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设备用UPS电源、工业动力用UPS电源的生产与销售。
IDC服务、数据中心产品及集成产品、智慧电能产品、新能源产品
IDC服务 、 数据中心产品及集成产品 、 智慧电能产品 、 新能源产品
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其他未列明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通信系统设备制造;其他未列明制造业(不含须经许可审批的项目);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其他未列明电力生产;电力供应;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批发;其他机械设备及电子产品批发;经营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不另附进出口商品目录),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其他未列明信息技术服务业(不含需经许可审批的项目);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其他未列明的机械与设备租赁(不含需经许可审批的项目);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投资(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投资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其他未列明服务业(不含需经许可审批的项目);合同能源管理;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除外);动力电池制造;其他未列明电池制造;电气安装;其他未列明建筑安装业;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蓄电池及储能设备;空调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节能设备及工程;太阳能或风光互补路灯系统;LED路灯;电力工程;机电设备安装工程;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和机房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及相关咨询服务;轨道交通设备及系统集成;新能源汽车充电及装备系统销售;数据中心运维服务;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及装备系统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咨询;社会公共安全设备及器材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管道和设备安装;金属结构制造;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承装、承修、承试电力设施;其他电子设备制造;节能技术推广服务。
业务名称 | 2024-06-30 | 2023-12-31 | 2023-06-30 | 2022-12-31 | 2021-12-31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个) | 94.00 | 217.00 | 112.00 | 218.00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发明专利(个) | 55.00 | 118.00 | 57.00 | 128.00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发明专利:境外(个) | 1.00 | 6.00 | - |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著作权(个) | 27.00 | 36.00 | - |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个) | 234.00 | 301.00 | - |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发明专利(个) | 153.00 | 207.00 | - |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个) | 7.00 | 20.00 | - |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个) | 74.00 | 74.00 | - | - | - |
产量:数据中心行业(台/套) | - | 27.00万 | - | - | - |
产量:新能源产品(台/套) | - | 12.08万 | - | - | - |
产量:智慧电能(台/套) | - | 18.95万 | - | - | - |
销量:数据中心行业(台/套) | - | 26.52万 | - | - | - |
销量:新能源产品(台/套) | - | 11.23万 | - | - | - |
销量:智慧电能(台/套) | - | 19.25万 | - |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境外(个) | - | - | 1.00 | 3.00 | - |
数据中心行业产量(台/套) | - | - | - | 25.59万 | 28.91万 |
数据中心行业销量(台/套) | - | - | - | 25.50万 | 28.52万 |
智慧电能行业产量(台/套) | - | - | - | 17.67万 | 18.72万 |
智慧电能行业销量(台/套) | - | - | - | 17.39万 | 19.99万 |
新能源行业产量(台/套) | - | - | - | 7.70万 | 3.58万 |
新能源行业销量(台/套) | - | - | - | 7.03万 | 3.79万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4.78亿 | 5.88% |
第二名 |
4.75亿 | 5.83% |
第三名 |
3.18亿 | 3.91% |
第四名 |
2.42亿 | 2.97% |
第五名 |
2.07亿 | 2.5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5.34亿 | 9.78% |
