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和“数字屏”业务。
电视机主板及智能显示类、项目开发及集成类
电视机主板及智能显示类 、 项目开发及集成类
研发、生产、销售:非接触IC智能卡、非接触式IC卡读卡器;接触式智能卡、接触式IC卡读卡器;电子标签;信息系统集成工程及技术服务;电子通讯设备、计算机周边设备;电子遥控启动设备;家用小电器;包装装潢印刷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经营的项目除外;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经营的项目需取得许可后方可)(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业务名称 | 2023-12-31 | 2022-12-31 | 2021-12-31 | 2020-12-31 | 2019-12-31 |
---|---|---|---|---|---|
营业收入:“一屏”板块(元) | 13.63亿 | - | - | - | - |
营业收入:“一网”板块(元) | 5.91亿 | - | - | - | - |
销量:电视机主板及机顶盒(PCS) | 1464.47万 | - | - | - | - |
产量:电视机主板及机顶盒(PCS) | 1467.91万 | - | - | - | - |
电视机主板及机顶盒产量(PCS) | - | 1289.04万 | 1283.05万 | - | - |
电视机主板及机顶盒销量(PCS) | - | 1292.34万 | 1288.80万 | - | - |
物联网RFID卡和电子标签产量(张) | - | - | 3530.02万 | 7301.94万 | 1.03亿 |
物联网RFID卡和电子标签销量(张) | - | - | 3652.35万 | 7272.32万 | 1.05亿 |
电视机主板产量(PCS) | - | - | - | 1607.22万 | 1760.80万 |
电视机主板销量(PCS) | - | - | - | 1618.49万 | 1754.44万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单位1 |
3.20亿 | 16.25% |
单位2 |
1.76亿 | 8.93% |
单位3 |
1.55亿 | 7.89% |
单位4 |
1.19亿 | 6.05% |
单位5 |
8653.42万 | 4.4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单位1 |
3.27亿 | 17.52% |
单位2 |
2.07亿 | 11.10% |
单位3 |
1.14亿 | 6.12% |
单位4 |
8217.94万 | 4.40% |
单位5 |
5953.98万 | 3.19%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单位1 |
2.17亿 | 12.43% |
单位2 |
1.59亿 | 9.11% |
单位3 |
1.32亿 | 7.56% |
单位4 |
1.22亿 | 7.00% |
单位5 |
9909.14万 | 5.6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单位1 |
3.96亿 | 25.15% |
单位2 |
2.80亿 | 17.79% |
单位3 |
7227.32万 | 4.59% |
单位4 |
7117.39万 | 4.52% |
单位5 |
3393.91万 | 2.16%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单位1 |
2.76亿 | 12.32% |
单位2 |
1.65亿 | 7.37% |
单位3 |
1.20亿 | 5.34% |
单位4 |
1.09亿 | 4.84% |
单位5 |
8110.26万 | 3.6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单位1 |
2.80亿 | 13.60% |
单位2 |
2.71亿 | 13.15% |
单位3 |
1.42亿 | 6.90% |
单位4 |
5404.61万 | 2.63% |
单位5 |
4191.94万 | 2.04%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2.54亿 | 12.02% |
第二名 |
1.89亿 | 8.96% |
第三名 |
1.63亿 | 7.72% |
第四名 |
1.16亿 | 5.47% |
第五名 |
1.08亿 | 5.1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4.39亿 | 23.89% |
第二名 |
3.00亿 | 16.34% |
第三名 |
4890.58万 | 2.66% |
第四名 |
3162.68万 | 1.72% |
第五名 |
2605.67万 | 1.42%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2.91亿 | 12.75% |
第二名 |
2.38亿 | 10.44% |
第三名 |
1.64亿 | 7.16% |
第四名 |
1.05亿 | 4.58% |
第五名 |
1.00亿 | 4.4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4.97亿 | 25.40% |
第二名 |
3.86亿 | 19.73% |
第三名 |
6548.78万 | 3.34% |
第四名 |
4509.03万 | 2.30% |
第五名 |
2973.16万 | 1.52%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以“通信网”和“数字屏”为核心业务发展战略,前瞻布局高通量卫星和5G融合通信,以福建为中心,辐射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打造融合卫星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应急通信及海洋经济运营为一体的通信网。公司依托拥有全球领先的智能显示主板研发制造能力,打造以高度定制化屏显终端为“容器”,搭载海量应用加自由定制智慧云屏系统的达华数字屏,并凭借“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实力以及掌握的各种前沿数字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先进的终端+系统应用产品解决方案。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先进的通信技术为核心聚力强化研发能力 公司成立近30年来,锐意进取,持...