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高分子核辐射改性新材料及系列电子、电力、电线新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开发运营风力发电、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

  • 产品类型:

    电子系列产品、电力系列产品、电线系列产品、新能源系列产品

  • 产品名称:

    聚烯烃单壁管 、 双壁管 、 母排管 、 标识管 、 氟化物 、 弹性体 、 电缆附件 、 线路金具 、 环氧绝缘制品 、 绝缘防护制品 、 高速通信线 、 汽车工业线 、 工业机器人线 、 风力发电业务 、 新能源汽车业务

  • 经营范围:

    化工产品,高压电器设备,铜铝连接管,电池隔膜,橡胶新材料及原、辅材料、制品及线路防护元器件的购销(以上均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及限制项目);投资风力发电项目;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高端控制、自动化设备的研发、集成;本公司产品的安装、维修及相关技术的咨询,高低压输配电设备购销。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3-04-15 
业务名称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2018-12-31
电力产品库存量(套) 38.76万 13.06万 18.57万 27.55万 28.57万
电线产品库存量(米) 6700.00万 4600.00万 - - -
电子产品库存量(米) 4.62亿 4.58亿 3.24亿 5.98亿 6.90亿
新能源产品库存量(只) 11.48万 9.72万 9.79万 11.34万 11.25万
电线电缆产品库存量(米) - - 8300.00万 7000.00万 8800.00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6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8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46亿 2.73%
第二名
7537.94万 1.41%
第三名
6442.49万 1.21%
第四名
4178.46万 0.78%
第五名
3958.85万 0.7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9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5.54%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22亿 8.17%
第二名
2.13亿 7.85%
第三名
9500.67万 3.50%
第四名
8637.94万 3.18%
第五名
7707.52万 2.8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2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78亿 3.30%
第二名
4391.44万 0.81%
第三名
4159.76万 0.77%
第四名
3831.77万 0.71%
第五名
3591.95万 0.6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6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5.8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38亿 8.11%
第二名
1.71亿 5.81%
第三名
1.48亿 5.03%
第四名
1.11亿 3.76%
第五名
9342.52万 3.1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7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6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15亿 2.82%
第二名
4307.45万 1.05%
第三名
4192.92万 1.02%
第四名
3765.13万 0.92%
第五名
3601.88万 0.8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2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1.64%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38亿 7.09%
第二名
9003.26万 4.64%
第三名
7062.01万 3.64%
第四名
6157.00万 3.17%
第五名
5998.43万 3.0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1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9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07亿 2.69%
第二名
7144.61万 1.80%
第三名
4723.49万 1.19%
第四名
4441.92万 1.12%
第五名
4423.49万 1.1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4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1.6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41亿 6.82%
第二名
1.26亿 6.09%
第三名
7700.34万 3.71%
第四名
6042.40万 2.91%
第五名
4297.45万 2.07%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4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8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9395.62万 2.67%
第二名
4848.38万 1.38%
第三名
3855.77万 1.09%
第四名
3028.52万 0.86%
第五名
2931.91万 0.8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8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4.9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18亿 11.21%
第二名
1.05亿 5.41%
第三名
7403.41万 3.80%
第四名
4573.73万 2.35%
第五名
4319.67万 2.22%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核辐射改性新材料及系列电子、电力、电线新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开发运营风力发电、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主要涉及行业情况如下:  1、热缩材料行业  从整体来看世界热缩材料市场仍处于成长阶段,且与宏观经济环境发展的相关性较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热缩材料对其他材料的应用替代、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热缩材料的应用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热缩材料作为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较大,发展前景较好,《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以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结构材料等新材...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核辐射改性新材料及系列电子、电力、电线新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开发运营风力发电、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主要涉及行业情况如下:
  1、热缩材料行业
  从整体来看世界热缩材料市场仍处于成长阶段,且与宏观经济环境发展的相关性较高;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热缩材料对其他材料的应用替代、生产工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热缩材料的应用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热缩材料作为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较大,发展前景较好,《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以高性能结构材料、功能性结构材料等新材料为发展重点。未来热缩材料的应用领域将会进一步扩展,为热缩材料带来新的市场增长点。
  2、电力行业
  随着中国宏观经济整体发展向好,消费需求拉动工业及服务业的回升,我国总体电力消费持续增长,根据中电联的预测,2023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有望增长6%,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规划投资2.23万亿元,南方电网规划投资6700亿元,大力推动构建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组织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提出以2030年、2045年、2060年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时间节点,制定新型电力系统“三步走”发展路径,当前至2030年属于加速转型期,新能源将逐步成为发电量增量主体,储能多应用场景多技术规模化发展。在相关政策的指导下,电网投资将加速释放,电网建设布局将持续优化。为有效解决各种新能源发电的接入和调配问题,提高现有电网对新能源发电的接纳能力,全面提升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数字智能电网也将迎来发展新机遇。
  3、电线行业
  在5G商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的推动下,全球数据中心建设得到较快发展。我国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底全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超过650万标准机架,近五年年均增速超过30%,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持续拉动高速通信线产品的需求,基于通信网络建设的各种电线产品将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劳动力短缺与人力成本持续上升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工业机器人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时期,从而为工业机器人线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且随着工业机器人数字化、智能化进程快速推进,对机器人线缆的运动速率、准确度等的要求进一步提高,高性能、定制化需求为机器人线缆创造了更高的附加值。同时,随着汽车电子化、信息化的发展,汽车线缆的种类和应用场景越来越多,随着车载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车载通信线缆的迭代更新加快,给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新能源汽车以及汽车智能化在未来生产销售的持续放量也将有效拉动汽车线缆的市场需求。
  4、新能源汽车行业
  随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相关政策的支持、配套基础设施的完善及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程度的提高,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新能源汽车电子领域上游各类精密电子器件及组件(如汽车线束、连接器等)行业也将持续快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将随之加速。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259.3万台,桩车增量比为1:2.7,2023年2月八部委发布《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预期2023年-2025年新增标准车桩比达1:1,完成该目标需新增约100万个公共充电桩,新增市场规模近500亿元。充电桩的加速建设,将带动充电枪的市场需求,且随着超级快充的不断渗透,大功率液冷充电枪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分子核辐射改性新材料及系列电子、电力、电线新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开发运营风力发电、布局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相关产业,具体可分为电子、电力、电线及新能源四个业务板块,各业务板块细分产品具有广泛的下游市场应用领域。公司在中国华南、华东及环渤海地区设有生产基地,满足区域客户需求;营销网络遍及全国大中型城市,产品远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优质品牌效应。
  1、公司主要业务情况介绍
  (1)电子系列产品
  电子系列产品主要包括热缩管、双壁管、标识管、母排管等。公司电子类产品具有收缩方便、耐温、阻燃、防腐、无卤环保等优良特点,为电线、电缆、电气设备提供彻底的绝缘防护功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通讯、汽车、轨道交通、医疗及核电等众多领域。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精耕于国内热缩材料行业,是热缩材料行业龙头企业之一。公司电子产品在国内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特别是在电器、电子元器件等传统领域中的市场份额较大。公司通过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致力于产品结构的优化和产品品类的丰富,进一步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和国产化替代的契机下,不断巩固电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公司产品在不同运用领域的持续扩展和延伸。
  (2)电力系列产品
  电力系列产品主要涵盖各应用领域及各电压等级的电缆附件、可分离连接器等,具备为电缆与输配电线路提供保护、连接和固定等功能。公司电力产品具有施工科学方便、绝缘强度高、性能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发电、配电、成套设备、轨道交通、石油化工等领域。
  电力行业对企业资质及产品品质、技术要求较高,产品需求主要通过招投标等方式进行,经过多年的积累与发展,公司凭借产品种类齐全、性能稳定,以及材料与结构自主研发等优势,在电力电缆附件细分行业中的规模总量处于前列水平。随着国家能源转型的发展需求及智能电网新能源体系的建设,公司在继续强化传统中、低压市场优势之外,大力进行高压产品的市场拓展,并加快高压、风电、光伏电缆附件及智能化产品的开发,不断保持并扩大在行业中的影响力。
  (3)电线系列产品
  电线系列产品主要包括高速通信线、汽车线、工业线及消费电子线等类别产品,电线业务在品质稳定性、产品品类及规模化生产能力等方面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公司电线类重点产品主要专注于高速通信设备、工业、乘用车和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设备配线等核心市场。
