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铝型材、建筑铝型材、铝合金深加工产品、汽车轻量化产品、新能源产品及轨道交通装备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
工业铝型材、建筑铝型材、铝合金深加工产品、汽车轻量化产品、新能源产品、轨道交通装备部件
工业铝型材 、 建筑铝型材 、 铝合金深加工产品 、 汽车轻量化产品 、 新能源产品 、 轨道交通装备部件
生产销售铝合金精密加工件、铝型材深加工部件;石油化工、电子电器、航空、航天、航海、汽车、轿车用铝合金部件;研发、制造铝合金轨道车辆、车头、车体、集装箱;生产销售铝合金型材、棒材、管材(包括无缝管);制造各种铝型材产品及铝门窗;生产销售钢化玻璃、中空玻璃、夹胶玻璃、防弹玻璃和防火玻璃(物理工艺过程);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的出口业务(国家限定经营或禁止出口的商品除外);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相关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经营或禁止的除外);经营本企业的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以上经营项目: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禁止的,不得经营;许可经营项目凭有效许可证或批准文件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7151.84万 | 15.00% |
第二名 |
6801.93万 | 14.26% |
第三名 |
5285.88万 | 11.08% |
第四名 |
3725.80万 | 7.81% |
第五名 |
3354.77万 | 7.0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09亿 | 29.80% |
第二名 |
8259.50万 | 22.48% |
第三名 |
7211.75万 | 19.63% |
第四名 |
2846.27万 | 7.75% |
第五名 |
1113.54万 | 3.03%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9985.98万 | 19.65% |
第二名 |
9382.50万 | 18.47% |
第三名 |
6874.39万 | 13.53% |
第四名 |
5903.23万 | 11.62% |
第五名 |
4735.48万 | 9.3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2.90亿 | 50.68% |
第二名 |
1.20亿 | 20.90% |
第三名 |
4056.77万 | 7.09% |
第四名 |
1584.02万 | 2.77% |
第五名 |
1154.60万 | 2.02%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13亿 | 30.82% |
第二名 |
4197.41万 | 11.44% |
第三名 |
3731.68万 | 10.17% |
第四名 |
3598.78万 | 9.81% |
第五名 |
3546.72万 | 9.6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91亿 | 34.30% |
第二名 |
6937.37万 | 12.44% |
第三名 |
6331.57万 | 11.36% |
第四名 |
3819.79万 | 6.85% |
第五名 |
1703.72万 | 3.06%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8028.48万 | 77.07% |
第二名 |
1499.85万 | 14.40% |
第三名 |
656.28万 | 6.30% |
第四名 |
37.28万 | 0.36% |
第五名 |
35.74万 | 0.3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5489.40万 | 34.23% |
第二名 |
3510.87万 | 21.89% |
第三名 |
935.33万 | 5.83% |
第四名 |
920.85万 | 5.74% |
第五名 |
313.27万 | 1.95%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777.03万 | 20.78% |
第二名 |
1632.84万 | 8.98% |
第三名 |
1604.19万 | 8.83% |
第四名 |
1435.86万 | 7.90% |
第五名 |
1155.01万 | 6.3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606.66万 | 14.36% |
第二名 |
1910.29万 | 7.61% |
第三名 |
1691.95万 | 6.74% |
第四名 |
1238.07万 | 4.93% |
第五名 |
976.33万 | 3.89%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轻量化产品、新能源产品、工业铝型材、建筑铝型材、铝合金深加工产品及轨道交通装备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等。 (1)汽车轻量化产品、新能源产品及轨道交通装备部件。公司在上述领域拥有十几年的技术积累。目前公司在材料开发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冲压、弯曲成型、机加、焊接等深加工技术研发。产品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防撞梁、门槛梁、储能产品、仪表盘、电机壳体、轨道交通装备部件以及新能源产品等。轨道交通装备部件按客户的要求提供车头大部件和车体大部件等。 (2)工业铝型材。公司按照客户的规格和质量标准进行定制化生产,产品主...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轻量化产品、新能源产品、工业铝型材、建筑铝型材、铝合金深加工产品及轨道交通装备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等。
(1)汽车轻量化产品、新能源产品及轨道交通装备部件。公司在上述领域拥有十几年的技术积累。目前公司在材料开发的基础之上,进行了冲压、弯曲成型、机加、焊接等深加工技术研发。产品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防撞梁、门槛梁、储能产品、仪表盘、电机壳体、轨道交通装备部件以及新能源产品等。轨道交通装备部件按客户的要求提供车头大部件和车体大部件等。
