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演艺业务,现场演艺和旅游休闲。
现场演艺、旅游服务
轻资产输出业务 、 网络票务销售业务 、 主题公园 、 文化演艺
歌舞表演、杂技表演、戏曲表演、音乐表演、综合文艺表演(凭《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经营),经营演出及经纪业务(凭《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经营),餐饮服务(范围详见《餐饮服务许可证》),停车服务。旅游服务,主题公园开发经营,文化活动策划、组织,文化传播策划,动漫设计,会展组织,休闲产业投资开发,实业投资,旅游电子商务,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国内各类广告,影视项目的投资管理,旅游用品及工艺美术品(不含金饰品)、百货、土特产品(不含食品)的销售,出版物批发、零售(凭许可证经营);含下属分支机构的经营范围。(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业务名称 | 2014-12-31 | 2013-12-31 |
---|---|---|
游客接待(人次) | 1456.00万 | 827.00万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按行业 | 文化艺术业-现场演艺 | 4.01亿 | 87.60% | 2.25亿 | 98.50% | 76.77% | 43.94% |
旅游服务业 | 5675.08万 | 12.40% | 343.23万 | 1.50% | 23.23% | 93.95% | |
按产品 | 杭州宋城旅游区 | 2.08亿 | 45.52% | 1.42亿 | 73.60% | 33.95% | 31.88% |
丽江千古情景区 | 8526.14万 | 18.62% | 3278.50万 | 17.00% | 26.81% | 61.55% | |
三亚千古情景区 | 5466.34万 | 11.94% | 1678.02万 | 8.70% | 19.35% | 69.30% | |
电子商务手续费 | 4028.35万 | 8.80% | 135.77万 | 0.70% | 19.89% | 96.63% | |
桂林千古情景区 | 3167.31万 | 6.92% | - | - | - | - | |
九寨千古情景区 | 2101.82万 | 4.59% | - | - | - | - | |
设计策划费 | 1646.74万 | 3.60% | - | - | - | - | |
西安千古情景区 | 2.69万 | 0.0059% | - | - | - | - | |
上海千古情景区 | 1.81万 | 0.0040% | - | - | - | - | |
按地区 | 浙江省 | 2.65亿 | 57.92% | 1.45亿 | 74.58% | 57.00% | 45.17% |
云南省丽江市 | 8526.14万 | 18.62% | 3278.50万 | 16.82% | 24.97% | 61.55% | |
海南省三亚市 | 5466.34万 | 11.94% | 1678.02万 | 8.61% | 18.03% | 69.30% | |
广西省桂林市 | 3167.31万 | 6.92% | - | - | - | - | |
四川省 | 2101.82万 | 4.59% | - | - | - | - | |
陕西省西安市 | 2.69万 | 0.0059% | - | - | - | - | |
上海市 | 1.81万 | 0.0040% | - | - | - | -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6831.57万 | 14.92% |
客户二 |
2578.94万 | 5.63% |
客户三 |
532.50万 | 1.16% |
客户五 |
525.71万 | 1.15% |
客户四 |
504.15万 | 1.1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一 |
1041.84万 | 3.33% |
供应商二 |
930.70万 | 2.98% |
供应商三 |
623.40万 | 1.99% |
供应商四 |
579.55万 | 1.85% |
供应商五 |
537.87万 | 1.72%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1.45亿 | 12.25% |
客户二 |
6303.80万 | 5.32% |
客户三 |
5322.93万 | 4.49% |
客户四 |
3538.39万 | 2.99% |
客户五 |
1557.71万 | 1.3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一 |
1.01亿 | 7.54% |
供应商二 |
7654.69万 | 5.69% |
供应商三 |
4375.81万 | 3.25% |
供应商四 |
2812.18万 | 2.09% |
供应商五 |
2646.82万 | 1.97%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1.29亿 | 14.28% |
客户二 |
5041.43万 | 5.59% |
客户三 |
3910.90万 | 4.33% |
客户四 |
3884.51万 | 4.31% |
客户五 |
3794.85万 | 4.2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一 |
1.47亿 | 12.86% |
供应商二 |
1.06亿 | 9.28% |
供应商三 |
5780.00万 | 5.05% |
供应商四 |
4968.33万 | 4.34% |
供应商五 |
3645.74万 | 3.19%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1.53亿 | 5.86% |
客户二 |
9743.99万 | 3.73% |
客户三 |
7452.17万 | 2.85% |
客户四 |
4716.98万 | 1.81% |
客户五 |
3851.42万 | 1.4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一 |
1.27亿 | 6.48% |
