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EAS、RFID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以及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开发、实施和服务。

  • 产品类型:

    商业智能、智慧医疗

  • 产品名称:

    商业智能 、 智慧医疗

  • 经营范围:

    塑胶产品、电子产品、五金产品的制造;物联网技术开发、技术应用推广服务,信息系统集成,塑胶产品、电子产品、五金产品的开发及销售,货物进出口,商业、饮食、服务专用设备、社会公共安全设备及器材的制造,房屋、设备租赁,医疗技术、计算机软硬件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洗衣服务,纺织品、医疗器械、日用百货、消毒用品(不含药品)的销售。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3-04-28 
业务名称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2018-12-31
商业智能产量(只) 22.32亿 22.16亿 25.84亿 30.85亿 28.08亿
商业智能销量(只) 21.84亿 22.32亿 25.83亿 30.85亿 28.43亿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6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2.11%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1.83亿 16.46%
客户二
1.47亿 13.30%
客户三
8765.31万 7.90%
客户四
2562.47万 2.31%
客户五
2376.71万 2.1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6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2.37%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5182.16万 6.94%
供应商二
3245.06万 4.35%
供应商三
3045.25万 4.08%
供应商四
2642.23万 3.54%
供应商五
2584.07万 3.4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2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85%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1.31亿 13.67%
客户二
2980.11万 3.10%
客户三
2477.88万 2.58%
客户四
1793.00万 1.86%
客户五
1570.81万 1.6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3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9.77%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3499.09万 5.25%
供应商二
2532.68万 3.80%
供应商三
2485.98万 3.73%
供应商四
2415.65万 3.63%
供应商五
2240.28万 3.3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2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33%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1.78亿 12.13%
客户二
4930.09万 3.35%
客户三
4556.59万 3.10%
客户四
2854.17万 1.94%
客户五
2668.85万 1.8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0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2.07%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4861.93万 5.35%
供应商二
4421.69万 4.86%
供应商三
4077.54万 4.48%
供应商四
3359.51万 3.69%
供应商五
3345.13万 3.6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9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5.25%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2.64亿 16.79%
客户二
5693.18万 3.62%
客户三
3009.41万 1.91%
客户四
2453.92万 1.56%
客户五
2170.61万 1.3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0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93%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9495.39万 6.51%
供应商二
9078.56万 6.22%
供应商三
4347.03万 2.98%
供应商四
3994.73万 2.74%
供应商五
3613.86万 2.4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2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40%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5984.91万 4.62%
客户二
5235.05万 4.04%
客户三
4586.64万 3.54%
客户四
3719.83万 2.87%
客户五
3004.47万 2.3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7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0.98%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7618.15万 13.72%
供应商二
4017.61万 7.24%
供应商三
2273.12万 4.10%
供应商四
1819.12万 3.28%
供应商五
