建设成果丰富,《桂冠电力“1+4+N”数智型合规体系运行成果报告》获第三届电力企业合规成果一等奖,《夯基铸魂赋能扎实推进诚信管理建设》入选2024年企业诚信管理典型案例,所属岩滩公司获评全国“八五”普法中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四基”建设初见成效,建立“三横三纵”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体系,编制典型风险隐患和内控缺陷清单,将风险管控措施内嵌业务流程。扎实推进国家审计及“举一反三”自查自纠问题整改工作。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截至2024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发电在内的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4.5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024年,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5.4%,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量占总发电量增量的比重超过八成,达到84.2%,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2024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85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1,3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第二产业用电量6.3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第三产业用电量1.83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4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投资建设、经营以电力生产、销售为主业的电力能源项目,业务包括水力发电、火力发电、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售电业务等;公司发电业务是当前的核心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清洁能源优势凸显,新能源比重增加
  公司电源结构较为合理,以清洁能源为主,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占公司在役装机容量的90%以上。水电装机容量达1,024.04万千瓦,是公司主要盈利来源。风电、光伏逐渐形成规模,火电资产比重相对减少。受益于节能环保,清洁能源优先上网的政策,水电整体平均电价比其他类型电力电价低,在电力市场竞争中有较强的竞价优势。
  (二)培养了丰富的发电运营维护、投资发展的专业人才
  公司上市以来,随着红水河流域梯级电站的开发经营和多年来实施的“购建并举,跨区域发展”的战略,积累了丰富的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掌握了多项施工、运营和检修管理的国际、国内领先的专业技术。目前水电站、风电站和光伏电站的生产管理处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具有建设“投资省、质量优、工期短”的水、风、光等电站和打造精品工程的实力和经验;锻炼和造就了一大批水、风、光清洁能源建设、经营和管理人才,可以依托红水河流域集控中心、主要水电厂、新能源场站、检修公司等所属机构,为公司新建和收购项目提供足够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从而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三)管理创新,专业化和集约化管控模式基本成型
  公司利用在红水河流域的装机规模化优势,对生产要素实行集约化管理,成立集控中心、资金调度中心等专业化机构对生产、资金进行科学化管控。已投运的集控中心是跨分类、跨流域的综合集控平台,智能化水平较高,能较好的提高整体水能利用率,降低运营成本;资金中心发挥了资金统筹调度和降低资金安全风险的作用。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公司2024年实现利润总额308,82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0,840万元。公司利润结构具体如下:
  1.在火电方面本年实现利润-9,825万元,同比减亏5,130万元。
  2.在水电方面本年实现利润292,413万元,同比增加160,795万元。
  3.在风电方面本年实现利润17,441万元,同比减少13,912万元。
  4.在光伏方面本年实现利润5,155万元,同比减少3,488万元。
  5.在其他方面本年实现利润3,639万元,同比增加2,315万元。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24年-2025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测报告。2025年,全国电力供需预测形势简要如下:
  1.电力消费预测
  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左右。综合考虑我国目前阶段经济增长潜力、“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预计2025年我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根据不同预测方法对全社会用电量的预测结果,预计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左右;2025年全国统调最高用电负荷15.5亿千瓦左右(若2025年夏季全国平均气温偏低于2024年同期,则最高用电负荷在15.2亿千瓦左右,若夏季气温再创历年新高,则最高用电负荷可能达到15.7亿千瓦左右)。
  2.电力供应预测
  预计2025年全国新投产发电装机有望超过4.5亿千瓦,2025年底煤电所占总装机比重将降至三分之一。预计2025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规模有望超过4.5亿千瓦,其中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超过3亿千瓦。202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有望超过38亿千瓦,同比增长14%左右。其中,煤电所占总装机比重2025年底将降至三分之一;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23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60%左右。水电4.5亿千瓦、并网风电6.4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11亿千瓦、核电65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4800万千瓦左右。2025年太阳能发电和风电合计装机将超过火电装机规模,部分地区新能源消纳压力凸显。
