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乳制品和含乳饮料的生产、加工、销售及奶牛养殖业务。

  • 产品类型:

    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

  • 产品名称:

    巴氏杀菌乳 、 灭菌乳 、 调制乳 、 发酵乳 、 含乳饮料 、 其他乳制品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农副产品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初级农产品收购;畜牧渔业饲料销售;自动售货机销售;机械设备租赁;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许可项目:乳制品生产;饮料生产;食品销售;牲畜饲养;生鲜乳收购;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7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2-06-30 2021-12-31
产量: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吨) 11.62万 - - - -
销量: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吨) 11.52万 - - - -
产量:其他乳制品(吨) - 384.95 - - -
产量:发酵乳(吨) - 9875.41 - - -
产量:含乳饮料(吨) - 1281.14 - - -
产量:巴氏杀菌乳(吨) - 4978.54 - - -
产量:灭菌乳(吨) - 2.81万 - - -
产量:调制乳(吨) - 1.82万 - - -
销量:其他乳制品(吨) - 0.00 - - -
销量:发酵乳(吨) - 6722.71 - - -
销量:含乳饮料(吨) - 1089.58 - - -
销量:巴氏杀菌乳(吨) - 4933.50 - - -
销量:灭菌乳(吨) - 2.75万 - - -
销量:调制乳(吨) - 1.57万 - - -
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产量(吨) - - 12.53万 - 12.69万
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业销量(吨) - - 12.35万 - 12.53万
其他乳制品产量(吨) - - 898.36 560.15 40.02
其他乳制品销量(吨) - - 2.72 0.27 38.36
发酵乳产量(吨) - - 1.23万 6240.41 1.29万
发酵乳销量(吨) - - 1.23万 5944.74 1.28万
含乳饮料产量(吨) - - 1133.22 365.92 985.68
含乳饮料销量(吨) - - 1099.26 378.74 964.55
巴氏杀菌乳产量(吨) - - 9420.13 4560.25 9908.06
巴氏杀菌乳销量(吨) - - 9058.27 4283.46 9801.60
灭菌乳产量(吨) - - 6.60万 3.20万 4.34万
灭菌乳销量(吨) - - 6.52万 3.13万 4.32万
调制乳产量(吨) - - 3.56万 1.61万 3.66万
调制乳销量(吨) - - 3.59万 1.52万 3.55万
生鲜乳产量(吨) - - - - 2.30万
生鲜乳销量(吨) - - - - 2.30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3.29%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5704.52万 5.57%
客户二
2238.69万 2.18%
客户三
1966.44万 1.92%
客户四
1963.16万 1.92%
客户五
1746.39万 1.7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2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4.73%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01亿 15.64%
供应商二
4092.13万 6.34%
供应商三
3091.33万 4.79%
供应商四
2846.83万 4.41%
供应商五
2291.07万 3.5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3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0.00%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7530.26万 6.51%
客户二
5366.43万 4.64%
客户三
4739.72万 4.10%
客户四
3266.49万 2.83%
客户五
2223.00万 1.9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2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7.19%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25亿 10.36%
供应商二
9616.03万 7.99%
供应商三
4614.49万 3.83%
供应商四
3808.44万 3.16%
供应商五
2228.32万 1.8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0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0.07%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3982.09万 3.84%
客户二
1970.82万 1.90%
客户三
1723.50万 1.66%
客户四
1451.17万 1.40%
客户五
1317.93万 1.2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2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5.22%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32亿 14.55%
