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
主要从事制作及发行动画或电视节目(制作政治新闻及其他相关广播及电视节目除外)及其他相关业务
报告期业绩:
集团截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之收益约为5,332,000港元(二零二三年:28,915,000港元),收益主要来自提供电影、电视节目及网络内容投资,艺人管理及新媒体业务,较去年同期减少81.6%。该项减少乃主要由于来自集团电影、电视及网络内容业务之收益减少所致。
报告期业务回顾:
电影、电视及网络内容随著全国疫情影响消退,线下文娱需求持续升温、短视频、网络微短剧的蓬勃发展,进一步压缩著网络电影的生存空间。据《云合数据》显示,从二零二二年到二零二四年,分账破千万的网络电影数量从二零二二的50部、二零二三的38部一路下滑到二零二四的20部,头部影片数量以及票房产出能力缩水严重。二零二四全年获得《发行许可证》的网络电影共219部,较二零二三年的307部1减少了28%,内容供给端对网络电影市场的实际供给量已显著缩小。网络电影的上线数量、分账票房过千万的作品数量、全年最高票房、以至出品制作和宣发机构的数量均进入了下滑的行业瓶颈。各长视频平台对的网络电影板块整体持续‘降本增效’,主推类型不约而同逐渐向‘动作类型片’上收窄。综上,在短视频、短剧、剧集、院线电影的夹缝之中,网络电影行业及平台都需要找到新的定位和优势。
集团关注到这一重大的趋势转变,二零二四年度依旧延续对于网络电影版块审慎的投资策略。年初在爱奇艺、腾讯、优酷三家视频平台同步发行了项目《千鹤先生》(曾用名:《黄庙村之千鹤道长》),该片是腾讯爆款IP《黄庙村》原班团队打造的奇幻民俗类型的网络电影。一经上线,在各长视频平台站内、短视频平台均取得了强势的热度,截止至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本片获得三平台累计票房人民币1,074万元,位列全网2024年度票房榜排名第19位,跻身全年过千万网络电影的阵营。二零二四年集团除新项目的首轮发行外,继续在既往存量作品寻求再次发行的机会,积极推进历史项目二轮、三轮的海外和其他新媒体预售工作,以期争取更多收益;其中,两部已首播的网络电影《窈窕老爹》《大漠神龙》已完成在芒果TV上线(第三轮发行),项目的多轮发行有效提高资金回收率。同时,集团保留网络电影宣传发行业务可增加收益渠道,亦有利于把控项目回款时间,以洞察最新的行业动态,在投资策略小而精的前提下审慎投资头部精品内容。并能与平台维持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探索网络电影行业、产品、模式的新机会。院线电影方面,二零二四年全年院线电影市场票房总量回落下滑,整体表现不佳。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二零二四年全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为425亿元,同比二零二三年的549.15亿元下降近23%;总票房体量回落至约十年前,甚至低于二零一五年的438.1亿;二零二四年全年总观影人次10.1亿,较二零二三年的13亿人次同比下降23.1%,场均人次也从10人降至7人,同比下降30%。根据灯塔研究院《灯塔2024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盘点报告》显示,二零二四全年近六成观众只看一次电影,其中84%是冲著热门档期上映的电影而来,可见市场拉动‘新观众’需依赖于热门档期。然而,热门档期的长尾效应又偏弱,档期一过票房大盘即呈现断崖式下降,大盘在全年总体偏冷的局势下挣扎。中腰部影片的疲软是导致二零二四年整体票房大盘不佳的另一重要原因,5-10亿和10-20亿区间的电影均比二零二三年和疫情前少了很多。影片类型上,犯罪、悬疑、重视效的类型片在票房表现上明显下滑,而喜剧片无疑在各个档期扛起了票房大旗,国产电影市场依旧‘喜剧当道’,全年票房的头五位均含有喜剧元素:春节档的《热辣滚烫》(34.6亿)、《飞驰人生2》(33.98亿)、暑期档的《抓娃娃》(33.27亿)、春节档《第二十条》(24.54亿)、《熊出没之逆转时空》(20.06亿),喜剧电影均较好契合了强势档期受众合家欢的观影需求。
...
