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饲养及初加工、鸡肉产品深加工。
家禽饲养加工、食品加工、其他
鸡肉 、 肉制品 、 基础调理品 、 其他
许可项目:水产养殖;种畜禽生产;动物饲养;种畜禽经营;家禽屠宰;家禽饲养;食品生产;饲料生产;食品销售;牲畜饲养;活禽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水果种植;茶叶种植;食用农产品初加工;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农副产品销售;鲜肉批发。(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业务名称 | 2024-12-31 | 2024-11-30 | 2024-10-31 | 2024-09-30 | 2024-08-31 |
---|---|---|---|---|---|
家禽饲养加工板块鸡肉销售收入(元) | 13.16亿 | 12.13亿 | 12.21亿 | 11.87亿 | 11.42亿 |
家禽饲养加工板块鸡肉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 9.02 | 3.74 | -3.44 | 5.71 | 0.76 |
家禽饲养加工板块鸡肉销售收入环比增长率(%) | 8.53 | -0.65 | 2.81 | 3.97 | -12.29 |
深加工肉制品板块销售收入(元) | 6.31亿 | 6.55亿 | 6.46亿 | 7.26亿 | 6.74亿 |
深加工肉制品板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 -9.16 | 5.50 | 21.68 | 1.92 | -12.96 |
深加工肉制品板块销售收入环比增长率(%) | -3.62 | 1.26 | -10.98 | 7.72 | -5.09 |
销售收入(元) | 16.93亿 | 15.63亿 | 15.83亿 | 16.21亿 | 15.59亿 |
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 7.32 | 3.56 | 7.51 | 2.72 | -4.63 |
销售收入环比增长率(%) | 8.27 | -1.26 | -2.30 | 3.93 | -10.63 |
销量:深加工肉制品(吨) | 3.25万 | 3.48万 | 3.08万 | 3.38万 | 3.26万 |
销量:鸡肉(吨) | 12.92万 | 12.44万 | 12.62万 | 12.58万 | 11.93万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7.15亿 | 20.09% |
第二名 |
15.30亿 | 8.28% |
第三名 |
3.38亿 | 1.83% |
第四名 |
2.59亿 | 1.40% |
第五名 |
2.28亿 | 1.2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2.82亿 | 9.57% |
第二名 |
8.43亿 | 6.29% |
第三名 |
7.15亿 | 5.34% |
第四名 |
6.19亿 | 4.62% |
第五名 |
5.01亿 | 3.74%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1.15亿 | 18.52% |
第二名 |
12.48亿 | 7.42% |
第三名 |
4.37亿 | 2.60% |
第四名 |
1.96亿 | 1.17% |
第五名 |
1.84亿 | 1.0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3.33亿 | 9.54% |
第二名 |
9.77亿 | 7.00% |
第三名 |
7.02亿 | 5.03% |
第四名 |
6.16亿 | 4.41% |
第五名 |
5.65亿 | 4.04%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2.57亿 | 22.50% |
第二名 |
11.53亿 | 7.96% |
第三名 |
3.20亿 | 2.21% |
第四名 |
1.71亿 | 1.18% |
第五名 |
1.60亿 | 1.1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6.17亿 | 13.84% |
第二名 |
11.94亿 | 10.22% |
第三名 |
4.97亿 | 4.25% |
第四名 |
4.81亿 | 4.12% |
第五名 |
