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经营业态涵盖医药流通、医药工业、医药物流和健康服务等。

  • 产品类型:

    医药流通、医药工业、中药饮片加工、健康产品及服务

  • 产品名称:

    药品 、 药材 、 中药饮片 、 医疗器械 、 化学试剂 、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 氯诺昔康 、 醋酸奥曲肽 、 美他多辛 、 泮托拉唑钠 、 伏格列波糖 、 托烷司琼 、 克拉霉素 、 制霉素 、 罗红霉素 、 硫酸西索米星 、 硫酸奈替米星 、 中药饮片加工 、 健康产品及服务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药品批发;食品销售;药品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消毒器械销售;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兽药经营;中药饮片代煎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及其他婴幼儿配方食品销售;食用农产品批发;食用农产品零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医护人员防护用品批发;医护人员防护用品零售;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玻璃仪器销售;饲料添加剂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五金产品批发;金属制品销售;管道运输设备销售;铁路运输设备销售;户外用品销售;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日用百货销售;化妆品批发;化妆品零售;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会议及展览服务;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道路货物运输站经营;仓储设备租赁服务;低温仓储(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初级农产品收购;地产中草药(不含中药饮片)购销;中草药收购;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企业管理咨询;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3-22 
业务名称 2023-12-31
门店数量:绍兴市内(家) 178.00
门店数量:绍兴市外(家) 3.00
门店数量(家) 181.00
经营面积(平方米) 2.66万
经营面积:绍兴市内(平方米) 2.64万
经营面积:绍兴市外(平方米) 219.70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1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2.54%
  • 绍兴市人民医院
  • 绍兴市中医院
  •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 绍兴第二医院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绍兴市人民医院
2.14亿 5.23%
绍兴市中医院
8631.05万 2.11%
国药集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8424.13万 2.06%
绍兴文理学院附属医院
7109.24万 1.74%
绍兴第二医院
5726.60万 1.4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8.1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4.74%
  • 浙江英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 浙江省医药工业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浙江英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2.24亿 6.81%
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96亿 5.96%
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1.83亿 5.55%
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
1.28亿 3.89%
浙江省医药工业有限公司
8322.76万 2.5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6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14%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2.24亿 5.41%
客户二
6986.81万 1.69%
客户三
6815.10万 1.65%
客户四
5230.88万 1.27%
客户五
4636.68万 1.1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7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2.10%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93亿 5.51%
供应商二
1.90亿 5.42%
供应商三
1.68亿 4.80%
供应商四
1.26亿 3.60%
供应商五
9676.00万 2.7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3.71%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1.84亿 5.10%
客户二
9594.17万 2.67%
客户三
8376.86万 2.33%
客户四
7534.01万 2.09%
客户五
5506.05万 1.5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2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4.17%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2.25亿 7.48%
供应商二
1.70亿 5.65%
供应商三
1.30亿 4.33%
供应商四
1.01亿 3.36%
供应商五
1.00亿 3.3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8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33%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1.59亿 4.63%
客户二
7135.87万 2.08%
客户三
7119.03万 2.08%
客户四
4512.57万 1.32%
客户五
4194.93万 1.2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7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7.57%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28亿 4.75%
供应商二
1.19亿 4.40%
供应商三
1.11亿 4.12%
供应商四
5846.92万 2.17%
供应商五
5727.17万 2.1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2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3.07%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1.82亿 5.64%
客户二