  3.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预计2025年迎峰度夏等用电高峰期部分地区电力供需形势紧平衡。电力供应和需求多方面因素交织叠加,给电力供需形势带来不确定性。从供应方面看,2025年,全国新增电源装机仍然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常规电源增量与用电负荷增量基本相当,部分特高压直流工程投产,资源配置能力进一步增强;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持续提升,风、光资源及来水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局部地区部分时段电力生产供应的风险。从需求方面看,2025年我国宏观经济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将为我国电力需求增长提供稳定支撑。但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外贸出口形势以及极端天气等方面给电力消费需求带来不确定性。综合考虑需求增长、电源投产以及一次能源情况,预计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华东、西南、华中、南方区域中部分省级电网电力供需形势紧平衡,通过增购外电、最大化跨省跨区支援等措施,电力供需偏紧局势可得到缓解。迎峰度冬期间,随着常规电源的进一步投产,电力供需形势改善。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以绿色低碳发展为主题,以提质增效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立足广西区域核心,辐射7大资产分布省,展望全国,实践“自主建设+资产运营”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风电光伏产业,加快发展源网荷储和多能互补项目,加速新型储能产业布局,深度发展流域梯级水电,研究新业态、新模式产业开发,探索数字化企业模式,推进智慧电厂建设,做实做优清洁能源领域,做大装机、资本、效益规模,把公司建成“主业突出、发展强劲、治理完善、经营诚信、品牌卓著、回报丰厚”的现代一流能源央企上市公司。
  (三)经营计划
  (1)安全目标
  杜绝一般及以上事故;杜绝人身伤亡事故;不发生全厂停电、设备损坏事故,不发生垮坝、漫坝、水淹厂房、恶性误操作事故;杜绝发生性质恶劣、造成不良影响的各类事件。实现“0”事故,“0”伤害。
  (2)节能减排目标
  供电煤耗确保≤321.1g/kWh,力争319.2g/kWh。
  水电发电耗水率为≤9.14立方米/kWh,力争9.09立方米/kWh,水能利用率≥98%,实现电站侧责任“0”弃水。
  可控应发电量完成率≥98.5%,力争99.1%。
  环保指标:脱硫、脱硝环保设施投运率达10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废水达标排放,环保“0”事件。
  (3)经营目标
  发电量:406.00亿千瓦时;
  营业收入:104.07亿元;
  利润总额:34.34亿元。
  2.2025年重点工作
  (1)全面加快高质量发展,确保完成全年发展目标
  一是加大力度推动重点项目落地,加快推进龙滩8、9号机、河池“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重点项目,加强海上风电攻坚。二是加大力度排查和获取资源,切实抓好区外规模化基地项目谋划。三是加大力度打造“四优”工程,加强项目设计优化和全过程管控,全力打造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质工程。四是加大力度收购并购优良资产。
  (2)全面深化提质增效行动,确保全年经营业绩目标
  一是强化电量精细化管控,以综合效益最大化为原则,锚定全年电量目标,统筹安排好新能源与火电、水电的协同发电。二是坚持精耕细作,加大市场的开发力度,做好“稳存量、拓增量”,全面提升市场创效水平。三是严控成本费用,深入推进成本领先工程,加强费用预算精益管控,严管各项费用支出。
  (3)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稳定局面
  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理念,以“治本攻坚、强基固本”为主线,以问题隐患高质量整改为切入点,系统推进强基固本攻坚行动,持续提升基层企业“双防”机制建设、应急处突能力和专项攻坚能力,全面提升本质安全建设水平。
  (4)全面提升精益管理水平,确保改革取得更大实效
  一是进一步完善精准考核激励机制,坚持结果导向,不断优化、改进精准考核体系和考评机制,更好地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二是强化创先争优、对标一流意识,坚持对标一流,完善对标体系,持续提升对标成效。三是进一步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坚持目标导向,全面推进精益化管理,提升管理效率水平。四是坚持“以奋斗者为本,让奋斗者出彩”,全面推进“揭榜挂帅”“军令状”机制,不断锤炼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专多能”“一岗多专”综合型人才。
  (5)全面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确保重大项目取得突破
  一是编制好“十五五”规划,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大会精神,编制好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十五五”规划。二是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拓展创新合作渠道,联合多方力量形成合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三是加快数字智慧企业建设,紧密衔接集团公司“数字大唐”战略,构建更加高效的数智生态。
  (6)全面强化依法合规管理,加快建设一流法治企业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实施“四合一”风险防控专项治理方案、世界一流法治企业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发挥法务中心作用,健全完善依法合规治企长效机制,为企业依法合规经营提供有力支撑。二是统筹风险防控与高质量发展,深化“1+4+N”数智型合规体系建设,加强“四基建设”,打造全过程风险管理体系,纵深推进重点领域合规管理出实效。三是坚决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一体推进依法治企与全面从严治党,加强法律监督与大监督格局,始终保持严基调推进企业风清气正、健康发展。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电力政策风险。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在不断推进中,目前广西火电全部进入市场,光伏、风电部分进入市场,四川、云南水电也基本市场化。南方五省现货交易正在积极推进当中,同时,政府也在不断出台各种电改政策,这些政策和举措,对目前的企业发电模式和电价模式产生深刻影响,公司盈利水平可能会有所波动。
  2.气候风险。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非化石装机容量超过公司在役装机容量90%,处于发电主体地位。水电各流域来水受气候变化影响较大,风电、光伏也受当地气候影响较大。公司在役新能源和水电机组分布在广西、四川、贵州、湖北、云南、山东、山西等多个省区,地理位置差异大,气候变化和来水、来风、来光不确定性对公司发电量产生影响。
  3.煤炭价格波动风险。公司唯一火电厂合山电厂,在役装机容量133万千瓦,占公司在役装机容量10%左右,目前,受国内、国际煤炭供需变化、国际形势变化、政策变化、运输条件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影响,煤炭价格波动大,与煤矿对接长协煤量仍有待提高,这些都对火电效益产生影响。
  4.市场需求风险。经济是具有波动性的,电力需求也随之波动,电力供不应求或电力过剩均有可能,随着市场化深入,电价受供需关系影响更为明显,进而影响企业效益。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