第二名 |
3.84亿 | 7.03% |
第三名 |
1.23亿 | 2.26% |
第四名 |
1.23亿 | 2.25% |
第五名 |
1.14亿 | 2.09%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46亿 | 6.13% |
第二名 |
2.37亿 | 4.19% |
第三名 |
2.06亿 | 3.65% |
第四名 |
1.24亿 | 2.19% |
第五名 |
9417.50万 | 1.6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2.55亿 | 6.14% |
第二名 |
1.42亿 | 3.43% |
第三名 |
1.15亿 | 2.76% |
第四名 |
9874.37万 | 2.38% |
第五名 |
8433.21万 | 2.03%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97亿 | 4.05% |
第二名 |
1.81亿 | 3.72% |
第三名 |
1.73亿 | 3.55% |
第四名 |
1.13亿 | 2.32% |
第五名 |
9405.95万 | 1.9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32亿 | 4.21% |
第二名 |
1.03亿 | 3.28% |
第三名 |
8453.78万 | 2.70% |
第四名 |
8119.22万 | 2.59% |
第五名 |
6263.18万 | 2.00%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1名 |
2.04亿 | 4.89% |
第2名 |
1.53亿 | 3.68% |
第3名 |
1.25亿 | 3.00% |
第4名 |
8320.72万 | 2.00% |
第5名 |
5930.26万 | 1.4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1名 |
9842.98万 | 3.12% |
第2名 |
9723.34万 | 3.08% |
第3名 |
7074.43万 | 2.24% |
第4名 |
6707.27万 | 2.13% |
第5名 |
5593.50万 | 1.77%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9782.93万 | 2.53% |
第二名 |
8638.96万 | 2.23% |
第三名 |
7914.56万 | 2.05% |
第四名 |
7308.09万 | 1.89% |
第五名 |
6862.68万 | 1.7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03亿 | 4.51% |
第二名 |
8505.76万 | 3.71% |
第三名 |
8499.95万 | 3.71% |
第四名 |
8092.40万 | 3.53% |
第五名 |
6887.98万 | 3.01%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以“以智慧电能驱动低碳数字未来”为使命,以推动全社会安全、高效、绿色用能为己任,驱动行业数字化、能源低碳化发展,致力成为全球卓越的智慧电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充分把握国家“数字经济”“碳中和”等战略发展契机和全球“人工智能”“能源危机”等市场机遇,深入了解市场需求、行业痛点,积极发挥公司在技术、产品、解决方案、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推进产品创新,开拓新的市场机会及发展空间,特别是2024年“出海”成为公司重要的发展战略,公司从组织架构、人才团队、市场开发、研发投入、海外工厂建设等方面积极布局,海外订单也取得了显著增长。随着海外业务的稳步推进,也将更好地...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以“以智慧电能驱动低碳数字未来”为使命,以推动全社会安全、高效、绿色用能为己任,驱动行业数字化、能源低碳化发展,致力成为全球卓越的智慧电能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充分把握国家“数字经济”“碳中和”等战略发展契机和全球“人工智能”“能源危机”等市场机遇,深入了解市场需求、行业痛点,积极发挥公司在技术、产品、解决方案、服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推进产品创新,开拓新的市场机会及发展空间,特别是2024年“出海”成为公司重要的发展战略,公司从组织架构、人才团队、市场开发、研发投入、海外工厂建设等方面积极布局,海外订单也取得了显著增长。随着海外业务的稳步推进,也将更好地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推动公司“数据中心”“智慧电源”“新能源”三大业务的良好发展。
(一)智算中心业务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高安全数据中心服务商,拥有10年以上数据中心建设运营经验,可为客户提供包括数据中心选址咨询、规划设计、产品方案、集成管理、工程实施、IDC租赁、网络连接、云服务、运维管理、算力服务在内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公司在北京、上海、广州及周边城市建有10大数据中心,在全国10余城市运营20多个数据中心,拥有机柜数量3万+架,数据中心总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形成华北、华东、华南、西南4大数据中心集群。
公司具备风冷、液冷、风液融合等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能够满足边缘数据中心、大型数据中心、通算数据中心、智算数据中心、超算数据中心等应用场景。公司始终把数据中心的持续创新作为核心发展战略,以“风冷数据中心+液冷数据中心”为算力持续升级提供强大基础设施服务,支撑“双碳”“东数西算”“人工智能”等国家战略需求,打造更加绿色和高效的未来算力新形态。公司液冷、电源、微模块等数据中心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也在海外市场不断取得突破,伴随着全球AI、算力需求的增长,公司正在努力提升海外市场份额。
科华WiseMDC系列液冷微模块
