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为高速公路、港口航运、城市智能交通等领域的行业用户提供集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运行维护为一体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开展军工电子信息业务。

  • 产品类型:

    系统集成、技术服务、技术转让、产品销售

  • 产品名称:

    系统集成 、 技术服务 、 技术转让 、 产品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数据处理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互联网数据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交通设施维修;智能控制系统集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维修;仪器仪表销售;电子产品销售;办公用品销售;家用电器销售;货物进出口;国际货物运输代理;航空国际货物运输代理;商务代理代办服务;民用航空材料销售;航空运输货物打包服务;运输设备租赁服务(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6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5.8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056.33万 4.99%
第二名
3774.05万 3.72%
第三名
2508.38万 2.48%
第四名
2461.93万 2.43%
第五名
2266.41万 2.2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461.30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0.0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059.45万 2.79%
第二名
1536.98万 2.08%
第三名
1487.96万 2.01%
第四名
1221.73万 1.65%
第五名
1155.18万 1.5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7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7.9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01亿 10.28%
第二名
4993.68万 5.08%
第三名
4529.35万 4.61%
第四名
3993.56万 4.06%
第五名
3818.12万 3.8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496.68万元,占总采购额的9.2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861.37万 2.30%
第二名
1633.36万 2.02%
第三名
1407.71万 1.74%
第四名
1306.16万 1.62%
第五名
1288.08万 1.5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0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0.0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52亿 15.11%
第二名
4398.11万 4.37%
第三名
4032.24万 4.00%
第四名
3845.57万 3.82%
第五名
2742.88万 2.7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9612.28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0.5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062.91万 2.26%
第二名
1997.58万 2.19%
第三名
1912.16万 2.10%
第四名
1834.08万 2.01%
第五名
1805.55万 1.9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6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3.1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五名
  • 第四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39亿 8.85%
第二名
6441.92万 4.09%
第三名
6222.20万 3.95%
第五名
4951.86万 3.14%
第四名
4846.41万 3.0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6.0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911.67万 4.43%
第二名
2289.26万 3.49%
第三名
2028.48万 3.09%
第四名
1714.84万 2.61%
第五名
1600.10万 2.4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7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2.18%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33亿 15.93%
第二名
7970.86万 5.46%
第三名
5724.75万 3.92%
第四名
5406.16万 3.70%
第五名
4610.13万 3.1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2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7.2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112.68万 5.76%
第二名
3300.81万 4.62%
第三名
1760.80万 2.46%
第四名
1671.96万 2.34%
第五名
1508.87万 2.11%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宏观经济形势、行业政策环境和信息化投资需求以及对公司的影响  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我国对数字经济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通过密集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文件全面加速企业数字经济的布局与发展,积极鼓励以5G、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深度应用与融合创新,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数字经济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202...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宏观经济形势、行业政策环境和信息化投资需求以及对公司的影响