1467.72万 2.64%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1、智慧医疗行业  随着人口增长及老龄化趋势显现,以及频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凸显了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与居民医疗健康需求之间严重的供需矛盾。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不完善、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基层医疗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医疗健康生态亟待进一步完善。  从整个智慧医疗市场的宏观大方向看近年围绕着“健康中国2030”、“医疗数字化改革”的国家战略整个行业正在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政策意见推进医疗数字化改革缓解医疗资源供需矛盾;从市场的实际情况看公共卫生事件使得医疗机构的智慧医疗建设资金投入受到了一...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1、智慧医疗行业
  随着人口增长及老龄化趋势显现,以及频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凸显了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与居民医疗健康需求之间严重的供需矛盾。公共卫生管理体系不完善、卫生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基层医疗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依然存在,医疗健康生态亟待进一步完善。
  从整个智慧医疗市场的宏观大方向看近年围绕着“健康中国2030”、“医疗数字化改革”的国家战略整个行业正在面临着数字化转型,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政策意见推进医疗数字化改革缓解医疗资源供需矛盾;从市场的实际情况看公共卫生事件使得医疗机构的智慧医疗建设资金投入受到了一定影响,而同时国家对医院信息化建设、医疗服务质量的标准要求不断在提高,从最初的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到近年来的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2022版)、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智慧服务分级评估、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这些标准的出台使得传统的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业务市场发生变化,项目的周期越来越长、项目的难度越来越大、项目的成本越来越高;因此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如何有效利用医疗健康数据解决基层医疗机构与本地医疗机构信息平台互通性、医院间业务协同性、医院内部不同条线信息融合性,提升医疗救治效率、打破医疗机构间数据壁垒、实现医疗数据跨机构跨区域共享、促进医疗资源高效配置,是未来智慧医疗建设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
  技术推动依旧是智慧医疗行业保持持续发展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因素。智慧医疗运用微服务、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多项前沿技术,推进智能医疗设备和传感器的广泛应用,使得医疗数据的获取变得更加容易、更加完整。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使得医疗健康服务更加精准和个性化。2022年11月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在《“十四五”全民健康信息化规划》明确提出: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基于数据驱动的生态系统,强化区域数据汇聚应用,推进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的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创新数据供给方式,深化数据开发利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推动关键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推进健康医疗数据资源和基础设施开放共享,不断提高卫生健康行业治理水平。因此医疗健康数据的汇聚以及数据的要素化应用是未来智慧医疗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2、商业智能行业
  商业智能行业应用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按照约定的协议,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督和管理的一种网络。RFID技术是物联网感知层的核心技术之一,与各类传感器、互联网等通讯技术结合,实现检测、物品追踪、信息实时共享等功能,在物联网产业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RFID(射频识别技术)主要通过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数据通信,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记录媒体如电子标签进行读写,从而达到识别目标和数据交换的目的。RFID产业链主要由标签与封装、读写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系统集成、中间件、应用软件等环节组成,其中标签及封装包括标签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造以及标签封装技术与设备,读写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包括读写模块设计与制造、读写器天线设计与制造以及读写器设计与制造。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信息安全等技术发展,RFID技术逐渐渗透各大应用领域。
