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高性能摩托车核心技术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

  • 产品类型:

    摩托车整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零部件及配件、房地产经营、分立器件封装及测试

  • 产品名称:

    摩托车整车 、 电动自行车 、 摩托车零部件及配件 、 房地产经营 、 分立器件封装及测试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摩托车零配件制造;摩托车及零配件批发;摩托车及零配件零售;机动车修理和维护;电动自行车销售;助动车制造;助动自行车、代步车及零配件销售;非公路休闲车及零配件制造;非公路休闲车及零配件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18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助力车制造(辆) 7600.00 - - - -
库存量:摩托车制造(辆) 6.11万 - - - -
助力车制造库存量(辆) - 1.14万 4400.00 - -
摩托车制造库存量(辆) - 5.60万 - - -
摩托车库存量(辆) - - 6.75万 7.56万 7.10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2.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4.23%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5.73亿 11.24%
客户二
1.91亿 3.75%
客户三
1.61亿 3.15%
客户四
1.57亿 3.09%
客户五
1.53亿 3.0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8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8.37%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8106.23万 2.41%
供应商二
5552.01万 1.65%
供应商三
5260.41万 1.56%
供应商四
4645.32万 1.38%
供应商五
4609.79万 1.3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8.3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2.52%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6.44亿 11.39%
客户二
5.59亿 9.89%
客户三
2.49亿 4.41%
客户四
2.10亿 3.72%
客户五
1.76亿 3.1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5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8.56%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8780.99万 2.09%
供应商二
8108.83万 1.93%
供应商三
6561.10万 1.56%
供应商四
6529.17万 1.56%
供应商五
5969.77万 1.4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5.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5.70%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7.64亿 17.73%
客户二
4.66亿 10.81%
客户三
1.12亿 2.60%
客户四
9991.74万 2.32%
客户五
9644.40万 2.2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3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39%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6156.52万 1.66%
供应商二
4562.12万 1.23%
供应商三
4556.43万 1.23%
供应商四
4393.00万 1.18%
供应商五
4047.20万 1.0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1.7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2.64%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6.66亿 18.42%
客户二
2.36亿 6.53%
客户三
1.30亿 3.61%
客户四
7793.53万 2.16%
客户五
