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石化化工后处理自动化成套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为客户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

  • 产品类型:

    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橡胶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机器人╋、智能物流与仓储系统运营、售后类工业服务、补充类工业服务及其它、环保工艺技术及成套装备

  • 产品名称:

    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 、 橡胶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 、 机器人╋ 、 智能物流与仓储系统运营 、 售后类工业服务 、 补充类工业服务及其它 、 环保工艺技术及成套装备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电气安装服务;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一般项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安装、维修;工业机器人销售;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智能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专用设备修理;通用设备修理;包装服务;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装卸搬运;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塑料制品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电工仪器仪表销售;软件销售;电子产品销售;智能仪器仪表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智能仓储装备销售;橡胶制品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3-04-28 
业务名称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2018-12-31
补充类工业服务及其它库存量(元) 370.91万 394.75万 204.23万 - -
塑料助剂、产品服务外单独销售的FFS配套包装膜卷及其他库存量(元) - - - 308.90万 884.62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7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0.6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53亿 11.75%
第二名
2.42亿 11.21%
第三名
1.72亿 8.00%
第四名
1.47亿 6.82%
第五名
6142.39万 2.8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2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7.4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7716.17万 5.92%
第二名
6435.25万 4.93%
第三名
3162.83万 2.42%
第四名
2783.28万 2.13%
第五名
2688.41万 2.0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9.6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5.6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18亿 15.07%
第二名
2.54亿 12.02%
第三名
1.57亿 7.45%
第四名
1.51亿 7.13%
第五名
8400.62万 3.9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2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38%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8490.52万 7.80%
第二名
6923.11万 6.36%
第三名
2315.72万 2.12%
第四名
2268.00万 2.08%
第五名
2194.28万 2.0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9.5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2.0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70亿 20.26%
第二名
2.02亿 11.06%
第三名
1.49亿 8.14%
第四名
1.34亿 7.32%
第五名
9602.83万 5.2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7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2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7411.33万 8.39%
第二名
5166.02万 5.85%
第三名
2166.12万 2.45%
第四名
1776.64万 2.01%
第五名
1368.59万 1.5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2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2.6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49亿 17.04%
第二名
1.47亿 10.10%
第三名
1.28亿 8.74%
第四名
5059.64万 3.47%
第五名
4781.03万 3.2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0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1.6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7031.92万 7.39%
第二名
5308.12万 5.58%
第三名
3396.04万 3.57%
第四名
2916.89万 3.07%
第五名
1909.96万 2.0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5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9.9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76亿 19.28%
第二名
1.54亿 16.81%
第三名
4730.46万 5.17%
第四名
4666.30万 5.10%
第五名
3287.71万 3.5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0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3.3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6966.38万 7.88%
第二名
5268.26万 5.96%
第三名
3048.57万 3.45%
第四名
2676.87万 3.03%
第五名