  行业壁垒主要体现在研发技术、资金实力及品牌价值等方面。技术方面,国内企业在芯片设计封装领域技术实力偏弱,此外RFID行业涉及无线射频、通信、电子工程等多项领域,对企业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要求较高,一旦形成技术突破,将大幅提升业内话语权。资金方面,RFID产品大规模应用需通过规模化采购与生产降低平均单位成本,企业资金实力直接影响其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品牌方面,大客户易优先选择品牌价值高的合作商,选定合作品牌并与其持续合作有助于提高客户信息采集的稳定性和有效性,更换供应商将使客户支付高额的替换成本,且新旧产品更替需要一定的磨合时间,因此若原合作商产品、服务质量稳定,易获得较强的客户粘性。
  (二)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经营模式、行业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致力于打造以智慧医疗、智慧商业、智慧健康、智慧养老为核心的全产业链布局,以数据要素化和数字资产应用为核心,持续引领行业创新发展,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智慧医疗和物联网应用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商。主营业务以智慧医疗产业为核心,带动物联网相关产业发展。
  ①智慧医疗业务
  1、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坚持以“简约智慧医疗”为理念,以“提高患者安全、医疗质量、临床效率”为目标,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核心技术,为智慧医疗各业务场景提供专科化个性化解决方案,构建面向医院业务、区域医疗协同、居民养老和个人健康管理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为居民和医疗机构提供全人全程可及连贯的智慧医疗健康服务。但是随着国家新的政策方向带来的影响,医院在投入资金幅度缩减的情况下对于信息化项目建设的要求却越来越高,传统的业务模式已经无法推动公司的发展;因此目前公司在维持现有业务体系(智慧医院解决方案、病种科研管理解决方案、智慧医共体解决方案、医疗物联网解决方案、智慧服务解决方案、智慧后勤解决方案等)的状态下,开展数字化转型,加大投入力度专注于打造创新型智慧医疗服务生态体系,基于个人医疗健康数据相关的业务体系进行公司的数字化转型,以数字驱动助力医疗数字化改革、提高医疗效益、提升医疗质量、服务全民健康。
  2、主要产品及用途
  (1)智慧医院板块,公司智慧医院整体解决方案依据国家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标准、互联互通标准、智慧服务评审标准、智慧管理评审标准,以E-SMART3.0智慧医疗云生态服务平台为核心,创新运用微服务技术架构,利用业务服务结合不同角色定位进行业务场景及流程整合,从而实现业务和技术场景化的重组和融合,实现医疗服务的场景化、智能化、个性化和专科化应用,同时以集成平台为核心,整合院内医疗数据流,打造以数据驱动临床业务闭环提升患者安全,通过对院内数据进行分类更加有效的提取数据的价值,为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提供更加准确的训练模型。主要产品及服务有E-SMART3.0智慧医疗云生态服务平台(基于医院)、移动护理、电子病历、智慧临床医生工作站、微小化HIS等临床业务系统,信息集成平台、数据中心、专病数据科研平台、物联网共性开放平台、医院智慧后勤管理平台等数字化驱动应用平台,医院运营管理与决策分析平台、医疗大数据管理平台等运营管理支撑系统。
  (2)区域医疗协同板块,公司紧密跟进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改革步伐,根据区域医疗卫生的数字化改革方向投入面向省域、市域的集团化医院业务协同与数据共享云平台产品的研发推广,深度契合2023年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文件精神,为统筹区域内医疗资源,网格化布局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为网格内居民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营养、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撑,解决区域内医疗健康数据的互通互用,提升区域内医疗健康服务的同质化水平,盘活区域内医疗资源的利用率,杜绝区域内重复检验检查、重复开药等问题,为区域医疗质量监管、医保费用监管、医疗行为监管提供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手段。同时公司原有的智慧医共体整体解决方案继续面向县域市场,贯彻国家医改政策,以E-SMART3.0智慧医疗云生态服务平台为核心,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整合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构建数据和服务一体化、临床诊疗和公共卫生一体化、院前院中院后一体化、医疗健康一体化,贯彻“以人民健康为核心”理念,旨在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分级诊疗和智慧家庭医生服务,为居民提供连贯、可及、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主要产品及服务有E-SMART3.0智慧医疗云生态服务平台(基于医共体)、医共体监管平台、基层医疗业务应用系统、慢病管理服务平台、智慧家医、公卫监管系统、多中心病种质量评价平台、专科联盟中心等。
  (3)医疗健康数据要素化板块,作为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方向,公司加大投入力度创新研发个人数字健康档案,以居民电子健康卡(码)为抓手,实现个人医疗健康数据的动态汇聚和跨域跨机构共享应用,以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创新融合应用为支撑,以专科(单病种)人工智能全程医疗健康闭环服务为基础,实现覆盖区域婴幼儿、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全程医疗健康服务(如:日常预防保健、健康(慢病)管理、便捷就医、院后康复、医养结合等全人全程的医疗健康智能化服务),同时结合区块链技术实现个人医疗健康数据的可信溯源和授权管理,真正实现个人数据个人管理;在完整个人医疗健康数据的基础上探索实践数据资产应用,为区域医疗健康数字化产业奠定基础。