6931.71万 1.9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8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11%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五
  • 供应商四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三
4594.28万 1.79%
供应商一
4137.46万 1.61%
供应商二
3385.95万 1.32%
供应商五
3329.90万 1.30%
供应商四
2781.23万 1.0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2.6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0.93%
  • 客户二
  • 客户一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二
4.68亿 15.15%
客户一
3.93亿 12.72%
客户三
1.54亿 4.99%
客户四
1.50亿 4.86%
客户五
9930.81万 3.2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8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49%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4058.69万 1.43%
供应商二
3642.16万 1.28%
供应商三
3622.90万 1.27%
供应商四
3607.46万 1.27%
供应商五
3554.79万 1.25%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统计,2023年燃油摩托车总体实现小幅增长,其中,国内市场基本保持稳定,外贸出口明显增长。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品类国内市场销售出现下滑,而出口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摩托车行业2023年整体保持了向好的发展趋势。  2023年行业共销售摩托车1899.07万辆,同比下降11.34%,燃油摩托车共销售1418.01万辆,销量同比增长2.85%;电动摩托车销售481.05万辆,同比下降36.97%。二轮摩托车共销售1660.01万辆,同比下降13.23%,三轮摩托车销售239.05万辆,同比增长4.46%。其中,二轮燃油摩托车销售1285.22万辆,同...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统计,2023年燃油摩托车总体实现小幅增长,其中,国内市场基本保持稳定,外贸出口明显增长。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品类国内市场销售出现下滑,而出口实现较大幅度增长。摩托车行业2023年整体保持了向好的发展趋势。
  2023年行业共销售摩托车1899.07万辆,同比下降11.34%,燃油摩托车共销售1418.01万辆,销量同比增长2.85%;电动摩托车销售481.05万辆,同比下降36.97%。二轮摩托车共销售1660.01万辆,同比下降13.23%,三轮摩托车销售239.05万辆,同比增长4.46%。其中,二轮燃油摩托车销售1285.22万辆,同比增长3.39%,二轮燃油摩托车内销497.27万辆,同比下滑5%,二轮燃油摩托车出口787.96万辆,同比增长9.5%。
  1)二轮摩托车整体情况
  分品类来看,全年跨骑车销售774.38万辆,同比增长0.87%;踏板车销售728.48万辆,同比下降27.06%,其中燃油踏板车销售354.6万辆,同比实现增长6.57%,电动踏板摩托车出现下降;弯梁车销售157.15万辆,同比增长7.59%。从各车型销量占二轮车总销量的比重看,跨骑、踏板和弯梁三类车型占比分别为46.65%、43.88%和9.47%。
  分排量来看,50系列销售67.66万辆,同比增长15.92%;110系列销售151.01万辆,同比下降0.69%;125系列销售479.48万辆,同比下降2.82%;150系列销售354.59万辆,同比增长17.64%;200系列销售91.12万辆,同比增长5.75%;250系列销售47.68万辆,同比下降2.94%。大排量摩托车(排量250cc以上,不含250cc)销售52.54万辆,同比下滑5.06%。
  从大于250cc排量二轮摩托车销售趋势来看,2023年大排量摩托车出现近年来的首次下滑,主要系国内销售(32.74万辆)同比下滑23%导致,而出口销售(19.8万辆)同比增长55%。近年来国内摩托车从代步逐步赋予休闲娱乐需求,尤其是经济相对发达的非限禁摩地区,摩托车的运动、休闲、娱乐属性成为年青人群的重要选项,加上短视频的流行,促使国内摩托车文化生活的快速形成,以运动、休闲、娱乐为主的中大排量摩托车市场仍具备潜力。而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完成摩托车车型从代步型到消费型、中大排量摩托车转变,外观酷炫的各式中大排量摩托车保有量较高,市场空间大。随着中国车企越来越具性价比的大排量产品的推出,将可能刺激出口市场进一步增长。
  二轮燃油摩托车销量排名前十名企业为大长江、隆鑫、新大洲本田、五羊-本田、广东大冶、重庆银翔、洛阳北方、宗申、轻骑铃木、钱江摩托,分别销售188万辆、118万辆、76万辆、58万辆、58万辆、51万辆、47万辆、46万辆、40万辆和39万辆,前十企业共722万辆,占燃油摩托车总量的56.15%。
