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内外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咨询、设计、施工、总承包等全过程、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
设计咨询业务、工程总承包业务
设计咨询业务 、 工程总承包业务
化工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设计、监理及工程总承包,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产品研制、生产、销售;承包境外化工、市政及环境治理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以及上述境外工程的勘测、咨询、设计和监理项目;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设备、材料出口;对外派遣实施上述境外工程所需的劳务人员;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以上经营范围中未取得专项审批的项目以及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期刊、资料出版发行、期刊广告(凭许可证经营)。
业务名称 | 2024-09-30 | 2024-06-30 | 2024-03-31 | 2023-12-31 | 2023-09-30 |
---|---|---|---|---|---|
订单数量:中标未签约(个) | 0.00 | 1.00 | 2.00 | 1.00 | 1.00 |
订单数量:中标未签约:工程总承包(个) | 0.00 | 1.00 | 2.00 | 1.00 | 1.00 |
订单数量:中标未签约:设计技术性服务(个)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订单数量:新签约订单(个) | 45.00 | 45.00 | - | - | - |
订单数量:新签约订单:工程总承包(个) | 3.00 | 6.00 | - | - | - |
订单数量:新签约订单:设计技术性服务(个) | 42.00 | 39.00 | - | - | - |
订单金额:中标未签约(元) | 0.00 | 2.37亿 | 4.25亿 | 2.40亿 | 6.24亿 |
订单金额:中标未签约:工程总承包(元) | 0.00 | 2.37亿 | 4.25亿 | 2.40亿 | 6.24亿 |
订单金额:中标未签约:设计技术性服务(元)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订单金额:新签约订单(元) | 34.56亿 | 41.61亿 | - | - | - |
订单金额:新签约订单:工程总承包(元) | 34.02亿 | 40.94亿 | - | 84.04亿 | 34.81亿 |
订单金额:新签约订单:设计技术性服务(元) | 5383.43万 | 6678.21万 | - | 4562.90万 | 1.17亿 |
订单数量:新签订单(个) | - | - | - | 44.00 | 48.00 |
订单数量:新签订单:工程总承包(个) | - | - | - | 10.00 | 9.00 |
订单数量:新签订单:设计技术性服务(个) | - | - | - | 34.00 | 39.00 |
订单金额:新签订单(元) | - | - | - | 84.50亿 | 35.98亿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新疆中昆新材料有限公司 |
13.15亿 | 17.40% |
安徽碳鑫科技有限公司 |
6.68亿 | 8.84% |
新疆曙光绿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5.77亿 | 7.64% |
西藏日喀则扎布耶锂业高科技有限公司 |
5.38亿 | 7.11% |
连云港中星能源有限公司 |
3.71亿 | 4.9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6.08亿 | 10.08% |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2.65亿 | 4.40% |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2.40亿 | 3.98% |
贵研化学材料(云南)有限公司 |
1.69亿 | 2.80% |
吉林市厦林化工分离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1.10亿 | 1.82%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客户 |
7.45亿 | 11.96% |
第二名客户 |
5.73亿 | 9.19% |
第三名客户 |
5.08亿 | 8.15% |
第四名客户 |
4.55亿 | 7.30% |
第五名客户 |
3.87亿 | 6.2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中铁市政环境建设有限公司 |
2.64亿 | 5.20% |
中石化工建设有限公司 |
1.98亿 | 3.91% |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1.50亿 | 2.96% |
贵州建工集团第十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1.22亿 | 2.40% |
上海神农节能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08亿 | 2.13%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客户 |
24.23亿 | 40.36% |
第二名客户 |
5.94亿 | 9.89% |
第三名客户 |
5.30亿 | 8.83% |
第四名客户 |
3.74亿 | 6.22% |
第五名客户 |
2.13亿 | 3.5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西安陕鼓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2.52亿 | 4.26% |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2.00亿 | 3.39% |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1.86亿 | 3.15% |
中国化学工程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1.78亿 | 3.00% |
江苏永大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1.58亿 | 2.68%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客户 |
14.07亿 | 27.01% |
第二名客户 |
8.76亿 | 16.81% |
第三名客户 |
5.78亿 | 11.09% |
第四名客户 |
4.77亿 | 9.16% |
第五名客户 |
3.08亿 | 5.9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中国化学工程第六建设有限公司 |
2.66亿 | 5.04% |
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
2.51亿 | 4.75% |
江苏永大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2.40亿 | 4.55% |
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2.12亿 | 4.02% |
山西阳煤化工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1.83亿 | 3.46%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客户 |
7.31亿 | 16.19% |
第二名客户 |
6.75亿 | 14.93% |
第三名客户 |
5.98亿 | 13.24% |
第四名客户 |
4.31亿 | 9.55% |
第五名客户 |
2.14亿 | 4.7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杭州福斯达深冷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1.94亿 | 4.60% |