8401.73万 2.60%
客户三
5450.77万 1.69%
客户四
5187.33万 1.60%
客户五
4972.99万 1.5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7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7.96%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28亿 4.86%
供应商二
1.19亿 4.50%
供应商三
1.11亿 4.21%
供应商四
5846.92万 2.22%
供应商五
5727.17万 2.18%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零售相关业的披露要求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行业,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可及性优化、居民健康意识的持续提升和社会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需求和行为发生转变,未来我国医药行业仍将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为公司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3年,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驶入深水区,药品相关政策法规...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零售相关业的披露要求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行业,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障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可及性优化、居民健康意识的持续提升和社会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老年、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需求和行为发生转变,未来我国医药行业仍将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为公司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药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3年,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驶入深水区,药品相关政策法规陆续出台,药品监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集采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日益成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国内医药领域反腐力度持续加大,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医药方面:国家医保局《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了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的目标任务,实现扩大药品集中采购覆盖范围,同时,加强药品价格监管,建立药品价格联动调整机制,确保药品价格合理、稳定。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标准管理办法》,规范了药品标准制修订程序,推进了药品标准能力建设,加强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指出给予医药研发创新全链条支持,鼓励和引导龙头医药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特别指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加大保护力度,维护中医药发展安全。
  医疗方面:《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从基础质量安全管理、关键环节和行为管理、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等维度提出了28项具体措施和5个专项行动,进一步完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医保方面:《关于做好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出持续推进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增强基本医疗保障能力。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的通知,本轮医保目录调整,共有126个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1个药品被调出目录。143个目录外药品参加谈判或竞价,其中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谈判成功率为84.6%,平均降价61.7%,成功率和价格降幅均与2022年基本相当。今年的目录调整,加大对创新药的倾斜和支持,更好弥补了罕见病等重点领域保障短板,大幅完善续约规则,初步建立基本覆盖新药全生命周期的支付标准形成机制,有力推动产业发展的价值取向。
  医药领域反腐方面:2023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2023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要求健全完善行风治理体系,重点整治医药领域突出腐败问题。7月,国家卫健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开启了为期一年的全国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本轮医疗反腐聚焦医药行业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坚决整治违规违纪违法行为,构建风清气正的行业氛围,为医药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二)合成生物技术日趋成熟,产业迎来蓬勃发展。
  合成生物技术被认为是继发现DNA双螺旋结构和人类基因组测序后的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侧重创造自然界中尚不存在的人工生命系统,应用涵盖医药、化工、能源、食品及农业等众多领域。合成生物学相较传统化学合成、动植物资源提取、生物发酵,在安全生产、生产成本、技术效率、环境友好等方面具备明显优势。近年来,世界各国纷纷把合成生物技术及产业化提升作为国家战略,以我国为例,陆续出台了《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国家生物技术战略发展纲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等有关文件政策,对合成生物学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进行了战略布局和规划,为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氛围和政策环境。
  2023年,在中国和欧美发达经济体,是合成生物学行业蓬勃发展的一年。从投融资来看,在中国有超过80个有关合成生物学的企业项目获得投资,单个项目的融资额从几千万到几十亿不等,总投资金额超过200亿人民币,其中最大融资项目是凯赛生物的“开展系列生物基聚酰胺材料方面的战略合作“项目,达66亿。根据不完全统计数据,国外也有超过30项涉及合成生物学的项目获得投资,总投资额超过30亿美元。这显示了合成生物学行业的投资热度依然高涨。在多重利好因素助力下,合成生物行业正在渐入高速发展时期,众多生物医药企业纷纷进军合成生物学赛道,借力合成生物技术降本增效,实现产业化升级。