  大于250cc排量摩托车销量前十名企业为:钱江摩托、春风动力、隆鑫、杭州土星、大冶、大长江、新大洲本田、西藏新珠峰、重庆鑫源、五羊-本田,分别销售10.64万辆、7.94万辆、7.53万辆、5.09万辆、4.88万辆、3.41万辆、1.89万辆、1.78万辆、1.74万辆和1.72万辆。自2012年以来,公司大于250cc排量摩托国内市占率一直保持第一。近年来QJMOTOR品牌发展迅速,成为强势国潮品牌,夯实大排量摩托冠军座次,并开始布局海外市场;BENELLI品牌发源于意大利,是引入国内较早的知名大排量摩托品牌,在内销及出口的大排量摩托销量亦在行业前列。
  2)摩托车出口情况
  2023年我国摩托车外贸出口运行平稳,月均出口量在70万辆左右,累计出口量超过830万辆。全年二轮燃油摩托车累计出口量787.95万辆,较2022年719.81万辆同比增长9.5%。
  全年摩托车生产企业产品出口总额68.81亿美元,同比增长1.05%。整车出口量831.68万辆,同比增长8.79%,出口金额54.65亿美元,同比增长3.19%。摩托车发动机出口94.27万台,同比增长7.08%,出口金额2.02亿美元,同比增长0.07%。沙滩车出口36.83万辆,同比下降8.26%,出口金额8.71亿美元,同比下降12.15%。摩托车零部件出口金额3.43亿美元,同比增长7.29%。
  出口分排量位居前六位的系列品种为:125系列、150系列、110系列、200系列、50系列和250系列,分别出口254.09万辆、235.05万辆、110.84万辆、72.3万辆、44.09万辆和32.2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125系列同比下降4.11%,150系列同比增长20.38%,110系列增长4.01%,200系列增长11.8%,50系列增长36.59%,250系列增长29.93%。全年上述六大系列品种共出口748.57万辆,占二轮摩托车出口总量的94.74%。大于250cc排量的二轮摩托车出口19.8万量,虽然占比较少,但较同期增长近55%,增长迅速。
  按二轮燃油摩托车出口量排名,前十名企业为:隆鑫、大长江、广东大冶、重庆银翔、宗申、广州豪进、新大洲本田、力帆、航天巴山、广州天马,上述十家企业共出口470万辆,占二轮燃油摩托车出口总量的59.59%。公司二轮燃油摩托车出口数量排名第16。
  按摩托车出口额排名,排名前十位的企业为:隆鑫、大长江、大冶、宗申、新大洲本田、钱江摩托、厦门厦杏、春风动力、航天巴山、广州大运,上述十家企业共出口321,511万美元,占摩托车出口总金额的58.83%。公司出口金额排名第6。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的愿景是成为全球骑行领域引领者,以“承载激情,成就自由多彩的骑行生活”为使命,致力于高性能摩托车核心技术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将品质和责任视为发展根基,用科技不断升级驾乘体验,打造趣驾出行的产品定制、摩旅生活与用户运营平台。公司拥有Benelli、QJMOTOR、钱江燃油车品牌,排量覆盖50cc-1200cc,品类覆盖复古、街车、巡航、旅行、仿赛、越野等,丰富的产品满足用户出行、运动、竞技、休闲、娱乐等多样性需求,为客户营造了优秀的车生活体验。
  公司自2005年收购百年意大利摩企Benelli,潜心研发大排量运动、娱乐车辆,以深厚的品牌底蕴和持续不懈的投入,使企业具备全系列大排量摩托车优秀的原创设计、正向研发、严谨制造和严苛品控能力,产品经市场验证,为广大摩托车爱好者及同行认同,大于250cc排量产品连续十二年位居中国销售第一,凭借深厚的底蕴和不断的创新,产品获得国际市场的认同。公司与全球领先摩企Harley Davidson 等全球领先企业建立了深度战略合作,在大排量产品上不断提升,大排量车辆已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公司在渠道管理、品牌推广、新媒体应用、用户支持和运营上的不断提升,推动Benelli品牌回归国际一流,QJMOTOR品牌铸就强势国潮,并积极推进品牌出海,国内及海外渠道均获得积极进展。
  报告期内,公司重视全地形车行业的发展及公司能力匹配,积极布局了全地形车产业,推出产品进入市场验证阶段;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公司储备了包括高性能电摩等系列电动二轮产品,谋求国内高端电车、海外市场开拓、油改电等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人才队伍、设计研发、制造技术、质量控制、营销网络、品牌培育等方面。
  (1)公司历来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注重文化培育、人才培养和绩效激励,形成了完整的选、用、育、留机制并持续优化,打造了优秀的决策和执行团队。董事会成员具有丰富的战略、投资、管理等工作经验,高管团队具备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且队伍稳定,中层干部及广大员工具备优秀的执行力,通过文化引领,上下同欲,形成了一支具备优秀决策能力、管理能力及执行能力并富有激情的专业团队,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持续进行的人才培养和培训计划、组织变革和流程优化,推动公司成为学习型组织、流程型组织,促进公司持续、高效发展。