张化机(苏州)重装有限公司 |
1.91亿 | 4.53% |
石河子市泰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1.56亿 | 3.71% |
北京久安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1.27亿 | 3.03% |
JNK Heater Co.,Ltd. |
1.02亿 | 2.42%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本公司系国有控股的综合型工程公司。本公司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咨询、规划等专业甲级资质以及施工总承包等壹级资质,主要为国内外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咨询、设计、施工、总承包等综合服务。“十四五”期间,本公司坚定“一个基本盘+三纵三横”,纵向推进“差异化、实业化、国际化”发展战略,橫向布局“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产业领域,致力打造“技术集成、工程承包、投资运营为一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工程公司”。 目前,本公司以工程业务为核心,以实业业务为支撑,形成了“工程+实业”的主营业务格局,其中:工程业务相对集中在化学工程、环境治理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等行业,实业业...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本公司系国有控股的综合型工程公司。本公司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咨询、规划等专业甲级资质以及施工总承包等壹级资质,主要为国内外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咨询、设计、施工、总承包等综合服务。“十四五”期间,本公司坚定“一个基本盘+三纵三横”,纵向推进“差异化、实业化、国际化”发展战略,橫向布局“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产业领域,致力打造“技术集成、工程承包、投资运营为一体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型工程公司”。
目前,本公司以工程业务为核心,以实业业务为支撑,形成了“工程+实业”的主营业务格局,其中:工程业务相对集中在化学工程、环境治理工程、基础设施工程等行业,实业业务主要布局在可降解材料、乙二醇等高端化学品生产和污水处理、固(危)废处置等环保设施运营领域。
(一)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本公司在深交所行业分类中属于土木工程建筑业。
报告期内,工程业务系公司业务构成和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业务领域相对集中在化学工程、环境治理及基础设施等行业,业务范围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和东南亚、中亚、中东、非洲及俄罗斯等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公司工程主业与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呈正相关关系,尤其与化工、环境治理等所处行业的运行情况及投资状况的关联度较高。
宏观经济形势。上半年,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国内结构调整持续深化等带来新挑战,但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外需有所回暖、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等因素也形成新支撑。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0%(按不变价计算);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1—5月份,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9%,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4%;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9%,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4%,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2.6%。总的看,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同时当前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下半年,国家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从动力支撑看,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成长,有助于增强上行动力。从政策支撑看,大规模设备更新等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日益显现,发行的专项债、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逐步转化为实物工作量,政策统筹、综合施策持续形成政策合力,将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利政策条件。同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活和增强社会活力,并将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左右的年度增长目标奠定基础。
石油和化工行业形势。石油和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基础配套和资源型、能源型产业,关系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福祉改善。上半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已扭转上年收入、利润、进出口总额“三下降”的局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石化全行业实现营业收入8万亿元,同比增长5.1%;实现利润4294.7亿元,同比下降1.6%;进出口总额4740.8亿美元,同比下降2.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增长8.4%,高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水平,保持高位增长。从相关运行指标上看,行业运行比2023年同期有明显改善,呈现总体向好的态势。展望下半年,国内“稳增长”政策效应正在逐步显现,市场积极因素集聚增多,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石油和化工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将突出创新驱动和绿色低碳转型,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致力推进行业新型工业化。行业将突破一批制约发展的“补短板”“卡脖子”技术,在化工新材料方面正在聚焦高端聚烯烃、聚烯烃弹性体、高端EVA、EVOH薄膜、长碳链尼龙和芳香族尼龙,以及一部分关键单体、生物基新材料和性能优异的可降解材料等。2024年5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明确“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行业将加快节能降碳改造和工艺流程再造,推进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和循环化改造,推动绿电替代和与绿氢耦合等。上述产业政策、实施举措的落实落地,将驱动行业重构产业链、价值链,孕育着新能源、新材料、新业态等发展机会,石化行业将健康发展、继续向好。