供应商二 |
8986.18万 | 4.59% |
供应商三 |
7454.11万 | 3.81% |
供应商四 |
7077.07万 | 3.62% |
供应商五 |
5387.47万 | 2.75%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9124.59万 | 2.84% |
客户二 |
8301.89万 | 2.59% |
客户三 |
5209.33万 | 1.62% |
客户四 |
5077.75万 | 1.58% |
客户五 |
4312.19万 | 1.3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一 |
2.72亿 | 17.99% |
供应商二 |
7035.74万 | 4.65% |
供应商三 |
4780.47万 | 3.16% |
供应商四 |
4589.97万 | 3.03% |
供应商五 |
4304.30万 | 2.84% |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公司所处行业的宏观经济趋势 (1)市场格局更加清晰,长期发展动力强劲 2004-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连续16年保持增长,2020年以来,受需求萎缩影响,文旅行业阶段性受到重创。2022年文旅市场依旧低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国内游客 25.3亿人次,比上年下降 22.1%;国内旅游收入 2.04万亿元,比上年下降 30.0%。行业的阶段性低迷出清了一大批缺乏资本实力和创意能力的劣质供应,使市场竞争更加有序,强者愈强的市场格局更加清晰。长期来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变,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没有变,现场体验的温暖和交互不可...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公司所处行业的宏观经济趋势
(1)市场格局更加清晰,长期发展动力强劲
2004-2019年,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连续16年保持增长,2020年以来,受需求萎缩影响,文旅行业阶段性受到重创。2022年文旅市场依旧低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国内游客 25.3亿人次,比上年下降 22.1%;国内旅游收入 2.04万亿元,比上年下降 30.0%。行业的阶段性低迷出清了一大批缺乏资本实力和创意能力的劣质供应,使市场竞争更加有序,强者愈强的市场格局更加清晰。长期来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没有变,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趋势没有变,现场体验的温暖和交互不可替代,文旅产业发展动力强劲。资源禀赋好、内容创意足、交通便利度高、配套设施完善的文旅企业将迎来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2)政策持续支持,推动行业长期高质量发展
文旅产业在创造就业机会、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移风易俗、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引领绿色崛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增进民间交往、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2022年 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要着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旅游强国建设。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打造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旅游体验。文旅部及各地文旅厅、文旅局等相关部门也纷纷出台各项政策,支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3)经济和社会不断发展,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持续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助推文旅产业长期向好发展。我国已建成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形成了全国统一的自由流通市场,构建了全球领先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中等收入群体,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不断提高。参照国际经验,人均GDP 在1万-3万美元期间是旅游休闲和文化娱乐等精神消费增长最快的阶段。202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85,698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27万美元,连续两年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长,居民消费日益从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转变,文旅行业发展空间非常广阔。
(4)创新驱动发展,科技赋能大有可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驱动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劲动力。随着人工智能、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应用普及,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旅游方兴未艾,“互联网+”景区、数字化体验产品、沉浸式互动体验日益成熟,给人们带来更加极致的文旅体验。在科技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下,文旅产业的发展正在步入新格局。