  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近年来,我国对数字经济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通过密集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等多项政策文件全面加速企业数字经济的布局与发展,积极鼓励以5G、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深度应用与融合创新,不断催生新模式、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数字经济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市场规模达50.2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提升至41.5%,预测2024年该数据将达63.8万亿元,增长势头强劲。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持续完善,数字经济将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时,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2024年7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1.68万亿元,同比增长5.00%,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动能加快成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服务业继续恢复,增加值同比增长4.6%,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在服务业细分领域增速位列第一,表明产业数字化赋能企业正实现高速发展时期,为公司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交通强国规划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引领高质量发展
  数字交通是交通发展的新引擎,是实现城市交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其不仅深刻改变了传统交通运输的面貌,更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数字交通“十四五”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等一系列与数字经济、数字交通、大数据有关的政策文件,将数字交通作为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方向,明确了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融合化发展的目标和实施路径,为公司数字交通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和支持。
  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推动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行、服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加快生产经营模式与新业态等联动创新,助力数字交通建设、产业升级及数字经济发展,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科技强国、数字中国提供服务保障。到2027年,公路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进展。构建公路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一套模型、一套数据”,基本实现全生命期数字化。到2035年,全面实现公路数字化转型,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实体公路和数字孪生公路两个体系。该意见的提出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市场机遇和战略指导。
  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发展,是面向未来构筑城市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该指导意见规划,到2027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各具特色的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有力支撑数字中国建设;到2030年,全国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全面突破,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提升,涌现一批数字文明时代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
  公司始终坚定不移地将国家政策作为公司发展的指南针和行动纲领,紧抓发展机遇、紧跟时代步伐,主动拥抱数字时代,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蓬勃发展为契机,以交通数字化转型推动智慧公路和智慧城市高质量建设。同时,深度融合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推动技术创新,进一步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升级和交通管理的精细化运作,让交通系统拥有“智慧大脑”,能够实时感知、分析并响应交通需求的变化,从而有效提升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牢牢巩固公司在交通信息化领域的领先地位。
  2、政策技术双轮驱动,助推“车路云一体化”高景气发展
  “车路云一体化”是一个涉及多个领域的综合概念,主要是指将车辆、道路和云平台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深度整合,以实现智能交通系统。是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带动产业创新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自今年年初以来,车路云一体化相关利好文件密集发布。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通知》,聚焦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协同发展,推动建成城市级应用试点项目。通知特别指出,要建立城市级服务管理平台,建设云控基础平台,并能够与车端设备、路侧设备、边缘计算系统和其他交通、城市管理平台等实现安全接入和数据联通。
  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等五部委印发《关于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名单覆盖北京市、上海市、合肥市等20座城市,相关城市已纷纷启动相关规划与建设工作,车路云一体化进入了规模化落地的关键阶段。
  公司深耕智能交通领域多年,科研技术具备领先优势,2024年6月,为紧抓国家最新政策带来的红利机会,公司成立第一届技术委员会,主要负责公司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领域前沿技术趋势分析、自主研发项目立项的评估、论证和审定等,第一次全体委员会会议就“公司主航道产品体系搭建、车路云一体化赛道、基础设施数字化赛道”等议题进行了讨论,旨在探索新领域趋势和机会,提升公司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夯实核心技术竞争力,助力客户构建高度智能化、互联互通的交通系统,通过技术手段提升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3、港航经济持续恢复,智慧化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港航业务是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关键枢纽和通道,为国际贸易的持续性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6月,我国沿海和内河港口进出港船舶数量达1,521.17万艘次,货物吞吐量达91.84亿吨,同比分别增长14.35%、4.85%。水路运输持续较快发展,呈增长态势。近年来,为促进港航业务数字化智慧化发展,国家出台多项智慧港口行业相关政策,旨在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加快智慧港口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印发的《“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提出,要全面推动智能航运建设,打造智慧港口,提升港口装卸、转场、调度等作业效率。交通运输部发布《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旨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智慧交通等重要指示精神,以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为主线,以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为导向,以智慧化生产运营管理服务为重点,推动水运行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交通运输部颁布《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1-2025)》,明确将智慧港口建设列为主要任务,要求港口管理部门配合社会各界推进港口自动化建设。