我国能源结构具有“富煤、贫油、少气”特点,发展煤化工是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保障和内循环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现代煤化工“十四五”发展指南》等政策,按照生态优先、以水定产、总量控制、集聚发展等要求,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并耦合新能源技术推动行业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正积极探索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之路,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煤炭资源转化途径。2024年7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印发《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将重点推进传统产业延链,其中包括煤化工行业,即重点发展煤制可降解塑料、聚萘二甲酸乙二酯(PEN)等高附加值新品种,做好甲醇、烯烃的高值利用,推进费托合成油、煤焦油中环烷烃、含氧化合物、芳烃等高值组分的综合利用,发展特种油品、高端碳材料、橡胶助剂以及农药、染料、医药中间体等。根据实施方案,煤化工产业将优化调整产品结构,加快煤基新型合成材料、先进碳材料、可降解材料等高端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应用,推动与可再生能源、绿氢、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耦合创新发展。在实现技术创新、绿色低碳以及与新能源耦合发展等基础上,现代煤化工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环境治理行业形势。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上半年,国家相继出台《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等政策,提出环境治理的目标路径、重点任务、重大政策和重要举措,将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根据2023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经初步核算,2023年全国参与统计调查的涉水工业企业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达19914万吨/日;全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42.8亿吨,综合利用量为25.7亿吨,处置量为8.7亿吨;全国申报产生约1.1亿吨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产业规模巨大、空间广阔。展望下半年,随着政府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政策和具体方案的落实落地,环境治理的细分领域以及相关短板将逐步补强,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环境监测等市场将不断发力,领域专精、工程建设和污染处置等能力将持续提升。公司将聚焦“研发+工程+运营”的发展模式,拓展工业污染物治理、生态流域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工程和运营机会,打造从“重建设”到“重运营”的第二增长曲线,成为环境治理行业生态型的承包商和运营商。
基础设施行业形势。上半年,政府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重点支持科技创新、新型基础设施、节能减排降碳、加强民生等经济社会薄弱领域补短板,推进防洪排涝抗灾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各类生产设备、服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加快实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上半年,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4%,总体增幅显著超出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显著,基础设施行业工程建设市场广阔。2024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委印发《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将创建20家以上以精细化工为主导、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化工园区,形成大中小企业融通、上下游企业协同的创新发展体系。化工行业园区创建将加快发展,为园区建设及升级改造提供充分的市场机遇。中共中央发布《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将构建新型基础设施规划和标准体系,健全新型基础设施融合利用机制,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健全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机制。展望下半年,结合政府投资、技术提升、区域协调发展等因素,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取向持续拓宽向好,工程建设市场前景广阔。公司将把握基础设施领域发展机遇,大力拓展化工园区基础设施和智慧化园区等工程市场,做大做强基础设施工程业务。
(二)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领域主要包括化工、环境治理及基础设施等工程业务,环境设施运营及高端化学品生产等实业业务。
公司工程业务主要系为国内外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咨询、设计、施工、总承包等全过程、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公司实业业务主要系开展污水处理、固(危)废处置等环保设施运营和PBAT、乙二醇等高端化学品生产。
(三)主要业务用途及经营模式
1、工程业务
工程业务存在一定的资质和资格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开展业务。
公司拥有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的“工程设计综合资质甲级”证书,可承接我国全部21个行业的所有工程设计业务,从事资质证书许可范围内相应的建设工程总承包以及项目管理和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服务。同时,公司拥有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石化、化工、医药业务工程咨询单位甲级资信,城乡规划编制单位甲级资质,建筑/市政公用工程/生态建设和环境工程业务工程咨询单位乙级资信以及工程监理、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压力容器设计、压力管道设计、工业管道安装)等多项业务资质证书。
(1)工程业务产品及用途
——工程咨询:是指受项目业主委托,运用工程技术、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为工程建设项目决策和管理提供的咨询活动。公司主要提供前期立项阶段咨询服务,如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议书等。
——工程设计:是指受项目业主委托,根据工艺软件包及相关技术数据,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设计文件、图纸以及提供相关服务的活动过程。工程设计既是对建设项目进行整体规划、体现工程建设意图的重要过程,又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
——工程施工:是指受项目业主或工程总承包商等委托,根据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对建设工程进行新建、扩建、改建的活动。
