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大气治理、土壤污染修复(含环境药剂销售)、新能源发电(包括垃圾发电和光热发电等新能源领域)、环评咨询服务等业务。

  • 产品类型:

    环保业务、双碳业务

  • 产品名称:

    土壤修复 、 危废运营 、 大气治理 、 环境咨询 、 环境检测业务 、 可再生能源运营 、 可再生能源建设工程和双碳咨询业务

  • 经营范围:

    大气污染防治、新能源发电、火力发电、污染修复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的咨询、设计、总承包服务;工程相关的设备销售;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清洁服务;垃圾清运(限分支机构经营);环保制剂(不含危险化学品)研发、生产、销售;环保产品相关咨询服务;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垃圾车销售;以自有合法资金(资产)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新能源发电、火力发电、污染修复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投资业务(不得从事股权投资、债权投资、短期财务性投资及面对特定对象开展受托资产管理等金融业务,不得从事吸收存款、集资收款、受托贷款、发行票据、发放贷款等国家金融监管及财政信用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3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2-06-30 2019-06-30
合同数量:已签订合同:节能环保工程类(个) 6.00 - 13.00 - -
合同数量:已签订合同:节能环保工程类:EPC(个) 6.00 1.00 13.00 - -
合同金额:已签订合同:节能环保工程类(元) 2.24亿 - 2.42亿 - -
合同金额:已签订合同:节能环保工程类:EPC(元) 2.24亿 5981.80万 2.42亿 - -
订单数量:处于施工期订单: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个) 1.00 - 4.00 - -
订单数量:处于施工期订单: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BOT(个) 1.00 1.00 4.00 - -
订单数量:处于运营期订单: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个) 7.00 - 7.00 - -
订单数量:处于运营期订单: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BOT(个) 7.00 7.00 7.00 - -
订单数量:新增订单:节能环保工程类(个) 6.00 - 13.00 - -
订单数量:新增订单:节能环保工程类:EPC(个) 6.00 1.00 13.00 - -
订单数量:期末在手订单:节能环保工程类(个) 20.00 - 22.00 - -
订单数量:期末在手订单:节能环保工程类:EPC(个) 20.00 21.00 22.00 - -
订单数量:确认收入订单:节能环保工程类(个) 30.00 - 42.00 - -
订单数量:确认收入订单:节能环保工程类:EPC(个) 30.00 18.00 42.00 - -
订单金额:处于施工期订单:未完成: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元) 1011.02万 - 620.73万 - -
订单金额:处于施工期订单:未完成: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BOT(元) 1011.02万 1077.50万 620.73万 - -
订单金额:处于施工期订单:本期完成: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元) 266.26万 - 3652.77万 - -
订单金额:处于施工期订单:本期完成: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BOT(元) 266.26万 199.78万 3652.77万 - -
订单金额:处于施工期订单:确认收入: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元) 143.87万 - 5258.34万 - -
订单金额:处于施工期订单:确认收入: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BOT(元) 143.87万 197.33万 5258.34万 - -
订单金额:处于运营期订单: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元) 2.46亿 - 2.25亿 - -
订单金额:处于运营期订单:节能环保特许经营类:BOT(元) 2.46亿 1.24亿 2.25亿 - -
订单金额:新增订单:节能环保工程类(元) 2.24亿 - 2.42亿 - -
订单金额:新增订单:节能环保工程类:EPC(元) 2.24亿 5981.80万 2.42亿 - -
订单金额:期末在手订单:节能环保工程类(元) 2.60亿 - 3.79亿 - -
订单金额:期末在手订单:节能环保工程类:EPC(元) 2.60亿 2.76亿 3.79亿 - -
订单金额:确认收入订单:节能环保工程类(元) 2.72亿 - 2.33亿 - -
订单金额:确认收入订单:节能环保工程类:EPC(元) 2.72亿 1.51亿 2.33亿 - -
垃圾处理量:新余垃圾焚烧发电厂(吨/日) 900.00 - - - -
垃圾处理量:衡阳垃圾焚烧发电厂(吨/日) 1500.00 - - - -
光伏发电量(度) - - 4618.00万 1800.00万 1630.53万
业务收入:环保业务(元) - - 4.47亿 - -
业务收入:双碳业务(元) - - 2.67亿 - -
垃圾处理量:新余垃圾焚烧发电厂(吨) - - 30.01万 - -
发电量:新余垃圾焚烧发电厂(度) - - 9960.96万 - -
垃圾处理量:衡阳垃圾焚烧发电厂(吨) - - 57.71万 - -
发电量:衡阳垃圾焚烧发电厂(度) - - 2.13亿 - -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1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9.40%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1.08亿 16.79%
客户2
9998.55万 15.48%
客户3
5089.64万 7.88%
客户4
3511.25万 5.44%
客户5
2460.50万 3.8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3.99%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3804.73万 8.80%