公司持续推动算力产业发展,不断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底座,助力客户迈向数字化、低碳化。报告期内,2024年2月公司与锅圈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包括数据中心、网络、算力云服务以及全流程的运维服务支撑,赋能客户商品组织、渠道运营、大数据营销、售后、物流以及其它零售科技等数字化服务体系全面升级。2024年4月公司与贝芙汀签署《算力合作服务框架协议》,贝芙汀将按协议约定向公司购买算力服务,支持大模型推理应用、AI设计软件和系统等场景的探索和创新。2024年5月,公司与希姆计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和资源,打造先进的国产化AI智算中心,配备先进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支持大规模的AI计算,为政府、企业、社会提供多样性的AI服务,满足各行各业对AI算力和AI解决方案的需求;同时,基于希姆计算的开源RISC-V算力平台,共同打造RISC-VAI生态。公司与苏州大学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携手玻色量子共同为其提供持续稳定的、“任务式”的实用化量子算力服务。与此同时,公司也积极开展“车路云”“车联网”等应用场景新应用,与小马智行、安途智行等在原有数据中心业务合作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新业务;与中通服在车联网混合云算力服务开展合作。
根据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前瞻产业研究院(FORWARD)发布的市场调查报告《2023年中国微模块数据中心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公司微模块数据中心产品获得行业高度认可,斩获2023年度微模块数据中心市场占有率NO.1殊荣。据赛迪顾问(CCID)《2023-2024年中国微模块数据中心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微模块数据中心蝉联国内金融行业市场占有率NO.1。同时在技术创新认可方面,公司连续7年入选国家节能目录——“风冷、液冷整体机房模块技术”成功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4年版)》;公司斩获“2023-2024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军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产品”两大奖项。
(二)智慧电能业务
智慧电能是公司重要的基石业务,报告期内,AI智慧电能是公司持续重点拓展的业务领域,公司持续致力于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同时深度融合AI算法,通过生成专业化的AI能源管理模型,达到节能优化效果,促进节能减排。报告期内,在核电领域,公司中标国核CAP1000项目核岛直流及不间断电源项目(6个机组),包含100余套核岛直流及不间断电源设备,实现公司CAP1000堆型设备的规模化应用,目前适用于CAP1000/1400的产品已经中标超过10个机组,为公司核级电源设备的市场拓展打下基础。在化工领域,北方华锦项目与中沙项目作为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在超大型化工领域合作的典范,公司采用多产品组合策略赢得客户信任,进一步巩固科华品牌在智慧电能领域的行业地位。公司服务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管网、中化集团、浙江石化、恒力集团、恒逸石化、盛虹、裕龙石化、桐昆、万华化学、北方华锦化学、中沙石化、东明石化等标杆行业客户在内的200多家化工行业客户。在轨道交通方面,中标深圳城际铁路深大及大鹏支线,提供电源整体解决方案,是华南地区首次突破城际铁路领域,具有行业性质的战略意义,公司持续在轨道交通方向深耕,目前产品已服务了全国近50城、200+条轨道交通线路。AI智慧电能也是公司持续重点拓展的业务领域。不同的行业应用场景,对能源管理的需求会有不同的变化,公司作为AI能源管理领导者,在能源管理领域已经深耕10余年,持续致力于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成为低碳转型的先行者和技术服务者。公司深入研究不同行业能源管理需求,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自研了“AI能源+智慧民航”、“AI能源+绿色港口”、“AI能源+数据中心”、“AI能源+光伏储能”、“AI能源+化工电子”等应用场景,通过“AI能源+N场景”创新型产品的应用,赋能多个细分领域及行业,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节能降本、走向脱碳之路。公司机场能源管控平台通过AI能源管理,建立能源网络和能源设备机理模型,再通过机器学习,不断修正机理模型、能源优化调度策略AI算法、能源调度控制,生成专业化的AI能源管理大模型,从而达到节能优化效果,促进机场节能减排。公司数据中心AI能源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是以WiseEMP-DCIM数据中心智慧运营管理平台为核心,以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运维管理、运营服务管理为系统架构,提供动环监控、容量管理、健康管理、3D可视化、运维管理、AI能耗管理、资产管理等功能,最大限度提升能源利用效率、运维效率,提升数据中心运营管理水平,帮助数据中心实现节能提效。公司EMS能量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多套储能单元的监测、控制、功率分配等功能,满足大数据、跨平台的接入,对海量数据进行快速采集、挖掘、分析,确保整个储能系统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通过EMS系统的充放电策略控制,实现削峰填谷、多能协调互补,提高经济收益,同时兼具电网支撑作用。
