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供应、综合能源及节能技术服务。
热力供应
热力供应 、 工程
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热力供应;施工总承包;维修办公设备;销售锅炉、机械设备、五金交电、空调制冷设备。(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法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业务名称 | 2021-12-31 | 2020-12-31 | 2019-12-31 | 2017-12-31 |
---|---|---|---|---|
供热总面积(平方米) | 3600.00万 | 3000.00万 | 2800.00万 | 2600.00万 |
新增供热面积(平方米) | - | - | - | 161.00万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4003.16万 | 3.67% |
客户二 |
2996.84万 | 2.75% |
客户三 |
2713.04万 | 2.49% |
客户四 |
2441.49万 | 2.24% |
客户五 |
2155.07万 | 1.9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4.61亿 | 67.23% |
供应商二 |
2403.36万 | 3.51% |
供应商三 |
1315.70万 | 1.92% |
供应商四 |
1243.30万 | 1.81% |
供应商五 |
1181.55万 | 1.72%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3925.89万 | 3.82% |
客户二 |
2685.29万 | 2.61% |
客户三 |
2557.03万 | 2.49% |
客户四 |
2434.43万 | 2.37% |
客户五 |
2077.07万 | 2.0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4.64亿 | 53.11% |
供应商二 |
2528.02万 | 2.89% |
供应商三 |
1505.59万 | 1.72% |
供应商四 |
1410.09万 | 1.61% |
供应商五 |
1315.98万 | 1.51%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3884.42万 | 3.86% |
客户二 |
2760.23万 | 2.75% |
客户三 |
2615.20万 | 2.60% |
客户四 |
2403.14万 | 2.39% |
客户五 |
1977.67万 | 1.9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4.47亿 | 53.10% |
供应商二 |
5819.83万 | 6.91% |
供应商三 |
2834.89万 | 3.37% |
供应商四 |
842.58万 | 1.00% |
供应商五 |
714.51万 | 0.85%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3751.86万 | 3.94% |
客户二 |
2527.09万 | 2.66% |
客户三 |
2500.03万 | 2.63% |
客户四 |
2377.87万 | 2.50% |
客户五 |
2017.37万 | 2.1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一 |
4.50亿 | 54.54% |
供应商二 |
6462.59万 | 7.84% |
供应商三 |
1833.16万 | 2.22% |
供应商四 |
1779.73万 | 2.16% |
供应商五 |
881.41万 | 1.07%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1 |
3681.01万 | 4.00% |
客户2 |
3105.26万 | 3.38% |
客户3 |
2442.64万 | 2.66% |
客户4 |
2351.72万 | 2.56% |
客户5 |
1827.95万 | 1.9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1 |
4.10亿 | 52.77% |
供应商2 |
1958.71万 | 2.52% |
供应商3 |
1477.45万 | 1.90% |
供应商4 |
1390.97万 | 1.79% |
供应商5 |
819.82万 | 1.05%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热力供应、综合能源及节能技术服务。公司热力供应业务,主要是向最终用户提供供暖服务,同时向部分用户提供生活热水。热力供应能够解决我国北方居民冬季采暖的基本生活需求。公司的节能技术服务,主要是向用能单位或同行业企业提供节能服务,包括:改造供热设施和管网、改进排烟除尘系统、污染物达标排放等,充分挖掘设备及系统的潜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使客户通过节能收益来实现设备升级,以降低运行成本。 公司自成立以来秉承“专注节能、绿色供热”的理念,致力于节能技术研发、节能供热投资及节能技术改造,成长为专业化综合能源服务公司...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热力供应、综合能源及节能技术服务。公司热力供应业务,主要是向最终用户提供供暖服务,同时向部分用户提供生活热水。热力供应能够解决我国北方居民冬季采暖的基本生活需求。公司的节能技术服务,主要是向用能单位或同行业企业提供节能服务,包括:改造供热设施和管网、改进排烟除尘系统、污染物达标排放等,充分挖掘设备及系统的潜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还可使客户通过节能收益来实现设备升级,以降低运行成本。
公司自成立以来秉承“专注节能、绿色供热”的理念,致力于节能技术研发、节能供热投资及节能技术改造,成长为专业化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并通过北京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评审认定。公司坚持智能化、精细化、清洁化的节能供热,是城市小区“供热投资运营”模式的先行者,是北京市首批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服务的供热企业。同时,公司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级、北京市级的行业标准。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现已成为集“供热项目投资、供热托管运营、合同能源管理、供热节能技术研发、供热管理顾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综合能源服务公司。