3.81亿 | 3.26%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1.91亿 | 23.22% |
第二名 |
9.73亿 | 7.08% |
第三名 |
2.81亿 | 2.04% |
第四名 |
1.95亿 | 1.42% |
第五名 |
1.79亿 | 1.3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7.47亿 | 19.42% |
第二名 |
10.74亿 | 11.94% |
第三名 |
7.34亿 | 8.16% |
第四名 |
6.12亿 | 6.80% |
第五名 |
2.89亿 | 3.21%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6.01亿 | 24.73% |
第二名 |
8.20亿 | 5.63% |
第三名 |
4.84亿 | 3.32% |
第四名 |
2.38亿 | 1.63% |
第五名 |
2.20亿 | 1.5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3.75亿 | 17.26% |
第二名 |
8.72亿 | 10.95% |
第三名 |
7.96亿 | 9.99% |
第四名 |
4.53亿 | 5.68% |
第五名 |
2.28亿 | 2.86%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基地布局 公司生产基地主要分部在福建、江西和甘肃,并在浙江及上海设立了创新营销中心和产品研发中心,目前公司白羽鸡养殖产能超7亿羽,已建及在建食品深加工产能合计超过50万吨,产品辐射范围广,并远销海外。 2、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建立了集饲料加工、种源培育、祖代与父母代种鸡养殖、种蛋孵化、肉鸡饲养、肉鸡屠宰加工、熟食深加工等环节于一体的肉鸡产业链,是目前全球白羽肉鸡行业配套最完整的企业,公司在白羽肉鸡全产业链企业排名中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五。 3、公司主要产品 (1)冻、鲜分割生鸡肉产品 公司上游养殖、屠宰板块的主要产品为冻、鲜分割生...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基地布局
公司生产基地主要分部在福建、江西和甘肃,并在浙江及上海设立了创新营销中心和产品研发中心,目前公司白羽鸡养殖产能超7亿羽,已建及在建食品深加工产能合计超过50万吨,产品辐射范围广,并远销海外。
2、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建立了集饲料加工、种源培育、祖代与父母代种鸡养殖、种蛋孵化、肉鸡饲养、肉鸡屠宰加工、熟食深加工等环节于一体的肉鸡产业链,是目前全球白羽肉鸡行业配套最完整的企业,公司在白羽肉鸡全产业链企业排名中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五。
3、公司主要产品
(1)冻、鲜分割生鸡肉产品
公司上游养殖、屠宰板块的主要产品为冻、鲜分割生鸡肉,主要面向餐饮企业、肉制品加工企业(B端)以及个人终端客户(C端)等销售。
(2)基础调理品
公司基础调理品主要包括鸡肉、牛肉、羊肉、猪肉等于腌制车间直接加工的腌制调理品,主要面向大型餐饮企业(B端)等销售。
(3)深加工产品
公司深加工产品主要包括鸡肉、牛肉、羊肉、猪肉等经过预处理、调味及油炸等工艺深度加工的食品,主要面向大型餐饮企业、连锁超市(B端)以及个人消费者(C端)等销售。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全产业链优势
公司建立了集饲料加工、种源培育、祖代与父母代种鸡养殖、种蛋孵化、肉鸡饲养、肉鸡屠宰加工、食品深加工等环节于一体的肉鸡产业链。
自繁自养全配套全产业链有以下四个优势:
(1)全产业链能有效熨平行业周期波动,降低盈利的波动性:全产业布局相较于比较单一的运作环节,能减少各板块间外部交易成本,优化各环节利润水平。同时有效抵御各方市场价格波动导致的各环节经营压力及风险,进一步增强公司抵抗周期性风险的能力,从而确保与同行业其他公司相比,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更加稳定。
(2)全产业链实现产品“优质、可控、可靠、可追溯”,给公司带来品质红利:公司依靠自繁自养全配套全产业链建立了可靠的全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优异的鸡肉品质与有保障的食品安全,为公司与百胜、麦当劳等高要求、高标准的优质客户开展长期合作提供可靠基础。
(3)全产业链保障了生产的稳定性:依靠自繁自养全配套全产业链,公司内部的各生产环节环环相扣、均衡生产、计划性强,确保供应链和生产稳定。
