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黑色金属冶炼及钢压延加工。

  • 产品类型:

    钢压延加工业

  • 产品名称:

    热轧卷板 、 中厚板 、 冷轧板 、 镀锌板 、 彩涂板 、 冷轧硅钢 、 重轨 、 型材 、 无缝钢管 、 线材

  • 经营范围:

    黑色金属冶炼及钢压延加工。炼焦及焦化产品、副产品生产、销售,钢材轧制的副产品生产、销售;煤炭、铁矿石、废钢销售,球团的生产、销售,钢铁产品的深加工,电力供应、输配电;化肥、工业气体、医用氧(液态)、通用零配件生产、销售;计量仪器、仪表检定;冶金原燃材料、铁合金加工;金属材料(不含专营)批发、零售及佣金代理(不含拍卖),仓储,技术咨询、开发、转让、服务;标准物资、小型设备研制,理化性能检验,检验试样加工,化检验设备维修,货物运输代理服务,装卸搬运服务;自有房屋租赁;锰铁矿、钛铁矿、生铁、铁合金、有色金属的销售;金属丝绳及其制品制造;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定废物。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3-29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钢压延加工业(吨) 74.57万 - - - -
钢压延加工业库存量(吨) - 72.20万 132.61万 76.58万 82.47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13.2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9.25%
  • A客户
  • B客户
  • C客户
  • D客户
  • E客户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A客户
156.88亿 12.00%
B客户
143.53亿 10.98%
C客户
125.58亿 9.60%
D客户
46.81亿 3.58%
E客户
40.46亿 3.0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70.6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1.36%
  • A供应商
  • B供应商
  • C供应商
  • D供应商
  • E供应商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A供应商
155.74亿 17.38%
B供应商
93.27亿 10.41%
C供应商
55.38亿 6.18%
D供应商
37.92亿 4.23%
E供应商
28.32亿 3.1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55.6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3.50%
  • A客户
  • B客户
  • C客户
  • D客户
  • E客户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A客户
126.83亿 9.32%
B客户
121.85亿 8.96%
C客户
119.44亿 8.78%
D客户
47.98亿 3.53%
E客户
39.59亿 2.9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66.4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3.14%
  • A供应商
  • B供应商
  • C供应商
  • D供应商
  • E供应商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A供应商
254.70亿 23.89%
B供应商
120.95亿 11.35%
C供应商
108.44亿 10.17%
D供应商
42.63亿 4.00%
E供应商
39.72亿 3.7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19.6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1.83%
  • A客户
  • B客户
  • C客户
  • D客户
  • E客户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A客户
85.62亿 8.53%
B客户
84.77亿 8.44%
C客户
82.94亿 8.26%
D客户
35.56亿 3.54%
E客户
30.73亿 3.0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06.9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3.55%
  • A供应商
  • B供应商
  • C供应商
  • D供应商
  • E供应商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A供应商
173.95亿 22.89%
B供应商
100.06亿 13.17%
C供应商
62.90亿 8.28%
D供应商
37.46亿 4.93%
E供应商
32.53亿 4.2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16.3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0.09%
  • A客户
  • B客户
  • C客户
  • D客户
  • E客户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A客户
76.12亿 7.24%
B客户
72.25亿 6.87%
C客户
70.51亿 6.71%
D客户
61.90亿 5.89%
E客户
35.54亿 3.3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41.0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6.98%
  • A供应商