供应商二
1.11亿 12.15%
供应商三
3251.78万 3.57%
供应商四
2561.95万 2.81%
供应商五
1947.02万 2.1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697.4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9.27%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2215.55万 3.07%
客户二
1276.37万 1.77%
客户三
1153.79万 1.60%
客户四
1082.26万 1.50%
客户五
969.46万 1.3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5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5.51%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6912.83万 7.06%
供应商二
2566.36万 2.62%
供应商三
2173.45万 2.22%
供应商四
1895.62万 1.93%
供应商五
1646.51万 1.6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786.85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1.08%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3117.36万 3.93%
客户二
1476.46万 1.86%
客户三
1431.19万 1.81%
客户四
1427.44万 1.80%
客户五
1334.40万 1.6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4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4.73%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5737.61万 5.90%
供应商二
2877.05万 2.96%
供应商三
2456.97万 2.53%
供应商四
1841.45万 1.89%
供应商五
1412.58万 1.45%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概况和发展  1、行业基本情况  乳制品制造行业是奶业的重要子行业,是奶业发展的关键。它上连奶牛养殖业,下连消费市场,是奶业的中轴和龙头。乳制品行业作为我国众多食品工业中的一员,是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乳制品包含各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重要的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元素,作为大众日常补充营养的食物来源之一,也是国民经济消费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国家积极倡导乳制品消费习惯、鼓励企业加强新产品开发、完善乳制品物流配送体系、加大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力度,为乳制品消费市场的高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行业政策支持  长期以来,国家也是持续高度重视奶...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概况和发展
  1、行业基本情况
  乳制品制造行业是奶业的重要子行业,是奶业发展的关键。它上连奶牛养殖业,下连消费市场,是奶业的中轴和龙头。乳制品行业作为我国众多食品工业中的一员,是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乳制品包含各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重要的维持人体健康的营养元素,作为大众日常补充营养的食物来源之一,也是国民经济消费环节中重要的一环。国家积极倡导乳制品消费习惯、鼓励企业加强新产品开发、完善乳制品物流配送体系、加大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推广力度,为乳制品消费市场的高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行业政策支持
  长期以来,国家也是持续高度重视奶业振兴和发展,2019年至 2021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提到“实施奶业振兴行动”,2021年3月12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保障粮、棉、油、糖、肉、奶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为我国奶业飞跃发展定向领航。
  2021年7月2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的《2021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明确将“推进奶业振兴”列入重点强农惠农政策中。2022年,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奶业竞争力提升行动方案》,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奶业生产能力提升整县推进项目的通知》,上述文件的发布为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和不断巩固提升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及加强奶源供给保障能力提供政策支持。