——工程总承包:工程总承包是指受项目业主委托,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并按照合同约定,负责工程项目的质量、工期、造价等。工程总承包业务可分为EPC/交钥匙总承包、EPCM、DB、EP、PC等方式;公司较多采用的是工程总承包即EPC模式。在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或政府控制的工业建设项目上,存在PPP、BOT、BT等模式。
(2)工程业务经营模式
公司从事的咨询设计、总承包等业务主要系根据与项目业主签订的经营合同而开展,属于订单式生产方式,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国际和行业标准规范以及项目业主要求完成经营合同约定的全部任务。经营合同具体约定工作内容、工程工期、质量标准、价款及支付、双方责任等事项。合同价款以固定总价模式为主,由项目业主按合同约定的预付款、工程(设计)进度款、质量保证金等进行支付。近年来,公司持续创新经营模式,坚持“风险可控,收益可期”的原则,不断探索提供“投资+EPC+运营”的综合经营模式,同时积极推广以工艺技术为引领并贯穿工程项目全过程的“T(技术)+EPC”模式。
根据工程业务的开展要求,公司设置工艺、工程、电控、设备、土建、环境市政工程、技术经济七大设计专业部室和市场营销、项目管理、安全质量、采购管理、施工管理、技术研发、信息及文控等职能机构,涵盖了工程咨询、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以及技术研发等业务的全过程。公司各专业部室和职能部门以《工作手册》为统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形成了一个完整健全的工程业务体系。
在工程总承包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根据项目建设实际需要,依法将总承包工程中的部分工作,如施工安装、设备制造等,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分包企业,分包企业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公司负责。公司形成完善的分包管理体系,保障施工分包、设备采购等工作符合工程总承包业务开展的要求。公司利用施工总承包资质,拓展相关施工业务市场,目前施工业务主要依托公司所承接的EPC等项目,相对集中在基础设施领域和化工工程项目的土建业务方面。
在工程业务构成中,相对于工程咨询设计,公司工程总承包业务的体量大、在营业收入中占比高但毛利率偏低。多年来,工程总承包已稳定地成为公司工程合同的主要构成和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2、实业业务
“投资运营”是公司在“十四五”时期的三大业务定位之一。近年来,公司推进“实业化”战略落实落地,大力拓展“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领域的实业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实业业务主要包括环保设施运营、高端化学品生产等,并已成为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1)环保设施运营
公司采取控股、参股方式投资建设了13个环保运营类项目公司,已有8个项目公司竣工投入运营,形成了一定的运营规模并实现运营收益,以多元化经营格局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
公司环保设施运营等实业相对集中在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等领域,主要开展市政污水处理、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固(危)废处置、供排水一体化、景观园林、河道整治、垃圾发电等运营业务。运营模式可分为PPP、非PPP项目,其中:PPP项目收费方式主要为政府付费、使用者付费加可行性缺口补助等,一般设定保底条款,可保证此类项目的业绩稳定。非PPP模式的环保运营项目普遍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存在一定的波动性。环保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在推进建设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的政策环境下,该类项目可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
(2)高端化学品生产
公司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要、重点产业发展短板,探索“技术+产业”的一体化开发模式,开展高端化学品和先进材料生产业务,并推进技术支撑、工程优化和产业提升,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公司以控股、参股方式投资建设了4个高端化学品生产项目。
PBAT等可降解材料产品生产
可降解塑料作为一种可自然降解的材料,在环保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被认为是“白色污染的有效解决途径”。“十四五”期间,公司将横向布局PBAT、PLA、PBS产品组合,纵向打通原料、母粒、改性及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力争打造成为可降解材料产业链链长企业、治理“白色污染”的领军企业。
A、公司投资控股的东华天业10万吨/年PBAT项目:根据工程优化、产业提升的要求,东华天业对生产装置开展系列技术改造,一系列、二系列产线扩链法改造已经完成,具备6万吨/年PBAT产能和4万吨/年PBT产能。同时,经局部改造,一系列及二系列两条产线均可改产PBS。届时,东华天业可以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节PBAT、PBT、PBS产能,为东华天业的生产运营和利润增长打开新局面。公司大力拓展可降解材料产业链,开发聚乳酸(PLA)生产工艺。
B、公司投资参股的曙光绿华10万吨/年BDO联产12万吨PBAT项目:该项目正在建设之中。
乙二醇产品生产
公司投资控股的内蒙新材煤制乙二醇项目:本项目产能为3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以产自内蒙古当地的褐煤为原料,采用干粉煤气化工艺生产合成气,经净化分离后得到H2和CO,再经草酸二甲酯生产乙二醇,主产品为乙二醇,副产品为硫磺、馏份油、硫铵等。本项目预计于2024下半年建成投产。后期,内蒙新材将实施系列产业提升和改造,向产业链下游高端化学品延伸,形成“一头多尾”的产品布局,以提升项目市场竞争力。
碳酸二甲酯产品生产
公司投资参股的榆东科技“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50万吨/年DMC一期工程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公司作为总承包商,承担本项目的工程建设工作。
本项目产能为50万吨/年DMC,主要生产高纯级DMC,可应用于锂电池电解液溶剂、电路板蚀刻等领域。
(3)实业业务经营模式
根据相关方要求和项目运营需要,公司一般采取控股或参股方式,投资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项目公司实施项目运营工作。项目公司作为独立的运营实体,具体负责开展该投资项目的报批、融资、建设和运营等业务。
公司投资管理部负责开展投资机会研究、尽职调查、可行性论证和办理相关审批程序等工作,企业管理部系被投资单位的归口管理部门,考核审计部等职能部门根据《投资管理办法》等规定履行相应管理职责。公司建立完备的投资项目管控制度,涵盖从项目投资决策、项目公司设立、管理人员委派、“三重一大”事项报备到运营业绩考核等全过程,有效实施对项目公司的管控。
(四)市场地位分析
公司源自于原化工部所属大型设计单位,拥有60多年发展历史,是国内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较早改制上市的现代科技型工程公司,连年进入中国勘察设计百强和工程总承包百强行列。公司推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工程公司,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工程执行等能力逐年攀升,工程订单、营业收入、经营业绩等指标稳步提升。