  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生物制造产业被定位为我国未来的新增长引擎。
  (三)原料药产业政策导向明确,推动原料药持续高质量发展。
  随着我国医疗保障覆盖面及保障力度不断加大,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慢病患病率的不断扩大,我国医药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原料药是我国医药行业的基础,也是我国医药行业的重要子行业。近几年,国家支持原料药发展政策密集出台、集中带量采购政策常态化推进等诸多有利因素推动了我国原料药行业高质量发展;随着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执行,国内药品行业定价权已逐渐从药品销售端转向药物生产端,把控管理好药物生产质量与成本已成为药企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多的药品生产企业开始认识到原料药与制剂产业链完整的重要性。从行业发展来看,中国的仿制药生产与销售也将从“营销为王”过渡到“原料药为王”的时代。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于2021年11月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强调了化学原料药的行业基础和战略地位。首先,化学原料药是药品的基础原料,处于医药产业链的上游,是保障下游制剂生产、满足临床用药需求的基础,是影响药品质量、制约产能的主要环节。截至目前,国内企业获批的化学原料药有近2000种(不含医药中间体),绝大多数制剂产品的原料药都可以在国内生产,为医药产业稳产保供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其次,原料药是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纳入统计的规模以上原料药企业有1300家左右,原料药总产量超过200万吨,营业收入近4000亿元,占到全部医药制造业的16%。再次,原料药是我国医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长板。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原料药生产与出口国,原料药出口交货值占到营业收入的22%。要求加快技术创新升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业布局调整,推动国际化发展上台阶,其中推动产业布局调整方面强调:一是布局发展一批高水平的产业园区。综合考虑原料、市场、技术等因素,在发展基础较好、区位优势突出、要素资源充裕的地区,比照国际先进水平,布局建设世界一流的产业集聚区和生产基地。二是推动企业向适宜园区集聚。推动新建原料药项目进入适宜区域及合规设立的化工(医药)园区,引导现有原料药企业在区域间优化调整布局,提高原料药集中生产水平。三是改造提升现有产业园区。提升园区公共基础设施保障能力,通过合理规划,实现上下游产品配套、公用系统共享、资源综合利用、污染物集中处置和智慧管理。四是推动原料药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国内原料药绿色生产和布局问题仍需解决,重点开发可实现更高效率、更优质量、绿色安全的原料药创新工艺。到2035年,医药工业实力将实现整体跃升;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全面形成,产业结构升级,产品种类更多、质量更优,实现更高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为全面建成健康中国提供坚实保障。在政策收紧下,老牌原料药企业优势凸显,壁垒提升,加剧行业的集中度,提升“过关”原料药企业的盈利能力,行业呈现一种“剩者为王”的态势。
  (四)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下,药品流通行业进入变革关键期。
  医药流通企业通过提供充足的仓储空间、专业的医药管理人员、覆盖广泛的物流和医药销售渠道,在与上下游的买卖交易中获取利润差,以此支付在医药产品流通环节所产生的仓储费、管理费、物流费、销售费,并获得适量的利润。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药品流通行业迎来发展新机遇。根据商务部2023年8月发布的《2022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药品批发市场销售额为21,526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5.4%。从销售情况看,大型药品批发企业销售持续增长、增速放缓。2022年,前100位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7%,增速下降2.4个百分点。从市场占有率看,药品批发企业集中度有所提高,2022年,药品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前100位占同期全国医药市场总规模的75.2%,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药品批发市场总规模的96.1%。在行业政策趋势的推动下,作为拥有较强渠道优势、客户优势和服务优势的龙头企业始终强者恒强,行业资源向大型企业集中,兼并重组加快,以并购重组、强强联合扩大市场覆盖率,提升集约化程度,分、散、小的市场格局将逐步消失,行业集中度将继续提高,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数据显示,2023年医院、实体药店、基层医疗与网上药店市场药品销售额分别同比增长4.8%、3.3%、10.5%与18.3%。其中,医院与基层医疗市场增速由负转正,较2022年全年分别加快7.6、14.0个百分点,市场显著复苏。
  (五)在存量竞争格局下,零售药店加快推进健康服务的升级步伐。
  2023年2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加速推动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统筹基金结算范围,意味着统筹医保对零售药店的支付支持逐渐加大,也对药店申请相关资质提出更高要求。
  根据商务部2023年8月发布的《2022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为5,990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7%,增速同比加快3.3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末,药品零售企业连锁率为57.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2022年销售额前100位的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2184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36.5%,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药店总数达652471家,其中连锁门店376,657家,单体药店275,814家。全国药店连锁率为57.7%。与2022年年底相比,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共增加29,172家药店,包括16,634家连锁药店与12,538家单体药店。在行业规模扩张的同时,零售药店也面临着经营成本提升、毛利率下滑的挑战。受老年患者被社区、医院等终端分流,药店竞争加剧等影响,传统的药品零售渠道增速放缓。在政策规范化、带量采购常态化、处方外流加速的大背景下,医药零售行业进入洗牌阶段。头部连锁通过自建新店、并购、加盟等方式,“跑马圈地”稳步推进,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随着2023年三季度一心堂门店数达到10,008家,大参林、一心堂、老百姓与益丰药房四大民营上市连锁已全面迈过万店门槛,开启竞争新格局。