  (4)数字化人工智能服务平台板块,公司运用自主知识产权研发的人工智能医疗认知引擎THINKGO,结合国际标准的术语库,通过对真实世界的临床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建模,培育单病种临床辅助机器人。通过数据驱动结合人工智能的临床科研,建立科研专病库,通过NLP+数据驱动的建设思路,运用建模加人工智能构建数字孪生,持续提升应用能力,打造生物样本+组学多模态的应用场景。此外,公司凭借在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积累积极承建国家级医疗业务监管大数据平台,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为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医疗健康业务监管平台产品。目前已完成并持续升级改进中的有国家单病种质控平台、国家护理数据质量平台、国家脑血管病研究平台、国家超声医学质量控制平台、国家消毒供应质量追溯平台等8个国家级医疗业务监管平台,积极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医疗行为监管、医疗质量管控等精准数据分析,通过大数据分析提高医疗相关业务的质量管控水平,并为下一步医保费用监管提供数据支撑。
  3、经营模式
  公司智慧医疗产品目前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并积极向境外市场开拓。业务通常采用直营模式,主要客户为国内及港澳地区的大中型医院、城市医疗集团、城市医联体、区域医学中心、县域医共体及其他医疗健康养老机构。
  4、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内著名的智慧医疗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在业内领先开发了医疗智能开放平台,推动了国内医疗信息化建设模式的变革。公司是国家卫健委委属医院信息平台技术方案的顶层设计单位,承建了多个国家级医疗业务监管平台,同时作为核心单位参与了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等多项国家级、省级标准的制定。公司自主制定并申报通过了ISO/PRFTS22990《中文中西医临床术语体系框架》等数项医疗信息化国际标准,实现了中国在医疗国际标准领域的新突破。公司是国内第一家通过Kubernetes云原生解决方案和事实标准认证的医疗业务软件开发商,是国内首家给境外医院提供符合国际标准信息化建设服务的企业,也是目前国内少数几家能够同时提供高等级电子病历等级评审、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测评等认证咨询服务的IT企业。
  ②商业智能业务
  1、主要业务情况
  商业智能业务坚持以“互联物联,改变生活”为理念,以EAS和RFID研发生产为基础,以物联网应用开放平台为生态体系,以行业难点为切入点,提供无人零售、智慧防损、服装供应链、智慧城市等行业深度应用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为实现数字化零售、供应链全流程管理、体系管控等方面提供软硬件一体化服务。
  2、主要产品及用途
  (1)智能防损板块,主要产品有实现防损防盗产品展示功能的硬标签、软标签、电子标签及其配套设备、AM/RF天线系统、展示保护类产品,同时也有根据业务需求配套的RFID系统、智慧仓储系统、智慧门店等集成应用系统和平台。
  (2)数字化零售板块,主要产品为RFID标签、RFID读写器、RFID出入库盘点结账等应用系统和平台;ESL/LCD电子价签,云上变价管理系统;Stella热感客流系统、V-Station平台。采用“物联网”+“机器视觉”+“互联网”等多重主流技术,打通零售“人”、“货”、“场”,在隐私保护的情况下为数字零售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3)物联网行业应用板块,主要产品有应用于智慧城市的智慧井盖管理解决方案;应用于智慧医疗的医疗耗材及医疗药剂RFID管理系统,血液制品全流程RFID管理系统,医疗织物全流程RFID管理系统,应用于智慧物流的RFID载具管理系统、RFID库存管理系统等。
  3、经营模式
  公司商业智能业务产品销售覆盖国内和海外市场,客户主要为从事零售、服装等行业的应用系统集成商。国内市场均为自主品牌,以“一站式零售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定位,采用直营加代理的模式,主要客户包括大型商超、服装连锁企业、3C卖场、生鲜店、珠宝、物流、市政以及资产管理等行业客户。物联网业务已逐步从生产制造商转型成数智服务提供商,以行业难点为切入点,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和运营服务。
  4、行业地位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EAS硬标签生产基地,目前EAS拥有7大产品系列,共计500多种产品,其中硬标签产品市场占有率持续多年稳居全球前列。公司也是全球前三大RFID技术研发生产基地之一,为多家国际知名RFID客户提供OEM服务。公司产品出口遍及欧洲、美洲、中东、东南亚等70多个国家及地区,与全球300多家客户和代理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2023年上半年度,公司经营管理层在董事会的领导下,继续以技术创新、行业引领为目标,以智慧医疗产业为核心,带动物联网相关产业的发展。公司在智慧医疗业务上所做的数字化转型,放缓了原有的医疗业务的投入力度,更多地着力于区域数据汇聚应用领域,提出了区域医疗协同、医疗健康数据要素化等新的产品方向,正处于转型发展过程关键过程中。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收入56,330.77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9.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785.36万元,较去年下降了2,027.37%。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持续注重产品研发的投入和自身产业技术的积累,针对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布局创新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储备。公司以持续的研发技术创新为基础,进一步形成和加强了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1、公司以打造医疗行业的“Android”为目标,通过E-SMART3.0智慧医疗生态服务体系解决方案的持续升级,不仅将成熟的开放式架构进一步发展为微服务框架体系,并且推动了行业内微服务框架体系实际落地应用。公司作为国内首个通过KCSP认证的医疗云原生解决方案开发商,在业内率先实现以云原生、微服务技术构建智慧医疗云生态服务平台,支撑医疗信息化的场景化、智能化、个性化、专科化应用,全面提高不同层面的用户体验。同时,公司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智慧医疗云生态服务平台,创新实现了以服务换数据的“导航式”数据汇聚模式,解决医疗数据分散、封闭、不标准的难题,真正形成医疗大数据生态环境,以精细化数据为未来拓展更丰富医疗健康数据运营场景提供空间。
