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汽车零部件业务、金属及通信零部件业务、投资业务,同时也在满足自身使用的基础上提供厂房租赁服务。

  • 产品类型:

    模具设计制造、定制化产品设计

  • 产品名称:

    精密冲压 、 数控冲裁及折弯 、 激光切割 、 机器人焊接 、 粉末喷涂处理 、 金属及通信零部件 、 汽车零部件 、 房产租赁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机械设备租赁;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集成电路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29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汽车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元) 24.93亿 - - - -
汽车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0.31 - - - -
产量:汽车零部件(件) - 4936.54万 - - -
产量:金属及通信零部件(件) - 810.89万 - - -
销量:汽车零部件(件) - 4489.18万 - - -
销量:金属及通信零部件(件) - 807.23万 - - -
产量:零部件类别(件) - 4936.55万 4480.35万 - -
销售收入:开卷业务(元) - 1242.76万 - - -
销售收入:覆盖件(元) - 23.87亿 - - -
销量:零部件类别(件) - 4489.17万 4489.88万 - -
产能: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开卷业务(冲次) - 3510.00万 3510.00万 - -
产能: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覆盖件(冲次) - 220.00万 220.00万 - -
产量: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开卷业务(冲次) - 74.00万 86.00万 - -
产量: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覆盖件(冲次) - 287.00万 237.00万 - -
销量: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开卷业务(冲次) - 83.00万 77.00万 - -
销量: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覆盖件(冲次) - 271.00万 247.00万 - -
汽车零部件产量(件) - - 4782.90万 4053.23万 4875.54万
汽车零部件销量(件) - - 4393.03万 4042.97万 4875.54万
金属及通信零部件产量(件) - - 982.86万 959.56万 672.35万
金属及通信零部件销量(件) - - 993.76万 978.39万 708.50万
产量:整车配套(件) - - 4480.35万 - -
销量:整车配套(件) - - 4489.88万 - -
业务收入: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开卷业务(元) - - 1288.00万 - -
业务收入: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覆盖件(元) - - 18.96亿 - -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0.9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7.5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7.69亿 47.60%
第二名
7.27亿 12.50%
第三名
7.02亿 12.06%
第四名
6.15亿 10.58%
第五名
2.79亿 4.7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4.1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5.5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4.12亿 27.12%
第二名
12.42亿 23.86%
第三名
4.26亿 8.19%
第四名
1.87亿 3.60%
第五名
1.44亿 2.7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4.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9.64%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3.12亿 54.78%
第二名
8.59亿 14.21%
第三名
5.64亿 9.33%
第四名
3.61亿 5.97%
第五名
3.24亿 5.3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3.2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1.7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4.71亿 27.34%
第二名
10.61亿 19.72%
第三名
4.29亿 7.97%
第四名
1.90亿 3.54%
第五名
1.70亿 3.1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4.0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3.2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0.27亿 64.11%
第二名
5.91亿 12.53%
第三名
3.40亿 7.20%
第四名
3.01亿 6.37%
第五名
1.44亿 3.0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5.5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9.8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4.52亿 34.08%
第二名
4.99亿 11.72%
第三名
3.37亿 7.91%
第四名
1.43亿 3.36%
第五名
1.19亿 2.7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0.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4.7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5.57亿 83.69%