供应商2
2546.45万 5.89%
供应商3
1437.36万 3.32%
供应商4
1295.58万 3.00%
供应商5
1287.01万 2.9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7.32%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9095.61万 12.75%
客户2
8902.43万 12.48%
客户3
6668.85万 9.35%
客户4
4683.41万 6.57%
客户5
4404.87万 6.1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5.84%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3007.25万 4.44%
供应商2
2995.72万 4.42%
供应商3
2136.84万 3.15%
供应商4
1373.42万 2.03%
供应商5
1217.32万 1.8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4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4.22%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9648.58万 9.66%
客户2
8413.50万 8.42%
客户3
7669.62万 7.68%
客户4
4667.48万 4.67%
客户5
3785.75万 3.7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5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4.32%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9707.99万 15.71%
供应商2
1474.71万 2.39%
供应商3
1299.57万 2.10%
供应商4
1287.79万 2.08%
供应商5
1261.84万 2.0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1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2.48%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9317.13万 12.44%
客户2
6822.88万 9.11%
客户3
6725.73万 8.98%
客户4
5212.84万 6.96%
客户5
3739.42万 4.9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7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0.94%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9607.02万 14.10%
供应商2
7071.14万 10.38%
供应商3
4673.78万 6.86%
供应商4
3393.81万 4.98%
供应商5
3149.35万 4.6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2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3.70%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6708.79万 9.99%
客户2
5875.62万 8.75%
客户3
3789.78万 5.64%
客户4
3592.78万 5.35%
客户5
2669.58万 3.9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7181.33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4.31%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1796.90万 3.58%
供应商2
1764.20万 3.52%
供应商3
1399.14万 2.79%
供应商4
1175.51万 2.34%
供应商5
1045.59万 2.08%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减污降碳综合服务企业,凭借在环保和新能源领域掌握的一批具有国际水准、国内领先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工程实施案例,可以为污染排放及碳排放重点行业的企业提供一揽子优质高效的污染治理修复,双碳咨询服务和新能源投资建设运营解决方案。公司积极探索产业资源与金融资本的良性互动,深化新能源相关业务研究和布局。公司打造“双核”(工程、运营)+“双碳”的发展路径,努力实现轻重资产相结合、形成保现金流又有综合技术服务能力的业务组合模式,聚焦“新能源优质资产运营商、减污降碳技术创新者”的战略定位,与公司传统环保业务形成互补与闭环,打造强竞争力的综合环保新能源...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减污降碳综合服务企业,凭借在环保和新能源领域掌握的一批具有国际水准、国内领先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和工程实施案例,可以为污染排放及碳排放重点行业的企业提供一揽子优质高效的污染治理修复,双碳咨询服务和新能源投资建设运营解决方案。公司积极探索产业资源与金融资本的良性互动,深化新能源相关业务研究和布局。公司打造“双核”(工程、运营)+“双碳”的发展路径,努力实现轻重资产相结合、形成保现金流又有综合技术服务能力的业务组合模式,聚焦“新能源优质资产运营商、减污降碳技术创新者”的战略定位,与公司传统环保业务形成互补与闭环,打造强竞争力的综合环保新能源平台。
  1、环保业务
  公司环保业务主要为土壤修复、危废运营、大气治理、环境咨询和环境检测业务等。公司作为湖南省环境治理领域的龙头,土壤修复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之一。
  公司开展的土壤修复业务主要包括农田修复和场地修复。农田修复指通过源头控制、农艺调控、土壤改良、植物修复等措施,减少耕地土壤中污染物的输入、总量或降低其活性,从而降低农产品污染物超标风险,改善受污染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场地修复指采用工程、技术和政策等管理手段,将地块污染物移除、削减、固定或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活动。