  (六)中医药产业创新享政策红利,促进中医药加速发展。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激活力,推进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支撑。同时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肯定了中医药在医疗救治上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要求。
  202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覆盖了中医医疗服务、中西医协同、中医药传承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中药产业、中医药文化建设和国际化发展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和促进力度。2023年4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包括加强中医药文化时代阐释、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加大中医药文化活动和产品供给、促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交流等12项重点任务,旨在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2023年11月,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网站发布《关于加快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沟通交流和申报的有关措施》提出加快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发和申报,旨在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政策助力能够进一步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活力,中医药行业显示出高质量发展的态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零售相关业的披露要求
  (一)主要业务领域
  公司是一家综合性医药上市企业,经营业态涵盖医药流通、医药工业、中药饮片加工和健康产品及服务等。
  1、医药流通
  批发业务:公司及子公司绍兴震元医药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绍兴震欣医药有限公司、绍兴震元医疗器材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主要批发经营药品、药材、中药饮片、医疗器械、化学试剂等,与国内外众多知名药企建立并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省内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长年保持业务往来。报告期内,公司荣获2022年药品流通行业批发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百强(37位)、2022-2023年度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医药商业百强企业”第49位、2023年度浙商500强第288位等荣誉称号。
  零售业务:子公司浙江震元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是以百年老店“震元堂”为龙头组建的全国百强医药连锁企业。报告期内,震元连锁先后荣膺2022年中国药品流通行业零售百强企业中位列第31位,2022-2023年度中国药店价值榜百强中位列第58位,2022年度中国连锁药店综合实力百强榜位列第55位,2022-2023年度中国医药行业最具影响力榜单“连锁药店50强企业”第45位,14家药店入围“中国药店单店榜百强(综合药房)”,3家药店入围“中国药店单店榜百强(专业药房)”,双榜入围单店17家,单店入榜数量居全省第一。
  震元连锁作为典型的区域性医药连锁企业,相比区域内竞争对手浙江华通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绍兴华枫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绍兴英特华虞大药房有限公司等,震元连锁有着较强的竞争优势:中华老字号品牌优势,拥有震元堂、光裕堂等百年老字号门店;“名店、名医、名药”特色经营模式;中医药文化优势,震元堂传统中医药文化是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年越医实践与传承的代表药店,历史上绍兴的名老中医以到震元堂坐堂为荣,时至今日,依然有近200位中医在公司下属门店提供中医坐诊服务;网点优势,门店遍布绍兴各县区及杭州、萧山区域;商品渠道优势,经营DTP品种400余个,其中独家品种100余个,作为绍兴“越惠保”项目指定合作药店,拥有20余个合作品种;人力资源优势,拥有完备的药师(执业药师)团队,保证每家门店都配备专业的药师,是提升专业化药学服务能力的重要保障。
  (1)门店分布及收入情况
  (2)收入前10名门店情况
  (3)门店变动情况
  (4)门店店效信息
  (5)线上销售
  子公司震元连锁依托信息化、数据化信息等创新平台建设,通过旗下连锁直营门店及线上B2C、O2O、自建微信商城小程序等形式开展线上销售,主要经营近万余种商品,涵盖处方药、DTP品种、非处方药、中药材、中药饮片、滋补保健、医疗器械、日用品等与医疗健康相关产品。绍兴市主要业务区域均已全面融合线上和线下的药品零售服务,实现“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的便利服务。
  2、医药工业
  子公司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有绍兴市专家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工作站、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等,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研发相结合,与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国药科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及研发机构进行技术合作,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能力。震元制药从事发酵工业生产五十年,拥有生物发酵法、化学合成法生产原料药以及片剂、胶囊剂、口服混悬剂、口服溶液剂、小容量注射剂、冻干粉针剂等制剂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相当的工业化生产经验,坚持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生产,主要生产抗生素类、消炎镇痛类及消化系统类药物,核心产品有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氯诺昔康、醋酸奥曲肽、美他多辛、泮托拉唑钠、伏格列波糖、托烷司琼、克拉霉素、制霉素、罗红霉素、硫酸西索米星、硫酸奈替米星等原料药及制剂。所有原料药及其制剂产品全部通过药品GMP认证,部分产品品种通过美国FDA和德国GMP认证。报告期内,震元制药启动实施原料药集聚提升项目,进一步保障原料药生产需求,保障原料药与制剂产业链的完整性,将有助于提升原料药技经水平,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丰富原料药新产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子公司浙江震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瞄准“健康中国”建设大方向,紧抓全球合成生物技术应用兴起机遇,依托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等国内著名研究机构的科研合作,实现了应用国际先进的合成生物技术成功构建了可高效表达目标产品的生产工程菌,以绿色低碳的生物制造方式大规模生产国内紧缺的多种氨基酸产品的目标,已经形成氨基酸、功能性脂肪酸、健康糖及抗氧化剂等方向的一系列合成生物新产品、新技术,主要用作食品及饲料添加剂、保健食品原料(功能性食品原料)、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等。报告期内,震元生物生物定向合成年产2400吨组氨酸(盐酸组氨酸)、1000吨左旋多巴、1000吨酪氨酸等系列产品上虞产业化基地建设项目有序推进,被上虞经开区评为“红旗工程”,并荣获浙江省国资委首届“领航者杯”创新大赛“技术创新类”三等奖。