  2023年1月,《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部分提出“加快苜蓿等草产业发展”和“大力发展青贮饲料”,有利于促进奶源上游产业链发展;同年2月,《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党中央国务院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提出“兴奶业”“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青贮玉米和苜蓿等优质饲草”,助力奶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7月,中国奶业协会正式发布了《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核心指标体系》《中国乳制品消费扩容提质指导意见》及《中国奶牛种业战略发展意见》。《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核心指标体系》以核心指标体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包括了 3大战略任务、10大战略方向、24个战略要素、80个关键指标,目的是创新引领和务实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乳制品消费扩容提质指导意见》共提出了六项重点任务:优化乳制品消费结构、拓展乳制品消费群体、培育乳制品新型消费、提振乳制品消费信心、融合乳制品文旅消费、提升乳制品消费支撑。其主要目标是2025年和2030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分别突破45公斤和50公斤,乳制品消费结构更加合理,品质更高,服务更好,消费观念更加先进,消费信心不断增强,消费模式更加多元,成为国际乳制品市场的重要力量。
  奶牛种业是奶业产业链的源头,为了实现奶牛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推动中国奶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奶业协会特编制《中国奶牛种业战略发展意见》。其发展目标是:到2030年,现代奶牛自主育种体系有效运行,奶牛育种基础工作全面开展,育种新技术实现自主突破和应用,高效扩繁效率得到全面提升,群体遗传改良技术体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家奶牛核心育种场和种公牛站生物安全水平显著提高。奶牛单产持续提高,种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针对发展目标与主攻方向提出了23条具体建议,例如建立现代奶牛自主育种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奶牛遗传评估中心、提升育种数据规模和质量、全面开展奶牛良种登记等。上述文件的发布为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和不断巩固提升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及加强奶源供给保障能力提供政策支持。
  3、行业发展现状
  乳制品行业是食品行业的一个子行业,属于大众日常消费品。根据Euromonitor数据,2022年中国大陆乳制品零售额为6,599.7亿元,同比增长3.27%,近5年CAGR为4%,行业增长稳健,作为充分竞争的行业已经过快速成长阶段,目前整体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在世界范围内,虽然我国乳制品行业规模已是世界第二大乳制品市场,但是人均消费量对标发达国家来看,中国人均饮奶量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数据,2022年我国人均奶类消费量约43公斤,与2010年相比提高了48.3%,但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地区,农村居民人均乳制品费水平约为城镇的1/2,且偏低端的乳饮料等产品消费仍然占据较大比例,未来受益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增长以及对健康关注度提升,乳制品将在下沉市场实现较快增长。
  从影响消费的几个层面来看:居民收入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城镇化的推进,终端消费者的乳制品消费需求仍有较大增长潜力。从消费者偏好的角度来看,受到国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逐渐提高的影响,消费者对乳制品消费无论质与量都出现了更多的要求。乳制品行业从原来单一的常温纯牛奶逐步演变为常温纯牛奶、常温酸奶、低温酸奶、低温鲜奶、含乳饮料等,产品端也出现了富含高蛋白的高端产品以及价格更实惠的中低端产品,多种类与多层次产品市场共同发展。伴随着新型的销售渠道的兴起例如线上购物、直播带货、自动取奶机、社群营销等,进一步促进了消费群体的接触面,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多样化的需求。总体而言乳制品长期受国家政策支持,受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与消费升级的趋势推动,居民人均乳制品消费量稳步增长,我国乳制品行业增长仍存在较大增长潜力。
  (二)行业周期特点
  乳制品行业从生产端来看乳制品上游畜牧业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但从消费端来看作为食品行业的一个子行业,属于大众日常消费品,并且由于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对健康膳食意识的逐步增强,乳制品行业在我国目前处于稳定增长阶段,自身具有一定的抗周期性。
  (三)公司的行业地位
  公司成立于2000年,作为区域型乳企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自有牧场奶源为主要原料,以液态奶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全程安全可控的全产业链布局。公司通过不断加强奶源建设、强化质量管控、优化产品结构等,已建立相对独立与完整的销售网络,在区域性市场已基本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已形成较为明显的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忠诚度。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畜禽水产养殖业的披露要求
