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回顾
主营业务: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集团的主要业务为生产及供应环氧乙烷、乙二醇、聚丙烯及表面活性剂以及提供加工服务。
报告期业绩:
集团的整体毛利率由二零二三年的约1.5%提高约4.2%至二零二四年的约5.7%,而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母公司拥有人应占纯利为约人民币532.6百万元,每股基本盈利为约人民币45.99分,与二零二三年相比分别增长约482.2%及486.6%。
报告期业务回顾:
于回顾年度内,公司注意到已出现稳定及逐步复苏的迹象,特别是公司的部分主要业务线,如乙二醇(‘乙二醇’)、丁二烯、环氧乙烷(‘环氧乙烷’)及表面活性剂,而公司的另一条主要业务线聚丙烯(‘聚丙烯’)也展现出一定的向好势头。乙二醇业务线在二零二四年出现明显反弹,乙二醇平均售价较二零二三年上涨约9.7%,达到约人民币3,986元╱公吨(人民币3,986元╱公吨为不含增值税的价格,含增值税的价格为人民币4,504元╱公吨),乙二醇销量较二零二三年上涨约84.6%,达到868,951公吨,是相较于二零二三年集团表现最好的业务线之一。乙二醇反弹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i)随著国内消费及全球聚酯出口趋于稳定,纺织品及服装行业(乙二醇的主要消费者)温和回暖,聚酯需求走强;及ii)由于毛利率较低,部分使用煤炭的乙二醇厂房保持较低产能运营,导致供应调整,帮助收紧供应并推动价格回升。二零二四年,集团业务线的另一个显著增长是丁二烯,虽然丁二烯价格于二零二三年大幅下跌,但于二零二四年强劲反弹,丁二烯的平均售价较二零二三年上涨约51.0%,达到约人民币10,267元╱公吨(人民币10,267元╱公吨为不含增值税的价格,含增值税的价格为人民币11,602元╱公吨),而丁二烯的销量较二零二三年上涨约105.2%,达到约74,732公吨。丁二烯于二零二四年取得显著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i)二零二四年中国汽车制造行业增长使轮胎及合成橡胶的需求增加,拉动了丁二烯需求,并进而推动丁二烯价格上涨;及ii)二零二四年韩国及日本的多次意外停电导致出现短期短缺,暂时推动了中国的丁二烯需求并提供了价格支撑。集团的环氧乙烷业务线在二零二四年取得一些积极的发展,与二零二三年相比,二零二四年环氧乙烷的平均售价上涨约5.6%,达到约人民币5,993元╱公吨(人民币5,993元╱公吨为不含增值税的价格,含增值税的价格为人民币6,772元╱公吨),而二零二三年及二零二二年环氧乙烷的平均售价分别同比下跌13%及4.5%。二零二四年环氧乙烷的价格止跌回涨,主要是由于家用清洁产品、表面活性剂及建筑化学品的需求温和上涨,导致下游需求回暖。集团自二零二二年起更加专注于表面活性剂业务线,旨在深化垂直整合,以分散业务╱市场风险,并从生产过程的不同层面获取更高利润率。
...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