2660.18万 3.01%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所处的行业概况  1、行业情况  智能制造装备、根植于智能制造装备的工业服务,是公司的核心成长业务,分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均是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方向。从营收构成看,上述两项核心成长业务在公司整体营收占比达95.27%,环保工艺装备对公司整体业绩构成有益的补充。  智能制造装备: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确立了“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国家从战略高度重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发展智能制造是长期的战略...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所处的行业概况
  1、行业情况
  智能制造装备、根植于智能制造装备的工业服务,是公司的核心成长业务,分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均是国家重点支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方向。从营收构成看,上述两项核心成长业务在公司整体营收占比达95.27%,环保工艺装备对公司整体业绩构成有益的补充。
  智能制造装备: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制造2025》确立了“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国家从战略高度重视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发展智能制造是长期的战略任务。
  近年来,国家相续出台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规划指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在“十四五”、2035年的远景目标,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产业数字化、数字中国,为推进中国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从行业看,中国制造的规模企业,普遍拥有自动化生产线,但其中数字化比例不高,工厂数据共享不多,使用智能化技术的很少,我国智能制造整体水平距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制造业领先企业内生动力对智能制造装备及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需求潜力巨大,市场需求呈现长期性、持续性的特点,未有明显周期性。
  公司长期专注智能装备领域,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装备不断为中国制造提档升级,或替代进口,或首台套应用,推动相关产业技术进步。近年来,随着5G、工业互联网等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公司掌握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得以加速应用,现已具备在多个产品应用领域设计、实施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公司智能制造装备产品广泛应用于石化化工、矿热炉、新能源、粮食、饲料、建材、医药、食品、港口等众多行业、领域,为客户提供运行高效的智能制造生产装备及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公司的技术、智能装备产品在国内行业应用领域,处于领先优势地位,无同体量级别竞争对手;在一些领域,公司产品技术应用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公司实施技术领先差异化竞争策略,凭借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应用实践,面向中国制造对智能装备、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的迫切需求,公司集中优势、整合资源,积蓄竞争力,以丰富的产品线和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积极响应和引导市场需求,努力实现自身的持续较好、较快发展,为股东带来良好的回报。
  工业服务:
  2021年3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制造服务业“是提升制造业产品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制造服务业供给质量不高,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不够,引领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作用不明显,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力争到2025年,制造服务业在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创新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实现制造业与制造服务业耦合共生、相融相长”。
  公司面向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客户的生产运维管理服务,包括对客户生产装置、设备的日常操作、维修、维护,成品入出库、转运、装车等一体化的工业服务。公司的专业化服务,有助于客户降本增效,提高生产效率,集中资源聚焦核心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多年来,公司依托技术领先优势,积极实施产品服务一体化战略,专业、经济、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与好评。
  基于对公司在智能制造装备与工业服务领域融合发展上取得成绩的认可与鼓励,2021年8月,公司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单位”。公司的工业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除港、澳、台、西藏外的所有地区,服务规模、盈利能力业内领先。公司的工业服务业务一方面会随着产品销售以及设备存量的增长保持稳健增长;另一方面,会对客户的深层次服务需求给予积极响应,在公司承接、履约新的生产运维类工业服务项目后,服务规模有望加速。公司的工业服务业务收入连年增长,提升了公司整体的经营抗风险能力。2023年上半年,公司工业服务整体营收达3.26亿元,是构成公司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
  公司的工业服务网络未来围绕“工业服务╋”的市场机会潜力大,即公司的工业服务网络、服务能力有望承接博实装备以外的工业服务市场需求,进而形成“工业服务╋”赋能智能制造装备的产业新方向。
  环保工艺与装备:
  “十四五”规划将“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作为主要目标之一。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环境保护领域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公司控股子公司博奥环境实施的工业废酸、酸性气体治理与循环再利用项目,可将工业生产中的废硫酸、含硫的酸性气体进行收集、处理,生成高纯度硫酸用于循环生产,对过程中释放的热能回收再利用,达到节能、减排、循环利用、环保和经济的成效。报告期,环保工艺与装备营收占比4.73%,对公司整体业绩起到有益的补充作用。
  2、行业政策影响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关于智能制造、机器人、数字经济相关产业政策与行业规划,引领行业发展,智能制造装备领域面临重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不断提高,在国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加持下,工程应用和实施能力也日趋成熟。从公司长期从事智能装备工业领域的产业实践看,我国制造业企业对智能装备的需求旺盛,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将持续蓬勃发展。