  • B供应商
  • C供应商
  • D供应商
  • E供应商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A供应商
128.40亿 13.92%
B供应商
75.73亿 8.21%
C供应商
60.68亿 6.58%
D供应商
38.82亿 4.21%
E供应商
37.46亿 4.0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61.8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4.98%
  • A客户
  • B客户
  • C客户
  • D客户
  • E客户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A客户
71.95亿 6.86%
B客户
63.61亿 6.07%
C客户
56.73亿 5.41%
D客户
36.96亿 3.53%
E客户
32.63亿 3.1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94.2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7.06%
  • A供应商
  • B供应商
  • C供应商
  • D供应商
  • E供应商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A供应商
118.79亿 14.96%
B供应商
64.31亿 8.10%
C供应商
39.70亿 5.00%
D供应商
37.21亿 4.69%
E供应商
34.25亿 4.31%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2023年,我国国民经济回升向好,为中国钢铁行业的平稳运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国家稳增长政策的推动下,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保持增长,但房地产投资弱势运行。根据中钢协统计数据,2023年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9.33亿吨,同比下降3.4%;国内粗钢产量10.19亿吨,同比基本持平;钢材产量13.63亿吨,同比增加5.2%。供需失衡导致钢材价格震荡下行,原燃料价格虽有下降,但成本端降幅不及钢价降幅。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进口粉矿采购成本同比上升5.34%;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同比下降9.1%。钢铁行业整体呈现“供大于求、钢价下降...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2023年,我国国民经济回升向好,为中国钢铁行业的平稳运行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国家稳增长政策的推动下,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保持增长,但房地产投资弱势运行。根据中钢协统计数据,2023年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9.33亿吨,同比下降3.4%;国内粗钢产量10.19亿吨,同比基本持平;钢材产量13.63亿吨,同比增加5.2%。供需失衡导致钢材价格震荡下行,原燃料价格虽有下降,但成本端降幅不及钢价降幅。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进口粉矿采购成本同比上升5.34%;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平均值同比下降9.1%。钢铁行业整体呈现“供大于求、钢价下降、成本高企、利润下滑”的运行态势,钢铁行业利润持续压缩,钢企面临的生产经营压力进一步加大。
  62%普氏指数与钢材价格指数
  2023年,工信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钢铁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为稳定行业运行、促进行业发展、改善经营状态、增强企业信心起到积极的作用。2023年,钢铁行业整体保持平稳运行,品种结构持续优化,国产矿保障能力有所提升,超低排放改造明显加快,钢铁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加速推进,科研环保投入持续加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钢铁行业绿色转型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强调围绕高质量发展,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将有利于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随着国家相关政策措施的扎实平稳推进,预计将对钢铁及下游行业产生有利影响。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聚焦钢铁主业,持续优化产业布局,拥有鞍山、营口、朝阳三个钢铁生产基地,在广州、上海、天津、沈阳、大连、武汉、合肥、郑州等地设立了生产、加工或销售服务机构,并依托鞍钢集团在海外的销售机构开展国际化经营, 形成了跨区域、多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公司拥有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钢铁制品、铁路运输、能源动力等钢铁生产全工艺流程生产线及配套设施,以及较为完善的物流、贸易、钢材加工服务产业链;主体装备达到当代先进水平;拥有热轧卷板、中厚板、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冷轧硅钢、重轨及型材、无缝钢管、线材等比较完整的产品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煤炭、电力、铁路、船舶、汽车、建筑、家电、航空等行业。
