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从事光学影像、薄膜光学面板、汽车电子(AR+)、反光材料等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产品类型:

    光学元器件、薄膜光学面板、半导体光学、汽车电子(AR+)、反光材料

  • 产品名称:

    红外截止滤光片及其组立件 、 吸收反射复合型滤光片 、 微型光学棱镜模块(MPOA) 、 光学低通滤波器及组合片 、 超低反射吸光膜 、 CMOS COVER 、 摄像头盖板 、 指纹识别盖板 、 智能手表表盖 、 颜色膜 、 接近光传感器滤光片/3D窄带滤光片 、 ITO图形化元器件 、 DOE/Diffuser 、 屏下指纹镀膜 、 微透镜阵列 、 AR-HUD/W-HUD 、 PGU(图像生成单元)模组 、 LCOS PGU模组 、 车载激光雷达视窗片 、 平面反射镜 、 自由曲面镜 、 智驾伴侣(空气投影) 、 DMS/OMS摄像头 、 CMS系统 、 智慧大灯 、 AR衍射/反射光波导光学模组 、 衍射光波导片 、 反射光波导片 、 反光织物 、 反光膜(玻璃微珠型 、 微棱镜型)

  • 经营范围:

    光电子元器件、光学元器件制造、加工,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电子技术咨询服务,机械设备租赁,自有房屋租赁,物业管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3-22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光学光电子行业((片、套)) 1.80亿 - - - -
库存量:反光材料行业(平方米) 91.18万 - - - -
光学光电子行业库存量(片、套) - 1.02亿 1.05亿 1.00亿 9101.20万
反光材料行业库存量(平方米) - 128.76万 111.80万 46.42万 47.89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2.4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3.83%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16.19亿 31.88%
客户2
7.14亿 14.06%
客户3
5.90亿 11.62%
客户4
1.89亿 3.72%
客户5
1.29亿 2.5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3.5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1.37%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5.45亿 20.69%
供应商2
3.78亿 14.35%
供应商3
2.88亿 10.94%
供应商4
9607.26万 3.65%
供应商5
4598.14万 1.7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6.9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2.01%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12.88亿 29.66%
客户2
8.68亿 19.98%
客户3
2.03亿 4.67%
客户4
1.97亿 4.54%
客户5
1.37亿 3.1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3.5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4.26%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6.81亿 27.18%
供应商2
2.67亿 10.65%
供应商3
2.43亿 9.70%
供应商4
1.15亿 4.60%
供应商5
5343.38万 2.1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8.9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0.09%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7.83亿 20.74%
客户2
5.21亿 13.80%
客户3
2.20亿 5.84%
客户4
2.14亿 5.67%
客户5
1.52亿 4.0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9.5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5.15%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6.35亿 30.18%
供应商2
1.40亿 6.66%
供应商3
6696.96万 3.18%
供应商4
5488.28万 2.61%
供应商5
5295.89万 2.5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5.4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8.39%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7.85亿 24.66%
客户2
3.08亿 9.68%
客户3
1.93亿 6.06%
客户4
1.34亿 4.21%
客户5
1.20亿 3.7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9.4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4.29%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6.69亿 38.55%
供应商2
7889.06万 4.55%
供应商3
7745.13万 4.46%
供应商4
5976.90万 3.44%
供应商5
5716.63万 3.2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3.7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5.71%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5.52亿 18.41%
客户2
2.52亿 8.39%
客户3