  2024年3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向社会公开征求《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一批)》意见,清单共47个项目,震元生物的“生物定向合成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作为过程降碳的示范项目位列其中。
  3、中药饮片加工
  子公司绍兴震元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是浙江省率先通过新版GMP认证的中型中药饮片企业,建有浙江省省级中药饮片工程实验室,饮片年加工产能约3,000吨。中药饮片行业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震元饮片在规模、技术含量方面均在全省名列前茅,具有较强的地区影响力。
  4、健康产品及服务
  子公司绍兴市同源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生命健康服务,业务范围包括母婴护理服务、医疗服务等,现有母婴护理中心两家,是绍兴市唯一一家“全国百强月子会所”,荣获“中国月子会所行业领头羊企业”、“全国月子会所最佳口碑奖”“年度母婴护理典范奖”等称号,报告期内,震元堂母婴护理中心在第三届全球母婴产业论坛上,荣膺“全国月子会所影响力品牌”奖项;另有中医院一家,并设有中医养生馆,注重发挥中医药养生调理、治未病、慢性病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围绕“中医+养生”进一步丰富科室体系建设,完善健康服务管理。
  子公司浙江震元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药食同源的健康养生产品开发入手,融入中医药文化特色开发健康养生系列产品。报告期内,震元健康科技围绕“药食同源”和“本草科技”两大主线,持续推出“养生茶”“养生膏”“养生酒”“养生饮品”“养生药膳”“养生药浴”等系列产品。集中医药文化展示、体育健康、户外休闲等于一体的震元健康园投入运营,绍兴棒(垒)球体育文化中心商业项目招商进展顺利。
  (二)报告期经营情况概述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落实关键之年,公司坚持做强做优做大企业主基调,紧紧围绕“做强医药工业,做大医药商业,做优医药服务,做精中药饮片,做特康养产业”战略目标,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发力“三个一号工程”,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41.06亿元,较上年减少0.94%;实现利润总额1.10亿元,同比增长7.5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164万元,同比增长4.79%;扣非后净利润为7,821万元,同比增长14.40%。
  1、聚焦项目为王,创造企业发展新未来。报告期内,公司紧抓重点项目,不断夯实公司发展根基。一是围绕现代医药产业集群培育,震元生物以“早建设、早投产、早见效”为总要求,加快推进上虞产业化项目建设,一期工程全面竣工,二期工程完成主体建设,被上虞经开区评为“红旗工程”,并荣获浙江省国资委首届“领航者杯”创新大赛“技术创新类”三等奖。震元制药积极推进上虞原料药集聚提升项目,桩基部分完成整体施工。二是围绕数字化转型,以建设“两业融合”试点为契机,以建成“区域煎药中心”典型示范为主攻方向,震元饮片积极推进智慧“越药房”项目建设,一期工程顺利开工建设,有望整体提升公司整体煎药服务能力,解决日益增长的煎药需求。三是围绕收购兼并,震元连锁深化药店“直营+并购+加盟”拓展模式,加快门店拓展速度,优化网点布局,全年新增医保资质药店10家、净增直营门店17家,连锁门店总数达181家;并加紧推进门店帮扶工作,促进零售连锁业务提质增量。
  2、聚焦“拓市增效”,持续推进销售新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挖内部潜力,优化提升管理绩效,一是开拓业务渠道,震元制药积极发挥“原料制剂一体化”的产业链垂直优势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布局,深耕国内市场,拓展等级医院297家、民营医院360家、药店93家、第三终端2673家;氯诺昔康原料药和冻干粉针产品、罗红霉素原料药市场占有率均为全国第一。二是拓展线上消费场景,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赋能传统产业,震元连锁深化与饿了么、美团等平台的对接,网点数量达69家,并同步发展私域商城,开通震元堂微商城O2O板块线上门店108家,上线品种3500余个,零售电商板块实现销售超5,000万元,同比增长42.29%。同时,震元健康科技启动电商发展规划,构建震元直播电商发展模型。三是持续提升服务赋能,在协助全市医疗机构做好各类物资和药品的采购储备和供应基础上,优化产品结构,引进培育高毛利品种,扩大震元堂品牌参茸、精制饮片销售。
  3、聚焦质量为本,助力树立中药新国标。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普通饮片提质、精制饮片示范、国际标准引领”三步走战略。一是推动中药材产业国际化,报告期内,全球首个优先级别最高的毒性中药材标准《中医药半夏》正式发布;公司与寿仙谷、浙江省药检院成立浙江中药国际标准起草联盟。二是依托浙江省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开展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常用中药精制饮片质量标准研究,编写形成两册《常用中药精制饮片质量评价标准》,标准总数已达203个。三是继续推进道地药材基地合作,逐渐形成以“浙八味”为主,涵盖党参、枸杞、半夏、丹参等60多个优势品种群,并打造“一品一码”智控模式,实现中药材流通“来源可追、去向可查、责任可究”。
  4、聚焦创新发展,取得产学研创新成果。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大科研创新,震元生物基于合成生物技术的生物发酵法,将其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保健品、饲料等诸多领域,并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引才育才工作机制,把科研成果更有效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与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所、浙江工业大学等专家团队建立深入合作,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创新生产体系,先后取得了《生产神经酸的重组酵母菌株及其应用》美国和日本专利授权、《一种生产L-组氨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美国专利授权,《一种动态调控磷酸葡糖异构酶产组氨酸的基因工程菌株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等发明专利授权,新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2项。震元制药注射用氯诺昔康通过一致性评价,成为全国第二家通过该产品一致性评价的厂家。