根据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前瞻产业研究院(FORWARD)发布市场调查报告《2023年中国高端电源(UPS)行业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公司高端电源(UPS)2023年度蝉联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根据赛迪顾问《2023-2024年中国UPS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显示,公司在2023年中国UPS石化、金融、交通及教育科研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公司再次被国际知名咨询机构沙利文(Frost&Sullivan)授予“2023年全球UPS竞争战略创新与领导者奖”。
“AI能源+N场景”创新型产品应用
(三)新能源业务
公司依托成熟的电力电子技术持续发力光储赛道,新能源业务作为公司重要战略业务取得了快速增长。公司新能源业务包括储能、光伏、氢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领域,储能作为综合能源系统的枢纽,一直以来作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发展重点。当前公司已在发电侧、电网侧、用电侧以及微网储能等领域进行布局,拥有全系列、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在火电调频、可再生能源并网、电网级输配电、工商业园区、数据中心、无电/弱电地区离并网微网、智能家用光储等领域均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满足客户及市场对于稳定、高效、绿色电能的需求。此外,公司持续加大海外新能源业务拓展,新一代工商业一体机储能产品在海外多个市场取得应用突破。
报告期内,在国内市场公司以自主研发为原动力,为全球大型地面电站、工商业、户用提供创新的技术与系统解决方案。核心产品涵盖3kW-9MW光伏逆变器、3kW-6.9MW储能变流器、1500VS液冷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系统、户用光储系统、EMS智慧管理平台等。在光伏领域,公司与“五大六小”、地方国企等数十家央国企扩大合作领域,与全球知名能源企业深化合作内涵,以高安全、高可靠的解决方案服务全球客户,获得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广泛认可,逆变器解决方案入围中国华能、国家能源、中核集团、中石化、中国电装、中核汇能、中国能建等大型央国企集采项目,中标数十个单体100MW以上的光伏项目,业务遍布新疆、广东、广西、云南、山东、湖北等地。在储能领域,公司以储能系统整体为出发点,持续为客户提供满足全场景应用需求的高性能产品及储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储能解决方案入围中国石油、新华水力、中国能建、国家电投、中国华能等集采项目。在大型地面电站侧,公司成功中标了全球最大的构网型储能项目——新疆克州300MW/1200MWh构网型独立储能项目;交付了山东威海荣成200MW/400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杭州萧山党湾50MW/100MWh储能项目、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二期50MW/100MWh储能项目、山东东营津辉795MW/1600MWh集中式储能项目、浙江龙泉100MW/200MWh磷酸铁锂储能示范项目。在工商业侧,公司再次刷新全国最大用户侧储能项目纪录,交付了国内最大用户侧储能电站“南京南钢61MW/123MWh储能电站项目”。
科华构网型储能应用项目
此外,公司持续加大海外新能源业务拓展,新一代工商业一体机储能产品在海外多个市场取得应用突破。随着公司持续发力高毛利率的海外市场,公司整体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目前,公司已拥有法国、波兰、阿联酋、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韩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30+多个海外授权服务网点,不仅助力了全球“碳中和”进程,更在为海外客户提供全应用场景光储系统解决方案中展现出非凡的实力。报告期内,公司电站型光伏和储能系统方案陆续突破欧洲、东南亚、北美等多个国家的各类应用场景;公司为保加利亚最大储能项目提供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并已正式投运;SPI系列工商业和公用事业大功率组串光伏产品在波兰、意大利、德国等多个国家广泛应用;全新一代S-EStore工商业储能一体机在波兰、荷兰、巴西、智利、泰国等国取得成功应用;S-EStation2.0智慧液冷储能系统在德国Intersolar展首次亮相海外,引起广泛关注。伴随着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浪潮,公司始终秉承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光储解决方案的创新研发和场景应用,推动绿色清洁能源在全球的普及。
根据CNESA数据显示,公司2023年全国储能PCS出货量排名第一,行业龙头地位凸显,被BNEF评为2024年度全球一级储能厂商、2024全球十大逆光伏变器生产商。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荣获“2024全球一级储能厂商”“2024全球十大逆光伏变器生产商”“ESG零碳领军企业”“2023年度最具影响力光伏逆变器企业”“2023年度中国储能产业卓越系统集成解决方案”“2023年度优质户用&工商业逆变器品牌”“2023年度聚能杯卓越储能企业”“2024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2024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系统集成解决方案”“2024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最佳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2024年度中国储能产业构网型储能优质项目”等荣誉。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领先的技术创新优势