  (一)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乳制品和含乳饮料的生产、加工、销售及奶牛养殖业务。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一般项目:农副产品销售;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初级农产品收购;畜牧渔业饲料销售;自动售货机销售;机械设备租赁;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许可项目:乳制品生产;饮料生产;食品销售;牲畜饲养;生鲜乳收购;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公司属于“C14食品制造业”大类下的“C144乳制品制造” 类。根据中国证监会2012年11月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C14食品制造业”。
  公司以甘肃省、青海省、陕西省为主要销售区域,并分别主要拥有“庄园牧场”、“圣湖”、“东方多鲜庄园”三个乳品品牌。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含乳饮料等各类液态乳制品。
  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范围与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目前是集奶牛养殖、技术研发、乳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专业化乳制品生产企业,已形成以自有牧场奶源为主要原料的液态奶产品加工与销售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产品销售区域主要为我国西北地区,尤其在甘肃、青海及陕西市场占有率较高。
  (三)公司养殖模式
  原奶质量的可靠性得到行业和消费者的高度重视,成为行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从源头上加强产品质量的控制,公司于2009年末以来在甘肃陆续兴建标准化、规模化的自有养殖牧场,并于2018年通过并购东方乳业取得一家自有养殖牧场,公司每个自有牧场以公司全资子公司形式存在。公司牧场事业部总体负责牧场生产经营和内部生产管理工作;负责各牧场新技术、新工艺的实施以及成本控制工作;负责各牧场正常生产运营中兽医、配种、牛只营养、饲养、鲜奶等全面技术工作;负责各牧场牛只及鲜奶、饲料、配种、疾病等生产数据汇总及分析工作;负责组织牧场规划设计招标工作,确定牧场设计方案及图纸的审核;负责对牧场工程项目进行监控和验收;负责牧场建设所有工程及设备合同的签订及管理。
  截至2023 年末公司分别在甘肃和陕西拥有运营中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共6座,存栏奶牛 21,670头(其中成母牛10,792头、育成牛 7,598 头、犊牛 3,280 头),存栏牛只数量较2022年年末的 20,402 头提高 6.22 %;生产性生物资产期末余额 5.59亿元,较2022年末的5.99亿降低6.61%;2023全年生鲜乳产量约106,482吨,较2022全年的约96,363吨提升10.50%;公司自有牧场全群牛只淘汰率约25.04%。
  (四)公司运营情况
  2023年受国际、国内大环境的影响,公司自有牧场奶牛饲养成本居高不下,为保障公司全产业链安全可控,公司的自有原奶供给率保持在较高水平,饲养成本攀升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叠加终端市场需求不足,为应对市场激烈竞争持续投入较高营销费用,导致营业利润进一步下降。综合各项因素,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9.5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97% ;亏损8,147.51万元。截至2023年末,公司总资产25.32亿元,净资产12.66亿元,资产负债率49.99%。
  (五)品牌运营
  公司秉承“奉献精良品质、造就时代品牌”之宗旨,产品包括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含乳饮料等各类液态乳制品,有“庄园牧场”“圣湖”“东方多鲜庄园”系列品种数十个,能够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经过24年的耕耘,公司已发展成为区域性城市型乳制品龙头企业之一,“庄园牧场”“圣湖”“东方多鲜庄园”分别在甘肃省、青海省和陕西省内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公司于报告期推出A2、富硒等灭菌乳取得良好市场反响;推出的浆水酸奶等兰州特色低温酸奶获得市场一致认可。
  主要销售模式
  (六)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模式分为直销模式、分销模式及经销模式。其中,直销模式主要包括与地方教育局合作向中小学生提供学生奶、对超市大卖场的销售以及电商平台的销售;分销模式主要包括兰州、西宁、西安市场的冷链产品送奶到户业务;经销模式主要面向除兰州、西宁及西安以外的其他市场。
  线上直销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线上销售平台主要包括天猫、京东、拼多多和抖音;报告期的线上销售产品为常温纯牛奶。
  主要生产模式
  公司目前采取自行建厂、自行生产的生产模式。公司设立生产部门,由各生产基地生产总监分别负责生产管理,生产基地下设生产车间,生产车间根据生产计划开展生产。公司产品按杀菌方式分为低温产品和常温奶产品,两种产品因保质期限不同,在安排生产计划时也存在差别。其中低温产品由于保质期限短、需要冷链配送,采取严格的以销定产生产模式,生产基地根据销售计划编制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常温产品采取“以销定产为主,适当调节库存为辅”的生产模式,营销部根据上月末销售订单及当期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制定销售计划,生产基地根据销售计划编制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同时,常温奶产品由于保质期限较长,公司根据市场情况结合销售计划保持合理的库存水平,并相应调整每月的生产数量。超过保质期的库存,按照公司规定予以销毁。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奶源优势