2、公司行业地位和优势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文旅服务供应商,全国文化企业30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主要业务有现场演艺、旅游服务等,涵盖文化艺术、旅游休闲等细分市场。公司独创“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的经营模式,在全国运营着十多个景区、近百台演出,在剧院数、座位数、演出场次、观众人次、经营效益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宋城”和“千古情”树立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和业界认可度,形成了强大的品牌优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愿景与使命
公司秉承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给我一天,还你千年”的经营理念,以“为客户提供温暖的现场娱乐体验”为企业追求,致力于用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弘扬民族自信,做世界文化演艺第一。
2、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现场演艺和旅游服务业务。
现场演艺业务:公司独创“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的经营模式,依托“宋城”和“千古情”两大品牌,以主题公园等特定场景为载体,为客户提供以多种演艺剧目为核心的优质文旅产品。已经开业的项目有杭州宋城、三亚千古情景区、丽江千古情景区、九寨千古情景区、桂林千古情景区、张家界千古情景区、西安千古情景区、上海千古情景区等。
旅游服务业务:包括轻资产输出业务和网络票务销售业务。轻资产输出业务由公司向合作方提供品牌授权、规划设计、导演编创、托管运营等服务,收取一揽子服务费用及受托经营管理费,已经开业运营的轻资产输出项目有长沙炭河古城、宜春明月千古情景区和郑州黄帝千古情景区。网络票务销售业务主要指对公司运营项目的门票、演出票进行线上直销和分销,以及在此基础上叠加第三方供应商形成的联票和套票销售。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经过持续努力拓展,公司已建成全国连锁经营的态势,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并不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日渐增强,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作为中国演艺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模式优势
公司以创意为起点、以演艺为核心、以主题公园为载体,在经营模式上明显区别于传统的演艺企业和旅游企业。“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的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般演艺企业没有自有载体、演出成本高、引流成本高、观众更换频率低的难题,克服了传统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明显、可复制性差、过度依赖大型游乐设备、边际效应低下、服务差异化不突出、赢利能力较弱的缺点。公司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一台剧目、一个公园”的千古情模式向“多剧院、多剧目、多活动、多门票” 的演艺公园模式转型升级,持续丰富演艺经营内容,拓宽护城河。
2、品牌优势
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文化演艺平台,在项目数量、剧院和座位数、演出场次、观演人数等方面全面领先,成长为中国最大的演艺集团,形成强大的品牌优势。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又不断反哺公司经营发展,使公司在项目拓展、资源掌控、人才吸引、市场开拓等方面全面受益。
3、占位优势
公司先发进入了全国一线旅游休闲目的地和重点商业城市,优先占据了区域内客流量制高点,区域优势和区位优势显著。占位优势一方面提升了公司开展业务的便利性和经济性,另一方面也加大了潜在竞争者进入的成本和难度。公司将继续稳打稳扎,有节奏地实施扩张策略,持续加强并不断巩固占位优势。
4、导向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公司始终扎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深入采风,广泛调研,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商业性的有机结合,坚持企业担当,立足人民导向,用中国文化讲述中国故事,打造了众多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创意优势
公司具有强大的创意能力和丰富的创意实践,建立了难以突破的创意壁垒,从顶层设计上保障了项目的成功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公司培养了一批年富力强、充满创意激情和活力的顶尖团队,打造了一支高度专业和敬业的人才队伍;形成了项目选址、规划设计、投资建设、导演编创、舞台呈现、景区运营、营销推广、提升改造全产业链闭环。强大的创意能力
和全产业链专业性覆盖有力保障了公司的差异化经营能力和持续创新突破能力,有利于公司控制成本、提升效率、增强盈利能力。
6、科技优势
