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电力成套设备、电力电子设备及充换电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并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电力应用解决方案。

  • 产品类型:

    电力成套设备业务、储充装置业务、新能源光伏发电业务

  • 产品名称:

    高低压电器及成套设备 、 电工器材 、 电力滤波装置 、 无功补偿装置 、 电力储能装置 、 其他电力电子类环保节能装置 、 储充装置业务 、 新能源光伏发电业务

  • 经营范围:

    高低压电器及成套设备(含断路器)、变压器、配用电终端及其成套设备、箱式变电站、柱上断路器、柱上负荷开关、电工器材、电力滤波装置、无功补偿装置、电力储能装置、储能设备、光伏系统及设备、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点)建设与运营、能源管理及其它电力电子类环保节电装置的研发、制造、销售;并提供相关产品的方案设计、安装、调试及其它售后服务;自有房屋出租;设备出租。(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电池制造;电池销售;微特电机及组件制造;微特电机及组件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7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产量: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套) 13.55万 - - - -
销量: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套) 14.53万 - - - -
上网电量(kwh) - 2080.78 - - -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产量(套) - - 12.35万 13.08万 18.50万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销量(套) - - 12.64万 13.19万 18.79万
业务收入:光伏发电电费(元) - - 2510.36万 - -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4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4.09%
  • 客户A
  • 客户B
  • 客户C
  • 客户D
  • 客户E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A
7936.52万 23.45%
客户B
2278.46万 6.73%
客户C
1793.89万 5.30%
客户D
1584.10万 4.68%
客户E
1331.37万 3.9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1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2.90%
  • 供应商A
  • 供应商B
  • 供应商C
  • 供应商D
  • 供应商E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A
3975.25万 14.79%
供应商B
2774.64万 10.33%
供应商C
1966.02万 7.32%
供应商D
1722.32万 6.41%
供应商E
1089.17万 4.0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2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1.53%
  • 合肥公交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物资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物资分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合肥公交集团有限公司
3777.23万 12.16%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物资公司
3533.08万 11.37%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物资分公司
2879.00万 9.27%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物资分公司
1373.49万 4.42%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1339.43万 4.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9135.30万元,占总采购额的37.99%
  • 江苏国宏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正星电器有限公司
  • 江苏森泰电器有限公司
  • 黄华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三清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江苏国宏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3277.65万 13.63%
浙江正星电器有限公司
3182.74万 13.24%
江苏森泰电器有限公司
986.17万 4.10%
黄华集团有限公司
852.04万 3.54%
北京三清互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36.70万 3.4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922.6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7.45%
  • 客户A
  • 客户B
  • 客户C
  • 客户D
  • 客户E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A
4216.89万 12.97%
客户B
1312.63万 4.04%
客户C
1259.43万 3.87%
客户D
1145.62万 3.52%
客户E
988.06万 3.0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5.70%
  • 供应商A
  • 供应商B
  • 供应商C
  • 供应商D
  • 供应商E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A
4536.12万 15.70%
供应商B
2016.38万 6.98%
供应商C
1416.37万 4.90%
供应商D
1334.31万 4.62%
供应商E
1007.81万 3.4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348.0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5.86%
  • 客户A
  • 客户B
  • 客户C
  • 客户D
  • 客户E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A