  为推动实施全国港口航道布局规划,优化提升全国水运设施网络,促进水运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2024年6月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规划建设的意见》,围绕交通强国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快建设国家港口枢纽体系。该意见指出,要提高水运组织化、智能化水平;强化科技引领、数据赋能,全面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依托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开展有组织的科技攻关,推动港口装卸、库场作业等自动化、智能化运营技术研发应用和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加强重点港口航道监测视频和生产运行数据采集汇聚。
  公司全资子公司华东电子是我国智慧港口领域的领军龙头企业,是我国最早一批开展港口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相关业务的企业,自创立以来踊跃响应、执行国家及地方政策,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相融合,在行业内影响力突出。在行业政策、全球经济环境、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等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多重利好下,华东电子将把握智慧港航业务的时代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业务及研发优势,不断深化与港口集团及科技头部企业等合作关系,加快向智慧化、数字化、专业化高质量发展。
  4、行业政策持续出台,推动环保产业加速发展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随着“十四五”规划工作持续推进,我国生态保护监督工作不断加强,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环保行业大监管格局已基本形成,环保行业已从政策播种时代进入到全面的政策深耕时代,在此背景下行业需求进一步升级扩容,发展前景广阔。据中投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8年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预测》报告显示,预计2024年我国中国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13.30亿元,未来五年(2024年-2028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9.95%,2028年将达到750.00亿元,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和影响力将持续扩大,更加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202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印发,该意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要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加强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加强温室气体、地下水、新污染物、噪声、海洋等监测能力建设,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协同监测全覆盖。意见要求“十四五”深入攻坚,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十五五”巩固拓展,实现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十六五”整体提升,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
  2024年3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的实施意见》,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美丽中国建设提出明确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要强化高水平监测业务支撑,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未来五年,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加速推进,监测数据质量持续改善,应用支撑更加高效,先行示范取得实效,监测管理体制机制更加顺畅,监测基础能力全面加强,现代化监测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展望2035年,现代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基本建成,生态环境监测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国家行业政策利好的推动下,公司控股子公司华通力盛贴合“十四五”规划,深耕主营业务,推出“生态环境智慧管控系统”、“生态环境智慧信息平台”、“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智慧站房运营系统”、“大数据综合分析”、“生态环境预报预警”、“环境噪声在线监测”、“新污染物监测”等业务,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指导,为生态环境部门提供优质的项目综合解决方案,为环境质量达标和改善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二)公司主要业务、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市场地位
  皖通科技是中国领先的大交通产业全场景智慧化解决方案及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公司始终秉承“科技让出行更美好”的企业使命,以“做大交通行业引领者”为企业愿景,致力于“走出安徽,走向全国”的长期发展战略,紧跟国家交通领域政策步伐,在保持核心业务稳定和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新型信息技术与智慧交通、智慧港航、智慧城市、智慧环保等业务的智能融合,积极探索产业协同共生发生,为大交通产业植入“智慧大脑”,致力于成为“大交通数字产业运营服务专家”。
  高速公路信息化业务领域,公司围绕高速公路信息化全生命周期,根据客户及交通管理的实际需求,向客户提供从咨询规划到集软硬件开发、系统集成、运维服务等全套定制化智慧高速信息化解决方案,业务范围覆盖收费结算、智慧营运、机电运维、出行服务等多个版块,业务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报告期内,公司陆续中标省内外多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建设及机电工程施工项目,其中包括安徽省滁州至合肥至周口高速公路合肥段机电工程施工2标段项目、沪渝国家高速公路安徽省广德至宣城段改扩建段项目、合肥至周口高速公路颍上(南照)至临泉(皖豫界)段机电工程GX-JD01标段项目等,部分项目已陆续施工中,相比上年同期规模进一步扩大,为公司稳固市场地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公司智慧高速网络布局已覆盖北京、安徽、湖北、湖南、福建、内蒙古、新疆等20多个省份及自治区,凭借专业的系统解决方案、优质的项目交付能力和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获得了客户的广泛认可,不断形成全国业务纵深发展格局。