  5、聚焦治理效能,健全建优管理机制。报告期内,公司结合内外部发展环境和生产经营实际,一是健全内控规范体系,按照监管部门的监管新要求、新思路,贯彻落实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要求,对公司现有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从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层面进行全面梳理、优化,先后修订完善了《公司章程》《关联交易制度》《对外担保制度》等制度,对公司及子公司规章制度进行梳理汇总并编订成册。二是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持续强化质量、安全、环保等工作,扎实推进合同固化系统项目建设,紧盯应收帐款、预付款等重点风险点;集中开展“质量问题攻坚月”“安全生产攻坚月”等系列活动,进一步完善长效管理机制,有效增强风险防控和化解能力,促进公司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三是健全内控检查和评价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监督预警和内审检查纠错的双重职能,建立起兼职审计员队伍,进一步整合公司内部审计资源,发挥综合监督的协同效应,强化检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等,促进企业运营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百年品牌传承焕新
  震元堂创建于清乾隆17年(公元1752)年,是商务部认定的首批中华老字号,历经百年长盛不衰。我们始终坚持“修药明理、奋发有为”的企业精神,多元开拓推动产业发展,着力构筑企业品牌,注重做好品牌的传承和创新,不断丰富老字号品牌内涵,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震元”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震元”商号为浙江省知名商号,并获得“亚洲品牌500强”、“中国最具品牌力医药企业50强”、“中国自主品牌创新贡献奖”、“浙江省金牌老字号”等多项殊荣,震元入选2021胡润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底蕴品牌榜,位列第39位,企业品牌价值不断凸显。报告期内,公司以打造“健康生活引领者”为愿景,持续加强品牌宣传,集中医药文化展示、健康服务、餐饮娱乐、户外休闲于一体的新型综合性中医药健康园区——震元健康园正式运营,进一步擦亮百年震元金名片。
  (二)中医药文化守正创新
  千年越医,百年震元。震元堂是越医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传承基地,震元堂传统中医药文化是绍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的中药饮片加工工艺被全面地保留传承了下来,从“切、炒、炙、煅”到“四组八刀”的制作工艺,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造就了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严谨精神,生产加工的中药饮片因“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受到广大消费者追捧。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做好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围绕“普通饮片提质、精制饮片示范、国际标准引领”的三步走战略,逐步推进半夏ISO国际标准、精制饮片质量标准制定,推出震元堂品牌系列参茸等。
  (三)科技研发赋能产业
  震元制药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有绍兴市专家工作站、省级博士后工作站、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等,截止2023年底拥有国内发明专利23项,国外发明专利1项,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能力。震元生物依托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天津科技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科研合作,截止2023年底在合成生物技术生产大健康原料方面拥有发明授权专利5件,发明专利在途申请7件,荣获得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登记证书2项,该2项技术被鉴定为国内先进;并被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指定作为标准起草组长单位制定的1项国家团体标准(饲料添加剂L-组氨酸);参与中国轻工行业标准L-茶氨酸标准制定(标准编号为:QB/T 5633.12-2023)。同时,震元饮片拥有中药饮片质量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是浙江省省级中药饮片工程实验室。报告期内,全球首个优先级别最高的毒性中药材标准《中医药半夏》正式发布。
  (四)产业链完善提升价值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发展成拥有药品研发、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生产、中药饮片加工生产、药品批发与零售、健康产品及服务等全产业链业态,能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和全产业链条的服务,进而深度绑定客户,增加客户黏性,提升公司服务客户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公司各业务板块均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成熟的生产技术、优秀的人才队伍,为公司相关领域进一步发展壮大打下了基础。在加快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的大背景下,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发展,促进综合竞争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提升。同时,公司结合行业发展的新态势,集中资源向核心板块倾斜,持续不断地向核心板块加大投资力度,聚焦医药主业,着力放大优势,注重改革创新,推动融合发展,补链强链,促进由医药向健康产业转型。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发展趋势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持续推进及医疗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持续深化医药、医疗和医保联动改革,给医药行业带来了重要的战略发展机遇。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人群增加、居民收入水平和购买力提升等因素,人们更加关注个人的健康状态,注重养生保健,大健康消费意愿逐步加强,消费需求从疾病治疗向保健预防、健康管理等大健康领域不断延伸,进一步释放医疗健康产业的潜力。
  1、合成生物前景广阔,政策助力行业持续发展。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项前沿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2024年1月,工信部等7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加快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产业化。国家政策的持续出台,为合成生物产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加速合成生物产业发展。麦肯锡发布的报告《生物革命:创新改变了经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显示,未来全球60%的产品可以由生物法合成,2030到2040年间,全球每年通过生物合成的材料、化学品及能源品将产生约2至4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影响。而短期来看,合成生物学在工业化学品、食品和饮料、农业、消费品等细分领域增速较快。健康领域仍是其中最大细分市场,其相关应用每年对全球的直接经济贡献预计为0.5-1.3万亿美元,占合成生物学总直接经济贡献的35%,有望缓解全球疾病总负担的1%-3%。其次是农业、食品领域。
