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基因工程及相关药物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

  • 产品类型:

    生物、生化药、化学药

  • 产品名称:

    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剂 、 创伤修复 、 抗感染系列 、 器官移植 、 心脑血管系统用药 、 糖尿病用药 、 消化系统 、 神经系统用药 、 肌肉骨骼系统用药 、 抗过敏用药 、 多肽(激素类)用药 、 镇痛用药

  • 经营范围:

    生产片剂、重组产品、小容量注射剂、冻干粉针剂、胶囊剂、颗粒剂、原料药(鲑降钙素、司他夫定、奥曲肽、三磷酸胞苷二钠、萘哌地尔);生产、销售“双鹭牌红欣胶囊”保健食品;普通货运;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26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复合辅酶销售收入(元) 1222.00万 - - - -
复合辅酶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59.82 - - - -
替莫唑胺销售收入(元) 4361.00万 - - - -
替莫唑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24.61 - - - -
来那度胺胶囊销售收入(元) 1127.00万 - - - -
来那度胺胶囊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65.69 - - - -
重组人白介素-11销售收入(元) 1095.00万 - - - -
重组人白介素-11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46.69 - - - -
重组人白介素-2销售收入(元) 1148.00万 - - - -
重组人白介素-2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30.93 - - - -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销售收入(元) 5293.00万 - - - -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27.45 - - - -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销售收入(元) 4059.00万 - - - -
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15.26 - - - -
产量:化学药(支、盒、瓶) - 2057.89万 - - -
产量:生物、生化药(支、盒、瓶) - 1438.13万 - - -
销量:化学药(支、盒、瓶) - 1986.70万 - - -
销量:生物、生化药(支、盒、瓶) - 1441.54万 - - -
化学药产量(支、盒、瓶) - - 747.38万 792.05万 1039.94万
化学药销量(支、盒、瓶) - - 772.94万 818.31万 1027.33万
生物、生化药产量(支、盒、瓶) - - 1623.86万 1566.77万 1298.19万
生物、生化药销量(支、盒、瓶) - - 1610.89万 1571.28万 1537.58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1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29%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3455.52万 3.39%
客户2
3150.18万 3.09%
客户3
2157.94万 2.12%
客户4
1455.98万 1.43%
客户5
1285.86万 1.2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8507.04万元,占总采购额的29.88%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3479.07万 12.22%
供应商2
2251.68万 7.91%
供应商3
1137.86万 4.00%
供应商4
994.40万 3.49%
供应商5
644.03万 2.2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2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7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892.07万 2.75%
第二名
2532.75万 2.41%
第三名
2450.40万 2.33%
第四名
2343.74万 2.23%
第五名
2098.56万 2.0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720.67万元,占总采购额的26.8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291.88万 9.31%
第二名
1090.23万 7.85%
第三名
710.81万 5.12%
第四名
333.75万 2.40%
第五名
294.00万 2.1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2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64%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566.39万 2.94%
第二名
2661.19万 2.19%
第三名
2483.93万 2.04%
第四名
2135.04万 1.76%
第五名
2073.24万 1.7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770.71万元,占总采购额的20.9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019.82万 7.70%
第二名
707.09万 5.34%
第三名
442.20万 3.34%
第四名
344.96万 2.60%
第五名
256.64万 1.9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0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3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516.04万 2.26%
第二名
2223.21万 2.00%
第三名
1943.62万 1.75%
第四名
1928.76万 1.73%
第五名
1752.39万 1.5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224.33万元,占总采购额的9.6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05.76万 3.19%
第二名
309.73万 2.44%
第三名
205.91万 1.62%
第四名
154.25万 1.21%
第五名
148.67万 1.1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6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2.9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6959.52万 3.43%
第二名
5978.80万 2.95%
第三名
4603.56万 2.27%
第四名
4586.41万 2.26%
第五名
4110.30万 2.0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519.74万元,占总采购额的25.6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025.49万 17.15%
第二名
495.42万 2.81%
第三名
456.64万 2.59%
第四名
307.92万 1.74%
第五名