2.22亿 7.41%
客户4
2.12亿 7.05%
客户5
1.34亿 4.4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8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0.41%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4.42亿 28.39%
供应商2
1.46亿 9.40%
供应商3
9713.54万 6.24%
供应商4
5378.40万 3.46%
供应商5
4545.85万 2.92%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守光学赛道创新发展的经营方针,专注于光学影像、薄膜光学面板、汽车电子(AR+)、反光材料等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围绕光学核心技术,目前已构建光学元器件、薄膜光学面板、半导体光学、汽车电子(AR+)、反光材料五大业务板块,主要产品包括精密薄膜光学元器件、薄膜光学面板、半导体光学元组件、汽车抬头显示器、新型显示组件、反光材料等。产品形态逐步从单一的光学元器件向模组及解决方案并存转型,并且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相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安防监控、车载光电、元宇宙AR/VR等领域。  2、行业发展状况(...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始终坚守光学赛道创新发展的经营方针,专注于光学影像、薄膜光学面板、汽车电子(AR+)、反光材料等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围绕光学核心技术,目前已构建光学元器件、薄膜光学面板、半导体光学、汽车电子(AR+)、反光材料五大业务板块,主要产品包括精密薄膜光学元器件、薄膜光学面板、半导体光学元组件、汽车抬头显示器、新型显示组件、反光材料等。产品形态逐步从单一的光学元器件向模组及解决方案并存转型,并且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相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安防监控、车载光电、元宇宙AR/VR等领域。
  2、行业发展状况(一)消费电子
  (1)元宇宙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以及混合现实(MR)技术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这些沉浸式技术不仅在游戏和娱乐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亦在教育、医疗、工业设计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无限的应用前景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此外,人工智能(AI)作为元宇宙发展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在2023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的爆发,标志着人工智能由1.0时代进入2.0时代,成为助推元宇宙发展的加速器,对促进元宇宙产业的创新发展及体系完善具有重要意义。VisionPro结合AI、数字孪生等底层技术打开元宇宙新的想象空间,在AI大模型的加持之下,尚未搭载近眼显示功能的Ray-BanMeta智能眼镜的热销预示着元宇宙概念在消费电子领域的逐步落地。据IDC的预测,2024年VR/AR/MR市场将迎来一次显著的复苏,预计设备出货量将增长46.4%,2023年至2027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将达到37.2%,展现出市场强劲的复苏态势和增长动力。随着硬件成本的降低、轻量化程度提升、软件应用内容的丰富以及网络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VR/AR/MR技术正逐步走进大众生活,为用户带来了更加多元和丰富的沉浸式体验,同时也为科技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业务机遇。
  在AR/VR/MR设备迈向消费级市场的进程中,确保光学硬件的可量产性、轻便性同时兼顾优良的显示效果,是产业落地必须解决的三大难题。公司作为一家在光学领域深耕二十余年的光学硬件供应商,已具备为AR/VR/MR设备提供从光学材料(晶圆、方片)到各类光学元器件,再到近眼虚空显示的各类光波导技术及光机的一站式光学解决方案能力。展望未来,公司将携手行业科技巨头,加快在AR/VR/MR领域的业务布局,共同推动元宇宙产业的繁荣发展。
  (2)智能手机
  在宏观经济环境逐步回暖的大背景下,消费者信心得到显著恢复,智能手机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复苏态势,同时消费电子领域与人工智能(AI)技术的深度融合,正推动着新一轮消费电子周期的悄然萌芽。根据IDC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较去年同期增长6.5%,达到2.854亿部,连续四个季度保持增长趋势,并且预测2024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将达到2.87亿台,同比增长3.6%,这是自2021年以来首次有望实现同比增长。在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等创新技术和大众市场需求复苏的双重推动下,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乐观情绪持续上升。与此同时,影像升级依旧是智能手机厂商的关注重点,无论是玻塑摄像头的应用、潜望式长焦镜头的普及,还是CMOS大底的流行趋势等,智能手机的影像拍摄功能仍将有巨大的升级空间,尤其是国内资深安卓品牌领军者的强势回归,将为智能手机领域的技术创新注入全新的活力。
  公司凭借在光学设计、精密加工及大批量制造方面的丰富经验和领先地位,依托多年沉淀的光学技术,持续创新开发新兴产品,助力各大智能手机终端厂商实现光学设想的落地和量产制造,推动智能手机产业加速创新升级。
  (二)车载光电
  (1)智能座舱
