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钛制品、其他稀有金属
钛制品 、 层状复合材料 、 金属纤维 、 稀贵金属 、 钨钼制品
稀有金属材料的板、带、箔、丝、棒、管及其深加工产品、复合材料及装备和稀贵金属等新型材料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自有房地产和设备的租赁;物业管理;理化检验;自有技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业务名称 | 2024-06-30 | 2023-12-31 | 2022-12-31 | 2021-12-31 | 2020-12-31 |
---|---|---|---|---|---|
钽铌材料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 92.00 | - | - | - | - |
锆材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 43.00 | - | - | - | - |
高端钛合金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 8.00 | - | - | - | - |
产量:稀有金属复合材料及制品(吨) | - | 2.91万 | - | - | - |
产量:贵金属制品(吨) | - | 21.01 | - | - | - |
产量:金属纤维及制品(平方米) | - | 32.83万 | - | - | - |
产量:钛制品(吨) | - | 8473.00 | - | - | - |
产量:难熔金属制品(吨) | - | 132.62 | - | - | - |
销量:稀有金属复合材料及制品(吨) | - | 2.41万 | - | - | - |
销量:贵金属制品(吨) | - | 20.80 | - | - | - |
销量:金属纤维及制品(平方米) | - | 19.31万 | - | - | - |
销量:钛制品(吨) | - | 8278.00 | - | - | - |
销量:难熔金属制品(吨) | - | 127.88 | - | - | - |
装机容量:新增容量:光伏(MW) | - | 7.87 | - | - | - |
稀有金属复合材料及制品产量(吨) | - | - | 2.34万 | 2.51万 | 1.26万 |
稀有金属复合材料及制品销量(吨) | - | - | 2.32万 | 2.37万 | 1.40万 |
贵金属制品产量(吨) | - | - | 18.70 | 17.61 | 9.87 |
贵金属制品销量(吨) | - | - | 22.02 | 14.69 | 9.51 |
金属纤维及制品产量(平方米) | - | - | 31.50万 | 23.36万 | 20.81万 |
金属纤维及制品销量(平方米) | - | - | 31.41万 | 23.21万 | 19.13万 |
钛制品产量(吨) | - | - | 5968.00 | 5819.57 | 5298.87 |
钛制品销量(吨) | - | - | 6185.52 | 5897.93 | 5592.94 |
难熔金属制品产量(吨) | - | - | 107.09 | 137.33 | 109.09 |
难熔金属制品销量(吨) | - | - | 105.71 | 139.84 | 106.92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1.45亿 | 4.48% |
客户二 |
1.36亿 | 4.21% |
客户三 |
1.18亿 | 3.64% |
客户四 |
1.10亿 | 3.41% |
客户五 |
9763.35万 | 3.0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一 |
1.63亿 | 6.77% |
供应商二 |
1.07亿 | 4.45% |
供应商三 |
1.06亿 | 4.39% |
供应商四 |
9373.37万 | 3.88% |
供应商五 |
9091.50万 | 3.77%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2.59亿 | 8.79% |
客户二 |
1.42亿 | 4.82% |
客户三 |
1.23亿 | 4.18% |
客户四 |
7457.96万 | 2.54% |
客户五 |
6778.16万 | 2.3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一 |
1.82亿 | 7.99% |
供应商二 |
1.31亿 | 5.77% |
供应商三 |
1.18亿 | 5.21% |
供应商四 |
1.16亿 | 5.09% |
供应商五 |
8132.32万 | 3.58%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大客户 |
1.36亿 | 5.66% |
第二大客户 |
9638.99万 | 4.03% |
第三大客户 |
7671.91万 | 3.20% |
第四大客户 |
7257.59万 | 3.03% |
第五大客户 |
5735.20万 | 2.4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大供应商 |
1.62亿 | 7.30% |
第二大供应商 |
1.36亿 | 6.14% |
第三大供应商 |
1.01亿 | 4.54% |
第四大供应商 |
7018.34万 | 3.16% |
第五大供应商 |
5543.22万 | 2.49%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大客户 |
1.15亿 | 5.64% |
第二大客户 |
1.14亿 | 5.63% |
第三大客户 |
5446.03万 | 2.68% |
第四大客户 |
5395.33万 | 2.66% |
第五大客户 |
4986.48万 | 2.4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大供应商 |
1.25亿 | 7.08% |
第二大供应商 |
1.24亿 | 7.01% |
第三大供应商 |
1.03亿 | 5.82% |
第四大供应商 |
7014.39万 | 3.96% |
第五大供应商 |
5308.14万 | 3.00%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大客户 |
1.60亿 | 7.96% |
第二大客户 |
6937.41万 | 3.46% |
第三大客户 |
6568.06万 | 3.27% |
第四大客户 |
4846.09万 | 2.42% |
第五大客户 |
4570.33万 | 2.2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大供应商 |
2.11亿 | 7.52% |
第二大供应商 |
1.03亿 | 3.67% |
第三大供应商 |
8741.85万 | 3.12% |
第四大供应商 |
5982.83万 | 2.14% |
第五大供应商 |
4217.89万 | 1.51%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2024年上半年,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等问题挑战,公司坚持致力于主营业务领域深耕细作,锚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巩固优势领域市场地位,紧跟国家重点项目,开拓新兴领域市场;聚焦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强化经营风险管控;加速补链强链,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先进制造升级,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60.98万元,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45亿元。 1.紧跟国家重点项目,开拓新兴领域市场 公司紧跟国家重点项目,围绕国家重点战略和高端民用材料需...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2024年上半年,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等问题挑战,公司坚持致力于主营业务领域深耕细作,锚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标,巩固优势领域市场地位,紧跟国家重点项目,开拓新兴领域市场;聚焦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强化经营风险管控;加速补链强链,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先进制造升级,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4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60.98万元,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45亿元。