234.27万 1.33%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所处行业  公司主要从事基因工程及相关药物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及《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证监会公告[2012]31号),公司所从事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C27)”。  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经过30年的发展,公司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心脑血管治疗领域、肝病治疗领域、糖尿病治疗领域、肾病治疗领域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和产品储备。先后研究开发并投放市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个国家一类新药在内的80余个品种,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9项。公司先后九次作为企业独立申请并...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所处行业
  公司主要从事基因工程及相关药物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及《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证监会公告[2012]31号),公司所从事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C27)”。
  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经过30年的发展,公司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心脑血管治疗领域、肝病治疗领域、糖尿病治疗领域、肾病治疗领域拥有丰富的产品线和产品储备。先后研究开发并投放市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个国家一类新药在内的80余个品种,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9项。公司先后九次作为企业独立申请并获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基金资助。系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科技园海淀园首批“百家创新企业”、“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G20工程)重点培育企业、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和4项国家“863”计划成果的产业化基地。
  公司核心产品生物制剂注射用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剂系创伤修复产品,两个产品均属于生物制品一类新药产品,是国家“九五”期间重点开发的创新药,国家863计划重大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核心产品立生素(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短效,北京市名牌产品)、久立(聚乙二醇化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长效)、迈格尔(白介素-11,国内首仿)和欣吉尔(白介素-2)均系公司主要盈利品种。抗肿瘤药替莫唑胺(国产第二家上市)、来那度胺(国产第一家上市)、三氧化二砷(独家剂型,国内第二家)等品种奠定了公司抗肿瘤系列产品在医药行业内的地位,心血管治疗领域拥有复合辅酶(独家产品)、杏灵滴丸等产品,公司获批新产品数量、提交上市申请产品数量连续几年名列北京市前列,产品储备丰富。
  3、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专注于基因工程及相关药物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经营,紧紧围绕疾病谱的变化布局研发、生产和服务领域。经营药品的治疗范围涉及肿瘤、心脑血管、抗感染免疫、代谢病、创伤修复、肝病、肾病及罕见病等领域。
  公司八大处生产基地主要包括片剂、硬胶囊剂、颗粒剂、小容量注射剂(含抗肿瘤药)、冻干粉针剂(含抗肿瘤药)、生化原料药(依诺肝素钠、三磷酸胞苷二钠、门冬酰胺酶)、治疗用生物制品(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2(125Ala)、重组人白介素-2(125Ala)注射液、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精神药品(扎来普隆胶囊)、医疗用毒性药品(注射用三氧化二砷);昌平生产基地主要包括片剂(含抗肿瘤药)、硬胶囊剂(含抗肿瘤药)、颗粒剂(抗肿瘤药)、软胶囊剂、小容量注射剂(含抗肿瘤药)、冻干粉针剂(含抗肿瘤药)、鼻用制剂(鼻用喷雾剂)、丸剂(滴丸剂)、气雾剂(激素类)、生化原料药(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治疗用生物制品(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注射用重组人新型复合α干扰素(122Arg)、重组人新型复合α干扰素(122Arg)注射液;大兴生产基地主要包括片剂(含抗肿瘤药)、硬胶囊剂(含抗肿瘤药)、颗粒剂、喷雾剂、口服液、治疗用生物制品(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门冬胰岛素50注射液、注射用卵泡刺激素);河北省沧州、新乡双鹭为原料药生产基地。
  1、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要产品系列包括抗肿瘤及免疫调节类产品,目前该系列产品中有多个公司优势产品和重要盈利产品,产品包括立生素(人细胞刺激因子)、久立(聚乙二醇化人粒细胞刺激因子)、迈格尔(白介素-11)和欣吉尔(白介素-2)、替莫唑胺、来那度胺、三氧化二砷、胸腺五肽等15个产品;创伤修复类产品有扶济复(外用冻干粉针和凝胶剂);心血管系统用药有依诺肝素钠、复合辅酶、杏灵滴丸、替米沙坦片和胶囊、阿加曲班注射液等8个产品;抗感染用药有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注射用伏立康唑及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阿德福韦酯片及胶囊等13个产品;糖尿病用药包括伏格列波糖片、达格列净片、依帕司他片、维格列汀片等5个产品。
  2、经营模式
  公司是集药品研发、生产、经营服务于一体的医药生物技术企业,公司业务涵盖前端的原料、生物原液和制剂的研发生产到终端的产品经营环节。公司能取得今天的经营成果主要得益对公司存量资产的不断增值和业务管理和经营能力的不断提升,也得益于公司围绕主业投入不断获得的完整的医药产业链带来的持续收益。
  按照公司发展规划,公司仍将以药品研发与生产经营为主业,公司将加大创新药的开发和创新服务的比重。公司也将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继续筛选部分医药大健康领域的优质投资标的进行投资,参与创新药的创新活动及权重。确保企业在医药健康领域打造好一个完整的生态链,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力争主业发展稳健的同时拓展业务也能持续获得良好回报。
  (1)研发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上市持有人方式和项目投资相结合等模式,持续研发新的产品。公司技术中心系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市重组蛋白关键技术及应用工程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拥有以原核、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为宿主的基因工程药物上游技术模块、蛋白质规模化制备技术模块、长效蛋白质制剂技术模块平台,目前主要从事的研究包括长效蛋白药物、高端基因工程药物(包括抗体)、特色的专利药和特色生化药物。公司持续引进新技术和技术骨干,充分利用国内外的优势研发资源,通过技术受让、合作研究以及股权投资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公司在肿瘤、肝病、代谢病、心脑血管等领域基因工程和生化药物的优势,逐步进入人类健康的重要新领域。公司在常见多发病及季节性应急药品组合产品链布局上取得突破,品种数量不断丰富,争取在两年内达到20个以上产品。