第二名
2.33亿 5.47%
第三名
1.03亿 2.43%
第四名
9012.62万 2.12%
第五名
4309.85万 1.0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1.4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4.2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5.66亿 39.69%
第二名
1.99亿 5.04%
第三名
1.51亿 3.82%
第四名
1.40亿 3.54%
第五名
8363.03万 2.1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4.3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5.2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0.79亿 85.48%
第二名
1.34亿 3.72%
第三名
1.24亿 3.45%
第四名
5492.14万 1.52%
第五名
3953.38万 1.1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2.2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7.8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78亿 14.76%
第二名
3.31亿 10.24%
第三名
2.33亿 7.20%
第四名
1.06亿 3.27%
第五名
7744.78万 2.39%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根据从事领域的不同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制造、投资两大业务板块,同时对部分暂时闲置的厂区进行出租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一)制造板块  公司的制造板块主要涉及汽车零部件类、金属及通信零部件类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汽车零部件业务  (1)行业发展情况  2024年汽车行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88.6万辆和119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6.3%; ...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根据从事领域的不同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制造、投资两大业务板块,同时对部分暂时闲置的厂区进行出租以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
  (一)制造板块
  公司的制造板块主要涉及汽车零部件类、金属及通信零部件类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汽车零部件业务
  (1)行业发展情况
  2024年汽车行业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89.1万辆和140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9%和6.1%,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88.6万辆和1197.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6.3%;
  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2)市场地位
  伴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的逐步提升,传统汽车原有市场份额被压缩,汽车市场结构已经转变,同时各大厂商纷纷加码新能源,价格区间内竞争激烈,车型众多,整车厂在智能驾驶、算力芯片、快速充电、续航里程等不断地进行提升,公司所处的配套行业也要配合整车厂的市场计划或发展方向,面临着价格竞争激烈、产品服务提升的多重考验。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的核心客户为上汽大众及区域内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据上汽集团2024年6月份产销快报数据:上半年产销量分别为51.99万辆和51.2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08%和1.75%。报告期内,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为24.9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31%。鉴于汽车新能源业良好务的发展趋势,国内外激烈的竞争趋势,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公司也将通过加强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国内外市场等措施来提升竞争力,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地拓展业务,探索多种可能性,推动公司的发展。
  (3)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涉及汽车四大工艺中的焊接、冲压两大领域。产品及服务主要有:为乘用车提供钢板、铝板的开卷落料;大型覆盖件冲压;分总成零部件自动化焊接;小型金属零部件等产品和服务。
  (4)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控股子公司新朋联众、扬州新联为客户提供服务,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模式基本无变化,具体如下:生产环节,一直沿用较为成熟的“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
  采购环节,公司采用“以产定采”的采购模式;
  销售环节,主要采用直销“B2B”模式。
  (5)业绩驱动因素:
  2、金属及通信零部件业务
  (1)行业情况
  数据中心行业:
  随着AI、云计算、大数据、5G等技术的普及,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数据中心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核心,其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对于节能型、适用性的需求也在增加中。