(4)全产业链闭环管理有效实现疫病防控:公司在饲料加工、种源培育、祖代与父母代种鸡养殖、种蛋孵化、肉鸡饲养、肉鸡屠宰加工、食品深加工等环节均采取了闭环管理,能有效阻绝外部因素的影响,确保公司防控体系安全有效。
2、自研种源优势
公司潜心十余年开展白羽肉鸡育种工作,成功锻造出“圣泽901”白羽肉鸡配套系,于2021年末获得农业农村部批准,取得对外销售资格,并于2022年6月正式对外出售父母代种鸡雏。公司是国内首个打破国外企业在种源上的垄断、批量供应国产父母代种鸡雏的企业,报告期内,公司育种攻关取得新突破,利用基因组测定和表型数据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精准选育,推进遗传改良,进一步优化“圣泽901”配套系综合性能,成功研发并推出了“圣泽901plus”,在保持父母代种鸡、商品代肉鸡性能和原种鸡疾病净化水平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料肉比,提升养殖综合效益。
种源的突破使得公司具备三方面优势:
(1)自研种源有效保障上游稳定供应。近几年,国际形势多变、禽流感频发,国外种源供应不确定性加大,自研种源不受国外种源供应限制,公司可以准确制定未来生产计划,降低经营风险。
(2)自研种源的本土适应性强。国外引进的种鸡常携带多种疾病,带来了极大的生物安全隐患,“圣泽901”完成了多种垂直性传播疾病的净化,鸡群干净、本土适应性强。
(3)自研种源性能优异,塑造成本优势。“圣泽901”繁衍的父母代种鸡及商品代肉鸡在产蛋率、料蛋比、出栏日龄、增重等众多效益指标和抗病能力均体现出明显且稳定的优势,一系列优异性能共同塑造了公司养殖环节的成本优势。
3、产品研发优势
公司先后在光泽、上海成立两大食品研发中心。研发中心配备经验丰富的研发团队,现有120余人的研发团队成员均有高级中/西餐厅、米其林餐厅、五星酒店的从业经历,具备深度洞悉客户需求、迅速推新的能力;研发中心注重组织协同,持续推动产品资源共享和跨销售渠道协同,提高新品转化率和单品销售量,全面提升开发效能。
4、产能规模化优势
公司白羽鸡养殖产能超7亿羽,已建及在建食品深加工产能合计超过50万吨,位列全国第一。
公司产能规模持续领跑行业,一方面,规模化有助于公司提升采购议价能力、分摊固定成本,通过标准化养殖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领先的产能规模,确保公司既能满足大客户的批量订单,又能依托生产的协同,及时消化大客户旺季临时新增的订单需求,全方位保障下游客户供应链的稳定,在开发和服务优质大客户方面具有绝对优势。
5、大客户优势
圣农在白羽鸡行业40年的沉淀和积累以及在食品深加工行业20年的精耕细作,已与百胜中国、麦当劳、德克士、沃尔玛、永辉等国内外知名客户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公司始终致力于深化与大客户的战略合作,在产品研发、质量把控、市场开拓和信息共享等方面全方位携手共进,充分融入全球先进的食品供应链体系、适应多元企业文化,开创了从产品供应到价值共创的多赢模式,巩固了公司在食品加工领域的领先地位,为进一步携手全球顶尖食品、餐饮企业奠定坚实基础。
6、资金成本优势
公司始终注重财务健康与资金安全,兼顾流动性充裕与资金成本的优化。多年来,公司账面资金充裕,经营性现金流稳健,本报告期经营性现金净流同比增加了1.72亿元,增幅19.97%,在同业企业中保持领先水平;此外,凭借40年来在业界积累的优质信用,使公司拥有大量尚未使用的授信额度,资金成本水平也在同行业中处于较低的水平。
充裕的流动性、较低的融资成本结合多年来的稳健经营,使公司能有效抵御系统性经济风险、应对行业周期性所带来的经营和财务压力,为公司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整合行业优势资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鸡肉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利润总额对鸡肉销售价格和销售数量敏感性较高,若鸡肉销售价格出现大幅下降或上涨幅度低于成本上涨幅度,则本公司业绩将受到不利影响。
针对鸡肉价格波动风险,公司将主营业务产品由单一的冻鸡肉初加工制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至深加工鸡肉制品,并向猪肉及牛肉深加工领域拓展。多产品策略、协作生产提高了产品的综合利用率与附加值,这些都有助于公司增强对鸡肉价格波动的抗风险能力。