  创新药研发具有难度大,风险高、投入大,历时长的特点,研发进程受政策变化影响大,部分产品公司采取“VIC模式”(VC(风险投资)+IP(知识产权)+CRO(研发外包))相结合的新药研发模式。
  (2)生产模式
  公司所有获批产品均采取自主生产的方式,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和集中招标采购报量情况采取“以销定产”的模式。近两年,公司在口服和注射剂产能和品质提升方面不断取得进展,在未来两年争取在当前基础上实现倍增。公司以保证产品质量及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为目的,严格按照法规要求组织生产,以市场和客户需求制订生产计划,结合各产品的生产能力情况,由生产部制定各车间的生产计划并协调和督促生产计划的完成,同时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质量保证部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对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全程检测及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公司依托药品生产系统领域齐全的优势,吸引了多家研发公司合作进行创新药工艺后期的开发,采用接受CMO的方式扩大生产经营服务规模。
  (3)销售模式
  公司目前的营销模式采取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方式,部分成熟地区建立自己的销售团队,部分地区采用经销模式,部分地区采取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公司向所有销售区域提供专业化的学术推广服务,由公司市场和销售部门制订规划并实施。公司通过加强区域管理,外包服务,积极吸收有实力的经销商和营销骨干,调整营销策略,根据公司自身产品特点,在加强现有开发等级医院等终端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基层医疗机构,加强民营医院、专科医院的开发力度。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扩大市场占有率。
  在发展传统销售模式的同时,公司积极进行营销转型,以适应药品集采的常态化和不断变化的医保支付模式。在药品挂网准入政策不断趋于统一、严格、规范的情况下,公司持续跟进政策变化,全面推进新上市药品的全国挂网申报工作。另一方面,公司积极探索互联网及第三终端等新的药品营销模式初见成效,从主流平台自营业务入手,全力推进电商合作业务,在历经多轮谈判与商讨、完成了供应链确认、统一文描信息、明确线上推广策略等工作后,成功推动部分品种的电商专供规格,目前已打开“终端有覆盖、平台有布点、新渠道有增长”的良好局面,开辟了规范、稳定、可控的电商销售渠道。多种营销模式经营格局基本形成,分散了渠道单一的风险。
  (4)采购模式
  本公司由采购部统一负责对外采购工作,采取“以产定购”的模式,根据生产计划、库存情况及原材料市场情况,制定原材料的采购计划,保证物料及时供应;采购部每月初提出原材料、包装物等采购价格清单,经采购负责人签字,财务部审核后,送总经理审批。其中,涉及到的大宗原材料的价格清单,送总经理专项审批。采购部根据历年业务往来情况建立供应商档案,逐步形成合格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名单。
  3、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近年来营业收入受到经营环境、产品集采降价等政策因素的影响,有一定的波动,但公司产品品类较多,部分产品技术优势明显,随着重点监控用药等政策的变化,新品种陆续上市及传统优势品种的挖潜,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公司处于上市审批、临床试验和临床前不同阶段的品种管线形成了良好的梯队,后续储备品种丰富,技术竞争壁垒高,业绩驱动力充足。随着公司生产设备的升级改造,大兴生物产业基地的进一步完善,一批重磅基因工程药物和特色新药新产品将推向市场,公司将进一步提高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为后期产品市场的不断开拓奠定基础。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双鹭药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生物药、特色化学药物及天然药物的研发和生产经营,主要产品涉及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抗感染、糖尿病治疗、创伤修复、肝病治疗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无重大改变。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2024年国家与各省的分层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仍继续推进,进入集采的范围逐步扩大,对公司而言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药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使部分产品盈利空间减少,但对部分技术壁垒较高、国内竞争不激烈的产品,可以采取以价格换市场,实现国产替代进口,从而迎来良好的市场机会。从国家2023第八批集采产品价格下降幅度看,仿制药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的盈利空间将会进一步被压缩。
  总体而言,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政策风险
  国家集采在2024年仍会持续推进,2023年3月,国家集采第8批39个药品采购成功,平均降价56%。2023年11月,国家集采第9批41种药品采购成功,平均降价58%。2024年1月初,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提出推动集采“扩围提质”,“开展新批次国家组织药品耗材集采,做好集采中选品种协议期满接续,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至少达到500个”。
  按国家集采之前的节奏,每年2批次左右80-100个品种;而省级+省际联盟覆盖各省50-80个品种。
  集采导致的产品价格波动,将会影响更多企业,仿制药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部分产品进入微利时代。
  应对策略是研发上市更多特色产品避开集采实现差异化营销。
  2、产品价格降低风险
  集中招标采购的大力推进将使更多的品种进入集采目录,产品竞争激烈的品种将面临大幅降价风险,部分产品可能会进入微利时代,非竞争激烈品种也会随着集采的推进价格下降而致盈利空间减少,企业的盈利空间被压缩,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带来一定的影响。市场份额较大的产品反而面临的风险更大,而市场份额较小的企业可能会迎来一定的市场机会。应对策略是努力培育一批小市场中的大产品。
  3、研发风险
  公司在研品种特别是创新药研发进度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有时受临床试验进度,政策法规变化和药品审评进度等影响。生物药存在研发周期长和投入较大的特点,因而存在较大的风险,公司将持续加强充分调研论证和提升项目管理效率从而降低研发风险,逐步提高产品研发成功率。
  4、管理风险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公司规模的扩张,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也需跟上时代的发展,如果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不同步更新将影响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为此公司将不断引进、更新和培养各类管理人才,适人适岗并加强绩效考核,不断完善内部的管理体系。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