  由于芯片算力地增强,传统风冷技术已难以满足高密度数据中心的散热需求,液冷技术以其高效节能的特性,成为降低数据中心能耗、提升PUE(电能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根据QYR(恒州博智)的统计及预测,2023年全球数据中心液体冷却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9.82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79.3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1.1%(2024-2030)。Omdia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数据中心冷却市场规模已飙升至76.7亿美元,并预计这一增长势头将持续至202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18.4%,届时市场规模将达168.7亿美元。根据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调研统计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116GWh,同比增长41%,预计2024年全年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超240GWh,其中电力储能将成为2024年增长最主要驱动力。
  储能行业:
  (2)市场地位及情况
  数据中心:
  公司已从事通信机柜产品多年,以出口业务为主导,长期与施耐德等国际知名企业并肩合作,凭借优良的制造工艺和产品质量,在行业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与竞争优势。
  基于公司在传统柜体及金属件、模具领域深耕多年的积累,公司确立了以液冷机柜为主要研发方向,主要用于人工智能等下一代数据中心的相关配套产品,并成立了产业研发中心,相关产品涉及机柜、管路连接、PDU、CDU、快换接头、Manifold等,目前进展情况良好,正在积极地进行国内外参展。随着国内数据中心的迅猛崛起,公司也将积极筹划进军国内市场,同时寻求业务版图的拓展与深化,旨在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
  储能业务:
  随着储能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剧、地缘政治的波动、产业链的重构以及欧美地区通胀压力的加剧,共同构成了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对海外市场需求造成了冲击,进而对公司储能产品的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面对挑战,公司将深入分析客户产品机构及市场信息,丰富产品领域、拓宽销售半径,以多元化策略应对市场变化,并需求新的发展增长点。
  (3)主要产品及用途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为客户定制和开发各种规格及用途的金属精密零部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储能及其配套、数据机房(通信机柜)、家电设备等多个领域。
  (4)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金属零部件业务的主要经营模式基本无变化,具体如下:
  生产环节:采用大规模定制生产与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模式;
  采购环节:采用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模式;
  销售环节:主要采用直销“B2B”模式。
  (5)业绩驱动因素
  (二)投资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的投资业务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瀚娱动为主体对外实施。瀚娱动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了金浦新兴、汇付创投、南京新兴、南京创投、南京吉祥、南京晨光、金浦慕和、江阴新晨珖八支基金的投资。
  (1)主要业务模式
  公司投资业务主要通过参与私募股权基金、股权直投等方式开展,具体如下:
  私募基金模式:通过向私募基金出资方式,将自有资金间接投资于企业的股权;
  股权直投模式:以公司自有资金投资于未上市企业的股权。
  (2)业务范围及发展情况
  公司参与的私募基金投资项目涵盖科技、医疗医药、半导体等新兴产业领域。
  公司投资业务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通过维持均衡的投资规模,不仅促进了经营版图的多元化拓展,还使我们能够深入洞察制造业尖端动态,开辟更广阔的产业蓝海,进而增强公司的盈利效能,为产业结构的战略性升级与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关键支撑点。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良好的客户合作关系及完善的配套布局
  1、汽车零部件
  在汽车零部件业务的初步布局阶段,公司便携手大众联合在上海、扬州两地分别设立了合资公司开展相关业务。随后,紧跟整车制造商的业务步伐,公司在宁波与长沙相继建立生产基地,并于上海临港建设智能工厂,旨在通过地理上的邻近优势,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配套产品与服务,从而精准对接并超越客户期望。这种基于深厚合作基础与地域优势的策略,不仅深化了公司与客户的合作关系,还显著增强了双方的相互依赖与信任,为公司的业务稳定与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了供应链条的顺畅与高效。公司与核心客户,包括美国捷普、施耐德电气及牧田等,拥有多年稳固的合作根基,双方在市场拓展上展现出强大的延展性和持续的协同效应,其中美国捷普在公司内设立了专属的合作办公区,这一举措极大地促进了双方业务交流的便捷性与效率,确保了合作的无缝对接。
  2、金属及通信零部件
  鉴于当前地缘政治的复杂性与客户需求的多元化,公司已经在海外进行产业链的构建,旨在通过全球化布局,不仅精准满足国际客户的独特需求,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我们的市场份额。
  3、投资板块
  公司与金浦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江苏新潮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合作伙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具有专业、产业背景机构的合作,确保了投资决策的审慎性与准确性,还为公司开辟了一条通往多元化产业机会的路径。通过与这些合作伙伴的携手并进,公司能够敏锐捕捉市场动态,精准把握产业趋势,适时地对具有潜力的相关领域进行投资布局。这种前瞻性的产业布局策略,不仅丰富了公司的业务版图,还为公司带来了可观的收益增长,进一步增强了公司的综合实力与市场竞争力。