  (2)公司拥有完善的设计、研发体系,在行业中具备领先优势。“源于市场,终于市场”是公司的研发文化,一切围绕用户。公司建有包括动力总成研究院、整车研究所、电气研究所、人机工程研究所、综合实验室、试验场所等机构,具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认可实验室”、“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重点实验室”资格。公司在上海、杭州、温岭以及意大利等地建立分支机构,在研发投入、研发人员数量方面均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通过自主创新、合作开发、引进消化等多种方式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公司具备了包括原创造型、发动机及变速箱、整车平台、电气及智能化控制等优秀的设计、研发能力,具备摩托车发动机及整车全流程正向研发能力。尤其是在大排量领域,公司自收购意大利百年摩企 Benelli,掌握大排量发动机及整车的协同研发、制造技术,具备深厚的底蕴和积累,产品符合并优于行业国IV、欧V、EPA等法规标准等。得益于掌握核心优势,公司推出的系列大排量产品在行业具备优秀的竞争力,4缸600cc排量的发动机及相关车型为国内首创,大于250cc排量的车型国内销量连续十二年第一,赢得广泛市场与口碑。 公司参与了多项国家标准制定,拥有大排量动力及整车核心专利,部分产品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配及关键零部件产品等荣誉。
  (3)公司自1985年从事摩托车行业,2005年收购具备百年历史的Benelli公司,2012年被认定为国家摩托车及零部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企业,多年来沉淀了先进的机械制造经验,具备高端机械加工能力;2016年进入吉利体系后,获得控股股东多方管理及技术支持,制造技术得到进一步提升。通过精益制造持续推进、过程管控、优秀供应商导入、信息化全流程支持等,实现了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制程保障体系、物流配送体系等,获得国家免检认证。鉴于大排量车型的生产需求,逐步培育智能化生产、定制化生产能力,推进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践行“用人品铸造精品”的制造理念。公司的制造技术也获得了国际品牌的认可,得以与哈雷公司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机车业务的合作。
  (4)公司全员秉承“对品牌负责,让用户满意”的质量方针,始终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实施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通过对标汽车行业质量管理,建立全套IATF16949、ISO9000质量体系,并结合钱江摩托产品特色不断优化体系建设。通过质量阀模式对产品诞生过程实施有效管理,持续建立和迭代一整套远高于行业标准的DV/PV标准;通过完善的供应商质量体系建设,选择、提升行业优秀供应商,有效保证零部件质量;通过生产设备自动化升级、精益化管理,并导入VDA6.3过程审核,不断提升制造过程质量能力;通过信息化升级、车型分类管理等,快速获取用户满意度信息,不断提升渠道服务质量。公司可靠的产品质量、精致的感知质量、高效的服务质量受到国内外各个市场的高度信赖。
  (5)公司建立了广阔的营销网络体系,覆盖国内外区域,拥有较强的合作伙伴,通路顺畅。各品牌国内共拥有近3000家经销商门店,覆盖省会城市及主要地、县级,能为用户提供所在范围内优秀的购车体验和用车服务。同时,公司发力建设基于LBS位置服务的线上映射店及车联网服务,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的联动服务。近年来,顺应新媒体的应用,建立品牌引流矩阵,进一步拓宽营销渠道。全球范围内,在美国、意大利、印尼建立子公司,通过自建及合作等方式,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拓开市场,获得欧洲、拉美、东南亚、中东等热点市场消费者的认可。
  (6)公司拥有“钱江”、“QJMOTOR”、“Benelli”等国内外知名品牌,其中钱江品牌曾获“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国潮品牌QJMOTOR一经推出,便为广大年轻消费者广泛认同,成为强势国潮品牌,通过近年海外媒体、赛事、展览传播,逐渐推向国际,为QJMOTOR品牌出海奠定基础;Benelli为欧洲具备百年传承和底蕴的知名品牌。各品牌协同构成入门、国潮、国际一流的全覆盖品牌矩阵,为消费者带来丰富的选择。相关品牌在国内外进行注册保护,国内外商标合计超过500项。