  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带动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和市场渗透率迅速提升,产品价格不断下调,生命周期缩短,市场竞争加剧。在这一行业背景下,智能座舱作为人车交互的关键接口,成为整车制造商差异化竞争的关键领域。智能座舱的发展正朝着高集成度、强智能化的方向迈进,而抬头显示器(HUD)作为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提升驾驶安全性和便利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3年以来,HUD已成为众多车型的标配,其搭载车型的价格也更加亲民。未来随着HUD技术的不断创新,它将朝着更高清晰度、更大分辨率、更大视野(FOV)和更佳用户体验的方向发展。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硬件成本的降低,将进一步推动前装HUD在更广泛车型中的应用和普及。
  面对汽车价格持续下探和行业内卷加剧的态势,公司积极布局多元化的AR-HUD技术方案,在巩固先发优势、保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加快海外汽车市场的拓展步伐。与此同时,公司还将积极打造智能大灯、电子后视镜(CMS)、车窗投影等系列智能座舱相关产品,为智能座舱产业的升级与进步贡献力量。
  (2)智能驾驶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驾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从技术研发到商业化应用,整个行业都在快速向前迈进。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众多企业如长安汽车、百度等纷纷开展了智能驾驶车辆的试点运行,无人驾驶网约车已在武汉、广州、上海等地启动试运营。政府和监管机构正在积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铺路。随着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市场接受度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智能驾驶技术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也在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愿意尝试使用智能驾驶功能。为了满足高级辅助驾驶和无人驾驶的需求,汽车制造商正在不断增加各种摄像头以捕捉2D平面画面,以辅助驾驶系统和无人驾驶技术的实现。同时为了克服摄像头在恶劣环境下的局限性,获取更准确的环境3D深度信息,行业引入激光雷达技术,配合激光雷达发射激光束探测外界环境,进一步提升驾驶安全性。车载摄像头和激光雷达作为智能驾驶系统必不可少的核心模块,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车载摄像头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公司光学元器件业务如滤光片、激光雷达视窗片等产品也逐步拓展至车载光电领域,并成功进入诸多海内外知名车企供应链。同时公司作为资深的光学硬件供应商,结合自身多年来深耕光学赛道积累的光学技术和大批量制造经验,创新布局车载摄像头模组业务,丰富车载光电业务的产品结构,为公司在汽车电子领域的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三)反光材料
  反光材料根据光路逆反射功能的实现,能在光线不足或夜间的情况下,有效地增强人的识别能力,故目前被广泛地应用于个人安全防护、道路安全及交通运输装备等多个领域。随着2024年上半年消费市场的回暖,反光材料行业整体需求逐步回升。展望未来,公路通车里程增长、全球汽车销量提升、反光布技术的日益成熟将进一步打开下游市场的需求空间。然而,由于3M、美国艾利等海外企业发展起步较早,积累了雄厚的技术资源及相对的市场优势,仍在全球反光材料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国际竞争格局尚未发生显著变化。近年来随着我国反光材料制造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资本投入持续增加,下游国产替代趋势和制造业的技术迭代升级带来的新增需求有望带动国内反光材料行业持续打开增长空间,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未来反光材料行业将迎来从传统材料向新型材料的转型升级,而高性能玻璃微珠产品和微棱镜型反光膜作为技术前沿领域的产品,依然是我国反光材料企业研究开发的重点。公司依托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将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加快技术研发进程,拓展车牌膜和微棱镜型反光膜的市场占有率,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推动公司未来向着更高水平和更广阔的领域稳步迈进。
  3、主营业务经营情况
  2024年上半年,消费电子行业迎来了全面的市场复苏,而AI技术的深度融入亦为行业创新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公司坚定不移地执行“调结构优布局,缩支出降风险,打造内生竞争力”的经营方针,通过聚焦战略、优化资源配置、深化内部管理等举措构建内在竞争力,持续优化产品、市场和客户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盈利空间,不断夯实消费类电子板块业务的基本盘,拓展车载光电和反光材料业务规模。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5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43.2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40.4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91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53.43%。公司上半年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主要业务板块经营情况如下:
  光学元器件业务:公司抓住消费电子行业加速回暖并向高端化转型的机遇,持续丰富传统业务的产品结构,不断加大新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力度,为公司成熟产品业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调整市场结构,稳步推进与北美大客户的业务合作,扩大韩国市场触角,提升国内市场份额。越南工厂已构建产品线批量生产的能力,形成全球化制造交付能力,为承接及拓展北美、韩系大客户的业务奠定了基础;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锁定并深耕高价值项目,提升产品竞争力和盈利空间。吸收反射复合型滤光片产品实现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未来随着市场渗透率持续扩大,产品放量增长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以及构筑强劲的行业竞争力。去年6月成功量产的微型棱镜模块产品,在今年上半年快速完成迭代升级并顺利进入大规模量产,持续巩固市场优势,带来营收的显著增长。传统的红外截止滤光片及组立件产品,通过制程优化、管理提升、降本增效等措施保障业务稳健发展。单反相机业务继续保持高市场占有率,再创销售、利润双升的佳绩。
  薄膜光学面板业务:随着全球科技产业的持续革新以及5G通信技术的深度渗透,公司薄膜光学面板业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报告期内,薄膜光学面板业务业绩创有史以来新高峰,充分彰显公司战略布局和战略定力的成功,标志着薄膜光学面板业务全面迈入了高速稳定发展的新阶段。公司深化新品类拓展,积极开拓智能穿戴产品业务,进一步丰富产品线品类,实现非手机类业务销量及市场占比的大幅提升,业务结构逐步优化。手机类业务持续挖潜高端机型份额,加强与北美大客户粘性,保障手机类基础业务的稳健发展;公司不断强化技术开发实力,创新性设计黄金线,提升精益化生产能力,成功树立行业标杆;为更好地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加快构建海外交付能力,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薄膜光学面板板块的快速壮大已极大支撑公司业务发展,筑牢公司第二大主营业务的发展基石。
  半导体光学业务:伴随着智能手机国产化替代机会的到来,半导体光学业务市场订单略超预期,尤其是3D手机摄像头市场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带动窄带滤光片业务稳步向好,半导体光学赛道规模有望获得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窄带滤光片、宽带增透膜产品、纳米光学产品、芯片镀膜等多项新品的技术研发和量产工作。纳米光学产品PBS实现0到1的突破,芯片镀膜产品紧跟终端需求实现量产提升;不断夯实基础能力,整合生产线优化工序,加强内部工艺制程管理,提升产线良率和效率,丰富公司技术货架与产品储备,积极寻求创新与突破,持续探索半导体光学业务的发展路径。
  汽车电子(AR+)业务: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增速发展,公司汽车电子业务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报告期内,公司HUD产品得到客户全方位的认可,海外客户被捷豹路虎授予“全球优质供应商提名奖”,国内客户荣获“长安马自达-最佳团队合作奖”、“岚图质量零缺陷奖”等多项殊荣;积极推进业务拓展,新进入上汽大众、理想等优质主机厂,成功获得国内外十余个项目定点;海外业务中,与Stellantis、宝马、奥迪、大众等国际车厂已进入到具体项目的技术打合阶段,成功构建了海外客户多点开花的市场格局,未来海外业务起量有望带动汽车电子板块利润率的明显提升。同时,公司不断精进内部经营管理,狠抓降本增效,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产品,致力将汽车电子业务打造成为公司第二梯队主业;公司紧抓AI大模型驱动下AR产业快递发展机遇,积极布局并深化在AR领域的技术研发与量产突破工作,公司集中资源成立专项小组,聚焦反射光波导技术,紧跟产业链巨头步伐,加快解决产业在大规模、高性价比、低成本等量产方面的难点,推动AR产业的商业化进程。
  反光材料业务:报告期内,夜视丽通过调整组织架构,夯实基础管理体系,实现了跨组织、跨区域的高效拉通式管理;积极把握人、车、路三大市场机遇,布局多重消费场景,持续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海外车牌膜业务实现大幅增长,反光布项目亦取得突破性进展。上半年,夜视丽业绩更上一层新台阶。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深耕光学行业,战略路径清晰
  公司深耕光学产业二十余年,以“成为全球卓越的一站式光学解决方案专家”为愿景,聚焦光学赛道,围绕消费电子、车载光电、元宇宙三大应用场景布局产品业务,产品生态从单一的元器件拓展至元器件、模组及解决方案三者并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公司紧跟行业创新的前沿,与行业发展始终保持同频共振,根据自身经验优势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方向,前瞻性思考与系统性布局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牢牢抓住产业创新升级机遇。公司坚定战略方向,积极推动战略落地,加速转型升级。目前公司已构建了以消费电子为代表的第一成长曲线,奠定公司的业务基石;以车载光电为代表的第二成长曲线,实现突破性发展;以元宇宙光学为代表的第三成长曲线,获得业务机会。公司周期性跨越式发展路径清晰,为企业持续发展积蓄强劲动能。
  2、坚持研发创新驱动,消费级量产能力领先
  作为光学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始终将研发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在过去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公司研发团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储备,涵盖精密光学薄膜设计技术、微纳光学技术、精密光学加工技术、软件算法自动化等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技术体系完备,全面覆盖光学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公司通过对核心技术及产品的更新迭代,使产品能够满足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具备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光学解决方案的综合能力,行业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此外,公司还具备自动化能力及智能制造技术,利用光学设计精准解决客户痛点与难点的同时,通过自动化研究所开发非标自动化设备,实现生产环节的串联和生产流程的优化,确保产品的大规模量产和供应链的高效运作,消费级量产能力领先。