  公司以科学精细的规模化现代化牧场运营为基础,截至2023年末公司分别在甘肃和陕西拥有运营中的标准化奶牛养殖场共6座,存栏奶牛21,670头,存栏牛只数量较2022年年末的20,402头提高6.22%,通过牧场事业部不断优化牛群结构、提高牧场精细化管理水平,使得高产奶牛的比例进一步得到提升,2023全年生鲜乳产量约 106,482吨,较2022全年的约96,363吨提升10.50%,截至2023年末公司自有牧场原奶供给率超过90%。公司全资子公司临夏县瑞园牧场有限公司(牧场编号:CEMA-N032DF001)、兰州瑞兴牧业有限公司(牧场编号:CEMA-N032DF003)、甘肃瑞嘉牧业有限公司(牧场编号:CEMA-N032DF004)分别获得国家“优质乳工程示范牧场”称号。
  (二)生产优势
  公司始终以高标准作为生产制造体系的基础,公司“日加工600吨液体奶改扩建项目”已通过兰州市企业“智能工厂”评审认定,通过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审核,入选“甘肃省第一批数字化车间”。工厂车间的空气洁净度标准提升至万级水平,达到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水平,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该项目的检测能力、效率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为公司产品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公司“日加工600吨液体奶改扩建项目”(生产线编号:CEMA-N032PL01)获得国家“优质乳工程示范工厂”称号。
  (三)渠道优势
  公司着力推动重点布局的甘肃兰州、青海西宁和陕西西安及其周边城市渠道的纵深发展,着力应对上述市场的变化,积极拓展和巩固从省城到地级市,再到县级市,最后覆盖到乡镇村的销售渠道网络。公司产品销售渠道的纵深优势,以及较早进入当地市场的先发优势,使公司在当地市场拥有了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为促进公司低温冷链产品的配送效率,尽可能提高产品的“新鲜度”,巩固和进一步构建公司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公司已在兰州市场建立了社区新鲜奶亭,送奶到户体系和自助售奶机等自有封闭渠道;东方乳业着力拓展和巩固送奶到户体系,为终端客户直接供应优质冷链产品。公司将不断加强在区域新鲜产品配送方面的投入,提升对冷链产品用户的便利性和服务质量,提高复购率和客户粘性,锁定长期订单,进一步提升自有封闭渠道的竞争优势。
  (四)品牌优势
  庄园牧场自2000年成立以来,荣获“甘肃省用户满意产品”、“甘肃中老年人最喜爱的乳品”称号,农业部“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称号;公司产品多次荣获“兰州名品”、“甘肃名牌”等称号;公司的“庄园牧场”商标也荣获了“甘肃省著名商标”称号。公司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被核准为“中国学生饮用奶生产企业”。东方乳业先后荣获国家、省、市各种荣誉60余项,被认定为“国家学生饮用奶定点生产企业”、陕西省委、省政府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优秀食品龙头企业”和“先进集体”。“庄园浓缩奶”作为公司的明星产品当选甘肃省最具影响力产品品牌。
  (五)国资控股背景
  自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我公司控股股东、甘肃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成为我公司实际控制人以来,农垦集团充分统筹旗下优质资源,充分发挥了协同作用,不论从优质牧草还是奶源的长期稳定供给都进一步增强了我公司原有的各项竞争优势。此外,农垦集团始终致力于让公司长期稳定健康发展,使公司相对获得了资金优势、政策优势以及资源优势。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乳制品行业步入周期性调节期,行业生鲜乳阶段性过剩,公司虽面临各种压力,但围绕“区域一流乳品供应商”目标,在市场营销、品牌建设、养殖管控、安全生产等方面主动作为。
  (1)创新升级市场营销,品牌效应逐步凸显。
  科学研判市场形势,按照“精耕本土市场,充实周边市场,强化全国市场”的营销策略,深度构建区域市场网络,提高市场占有率。一是持续深耕省内区域市场。积极抢占地级市下沉县乡镇,围绕打造300公里冷链销售半径战略,增强冷库建设,促进全省低温布局有力推行,提升渠道覆盖率并推动有效下沉。报告期召开第二十二届经销商大会,提振信心再鼓干劲,对分销和经销进行全面评估定级、分类精准施策。围绕核心优势市场,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差异化核心竞争力。二是多点发力开拓全国市场。以重点区域为核心,辐射周边地区,采取灵活多样的市场策略,品牌辐射能力不断提升,逐步形成甘肃市场核心样板群并复制运营模式,全国第一个直营办事处及运营中心在海南三亚成立运行。西安东方乳业积极探索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内部活力,青海湖乳业优化调整分销商、经销商体系,持续稳固大本营市场,积极开发省外区域,增加了市场份额。
  (2)持续加强牧场管理,养殖板块稳定运行
  公司始终围绕降本增效等关键管理指标,坚持以“新渠道、新产品、新增长”为抓手,压产能、增效益、降成本。公司主动优化牛群结构,注重向原奶端开发提高原奶品质。从种植养殖高起点谋划有机牧场建设,从日粮配方调整向富硒产品推进,从产品高端化筛选A2β基因。优化养殖管理,维持高产牛的饲喂质量,将核心牛群维护好,特色牧场打造有序推进。瑞嘉牧业被中国农垦乳业联盟评为“农垦标杆牧场”和“农垦高效繁育特色牧场”称号及“2023年金昌市高质量发展贡献奖先进企业”;瑞达牧场连续第三年入围荷斯坦中国规模化牧场11吨俱乐部高产榜单,瑞嘉,瑞园,多鲜牧场入围10吨俱乐部高产榜单。
  (3)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创新能力稳步增强