  报告期内,公司的专利、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等持续稳定。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公司主要围绕“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组织能力”的核心竞争逻辑,持续增强营销能力、研发能力、供应链能力与组织能力建设。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98亿元,同比下滑9.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4亿元,同比增长11.67%。
  报告期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一、稳固大排量摩托份额,促进小排量销售增长
  2023年摩托车(以下均指不含电动车)销售约38.94万辆,总量同比略增,其中250cc以上(含)大排量销售约13.77万辆,同比下滑约22.7%。小排量车型销售约25.17万辆,同比增长约21.8%,增长部分主要为QJMOTOR品牌小排量产品。
  1、国内销售总量较同期增长,大排量车型销售同比下滑
  2023年公司国内摩托车销售约21.2万辆,同比上升约6.2%; 250cc以上(含)大排量销量约8.67万辆,同比下滑约28.3%。国内消费形势变化及行业竞争的加剧,对大排量销售造成影响。
  2、出口总量及大排量车型销售同比下滑
  2023年公司摩托车出口17.74万辆,同比下滑约4.2%,其中250cc以上(含)大排量出口约5.09万台,同比下滑约11%。
  二、继续深耕多品牌,深化品牌运营,提升品牌力
  1、多品牌协同推进,打造国潮、国际品牌,推动品牌出海
  公司持续夯实多品牌战略,通过Benelli、QJMOTOR、钱江等多品牌形成协同势能,提升“全球骑行领域引领者”的企业品牌形象。在推动“国潮”印记深入QJMOTOR品牌基因后,公司在多个国家展开了QJMOTOR的商标注册、品牌宣传和渠道建设,结合各种展会、QJGP/WSBK等国际赛事等,将QJMOTOR的品牌影响辐射至国际,提升品牌海外知名度,助力品牌出海;通过Benelli super college打造Benelli品牌大排量领域实力形象,培育品牌高素质核心用户群,打造Benelli回归国际形象;围绕“新能源”产业升级,公司推动钱江电动出海,开拓海外新能源市场。
  2、持续推动网络传播新模式,强化品牌传播与用户触达
  推进全方面立体式发声,扩大产品声量,公司通过开展官方号日播和重要活动直播,初步建立经销商直播矩阵化体系,店铺获客线索得到良好提升。通过推动市场和用户广泛创作和传播,全年实现摩托范内容曝光量4亿+,车型浏览量1.7亿;官方账号合计曝光1亿+;抖音核心话题传播量100亿+,进一步增强品牌与用户的触达。
  同时,通过积极开展品牌系列主题活动,引领用户探索分享丰富多彩的骑行生活,提升用户满意度:全年共开展数百场线下活动,已逐步形成QJGP、驾控训练营、骁骑联盟、TRK骑士团等系列常态化主题推广内容,引领客户一同探索丰富多彩的骑行生活,并通过线下活动与线上传播矩阵相结合,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
  三、丰富产品线,持续提升产品力
  2023年国内共上市燃油车超过27款,包括5款Benelli车型(涵盖Tornado龙卷风系列、TRK旅行系列、Leoncino幼狮系列),通过调整Benelli产品结构,以高端重机姿态推动品牌回归国际一线;18款QJMOTOR车型(涵盖闪、赛、追、骁、鸿系列),领跑国内公升产品,巩固国潮品牌地位,同步下探入门级差异化小排量和踏板车,扩展产品序列;4款钱江车型以及多款钱江电动车,持续为市场提供序列最齐全,排量最丰富的优秀产品。2023年公司两款ATV产品开始进入市场测试,为公司进入全地形车产业奠定基础。
  同时,推出多项新技术应用,如智能仪表、AMT自动换挡、ARAS驾驶辅助、智能电控混动技术等,有效提升车辆安全、操控、舒适及智能化等水平,提升用户驾乘体验和用户联接能力,增强了产品力。
  四、提升国内渠道活力,推进自主外贸渠道建设
  1、基于对市场容量和客户活跃数据的分析,公司持续着力打造高质量渠道体系,完善国内渠道布局。2023年QJMOTOR门店超1400家,通过提升旗舰店比例及店效,进一步完善渠道布局;Benelli门店超600家,其中核心门店66家,通过优化渠道结构,推进核心门店布局,提升门店形象、经营及服务能力。
  以总部数据共享为基础,推行管理到店,强化实施规范管理、细节管理和过程管理,赋能渠道经营能力,提升国内渠道的管控能力。同时,持续加强售后服务的硬实力与软实力建设,强化线上用户联接,建立内外部服务快速响应机制,夯实服务运营能力,提升服务质量,持续提升产品口碑及产品体验。
  2、持续推进自主外贸渠道建设,公司于美国、印尼新设立子公司,进行海外品牌推广,实现自有品牌出海。2023年新增开拓20+国家市场,建立30+家进口商渠道,自主外贸(非通过第三方出口)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0%,占比提升至29%,为后续业绩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五、持续推行质量工程建设,系统性提升质量体系能力
  通过实施精细化管理中大排量产品,严谨验证公升级产品,对标国际一线品牌的产品,增加产品的综合竞争力;通过推进常规车管理平台化,保障常规车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通过建立和健全电动车、沙滩车质量体系,为产品高质量进入国际市场竞争奠定基础;通过实施过程质量控制点管理,提升各环节交付质量;通过实施全生命周期产品评价,保证产品竞争力。