1.紧跟国家重点项目,开拓新兴领域市场
公司紧跟国家重点项目,围绕国家重点战略和高端民用材料需求这一导向,全力以赴持续开拓新兴领域,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准确把握市场、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舰船、兵器、核电及新能源领域的需求持续增长,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在高端民用材料方面,销售收入实现同比增长,其中高端钛合金产品收入同比增长8%,锆材收入同比增长43%,钽铌材料收入同比增长92%。
2.聚焦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
公司始终聚焦科技创新,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充分发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钛合金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层状金属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三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的积极作用,不断汇聚行业顶尖人才与先进技术资源。瞄准市场需求,大力开展产品研发工作,加速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切实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优势。在精密铸造、氢能材料应用等研发方向,取得了阶段性的重大突破,拓展了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上半年,公司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成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和销售合同,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研发经费7140万元,同时,公司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科技经费支持,获得支持资金3305万元;承担国家、省、市级高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项目25项;获得授权专利24项。公司运行课题89项,其中新开课题49项,涵盖了多个关键技术领域和前沿研究方向。
3.强化经营风险管控
公司高度重视经营风险管控,致力于建立健全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确保企业的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业务风险进行系统评估,识别出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并予以积极应对和管控。
在风险控制方面,公司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类风险对公司业务的不利影响。同时,公司采取多元化的经营策略,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降低对单一业务或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和服务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市场竞争风险和技术创新风险。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保障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成本控制,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4.加速补链强链,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公司聚焦新质生产力建设,围绕加速补链强链,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推进海洋工程用大规格低成本钛合金生产线技改项目建设进度,该项目的厂房主体工程即将收尾,预计该项目下半年正式投产,将为海洋工程领域注入强大的动力。与此同时,为海洋工程配套的电力增容专项工作也已完成。此外,公司还同步积极推进航天及核用高性能难熔金属材料产业化项目及数字化库房建设项目的报批报建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精心组织、科学规划,确保项目的报批报建工作顺利进行。
5.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先进制造升级
公司以数字化作为核心战略导向,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和制造执行系统(MES)的持续优化,通过将商业智能(BI)报表贯穿于生产、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收集、分析与呈现,为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撑。此外,公司致力于打造信息化与网络安全的一体双翼,加强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综上举措为公司未来实现先进制造夯实了基础。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研发优势。公司坚持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持续不断开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开拓新市场,积极实施产业转型升级,坚持走高端化、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