  2023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大力强化市场开拓,深挖系统降本潜力,扎实有效推进生产经营各项工作。
  1. 生产运营平稳运行。公司精益优化生产组织,充分发挥基地间统筹协同优势,积极主动应对市场变化,加强产销研协同,以效益为中心优化资源配置。全年铁、钢、材产量分别完成2,545.64万吨、2,662.74万吨、2,460.05万吨,与上年同比分别减少2.97%、增加0.15%、减少1.93%,销售钢材2,485.49万吨,与上年同比减少3.72 %,实现钢材产销率101.03%。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硅钢生产取得新突破,原品种成材率实现跨越式提升,产量及成材率均创历史新高。高磁感取向硅钢提产增效,成材率稳步提升,产量较上年同比增加20%。
  2. 成本变革持续深化。持续深入推进对标提升工作。通过完善对标体系,找差距、定措施、立项目、补短板、强弱项,不断优化生产经营指标,拓展公司极致降本新路径。采购变革成效显著。不断拓展采购渠道,持续优化采购策略,强化性价比采购,把握节奏择机采购,采购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物流管控能力持续提升。通过压实责任、系统联动、服务客户、压降成本,物流效率、资金占用、直付率、途耗等主要物流指标实现新突破,物流成本持续降低。
  3. 营销管理逐步提高。发挥营销龙头作用,构建价值创造模型,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销量,品牌影响力、竞争力持续提升。2023年推广新品种 52个,拳头产品比例比计划高4.05个百分点;直供比例比计划高9个百分点;全生命周期合同执行率同比提升15.86个百分点;汽车钢销量同比增长12.2%;重轨销量同比增长14.85%;取向硅钢、家电用镀锌板、工业纯铁等产品销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积极拓展海外销售渠道,出口订货量同比增长33.85%。品种钢出口取得新突破,集装箱用钢、50米长定尺重轨、EPS汽车钢均实现首次出口。
  4. 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深化“四个创新平台”建设,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引领能力。优化完善以行业引领为目标的二期科技领军计划指标体系。发布第二期科技领军计划项目122 项、“揭榜挂帅”榜单2项。围绕能源用钢、低碳节能环保等技术开发项目分别与相关下游用户、科研机构签订联合实验室共建协议,联合8家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稳步推进高品质钢铁材料制备及应用中试基地和流化床氢气炼铁工艺技术中试项目。“第三代超大输量低温管线用钢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冶金科学技术奖特等奖,3个产品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基础领域先进技术产品转化应用目录,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液货舱用P690QL2钢等3个产品实现全球首发。
  5. 数智建设加快赋能。深入推进智能制造。2023年,3D岗位机器换人率提升7.2%,工序自动化率提升1.2%,操作室集中化率提升5%。2023年获国家部委级试点示范、应用场景及优秀案例8项,获省级示范优秀案例7项,牵头编制两项智能工厂行业标准,行业影响力不断提升。全面提升智慧运营。持续创新完善智慧运营一体化管控平台,为公司提升运营效率提供全方位数字赋能,库存周转率提升3%,订单准时交付率提升4%。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客户服务体系支撑作用,通过优化系统功能、加大大客户通道建设,持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鞍钢股份获评国家“数字领航”企业,连续6年获评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其中“鞍钢股份基于数据驱动的钢铁全流程智能工厂”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6. 绿色低碳发展稳步推进。落实双碳目标和建设绿色鞍钢要求,全力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和清洁生产。累计放行152个超低排放改造项目。鲅鱼圈分公司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公示;朝阳钢铁预评估项目全部放行,完成中期评估和清洁运输改造;鞍山本部预评估项目全部放行,完成中期评估,形成清洁运输方案并稳步推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COD、氨氮排放量分别较计划下降28.2%、21.9%、2.2%、60%。持续加大节能项目投资力度,2023年放行实施21个节能项目,项目投资1.06亿元。推进绿色能源布局和应用,鲅鱼圈焦炉煤气制液化天然气(LNG)联产氢气项目稳步实施;朝阳钢铁新能源发电一期5.4MW光伏项目已投入运行。鲅鱼圈分公司荣获“钢铁绿色发展标杆企业”称号。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产品竞争力方面