  2、公司在智慧医疗产品研发上一直对标行业的国际先进水平,注重将国际上先进的医疗服务评审标准的理念融入公司的产品架构设计,同时结合国内医疗信息化各类国家级评审要求,使公司产品不仅较好地吻合了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也更加符合国内政策和市场趋势。公司积极拓展境外智慧医疗市场,是国内首家能够给境外医院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整体信息化建设服务的企业。公司建设完成的香港中文大学医院的“智慧医院”整体建设项目,打造全港首家整体智慧化医院,展现了超强的异构整合能力。微服务云生态的技术架构在香港中文大学医院成功落地,目前医院已经开业近2年,系统运行稳定,获得了医院的好评,并且港媒还对医院的智慧化进行了连续报道,充分表明公司产品已获得国际行业内认可。公司对境外智慧医疗市场的开拓,反过来又能促进公司更高层次地满足国内医院的需求,增强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引领国内医疗信息化行业向国际高水平发展。
  3、公司保持在人工智能技术自主研发上持续投入的同时,结合国家医疗数字化改革的指导方针,以数字驱动推进医院智慧临床、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的快速建设落地,并且基于数字驱动积累海量完整的医疗健康数据推进人工智能医疗应用的发展。公司的单病种人工智能服务融合了先进的大数据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HINKGO医疗人工智能认知引擎、区块链技术,AR/VR拟真技术、120多种单病种的完整数据资源库和物联网智能健康监测设备,实现了专科/单病种的医疗健康全程闭环管理。目前公司已经打造了睡眠障碍、小儿哮喘、认知障碍等多个专科医疗健康全程闭环管理服务。未来公司将继续以数字驱动为核心融合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强化AI技术优势,形成基于数据的生态体系服务能力,在提供临床专科智能辅助诊疗、基层全科临床智能辅助服务的同时,开展更多的单病种全程管理等健康管理服务,并为解决医疗质控、医保控费等医疗管理问题提供助力。
  4、公司在商业智慧领域具有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应用经验,曾与中科院RFID技术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合作,拥有EAS、ESL、RFID开发与应用一体化平台,形成了物联网终端生产研发、应用平台搭建以及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优势,行业应用覆盖了供应链管理、零售业、制造业、智慧城市等领域,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商业智能解决方案,获得百强零售连锁品牌的信赖与选择,产品出口70多个国家及地区,遍布欧洲、美洲、中东、东南亚等区域,与全球300多家客户及代理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保证了公司在数字化零售和RFID应用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5、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共获得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设计2项,软件著作权10项。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在物联网业务领域,近年来全球零售业安防市场竞争激烈,国内RFID市场的兴起也吸引大批竞争者纷纷涉足RFID市场;在智慧医疗领域,在国家大力推进医改和医疗卫生信息化的背景下,国内从事医疗信息化的企业纷纷加大投入抢占市场,资本巨头也看到医疗卫生领域未来发展的巨大红利,创新型竞争企业不断涌现,公司智慧医疗业务面临技术和市场拓展的双重挑战,这对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此,公司将充分发挥软硬件方面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优势,不断拉大与竞争对手在技术和服务等方面的差距,充分发挥公司在主营业务领域已建立的典范项目的示范性效应,跟踪市场需求,深挖客户潜力,逐步探索新的业务模式,确保公司主营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公司的品牌价值。
  2、技术开发滞后及泄露风险
  智慧医疗及物联网应用行业涉及的专业技术门类较多、技术更新迭代速度较快。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公司需要准确预测技术发展趋势,及时投入并开发先进技术并将其用于自身产品的设计研发和技术升级。如果不能准确把握技术发展趋势或无法及时将新技术运用于产品开发及升级,将会对公司领先的技术地位产生不利影响。公司主营产品的技术含量高,核心技术和高素质的研究技术人员和应用实施团队是公司进行产品创新和市场维护的根本。公司在多年的研发、经营过程中,拥有了多项专利、软件著作权,研发出多项医疗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建立了高效协作的应用实施团队,如发生上述相关技术人员离职或私自泄露机密的情况,可能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将积极顺应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改进研发技术,进一步完善保密制度,同时有效做好核心人员的激励和管理工作,最大程度防范技术泄密给公司带来的风险。
  3、公司经营管理风险