在此背景下集团亦参与投资了喜剧电影《窗前明月,咣!》,由魏泇丞、杜晓宇执导,费翔、傅菁、左凌峰、马东锡、宋小宝等一众喜剧明星联袂出演,项目已于二零二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跨年档在中国大陆上映。可惜的是项目因同档期市场竞争激烈、排片率低于预期、宣传力度不足等综合因素所影响,最终仅收获近4,000万票房,低于映前预期。集团储备投资的另一部喜剧电影《发财日记2》,该项目是二零二一年网络电影分账冠军《发财日记》IP升级后的续作,前作在全网点播和分账票房创下超高记录,其有效播放市场份额达到25.45%。《发财日记2》作为续作进军院线电影市场,预计在二零二五年内开机,择期上映。艺人管理集团继续与业内出色的经纪团队合作,罗致多位有潜质的艺人,在不同项目上崭露头角,为艺人管理板块业务重新注入动力。
集团会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结合各业务板块,希望透过不同渠道,如提供定制化的演出机会及新媒体业务下的曝光率等,为艺人开拓收入来源,增加曝光机会,并为集团带来回报及贡献。
音乐经过过去几年的努力,拉近音乐已积累大量优质原创音乐作品的版权,所制作歌曲包含流行、摇滚、古风、电子、说唱等主流及非主流多种风格类型。
集团已构建完整的音乐宣传发行渠道,全面启动音乐版权代理发行业务:拉近音乐与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抖音等国内主流音乐平台展开多种合作并陆续打通海外发行信道,亦与全国近百家广播电台和网络电台成为业务合作伙伴。然而,尽管集团已尝试变现手上累积多年的音乐版权,惟估计可收回金额低于该等资产的成本。因此,管理层就有关差额作出相应减值。
集团一直尝试将旗下各业务板块相互契合,务求产生协同效应,增加效益。集团凭藉早年在音乐领域建立起来的渠道资源,依托其新媒体业务的创新思维和科技优势,打造出专为原创独立音乐人提供‘自我出版’一站式服务的商业模式,致力于解决音乐人创作、出版、版权和收益等问题,为其提供个人主站、私域运营、数字专辑出版、音乐PASS卡发行、原创保护等全方位服务,为原创音乐人的发展提供一条全新的道路,让他们的成长更具确定性,变革原创音乐市场生态。新媒体业务在全球Web3.0创作者经济的热潮中,集团敏锐地捕捉到新媒体业务板块的巨大潜力。公司投入大量资源,打造了琥珀APP这一创新平台,结合区块链、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数字水印、NFC、增强实景(AR)等技术,为创作者提供前所未有的创作与出版体验。在Web3.0的浪潮中,公司不仅关注创作者的需求,更结合音乐产业的独特性,寻求‘创作者经济+音乐人自我出版+音乐潮玩’的新业务模式,为新媒体业务增长注入新动力。
琥珀APP为广大原创音乐人打开了自我出版的大门,让他们能够拥有100%的版权自主。通过与中国版权链公司的深度合作,为每一首原创音乐作品提供官方区块链存证,确保音乐人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此外,琥珀还结合ISRC认证,全方位提升原创音乐的价值。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从未停歇,持续投入研发,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将AI、区块链、AR等前沿技术融入音乐产业,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打开了音乐人自我出版的新篇章。
作为琥珀的核心创新产品,音乐PASS卡融合了NFC技术与收藏理念,为音乐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变现方式。它不仅具备传统唱片的收藏价值,更通过AR技术为粉丝带来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新体验。这一创新业务模式不仅得到了市场的热烈反响,更为音乐人提供了更广阔的出版平台,助力他们实现更多的权益和收益。已成功有音乐人通过琥珀汇聚全网粉丝、出版数字专辑、发行音乐PASS卡,并结合线下演出场景,实现了粉丝购买与收藏的热潮。
琥珀的出色表现得到了行业内外的高度认可。公司受邀参加中国版权年会和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等行业盛事,展现了公司在音乐版权保护和创新方面的坚定决心。音乐PASS卡项目更是获得了国家版权局的高度评价,得到同业的高度认可。此外,琥珀还积极与知名音乐人、国内头部音乐节和演出商展开合作洽谈,落实多项合作,为琥珀打开了新的市场渠道,共创双赢。
业务展望:
结合传统文化与数字艺术化,为入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二零二四年重点创作目录项目的原创音乐剧《金风玉露》,开发利用AR技术导览的智能PASS卡,提升观众沉浸式体验;还有和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合作,发行NFC智能miniCD,利用AR技术设计20组封面还原《千里江山图》。不仅是音乐动态类,集团还与人民日报文化传播合作,联合推出《中国功夫》《寻艺东方》等六大系列智能出版物,通过NFC技术向全球展示中国文化。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中国功夫》《寻艺东方》等六大系列智能出版物与多家企业在不同领域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合扶持原创音乐人,提供全球发行与数实融合PASS卡服务,并共同探索将琥珀PASS卡拓展到文旅文创市场的可能性。随著全球Web3.0技术、AIGC技术的成熟和创作者经济的蓬勃发展,音乐、艺术等领域创作者通过去中心化平台与粉丝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实现更为公平的收益分配。数字音乐市场已成为产业的主导力量,尤其在智能手机和流媒体平台的推动下,用户对数字音乐的需求持续攀升。音乐现场演出市场在后疫情时代迎来复苏与变革,数字化、虚拟化与线上线下融合为音乐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变现机遇。