(二)我国供热行业市场情况
供热是寒冷地区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受经济周期性波动影响较小,但呈现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供热企业及相关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集中于北方地区。伴随城镇化率的提升,新型城区面积不断扩大,北方供暖面积持续增加;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南方供暖市场逐步放开,为供热行业提供新兴增长点。受上述各类因素推动,我国供热行业持续稳定发展。未来,随着环保政策的持续收紧,以及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设立和推进,供热行业向绿色低碳、节能环保和智慧供热方面不断发展。
1、我国供热面积增长情况
根据“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5%,预计未来我国城镇人口数量仍将有所增加。伴随我国城镇常住人口的增加以及城镇化率提高,城镇供热面积预计有所扩大,供热行业在这一趋势下也将持续稳定发展。根据住建部《2022年中国城市建设状况公报》显示,2022年年末,全国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111.25亿平方米,较2021年106.0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92%,供暖管道长度达49.34万公里,增速6.9%。
2、北方供热市场发展情况
集中供热是北方地区最主要的供热方式,尤其是华北地区大城市人口密度高、用热面积大,因集中供热具有节约燃料、节省用地、减轻大气污染等优势,具有更强的规模效应,更适应大城市供热市场的特点。
随着华北地区各地政府“十四五”规划的推出,京能热力重点供热地区北京、河北迁西等地政府计划在供热领域不断完善核心城区薄弱区域管网改造,以及优化新城区发展建设布局,同时伴随着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目标的推进,对能源替代、能源增效以及智慧供热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3年10月,北京市发改委等十部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新能源供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供热,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多能耦合、互联互济、智能高效的供热系统,推动新能源供热多场景应用,促进新能源供热产业发展壮大。
河北省“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大力发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强度,提高环保技术装备、新型节能产品和节能减排专业化服务水平。
上述政策和要求有利于供热企业把握新增供热方向,同时能够积极利用新能源、新技术、新工艺实现环保低碳、节能减排要求,使供热行业早日达成“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3、南方供热市场发展情况
目前,我国南方供暖市场作为我国供热行业的新兴增长点,尚处于发展初期,集中供暖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但后发潜力明显。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南方百城供暖市场:模式、潜力与影响”成果发布会预计,到2030年,我国南方地区分户供暖用户数量将达到6,577万户,区域供暖用户数量将达到3,246万户,将分别带动我国居民消费330亿元、905亿元。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情况
由于供热行业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北京区域供热市场上,公司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公司二级控股子公司迁西富龙通过回收利用河北津西钢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低品位工业余热”对迁西县县城中心城区实施集中供暖,是经迁西县人民政府授权的迁西县中心城区唯一具有特许经营权的供热公司;迁西富龙实施的“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项目是国家制定“余热暖民工程”政策的依据及蓝本,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该项目技术和经验在供暖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四)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
公司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新形势下全面从严治党新部署新要求,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结合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充分发扬自我革命精神,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329.45万元,营业利润12,980.93万元,利润总额13,143.67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478.8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46%。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的主要原因为:能源成本、折旧摊销、房屋租赁、财务费用及所得税费用等成本费用较上年同期减少。
1、总结和积累智慧供热经验,加强智慧供热应用深度
2024年上半年,总结回顾了2023-2024供暖季智慧供热项目实施成果,建设示范项目两个,实现了热源、管网、换热站及用户终端的全面智能化监测,成功构建了锅炉负荷精准预测系统、最优热源效率输出模型,引入AI驱动的二次网平衡调节机制,确保了典型室温的精准监测与深度分析。同时,智能工单系统、经营分析模块及AI诊断功能的融入,极大提升了供热系统的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通过示范项目为2024年智慧供热及数字化技改项目的全面推广提供坚实的指导与支撑。未来,公司将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深化AI与大数据在供热领域的应用,加快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升能效水平和服务质量。