  六、持续推进组织变革,提升企业整体运营能力
  推进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型组织架构变革与流程优化,提升组织能力,实现公司运营效率提升。
  1、开展变革管理与流程优化,优化公司核心流程,结合主流程梳理职位,重构组织结构和激励方案,提升运营效率。针对公司核心业务痛点,完成15条核心流程及61条业务流程优化,减少18%二级部门组织。
  2、持续推进精益生产,精细规划和有序推进钱江摩托智慧产业园建设,打造高人效、高品质和优成本的制造产业链。
  3、深化制造经营体运行,聚焦供应链保供安全和品质提升,保障敏捷交付。在精准实施战略采购与关重件采购布局同时,公司自制能力和品控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自制率提升15%,车架合格率提升至92%,以敏捷响应市场需求。
  4、建立符合组织与人才能力发展需求的人才赋能体系。通过领导力培养、业务提升系列课程、雏鹰计划等相关人才赋能项目,体系化提升人才综合能力,全年总培训时长276845小时;通过持续优化薪酬激励体系,支撑价值评价与分配,助力业务目标达成,共梳理45项薪酬激励政策,重点针对CBG、制造BU等核心业务设计落地13个方案。
  5、完善法务合规管理体系,强化合规经营意识,落实反不正当竞争、出口管制、数据防护、隐私保护等多项管控措施,增强企业永续经营能力。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燃油摩托车
  (1)国内燃油摩托车市场分析
  国内二轮摩托车由于禁限摩、消费升级、替代品渗透等原因,交通属性持续受抑制,尤其是普通代步二轮燃油摩托车,市场需求持续下滑。
  随着市场消费意识转变与购买力增强,日益普及的大排量摩托车文化的影响,使得大排量摩托车的休闲娱乐属性凸显,成为年轻一代的新生活方式选择。从大排量摩托车销量占比看,中国约为 9%,远低于欧洲 (约 50%+)、美国 (约90%+)。以欧美发达国家为参照,虽然国内存在禁限摩区域,但我国大排量市场容量增长仍具备一定空间。高端大排摩托车是中国摩托车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各大企业提升市场占有率、提高利润空间的主战场。自2017年-2022年,国内大排量摩托车市场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但受整体经济形势影响,2023年国内大排量摩托车市场需求疲软,出现较为严重的供大于求,迫使包括国产、合资、大贸在内的摩托车品牌加入价格战,愈演愈烈的降价使得各摩托车企业盈利空间承压,难以维持过往的毛利率水平。价格竞争又一定程度上引发市场的观望情绪,对国产大排量销售产生较大影响。2023年,国内大排量摩托车市场迎来近年来首次下滑。大于250cc大排量摩托车内销销量32.74万辆,同比下滑23.09%。钱江摩托虽以23%的市占率仍居国内大排量车型销售首位,但与多数品牌一样,同比出现下滑。随着社会消费观念趋向务实和理性,为客户提供具性价比的产品,可能成为中大排摩托车同质化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因素。
  内销二轮燃油摩托车市场销量近两年年来持续下滑,2023年跨骑式同比下滑约11%,弯梁式同比下滑约4%,而踏板式同比增长约1%。踏板式种占比最大的110cc到150cc的小踏板产品同比增长约4%,其市场容量与占比持续提升,其中125cc产品市场规模最大,150cc产品市场规模较小但增势迅猛,该细分市场仍具备市场空间。这部分市场中,头部厂家市占率较高,优势明显,差异化、高品质的产品战略是实现竞争突围的途径之一。
  (2)国际燃油摩托车市场分析
  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导致消费乏力,给全球摩托车产业发展带来挑战。虽然全球摩托车市场空间仍然巨大,但日本、欧美、印度等国际老牌摩托车企业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其品牌、渠道、金融体系都有较强的先发优势,整体竞争态势激烈。2023年中国整车出口量831.68万辆,同比增长8.79%,出口金额54.65亿美元,同比增长3.19%,其中二轮燃油摩托车出口787.95万辆,同比增长9.5%;大于250cc产品出口19.8万辆,同比增长55%,持续3年获得增长。
  从细分市场来看,亚太、拉美、中东、非洲等发展中区域中低端燃油摩托车产品市场广阔,目前市场主要被日系、印度以及本土品牌占据,其市场多以高性价比的产品为主;欧美等发达国家区域是高端产品的主要市场,但多为欧美日等品牌占有。中国品牌进入这些市场,需要克服品牌、文化、习惯等种种因素,但经过本土成熟考验的产品,能为这些既有市场带来具有产品力和性价比的产品,这是大排量产品出海、品牌出海的可能机会。中国品牌通过参加国际赛事、社媒传播等策略逐步打造品牌力,入局高端市场竞争。
  得益于越野摩托车赛事的普及与发展,以及技术进步,全球越野摩托车市场当前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市场集中于南美、北美和欧洲,以欧洲和日本品牌为主。根据德国statista预测,23年全球越野车市场销售额为80亿美元,并以近4%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在2028年达到97亿美元。其中林道越野市占36%,场地越野市占25%。相较于销售价格高昂的竞技类越野车,非竞技类越野车在南美,北美乃至东南亚市场都有一定的需求,由于当地国家基础建设薄弱,摩托车被视作重要交通工具,具有良好通过性的经济性越野摩托车产品拥有较大的销售潜力,中国摩托车品牌可以凭借优秀的产品力和性价比进入该市场。