  2、医药行业蓬勃发展,原料药具备良好市场前景。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药品市场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5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将有望达到17,188亿美元,预计中国医药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1.45万亿元规模市场增长至2025年的2.29万亿元,未来市场前景广阔。医药市场规模的增长,也带动原料药市场持续扩大,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的预测,2024年全球原料药市场规模将达到2,452亿美元。在全球原料药市场蓬勃的发展带动下,中国企业逐步从初级竞争者向中、高级竞争者迈进,并深度参与全球医药行业的研发和生产,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
  3、创新技术持续突破,加快促进行业转型升级。2023年,ChatGPT引爆了AI概念,AI制药由此备受期待。2023年8月,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印发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提出支持AI算法、框架等基础技术的自主创新、推广应用、国际合作。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我国AI制药企业融资金额超亿元人民币的企业有12家,披露总金额超过20亿元。在政策的支持、资本的加持下,我国已有近百家AI制药公司,至少16家企业将24条药物管线成功推至临床阶段,其中7个产品管线进入临床Ⅱ期以上,进展最快的埃格林医药针对子宫内膜癌的EG-007已推进至临床Ⅲ期,AI药物研发已经进入到快车道。除了AI药物研发,AI在医药健康产业的应用已经涵盖了生产制造、仓储物流、医药零售、诊疗、患者服务,乃至运营管理、风控管理、品牌传播等各个环节。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突破,智慧工厂、智能生产线、智能货架、AI辅助诊断、智慧中台、智能风险评估和预测、AI数字人等AI赋能医药健康领域的应用场景正在全面快速展开,不断推动医疗健康领域的模式变革和效率提升,为医疗健康产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4、药店内卷持续扩大,专业化服务推动药店转型。零售药店的专业化服务水平是药店提升服务质量、增加消费者粘性、提升品牌差异化竞争优势以及专业化形象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药品需求的日益个性化,零售药店持续探索专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路径,积极拓展服务范围,开展健康体检、慢病自测、药事服务与慢病管理,对特药疾病患者提供咨询服务和跟踪回访,逐步从以商品销售为中心向以消费者服务为中心转型,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药品零售企业围绕患者和消费者健康需求,持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提供多元健康服务,向数字化、专业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5、设备更新持续推动,医疗新基建贯穿“十四五”。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的通知,对于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作出了全面部署,重点将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并提出了到2027年我国重点领域设备投资、更新改造、先进设备推广、回收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具体目标,医疗领域便在其中。医疗新基建的融资渠道近年来日趋多元,除年度规划的补助资金以外,地方政府医疗专项债、阶段性财政贴息贷款、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项目等形式出现,为医疗新基建提供充足资金来源,同时,若2024年院内经营如预期持续恢复,人口老龄化催生的巨大需求将保障院内自有资金。伴随着2023年年末医院建设竣工潮的到来,同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相应的医疗设备采购已提上日程,预计医疗机构将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相关医疗设备需求也将维持高位。
  (二)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落实关键之年,也是公司起势而进、乘势攻坚的关键之年。公司上下在围绕“六个做”的目标定位开展工作的基础上,将用心做好加减文章,不断提升企业质量和效益,努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其中:医药工业主动抢占战略发展高地;医药商业进一步夯实零售业务区域优势,积极打造业务发展新模式;中药饮片进一步做好品质、做出特色、擦亮品牌,在扛起谱写新时代胆剑篇历史使命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1、积极运用资本市场工具,助力企业跨越式发展。2024年,公司将充分利用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平台,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多模式整合优化公司产业结构,突出业务重点、明晰公司定位。一是结合公司战略发展要求,借力各方专业力量,启动实施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方案,积极探索并购重组等资本市场运作手段,不断完善、强化公司的核心产业链,加快做大做优核心产业的速度与节奏。二是深入分析公司各业务板块的逻辑关系、各板块的发展潜力,主动进行修枝剪叶,用心做好加减文章,努力打造业务结构简单清晰、主业突出、发展战略明确的专业化经营公司。三是探索实施行业合作共赢模式,整合优化公司内部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优质资源裂变作用,研究与国内同行业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方式,通过多渠道多层次业务融合发展,打造新增长机遇。
  2、坚持扩量和提质并进,着力提升企业综合实力。2024年,公司将坚持牢固树立“产业发展靠项目、以项目为王”的理念,紧抓重点项目推进工作,一是加快推进上虞产业化项目建设,震元生物在确保2024年下半年试生产的前提下,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围绕“同线多品种生产”集约化原则,不断完善生产管线,尽早实现生产线满负荷运行;震元制药要加快推进原料药集聚提升项目,倒排时间,早日投产。二是扎实推进震元“越药房”项目建设,在一期扩建改造完成并进入试运行后,加快二期整体改造,建成可实现日均煎药处方3000张,提升药事服务能力,打造“区域煎药中心”典型示范。通过扩量、提质等措施不断提升公司工业板块的市场竞争力。