3446.56万 6.55%
客户B
1695.67万 3.22%
客户C
1167.13万 2.22%
客户D
1020.54万 1.94%
客户E
1018.13万 1.9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016.71万元,占总采购额的29.18%
  • 供应商A
  • 供应商B
  • 供应商C
  • 供应商D
  • 供应商E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A
2446.98万 10.18%
供应商B
1916.11万 7.97%
供应商C
1043.93万 4.34%
供应商D
810.59万 3.37%
供应商E
799.10万 3.3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0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8.59%
  • 客户A
  • 客户B
  • 客户C
  • 客户D
  • 客户E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A
1.20亿 23.06%
客户B
2958.89万 5.68%
客户C
2169.40万 4.16%
客户D
1593.22万 3.06%
客户E
1372.91万 2.6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9251.72万元,占总采购额的26.99%
  • 供应商A
  • 供应商B
  • 供应商C
  • 供应商D
  • 供应商E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A
1946.10万 5.68%
供应商B
1936.31万 5.65%
供应商C
1808.33万 5.27%
供应商D
1802.89万 5.26%
供应商E
1758.10万 5.13%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在保持智能电网产品为制造主业基础上,积极开展储充装置及充电站建设运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运营等综合业务。  (一)电力成套设备业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电力成套设备和电力电子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所属行业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公司主要产品为高低压电器及成套设备、电工器材、电力滤波装置、无功补偿装置、电力储能装置及其他电力电子类环保节能装置及相关产品,为客户提供输配电一次设备及配电系统解决方案。随着智能电网建设需求快速增长,公司进一步延伸配网产业链,积极开展智能电网一二次设备融合业务,有...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没有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在保持智能电网产品为制造主业基础上,积极开展储充装置及充电站建设运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运营等综合业务。
  (一)电力成套设备业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电力成套设备和电力电子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所属行业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公司主要产品为高低压电器及成套设备、电工器材、电力滤波装置、无功补偿装置、电力储能装置及其他电力电子类环保节能装置及相关产品,为客户提供输配电一次设备及配电系统解决方案。随着智能电网建设需求快速增长,公司进一步延伸配网产业链,积极开展智能电网一二次设备融合业务,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客户配电网的可靠水平、智能水平及环保水平。
  在国家“双碳”战略强力推动下,电力行业向以“新能源”为主要能源形式的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等集中发布促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持政策。2023年6月国家能源局组织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全面阐述新型电力系统的发展理念、内涵特征,制定“三步走”发展路径,并提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总体架构和重点任务。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加速构建,能源互联网、数字电网成为电网转型方向,电气装备智能化数字化升级成为必然趋势,新能源消纳、配电网升级改造成为未来电网投资重点方向。
  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地方电力公司及铁路、工矿企业等。
  公司按照“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的经营模式,以销定产,根据客户订单需求,进行技术方案的计、生产计划制定。公司已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体系,根据市场需求及自身情况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二)新能源光伏发电业务
  随着新能源产业发展,公司自2015年起开展光伏(含山地、屋顶)、风电等项目投资、建设施工总承包等业务,并于2018年启动投资建设运营光伏发电项目,重点投入自发自用分布式光伏项目,为用户提供先进、高效能效管理解决方案。
  运营模式:与大型能源企业合作,在经济发达地区开发光伏用电客户,由我方来承接项目EPC承包业务。公司EPC承包业务盈利来源于对项目的成本控制及优化管理;公司光伏发电业务盈利来源于发电收入及政府补贴。
  (三)储充装置业务
  作为国内较早进入充电桩领域公司之一,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已经成功研发并规模化生产多种规格交、直流充电设备,能够满足不同用户,不同规格、功率、场合下的充电需求,尤其在大功率快充、动态功率分配模式领域,公司不断进行产品升级、储备,在行业内已经具备一定竞争优势。
  目前公司主要采取直销、渠道代理、与公交客运公司合作共建及运营充电站等多种营销模式。主要客户包括公交、电网、出租车、各大充电站运营商、平台公司、物流公司等充电站运营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在充电桩技术上进行产品升级,较之前更加稳定,兼容性更加完善,外观更新颖。管理平台也同步进行技术升级,可以满足各种使用场景。同时公司在产品品类上做拓展延伸,积极开发储能电源产品系列,形成储充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将持续沉淀储充装置相关技术,拓展新的业务方向,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在新能源领域继续深耕,优化新能源储充装置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生态体系。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优势