2、协同智慧供热技术应用推广,全面推进数字化建设
2024年,公司制定了明确的数字化建设方案。在数字化系统应用方面,开始数字底座项目、合同管理系统的建设步伐。生产系统数字化方面,逐步完善能耗管理、收费客服一体化等功能模块,确保整体开发进度达到既定目标。数据互通互联方面,生产经营客服一体化的立项与建设工作已开始,并开发移动APP,实现能耗智能采集、现场巡查巡检管理及维修维保等功能的全面数字化覆盖。
3、开展综合能源供热供冷应用研究
2022年12月,北京市国资委发布了《市管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坚持可再生能源供热优先原则,加快在京供热系统能源低碳转型替代,全面布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热,有序开展地热、再生水及余热资源供暖制冷。2023年10月,北京市发改委等十部门《关于全面推进新能源供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供热,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多能耦合、互联互济、智能高效的供热系统,推动新能源供热多场景应用,促进新能源供热产业发展壮大。在此背景下,公司持续开展太阳能、空气能、地热能等综合能源耦合供热、供冷技术及应用场景的研究工作。2024年上半年,组织技术研发团队对北京用友产业园综合能源运行管理项目,用友产业园(南昌)能源管理服务项目,北京同仁堂地源热泵空调及能源管控托管服务项目,天津中环产业园-DW智慧能源管理项目、北京大兴机场等11个综合能源供热项目开展考察,对综合能源耦合模式、供冷/热规模、设备及人员配置、末端用户类型、管理方式、工程建设情况等进行全面调研,通过调研考察,为公司拓展综合能源供冷/热提供了借鉴,助力推动公司技术创新和业态转型升级。
4、强化能源管理和节能降碳,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以化石能源为主要原料的供热行业面临着节能降碳的压力。为了适应未来供热发展,公司每年参加政府管理部门组织的碳核查和履约培训,并邀请国内权威碳资产管理机构进行碳管理辅导,制定了多项能源管理与碳排放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碳排放总量控制。同时,通过余热利用、智慧供热技术等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供热系统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强度。
5、强化管理与人才双驱,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持续优化内部管理,构建完善的全面预算体系,强化费用管控力度,以提升管理效率和精细化程度。同时,公司着重加强内部风险防控,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并加强执行监督,确保各项制度实施落地。根据“十四五”规划,公司不断深化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深入开展管理体系改革,提升公司管理效能;通过对标对表,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制度体系,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梯队。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坚持以公司战略与人才培养为主线,聚焦素质提升和能力培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通过组织面向专业技术人员、操作技能人员及新员工的培训,实现员工学习培训常态化,全面提升员工技能水平与综合素质。
6、完善企业文化,践行社会责任
2024年上半年,京能热力进一步明确文化方向,强化价值认同,围绕京能集团全年深化“文化塑形”工程的总体部署要求,以“九区九链”(“九区”指企业文化建设围绕九个方面展开,“九链”指文化建设九项具体活动)工作任务目标为指导,发挥企业文化引领、导向、凝聚、激励作用,切实推动企业文化落地落实,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文化支撑和强大精神动力。2024年初,公司制定了《京能热力2024年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方案》,为全年企业文化工作指明方向。公司通过举办“春日健步走奋进新征程”健走活动、“‘碳’寻绿色足迹,争做‘零碳’达人”绿色足迹打卡活动等一系列职工文体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成功地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企业文化氛围。
2024年上半年,京能热力各党支部积极投身“党建+双碳”行动中去,新设公司级项目6个,集团级项目4个,内容涵盖绿色供热、智慧热网及收费系统提升等方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各党支部积极参与社区共建,春节期间组织党员、团员开展孤寡老人、失独老人慰问活动,为他们送上了节日的祝福与关怀;与项目社区居委会共同开展“安全生产开放日”和“社区生态保护”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关爱,切实将“传递光明,温暖生活”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扛在肩上;2024年上半年,公司累计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12.2万元,为打赢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竞争优势