今年7月,为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影响力,公司与华为交通智慧化军团签署全新战略合作,以智慧交通领域为重点方向,继续深化合作内容、拓展合作领域,共同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港口航运信息化业务领域,公司全资子公司华东电子经多年业务发展,已成为我国智慧港口领域的领军企业。华东电子持续深耕全球港航信息市场,业务聚焦智慧港口、智慧物流板块,致力于将AI、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行业业务应用有效协同,打造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伴随式的信息服务,不断推动公司向智慧化、数字化转型。公司始终将研发视为推动创新与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自主研发的CiTOS7.0(集装箱码头智能操作系统)产品国产化系统适配,并已具备发布条件;结合CTerSim(集装箱码头仿真系统)的初步成果,根据用户需求与市场趋势持续优化升级,实现了装船、卸船、提箱、收箱和移箱五大业务流程的仿真作业,后续这一成果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码头生产计划排程和设备调度水平;持续优化和完善低代码开发平台等技术研发工作。同时,公司积极开拓市场,目前业务已累计布局全国17个省份,业务版图进一步完善。此外,华东电子与华为智慧交通军团、星环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等多个头部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深度合作,打造更多领域的联合解决方案,扩大产品市场影响力,提升竞争力。
  智慧城市业务领域,公司以智慧交通业务丰富的交通大数据及雄厚的交通数据处理技术为基础,形成从产品到解决方案的完整产业链,持续拓展创新型智慧城市业务的战略版图,提供覆盖平安城市、智慧司法、城市智能交通、智慧政务、智慧社区的智慧城市一体化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公司智慧城市系统解决方案业务充分利用自身产业布局和多年来对于行业发展的认知及积淀,把握“智慧城市”、“数字中国”等国家政策带来的新基建以及数字经济发展机遇,陆续中标省内外多个项目,夯实公司市场地位,整体发展持续向好。同时,公司在“新站高新区护城路(东方大道-临涣路)、九顶山路(濛河路-魏武路)交通工程”与“庐江县S319军二路(泉水至黄姑段)改建工程01标交通机电工程施工”项目建设过程中,认真履约、科学管理,采用多种创新工艺与专业技术,保障了工程按期交付且质量优良,分别荣获安徽省智能交通协会优质工程奖一等奖、二等奖。
  智慧环保业务领域,公司控股子公司华通力盛是专业从事“生态环境智慧管控及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领先企业,业务包括生态环境数据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营,数据综合分析、预报预警,大气颗粒物组分及臭氧、光化学走航监测,碳监测解决方案等多个板块,其拥有国家生态环境服务等多项行业资质及技术发明专利,能够为生态环境部门提供优质的项目综合解决方案,为环境质量达标和改善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声誉。目前华通力盛业务已累计布局全国13个省份,涵盖国控、省控站的建设、运维及质控;生态环境智慧管控等多项业务,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市场拓展方面,华通力盛在原有市场规模基础上,积极拓展全国新业务,承接项目数量超30个。技术研发方面,研发“一种在线噪声采样防鸟干扰装置”、“生态环境智慧管控系统”及“智慧站房运营系统”并成功应用到实际项目中。行业合作方面,针对目前生态环境智慧管控等业务,专门成立专家库,与北京环科院、齐鲁工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达成合作协议,在企业污染溯源、污染源清单编制、污染过程预报及分析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三)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3,526,352.05元,比上年同期上升28.85%;利润总额-9,366,372.91元,比上年同期上升86.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43,291.33元,比上年同期上升89.23%,整体经营情况呈现向好趋势。
  报告期内,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及行业激烈竞争等多重压力下,公司坚定执行“走出安徽、走向全国”的发展战略,聚焦主要业务发展,凭借突出的科技研发实力,精耕现有优势业态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多元化新市场,中标项目迎来新突破,带动业务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公司持续进行内部精益管理,主动推进降本增效、运营改善等各项举措并行;本期合并控股子公司华通力盛;上年同期合并和处置原全资子公司成都赛英科技有限公司亏损合计3,200.79万元;上半年度累计计提资产和信用减值准备9,606,861.54元,占2023年度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12.25%,较同期有所减少39.94%。多因素叠加,从而实现营收和利润的双增长。
  2024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践行交通强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探索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交通、智慧港航、智慧城市、智慧环保业务的融合发展,不断探索公司第二生命曲线,助力公司全面转型升级。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科研实力与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作为国内第一家以数字高速信息化为主营业务的上市企业,从创立之初就拥有核心技术研发团队,具有较高的自主研发能力,经过多年来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创新,技术优势明显。公司拥有较为齐全、级别较高的行业资质及专业认定,包括“国家高新技术企业”、“CMMI5(软件成熟度模型最高级别)”、“CS4(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公路交通工程专业一级”、“省安防一级”、“ITSS(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二级”、“电子与智能化专业一级”、“音视频智能系统集成工程资质壹级”、“长三角百家品牌软件企业”、“2023年安徽省软件企业”、“中国安防百强地区优质工程(集成)商”等多项行业证书,同时拥有两百余项软件著作权和发明专利。2024年,公司获得“2023安徽软件核心竞争力企业”、“2024年安徽省软件企业”、“2024年第一批安徽省创新型中小企业”、“2024年度合肥市重点产业链企业(第一批)”等荣誉。
  公司始终以“科学为尚”为企业的第一价值观,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深入挖掘5G、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公司集聚研发资源,成立智慧研究院,进一步探索数字技术与大交通的融合发展,致力于推进智慧交通解决方案升级、SaaS产品研发及交通行业数字孪生与模拟仿真平台研发等,为公司各业务版块提供研发及技术支持。
  (二)全国化品牌影响力优势
  公司从1999年开始专业从事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起步早、产品技术含量高、总体规划能力强、客户资源丰富,是国内拥有自主核心软件技术、通过资质认证最多、业务链最为完整的系统集成企业之一,在全国高速公路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今年公司为进一步开拓外部多元化市场,扩大发展规模,特设立京津冀、华东、华南、西南、川藏渝、西北、华中、华北、东北九大业务战区,助力公司全面推进转型升级,深化全国化战略布局。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打产品“皖通高速公路综合信息系统”是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行业内最早的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应用到多条高速公路信息系统建设当中。后续,公司开发的“高速公路交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和“高速公路机电系统运行维护平台”均再次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成为公司开拓高速公路运行维护业务的核心产品。2018年,正值我国高速公路发展30周年之际,公司荣获“中国高速30周年领军企业”企业奖,在业内享负盛誉,形成了较为优质的品牌影响力。
