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和各类书刊出版物、印刷品的生产。

  • 产品类型:

    印刷品、负极材料

  • 产品名称:

    印刷品 、 负极材料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纸浆销售;纸制品制造;纸制品销售;油墨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金属材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生态环境材料销售;再生资源销售;数字内容制作服务(不含出版发行);供应链管理服务;新材料技术服务、新材料技术开发、新材料技术咨询、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企业管理咨询;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文件、资料等其他印刷品印刷;印刷品装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28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产量:负极材料(吨) 1.63万 - - - -
销量:负极材料(吨) 1.73万 - - - -
负极材料业务毛利率(%) 12.77 - - - -
负极材料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率(%) 5.00 - - - -
产量:印刷行业(平方米) - 9304.41万 - - -
产量:新能源行业(吨) - 6111.26 - - -
销量:印刷行业(平方米) - 6684.76万 - - -
销量:新能源行业(吨) - 5849.73 - - -
印刷业务产量(平方米) - - 1.57亿 1.92亿 2.01亿
印刷业务销量(平方米) - - 1.44亿 1.82亿 1.94亿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0.24%
  • 天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 福建**环保有限公司
  • 福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 **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天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3908.83万 11.37%
福建**环保有限公司
3611.69万 10.50%
福建**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2649.95万 7.71%
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1935.94万 5.63%
**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729.63万 5.0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4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2.69%
  • 内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 北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 辽宁**纸业有限公司
  • 沈阳**石化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内蒙**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1.38亿 41.60%
北京**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2970.50万 8.93%
北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2659.89万 7.99%
辽宁**纸业有限公司
2467.33万 7.42%
沈阳**石化有限公司
2247.15万 6.7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5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8.81%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3930.16万 9.82%
客户2
3468.27万 8.67%
客户3
3189.66万 7.97%
客户4
2830.89万 7.07%
客户5
2111.45万 5.2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6.71%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3513.05万 9.33%
供应商2
2181.07万 5.79%
供应商3
1720.42万 4.57%
供应商4
1428.87万 3.79%
供应商5
1215.44万 3.2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9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6.73%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9503.43万 23.17%
客户2
4911.88万 11.98%
客户3
1740.16万 4.24%
客户4
1604.35万 3.91%
客户5
1404.45万 3.4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6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2.08%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7683.08万 14.80%
供应商2
3234.95万 6.23%
供应商3
2559.60万 4.93%
供应商4
1668.33万 3.21%
供应商5
1514.55万 2.9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9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6.18%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5214.80万 9.82%
客户2
3890.55万 7.33%
客户3
3732.94万 7.03%
客户4
3196.33万 6.02%
客户5
3176.67万 5.9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3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4.26%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5379.45万 17.70%
供应商2
2715.18万 8.94%
供应商3
2256.57万 7.43%
供应商4
1665.64万 5.48%
供应商5
1428.55万 4.7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5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2.04%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1.99亿 34.43%
客户2
8307.40万 14.34%
客户3
3127.28万 5.40%
客户4
2326.54万 4.02%
客户5
2241.32万 3.8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9904.35万元,占总采购额的53.85%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2303.77万 12.53%
供应商2
2213.99万 12.04%
供应商3
1976.33万 10.75%
供应商4
1905.71万 10.36%
供应商5