(2)工业铝型材。公司按照客户的规格和质量标准进行定制化生产,产品主要为交通运输、电子电器、太阳能光伏、耐用消费品、机电电力设备等终端产品的零件与部件。
(3)建筑铝型材。公司建筑铝型材主要用于组装楼宇建筑采用的门窗框、幕墙系统及室内装修材料,公司重点生产经过复杂表面处理的高档建筑铝型材产品。
(4)铝合金深加工产品。铝型材深加工产品是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将铝型材产品通过切割、CNC加工、焊接、打磨及表面处理等加工进一步加工成为可供客户使用的成品或半成品。
2、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铝锭、铝棒。在安排生产采购方面,公司采用“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方式,根据客户订单及生产经营计划采用持续分批量的形式向供应商实施采购。公司采购模式如下:
①采购定价方式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铝锭、铝棒。公司采购铝锭主要以权威的有色金属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包括长江有色金属现货铝价格、上海有色金属现货铝价格等。公司采购铝棒在铝锭价格基础上,增加铝棒加工费和运费作为铝棒采购价格。
公司铝锭采购定价方式:主要以长江有色金属现货铝价格或者上海有色金属现货铝价格等权威市场价格为基础,考虑运输成本等因素,进行小幅调整确定铝锭采购价格。一般合同约定以付款日当日价格,或者一段时间的平均价格(不超过一个月)结算。
公司铝棒的采购定价方式:通过向铝棒制作厂商采购铝棒,定价方式为“铝锭价格+加工费和运费”。
其它原辅材料的采购定价方式通过招标、比价、选择定点供货商等方式进行。
②付款结算方式
公司铝型材加工业务一般在采购前一段时间或者订单日向供应商预付货款。实际发货后,按照实际到货数量和价格结算。
(2)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每年与下游客户签订产品销售的框架协议,协议执行时公司将依据客户确认的订单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实施。
公司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①针对通用半成品、常用产品,公司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过程成本,采用大批量生产方式;②针对不同客户对产品不同成分、不同规格的要求,公司采用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3)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采用直销(由公司直接销售给终端客户)与授权经销(公司销售给经销商后由其自行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方式。其中,工业型材及深加工型材基本通过直销,部分建筑型材也直接销售给下游大型门窗、幕墙企业。直销方式有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渠道,能有效地提高产品销售价格,可有效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实现效益最大化。部分建筑型材通过经销商向零散性终端用户进行销售。经销方式有利于发挥经销商在当地的销售网络优势,提高公司资金运作效率,实现规模最大化。轨道交通装备部件通过招投标、技术交流等方式确定合作内容、技术参数、交货期限、价格、质量标准等,签约后实施。
公司与常年客户签订产品销售的框架协议,以订单的形式确定每批产品的供需数量、规格、价格,并按照订单约定组织生产、发货、结算、回款,提供一切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在铝合金的铸造和配比、铝型材挤压、模具设计和制造、铝型材表面处理、铝型材深加工、铝型材焊接、汽车零部件及轨道交通装备部件制造与开发等方面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优势,综合竞争能力突出。铝合金的密度仅有钢的三分之一,在铝合金中加入或保留适量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可增加铝型材的抗拉强度、可控的屈服强度及延伸率等特性,且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回收性。相较于钢制部件,铝合金制部件重量更轻、加工更易于成型,加工手段丰富,且可以实现局部的加强、加重、弯曲变形等,是理想的汽车轻量化材料。公司研发和生产的汽车轻量化铝型材产品,如新能源电池壳体、防撞梁及仪表盘等都已在高端车型中广泛应用。
公司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先进齐全的生产装备优势
生产设备性能领先,是生产多品类、高附加值产品提升公司盈利能力的基础。经过二十余年在铝挤压行业的经营,目前公司拥有技术领先、工序齐全的熔铸生产线、德国西马克铝挤压生产线、热处理生产线、表面处理生产线、铝合金五轴联动CNC加工中心、各种成型设备、全自动铝合金部件精密焊接生产线(FSW、TIG、MIG、低温冷焊等)和先进的铝挤压模具加工设备等。
2、技术和研发优势
在重视先进生产设备投资的同时,公司还注重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自成立以来,公司通过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逐年加大研发投入,持续推进技术和产品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公司经过多年发展,在铝合金圆铸锭熔铸、模具设计制造、铝合金挤压、表面处理、铝型材深加工、铝型材焊接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利源股份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超越客户期望”为己任,传承“感恩-奋斗-创新-专业”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持续推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定制化产品供给,高端定制化产品需求培育工作稳步实施,新产品开发取得重大突破。
(1)铝合金圆铸锭的熔炼和铸造技术