  2023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机器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推广200个以上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创新应用模式和显著应用成效的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打造一批“机器人╋”应用标杆企业,建设一批应用体验中心和试验验证中心。
  2022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十四五”推动石化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提高本质安全和清洁生产水平,加速石化化工行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进我国由石化化工大国向强国迈进。意见提出的主要目标之一是数字化转型,石化、煤化工等重点领域企业主要生产装置自控率达到95%以上,建成30个左右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0家左右智慧化工示范园区。意见提出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新技术新模式协同创新应用,打造特色平台。加快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石化化工行业融合,不断增强化工过程数据获取能力,丰富企业生产管理、工艺控制、产品流向等方面数据。推进示范引领,强化工业互联网赋能。发布石化化工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编制智能工厂、智慧园区等标准。针对行业特点,建设并遴选一批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慧园区标杆。
  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规划指出,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更加深入,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加速普及。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立足不同产业特点和差异化需求,推动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纵深推进工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加快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大力推动装备数字化,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提出以下规划目标:“十四五”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构建虚实融合、知识驱动、动态优化、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智能制造系统,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
  2021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十五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以下规划目标: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关键零部件性能和可靠性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速超过20%。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到2035年,我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机器人成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
  202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以下规划目标: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2021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提出以下规划目标:到2025年,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各领域加速渗透,范围显著扩展、程度持续深化、质量大幅提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新模式新业态广泛普及;产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显著;融合支撑体系持续完善;企业融合发展活力全面激发;融合生态体系繁荣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主要产品、服务及其应用水平
  2、经营模式
  3、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自2017年以来,公司业绩呈现持续较好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面对中国制造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对智能制造装备的旺盛需求,积极实施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实现产品多品类扩张,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销售强劲增长;以高温炉前作业机器人为代表的,在高危、恶劣、繁重工况领域替代人工的特种作业机器人及周边产品推广应用,“机器人╋”业务快速占据重要营销份额,有力推动了公司整体业绩的快速增长;针对新能源多晶硅原料领域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装备的成功研发应用,拓展了公司产品在不规则固体物料后处理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应用范围,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作为增量,推动公司智能制造装备营收增长;工业服务长期稳健增长,成为重要的收入和利润来源,赋能智能制造装备;节能减排环保工艺装备业务对公司整体营收利润带来有益补充。
  报告期,公司营收和利润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公司智能制造装备业务营业收入实现43.70%的强劲增长,工业服务营业收入持续保持稳健增长,节能减排环保工艺装备营业收入翻倍同时贡献利润。
  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的不断研发、应用、推广,实现了以第二曲线推动公司延续成长期。公司的智能制造装备经历了持续的技术创新,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应用的扩张进程。目前,公司在主要产品应用领域,实现了由单机、自动化生产线向数字化工厂、智能工厂跨跃的能力,进一步优化公司面对的商业竞争环境,有利于公司综合竞争力的提升。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作为技术型企业,公司秉承技术领先的差异化竞争策略,凭借对中国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深刻理解与长期的产业应用实践经验,在所从事的领域内,持续保持优势竞争地位。公司的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服务业务,有效协同,良性联动,环保工艺装备对公司整体业绩构成有益补充。近年来,公司经营规模快速增长,盈利能力大幅增强,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