公司坚持科技驱动发展,技术服务创新的理念,时刻关注科技进步,用前沿技术营造虚实结合的舞台效果,打造如梦似幻的沉浸场景,带给游客非同一般的极致体验。公司持续推动文化创意与科技深度整合,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力量打造“文化+旅游+科技”深度融合的文旅产品,搭建现实与虚拟融合的文旅场景,不断引领市场发展。
7、平台优势
公司以打造平台型企业为目标,以开放的心态引导人才、内容、资源等要素的自由流转和集聚,带头整合并重构产业链上下游,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经营。不断推动公司从内容创意型公司转变为内容聚合的、集艺术欣赏与社交属性共生的平台型公司,为自身以及文化演艺产业创造更多更大价值。
8、运营优势
在长期发展中,公司形成了快速响应、高效执行、与时俱进的运营能力。公司实施灵活多变的营销策略,高度重视新媒体、自媒体、私域流量的应用,充分发挥创意力量,线下线上联动开展创意营销,实现精准客户的低成本覆盖。公司擅长大规模游客的组织、接待和服务,持之以恒带给游客极致体验,彰显现场体验的快乐和温暖。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受国际地缘政治冲突和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文旅供给产业链受到较大冲击,文旅消费的空间距离、停留时间、活跃度和支出金额进一步收缩,行业发展面临近几年最为艰难的困境。
在需求收缩和供给冲击的双重影响下,公司迎难而上,充分发挥各项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781.5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65.80万元,取得优于行业平均的经营成绩。
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公司一方面着眼当下,充分发挥全国布局等竞争优势,利用一切窗口期积极开展经营,在逆境中展现出“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局面,展现出强大的经营弹性和韧性;另一方面立足长远,对项目布局、内容升级、管理架构、战略规划进行持续的重构和优化,保障中长期发展拥有充足的动力。在董事会的领导下,通过管理层和全体员工的不断努力,公司保存了实力,保持了发展,呈现出战略上坚持中有突破、业务上重压下有亮点、经营上困境中有希望的新局面。随着形势变化,文旅行业正迎来复苏,公司将以充足的准备和饱满的热情投身新一轮的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重点工作如下:
(1)逆势进取,充分发挥经营弹性和韧性
尽管全年文旅消费面临整体收缩的艰难局面,但阶段性、区域性需求仍可圈可点,公司在市场调研、产品供应、营销策划、运营保障等方面下足功夫,抓住了为数不多的市场机会。其中杭州宋城在千古情基础上推出本地游、周边游产品,打开收客新局面,推出面向年轻群体的夜游产品,打造年轻人社交平台;三亚千古情景区和丽江千古情景区抓住区域季节性旺季,加大宣传推广和市场开拓,阶段性实现游客数量和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凸显千古情系列强大的吸引力。三亚千古情景区继杭州宋城之后入选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公司千古情为王牌、多剧目多节目并存的内容矩阵很好地满足了不同游客群体的多样化分层次需求,在需求整体收缩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经营韧性;大景区、大演艺的产品特性具备广泛的全人群覆盖能力和强大的接待能力,在需求旺盛时能够最大限度发挥经营弹性。随着需求的复苏,公司也将迎来快速的恢复和发展。
(2)精益求精,不断推进内容优化和升级
报告期内,结合市场反馈,公司优化升级了《西安千古情》的演出编排和艺术表达,加强文化认同感,加大科技含量。《西安千古情》全新亮相后迎来观演热潮,对促进西安演艺市场共同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上海千古情》在已完成一轮升级的情况下,目前正在对剧目结构、音乐、舞美、服化道效等进行进一步打磨;同时考虑游览舒适性和游客习惯,上海千古情景区在空间布局、剧院硬件配置、路线动向等方面也正在进行全新优化,将以最好的状态推向市场。佛山项目建设已经完成,正在加紧剧目排练,将于2023年强势推出。
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商业性的有机结合,贴近市场,服务人民,精益求精,是公司对内容的终极追求。在做好千古情核心剧目品质的基础上,公司一方面全新编创了《WA!海洋》、《颜色》等新剧目,不断提升内容的饱满度、丰富性和多元化,满足不同人群需求;一方面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力量搭建现实与虚拟融合的文旅场景,沙暴、线阵等技术的运用极大增强了《西安千古情》的舞台呈现和观演体验,宋城演艺谷公司也于报告期内顺利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3)立足长远,积极保持产品投入和发展
基于对文旅行业长期发展的坚定信心以及公司自身较好的实力储备,公司在行业低谷期始终按照自身节奏保持产品打造的投入和发展,为文旅消费复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与三年前相比,公司的项目数、剧院数、座位数等指标迈上新台阶,接待能力大幅提升;空间布局、硬件配套、路线动向等进一步优化,有利于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增强收入多元化,提升客单价。
在政策引导下,各地文旅融合发展需求更加强烈,公司持续拓展轻资产业务,报告期内完成宋城-三峡千古情签约,将为公司带来持续的利润增长空间,进一步巩固并提升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品牌知名度。
(4)精进不懈,持续加强管理规范和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以改革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大刀阔斧加强管理规范和提升,沉淀了一批可持续的长效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垂直管理、四部一团的管理架构逐渐定型并不断深化,“中央厨房”式垂直管理效果日渐显现,降本增效持续推进。