铝合金熔铸生产线主要分为四道工序,即熔炼、铝液净化、合金配比和铸造。公司引进先进设备,引入先进技术并通过自主研发创新不断加以改进,构筑了技术水平国内领先的全自动铝合金圆铸锭铸造生产线。
在铝合金熔炼方面,公司引进先进的圆形开盖高效节能熔铝生产线,辅以炉底电磁搅拌系统、互换式燃气燃枪、蓄热装置、倾动保温炉自动控制系统,最大限度降低原料投放频率,减少原料耗损,保持金属熔液金相结构均匀和受热均匀,缩短熔炼时间,促进节能增效。
在铝合金溶液净化方面,公司引进日本三井金属的在线除气和管式过滤装置,通过自主研发,采用多种混合气体混吹精炼和溶剂精炼相结合、管式板式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保证了高端产品对除氢以及除渣等高工艺技术指标要求。
在铝合金配比方面,公司在消化吸收传统铝合金配比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通过加入特殊微量元素增强铝合金的机械性能、焊接性能、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能够满足铝型材用户对铝型材品质日益提高的要求,同时为后续的挤压、加工提供保障。
在铝合金圆铸锭铸造方面,公司引进先进的液压同水平热顶铸造技术,并通过自主研发,将密排热顶立式半连续铸造挤压用实心圆铸锭技术和水冷立式半连续铸造空心锭工艺有机结合,辅以先进的均匀化和退火热处理技术,形成行业内领先的铝合金铸造系统。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已熟练掌握空心圆锭铸造技术,能够生产多种空心圆铸锭,生产技术国内领先。
(2)高性能、轻量化铝合金材料的研发技术
2022年9月,利源股份与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了联合创新工程中心。这是公司首度携手著名高校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机构,是企业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的标志性成果,更是企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通过该联合创新工程中心,双方在高服役性能、高成型性能6系铝合金材料成分优化、设计、产业化生产和纳米强化高性能热作模具钢铝合金挤压模具开发上达成合作协议,并步入在研阶段。纳米颗粒强化模具钢项目将通过纳米颗粒增加模具钢强韧性,增加模具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新能源乘用车用高性能6系铝合金开发已申报2023年省级重点研发项目,其性能指标为抗拉强度≥370Mpa,屈服强度≥320Mpa,延伸率≥10%,材料性能显著提高,同等强度下可降低产品重量,顺应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联合创新工程中心的成立,利源股份将依托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技术、人才和理论优势,不断加深双方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以材料研发为重点,着眼于汽车轻量化的战略发展方向,在汽车零部件材料结构优化设计、轻量化设计、集成铸件、仿真模拟、产品可靠性验证及前沿新型材料、制备工艺、技术与产品开发等方面进行产学研合作研究及开发,实现优势互补、成果转化、合作双赢,不断增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
(3)模具设计及制造技术
模具在铝型材挤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模具的精度、几何尺寸决定了能否成功挤压出符合规格的产品。公司引进先进的模具加工设备,具备制造模具直径从139mm到1600mm加工能力。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已经设计并制造出规格齐全的热挤压模具,同时在特殊模具设计及制造中取得了突破。7系合金主要为高强超硬合金,在型材挤压时对模具的要求高,公司通过自主设计研发,已经成功设计并制造出用于7系合金的挤压模具且用于铝型材挤压。
(4)铝合金挤压技术
公司通过多年实践经验积累及定期对工艺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提炼,建成了信息全面的铝型材挤压智能化信息集成系统数据库,其中包括7种合金系列、上百余种合金不同断面产品的挤压工艺技术参数,并辅以全自动生产设备通过选取对应的技术参数发出操作指令,进行自动化生产。随着此系统数据的不断更新与完善,公司新产品的研制周期和研制经费得以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公司技术优势和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
公司不仅掌握了铸锭梯度加热、模拟等温挤压、在线精密淬火、宽展挤压等核心技术,在特殊铝合金挤压产品的挤压技术方面也取得进展。铝合金油气钻探杆采用铝合金变断面管材制作而成,其与钢质钻探管比,具有重量轻、抗疲劳、柔性大、耐腐蚀、耐寒、临界速度高等优点,一般用于2000—10000米的油气井,可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大幅度的升降操作,属于高技术产品。目前,我国均采用从日、德、美进口的钢质钻探管。
对于生产铝合金钻杆管体的关键工艺技术——变径无缝管挤压技术,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对技术难点逐个突破,目前已熟练掌握变径无缝管挤压技术,打破了依赖进口的局面,为公司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公司曾连续多年为苹果笔记本电脑供应铝合金外壳,充分说明了客户对公司生产设备、生产技术以及产品品质的充分认可。
(5)深加工技术
公司通过转型升级,拉长产业链,在铝合金产品深加工方面,公司现有数百台CNC加工中心、多条全自动铝合金部件精密焊接生产线(FSW、TIG、MIG、低温冷焊等)拓宽了产品加工范围,积累了经验丰富的技术和人才,吸引了一批国际、国内优质的客户,承接了长期、稳定的订单。在铝合金深加工产品、汽车轻量化产品、新能源产品、轨道交通装备、消费电子类产品及军工领域对铝合金产品的深加工形成了一定的优势。
(6)低碳制造、绿色发展