  二、电动车市场分析
  政策利好、应用场景需求,以及电动车二轮车本身具备的环保、便利、高性价比等属性,推动电动二轮车行业快速发展。城市通勤、生活等短途出行中,电动二轮车凭借其在速度、通行便捷成为汽车的有效补充或替代;快递、外卖等应用场景快速发展,也催生了对电动二轮车的市场需求;“三电”技术的成熟,以及物联网、互联网等技术促进电动车产品创新升级,推动燃油摩托车向电动化转型,加上节能减排等政策的推进驱动,使全球摩托车电动化成为必然趋势,随着电池技术的提升、电池价格的降低、快充、换电等模式的成熟,摩托车电动化仍具备加大容量,摩托车电动化率将进一步提升,海外电动车未来也可能将迎来增长。
  (1)国内电动车市场
  国内通勤电动车已经进入成熟的阶段。传统头部品牌在较低价段销量领先,互联网二轮电动车品牌作为新起之秀,通过技术创新与传统工艺融合,产品智能化程度相对更高,骑行体验感更好,互联网渠道资源更具优势,也获得优秀表现。传统燃油车企业凭借平台优势和技术积累,也推出电动摩托车产品,包括利用传统优势的油改电产品,但总体份额较少。
  (2)国际电动车市场机会
  2019年以来,为了应对碳排放和环境污染问题,以印尼、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出台相关政策补助电动车产业,“油改电”进程加快,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报告,东南亚电动摩托车将在2025年后开始快速增长。
  印尼、泰国作为东南亚“油改电”政策的主要推行国家及电动摩托车消费市场,其补贴政策均对本地生产品牌倾斜,结合本地化,加强与本地生态合作可达到“1+1〉2”的协同效果。初始发展阶段,仅依靠C端很难大规模将电摩产品售卖出去,而加强和B/G端合作能争取到更多市场机会和更大的盈利空间,尤其是和摩的、外卖、快递等产业公司。这或能为国内车企参与竞争带来机会。
  三、全地形车市场分析
  全球全地形车产业整体保持增长态势,消费市场集中于北美和欧洲,当前保持在年销量100万台水平,且根据Allied Market预测,整体将保持增长态势。而据 Statistia 数据显示,在全地形车消费市场的全球分布中,北美占比73%,欧洲占比16%,两者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消费量份额。
  中国全地形车行业长期出口导向型特征明显,90%以上全地形车都出口到国外。而据中国摩托车协会产销数据显示,2023年,沙滩车出口36.83万辆,同比下降8.26%,出口金额8.71亿美元,同比下降12.15%。中国全地形车出口金额中,春风动力出口金额长期占70%以上,呈现寡头垄断局面。
  公司发展战略
  2024年,公司在发展战略上将着力稳固国内大排量销量,下探差异化小排量,全面拓展国际市场,加快成长型业务发展速度,严控质量和成本,提升市场综合竞争力,同时,聚焦经营四力建设,保障业绩达成。
  2024年经营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全面施策,促进国内业务稳固发展
  围绕“品牌力+产品力+渠道力”核心竞争逻辑,明晰品牌标签、产品线及重点市场,实行全面施策,实现国内业务稳固发展。
  QJMOTOR品牌聚焦玩乐主义心智人群,强化品牌“玩乐型”形象标签认知和用户互动关系玩乐文化;产品上将继续丰富主力产品线,领跑公升级,下探入门级,升级以“赛”、“闪” 为核心的高辨识度系列产品;渠道建设上将持续推进渠道建设,以TOP门店为核心深化门店管理机制,全面提升门店零售能力;
  Benelli品牌聚焦悦己主义心智人群,回归“国际主流品牌”形象标签认知,提升用户美誉度;产品上将聚焦高端、高毛利、差异化产品,通过挖掘现有产品潜力,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扩充产品序列;渠道建设上将重塑以S级门店为核心的大贸店布局,深化S级门店运营,实现店效提升;
  钱江(Qjiang)品牌聚焦实用主义心智人群,重新塑造“实用性、品质优、服务好”形象标签;产品上推出全新产品抢占踏板车市场,升级CBF发动机稳固跨骑车份额;渠道建设上将巩固西南市场,同时以浙江、福建渠道为样板渗透县级、乡镇渠道;
  2、全线出击,实现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国际化战略是公司2024年头号战略,公司将基于“大手笔、大组织、大增长”进行布置,全线出击,通过落地全球化品牌战略、推进核心潜力市场渠道建设、加强战略合作,实现海外业务快速增长。
  品牌宣传上,公司将通过持续的自建网站与社媒平台推广、赛事活动及各类展会投入,提升品牌国际知名度,助力品牌出海。
  渠道开发上,重点关注欧美、拉美、中东及非洲市场,深耕已切入市场并完善产品布局,开拓空白市场,统筹规划整体渠道、服务等,持续做好核心客户维护,为后续市场布局奠定基础;重点市场如印尼、美国市场,将组建营销、服务团队,构建自主销售渠道。
  对于电车出海,首期将以东南亚市场为试点,依据to B/G目标市场需求,发展全新多功能跨界电摩;结合快充及换电的能源补充双系统架构,为用户解决基础设施不足及里程焦虑等痛点。