  公司坚持“技术引导生产”的经营理念,努力弘扬“精益求精、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持续改善技术指标,探索新理念,开拓新产品。一是产品创新能力逐步提升。2023年以来推出浆水酸奶、杨枝甘露、每日鲜活等新品11个,3款产品取得查新报告并在官方部门完成新产品备案,取得实用新型专利2项。2023年获称甘肃省2023年第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低乳糖系列产品开发与研究项目”荣获2023年榆中县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产学研用协同一体化推进。
  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实施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提升建设项目,对关键研发试验设备技术升级。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的合作,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4)坚守食品加工底线,安全质量稳步夯实
  公司坚持把安全生产、质量管理、环保底线牢牢守住。一是紧抓生产效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加强设备维护和管理,确保生产线的稳定运行,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二是紧抓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重大决策部署,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组织开展安委会、安全生产专题会及安全督查、自查、安全“回头看”等各类安全生产督察活动,全年未发生一般及以上安全生产问题。三是紧抓质量安全,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和安全红线,进一步严格食品安全现场检查清单和产品出厂检验,确保出厂产品合格率100%,改善现场管理,实现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在线产品合格率、成品合格率同比上升,全年未出现批量质量问题。四是紧抓环境安全,通过废气收集处理、修建黑膜厌氧塘、雨污分流修缮、指标监测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年无环境监测超标、无超标排放污染事故等;严格管控“三废处置”,妥善处置各类危险废物以及一般废物,全年未造成环保事故。
  (5)坚持企地融合发展,支持力度不断厚实
  公司结合“四强”行动,立足公司榆中注册地,兰州大本营、金昌瑞嘉牧业、西宁圣湖乳业,积极争取兰州市、金昌市、榆中县等地方政策,共同打造各方展示工业基础、畜牧养殖的名片和窗口,2023年获称第一批“万企兴万村”兰州行动市级典型。年内通过榆中县获省财政厅2023年民贸民品企业贷款贴息引导支持资金,财政补助及综合产品研发项目、乡村振兴奶业发展、青海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持续增厚发展动能。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展望
  中国乳制品行业作为充分竞争的行业已经过快速成长阶段,目前整体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区域乳企以差异化竞争形式获取市场份额。对标发达国家来看中国人均饮奶量提升空间巨大,短期经济下行不改长期需求向上,乳制品长期受国家政策支持,受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与消费升级的趋势,我国乳制品行业长期增长确定性强。公司以“奉献精良品质,造就时代品牌”为企业使命,努力塑造西部知名食品品牌,建设全体员工共同信仰的现代企业文化,力争成为中国一流的乳品企业。坚持“市场开发与供给能力相协调”的平衡发展战略,适应产品“安全、新鲜”的质量管理要求,在打造集奶牛养殖、生鲜乳采购、乳制品加工及产品运销为一体的安全可控的产运销体系的基础上,以生产基地为中心,在合理的配送半径内积极开拓市场。公司坚持“立足西北、走向全国”的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利用现有奶源、生产体系、渠道和品牌优势,在巩固并提升公司在甘肃、陕西、青海现有行业地位的基础上,紧抓互联网电商发展的历史机遇,发挥产供销一体化的供应链优势,积极加大力度开拓全国市场,根据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研发新品类和新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公司市场占有率,创造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公司2024年发展规划
  2024年,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刺激下,消费市场持续复苏的大背景下,发展面临的环境仍是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公司将坚持底线思维,做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充分准备,主动应对挑战、积极把握机遇,按照既定战略方向和年度目标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1、坚定不移优化营销策略,提升市场份额。积极主动调整营销策略,扩大市场份额。利用新媒体等多种渠道加大品牌宣传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深化与渠道合作伙伴的合作,提升终端服务水平;拓展与外部专业运营商的合作力度,探索多元化合作模式;强化市场营销团队建设,提升团队执行力和创新能力,确保营销策略的有效实施;积极开拓全国化客户营销网络,努力开辟新零售渠道,大力拓展全国市场。
  2、坚定不移加强牧场管理,提升经营质效。进一步优化养殖资源,提高养殖效益。积极探索养殖业新发展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牧场精细化管理;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和乳品质量;有序推进打造有机牧场和富硒牧场;严格落实一、二类国家法定传染病防治办法,做到应免尽免,确保不发生重大疫情。