  (一)行业地位
  在智能制造装备应用领域,公司竞争优势地位稳固,主要产品、技术在国内相关应用领域长期领跑,获得多项行业殊荣。
  (二)产品、技术领先的竞争力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源动力,技术领先优势是公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公司通过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应用水平,把握新机遇,拓展新领域,通过研发投入、技术积累与技术创新,技术领先优势不断增强,长期处于行业优势竞争地位。
  从智能制造装备产品线看,公司智能装备具有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技术优势,主要面向高端智能装备市场需求,适用于对高效、安全生产要求比较高的客户生产场景,是替代进口的高端装备。公司在国内产品应用领域,产品及技术处于领先水平,部分产品应用达到国际领先。
  从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看,公司将多品类创新产品与制造业客户生产场景相融合,实现固体物料后处理、矿热炉冶炼作业后处理等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工厂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实现智能制造。
  (三)底层技术积累与平台技术增强竞争力
  掌握底层技术、算法和平台技术,能够形成根据行业需求快速研发不同型号、不同功能工业机器人的技术优势,是公司实施数字工厂、智能工厂,实现产业数字化必须掌握的核心技术。掌握底层技术、算法和平台技术能够真正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持续推动实施公司技术领先差异化策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四)“智能装备”╋“工业服务”构成业绩驱动双引擎
  公司将技术领先优势、产品应用优势与工业服务充分结合,积极推进产品服务一体化战略,工业服务业务取得快速发展。公司专业、优质、高效、先进的工业服务模式是客户连续、稳定和高效生产的必要保障,实现客户与公司的双赢格局。
  2021年8月,公司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单位”,成为国家为数不多的“两业融合”先行企业。获得此项殊荣,是对公司多年来实施“产品服务一体化”战略取得成绩的认可和激励。报告期内,公司工业服务实现营收3.26亿元,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智能装备”╋“工业服务”营收占公司整体营收比重达95.27%,是构成公司业绩驱动的双引擎。
  (五)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加速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纵观公司技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进程,公司进入新行业、新领域,通常以关键单机设备(“点”)切入;在突破性解决行业痛点后,快速组成自动化生产线(“线”);随着技术的积累和对行业理解的深入,进而形成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面”)的能力,助力客户向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升级。这种由“点→线→面”的技术进步进程,有助于公司集中资源,降低技术开发风险,提高研发投入的使用效益,打开行业成长的天花板,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单机产品销售(“点”),不可避免面临较大竞争,项目潜在合同额较小,市场空间有限;成套装备销售(“线”),竞争环境改善,竞争压力减小,潜在合同额放大,市场空间增大;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面”),竞争对手有限,竞争力强,市场空间及潜在合同额有望数倍放大。
  以面向矿热炉冶炼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产品方向为例,公司针对传统电石矿热炉领域迫切的安全生产、替代人工需求,以工业机器人技术为基础,成功研发应用对替代高危恶劣环境人工作业有划时代意义的(高温)炉前作业机器人(“点”),并相继成功研发电石捣炉机器人、巡检机器人、智能锅搬运技术等关键生产作业系统(“线”),直至形成真正颠覆行业传统生产作业的智能车间整体解决方案(“面”)的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少人、无人工厂和智能制造。这种由“点”及“线”到“面”的技术、产品研发及产业化进程,创造了由“0”到“1”到“N倍”的市场空间,打开了行业成长的天花板。
  凭借公司在电石矿热炉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公司持续研发高温特种机器人在硅锰、硅铁、工业硅炉等高温炉前作业环境的应用,致力于多维度的技术创新与突破,努力开发、再造数个由“0”到“1”到“N倍”的市场机会。在上述领域,公司已陆续取得阶段性成果。
  (六)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力
  传统电石矿热炉冶炼生产领域,生产作业环境高危、高温、有毒有害气体含量高,不适宜人工作业,有着巨大的安全生产压力,同时恶劣的生产环境危害劳动者健康,长期看,劳动力供给不足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安全。
  公司将视觉识别、深度学习、机器人控制算法、专家控制策略等智能化技术,结合工业互联网通讯技术应用到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中,以最大可能实现少人、无人车间,依托智能化生产决策管理,助力客户安全、高效生产,推动相关行业智能制造产业升级。
  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实施与内蒙古君正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宁夏英力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的电石成品后处理智能工厂合同及智能车间项目,两项合同金额合计约3.6亿元。如未来项目顺利验收交付,首先,实现了以高新技术产品替代危险、恶劣、繁重工况环境下的人工作业,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提高劳动者安全生产福祉,对电石行业意义重大;其次,智能工厂整体的市场空间可形成数倍、十倍于原高温炉前作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未来可将在电石矿热炉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形成的技术,进一步研发、推广应用于其它硅锰、硅铁、工业硅等多重矿热炉领域,为公司将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
  公司在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和领先优势,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竞争力。
  (七)品牌竞争力