1、技术研发优势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促进燃煤清洁高效开发转化利用。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指出,要更好发挥新能源在能源保供增供方面的作用,助力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2023年10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可再生能源发展试点示范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组织实施一批技术先进、经济效益合理、具有较好推广应用前景的示范项目,推动形成一系列相对成熟完善的支持政策、技术标准、商业模式等,有力促进可再生能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国家有关环保政策的频繁出台和修订,体现出我国降低碳排放的决心和紧迫性,清洁供热、节能减排成为供热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2023年10月,北京市发改委等十部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新能源供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供热,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多能耦合、互联互济、智能高效的供热系统,推动新能源供热多场景应用,促进新能源供热产业发展壮大。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节能型绿色供热,坚持走以“技术为先导、创新为动力”的节能低碳供热之路,以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公司历来重视与高效及科研院所等开展产学研合作,与河北工业大学合作设立“智慧供热协同创新中心”,与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大学等多家高校合作,全面开展供热节能技术的创新与研发,提升公司核心科技实力,引领行业技术提升与进步。
公司在供热节能领域通过多方合作及自主创新,先后掌握了“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压缩式热泵型烟气高效脱白冷凝系统”、“智能供热控制技术”、“低氮燃烧机”等多项核心技术。其中,公司参与研发的“防腐高效低温烟气冷凝余热深度利用技术”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在远程控制技术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供热系统智能控制技术”、“无人值守监控系统”、“室内温度采集设备”、“智能供热节能控制系统”、“分时分区控制系统”、“供热管网控制优化系统”、“基于区域性气候变化的前馈式锅炉群控技术”等多项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节能技术,已广泛用于城市小区锅炉供热系统,为国家节能减排和空气治理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公司依靠技术优势,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中关村科技型创新技术基金无偿资助项目”等奖项,“供热系统智能控制技术”入选《中国绿色采购网环保节能产品目录》,“低氮分级燃烧技术”入选2020年《北京市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基于压缩式热泵的燃气锅炉烟气余热深度回收及脱白技术”入选2021年《北京市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公司曾荣获“全国节能突出贡献示范单位”、“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先进单位”、“北京市知识产权试点单位”、“节能中国先进单位奖”。公司项目曾荣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中国节能服务产业优秀示范项目”、“中国合同能源管理优秀示范项目”、“北京能源学会2020年度优秀节能示范项目及2020年度优秀会员单位”等荣誉,并获得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创新十二条”资金奖励。
2024年,公司科技创新工作以智慧供热为核心,深耕技术挖潜,建立以热源AI预测热量输出、全网平衡调节、室温监控为闭环供热运行试点项目,同时开展新能源应用、余热利用、供热安全保障、客户服务提升等多个方面的探索和研究,推进公司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助力量化运行诊断,提升供热服务质量,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公司向智慧、高效、清洁的新型综合能源服务公司转型。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拥有注册商标22项、专利80项、软件著作权62项。
2、品牌优势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现已成为集“供热项目投资、供热经营权收购、供热托管运营、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技术研发、管理顾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公司作为国内较早专注于合同能源管理的节能服务公司之一,是国家发改委首批“备案合同能源管理推荐单位”。在供热节能领域,公司较早开展了供热项目投资运营模式。目前,公司管理服务的供热项目类型包括城市综合体、居民住宅、商业楼宇、医院、学校等,供热方式包括分布式供暖和工业余热集中式供暖。
公司重视与开发商、物业及业主共融共生的关系,与多家知名地产、物业公司等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曾被授予“中国房地产最佳战略合作伙伴”等荣誉。
公司二级控股子公司迁西富龙工业余热供暖项目利用清华大学的余热回收技术已成功运行多年,成为中国北方资源型城市利用低品位工业余热供暖的典型案例,受到多个部门专家领导的好评。
3、商业模式优势
公司较早将“供热投资运营”模式和“供热经营权收购”模式引入供热领域,随着“供热投资运营”、“供热经营权收购”、“供热托管运营”、“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不断成功所带来的示范效应,各类业务模式均受到市场认可,公司市场地位不断巩固。
4、管理体系优势
公司不断吸收、改进先进技术,研发更加符合客户需求及国家政策要求的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具有京能热力企业标准的5S标准化管理项目建设规范和4S维保管理体系。公司通过了GB/T19001-2016/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GB/T24001-2016/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认证、GB/T45001-2020/ISO45001:2018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清洁生产审核评估,是北京市供热行业二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首批达标单位。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了公司供热、节能服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公司二级控股子公司迁西富龙热源热网实施共管,注重供热管网的精细化调节,有效降低能源消耗,通过不断完善“供热信息平台”建设,对系统监测到的温度不达标用户、小区及运行异常的换热站及时派人维护处理,提高了服务质量和问题处理效率。