  公司电线系列产品由乐庭智联经营,乐庭智联在电线行业深耕多年,拥有一支强大的研发技术团队,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乐庭智联掌握全部重点产品的核心技术。经过近几年对产品品类的战略调整,不断聚焦,重点产品所占比重稳步提升;未来公司及子公司乐庭智联将坚持“技术领先,品质领先”,根据市场发展趋势持续聚焦重点产品,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以进一步提升市场竞争力。
  (4)新能源系列产品
  第一、风力发电业务
  报告期内风力发电业务平稳运行,青岛风电河头店、东大寨及河崖风电场总容量为144.2MW,上述三个风力发电场2023年半年度上网电量为1.75亿千瓦时,所发电量全部销售给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第二、新能源汽车业务
  新能源汽车业务方面相关产品主要有电动汽车充电枪、车内高压线束、高压连接器及充电座等。目前公司直流充电枪产品在国内市场上认可度和占有率较高,大功率液冷充电枪也已经形成小批量销售。
  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车辆技术的不断创新、充电设施体系的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日益提升,公司将继续保持在国内直流枪市场的竞争优势,并紧贴市场需求,持续推进液冷充电枪等大电流快速充电枪产品及材料开发项目,同时不断完善欧标、美标交流枪和直流枪产品序列,拓展国际市场。未来随着新能源行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公司将紧跟市场及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开发,持续推进技术和成本领先及差异化策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公司主要业务研发成果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根据市场前景调研情况进行主动研发和根据客户需要进行订制研发相结合,在持续的研发过程中,完成技术积累、创新,不断研制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有效专利一千八百余项,其中发明专利三百余项,拥有有效注册商标五百余项;2023年上半年,新增授权专利一百余项,其中发明专利二十六项,新增注册商标二十余项。
  报告期内,公司各业务取得的研发成果如下:
  (1)电子产品方面
  第一,汽车方面:公司通用型及全阻燃125℃半硬质热缩双壁管产品,正式获得北美通用全球认可报告,进一步扩展了公司在燃油车发动机舱与新能源高、低压线束等应用领域的产品种类,为公司深入汽车市场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医疗方面:公司MT-CCB聚烯烃医疗热缩管在更薄、更小尺寸上实现新的技术突破,产品具备表观光滑和柔韧性好等优势,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医疗器械领域。
  (2)电力产品方面
  第一,高压产品方面: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330kV、500kV超高压电缆附件在电力工业电气设备质量检验测试中心一次性通过了预鉴定试验,标志着公司成为国内可生产超高压电缆附件的厂家之一,为公司超高压电缆附件的市场开拓及超高压直流电缆附件的研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风电产品方面:完成了66kV海上风电可分离连接器和应力体材料的研制及工艺探索,解决了产品量产工艺问题并顺利取得SGS试验检测报告。
  第三,智能化产品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电缆状态在线监测装置,能够利用物联网无线通讯技术、低功耗传感技术,实现对电缆及电缆附件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和自动灭火;该产品适用于10-500kV电缆系统,能为实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智慧高效运维,提供可靠数据分析及诊断决策的智能在线监测解决方案。
  (3)电线产品方面
  第一,高速通信线方面:公司已完成800G高速通信线的开发,该产品线材柔软、线径小,具有高频、高传输速度的性能,目前部分规格已通过客户验证;该产品的成功开发标志着公司在高速通信线领域的技术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第二,汽车工业线方面:成功开发1G与10G共用车载以太网线缆,可以满足1G与10G以太网统一线材结构及性能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4)新能源汽车业务产品方面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欧、美标交直流一体充电枪的开发,并完成了欧标直流枪的认证工作,丰富了公司充电枪在海外市场的产品序列。
  3、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公司推行信息化和数字化采购建设,实行供应链线上协同,规范采购流程、提升采购效率;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由采购部负责从公司供应商资源池中的合格供应商处统一采购,发挥集采的谈判和价格优势,优化供应链资源,有效降低采购综合成本。
  (2)生产模式:根据客户对产品的需求特性,采取“以销定产,适当库存”生产模式。针对常规、标准产品,公司根据市场需求设定常规、标准产品的安全库存量,随时满足客户的需求;针对特殊结构及性能的产品,公司根据客户需求采取下单订制方式生产,按交期交货,及时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充分利用多基地优势,合理安排细分产品的生产地,发挥规模效益优势,就近满足市场需求;严格按照安全生产体系要求,不断推动生产设备的改良和更新,降低生产能耗、践行环保职责;持续推进标准化、自动化、精益化生产,提升产品性能,保持品质稳定。
  (3)销售模式:公司实行多品牌产品策略,对市场细分客户采用不同的品牌策略,各品牌定位清晰、客户群体明确,满足不同客户的多元化需求。设置点多面广的营销网络,销售分公司及办事处遍布全国,以及部分海外地区,力争营销网络广覆盖,全力拓展市场的深度和宽度。销售渠道采用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辅以电子商务线上销售,通过多渠道销售,快速掌握市场动态,确保客户需求得到满足。
  (三)2023年上半年总体经营业绩情况
  2023年上半年度,受国内外整体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国际关系紧张以及消费相关下游行业低迷等众多因素影响,公司电线业务板块受到了较大影响;由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持续推动,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充电桩的加速建设,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相关产品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随着国内经济的稳步复苏,作为公司传统优势产业的电子和电力业务板块维持了较为稳健的增长。
  面对外部经济环境的压力与挑战,公司坚定“新材料、新能源”的战略目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自动化水平和经营管理效率,持续打造并巩固在研发创新、成本管控、供应稳定和营销广覆盖等多维度的竞争优势,公司业绩得以平稳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3,386.71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0.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321.0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0.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7,571.3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77%。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优势