  公司还将加强与国际品牌的战略合作,进一步扩大合作深度和广度,推出非竞技类和竞技类越野车产品,扩大出海品类。
  3、谋篇布局,构建全地形车产业基础
  基于全球全地形车消费市场分布,及各市场差异化需求,2024年公司将面向全球布局全地形车产业,规划研发10款全地形车,计划实现ATV1000量产并销售,完成ATV600市场验证并快速形成量产,推进其他ATV、UTV、SSV及雪地车等项目的设计开发试验工作,为2025年上市销售打下基础;
  通过量产车型以点带面,逐步拓开欧洲市场,并开发欧美市场多个意向客户,谋取市场破局。
  4、夯实组织,提升企业整体运营能力
  基于业务与流程变革,做到强前台、优中台、精后台,提升企业核心运营能力。
  (1)基于IPD流程,通过优化流程活动、提升核心效率、加强风险管控,提升集成产品开发效率;同时加强新技术储备,持续提升产品电子化、智能化水平,以技术创新赋能产品升级;
  (2)通过强化全流程品质管控和持续对标管理,夯实品控基础管理,提升产品品质保证能力;
  (3)落实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管控,保障产品成本有效匹配市场变化;
  (4)全面落地OTD流程,持续推进精益管理,建立效率为根、质量为本、成本择优的敏捷供应链体系;
  (5)有序推进钱江摩托智慧产业园关键节点计划达成,打造智能、高效、绿色、环保的智慧工厂;做好新工厂搬迁的准备工作,争取零部件厂区于年底进入量产,整车主生产区2025年8月前进入量产。
  (6)加强数字化建设,基于业务与流程变革,重视系统迭代、数据交互、用户链接和模型构建,持续赋能业务提质、增效、降本;
  (7)组织与人才建设上,基于组织及核心管理团队全方位诊断,匹配差异化人才策略,提升战略业务适配性;持续搭建导向正确、结构清晰、形式多元的薪酬激励体系,保障人才梯队支撑战略发展。
  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经济风险
  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面临承压下行,国内外需求收缩态势。摩托车尤其是大排量休闲娱乐摩托车属于可选消费,居民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的变化,可能会对市场扩张和产品销售产生一定的压力。公司将采取系列手段,包括深耕市场,调整产品结构、扩展品类、加大新品投放,同时探索摩托文化的运营,优化产业结构等,增强公司风险应对能力。
  2、贸易政策变化及地缘政治风险
  外销在公司业务中占有较高的比重,近年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频现,如果未来主要出口国家(地区)对国内摩托车产品的进口贸易政策、产品认证制度等发生变化,或发生地缘政治风险,可能会对特殊地区的业务产生一定的风险。公司将秉承稳健、合规经营的原则,紧跟目的市场政策变化,适时做出应对。
  3、汇率变动风险
  鉴于公司外销业务占比较大,汇率波动幅度较大时,不仅会影响公司出口业务的正常进行,还可能对公司造成汇兑损失。针对该风险,公司将持续对汇率研究分析,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合理利用外汇避险工具,稳定出口业务,避免汇兑损失。
  4、成本风险
  原材料成本及人力成本在公司生产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大宗原材料采购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人员薪资、福利水平的整体上涨,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影响。公司将持续通过推进采购价格限幅联动、精益生产、提高自动化水平的方式,精员增效,摊薄成本风险。
  5、供应风险
  贸易摩擦的持续,可能对供应链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大排量进口配件、部分芯片的供应可能会出现短缺或延迟交货,供应的短缺、延迟将会影响市场端的交期,导致客户不满。公司将紧跟市场变化,积极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确保配件保质、足量、及时供应,并保持适量的库存,保障生产顺畅,满足客户需求。
  6、客户违约风险
  客户应收账款可能发生逾期,导致应收款逾期的风险。针对该风险,公司将持续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并严格控制发运前置程序的审查,同时加大信用保险的覆盖,从而控制风险。
  7、新品开发风险
  新品的推出有利于为用户提供更优的体验,也是公司销量推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公司每年均推出多款全新和改款升级车辆,涉及新动力、新平台、新技术的应用,以保持市场领先态势。但新品开发及后期推广等工作均需投入大量的时间及资源等,如果公司开发的产品、应用的新技术不能良好符合市场需求,或推广不及预期,将会对产品销售和市场竞争力造成不利影响,并造成公司成本的增加。公司将积极跟踪市场消费趋势,紧密跟踪用户反馈,掌握消费者需求,匹配产品定义并及时修订,以持续推出符合消费预期的新品。另外,通过各种新媒体精准推广产品,促进新品触达客户。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