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积极参与吉林省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断夯实基础,推进绿色制造,降低供应链碳排放量、降低公司总体运营碳排放量、降低价值链碳排放量,开辟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铝型材、建筑铝型材、铝合金深加工产品、汽车轻量化产品、新能源产品及轨道交通装备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等。在汽车轻量化及新能源汽车领域,铝因为其优越的减重效果、安全性能、回收利用性以及较高的储量、较低的提炼制造成本而被认为是理想的节能减排材料。汽车车身约占汽车总重量的30%,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空载情况下,约70%的油耗用在车身重量上,若汽车整车重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整车重量每减少100kg,其百公里油耗可降低0.4-1.0L,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将相应减少7.5-12.5g/km。汽车轻量化后车辆加速性提高,车辆控制稳定性、噪音、振动方面也均有改善。因此,车身重量的降低将对整车的耗能经济性、车辆控制稳定性、减少废气排放都有显著效果。公司主营产品有利于降低价值链碳排放量。“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再生有色金属因碳排放量少而具备优势,2021年7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再生铝产量达到1,150万吨的发展规划。
公司持续通过对铝及铝合金等原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对绿色能源铝锭进行采购和使用、制造装备的节能降耗改造,积极研究投建厂区屋顶太阳能光伏项目可行性等多项举措,持续践行低碳制造、绿色发展理念。
(7)全面、创新表面处理技术
公司拥有一套种类、颜色齐全的全自动立式表面处理生产线,由单镍盐着色、钛金着色、混盐着色三组着色槽和有光电泳、消光电泳、白色电泳、绿色电泳四个电泳槽,共七十二个槽组构成,表面处理型材长度最长达7.6米,颜色可达2,000余种,能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公司经过坚持不懈地研究,终于突破多盐着色表面处理生产线不能共容的技术瓶颈,将多种表面处理工艺集中到一条生产线,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节约资源,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同时,公司对表面处理槽液的稳定性维护和表面处理防腐性能的加强进行深入研究,取得显著成果,目前公司表面处理产品具备永不褪色、防酸、防碱、防盐雾的优异性能,且技术成熟。
3、产品质量及品牌优势
公司产品质量在同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公司采用先进的设备,掌握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产品无论在内在质量如合金成分、强度、延伸率,还是在表面处理的质量如色彩、光泽、表面硬度、平滑性、耐光、耐候、耐腐蚀等方面,都已高于国家标准。公司有效执行了一套完整、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体系。公司产品凭借质量优势进入了汽车、轨道交通、机械制造、电子电力、石油化工、建筑装修、军工兵器等七大领域。产品质量及品牌优势不仅促进了公司销售和效益的增长,也提升了公司企业形象。
产品质量的领先优势使得公司在客户中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声誉。公司“利源”品牌在同行业中已经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先后被评为“吉林省名牌”“吉林省著名商标”。公司深入与知名客户合作,开发新产品,通过优秀的产品品质、优质的服务与客户确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2012年至今,公司的深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在行业内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4、多元化、稳定、优质的客户群优势
公司凭借良好的产品质量,赢得了下游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拥有不同领域的客户群体,多元化、稳定、优质的客户群优化了公司的资源配置,提高了公司的抗风险、抗周期能力,并丰富了公司的产业经验,增强了未来发展潜力。公司客户涉及汽车(含新能源汽车)、光伏、轨道交通、消费电子电器、电力设备、医疗器械、机电设备、建筑等领域,且与多数客户保持了常年的合作关系。优质的客户群保证了公司的稳健、持续增长。公司注重与客户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成为客户供应链的重要一环,通过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来帮助客户降低采购成本,增强客户终端产品的竞争力。公司目前正在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客户。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与行业形势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攻坚之年。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仍面临高通胀、增长动力不足的风险。国际局势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依然在上升。在我国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政策引领下,制造业将保持繁荣态势。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铝材生产国和消费国。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铝加工材综合产量为4695万吨,比上年增长3.9%,其中剔除铝箔坯料后的铝加工材产量为4115万吨,比上年增长4.2%。