1、具备完整的资质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顺利延续,有效期至2029年6月。目前,国内拥有该项综甲资质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仅有90多家,约占全国勘察设计企业的0.3%。公司还拥有多个行业的工程咨询单位甲级、城乡规划编制甲级、施工总承包壹级、压力容器设计、压力管道设计、工业管理安装(GC1)等多项业务资质以及工业废水处理设施运营服务、城镇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运营服务证书,形成了完备的资质体系,为公司不断强化主营业务发展,提升跨领域、多元化开拓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形成多元的业务体系。公司作为综合型工程公司,已形成“工程+实业”的发展格局。公司工程业务已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业务领域已涵盖化学工程、环境治理及基础设施等多个行业,可提供咨询设计、EPC总承包以及技术开发、投资融资、项目管理、采购与设备成套、施工建设、开车服务、生产运营等全过程工程服务。公司实业业务已构建以可降解材料、乙二醇等高端化学品生产和污水处理、固(危)废处置等环保设施运营为先导的发展格局。公司依托多元化的业务体系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通过发挥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效应,可有效分散生产经营风险,保障公司可持续健康的发展和长期稳定的盈利。
3、占有稳定的工程份额。公司累计完成化工、石油化工、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热电等多个行业、多个领域大中型工程项目2000多项,完成国家重大科研攻关课题、技术开发项目300多项。公司在新型煤气化、合成气制乙二醇、碳酸锂、磷酸铁、可降解塑料、有机硅、醋酸乙烯、碳酸二甲酯(DMC)、合成气直接制烯烃(FTO)、甲醇制烯烃(FMTP)、甲醇制芳烃(FMTA)、煤制甲醇、煤制天然气、煤制合成氨、煤制低碳醇、费托合成油(蜡)、新型聚脂类、氯化法钛白、甲乙酮、三聚氰胺、绿氢、绿氨、液化天然气(LNG)、蓄能储热以及工业废水处理零排放技术、固(危)废处置、土壤修复等众多的细分产品技术上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拥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尤其是在乙二醇产品领域,公司以设计、总承包等方式承建的乙二醇装置产能累计达1000万吨/年以上,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在可降解材料产品领域,公司承接了多个PBAT、PBS、PPC、PHA、PLA以及BDO等可降解材料总承包、设计、咨询项目,初步形成可降解材料全产业链的业绩优势。在“锂”电市场,公司承接了国内外多个碳酸锂、磷酸铁、六氟磷酸锂以及电池级电解液等总承包、设计及运营项目,并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在绿色能化方面,公司锚定“新能源+绿色化工”耦合业务,承揽了多个电解水制氢、氢能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回收等项目,初步奠定在绿色化工领域的相对优势。
4、建立良好的商业信誉。公司是“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安徽省优秀建筑业企业”“安徽省环保产业优秀企业”,共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优秀设计奖、总承包金钥匙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400多项。依托优良的工程业绩、深厚的管理积淀、丰富的技术储备和高效的人才队伍,公司在工程领域、环保运营等方面均形成了东华品牌,综合实力得到社会认同。
(五)半年度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公司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认真落实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和集团公司企业负责人会议要求,切实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年度目标任务,聚焦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工程公司,紧扣“一利稳定增长、五率持续优化”具体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市场开拓为龙头,以全面精细化管理为主线,在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领域持续发力,在科技创新和实业发展方面继续推进,顺利完成了上半年生产经营管理、技术创新等重点工作任务。具体如下:
1、市场营销工作
2024年1-6月份,公司累计签约工程合同额62.86亿元(含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同比增长6.25%,其中:签约工程总承包合同计61.82亿元,同比增长14.14%;签约咨询、设计合同计1.04亿元,同比下降79.20%。签约国内项目合同计58.03亿元,占合同签约总额的92.32%;签约国外项目合同计4.83亿元,占合同签约总额的7.68%。公司工程项目主要涉及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精细化工、新能源、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其中:签约化工类项目合同计51.31亿元,占合同签约总额的81.63%;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等非化类项目计11.55亿元,占合同签约总额的18.37%。总体上看,在国内市场,公司把握化工行业总体向好、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增长等市场机遇,大力推进高端经营、技术经营,实现化工类项目签约有所增长和“三新”领域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在境外市场,公司在印尼、玻利维亚等重点国别的重点项目处于深度跟踪中,需进一步加大境外经营工作的力度和效率。
在市场经营过程中,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不断巩固传统优势市场。公司坚定“以现场保市场”“属地化营销”理念,坚持大市场、大客户、大项目、大业主以及高端经营、技术经营等经营模式,持续发挥在传统化学工程领域的业绩和技术优势,不断提高技术创新和属地经营能力,并积极开拓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业务市场。相继签约了甘肃瓮福磷酸二氢钾、福建福海创原料适应性技改、云南磷化磷酸二氢钾技术改造、沧州旭阳合成氨装置及配套设施技术优化等总承包、设计、咨询项目。
深入拓展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公司把握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的机遇期,组建绿色能化、锂钾等事业部专门跟进可降解材料、DMC、风光制氢等项目,进一步加大战新领域的营销力度和项目储备。先后承揽了广西华谊DMC、新源芯安高性能电解液项目、临涣焦化碳酸酯项目、宁夏悦安金属软磁微纳粉体项目、新疆天智氢氨产业链项目、深能北方风光制氢一体化合成绿氨项目、沧州旭阳兰炭制氢、合成氨装置及配套设施技术优化项目、华能兴安盟100万千瓦风电制氢一体化示范项目、荆门源晗电解液前驱体项目等的总承包、设计、咨询项目。
持续夯实环境与基础设施板块。公司充分依托在工业环保、建筑等方面的资质、技术和业绩,持续拓展园区建设、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工程总承包等业务,提升在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市场份额和影响力。先后承揽了长春北湖精细化工新材料产业示范园项目(一期)工程公共管廊工程项目、赣江源三江六岸生态系统治理及产业提升项目、中泰崇左产业园新材料标准厂房一期项目、沫河口污水处理厂技改工程项目、福建中沙乙烯项目东部水系统、鲁北产业园化工集中区浓盐水处理零排提升改造、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第二污水处理厂运营等总承包、设计和运营项目。