  公司钢材产品种类、规格齐全,产品具有一定的差异化优势,品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信誉度。造船和海洋工程用钢、汽车板、家电板、集装箱板、重轨等产品行业领先,铁路用钢、集装箱用钢和造船板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热轧酸洗钢带、冷轧热镀铝锌板、桥梁用结构钢等数十项产品被评定为“金杯奖”,钢帘线盘条等7类产品被评为“辽宁省名牌”。造船用钢、桥梁用钢、核电用钢、管线用钢、铁路用钢、家电用钢等作为公司优势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占用率,深受下游客户认可与好评。铁路车辆用钢、导电用钢、核电用钢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国内行业第一;钢轨、管线钢市场占有率国内行业第二。鞍钢股份荣获比亚迪“杰出战略合作伙伴”奖、东风日产“优秀供应商”奖、一汽解放“核心供应商”“荣耀伙伴”“协同发展”三项大奖、江淮汽车“质量引领”奖、长安汽车“战略生态奖”、广汽乘用车“优秀供应商”、广汽埃安“优秀合作奖”、中集集装箱优秀供应商、海信集团战略合作伙伴奖、海尔智家卓越合作伙伴奖等多个客户奖项。获得中钢协家电材料创新应用奖等。
  (二)铁矿资源保障方面
  鞍山区域铁矿资源储量丰富,鞍钢集团下属矿业公司掌握铁矿资源量88亿吨;拥有2.8亿吨/年采剥生产能力、6500万吨/年选矿、2200万吨铁精矿生产能力,居国内首位,世界前列。另外,鞍钢集团拥有年产800万吨的卡拉拉铁矿基地,并具有较强的铁矿国际贸易能力。
  (三)科技创新方面
  拥有引领行业发展的洁净钢冶炼、中厚板轧制、冷轧涂镀、基于大数据的流程管控、节能环保等先进工艺技术,掌控了一批核心、引领、基础、前沿等关键技术,以专利申请、授权数量和专有技术数量为标志的知识产权工作在冶金行业位于第一梯队,专利创新指数在中国钢铁企业中综合排名位列第三,综合研发实力位居钢铁行业领先地位,具有较强科技创新能力。
  产品综合研发实力位居钢铁行业领先地位。船板和铁路钢轨新品种及钢轨生产技术的研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深海高压油气输送用高强厚壁管线钢系列产品技术工艺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拥有我国首个海洋装备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2023年,液化二氧化碳运输船液货舱用P690QL2钢等3个产品实现了全球首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核电大锻件用高纯净、均质化连铸坯开发及安全壳用构筑特厚板研制》课题通过国家验收;工信部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Al-Si涂层热成型钢项目”通过国家验收;负责承担未来产业3个领域中的6个重点技术;《第三代超大输量管线用钢板关键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获冶金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四)知识产权方面
  2023年,公司获得国家受理专利742件,其中发明专利544件,占比73.3%,同比增长4.7%;获得PCT国际发明专利申请7件,同比增长40%;获得国家授权专利520件,其中发明专利301件,占比57.9%,同比增长8.6%;累计拥有有效专利3,811件,其中发明专利2,515件,占比66.0%,同比增长4.0%;获得PCT国际发明专利授权5件,巴黎公约国际发明专利授权2件。认定备案专有技术95件,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5项。开展《绿氢制备技术》等专利导航项目6项,在《新能源电池壳用汽车钢》等9个技术领域形成包括55件发明专利在内的专利群布局。公司通过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复核,10件产品专利在“国家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认定试点平台”上登记备案。
  (五)技术装备方面
  低成本高炉炼铁技术、炼焦用煤快速选择技术、转炉超纯净钢生产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热轧1780、2150和1580线生产线、冷轧生产线、线材2#线和万能线、宽厚板生产线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其中自主集成的冷轧宽带钢生产工艺技术、自主研发与应用的冷轧机板形控制系统核心技术、宽厚板生产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1580热轧生产线采用多项国际领先的尖端热轧技术,同时配置定宽压力机、热卷箱和7架连轧机组;5500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宽厚板轧机之一。鲅鱼圈基地装备、工艺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实现设备大型化、流程连续化、参数模型化、操作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信息数字化。
  (六)企业文化优势
  历经几代人精神的积淀、概括、提炼和升华,形成了“创新、求实、拼争、奉献”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诞生了被誉为办好社会主义企业的根本大法的“鞍钢宪法”,涌现出孟泰、雷锋、王崇伦以及新时期的郭明义、李超等先进模范人物,独特的“英模文化”对于凝心聚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主营业务分析
  1. 概述
  2023年,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13,502百万元;利润总额人民币-4,142百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3,257百万元。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 发展战略
  公司持续推进“11361”发展战略,锻长板、补短板,着力提升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聚焦一条主线,践行“集约、减量、智慧@客户”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空间、产品、产业三大布局,加速“效率提升、成本变革、服务引领、技术领先、智慧制造、生态融合”六大能力提升,在应对市场变化中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具有优秀企业公民价值观的上市公司、最具行业竞争力的“钢铁旗舰”。