  公司长期深耕输配电设备制造行业,立足自主研发创新,通过持续研发投入,积累了丰富的输配电设备研发和生产经验,组建了优秀专业人才队伍,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重视技术研发工作,战略定位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新能源及电气综合应用方案解决者和成套装备供应服务商。公司具有完整电动汽车充电站解决方案,产品满足国家充电设备相关标准,符合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重大客户要求。
  公司一贯重视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开发和保护,先后经申请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有利于公司提升产品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
  (二)产业链业务协同优势
  公司在起步阶段专注于电力成套设备的研发和设计,在此基础上又进行电能质量设备的研发和设计,DCC、APF和SVG等电能质量产品及相关技术是公司发展基石;同时积极把握住行业大发展契机,完善产业链,优化业务结构,开展光伏发电、充电站投资建设运营、一二次设备融合、售电领域及电力设备运营维护、储充装置等多种业务。
  公司强化产业链协同,发挥核心技术及先进制造能力,形成板块相互借力、协同发展闭环业务。同时,利用自身多年深耕在电力设备领域销售和生产累积优势资源,多渠道开发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储能电源产品系列,开拓氢燃料电池系统相关业务,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
  (三)重要股东引进优势
  2022年11月,绿脉电气成为公司新控股股东,有利于公司引进优势资源,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助力公司业务拓展。
  (四)品牌优势
  公司在智能配电设备领域和新能源光伏发电、储充装置等领域有多年技术和经验积累,熟悉电力成套设备及充电桩(站)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能够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设备布局、高效率安装调试。
  (五)人才与管理优势
  公司拥有完善营销服务体系和一支高素质销售服务队伍,针对各大板块业务部灵活配置对应营销团队和售后服务团队。以苏州总部为中心,在全国设立多个分公司和子、孙公司作为客户中心和营销服务网点,保证及时响应客户需求。专业营销队伍、严格技术培训、充足维修配件以及系统管理措施,是公司提升产品销量、品牌价值以及顾客满意度、忠诚度的有效保障。
  公司通过实施积极营销服务策略,不断加强营销服务团队建设,针对市场新形势和新变化,能够迅速做出调整和实施战略布局,通过建设和完善营销服务网络,不断强化公司市场覆盖,使公司具备较好营销服务网络基础。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政策性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基本符合国家在电力行业及新能源行业推出的国家政策及行业发展趋势,但易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发展及基本建设等因素影响。如行业发展方向、发展规模、技术水平、设备水平与选型等方面的政策指导的变化可能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影响。
  为此,公司进一步加强对国家能源政策、电力行业及新能源相关行业产业发展政策研究和预测,密切关注客户需求,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及外部环境变化,适时调整战略布局,将行业及政策发展趋势与公司研发、生产和销售结合起来,减少政策变动对公司业绩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2、经营业绩波动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产品为电力成套设备、新能源储充装置,以及光伏电站建设项目等。这些产品和服务与对应的项目基础建设工程进度息息相关,公司需要待客户完成产品验收后方可确认收入。
  受国内光伏业务政策影响,部分订单执行周期延长,未来若光伏行业经营环境恶化,不能完全避免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或无法收回风险,进而可能给公司带来坏账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通过加大对应收账款考核力度,有效回收项目投资款。同时,公司制定严格信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客户履约能力考察并采取客户履约担保,减少客户逾期付款风险。
  3、市场竞争的风险
  公司主营业务所处市场已经相对成熟,主要客户采购采取招标方式,市场竞争激烈,容易导致投标过程中出现以最低价中标为导向的招标方式,容易引发恶性竞争,可能会导致行业毛利率大幅度下降,公司在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地位方面存在一定压力。
  公司将建立健全市场政策、客户需求分析机制,积极开拓新业务,增强公司风险应对能力。通过持续优化、改进技术、提升服务质量等多种形式降本增效,实现差异化竞争,并积极开展新兴产业市场拓展工作。
  4、经营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开展以及项目增多,公司管理跨度越来越大,对公司管理层的管理与协调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公司管理能力、决策效率、风险防控、制度体系等是否能与时俱进,是否能切实做到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实现公司及股东价值最大化,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针对以上风险,公司将进一步完善管理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同时将进一步完善内部组织结构,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加强内部选拔及培训制度,完善薪酬体系、激励制度,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建设完善公司人才梯队建设。
  5、技术升级风险
  未来“新基建”以及“碳中和”等政策大趋势下的智慧电网、新型电力系统、新能源充电系统、以及新能源光伏产业发展中的各种核心参数和技术要求具有不确定性,如果公司无法紧跟行业技术发展速度,将面临技术更新迭代风险。
  依据未来战略规划,围绕行业发展和客户需求,公司将建立健全市场政策、客户需求分析机制,增强公司风险应对能力;同时加大开展研发工作,紧跟国网等大客户新技术指标要求,力争实现产品技术领先,提高公司产品和服务竞争优势,并努力提供一站式系统服务,提高产品和业务附加值。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