1504.55万 8.18%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所处行业情况  1、锂电行业  2024年上半年,国内锂电行业增长整体符合预期。  终端环节,新能源汽车方面,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94.4万辆。从细分市场来看,国内需求受以旧换新政策带动,4月-6月逐步攀升;从产品结构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于1月占比创历史新高,乘用车占比达44%,随后由于锂电池价格跌幅传导至车企,纯电动汽车(EV)车型性价比逐渐提升,占比逐渐上升,对电池需求量拉动更加强劲。  储能方面,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电力储能、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均呈现同比增长态势,其中电...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所处行业情况
  1、锂电行业
  2024年上半年,国内锂电行业增长整体符合预期。
  终端环节,新能源汽车方面,中汽协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94.4万辆。从细分市场来看,国内需求受以旧换新政策带动,4月-6月逐步攀升;从产品结构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于1月占比创历史新高,乘用车占比达44%,随后由于锂电池价格跌幅传导至车企,纯电动汽车(EV)车型性价比逐渐提升,占比逐渐上升,对电池需求量拉动更加强劲。
  储能方面,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电力储能、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均呈现同比增长态势,其中电力储能同比增速达43%,市场占比提升至89%。
  消费电子方面,二季度以来数码市场开始复苏,数码锂电池企业排产环比一季度上升超20%,3C数码锂电池受终端手机、笔记本电脑回暖带动,而电动工具锂电池则因下游客户库存低位,集中囤货拉升电池出货。
  电池环节,受终端市场拉动,2024年上半年国内锂电池出货量459GWh,同比增长21%。其中动力、储能、消费电池分别达到320GWh、116GWh、23GWh。
  负极材料环节,2024年上半年国内负极材料出货量94万吨,同比增长29%。其中人造石墨、天然石墨材料出货分别为80万吨、14万吨。
  2、晶硅光伏行业
  终端环节,2024年上半年国内光伏装机102.48GW,同比上升30.7%,保持高速增长。
  制造环节,2024年上半年组件产量约271GW,同比增长32%。
  3、印刷行业
  2024年,进入国家统计局“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的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总和311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速为3.5%;企业利润总额154亿元,增速为16.1%。总体上看,上半年工业生产保持稳定运行但业务收入及利润总额仍然低于2022年同期水平。
  (二)公司业务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公司各业务板块稳步推进,其中:
  1、负极材料业务规模进一步提升。上半年,公司实现负极材料产量1.63万吨,销量1.73万吨。其中,二季度实现销量1.03万吨,环比一季度上升47.1%。
  2、负极材料业务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上半年,公司负极材料业务整体毛利率为12.77%,较去年年底上升5个百分点,盈利能力随着出货规模及产能利用率提升逐渐向好。
  3、负极材料产品系列持续丰富。石墨类产品方面,重点开展了储能、动力和数码方向的产品开发,丰富了公司人造石墨产品序列,为满足电池客户需求奠定了基础;新材料开发方面,重点开展了气相沉积多孔硅碳和预锂化硅氧负极材料的制备工作,产品性能和成本改善依然有较大优化空间。
  4、电池客户导入实现突破。上半年,公司成功导入系列电池客户,应用终端覆盖轻型动力、储能、消费等场景,公司目前正聚焦动力电池头部客户的开拓,力争下半年有所突破。
  5、晶硅光伏业务按步规划论证。报告期内,持续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变化,不断优化投资方案,开展了项目前期手续准备工作。
  6、出版物印刷业务子公司新华印务,报告期内,稳定发展各类书刊出版物、印刷品的生产,主要侧重于教材、教辅和书刊印刷加工。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负极材料业务
  1、技术研发优势
  (1)发挥技术研发后发优势明显。报告期,公司技术及管理团队针对负极材料及其上下游进行了充分调研,掌握了行业生产最新工艺路线和最新设备情况,并深入了解电池行业发展趋势与对负极材料的需求。通过专业人员评估与决策,项目建设选择了行业先进设备,采用行业先进的工艺路线,有利于满足客户对负极材料及电池技术更新迭代的需求;为公司持续不断满足客户和市场需求、提高产品品质打下坚实基础。
  (2)科学高效的研发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三级研发体系组建,并配备专业高素质研发人员和研发设备。研发体系的建成与完善,吸引了优秀的硕博行业人才加入,组建碳材料研究所、硅料研究所。在内引高级人才的同时,我们加强外联工作,与各大科研院所和行业机构开展合作,与上下游客户协同研发,为中试基地、新技术路线和研究方向储备夯实基础。
  2、依托集团大化工产业管理优势
  公司将引进旭阳集团先进的大化工管理经验及领先的企业管理经验,包括系统决策能力、销运产供研的供应链管理能力、环保领先、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经验等核心竞争能力,为研发团队、销售团队、生产及管理团队的搭建提供有力支持,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业务的转型、升级和长久健康发展赋能。
  3、成本优势
  (1)电费优势。公司主要的生产基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资源禀赋丰富,区域电价优势明显;此外,公司在内蒙古的负极材料项目及布局的晶硅光伏项目均配有源网荷储绿电指标,绿电覆盖比例预计接近50%,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2)公司自建及协同集团石墨化产能已形成一定规模优势,负极材料加工成本显著降低。
  (3)区域协同优势。内蒙古区域新能源生态集中、繁荣,公司负极材料生产基地所在地乌兰察布市正大力发展锂电池负极材料产业。
  (二)出版物印刷业务
  公司与股东方天津出版集团、子公司新华印务股东方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通力合作,借助双方多年积累的出版物印刷专业资源和优势,依托北京、天津等地丰富的客户,行业资源及专业化的生产管理团队,保持了中小学教材教辅、书刊等印刷业务的稳定发展。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战略性地进入新能源行业,以此支撑公司的长足发展,符合全体股东的利益,但公司也同样面临各种风险。
  (一)行业风险
  公司新布局的锂电负极材料主要用于动力电池市场、储能行业、消费电子,行业周期波动及市场供需情况失衡等直接影响公司的产销量和市场拓展效率,进而影响公司整体盈利。对此,公司将加大研发团队建设、加强新产品和新技术的研发,提高产品性能,明确产品定位、为客户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稳定客户渠道,进而提高产销量和盈利水平。
  (二)经营风险
  公司锂电负极材料业务正在爬坡上量,且持续推进晶硅光伏产业规划,对公司的市场开拓进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对此,公司将复制旭阳集团20多年来的大化工管理经验,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加快客户导入速度,增加研发投入、加大创新力度、加速产品迭代,夯实管理基础,为业务稳定发展提供助力。
  (三)供应链风险
  锂电负极材料主要原材料为石油焦、针状焦等,其供需关系、价格上涨及其调价频繁程度,都将给生产成本带来较大影响;公司销售渠道仍需不断扩张才能满足现有产能及拟建项目产能。同时,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及新能源行业的特殊性,存在应收账款不能及时回收的风险。公司将加强供应链管理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以优质的服务保障与供应商、客户保持的稳定关系。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