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提供包括营销活动策划、媒体精准投放、广告创意设计制作、广告投放中技术监测、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流量等专业网络效果营销服务,具体为品牌营销业务,效果营销业务以及CPS营销业务。

  • 产品类型:

    互联网营销

  • 产品名称:

    互联网营销

  • 经营范围:

    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制作;广告发布;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1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94%
  • 客户A
  • 客户B
  • 客户K
  • 客户E
  • 客户L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A
3.76亿 32.39%
客户B
1.31亿 11.32%
客户K
8322.21万 7.17%
客户E
7514.92万 6.48%
客户L
5313.21万 4.5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2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9.57%
  • 供应商G
  • 供应商F
  • 供应商H
  • 供应商M
  • 供应商N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G
1.98亿 21.99%
供应商F
1.66亿 18.36%
供应商H
1.24亿 13.71%
供应商M
9033.51万 10.02%
供应商N
4959.83万 5.5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7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83%
  • 客户A
  • 客户B
  • 客户C
  • 客户D
  • 客户E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A
3.05亿 32.77%
客户B
1.43亿 15.36%
客户C
4347.06万 4.66%
客户D
4231.35万 4.54%
客户E
4178.72万 4.4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8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5.65%
  • 供应商F
  • 供应商G
  • 供应商H
  • 供应商I
  • 供应商J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F
1.38亿 20.09%
供应商G
1.02亿 14.86%
供应商H
9184.49万 13.36%
供应商I
2732.62万 3.97%
供应商J
2311.16万 3.3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3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8.5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00亿 16.50%
第二名
4291.42万 7.06%
第三名
3380.66万 5.56%
第四名
2969.03万 4.89%
第五名
2760.37万 4.5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5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6.8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909.41万 11.43%
第二名
3655.69万 8.51%
第三名
3315.88万 7.72%
第四名
2207.80万 5.14%
第五名
1726.54万 4.0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2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2.2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870.55万 7.33%
第二名
2762.99万 7.06%
第三名
2400.94万 6.13%
第四名
2302.60万 5.88%
第五名
2273.37万 5.8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8836.34万元,占总采购额的33.9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706.48万 14.26%
第二名
1899.10万 7.30%
第三名
1590.29万 6.12%
第四名
958.55万 3.69%
第五名
681.92万 2.6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061.8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31.7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648.97万 7.42%
第二名
1474.43万 6.64%
第三名
1455.74万 6.55%
第四名
1423.31万 6.41%
第五名
1059.39万 4.7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178.35万元,占总采购额的42.4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556.21万 10.70%
第二名
1454.96万 10.00%
第三名
1276.39万 8.77%
第四名
1120.72万 7.70%
第五名
770.07万 5.29%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业务概要  (一)商业模式与经营计划实现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品牌客户的全域电商服务,是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内容生态的认证服务商,抖音、快手和小红书平台的授权营销合作伙伴。公司在互联网营销领域具备丰富的经验,团队可以精准把握客户的营销需求,提供专业的服务;多年来在技术领域的投入,使团队可以通过大数据和算法模型为广告主提供程序化优化服务,帮助广告主通过技术手段和大数据资源管理采买优质流量,进而降低采买成本,同时结合自主研发的营销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精准的效果营销服务和ISV技术开发服务。公司在获取广告主对广告内容、广告投放对象、广告投放平台、广告投放效果等指标的要求之后,定制营销方案,从广... 查看全部▼