(2)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生产经营所用的主要原材料为玉米、豆粕等农产品。由于农产品的产量和价格受到天气、市场情况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较大,价格变化波动较难预测。若未来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的盈利水平。因此,存在由于主要原材料价格发生异常变动而导致的经营业绩波动的风险。
针对原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在原料低价格时大量购入,争取将全年的原料采购价格保持在一定水平。
(3)发生疫病的风险
鸡只在饲养过程中会发生禽流感或其它类似疫病。禽流感等疫病在爆发期间,会导致鸡只的死亡,并对广大民众的消费心理有较大负面影响,导致市场需求萎缩,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
本公司采用的一体化自繁自养自宰深加工经营模式,有利于对种鸡、肉鸡疫病的防控。在一体化自繁自养自宰深加工经营模式下,本公司能根据疫病防控需要,对种鸡、肉鸡饲养场的选址和布局、饲料配方、疫苗和兽药使用等实施标准化的控制,可以将国家及本公司制定的各项规范化防控措施予以贯彻实施。
本公司拥40余年的肉鸡饲养及疫病防控经验,设立了专职的兽医部,建立了较完整、有效的疫病防控体系,制定了消毒、预防、免疫、监测等卫生防疫制度;在饲养场内外环境管理、养殖过程、屠宰加工等生产环节中采取了“全进全出”、“封闭饲养”、“隔离空关”等生物安全措施,并与地方政府建立了疫病预防、预警和突发事件管理体系,在县域范围内构筑了一个鸡禽疫病防控体系和防控环境。截至目前,本公司从未发生过重大禽类疫病。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1)回顾报告期情况
报告期内,面对鸡肉终端行情低迷、餐饮不振、消费需求总体偏弱等行业不利因素,公司管理层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推动数字化转型,着力提质增效,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并且致力于围绕“种源优势领先战略”、“成本领先战略”、“B端业务行业领先战略”、“C端与品牌战略”,构建全产业生态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产量、销量均实现增长。鸡肉生食销售量54.66万吨,基础调理品销售量1.87万吨,深加工产品销售量13.54万吨,分别较2023年同期增长19.16%、-2.90%和12.49%。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90亿元,同比增加0.32%,实现归母净利润1.02亿元,同比减少76.07%。公司一季度归母利润为-0.62亿元,二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64亿元,进入二季度后,公司在各月的综合成本环比持续改善,养殖效率显著提升,同时二季度产品销量也有着明显增量,结合公司在产品端及渠道端的结构优化,推动公司整体业绩呈现出较强的韧性,实现盈利环比大幅增长。(以上数据皆为合并口径下统计所得)
(2)报告期内重大事项
1)多措并举,纵深推进成本领先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积极探索成本管理新模式,持续推动各板块、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坚决落实“降本增效”主基调,不断提升市场占位和整体竞争力。
生产端,各环节均实现了一定的突破,如种鸡孵化环节的种鸡育成率、受精率、出雏率等生产性能均同比实现提升,部分指标创历史最好水平,同时,孵化费用较上年进一步降低;肉鸡养殖环节,养殖效率持续提升,各基地成活率实现新突破,通过加密养殖、水暖改造、人员优化实现进一步降本;屠宰加工环节降本增效效果显著,通过设备创新技改、人员优化和能耗管控,生产成本明显降低,此外,通过产品出成率提升、高价值产品转化及次品率降低实现增值;食品深加工板块,多方位协同,多点位对接,真正实现从产业链到价值链的转化。在食品生产环节,通过与上游肉鸡加工厂的联动,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综合利用率和得率,进一步释放产能边际效益。
饲料成本管控方面,报告期内,通过大宗商品原料替代、饲料配方进一步优化,使得原材料采购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通过饲料加工工艺调整使得饲料吨加工成本较上年取得进一步改善。