领先的产品与技术是公司长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作为行业首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承担者、“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公司始终秉承“自主创新,自有品牌”的发展理念,经过三十多年的行业实践积累了深厚的技术沉淀,公司形成技术核心驱动力,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公司的UPS及高端电源产品,定位大功率市场高端与技术领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卓越的品质。公司的数据中心产品,秉持高效的产品定位,不断推动数据中心行业的节能和技术进步,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效、节能、环保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公司的新能源产品定位专项领域卓越,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关键方案突破,聚焦大型光储电站与工商业光储场景方向,推动国内外新能源业务的快速高效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主编修订的国家标准《不间断电源系统(UPS)第3部分:确定性能和实验要求的方法》正式发布,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在数据中心与智慧电能产品方面,公司WiseMDC系列微模块数据中心慧云7.0在2024年德国法兰克福数据中心展惊艳亮相,斩获德国著名的红点设计奖,成为全球首个获世界级设计奖的模块化数据中心,它不仅外观优雅,更因其卓越的功能受到全场高度关注,基于智能化理念,慧云7.0以低碳友好、交付友好、管理友好为核心,打造体验友好型模块化数据中心,引领数据中心建设进入全新的智能体验时代;公司WiseMDC系列慧融单排微模块基于创新融合理念,将业内常规的单排微模块方案和一体柜方案进行融合,于2024年全新发布,打造三大全“心”亮点:节能称心、交付省心、管理舒心,旨在打造中小场景数据中心明星产品;为满足数据中心低碳节能,高功率密度发展趋势的制冷需求,公司液冷解决方案持续发展,液冷微模块解决方案在苏州移动运营商项目完成新型冷板式液冷微模块交付,为运营商机柜解耦打造首个经典案例;在奇异摩尔项目完成高效冷板式液冷微模块交付,是首次以“慧云7.0+慧融7.0”为基础完成的液冷POD解决方案。公司S锂电一体化UPS是集UPS、锂电模块和配电于一体,以安全可靠、灵活智能、运维极简,为公共、教育、金融、商超、交通、医疗等行业提供极致用电的系统解决方案。
在新能源方面,公司携全新一代S-EStation2.0智慧液冷储能系统实力登场,系统包含2.5MW液冷储能变流器,5MW变流升压一体机,5MWh液冷储能电池系统的全新储能解决方案,具有100+项技术专利支撑,致力于为储能系统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状态、更智能的管理策略,更高密的系统配置、更高效的运行控制。公司规划并建成国家专业机构认可、省内一流的100kW综合性能焓差实验室,满足机房空调、液冷设备和模块化数据中心的性能测试、可靠性测试及极限测试需求;公司检测中心目前可开展不间断电源、光伏并网逆变器、储能变流器等产品的性能和环境检测,并成功获得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颁发的国家实验室认可证书,正式进入国家获准实验室认可机构名录。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提交专利申请234件(发明专利申请153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74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7件),获得专利授权9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5件,包含海外发明专利1件),著作权27项,商标注册4项。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拥有有效知识产权2,225项,其中:发明专利565件(包含海外发明专利10件)、实用新型专利669件、外观设计专利152件,著作权备案616项,商标223项(含国外商标26项)。
当前,公司自主培养了5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组建了科华数据研究院、事业部产品线等研发团队,实现对预研技术的储备及对产品实用技术的快速研发能力。另外公司依托“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平台优势,与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十余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科研成果市场化效率。
(二)持续推动组织变革提升经营效率
公司积极推行精细化管理,持续优化运营流程,提升运营效率,统筹推进LTC变革项目、IPD变革项目,推动CRM平台升级落地,优化IT工具,加强流程梳理精简,通过不断深化业财融合,打造专业高效的管理平台。此外,公司还注重梳理并推进商机至回款的全流程打通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公司有效梳理并调整组织架构与流程,全面推行利润中心管理。公司通过构建完善的KPI指标体系,优化绩效评价体系,成功激发了公司各团队潜能。公司积极加强销售管理机制建设,加强培训赋能,结合公司战略转型,聚焦大客户大项目开发,为业务长期稳定增长提供能力建设;通过客户分级管理及销售管理会议机制,拉通“营销中心平台-事业部-区域”销售过程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一线销售管理职能;整合商务支持职能,使合同评审、订单评审、标书制作更加专业化,并进一步提升风险管控能力。深化业财融合,提升组织经营能力。另一方面,公司不断加强产品价格管理、产品成本管控、计划交付等协同工作,确保每个经营单元业务工作的都能按照集团制定的战略方向高效运转,实现有质量的业务增长。
(三)持续加强供应链管理,打造精益生产与降本增效