  3、坚持创新和提升并重,健全完善企业创新体系。2024年,公司将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一是加大研发投入,震元制药要利用企业原有原料药及销售渠道传统优势,持续推进制剂新品种凝胶贴膏和口服液项目的新产品研制,并布局探索一系列镇痛药创新药;震元生物要持续加大在中试及规模化生产工艺设计、产业化应用研究等方面,推动科技成果向工业化生产转化,实现绿色智能安全生产,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并参与生物合成产品行业标准制定,争取发明专利、新产品鉴定,逐步形成具有行业竞争力的核心产品。二是做好中药饮片溯源系统开发应用,同步优化完善追溯系统功能应用,满足各级监管要求;坚持推进中药饮片标准化建设,做好生产工艺标准提升、精制饮片质量标准制订、国际标准申报。三是以“数字+医药”“数字+医疗”为导向,靠前谋划“数智化转型”系统工程,探索运用AI等前沿技术。
  4、坚持文化和人才并行,保障企业发展战略实施。公司将聚焦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促进企业人才培养和文化培育和谐发展。一是加强企业文化研究,厚植“千年越医+百年震元”优势,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和内涵,推动文化资源厚度向产业发展高度转变,使公司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深入人心。二是注重人才队伍支撑,公司将继续打造一支德才兼备、战斗力强的高效团队,以引进培养企业发展所需的紧缺人才为重点,突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不断完善选才、育才、用才机制,做好人才梯队建设,提高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三是激活考核机制,探索与市场地位和业绩贡献相匹配、与考核结果紧密挂钩、增量业绩决定增量激励、个人绩效与团队业绩协同的薪酬分配和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员工凝聚力和公司竞争力,确保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行业政策变化的风险。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受国家法规及行业政策的影响更明显,新医改持续推进,不断改变医药流通领域的格局,集采的不断扩面,分级诊疗体系逐步形成,“双通道”政策陆续落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推进,都深刻影响公司的发展,若不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将给公司的经营带来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加强对行业重大信息和敏感信息的分析,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与优化品种结构,持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主动适应各项政策法规的要求,充分应对政策变化带来的经营风险。与此同时,公司将研究与国内同行业头部企业的深度合作方式,通过多渠道多层次业务融合发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全国范围内,“全国龙头+区域龙头”的行业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随着医改政策的推进及业务拓展,医药流通领域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三医联动”改革的纵深推进,药品零售业态结构、竞争方式和供应链关系将加速改变,新的零售生态系统将逐步形成,行业竞争加剧对公司盈利能力带来的冲击。考验公司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抓住机遇,扩大医药流通市场的广域覆盖和深度融合,避免公司面临更大更激烈的市场竞争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拓展经营思路,完善营销网络布局,提升药事服务能力;采取主动营销策略,加强与上游供货商和下游客户的业务关系,重点跟踪新品上市、通过一致性评价及国家谈判药品等品种,积极扩大医疗市场份额;零售药店将借助数字化革命,拓宽O2O等网销渠道,推动零售药店升级。
  3、药品研发创新及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风险。医药行业创新具有投入大、周期长、高风险的特点,产品从研发到上市需要耗费10年甚至更多的时间,这期间任何决策的偏差、技术上的失误都将影响创新成果。随着国家监管法规、注册法规的日益严格,新药研发及仿制药品一致性评价存在失败或者研发周期可能延长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加强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构建研发共建共享生态圈,加快推动药品的研发创新和仿制药品的一致性评价。
  4、安全、质量、环保、廉洁等方面风险。安全是底线,也是企业发展的红线。新版GMP、新版《国家药典》、注册审评新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办法等一系列新标准、新制度、新规定的出台和实施,对药品自研发到上市的各个环节都做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对全流程的质量把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随着国家及地方环保部门环保监管力度的提高、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对药品生产企业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环保费用不断增长。此外,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的管理压力持续上升,涉及采购、销售、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廉洁风险隐患也有加大可能,或将对公司整体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围绕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环境保护、经营合规等重点领域,强化安全培训教育,持续深化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加大环保投入力度,不断改造升级环保装备,加强对重点排污单位的监控,坚持环境、安全与质量协调发展,绿色生产,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强化各项监督职能,充分发挥纪检监督、审计监督、财务监督、安全质量监督等合力,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5、项目投资风险。项目的建设将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经营规模的扩大产生较大影响,但项目在建设进度、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存在不确定性,所面临的市场环境、销售模式、销售客户均不相同,其产品能否实现大规模销售存在不确定性,市场需求、竞争格局或行业技术等发生重大变化,将使公司面临新增产能不能完全消化的风险,进而影响项目预期效益的实现,同时如果市场环境、产业政策、技术水平、人力储备等因素发生变化,亦可能会对项目的实施进度和效益实现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整体经营业绩。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各项目后续运作情况,并建立有效的风控机制,尽最大努力降低业务风险,实现预期投资回报。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