跨界合作与音乐产业的全球化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多元化和国际化发展。在这一全球音乐产业朝著更公平、数字化、多元化和全球化方向迈进的背景下,集团以琥珀为品牌,作为替原创音乐人自我出版的一站式变现的工具平台,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前景及挑战纵观二零二四年院线电影市场,在复苏中依旧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整体内容创新性不足,经济下行影响著观众的消费习惯变化,档期依赖性强与档期长尾效应弱的矛盾冲突等,都使得院线电影市场投资风险加大。二零二五年开年的春节档虽然在总票房、观影人次、大年初一单日票房等数据上打破历史记录,但主要依靠《哪吒之魔童闹海》这一部现象级影片的爆火。除《唐探1900》能够小幅盈利以外,其余四部春节档大片《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熊出没•重启未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蛟龙行动》的票房成绩,相较于其高昂的制作成本而言,均较为惨淡甚至亏损严重。基于网络电影市场萎缩和院线电影市场的不确定性,集团将继续审慎发掘有价值的投资项目,深入探索‘多元化喜剧’类型的电影投资及制作,以期在喜剧院线电影赛道斩获收益,提升集团收益的稳定性及回报。
经过多年来战略部署,集团拥有在国内娱乐文化业务需具备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及《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二零二五年集团可凭藉牌照及渠道的优势,在影视板块方面还将积极探索新的业务线,与合作方共同研发和制作具有头部体量及效应的网络平台定制电影。在锁定风险和收获稳定回报的前题下,维持集团品牌在电影市场上的参与,继续盯紧市场变化情况,把握新的业务机遇。
集团正在积极研究部署,通过上述资质证照,打造一个去中心化的短视频版权交易平台。随著国内外短视频内容的爆发式增长,传统版权交易模式已无法满足碎片化、高频次的内容流通需求。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确权与Token化交易,将短视频内容碎片化,大幅度增加投资者与版权拥有人的数量,构建一个去中心化的版权交易平台,推动内容的高效流通与商业化运营。
碎片化是指将短视频内容拆解为独立可交易的单元,降低单集投资门槛,便于灵活授权与交易。碎片化内容通过平台授权给第三方进行商业化运营,创作者可从中获得收益,而投资者可通过版权运营收益分享增长红利;同时,通过区块链技术对碎片化内容进行版权确权(中国版权链),并将其转化为可交易的Token,确保交易的透明性与安全性。短视频版权交易平台如顺利实现,通过碎片化、确权与Token化的交易模式,能够解决传统版权交易中:确权难、交易难、流动性差等痛点,为行业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可构建了一个可信、高效、透明的版权交易生态,支持全球运营与收益分发,为创作者、投资者与运营方创造更大价值。一、音乐行业展望未来,随著数位音乐的进一步普及和粉丝经济的持续升温,集团的音乐业务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通过不断优化琥珀PASS卡产品,提升使用者体验,琥珀品牌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音乐行业数位化转型的领跑者。
二、文旅文创行业在文旅文创行业,琥珀数实融合PASS卡,则是创新的文化与科技结合产品,不仅作为艺术作品的载体,更在文旅、文创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将艺术与景点、文化、品牌等元素巧妙融合,利用AR技术为游客和用户提供独特而丰富的文化体验。无论是作为景区门票、文化旅游纪念品,还是品牌宣传的媒介,数实融合在琥珀PASS卡都展现出其独特的创意和实用性。展望未来,随著文化旅游产业的不断升级和消费者对个性化、高品质文旅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琥珀PASS卡的文旅文创业务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帮助文旅文创行业拓展到各用户的私域流量。通过持续创新科技文创产品、提升游客数位化体验,琥珀PASS卡将能够在文旅文创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推动地方文化品牌的传播和发展。
三、会员服务行业在会员服务方面,医疗、教育等高度依赖个性化会员服务的领域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跨界融合与技术革新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两大引擎,琥珀PASS卡巧妙地将实体卡片与数位服务融为一体,既保留了实体卡片的会员专属感,又赋予了数位服务的便捷性,以满足会员高度个性化的多元需求。其强大的个性化定制功能,能够精准捕捉会员偏好,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体验,更可触达到每个会员的私域流量。同时,依托先进的科技手段,确保个人隐私的安全性保护,为会员提供了安心、尊享的服务环境。展望未来,随著大资料、人工智慧等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琥珀PASS卡有望以其数实融合和直接互动的优势,在会员服务行业中展现出竞争力和市场价值。综上所述,琥珀PASS卡在音乐、文旅文创和会员服务三大范畴上的应用均有强劲的发展潜力,为各个行业的不足之处增值和疼点提供独特的解决方案优势。通过紧跟各行业的发展趋势、满足会员需求、不断创新和优化琥珀PASS卡产品,集团有望在二零二五年实现业务的全面爆发和持续增长。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