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以“通信网”和“数字屏”为核心业务发展战略,前瞻布局高通量卫星和5G融合通信,以福建为中心,辐射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打造融合卫星互联网、大数据中心、应急通信及海洋经济运营为一体的通信网。公司依托拥有全球领先的智能显示主板研发制造能力,打造以高度定制化屏显终端为“容器”,搭载海量应用加自由定制智慧云屏系统的达华数字屏,并凭借“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竞争力百强企业”实力以及掌握的各种前沿数字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先进的终端+系统应用产品解决方案。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先进的通信技术为核心聚力强化研发能力
公司成立近30年来,锐意进取,持续创新,前瞻布局,通过资产并购、优化整合,主营业务从初期RFID智能卡产业,拓展至DICT系统集成、智慧城市、智能音视频系统集成和卫星通信业务,掌握了物联网、5G、大数据、云计算、电子产品及元器件制造及卫星通信等领先信息技术。
(二)先进的通信技术为核心超前布局宽带卫星通信能力
作为我国首批以实体投资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民企,公司拥有稀缺的Ka高通量卫星轨位,可发射政府、民用、商业类卫星,己成为工信部、科工局等国家部委及国内多个省份卫星应用领域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天地一体”卫星通信系统,公司将通信能力覆盖“一带一路”及海峡两岸,为沿线国家、地区提供海上通信服务和运营,并融合全球先进技术经验,提供卫星终端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全力参与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三)先进的通信技术为核心不断提升通讯及信息终端产品生产制造能力
公司持续研究和开发前沿的信息显示终端音视频系统集成产品,引领着全球智能电视解决方案的创新与设计,取得多项技术专利成果和行业资质证书、许可证书。为全球约三分之一的电视机制造商、网络电视供应商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获得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产品畅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产业链国际巨头企业结成紧密型战略合作伙伴。
(四)先进的通信技术为核心持续打造运营服务能力
公司服务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集团公司及其各省市分子公司近20年,分子公司分布北京、长沙、西安、合肥、武汉、成都、海口等城市,拥有完善的服务支撑网络,提供优质的信息化产品和DICT解决方案,成为运营商建设、运营的重要合作伙伴。依托NB-IoT、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等领先信息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公司从智慧旅游、智慧农业、智慧园区和智慧社区等不同维度切入多产业生态,树立了多个智慧生态领域的建设标杆。同时,公司分析利用城市、农业、溯源、舆情、安全等大数据,并广泛应用于政务、交通、教育、旅游、农业、园区等行业场景。公司将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方面打造产业之间的有机系统,向更多领域延伸,为客户智慧赋能。
(五)团队和机制优势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拥有高效、合理地决策、激励机制,有效的保证了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对管理团队、核心技术人员、骨干人员采取持续、多方式的激励机制,保证了企业经营目标与股东目标的一致,提高团队稳定性与积极性。
公司团队经营管理经验丰富、专业知识结构互补,运营管理能力强、学习态度积极、职业化水平高,提高公司的管理效率。公司不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凝聚力,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保障公司员工的向心力,促进公司持续快速发展。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公司流动性的风险
基于公司流动性仍存困难,公司管理层加强内部管理,提升管控和业务能力,上下一心,专注主业,开源节流,解决流动性短缺问题。
2、管理风险
上市以来,公司实行积极的外延式发展战略,使得公司组织架构和管理体系日趋复杂,公司的经营决策、风险控制的难度增加,对公司经营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带来相当程度的挑战。
这对公司管理层的管理与协调能力、经营决策、组织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若公司各方面管理无法满足公司发展对管理水平、产品技术监督、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要求,可能引发相应的管理风险,并影响公司的运行效率,从而对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未来经营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
3、人才缺乏风险
公司聚焦卫星通讯产品、新型光电显示材料的智造和终端屏显产品的应用开发,相关产品的研发设计需要一批多学科、复合型的研发设计专业人才。目前公司通过对技术研发人才多年的培养及储备,已拥有一支专业素质高、开发与实践经验丰富、创新能力强的技术研发团队,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创新机制,但是随着所处行业的快速发展,整个行业对高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仍不排除核心技术人员缺乏的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