强力推进境外经营工作。公司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培育、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提升海外市场开拓和项目执行能力。公司实施“差异化”策略,持续深耕重点国别重点项目,集中优势资源细化经营。公司坚持“走出去”干经营,与属地政府、大使馆等加强沟通,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公司扩大海外业务“朋友圈”,寻求优质合作伙伴,建立组团出海的合作机制。先后承揽了南非尼安扎磷酸铁锂项目、FHT园区HAPL项目配套硫磺制酸项目、印尼BCIP园区开发项目、晨曦金属硫磺制酸装置工程项目等总承包、设计和咨询项目,并深度跟踪多个重点项目。
2、生产管理工作
公司制定、实施《2024年度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提升行动方案》,切实提升对项目后台管控能力,进一步夯实精细化管理基础。公司加速深化数字化转型,推进智慧工地系统应用,推动WBS线上分解,推行协同设计平台Codesign,推广PDMS项目级文件管理平台等,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效能。公司持续推进集中采购,集中采购率、公开采购率、上网采购率均达到99%以上;公司完善招采制度,加强采购信息化建设和催交检验后台支持作用,提升采购策划质量和材料采购效率,提高国际化采购和大宗材料采购水平,较好完成上半年项目物资采购和供应任务;公司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安全文明示范工地创建、标杆工地创建等安全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安生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制定《实业安全管理提升三年行动策划方案》,强化实业板块安全管理工作;筑牢安全管理前置防线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底线,截至目前,公司未发生损失及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实现约1000万安全人工时。报告期内,公司(含子分公司)新开工总承包项目计6项,在建总承包项目达36个,其中:西藏碳酸锂项目实现机械竣工并进入试生产阶段;临涣焦化DMC项目、榆林化学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DMC一期工程项目实现中交;顺利产出合格产品;碳鑫科技甲醇综合利用项目、广西鹏越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重大工程项目的顺利建设并投产,彰显了公司技术水平和工程实力,提升了公司工程业绩和业务品牌。
3、技术研发工作
公司将技术创新的推动视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报告期内,公司承担了多个国家级、省级、集团和公司重点研发项目,其中:
“低碳约束下沿长江制药化工园区废水近零排放技术与示范”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批准;
“在产医药化工园区土壤-地下水污染风险防控与原位协同修复”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批准,正在针对项目土壤的污染物类别,开展微生物筛选与培育工作;
“巢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关键技术研发”已完成方案设计;
“工业园区废水零排放低碳技术开发与应用示范”已完成施工设计工作;
“化工园区综合废水中有机污染物高效抗逆-降解的合成功能菌群构建技术”已完成装置调式、运行及效果监测分析;
“草酸电解制乙醛酸技术开发项目”已完成小试装置的改造、中试装置技改订货和结晶试验;
“碳基高性能材料中试项目”正在开展中试项目设计,完成中试项目主要设备采购,已完成防腐涂料用石墨烯浆料的开发;
“聚乳酸项目”已完成千吨级的中试装置试验并取得成功。
公司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围绕重点研发方向开展专利导航、专利布局等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专利29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授权专利27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8件。
4、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公司以增强人力资源核心功能、提高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做好人力资源的顶层设计、管理创新,打造充满竞争活力的人力资源队伍。上半年,公司升版岗位说明书、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持续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化建设;实施“精准培训”策略,对重点岗位开展个性化培训,持续推进人力资源标准化水平,为人才培养、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公司强化员工考核,并将考核结果运用到薪酬体系中,持续提升人力资源效率。公司加强人才选聘和招引工作,通过社会招聘录用海外高层次人才、海外项目管理人才、商务营销人才、布置管道专业人才等共26人,通过校园招聘接收优秀毕业生80多人。公司全面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与本部及所属分子公司经理层成员签订经营责任协议书,实现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全覆盖。
5、党建与文化建设工作
公司抓紧抓实党建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公司完善《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贯彻落实长效机制。扎实组织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制定实施方案及任务清单并与月度工作相结合,组织参加党纪学习教育专题网络培训,通过重点岗位人员现场旁听职务犯罪案件庭审、开展典型案例警示教育等形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持续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制定发布项目党建实施方案,聚焦成本管控、进度管理、质量控制、安全文明施工、团队建设等方面,不定期开展汇报交流和经验学习,强化项目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公司深耕企业文化体系建设工作,举办2024年“文化周”活动、召开意识形态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开展2024年度“青春致志愿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暨主题团日活动、开展第四届书香东华系列活动、召开“诚信共赢-共创美好”供应商大会,构建可持续发展利益共同体。公司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利用自有平台充分展示公司品牌形象,拓展宣传工作广度和深度。扎实开展品牌引领专项行动和“清朗”网络专项行动;发布《东华科技国际传播指导意见及工作方案(试行)》,助力中国化学品牌国际化传播。上半年在外部平台发布新闻报道800余篇次,其中中央级媒体80余篇次。荣获“第十三届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
(六)报告期内业绩驱动因素的重大变化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或产品)和业绩驱动因素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以战略引领和改革创新为内在驱动力,有序开展市场经营、生产管理、技术开发等各项工作,稳步推进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驱动公司业绩稳定增长。