营运管理方面,通过生、熟供应组织融合,实现生熟订单一体化、物流一体化、产销一体化,生熟板块相融合进一步提升了订单、仓储及物流的分配和优化,同时,做到以客户管理为中心,提升了整体供应链服务质量。此外,通过提升仓储效能、降低外仓周转天数等,推动外仓整合,降低仓配成本。组织建设优化方面,报告期内,随着品管部组织融合,历时两年多中后台部门已全部融合完毕,通过产业链生食端与食品端的拉通及资源共享,打通产业链各环节,推动实现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
2)种鸡出口突破,夯实国产种源领跑地位
公司自有种源“圣泽901”于2021年12月正式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并于2022年6月成功实现国产种源首次批量供应。2023年底,在原有“圣泽901”基础上,公司成功迭代研发了种源新组合“圣泽901plus”,性能方面获得大幅提升,料肉比指标较原组合得到显著改善,此外在产蛋率、生长速度、抗病性等指标上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报告期内,“圣泽901plus”外销持续上量,市场进一步拓宽,认可度不断提升,使父母代种鸡在自主国产种源中市场份额仍持续占据第一。此外,上半年,第一批“圣泽901”父母代种鸡雏顺利落地非洲坦桑尼亚,标志着圣农种源成功打开国际市场,目前生产成绩稳定,达到领先水平。
上半年,公司继续围绕研发投入、疫病净化、原种及祖代生产性能提升等方面展开工作,报告期内,种鸡生产性能全面提升,种蛋达标率、产雏数、标蛋率、出雏率等指标均破新高,种鸡生产性能的不断优化将助推养殖端综合成本的持续下探。
下半年,技术服务方面,推进制定SZ901PLUS的种鸡、肉鸡饲养管理方案和生产性能标准,随着下半年销量持续增加及圣泽901Plus顺利推广,将进一步加强对大客户的技术服务力量。出口方面,目前公司正与非洲、南美洲、中东、东欧等国家进行接洽,下半年有望进一步实现种鸡出口国别突破。
未来,圣农将继续扩大育种研发投入,做好纯系性能测定,计划持续推出种鸡性能维持不变但肉鸡性能更优的配套组合,为白羽肉鸡行业提供更多优质种鸡来源;同时,坚持以占据国内40%市场份额为目标,保障中国白羽鸡种鸡的供应安全,让整个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3)食品端渠道整合优化,深加工业务进一步做强
报告期内,面对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为获取更高的渠道效率,为各渠道客户提供更高的价值,公司管理层将食品B端渠道进行重新调整和拆分,将食品B端渠道划分为重客渠道、餐饮系统渠道、熟食流通渠道及出口渠道,并制定了渠道增量和产品价值转化策略。营销策略上,通过研究分析B端餐饮市场发展趋势、客户及产品,紧抓客户需求,不断拓展增量客户,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加大新市场新赛道开发力度,紧抓中式连锁餐饮市场机会,充分利用产能优势,推进生熟食销售一体化,以多元化产品组合、研发创新能力为B端客户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此外,报告期内,公司出口业务持续突破,在巩固日本出口份额优势的情况下,开拓了韩国、俄罗斯等地区出口业务,整体出口业务较去年同期保持了同比29.46%的高速增长。
C端方面,凭借对消费人群需求和使用场景的深刻洞察和快速捕捉,我们重新明确了“九大场景”的目标消费人群定位,在选定场景的表达中加入和外卖方案的对比,打动消费者隐形、显性的需求,从而扩充种草人群,结合站内的利益点和运营模式,在丰富的场景中多次提出解决方案,提升A4A5人群体量和转化率。产品端,我们持续贯彻大单品策略,聚焦核心单品打造,并且基于市场变化及消费者需求综合考量,完成对C端产品的包装及外观形象升级,以此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链接;细分场景方面,针对正餐及夜宵场景,以推出中式菜肴口味单品实现创新增长。
4)熟食产能落地,护航大食品战略践行
公司以“圣农十四五规划”为指引,有序完成产业链各环节固定资产投入建设,推动公司种孵、养殖、屠宰、食品加工产能稳定、协同增长。报告期内,食品十厂正式竣工投产,食品十厂拥有10条肉制品深加工产线,项目覆盖油炸、蒸煮、蒸烤等生产工艺加工牛、鸡、猪等肉类熟食制品,为公司增加年产约6万吨的食品深加工产能,产品主要供应国际、国内主流餐饮品牌。
固定资产项目的顺利推进,不仅有利于产能提升,也为生产、管理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保障,同时,更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丰富产品品类,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