  (二) 2024年度经营方针
  2024年,是实现公司“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公司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加快变革创新,提升发展质量,坚定不移地推进世界一流企业建设。
  1. 聚焦改革赋能,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增强企业内在活力,加快推进朝阳钢铁改革经验迭代升级,放大引领示范作用。聚焦三项制度改革重点攻坚,健全更加精准灵活、规范高效的收入分配机制。实施差异化考核评价,按照“一企一策”“一类一策”原则,实施精准激励,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员工干事创业热情。
  2. 聚焦创新驱动,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集中力量开展原创性和引领性技术研究,持续推进科技领军计划、科技卓越项目,强化研发与生产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高质量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素质一流的创新人才队伍,培育全员参与的创新创效文化。
  3. 聚焦成本变革,打造极致效率和效益。构建“全方位、全流程、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发挥全面预算管理“指挥棒”作用。持续对标提升,紧盯差距短板,坚持目标引领,强化措施落实,深挖精益管理效能。以高效联动为核心,通过优化工艺设计、加强工序衔接、畅通物流路径、优化采购策略、强化节能管理,多措并举推动系统降本。
  4. 聚焦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 ,通过产线专业化分工、产品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培育硅钢、中厚板、重轨、汽车钢等一系列品牌化产品,强化全过程质量管控,以卓越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强化营销服务,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服务,深化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优化三级服务体系,以超值服务提升品牌亲和力和客户满意度。完善价值创造模型,强化销研产有效衔接,塑造企业发展和客户服务新动能、新优势。
  5. 聚焦数智赋能,持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把数智赋能作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点,通过筑牢精益化根基、强化标准化运行、夯实自动化基础、提升信息化效能、拓展数字化应用、推动智慧化决策,构建全价值链的数智化管理体系,推动精益化运营、产业数字化升级、数据价值化挖掘,筑牢网信安全防护体系,以精益数智化转型赋能企业发展。
  6. 聚焦绿色低碳,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力。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健全“双碳”工作推进体系,进一步完善低碳规划,研发应用低碳冶金技术,探索绿色低碳生产路径。积极推进极致能效,加快推广和应用先进节能技术,推进“能效标杆示范厂”建设。加快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全力推动鲅鱼圈分公司环保绩效晋“A”,朝阳钢铁完成改造公示。推动产业升级与绿色转型相结合,重点推进新增取向硅钢产能、炼钢2#线提效改造等能效高、附加值高的项目。
  7. 聚焦风险防控,筑牢企业高质量发展根基。加强资金管理,拓展低成本融资渠道,强化“两金”均衡管控,提升资金效率和资金保障能力。深化法律、合规、风控一体化建设,持续优化合规运行与保障机制,促进合规管理效能释放。持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深入开展“清患”行动,进一步强化本质安全基础,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三) 资金需求计划
  2024年,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及对外投资拟投入资金42.05亿元,所需资金来源以自有资金为主,银行借款、发行债券等方式为辅。
  4. 可能面对的风险
  2024年,从宏观层面看,预计全球经济仍将处于缓慢复苏周期,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从行业层面看,钢铁行业已进入新一轮调整周期,预计2024年依然延续“供给保持高位、需求总体偏弱”的态势,钢铁行业竞争将愈加激烈。海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贸易摩擦风险加剧,将对钢材出口造成一定压力。随着国家稳增长各项政策积极推进,2024年,我国经济将继续回升向好。而钢铁下游行业用钢需求将继续分化,预计总体需求将会小幅下降,钢铁供大于求的局面难以根本性改善。公司将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原料价格波动、环境保护、安全管理等风险。公司将加强宏观政策分析与行业研判,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创新营销模式,极致降本增效,强化资金管控,加快超低排放改造,切实提升公司风险防范能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