公司从供应商管理、采购管理、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生产计划管理、仓储物流管理等多方面入手,不断优化供应链流程,提升供应链组织效能。公司借助“两化融合”手段,依靠自身数据中心技术,对各地工厂实行平台化、透明化、智能化、精益化管理,疏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业务流程计划管理、工艺优化、质量管控等环节;以信息化、表单化、可视化的“三化”管理手段,实现对生产过程中各要素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自动化的“四化”管控。工厂与营销交付计划处协同,实现产销协同,提升整体交付能力,互补配合做好销售预测管理、销售订单导入、产销协同运作、计划/交付保障、物料供应改善管理等工作。通过规范化管理,提升产品的可制造性,实现新产品快速转产导入,推进产品工艺改善,实现产品质量改善、效率提升。公司根据市场需求旺盛与国际贸易形式,积极推动生产基地与产线建设,包括漳州工厂与角美工厂扩建,推动翔安工厂建设落地,力争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也积极推动海外马来西亚工厂的建设,加速科华海外业务的战略规划布局。
(四)打造员工与公司共建共赢的制度,组建合理人才梯队
公司重点强化人才梯队管理、行业领军人物培养、绩效考核体系建设、团队优化等工作。积极引入外部优秀人才,挖掘内部高潜力人才。在人才梯队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各中心尤其关注年轻干部的培养,梳理各中心人才与干部能力梯队与潜力梯队,完善组织平台建设。同时,公司积极优化人员结构,激励高效人才,把干部梯队建设纳入各部门、各层级管理干部的年度目标责任书中,作为重点指标进行考核,培育一批具有全局观、专业化的年轻中高层人才,不断提升整体人才团队的活力与竞争力。公司还建立了完善的晋升机制,为优秀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晋升机会。这种注重员工成长的机制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公司倡导员工之间的合作与分享,鼓励员工相互学习、相互支持。通过设立内部交流平台、举办团建活动等方式,公司促进了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宏观政策险
随着国家大力支持数据中心、新基建、新能源行业发展,公司相关行业未来发展前景良好,公司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将吸引更多不同领域投资者进入,造成行业竞争加剧。随着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对于IDC产业监管和限制日益趋严,也将对公司IDC业务的扩展带来新的挑战。为有效控制上述风险,公司将紧密跟踪政策动向和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有效应对风险。同时不断开拓市场,开辟新的业务蓝海,保持公司业绩的平稳增长。此外,在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光伏发电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大发展,相应市场新进入者增加、市场竞争加剧等原因将导致公司产品面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同时持续优化升级产品,加强运营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保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二)应收账款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大,公司应收账款增速较快。若客户因审批流程长或经营状况出现恶化等原因拖延付款,存在应收账款逐年增加,造成大额资金占用,甚至存在不能回收的风险。公司的客户广泛分布于政府、金融、通信、互联网、医疗等各行各业,客户资信情况良好,具有较强的支付能力。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强应收账款管控制度,提高回款速度,减少应收账款资占成本。
(三)研发创新风险
新技术进步加速、技术产品周期日益缩短以及客户对产品性能指标及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对公司持续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可能导致经营成本上升,或因新技术产品的高定价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的风险。公司将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健全研发创新项目预研、选项、立项、技术评审工作机制,加强项目的技术风险管理,降低研发创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四)人才流失风险
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核心人才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扩张,公司对核心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如何留住核心人才,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性是公司的重点工作。同时,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公司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风险。公司将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工作,持续完善人才引进、培训机制、股权激励机制,保障人才队伍的稳定,减少人才流失风险。
(五)快速扩张风险
随着公司数据中心、智慧电能、新能源等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容易出现管理模式、流程建设、基础设施及队伍建设方面难以满足企业快速增长的发展模式需要,产生一定的快速扩张的风险。针对这一情况,公司将进一步加快管理转型,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优化管理流程及完善人才团队建设,有效规避公司快速扩张产生的管理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