依托公司强有力的研发技术基础与研发能力,公司获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钛合金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层状金属复合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4个国家级平台,并建立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27个技术创新平台,不断增强公司自主研发能力。同时,与国内多所一流院校、科研院所、领域顶尖专家开展多层次合作交流,拓宽公司技术支持、人才支持、资源支持,形成产—学—研结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为公司探究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夯实了基础。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省、市级高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项目500余项,获得自主知识产权授权专利493项,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165项,获国家、省部级各类奖励89项。公司持续保持高强度的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比多年保持5%以上,积极布局重点关键技术领域和前沿研究方向,不断研发出有市场前景、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实现了多项产品的行业领先、首发量产。
2.人才优势。公司一贯重视人才团队的培养和建设,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持续开展科技创新、管理人才的外引内培工作。
在科研人才方面,公司打造了一支包括400余名博士、硕士在内的科技创新团队,是公司取得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的中坚力量。组建创新研发小组,针对不同方向开展公司级研发课题;博士深入生产一线开展工作,与公司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加速成果转化;推动建立市场化的薪酬制度,开展研发技术人员职级认定工作,搭建公司研发技术岗位人才梯队。
在管理人才方面,公司不断培养、选拔优秀青年干部,截至目前,子公司经营层博士占比近50%,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宽视野、善经营的复合型管理团队,干部队伍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趋势凸显。
3.装备及制造优势。公司高度重视提升制造能力,不断推进制造手段、制造装备的先进化水平,并结合数字化发展,全力推进智能制造建设。
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钛合金熔炼生产线,主体设备包括德国ALD的真空自耗电弧炉、美国CONSARC自动称重混布料系统、俄罗斯KV-titan真空电子束冷床熔炼炉等,使得公司熔炼能力达到全国前列,年熔炼能力达到2万吨;拥有国内领先的专为钛、锆等稀有金属加工设计的大宽幅、高精度、自动化程度高的板材轧制生产线,主体设备包括2800mm四辊可逆热轧机、1780mm六辊可逆冷轧机等,生产产品的幅宽和尺寸精度控制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拥有行业领头的金属复合材料生产线;拥有国内唯一的核级控制棒生产线;公司“海洋工程用大规格低成本钛合金生产线技改项目”投产后,锻造能力也将得到大幅提升。公司已经形成覆盖熔炼、锻造、轧制、材料复合等生产流程的完整加工制造产业链。同时,公司着力推进制造手段的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应用大数据分析节约能源和践行绿色环保,逐步实现工业制造向智能制造的升级转型。
4.品牌优势。公司深耕稀有金属材料加工行业二十余年,以高端的产品应用、稳定的产品质量、专业的客户服务,树立了“诚信、专业、高端”的品牌形象。
公司凭借钛合金中厚板、宽幅钛合金薄板等产品成为我国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板材核心供应商之一;化工锆板、钛(银、锆)/钢复合板保持较高市场占有率;核电用银合金控制棒实现国产替代,并成为国内唯一合格供应方。公司工业级锆及锆合金加工材获“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钛及钛合金产业链获“陕西省重点产业链(钛及钛合金)链主企业”称号,其他产品还获得“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等多项荣誉。其不仅展现了公司产品的创新力,品牌的影响力,也体现了公司对于产品品质的执着追求。
公司将一如既往秉承“让股东满意,让职工幸福”的经营宗旨,以“打造全球领先的稀有金属材料研发及加工基地”为愿景,努力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持续推动公司蓬勃发展。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环境变化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与宏观经济环境、下游行业景气度密切相关。若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或下游产业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将会影响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公司在经营中密切关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以下游市场需求为导向及时跟进变化情况,在风险发生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将其对公司的影响降到最小。
2.市场竞争风险
近年来随着稀有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宽加深,更多的企业参与该领域的竞争。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带来的风险,公司深入研究行业竞争格局,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持续增强服务意识,继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对市场的快速、准确的反应能力,保持、增进公司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
3.保持创新能力风险
公司专注于稀有金属材料的研发和加工,自主创新研发的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部分产品实现进口替代,持续的创新能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公司所处行业产业链条长、产品系列多、生产工艺复杂,同时,航空航天、海洋工程、高端民品等需求端对产品质量和性能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不能排除相关领域竞争对手率先取得重大进展,而对公司经营生产构成影响。为此,公司紧跟市场变化,把握需求动态,引进高端人才,加大研发投入,完善创新所需的配套措施,增强创新能力,开发新产品、开拓新领域,以期保持公司在行业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4.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是稀有金属材料加工企业,存在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公司做好原材料市场价格的跟踪和预判,不断研判原材料价格趋势,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及时调整原材料的库存水平;与上下游企业开展深入的合作,形成紧密的产业合作与协作关系;此外,公司将加快产品转型升级,降低原材料在产品成本中的比重,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议价能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