  3、坚定不移强化生产管理,提升产品品质。从源头上保障产品品质,确保原料质量和安全。持续识别成本管控风险点,加大成本管控力度;加强设备维护与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提升全员质量意识;加强技术研发,不断完善生产工艺和流程,提升产品品质;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升生产水平;加强内部培养和激励,鼓励技术创新,确保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技术优势。
  4、坚定不移持续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竞争力。持续优化牛群结构,加强育种能力,提升牛只生产性能,实现养殖效益的提升;精细做好辅材包材购入、生产安排、库存调节、安全管理等工作,稳步提升质量效益;统筹精准施策、提升投入精度、合理运用方式、强化内部管理,确保增收增效;紧密结合业务,持续优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5、坚定不移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产品研发投入,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合作,提升产品研发能力,培育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注重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产品;优化产品包装设计和营销策略的创新,提升产品形象,创新营销策略,利用线上线下多元化渠道,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对研发成果进行专利申请,确保企业的技术优势得到有效保护。
  6、坚定不移推进信息化建设,提升数字化能力。强化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养殖、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的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提升管理效能。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减少人力成本;推进智慧牧场建设,实现对牛只、饲料、环境等各环节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高养殖效益;推进智慧财务建设,实现与各业务板块的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提高企业决策效率。
  7、坚定不移深化合规管理,争创一流企业。扎实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年”,以一流企业的标准和要求,高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合规管理体系,确保企业经营合规、稳健发展;持续强化安全管理,牢固树立环保、安全生产是公司经营工作的红线、底线;持续抓好廉洁安全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筑牢思想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
  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公司董事会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在坚守安全底线的前提下,更多为发展想办法。不断提升企业治理能力和水平,把党的领导深度融入企业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进一步强化合规经营管理,推动公司内控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内控执行更加高效合规、重大风险防控更加有力有效;落地落实独立董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与独立董事监督相协调的内部监督体系,形成各类监督全面覆盖、各有侧重、有机互动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继续积极践行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理念,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发挥公司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产业带动功能和促进作用。2024年,公司将勇扛发展之责、激发奋进之志、凝聚前行之力,努力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为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三)未来可能面对的风险
  1、竞争加剧的风险
  作为区域性品牌的城市型乳品企业,公司在区域市场占有率、区域品牌知名度和产品结构、奶源控制、营销网络、客户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如果公司未能在竞争中实现规模、产品、技术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快速提升,提高市场地位,则公司有可能面临市场份额下降、经营业绩下滑、发展速度放缓的风险。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甘肃省、陕西省和青海省,报告期内该区域主营业务收入占公司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在 80%以上,公司产品较少涉足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但随着大中型乳制品企业、新兴乳制品企业及线上运营品牌的乳制品企业在西北地区投入力度的增大,公司市场营销策略及新产品研发的压力逐步增大,但如果公司乳制品所覆盖的区域市场情况发生不利变化而公司未能及时做出相应调整,短期内将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为此,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细作上述重点区域,基于当地消费者适应公司产品及口味,对品牌和产品具有一定认可度,公司针对重点市场需求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且同时加强自有封闭渠道建设,不断拓展和巩固送奶到户体系,加强服务建设,满足消费者的消费便利需求,进一步扩大公司的区域优势地位;同时依托河西走廊黄金奶源带优质奶源特色,开发具有高原牧场特质的产品形成差异化产品并通过电商等渠道销售,扩大公司品牌知名度,获得区域外更多消费者认可。