  3、布局全球化资源,客户结构多元化
  公司秉承开放、合作、全球化的理念,持续深化国际化布局。目前公司已建成六大生产基地,土地面积近千亩,分布在浙江台州(滨海、集聚区、临海)、江西鹰潭、广东东莞及越南等地。报告期内,公司不断打造升级海外供应链体系,越南工厂二期建设项目顺利结顶,全球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积极布局市场窗口,在日本、台湾、韩国、新加坡、美国、德国等地均设立办事处,深入挖掘开拓海外市场,更高效地服务海外客户群体。在产业协作方面,公司与国内外产业链上下游的知名原材料、设备、镜头、芯片及Sensor等厂家开展多样的紧密合作,不断整合行业资源,构建产业协同优势,共同推进产业技术的发展。在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已积累广泛的客户群体,随着公司由单一的元器件制造商向光学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型升级,公司业务逐步由消费电子拓展延伸至车载光电、元宇宙光学领域,公司的客户结构逐步丰富优化,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
  4、完善培养和激励体系,打造团队优势
  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公司重视内部员工培养与晋升,成立企业大学下设领导力学院及工程学院,围绕“技能型人才、管理人才、国际化人才、领导人才”等多个维度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同时打通员工晋升通道,搭建管理、专业、工匠多条职业发展路径,通过每年定期职级晋升评审机制,为员工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公司不断从外部吸纳行业优秀人才,为公司管理团队和资深工程师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推动人才队伍的持续壮大与结构优化。为了持续激发员工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热情,公司构建了全方位激励体系,通过员工持股计划、事业合伙人制度确保多层次激励,面向不同层级的管理团队及关键岗位人员骨干,公司常态化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推动事业合伙人建设,落地创业文化,激发工作激情与组织活力,让核心骨干和公司共同发展,分享企业成长带来的成果。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波动和行业竞争风险
  2024年上半年全球格局步入新一轮的变革时期,部分国家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加剧,地缘政治的影响日益明显,外部环境愈加复杂多变。另一方面,国内经济正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总体上保持平稳和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工业生产增长迅速,但下游有效需求不足的现状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公司所处消费电子、车载光学和元宇宙赛道,市场需求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影响较为直接,行业有效需求的下滑将加剧存量市场的竞争,并进一步压缩产业链现有的利润空间。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及所处行业的变动情况,不断调整优化全球化的产业布局,聚焦主业,做好战略研究,坚定战略方向,推进战略落地。同时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重点围绕“缩支出降风险,打造内生竞争力”开展工作,加强公司内部专业能力建设,通过降本增效倒逼管理升级,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2、业务集中与大客户依赖风险
  公司业务目前主要集中在手机类消费电子市场,车载光电业务占公司收入的比重尚小,元宇宙业务尚未进入量产销售。智能手机存量市场竞争加剧促使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公司与头部企业的合作逐渐深入,存在一定的大客户依赖,若大客户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将直接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坚定推动产业由消费类电子向车载光电、元宇宙转型,坚定消费类电子业务的基石地位,在此基础上不断向外挖掘潜在客户,提升车载光电业务比重,争取AR/VR客户机会。积极拓展国内、亚太和欧洲市场的优质客户资源,实现客户和业务结构优化,降低公司业务集中度和大客户依赖风险。
  3、汇率风险
  公司部分产品出口新加坡、越南、泰国、马来西亚、日本、欧美等海外市场,主要以日元、美元、欧元为结算货币。当市场汇率出现较大波动时,汇兑损益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密切关注国际汇率市场走势,选择有利计价货币进行原材料、辅料、设备等进口采购和商品出口销售;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意识,灵活运用外汇市场的远期结售汇等避险产品,锁定汇率波动的风险;加大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提升新品议价能力;每月逢高结汇,减少外币结存,最大程度减少汇率波动对公司的不利影响。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