  公司以品质树品牌,以技术求进步,以服务赢信赖,通过优质的产品和高效的服务,努力为客户实现生产自动化、数字化与智能制造,实现合作共赢。公司在国内主要产品应用领域享有持续领先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客户忠诚度。公司追求卓越,引领应用行业智能装备发展,长期构建稳定、合作、共赢的客户网络;同时,优质的客户资源及巨大的智能制造装备需求潜能,是公司可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之源。
  (八)知识产权、专有技术及软件著作权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专利14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获得国家版权局批准软件著作权10项。除专利技术外,公司拥有大量的核心技术诀窍靠保密措施以专有技术形式存在。公司拥有掌握的专利、专有技术以及软件著作权,是公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注:报告期内取得的知识产权数量因统计时点的局限或有误差,仅供投资者参考)
  (九)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是时代赋予创新型科技企业的责任与使命。公司针对矿热炉电石冶炼领域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众多行业领域的全自动装车系统等,对替代高危、恶劣、繁重工况下人工作业生产领域产生变革性影响,实现安全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与此同时,标准化智能装备作业会带来产能利用率的提高,企业降本增效,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
  公司大型智能制造装备及智能工厂技术能够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为客户节省更多资源,助力其实现安全、高效生产,从根本上解决客户结构性用工缺口难题,推动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这些高新技术产品应用,在实现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为公司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智能制造装备研发及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
  公司在大型智能成套装备主要产品应用领域,具备向客户提供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中国正在经历“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对数字化工厂、智能化工厂转型的需求方兴未艾。《“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推进智能制造,要立足制造本质,紧扣智能特征,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依托制造单元、车间、工厂、供应链等载体,……推动制造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到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大部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初步应用智能化;到203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全面普及数字化网络化,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基本实现智能化。”面对产业数字化巨大的需求前景,如果公司不能及时拓展新的技术应用领域,或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将可能错过进入新行业领域的最佳时机,对公司的中长期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成为公司面对的风险因素之一。
  应对措施:首先,公司在产品研发立项上,选择市场需求大,可复制,且公司具备技术优势的领域,研发风险小,研发成功后,复制推广的市场空间大。其次,公司选择存在行业痛点,技术难度大的领域,关键技术突破后,将技术优势由“点”扩展为“线”,建立先发优势。再次,在形成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过程中,针对市场成熟的非关键配套技术,公司择优利用社会资源,有利于公司集中资源关注核心技术的研发,加速产品方案的推出。同时,公司对智能制造、工厂数字化的产品方案,建立标准化模块,有利于产品技术在不同客户、不同行业的复制、推广,加快产业化进程,有效应对相关风险因素。
  2、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公司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中未能深度应用的风险
  工业互联网技术、5G在智能制造领域构建的数字基础设施,为工厂数字化、智能化提供技术上的便捷;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水平,决定未来智能制造领域核心的深度。公司目前在产品应用领域有突出的竞争优势,但如果未来不能将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产品技术解决方案中深度融合与应用,将制约公司中长期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构成风险因素之一。
  应对措施: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以上企业,普遍拥有自动化生产线,但其中数字化比例不高,工厂数据共享很少,使用智能化技术的少之又少,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情况距离美国、日本、德国还有较大差距,行业整体发展空间广阔。基于多年技术积累,以及丰富的产品线应用优势,公司在主要产品应用领域,持续将基于5G、工业互联网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进行融合应用、积累与迭代。未来,公司在提升自身人工智能技术能力的同时,也将借助股东资源、社会资源,积极构建数字化产业升级,推动公司拓展新领域、开拓新市场。在产品研发层面,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应用深度,积累项目经验、建立技术储备,积蓄竞争优势,应对风险因素。
  3、机器人╋及中国智能装备需求不及预期的风险
  近年来,国家密集出台2025、2035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规划目标及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公司作为优势企业,在产品应用领域代表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产品技术应用国际领先。国家相关智能制造产业规划,会在行业内骨干企业率先实施,公司未来面临诸多发展机遇。然而,我国“当前发展面临诸多困难挑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全球通胀仍处于高位,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动能减弱,外部打压遏制不断上升”。不排除这些因素或不可预见因素,影响我国未来对高端智能制造装备的需求,构成制约公司中长期业绩的风险因素之一。
  应对措施:公司作为国内产品应用领域的领先企业,长期深耕智能制造装备领域,有着持续领先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客户忠诚度,长期构建稳定、合作、共赢的客户关系网络。公司的主要客户为行业内优质客户,有着持续的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需求,能够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充足空间。公司正在积极实施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整体解决应用方案,能够数倍、十倍扩大、打开产品应用空间,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以持续的技术创新,引导客户需求,以富有生命力的产品,改造传统产业,开拓新机遇,应对风险因素。