在全国一盘棋的统筹安排下,各项目员工有机调度,不仅为项目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也大幅增强了员工的综合能力,为员工上升打开了多样化通道;通过正式工、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的多元化合理搭配,保障淡旺平季不同阶段的用工结构更加合理、有效和经济;不断强化管理流程的标准化、数字化,管理层级有效压缩,能耗物耗明显降低,运营成本有效控制,运营效率不断提升。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公司发展战略规划
文旅行业正从困境中走向复苏,公司将积极投身新一轮的增长,不断打造非同凡响的高品质演艺作品,营造新奇特的景区和度假体验;不断拓展业务边界,从企业走向产业,进一步夯实世界演艺第一的地位。
2、2023年度工作计划
文旅行业的复苏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站在新的起点上,公司将高举高打,以十足的干劲和百倍的热情谋求经营突破和战略实现。2023年,公司主要工作计划如下:
(1)厚积薄发,有序做好各个项目的经营恢复
公司综合实力在行业逆境中得到进一步增强,拉大了与同行的比较优势。随着需求的不断恢复,公司各项目将结合当地旅游市场有序开业。在经营策略上,将以市场为导向,稳打稳扎,步步为营,成熟项目重点做好品质管控,进一步提升市场口碑;培育项目重点做好客户拓展,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通过实施差异化的运营政策,持续激发各项目的经营活力,最大限度释放各项目的潜能。
(2)保障有力,聚焦内容生产和营销推广
内容方面,不断深化完善以自制为主,定制、引进、合作、分成等为辅的可持续的内容生产模式;进一步打造导向正确、品类丰富、特色鲜明的内容矩阵,以高辨识度的精品内容吸引游客。营销方面,把品牌做强,活动做响,政策做准,推广做精,高举高打,赢在起点,强化人群细分和地域特色,全面前瞻地安排全年的主题活动、节庆活动、民风民俗活动;不断迭代升级营销思路、营销媒介、营销手段,扩大营销覆盖人群,提升营销转化率。
(3)再接再厉,着力强化完善组织管理
公司已形成科学合理的组织分工和管理机制,艺术创作、战略规划、日常经营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未来将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各环节,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一是把发展过程中的管理经验标准化,使其持续发挥作用;二是不断培养和引进规划设计、艺术编创、营销策划、投资管理、项目运营等骨干人才,做好人才激励,打造支撑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三是进一步优化用工结构,降本增效。
(4)开拓创新,不断拓展业务边界
行业低潮使行业发展和市场格局更加清晰,演艺行业需求没有变,强者愈强的竞争格局更加凸显。公司作为行业龙头,将充分发挥品牌、规模、资金等优势,加大在演艺上下游和周边配套产业的投资整合力度,不断扩展业务边界,打造演艺平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3、可能面临的风险
(1)公共卫生事件风险
公共卫生事件会不同程度上影响人们旅游休闲和文化娱乐活动,从而给公司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带来不利影响。过去三年的全球性公共卫生事件严重影响了文旅消费,对近三年公司经营业绩也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全国分散布局项目,不断升级丰富产品形态和业态,推进打造平台企业,降本增效,在经营上统筹规划,合理有效安排各地项目运营,保持弹性和韧性,尽可能减少不利影响。随着需求复苏,该风险正在退散。
(2)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增添了宏观变数。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可能影响国民收入水平,进而影响消费需求,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应对措施:公司坚守主业,打造多层次内容体系,充分利用技术进步创新表达方式,用强大的内容增强产品吸引力,加强市场推广力度,不断拓宽目标人群和产品形态,对冲经济波动风险。
(3)行业竞争风险
公司所处演艺市场面临着快速发展和激烈竞争并存的局面,同质化、低价化竞争对行业秩序和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现场演艺同时面临着短视频、影视、游戏、综艺、直播、VR、AR等数字娱乐的分流和冲击。多方位的高饱和竞争对公司经营管理提出较大挑战。
应对措施:公司聚焦主业,强化“主题公园+文化演艺”的经营模式,不断提升差异化经营能力和持续创新突破能力,进一步巩固自身竞争优势。开放拥抱时代变化和科技变革,积极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经营。
(4)安全事故风险
公司从事的现场演艺主要为各种室内外演出,可能会因剧场设施故障等原因发生安全事故。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游客人身安全和公司声誉,安全事故将给公司经营和品牌带来负面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在认识上和行动中始终坚守安全底限,制定了清晰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和流程规范,明确相关责任人和奖惩措施,常年不断举办安全培训和安全演练,尽最大可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和损害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