1、战略层面。公司聚焦“技术集成、工程承包、投资运营”三大定位,纵向推进“差异化、实业化、国际化”三大战略,橫向布局“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三新领域。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实业化”战略,整合污水处理运营项目,形成1个水环境运营板块,统筹协调资源配置;成立2个新材料指挥部,构建投资、研发、市场等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围绕现有4家控股实业,重点开展延链补链强链等投资经营工作,巩固化工新材料生产和危固废处置业务发展成果。“三新”领域工程市场份额进一步稳固,先后承接了多个绿氢、绿氨、绿色甲醇及绿色航煤等项目,工程业务结构和市场布局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业务基础。
2、治理层面。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完成董事会、监事会的换届选举和经理层的选聘工作。董事会9名成员中,有7人为外部董事(含独立董事),外部董事占比达78%,有效保障董事会决策的独立客观和对经理层的监督控制。公司增选富有企业运营管理经验的董事,其中:有3人具有实业企业的管理经验、3人具有工程公司的管理经验、1人具有施工单位的管理经验,进一步优化了董事会的专业结构,提升了董事会的综合决策能力,为推进公司产业转型发挥强有力的决策指导作用。根据《上市公司章程指引》《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修订了《章程》《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独立董事工作规则》,制定了《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制度》等,公司基本管理制度更为规范、健全。
3、结构层面。公司致力推进业务转型,稳步拓展实业板块,打造多元化经营格局。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建设的东华天业PBAT一期项目已具备6万吨/年PBAT产能和4万吨/年PBT产能。公司控股的内蒙新材3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已基本完成建设,正在开展试生产准备和落实产品销售工作。内蒙新材乙二醇项目的投产,将进一步提高实业业务收入在营收中的比重,夯实公司“工程+实业”的发展道路,真正实现“实业化”战略的新突破。
4、激励层面。除“三项制度”改革之外,报告期内,公司2019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解除限售期的限制性股票已解除限售并上市流通,参与股权激励的公司中高层人员作为股东直接分享了公司业务发展和业绩增长的成果。公司股权激励设定了公司业绩层面、个绩效层面的考核指标,其中业绩指标反映了公司运营质量、股东回报和价值创造能力,股权激励在客观上保障了业绩稳定增长和公司质量提升。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系国有控股的大型工程公司,属于土木工程建筑业,主要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咨询、设计、施工、总承包及运营等全过程服务,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从业资质、技术能力、管理水平、工程业绩以及资金实力等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要素相对保持稳定,市场竞争水平稳步提升。具体变化情况如下:
1、核心人才队伍变化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董监高的换届选举选聘工作。董事会成员中外部董事占比、拥有企业管理经验董事成员占比均达到3/4以上。将进一步提升董事会的决策能力和治理能力,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及产业转型之路走深走实。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开展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工作,选拔了一批年轻人才进入中层领导管理岗位,引导公司内部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充分激发了人才队伍的活力和斗志。公司开展“导师带徒”管理创新工作,切实有效促进青年员工的专业提升和岗位成才。同时公司继续抓实“精准培训”管理创新工作,实施“一种类别一种培训”的精准培训策略,对经营人员和项目人员等重点岗位开展个性化培训,为公司项目管理和市场经营稳定输送人才。公司多渠道引进高端人才,上半年通过社会招聘,录用国际化人才、商务营销人才等共26人,夯实海外项目、商务营销等专业人才力量。同时校园招聘优秀毕业生80多人,充实了公司新生力量团队。
除上述情形外,公司核心管理和技术团队及组织架构未发生其他变化。
2、从业资质变化情况
公司已形成完善的资质维护机制,确保公司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和各项专项资质的有效运行与顺利延续。报告期内,公司顺利开展各项资质申报和延续工作。公司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已于2024年5月完成延续申报并获批。该项资质可承接我国全部21个行业的所有工程设计业务,从事资质证书许可范围内相应的建设工程总承包以及项目管理和相关的技术与管理服务,为公司多领域拓展工程业务提供了资质保障。此外,公司压力容器设计资质已于2024年5月完成换证审核。
3、技术创新工作情况
公司持续推进中化学环保研究院、“一室一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工作,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等前沿技术开展攻关,聚焦“卡脖子”“补短板”关键技术,着力打造技术创新策源地,有力促进公司拓展新技术领域和提升市场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与中国科大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重点围绕“三新”产业领域,加强技术合作和资源共享。公司的安徽省工业废水治理及资源化利用重点实验室重组方案通过安徽省科技厅评审;新立项研发项目计18项,在手研发项目共计34项,其中:POE、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LGA(聚乙丙交酯)、PI(高性能聚酰亚胺)、非均相芬顿催化氧化、臭氧催化氧化、土壤修复等一批项目取得科技成果;目前已完成开发项目计6项。
公司新申请专利29件,其中发明专利22件;授权专利27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8件。截至2024年6月,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188件,其中:PCT专利1件、发明专利95件、实用新型专利92件;有效设计专有技术21项。
4、信息化建设情况
公司系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AAA级认证单位。报告期内,根据十四五数字化转型规划,公司持续加强全专业三维协同设计平台、智慧工地、智慧仓储等系统的建设。公司成功开发“风光电-氢-氨-醇智能仿真系统”,实现绿色能源化工项目的选型和经济规模配置比选的智能化;通过开展二维协同设计平台推广,优化设计人员工具包,不断提升设计质量和效率;完成对项目管理平台的升级改造,针对工程项目板块,优化了推送和平台查询架构并通过测试。公司通过了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在体系的指引下全面保障项目及公司内的信息安全。
5、工程建设业绩