  4、工业服务╋拓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工业服务是公司业务、利润持续增长的稳定器和助推器,多年来,公司的工业服务业务持续增长,基于对公司在智能制造装备与工业服务领域融合发展上取得的成绩的认可与鼓励,2021年8月,公司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确定为国家“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单位”。近年来,尽管公司工业服务收入持续增长,年度营收规模超过6亿元,但相对于公司目标服务客户的基础,尚处较低渗透率水平,未来有着良好的发展预期。然而,如果公司不能够快速开拓这一业务方向,工业服务╋拓展不及预期,将形成制约公司中长期发展的风险因素之一。
  应对措施:公司长期实施服务一体战略,多年来建立一支覆盖全国除港、澳、台、西藏外所有省、区、直辖市的工业服务队伍,形成较好的工业服务规模,并能够产生较好的利润,支持公司业务良性发展。面对国家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产业机遇,公司有足够的市场机会和动力加速发展。随着公司智能制造装备应用存量的扩大,对公司工业服务会形成正向促进,持续推动业务的发展。同时,公司的工业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有望承接博实装备以外的工业服务市场需求,实现“工业服务╋”赋能智能制造装备的产业新方向,积极应对风险因素。
  5、面对机器人╋新机遇开拓新产业方向可能存在的风险
  2005年,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就在客户现场成功应用,公司不断将工业机器人感知技术、控制等技术应用到公司的大型智能成套装备中,在从事的领域内,长期保持技术领先优势。近年来,公司首创的面向电石矿热炉领域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的研发、应用及产业化取得良好业绩,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实施这一领域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的示范项目,同时公司在积极研发、拓展高温环境特种作业机器人在硅猛、硅铁及工业硅矿热炉高温环境的应用,已陆续中试成功并实现小批量订单。然而,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智慧、敏捷、灵巧、多场景应用前景,诠释机器人╋更深远的内涵和发展空间。“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如果公司不能在机器人╋领域持续进步、开拓新产业方向,将构成影响公司长期竞争力的风险因素之一。
  应对措施:多年来,公司是国内较早进行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的企业之一,在智能制造装备、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领域,形成了稳固的竞争力,在机器人╋领域形成了很好的产业基础。近年来,随着3D机器视觉、力传感触觉、感知、人机交互技术、复合材料、AI决策等智能化技术以及人形机器人零部件工业基础产业链的快速发展进步与迭代,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可以预见人形机器人将在未来的生产、服务、医疗、教育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司看好这一战略发展机遇,将人形机器人作为公司重要的战略研发方向之一。2023年8月18日,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设立人形机器人关键技术及原理样机产业化研发项目,并在未来共同推进相关技术成果和产品的产业化,公司积极把握这一新机遇,应对风险因素。
  6、技术保密与面对不正当竞争的风险
  技术领先是公司重要的竞争策略和竞争优势之一。产品的技术领先优势,直接影响公司产品能否长期保持较高的持续盈利水平,以及公司差异化竞争策略的有效实施。公司高度重视技术保密工作,通过申请知识产权保护,加强依法维权,以及通过技术手段进行专有技术保密等各种措施,保护企业技术安全,防范相关风险。尽管如此,但仍存在公司所拥有的知识产权被非法盗用,掌握的技术秘密被窃取,以及面对其它不正当竞争的风险,对公司或构成潜在经济损失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技术分为专利技术和专有技术,从技术保密的角度看,各有优势。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绝对实力,只有在同场竞技中遥遥领先,才能持续处于领先的竞争优势地位。除传统的技术保密与反不当竞争手段,公司通过技术研发与创新,保持研发一代、储备一代、销售一代,在国内主要产品应用领域,保持绝对竞争优势。因此,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主动地应对相关风险,是公司应对技术保密与面对不正当竞争的首要策略。
  以上是公司关注的风险因素,公司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期有效地规避和控制相关风险。

  四、主营业务分析
  2023年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态势,展望全年,国家在战略上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公司产品应用领域的头部客户,面向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的需求方兴未艾,为公司提供了持续长期较好较快发展的舞台。
  报告期内,受智能制造装备订单履约及产品交付推动,公司营收及利润再创佳绩。2023年上半年,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13.89亿元,同比增长35.1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26.89%;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为10.17%。公司面向未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竞争力,报告期研发投入0.73亿元,同比增幅84.60%,研发费用占营收比重达5.29%,研发投入的大幅增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归母净利的同比增速。从营收构成看,公司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服务、环保工艺与装备在公司整体营收占比分别为71.78%、23.49%、4.73%,在公司整体毛利占比分别为76.97%、15.07%、7.96%。
  报告期内,公司市场营销继续保持良好势头。收入确认端,各项业务营收全面增长,其中,智能制造装备业务四大类产品整体营收接近10亿元,同比实现43.70%的高速增长,各类装备产品收入占比变化,主要受报告期内各类产品交付验收进度不同影响;工业服务业务营收继续保持稳健增长,营收3.26亿元,同比增长8.21%;环保工艺与装备业务报告期增收增利,对公司整体业绩构成有益补充。
  报告期,受收入的产品结构变化及工业服务利润水平下滑影响,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0.87%至37.39%;销售规模增长,销售费用增长,销售费用率为3.80%;主要受报告期与基期合并报表范围变化影响,管理费用率下降至2.96%;基于“点→线→面”的研发路径,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有助于持续提升公司智能制造装备的核心竞争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