  一、业务概要
  (一)商业模式与经营计划实现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品牌客户的全域电商服务,是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内容生态的认证服务商,抖音、快手和小红书平台的授权营销合作伙伴。公司在互联网营销领域具备丰富的经验,团队可以精准把握客户的营销需求,提供专业的服务;多年来在技术领域的投入,使团队可以通过大数据和算法模型为广告主提供程序化优化服务,帮助广告主通过技术手段和大数据资源管理采买优质流量,进而降低采买成本,同时结合自主研发的营销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精准的效果营销服务和ISV技术开发服务。公司在获取广告主对广告内容、广告投放对象、广告投放平台、广告投放效果等指标的要求之后,定制营销方案,从广告投放平台采买流量和广告位,分析数据并筛选出最适合广告主的投放资源进行投放。方案执行后,公司会进一步检测广告投放后用户行为,根据结果进行优化,确保达到最佳营销效果。公司的效果营销服务包括ROI效果营销联盟推广业务、互联网媒介代理业务和KOL签约服务,渠道覆盖各大社交媒体如微信、微博、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等,公司与客户主要根据广告投放的效果进行结算,计费方式包括CPS、CPC、CPA、CPT等,以订单金额、注册数、新客成本、展示时间等为考核指标。凭借精准有效的高质量服务,公司现已加入LVMH集团、历峰集团、欧莱雅集团、安踏集团等媒体库,与兰蔻、Nike、Adidas、美的、海尔、Appe等国际化品牌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年框合作,涵盖时尚、美妆、运动、数码等各个行业。公司一直密切关注行业趋势,并按计划扩大我们的服务范围,以纳入更广泛的全面数字营销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包括直播、KOL打造等,以将营销能力转化为销售效果。为Nike、海尔、美的等客户提供基于天猫、抖音等电商平台的店铺自播、PGC直播等直播解决方案组合。随着新国货品牌的崛起,我们致力于开发出打通品牌方营销链路的麦哲伦产品,可为广告主对接众多可信赖的社交媒体以及不同类型的优质意见领袖资源,制作和推广高质量内容,并在微信、微博、抖音、B站、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进行有效传播,进而提升数字平台上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互动深度。
  公司的运营理念是让效果说话,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帮助增长型客户,提升影响力和服务体验,获取客户想要的效果,让流量产生的边际效益最大化。强有力的客户资源挖掘能力、资源积累和运营能力、以及营销方案、营销策略制定和优化能力,使公司在市场上具备一定竞争优势。
  2023年公司本着持续长效化经营策略,通过不断提升团队专业度,并在供应商采买系统上不断优化和创新,稳定服务上一年新增的客户,公司整体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实现了业绩稳步增长,经营持续健康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6,015.8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4.48%。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31.3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93%。截止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48,989.1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17%。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23,936.8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43%。
  (二)行业情况
  一、AIGC大爆发,且会成为一种新的“基础设施”,对广告行业的人、货、场产生深远影响。根据Gartner的"人工智能技术成熟度曲线",生成式人工智能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广阔的应用场景和需求空间正在吸引大量的资本和技术投入,有望在3年以内实现大规模应用。AIGC具有创造万亿元经济价值的潜力,其蓬勃发展将推动资产服务快速跟上,通过对生成内容的合规评估、资产管理、产权保护、交易服务等形成AIGC的完整生态链,重塑其商业价值,充分释放其发展潜力。根据量子位的预测,预计到2030年,AIGC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万亿人民币。从长远来看,AIGC将对广告的三个核心要素:受众渠道,内容素材和数据都有非常显著的提升。
  首先,在受众渠道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将具备重构投放流程的可能性。过去,广告投放主要通过标签化来圈选人群包,但在未来技术的帮助下则可以更加精准地定位受众,针对单个个体实现真正的个性化展示,做到真正的千人千面,从而提升消费者的广告体验和广告效果,实现更加细密度的广告呈现。
  其次,在内容素材方面,AIGC技术将为广告提供更加优质和个性化的素材,通过深度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以及自有数据的训练,可以让AI生成更具创意和感染力的广告内容,从而提高广告的吸引力和转化率,这一点在目前已得到验证。
  最后,在数据层面,人工智能技术将为广告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分析和管理,通过NLP技术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优化,不仅可以得到更为深维度的数据,更好地将人群细分,还能找出平台、素材、潜在受众的共同特征和差异化,来指导广告投放,从而提高广告投放的效率和效果。这些将对传统的CDP、CEM、DAM、广告创意公司等相关行业带来一次革命性的变化,使得广告产业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高效化。
  随着AIGC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不仅仅将改变广告投放流程和创意生成方式,它还将推动广告行业朝着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除了广告创意的自动化生成和素材管理,AIGC还可以在广告投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AIGC可以更加精准地定位受众人群,为广告主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广告投放方案。同时,AIGC还可以在广告效果的监测和优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广告效果数据的分析和反馈,对广告投放进行实时调整,从而提高广告投放的效果和ROI。
  二、广告营销:
  据《2023中国广告主营销趋势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广告主对经济形势的信心起伏不大,整体仍高于疫情之初,但对公司经营情况的信心略微下降。“降本增效”是成为营销的主题词,2023年表示营销推广费用会上升的广告主比例微降,下降与持平的比例相较去年持平,净增幅度继续收窄。在整体市场承压的情况下,中国广告市场呈现4个特点:1)“新品潮”:新品营销费用占比上升,爆款撬动新需求。广告主近三成营销费用应用于新品营销,且该费用占比上升。2)“出海热”:国内饱和出海忙,面向全球探索市场新增量。在国际市场增加营销预算投放的广告主占比上升,在其他区域市场增加营销预算投放的广告主占比均有所下降。广告主尝试突破国内市场增长瓶颈,加投国际市场。3)“线下暖”:楼宇类坚挺,影院、校园类复苏,高铁/火车类持续增长。楼宇类户外广告渗透率常年位居TOP1,影院、校园类广告回暖,高铁/火车类持续增长。4)“行业兴”:食品饮料、药品、日化、日用品、家电行业逆势活跃。食品饮料、药品、日化、日用品和家用电器行业广告主,在疫情中和疫情后,并未大幅度缩减营销推广费用,选择不下调营销推广费用的广告主占比基本高于总体水平。充足费用支持下,这些行业在营销领域颇为活跃。
  在服务商的选择上,广告主对营销服务仍有刚需,特别是数字营销平台和内容创意制作。这两项作为刚需,广告主选择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服务商。AIGC掀起新一轮AI普及应用浪潮,广告主已“跨越鸿沟”。36%的广告主已经开始在营销活动中使用AIGC新技术,54%的广告主是积极尝试者,广告主已经跨越新技术鸿沟。现阶段AIGC仍是营销辅助工具,助力内容生产且重点提升效率;62%的广告主认为未来1-3年,AIGC技术在企业的营销活动中是有力辅助。