  (二)优良的专业制造工艺技术及持续不断的投入
  鉴于上述所建立的深厚客户合作关系,公司在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同时,更是主动参与进客户的产品设计与优化过程之中,使得与客户之间的沟通即时性、效率及调整都有着良好的协同,有利于降低成本、节约时间。同时公司也在不断的向同行业国内外优秀的公司观摩学习,杜绝固步自封、走兼容并蓄的持续性发展道路。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在于对生产设备实施深度自动化与数据化改造的持续投资。优秀的制造设备与优化的工艺布局是保证效率与质量的基石。因此,公司始终不遗余力地在设备升级上倾注资源,旨在提升生产效率,减轻人工负担,提供产品的质量。
  为及时相应客户需求,新朋联众在上海市临港新片区增设了一条舒勒高速压机生产线,现已投入使用。此举不仅巩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还极大地提升了响应客户需求的速度与灵活性。鉴于金属及通信零部件业务的定制化特性,依据产品特征持续对生产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改造与创新,旨在增强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通过规模化效应降低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空间。
  (三)经营区域优势
  公司的核心客户群体集中分布于经营区域内,这一布局极大地促进了双方之间的紧密协作与高效沟通。此外,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不仅为公司产品的国际出口提供了便捷的物流通道,还显著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在汽车零部件业务领域,靠近客户建立生产基地,确保了高效、顺畅的业务流程,从而构筑了坚实的竞争优势。公司也依据长三角地区边界的物流及运输,提高了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能力。2024年上半年,泰国工厂正式投入建设,公司也将组建一支国际化的运营团队,形成国际化的产业链,满足客户的需求及为下一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践行精益生产管理
  公司在制造领域深耕细作多年,管理团队在管理上奉行对员工以人为本、对质量精益求精。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聚焦于内部管理的精细化改革,致力于通过一系列举措来提升治理水平,提高效率。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市场竞争
  新朋金属为出口导向型企业,地缘政治、国外客户产业链竞争加剧均会对其出口业务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
  (1)公司将持续深化对国内外经济政策动态、宏观经济走势的监测与分析,结合自身经营实际,灵活调整战略方向,确保业务决策的及时性与准确性;
  (2)加速技术创新步伐,推动产品迭代升级的同时加强营销与管理模式的创新,以设计、制造、维护等多重服务为保证,提供市场上具有性价比的产品,提高抗风险能力;
  (3)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增强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对国际客户的吸引力与议价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压力,同时也在推出自主品牌与产品,形成业务的互补性;
  (4)公司将借助设立海外产业链进一步巩固并拓展业务网络,降低国际贸易壁垒带来的波动与冲击,深化与国际客户的合作,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配套服务,巩固并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涉及钢材、铝等原材料,这些基础材料的价格波动直接关联到公司的生产经营成本与效益。若原材料价格发生剧烈变动,而公司未能迅速调整产品售价以应对,将直接挤压生产成本,进而影响营业利润,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构成显著挑战。
  应对措施:
  (1)公司将加强对原材料价格走势的实时监测与分析,确保快速捕捉市场变化,为决策提供坚实依据;
  (2)加大研发投入,依托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从根本上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从而有效控制成本上升;
  (3)发挥规模化采购优势,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应对市场价格波动。通过动态跟踪主要原材料价格,灵活调整采购策略,有效缓冲成本上涨压力;
  (4)鉴于与客户及供应商的长期合作关系,公司在合同中明确了原材料价格波动时的调整机制,确保双方权益得到合理保障。同时,公司将积极与客户协商,就国内外原材料成本上升达成共识,适时调整产品价格结构,合理转移成本压力,共同维护供应链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3、汇率波动风险
  汇率的波动性作为公司出口业务的一大外部变量,直接牵动着公司盈利水平的稳定性,为经营活动带来潜在风险。
  来汇率在短时间内发生显著变动,而公司未能迅速响应,通过与客户沟通调整售价来抵消这一影响,经营成本将会面临一定的压力。
  应对措施:为了更好地驾驭汇率风险,公司仍将加强外汇的管控,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经营利润带来的影响。
  4、投资风险
  公司在投资业务领域的耕耘已初见成效,不仅见证了部分投资项目的成功上市,还迎来了部分基金的回收期,但资本市场地变化对公司地投资业务产生重大影响。
  应对措施:
  (1)为有效应对上述挑战,公司后续将在投后管理上加强力量,构建更加精细化、前瞻性的管理体系。具体而言,公司将紧密跟随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的导向,与合作伙伴一起聚焦于具有增长潜力和战略价值的重点产业、行业进行深入剖析,降低投资决策中的不确定性;
  (2)积极面对资本市场地调整,与合作伙伴等深入研究产业政策、资本市场政策,在保护上市公司投资者的利益下做合适的“耐心资本”;
  (3)在风险控制方面,公司将进一步完善风险评估与预警机制,确保在风险暴露初期即能迅速响应、有效应对,最大限度地保护投资者利益和公司资产安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