  2、奶牛养殖发生规模化疫病的风险
  奶牛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疫病和养殖风险,若未来公司牧场及合作供应商所在区域爆发较大规模的牛类疫病,业务将会受到重大影响,甚至无法正常开展经营,而疫病及恐慌情绪的蔓延也可能引起消费者减少对含乳食品的购买需求。虽然目前国内尚未出现大规模的牲畜类传染性疾病,但该类事件一旦发生,将会对整个乳制品行业产生较大的冲击。奶牛疫病的爆发将可能从奶源供应、成本上涨、资产减值、需求下降等方面,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为此,公司牧场技术研发中心已经将疫病防治作为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并持续关注公司下属牧场的牛只健康状况。公司牧场养殖人员具有多年实践经验,严格执行动物疫病防疫工作,有处理疫情突发的能力。
  3、产品质量管控与食品安全的风险
  食品行业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居民的健康安全,食品行业对原料、加工、存储、运输、销售等各环节的安全要求较高,有效的质量管理是企业的生命线。公司的产品面向最终消费者,随着政府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日趋重视、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的加深以及权益保护意识的增强,食品质量安全已成为食品加工企业经营的重中之重,若在其中某环节出现质量问题可能对公司的整体业务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公司已建立成熟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制定了严格的控制流程和有效的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控制贯穿采购、生产、销售全过程,产品质量及食品安全管理水平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但是,乳制品行业生产链条长、管理环节多,公司仍无法完全避免因管理疏忽或不可预见事件导致产品质量问题发生。
  为此,公司将强化产品质量环节的控制,进一步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全面管控产品质量,形成了切实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基于《良好生产规范》(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和《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的基础上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涵盖饲料质量的管理、牛奶质量的管理、原奶采购和加工的管理、原材料和供应商的管理、生产过程的管理以及成品储存和运送的管理。企业硬件和软件方面均达到了乳制品行业安全生产的要求。
  4、环境保护未持续有效实施的风险
  公司业务覆盖了奶牛养殖、生产制造及销售,生产过程会产生牲畜排泄物、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性排放物。公司已采取了必要、完备的环保措施降低生产排放物对于环境的影响,但如果未来因设备设施故障、人员操作不当、标准提高与改进滞后等因素,发生排放物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公司将面临被环保部门做出处罚甚至停产整顿的风险,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为此,公司严格按照环保法规及相关标准,在奶牛饲养、产品加工制造等环节,对各类潜在污染物进行了有效治理与防范,使得污染物的排放与处理完全符合环保要求。
  5、原材料上涨的风险
  报告期公司自有牧场原奶供应比例已超过 90%,公司牧场运营所需青贮玉米、苜蓿、豆粕等原材料多为大宗农产品,其价格通常会随着市场供需变化而发生较大幅度波动。若受到如遇极端气候变化、自然灾害、贸易争端等因素导致市场供应下降,或者物流运输成本增长,将导致主要原材料价格或其他成本出现大幅上涨,公司经营业绩或将因此发生大幅波动。
  为此,将牧场的稳产、增产作为基础和前提,设定关键生产指标,切实提升奶牛健康、改进繁育指标、提高奶牛舒适度、加强后备牛培育、日常应激管理等。
  6、发展战略制定不当或不能有效执行的风险
  公司管理层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制订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将有效应对市场变化、促进公司业绩的持续稳定提高。但如果公司的管理能力不能随之提升,发展战略的制定不符合公司实际情况或不能满足公司扩张需求,或发展战略得不到有效执行,则将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为此,充分发挥股东会、董事会、战略委员会的集体决策和审议的治理层功能,在制定与战略发展相关的决定时,事先需经过充分调研和可行性研究,在较为全面的掌握拟制定战略的利弊及可修正范围后由治理层作出最优决策,且在制定战略后的实施阶段,需不断关注战略实施效果并及时按照环境变化作出修正和调整。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