  二、公司面临的重大风险分析
  市场竞争风险
  虽然互联网广告行业是一个市场空间巨大的行业,发展速度远超传统广告行业,但是我国互联网广告行业基本处于完全竞争状态,行业内各种类型的广告营销公司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在日新月异不断升级的市场竞争态势中,尽管公司不断提升自身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但面对大量竞争对手,不排除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将会受到不利影响。应对措施:公司在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加强自身竞争优势的建立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
  互联网信息安全风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网络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企业存在遭遇网络设施故障、软硬件漏洞等不可抗力事件及黑客攻击的可能性,从而导致运营系统损毁、运营服务中断和运营数据丢失。公司虽在互联网上铸造了安全防线,加强网络安全建设,提高人员安全意识,不断发展安全技术,有效提高信息安全的防范、检测。同时,加强相关规则的制定和完善,构建了公司的互联网安全治理的机制和体系。仍然无法完全避免上述风险,从而可能对公司的正常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人才流失和短缺的风险
  人才流失和短缺的风险公司所属文化传媒及互联网行业属于人才密集型产业,公司管理层及各业务单元领军人物极具相关专业和高素质,是公司保持高速发展的核心。随着公司业务不断壮大,新业务的快速拓展,现有员工数量无法满足公司创新业务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急需更多专业人才以填补创新业务人员空缺。应对措施:公司人力资源一方面持续加大力度积极寻找合适的人才,另一方面也在培养员工的领导力和业务水平以便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岗位需要。
  新业务拓展风险
  公司围绕移动入口生态的发展不断寻找新的商机和新的商业模式并及时调整老的业务方向和结构,拓宽业务边界,如果方向发生偏差将会给公司带来成本的上升进一步影响公司盈利。应对措施:及时纠错,在战略及产品策略上提高前瞻性。
  应收账款可能发生坏账的风险
  报告期内各期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15,915.85万元,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2.49%。公司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总额的比例为98.79%,应收账款的质量较高,总体来看,公司应收账款风险控制在较低水平。如果公司主要客户的财务状况出现恶化,或者经营情况、商业信用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公司应收账款产生坏账的可能性将增加,从而对公司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媒体资源价格上涨的风险
  公司已经是抖音、小红书、微信、快手等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官方授权服务商,并且与众多市场主流媒介资源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累积形成了自身媒介资源采买优势。但随着中国社会化媒体营销市场需求的持续快速增长,稀缺优质媒介资源的议价能力可能会进一步提高,从而促使价格不断上涨。如果未来社会化媒体媒介资源的价格水平继续上升,而公司没有有效措施传导或消化上涨的采买成本,公司的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本期重大风险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本期重大风险未发生重大变化。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