公司拥有较大的业务吞吐能力和较强的工程建设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在建各类总承包项目达36个,并有多个大中型总承包项目实现中交或成功开车,按照合同约定交付了合格的工程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通过工艺优化、设备改造更新技术等持续巩固硫酸、磷酸二氢钾等传统优势市场,同时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市场深度跟踪,持续提高可降解塑料、绿氢、DMC、碳酸锂等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市场份额和项目储备。另外在非化工领域,公司凭借废水零排、固(危)废处置、土壤修复等细分产品技术,先后签约多个生态治理、园区建设、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工程合同,持续拓展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业务。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公司主营业务与宏观经济形势呈正相关关系,尤其与所处行业的运行与投资状况等关联度较大。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行业政策与技术、上下游客户情况、公司内部管理及项目执行状况等方面均存在不确定性,上述不确定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构成影响。对此,公司将高度关注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力求控制并防范化解各类风险。
1、国内业务风险:目前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化学工程业务在公司营业收入中占比较高。在经济大环境“筑底盘整”时期,同时叠加能耗控制、绿色转型等政策要求,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可能面临利润继续下降、需求恢复不及预期、生产经营困难较多、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问题,这将导致部分企业盈利压力较大、行业工程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等,并将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影响。
对策:公司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科研+工程+实业”的发展路径,大力推广“T+EPC”模式,持续做好大客户维护、大项目营销策划、重点产品总体性推广,实现跨领域布局、多元化经营等差异化发展,增强公司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瞄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着力拓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以及高端化、绿色化的新质生产力产品领域,聚焦新型煤化工领域、绿色能化板块和碳酸锂等细分领域重点发力,强力推动公司业务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同时加强降本增效和本质安全等工作,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2、国外业务风险:国外市场是公司重点开拓的经营领域之一。目前,全球经济增长动能偏弱,通胀具有粘性,地缘政治冲突、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频发。这对公司未来开拓国际市场、执行境外工程项目以及境外工程结算等国际业务产生一定影响。
对策:公司深入推进“国际化”战略,持续优化海外营销布局和组织机构,依托传统领域技术、业绩和人才优势,寻求国际市场机会。公司建立“三区域一中心”营销构架,并发挥上海分公司作为国外工程项目对接和项目执行管理等窗口作用,集中优势资源聚焦重点市场和重点行业;公司加大国别资源禀赋和国别市场调研力度,差异化、精准化开展经营工作,巩固深化与国外客户的业务合作;公司持续加强引入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属地化人才工作,打造国外营销和执行团队,提升国外经营团队的能力;提高对国际收支及汇率政策变化的敏锐度,加强项目资金收支计划执行力,合理利用远期结售汇、套期保值等手段,以降低汇率变动风险。
3、技术风险:我国经济发展正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绿色低碳转型的需求增强、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度落实,将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升级。石化产业的新型工业化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行业正处于转变发展理念、加快结构优化、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时期,依托绿色、创新、集约式发展等新模式,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行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提速,对公司技术研发、技术经营等工作将产生影响。
对策:公司以产业政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研究院+多基地+N平台”为依托,围绕新材料、新能源、新环保产业方向,积极申报重大科技专项课题,寻求符合国家发展政策、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新技术、新产品,努力培育新的产品集群;持续加强研发合作平台搭建,通过联合创新实验室形成产学研各方优势互补,同时联合内外部优质资源,与专利商、上下游友商等深化合作,补齐建强技术研发上下两端的短板;以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升级为抓手,通过智慧车间、智能工厂、智慧化工园区的建设,加快智能化改造进程;倡导“技术经营”理念,引导业主投资决策与公司科技成果的结合,大力推进新技术的市场化、工程化应用。
4、项目风险:工程总承包收入是公司营业收入的主要组成。总承包项目多采取固定总价,且建设周期较长。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建设所需的设备材料采购价格可能存在一定的波动,将对总承包项目毛利率产生影响。同时,设备材料的质量及交付进度也将对项目装置质量及工程进度将产生影响。另外,由于业主资金周转等原因,可能存在拖欠工程进度款项,甚至缓建、停建等风险。
对策:公司全面深入推进项目精细化管理工作,切实加强项目执行管控和风险抵御能力,保障公司工程建设顺利推进;同时以数字化赋能管理提升,着力交付价值打造“数字加速器”,建设“正向设计-数字化交付-智慧工地-智慧仓储-智能工厂-设备运营”全流程数字化管控模式,进一步提高项目从设计到运营各阶段的数据分析和管理效率,及时识别和监控潜在风险,强化风险管理水平;依托采购平台建设和管理,强化采购进度监管、质量把控等一体化管理水平,同时不断强化催交检验的后台支持作用,加强催交检验岗与现场采购服务岗的互补融合,形成有效的催交网格化管理,保障设备材料质量和交付进度,合理控制工程物资采购进度,减少价格波动对项目成本的影响;深入推进集中采购、阳光采购,严格供应商资质和履约管理,并做好新行业合作供应商储备,多举措降低采购成本;加大“两金”压控力度,完善清欠工作的长效机制,必要时将采取法律等途径进行清欠。
5、投资管理风险: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形成各类股权投资27项,其中控股股权11项。公司将坚持“实业化”战略,积极寻求投资并购机会,夯实“投资运营”业务定位的同时,依托资金实力和技术能力,继续实施投资拉动工程策略,投资规模持续放大。对外投资的快速扩张可能导致投资管理不能到位、投资收益不达预期等风险。
对策:公司制定了《重大投资决策制度》《股权投资后续监督管理办法》等投资管理制度,并及时根据市场环境及政策变化进行调整,保障投资管理制度健全,能够适应市场环境形势,并得到有效执行;公司设立投资管理部、企业管理部、考核审计部等作为投资管理体系部门,形成了事前、事中、事后的对外投资闭环管理;公司围绕现有投资项目开展延链补链强链投资工作,加强相关产业链的安全,保障上下游持续稳定,提高市场应对能力;公司重点关注战略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产业市场机会和政策变化,扎实做好项目前期调研和论证工作,进一步提高投资项目质量,保障投资效益;在所属相关企业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面向社会选拔职业经理人,实施经营责任制和契约化管理,强化对所属企业的激励约束机制;公司定期开展投资后评估,合规处置低效无效投资项目,多措并举应对对外投资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