5、服务优势
为更好地提升服务品质和用户感受,在北京地区,公司组建了一支训练有素、服务规范的客服团队,搭建了集咨询、报修、投诉、回访、缴费、调研于一体的“客户服务呼叫中心”,实现7×24小时全天候一站式服务,并在供暖季实行“区域共享服务平台”,公司凭借优质的服务与客户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为提升客户服务整体工作水平,完善客户服务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工单办理工作质效,公司成立“接诉即办”分中心。进一步推进对客户服务工作的主动治理、未诉先办、接诉即办,提升诉求办理质量。2023年,公司建立健全接诉即办相关制度,按照“四个一”(“1分钟派单、10分钟回复、1小时上门、1次性解决”)标准开展“接诉即办”和“未诉先办”,提高公司接诉即办“三率”(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指标水平。
迁西富龙在供暖季开通24小时热线服务,抢险救援队伍随时待命,生产运行及客服人员执行领导带班及夜班制度;持续开展“访民问暖”活动,帮助用户解决暖气不热等问题;建立客户投诉处理机制,时刻关注供暖舆情,及时处置,实现用户满意。
(二)主要无形资产
本公司拥有的无形资产主要包括商标、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1、商标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拥有注册商标22项。
2、专利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拥有专利80项。
3、软件著作权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拥有软件著作权62项。
(三)公司获得的相关资质和荣誉情况
公司的主营业务包括热力供应业务和节能技术服务。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及其子公司获得的经营资质、经营许可证情况如下:
1、供热经营资质及许可
(1)公司供热许可情况
(2)锅炉使用登记证办理情况
公司管辖或运营的供热锅炉属于国家规定的特种设备,公司依照有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办理登记。公司运营的锅炉中,常压锅炉无需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承压锅炉需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目前,公司自有的承压锅炉全部办理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承包运营的锅炉房中,承压锅炉均已按照规定进行了登记并取得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
2、安全生产许可证及标准化证书
3、节能服务公司备案
国家发改委同财政部对符合《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条件的节能服务公司实行审核备案、动态管理制度。申请审核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需按要求提供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应用的主要节能技术及产品(包括自主研发和获得专利的节能技术及产品)情况,以及已实施项目用户单位的反馈意见及项目运营状态证明等。
2010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公告节能服务公司备案名单(第一批)。华通兴远入选节能服务公司备案名单(第一批)。
2011年3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公告节能服务公司备案名单(第二批)。华通有限入选节能服务公司备案名单(第二批)。
2012年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公告节能服务公司备案名单(第四批)。华意龙达入选节能服务公司备案名单(第四批)。
4、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2022年12月30日,华通热力取得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联合颁发的证书编号为GR202211005776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三年。
2021年9月14日,华通兴远取得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联合颁发的证书编号为GR202111000222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三年。
2021年10月25日,华意龙达取得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联合颁发的证书编号为GR202111001249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三年。
2022年11月9日,京能热力取得由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颁发的证书编号为20222020774907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二年。
2023年12月9日,华意龙达取得由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颁发的证书编号为20232021040707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二年。
2023年5月30日,华通兴远取得由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颁发的证书编号为20232020395907的《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有效期二年。
5、工程施工及设备安装资质
6、特许经营权