近年来,国家相关主管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政策,促进铝合金材料尤其是中高端材料制造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等一系列国家政策、规划,将铝合金列为重点发展领域,并着重指出汽车轻量化、高强度铝合金、高性能铝型材等发展方向。伴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碳达峰、碳中和”等战略目标的执行和推进,具有追求高技术集成、高品牌价值和高产品附加值的现代化铝加工企业将迎来发展机遇。
2、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认真分析内外环境,梳理利源发展脉络,结合利源实际制定了未来发展战略。提出“始终以客户为中心,通过产业升级,结构调整,迭代创新,精益运营,建立模块化、智能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运营体系,逐步发展成为铝制品行业的首选系统供应商”的目标,在此基础上生成了《LY-SPARK》“燎原-星火”计划。主要是以客户为中心,以模块化为载体,以产业化为依托,以体系化为根本,以精益化为基础,以绿色化为引领,以数智化为手段,以专业化为保障,以创新化为抓手的战略计划。
2024年,公司将以防风险、强管理、固根基、开新局为总体经营原则,持续改善经营状况、压缩费用、降低成本、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市场开拓,争取早日实现扭亏为盈。公司将根据市场及自身情况,积极投入研发,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与品类,努力拓展新的销售领域,开拓更多新客户和新项目,向着达成客户满意、超越客户期待的目标不断前行。
3、公司可能面临的主要风险和应对措施
(1)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为铝锭,虽然公司铝型材加工基本采用“铝锭价格+加工费”的定价模式,但是由于铝锭价格波动与订单条款调整之间并不能做到实时匹配,因此若铝锭价格发生大幅波动,则会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影响。
应对措施:铝型材加工方面,行业内企业产品定价普遍采用“铝锭价格+加工费”的定价模式,公司采用该模式进行销售产品的定价,并按照“以销定产”的模式进行生产管理,优化存货管理,最大限度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的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铝型材及铝部件行业属于技术与资金密集型行业,在现有的行业竞争格局中,市场竞争逐步分化,马太效应日益显著。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企业生存压力加剧。
应对措施:公司将积极关注国家政策动向,坚持以客户和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现有优势,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等措施,提升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扩大业务规模。
(3)应收账款风险
部分光伏产品客户账期长且存在逾期回款情况。如果未来公司主要客户的财务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可能会导致公司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将会对公司的资金周转和经营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报告期内,调整客户结构和产品结构,收回客户回款。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强化应收账款管理,重点开拓信誉良好的客户;同时,将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应收款项清收工作,将应收账款余额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4)安环风险
国家和社会层面目前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环保风险。为改善空气和水的质量,国家对工业单位的排放指标进行了修改,监控方式也由传统的定期检查变为在线监控,一旦排放超标,处罚严格。公司已经持续加大环保投入,按照最新、最严格的环保标准对现有生产设备及工艺流程进行了改造,确保达标排放和高效运行。目前就针对环保问题的固定投资额及后续运行情况来看,如国家要求进一步严格,公司将进一步增加环保投入,可能会为公司运营带来额外的投资和成本压力。
应对措施:公司将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增强全员安全责任意识,加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力度,始终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员工的职业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推动各项安环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安环监管全覆盖,营造持续稳定生产经营环境。
(5)宏观政策变化风险
公司业务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调整、产业结构政策调控方向等因素都可能会对公司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另外,国家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的变化等也可能会对公司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公司将持续优化市场布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科学调配资源、创新参与模式,增强风险驾驭能力,不断提高公司竞争力,实现资源效益最大化、公司利益最大化。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家政策,围绕公司战略规划,动态调整经营策略,严格控制成本,深入进行精细化管理,积极拓展融资渠道等应对措施,提高抗风险能力;公司将持续优化市场布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科学调配资源、创新参与模式,不断提高公司竞争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