  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理念,一直致力于先进高分子材料研发,新产品、新工艺开发及改进。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自主开发,公司已拥有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拥有全部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和多项国际、国内发明专利,先后获得了多项荣誉证书,获评“深圳市重点企业研究院”。2022年度,公司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复核,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的运用实施,建立技术竞争优势。公司倡导科技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未来公司将不断增强研发软硬件实力,积极推进各项创新项目,在辐射交联热缩材料、冷缩电缆附件、新能源充电枪、特种高分子新材料、高端线缆等领域建立技术优势,并致力于自动化及智能化制造,以提升生产效率,保持公司在市场的竞争优势。
  2、成本优势
  公司坚持成本领先战略,实行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注重生产和采购环节的成本管控。公司坚持紧抓生产运营管理,通过大力推行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规模化及精益化生产,实现生产环节的降本增效;持续优化采购管理模式,引入SRM采购供应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管理和高效寻源,竞标优选供应商,实现采购环节的降本增效。通过实施成本领先战略不断增强公司的成本竞争优势。公司以客户导向、高质量及优服务为经营理念,致力于做好提升产品质量与降低成本的有效平衡。
  3、营销优势
  公司在深圳、惠州、东莞、上海、常州、天津、青岛及越南等地设有多个生产基地,在国内多个大中城市开设销售分公司/办事处,国内、外合作经销商数千家,形成点多面广的营销网络;完善的营销体系布局,奠定了优质及时的配送货服务基础。公司以客户为中心、以竞争为活力,始终坚持营销团队的专职化发展,建立专业化的营销队伍,加强多品牌产品策略建设,灵活采用多渠道销售模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4、品牌优势
  公司拥有的WOER、LTK、KTG等产品品牌在业内拥有良好的口碑。公司相继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最具影响力的深圳知名品牌”等荣誉称号。公司使用在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第17类绝缘材料、电线绝缘物、电力网络绝缘体商品上的“WOER及图”注册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评定为驰名商标。
  5、新材料与新能源协同发展优势
  公司坚持“新材料+新能源”为主要发展方向,持续致力于新材料、新能源领域纵深发展,增强公司科技创新和产业整合能力,实现集合效应和协同作用。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风险:公司经营与国家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产业政策联系紧密,易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周期波动、自然灾害、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政策变化可能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加强政策研判和市场研究,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经济形势和市场动向,针对相关变化及时作出应对措施,提高公司相关工作,尤其是战略规划、市场营销和技术研发等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紧跟宏观政策及产业政策调整的步伐,做到精心组织,精准发力,提高市场敏感度以及拓宽产品覆盖面,平抑宏观经济环境及政策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2、行业风险:公司秉承客户导向、高质量及优服务的经营理念获得市场的认可,已经成为行业领先的企业之一。若行业竞争格局或政策发生变化,仍可能出现市场竞争加剧、产品价格下调等情形,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积极跟踪行业竞争态势,把握行业风向,积极灵活调整市场策略和经营管理策略,及时对可能出现的行业竞争和挑战作出应对措施。同时,公司也将充分利用原有的领先优势,发挥行业内品牌效应,提高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提升竞争水平。
  3、原材料成本上升风险: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铜材及石油附属产品,成本占产成品的比重较大,且铜及石油附属产品等原材料价格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影响较大。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给公司生产成本控制带来风险和困难,可能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
  应对措施:公司将积极跟踪国内外主要原材料价格的变化趋势,与上游供应商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提高原材料采购管理水平和议价能力,有针对性做好相关的采购预测及计划管理,以降低价格的波动风险。同时,公司将充分发挥集采的谈判和价格优势,优化供应链资源,并做好内部成本管理,有效降低采购综合成本,提高盈利水平。
  4、管理风险:随着公司业务、资产、人员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日趋复杂,公司在资源整合、人力资源管理、内部控制等方面均面临新的挑战,运营管理的难度不断提高。经营决策和风险控制的难度增加,对公司管理制度和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应对措施:公司将根据规模扩展情况以及发展需要,加强对子公司管理层的培训和管理,强调企业思想文化的统一协调,在统一公司决策机制、风险控制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做好各业务板块间的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司的长效激励机制,优化晋升渠道,积极吸纳外部的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建立内部反馈机制,依据管理需求强化管理机制,探索新型管理模式,并通过加强培训及监督力度,提高团队整体管理水平。
  5、技术风险:近年来科技发展升级步伐明显加快,未来将面向智能制造方面高速发展,面对产品、技术和服务模式的更新迭代,公司要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必须坚持持续的研发投入,保持技术领先。目前公司虽然在行业内拥有知名品牌和行业领先技术,但仍然无法避免潜在竞争对手的出现,若公司无法持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将有可能导致公司面临技术被超越失去领先地位和竞争力降低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重视研发投入,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持续与相关产学研单位展开良好合作,及时把握最新的技术发展形势及潜在机会。在保持国内行业技术领先水平的基础上,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同时公司将视需要引入外部优秀技术人才及整合内部研发力量,保持技术团队整体领先优势。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