2013年7月,本公司前身华通有限与北京市平谷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签订了《北京市平谷区集中供热特许经营协议》。根据该合同,在2013年7月2日到2043年7月1日期间,华通有限享有对北京市平谷区行政管辖区域范围内的集中供热特许经营权。
2013年7月,北京市平谷区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向华通有限颁发了证书,授予华通有限为平谷区集中供热特许经营单位。公司已办理完成该证书的更名手续。
2014年7月21日,迁西富龙与迁西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经迁西县人民政府授权)签订供热《特许经营权协议》,生效日期自2014年7月21日起至2039年7月21日止,共计25年。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公司面临的风险
1、产业政策变动风险
公司隶属于供热行业,属于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同时国家对热力供应服务价格、服务标准、质量控制均有严格要求,且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而调整。
供热系统是北方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关系到民众基本生活需要和生活质量。政府高度重视供热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如果未来我国产业政策发生重大变动,政府部门调整相关规定,有可能加大行业内企业的竞争、增加市场风险,进而可能对公司盈利产生负面影响。
供热价格的变动直接影响到企业和民众的切身利益。政府对供热价格实行政策性调控,公司自身不具备定价权。如果政府不能适时调整供热价格,当能源价格、人工成本等方面发生较大变化时,可能对公司经营构成压力。
2、供热补贴政策变化风险
供暖工程是国家民生工程,关系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稳定,供热行业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制定了较为刚性的居民供暖价格,同时也充分考虑供暖企业的盈利情况,设置了供暖原材料采购价格补偿机制。
根据北京市政府发布的供热燃料补贴标准及有关要求的通知等文件,政府相关部门根据能源价格的波动,向居民供暖项目发放燃料补贴,当燃料价格持续上涨时,燃料补贴上涨,反之则随燃料价格而下降。燃料补贴的调整降低了能源价格波动对供热企业的影响,使得供热企业的经营保持稳定。
由于政府部门对供暖行业制定了刚性的居民供暖价格,如果现行补贴机制在未来取消或者减弱,而供暖价格又未能充分市场化,则可能对公司的盈利造成不利影响。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在北京市现行政策下,有关部门会根据天然气价格的波动调整燃料补贴标准,天然气价格波动对公司盈利的影响较小,但燃料补贴发放时间具有不确定性,而公司在供暖季有较大的天然气采购支出,因此,原材料价格波动会给公司现金流带来压力。
如果未来关于燃料补贴政策发生变化,有关部门不再根据能源价格波动调整燃料补贴标准,天然气价格上涨将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4、产业能源结构转型的风险
近几年,国家不断出台政策,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供热,不断淘汰以化石能源为主的供热模式。2023年10月,北京市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新能源供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要求新建供热项目新能源供热装机占比原则上不低于60%。产业能源结构转型,需要更新现有技术和设备以适应新能源供热的要求,新项目初投资和运营成本也将提高,市场对新能源供热的接受程度和转变速度都会影响公司的业务发展。
5、安全生产风险
供热企业安全生产隐患主要是指热水锅炉运行时的风险和天然气等燃料在管道输送中可能出现的风险。首先,高温热水锅炉在运行中,如果出现违章操作、安全附件失灵等特殊情况,可出现超压、超温、汽化、爆管等事故,如处理不当会引起锅炉爆炸。高温热水锅炉在密闭状态下运行,当压力超过设备承受压力时,会造成事故。其次,天然气等燃料易燃、易爆,一旦燃气管道设施发生泄漏,极易发生火灾、爆炸等事故。尽管公司在供热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仍然存在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可能,从而对公司运营造成较大的损失。
(二)针对前述风险,公司的具体应对措施如下:
1、提高管理效率,控制成本费用,继续深入开展卓越绩效管理和节能化生产,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及部门和岗位责任制。
2、顺应节能减排、绿色环保趋势,坚持政策导向,不断研究和开发运用新的绿色能源技术,开展小规模试点和测试,评估新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逐步完善技术应用模式,加快技术成熟速度,保持企业的行业领先优势。
3、公司将通过持续完善内控制度、规范公司运作体系、修订各项管理制度、提高核心管理团队的管理素质和决策能力,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管理风险,以满足公司业务规模快速增长以及公司长远发展的需要。
4、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加大在新能源技术如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方面的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开展小规模试点和测试,评估新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逐步完善技术应用模式,加快技术成熟速度,保持企业的行业领先优势。
5、安全生产管理始终是公司的工作重点,公司认真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断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完善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工作;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检查,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定期修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逐步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