  近年来经济下行明显,市场快速变化,这将在资源整合、技术开发及市场开拓等方面给公司提出了新的挑战。如果公司管理水平无法适应公司经营发展的需要,管理制度未能随着公司经营活动而及时完善,将影响公司的经营效率,削弱公司的市场竞争力,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及进一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将不断加强和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各项工作流程机制、协调统筹和考核机制,严格有效防范与控制经营风险,优化决策程序,提高决策管理水平。
  4、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智慧医疗及物联网应用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高质量人才是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虽然公司已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建立公平的晋升机制和完善的培训体系等方式增强人才队伍的稳定性,但如公司核心研发人员、重要销售人员及管理人员流失,且无法获得及时补充,可能面临人才结构失衡的风险,短期将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在引进高级技术人才的同时,加强开展核心骨干员工内部培养机制,组织优秀员工参与培训拓展,增加对公司的忠诚度和归属感,提升员工职业能力,此外,公司也将视发展情况推出相应激励措施,实现员工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整理利益共同发展,充分发挥人才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完善职工个人职业发展道路。
  5、国际贸易政策及汇率波动风险
  近年来,随着各国经济发展增速的不同变化,国际市场进出口贸易争端频现,各国政府也针对进出口贸易的不同类别实施相关贸易保护政策。国际市场人民币汇率变动也较为频繁,公司商业智能业务中的出口比例较大,存在贸易国的政策和国际货币市场汇率波动的风险。
  对此,公司将持续关注贸易国的经济发展和政策变化,进行分析研判,一方面选择合适的汇率管理工具对汇率波动风险进行主动管理,另一方面针对出口业务购买相关保险,以最大限度降低因政策和汇率波动对公司造成的损失。
  6、应收账款风险
  本公司定期对采用信用方式交易的客户进行信用评估。根据信用评估结果,本公司选择与经认可的且信用良好的客户进行交易,并对其应收款项余额进行监控,以确保本公司不会面临重大坏账风险。由于本公司的应收账款风险点分布于多个合作方和多个客户,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公司应收账款的13.45%(2022年12月31日;11.79%)源于余额前五名客户,本公司不存在重大的信用集中风险。本公司所承受的最大信用风险敞口为资产负债表中每项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对此,公司将在销售合同执行的全流程中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监控,加大应收账款追款责任制实施力度及对市场部门销售回款率的考核力度,加大对账期较长的应收账款的催收和清理工作,逐步降低应收账款的余额及降低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
  7、资产减值风险
  (1)商誉减值风险
  公司陆续通过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形式收购了医惠科技、GL公司等公司,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该等商誉不作摊销处理,但需要在未来每个会计年度末进行减值测试。如果因国家政策变化、行业竞争加剧或者其他因素导致医惠科技等公司未来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未达预期,则公司将计提商誉减值准备,从而对公司当期损益及盈利水平造成不利影响。
  (2)长期股权投资及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的减值风险
  除商誉减值之外,公司其他资产减值的风险还包括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风险、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的减值风险等。一方面,由于长期股权投资系通过权益法核算,该等企业的盈亏已经一定程度体现在公司期末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之中;另一方面,公司通过多层次的对外投资,建立了更加稳定、完整、安全从互联网到物联网的智慧医疗IT体系,该等企业为公司开拓创新业务提供了应有的支撑。虽然公司前述各项投资较为分散,但若部分企业因经营能力、市场因素、政策变化等出现持续亏损或者发生行业系统性风险导致该等投资出现普遍性亏损等,可能会导致相关资产出现减值,进而导致公司业绩大幅下滑,甚至直接导致公司出现亏损。
  8、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风险
  在确定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时,公司已综合审慎地考虑了自身的技术能力、目前的业务结构、客户实际需求,并对产业政策、市场需求、项目进度和投资环境等因素进行了充分的调研和分析。但是,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计划、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仍可能因技术障碍、投资成本变化及客户需求变化等因素而增加不确定性,可能存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后达不到预期效益的风险。
  9、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的风险
  公司于2022年10月28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01120220017号),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立案调查期间,公司积极配合中国证监会的调查工作,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截至目前,中国证监会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中,公司尚未收到中国证监会就上述立案调查事项的结论性意见或决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