  此外,公司两次(2017年、2023年)荣获“公路交通优质工程奖(李春奖)”,该奖项是经国务院批准保留的中国公路工程建设最高质量奖,代表了公路交通行业最高水准,也是中国交通公路建设者的最高荣誉。该奖项是对公司交通领域综合实力的高度认可,为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突显了品牌价值。
  (三)团队专业化交付能力优势
  公司作为大交通信息化领域优秀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依托多年的产品研发及项目服务实践经验,建立了覆盖全国的网格化交付服务体系,拥有一支以“客户至上”为宗旨,技术过硬、素质较高、效率突出、经验丰富的专业交付团队,形成了高质量的交付标准,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交付服务奠定坚实的基础,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和认可,成为公司业务拓展的坚实底气。
  公司有效发挥自身在大交通全产业链的优势,针对客户不同维度的产品需求,提供“快速响应、精准定制、敏捷交付”的服务。同时,定期关注市场需求动向,及时调整公司的技术研发方向及目标,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保持产品交付优势。
  (四)资源整合与产业协同优势
  公司经历二十余年的业务发展,在智慧交通、智慧港航、智慧城市、智慧环保等领域已拥有较为完整的服务体系。针对业主不同维度的产品需求,公司能有效发挥在大交通领域全产业聚合协同优势,通过产业协同、资源整合,有效扩大业务覆盖范围、提升业务精度,通过加强产业协同赋能,激发产业聚合联动效应。
  公司将继续积极探索产业协同契机,以数字信息化赋能高速公路、以智慧升级赋能港口航运、以前沿科技赋能环保监测,携手拓宽业务领域,拓展业务版图,提升企业竞争力。
  (五)客户资源优势
  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行业市场的不断开拓,公司已拥有一批长期稳定合作的优质客户资源。当前,公司主导安徽省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市场,参与了多条高速公路的信息化和省内联网结算系统的建设工作,与安徽省主要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和运营管理单位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此外,公司已经与北京、天津、浙江、江苏、福建、湖南、湖北、陕西、吉林等多个高速公路建设单位和运营管理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有成功的信息化建设案例为公司进一步开拓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述丰富的客户资源将为公司业务稳定持续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全球宏观经济和政策风险
  当前,国内经济活力和需求开始逐渐回暖,但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仍复杂严峻,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的影响。公司全资子公司华东电子作为我国智慧港口领域的领军龙头企业,是我国最早开展港口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相关业务的企业,业务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若未来全球经济波动及市场需求变化,可能会对公司的业绩和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公司所处智慧交通行业与国家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顶层规划布局、产业发展政策密切相关,公司的持续发展与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呈正相关性。公司多数客户为各级政府部门及所属企事业单位、开发企业等,其采购行为和采购规模与政策相关性较高,若未来相关支持政策弱化,可能存在政府产业政策变化所带来的订单波动风险,进而可能导致公司部分业务发展受到影响。
  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宏观经济、政策形势的变化,根据宏观经济和政策形势的变化合理布局及调整相关业务,同时,紧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持续提升公司技术和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加强项目交付管理,提高抗风险能力。
  2、季节性波动风险
  公司专注于智慧交通、智慧港航、智慧城市、智慧环保等业务版块,下游客户主要是各地交通投资集团、港航企业集团、各级交通管理部门、政府环保部门等,该部分客户通常实行预算管理及集中采购制度,对信息化项目的购买遵守较为严格的预算管理和采购制度,大多在上个自然年度的年底或当年年初进行资金的预算、审批和采购计划的制定,下半年才开始具体的设备采购、项目验收等,由此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征。
  对此,公司将发挥全国战略布局业务拓展优势,不断加强客户多元化拓展力度,积极开拓潜在客户市场,力争获取更加丰富的客户群体;进一步优化研发体系,推动产品创新和升级,保持信息化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同时,勇于进取,不断开拓,不断培育新型盈利模式和盈利渠道,打破现有市场资源舒适圈,为企业发展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努力降低季节性波动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3、商业同质化与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近年来,政府积极推动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国企深度参与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对公司经营产生了巨大冲击,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导致毛利率下降。同时,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迭代创新,给软件行业注入新的活力,越来愈多的科技企业参与到市场中来,体现出同质化的发展趋势,也加剧了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产品的客单价持续下降,毛利率进一步压缩。
  对此,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资源整合与产业协同赋能优势,产业互补、产业协同、产业共生,不断加强技术创新,通过现有技术与新兴技术的结合,打造更专业、更全面、更精细的定制化产品与服务,从战略高度提升核心竞争力,维护并巩固公司的行业优势。
  4、商誉减值风险
  公司收购华通力盛70%股权时成交价格较账面净资产增值较大,虽确认了较大额度的商誉,但也增强了公司的整体竞争合力。若华通力盛在未来经营产生波动,则收购华通力盛所形成的商誉将会有减值风险,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公司将致力于全面提升自身经营规划、管理架构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统筹能力,不断强化母子公司间资源共享、协同增效,不断提升公司统筹运营和治理的业务整合能力,加强子公司的规范建设并稳步提升其经营质量及经营业绩,将商誉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