  目前公司已建立了覆盖环境修复规划咨询、场地调查、风险评估、工程设计与施工以及药剂生产等全过程的完整产业链,业务范围涵盖了有机物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治理、场地污染土壤修复、耕地安全利用及矿山生态恢复等全业务领域。在传统土壤修复领域,公司持续紧抓技术研发和市场布局,主要聚焦大型场地修复、农田修复、修复药剂供应领域。在农田修复领域,继续稳固当前行业地位;在大型场地修复领域,聚焦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成渝等四大都市圈,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先进可靠的项目管理能力。报告期内,虽然受市场环境受到宏观经济波动、政策调控及市场需求变化等多重影响,业务开展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公司积极调整发展策略,优化业务结构,致力于在环保和新能源领域实现战略转型以应对新增订单不及往年的情况。面对挑战,公司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致力于提升资产质量与效益,确保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不断优化客户管理,深化项目全周期管理,强化对存量项目的经营与维护。通过这些措施,公司力求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健发展。2024年1月,公司顺利通过重钢炼铁厂原址地块污染土壤修复场外验收,同月顺利通过工程整体竣工验收,全面实现修复目标,为同类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提升了公司在环保领域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江苏瑞和化肥有限公司的固体废物处置项目及周边地块已成功通过竣工验收。瑞和地块现已全面移交并投入使用,为推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和环境保护做出了显著贡献。
  公司还成功牵头实施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的“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专项项目,即“中南有色金属冶炼场地综合防控及再开发安全利用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项目编号:2018YFC1802700)。该项目取得了重要成果,包括开发5项创新技术、17种新型材料和4套先进设备。通过这些成果,项目团队集成了一套经济、快速、高效和综合的土壤重金属复合污染修复技术模式。此外,项目还构建了一套冶炼场地污染的综合防控和再开发利用体系,并成功开展了集成综合应用示范。这为中南地区冶炼场地的综合防控和再开发安全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项目已经顺利通过了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的全面绩效评价,并获得了专家组的高度认可。项目形成的技术集成模式和有色金属场地修复体系已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有效推动了重金属污染场地修复领域的发展。这不仅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还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环境效益。
  公司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场地土壤酸根态重金属钝化新型功能材料研发”(项目编号:SQ2020YFC180085),针对课题“典型酸根态重金属钝化材料生产工艺与产品应用”开展了研究,依据相关技术参数和生产线虚拟仿真模拟技术,组建破碎筛分、回转干燥、成品造粒、智能操控等功能模块,开发出多感知信息融合及原料连续输送、计量、混合及包装全过程协作的智能操控一体化先进生产工艺,建成可追溯产品质量生产各环节的年产量3000吨的酸根态重金属钝化材料智能化自动化药剂生产系统。课题核心研究成果申请1篇发明专利,形成1项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现已顺利通过科技部组织的课题绩效评价考核。
  危废无害化运营业务是指通过焚烧、填埋、物化等处理工艺,对危废物进行减量化、降低危害性,并最终实现消除危废物污染属性的过程。危废业务属于工业体系刚需,具有确定性更强、更为市场化、更容易体现优质企业长期价值的特点。公司目前拥有江苏永之清和甘肃禾希两个危废处置项目,核准处置规模为9.74万吨/年。近年来,危废行业竞争加剧,处置平均价格下滑,危废业务盈利性受到较大影响。公司将积极探索布局危废资源化及贵金属循环利用项目,增加危废运营业务的新盈利点。
  公司环境咨询及环境检测业务,包括环保管家、生态环保规划、污染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执法与监督性监测、企业自行监测及咨询、环保竣工验收等业务。公司全资子公司华环检测配备有大量先进的检测设备及专业的技术人员作为实力支撑。检测咨询业务为公司其他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2022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土壤普查工作将从2022年开始持续到2025年。土壤检测是土壤普查任务中的重要环节,子公司华环检测成功入选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第二批检测实验室名单,并中标邵东试点项目。2024年至今承接了全省14个区县的内业测试化验项目,将助力公司土壤修复业务的发展。
  大气污染治理业务是公司的传统业务,公司在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已积累了多年的技术优势和项目建设经验,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工程实力,在国内市场享有良好的声誉,曾被环保部委任参编钢铁脱硫标准。公司在大气治理领域,致力于为燃煤电厂、钢铁有色窑炉等生产设施提供脱硫、脱硝、除尘等环保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安装、调试、运营等大气治理综合配套服务。在稳定推进火电烟气治理市场的同时,公司积极开拓非电领域的烟气治理业务,依靠领先的超低排放一体化技术,已实现“近零排放”标准。
  2、新能源双碳业务
  新能源双碳业务包括可再生能源投资运营、可再生能源建设工程和双碳咨询业务等,其中可再生能源投资运营业务主要为垃圾焚烧发电运营、新能源光伏发电投资运营和储能投资运营。未来,公司将利用环保与双碳咨询业务长期积累的优质工商业客户资源,投建运营一批优质的新能源运营类资产,以运营业务形成稳定现金流,以工程业务扩大规模稳健发展。同时,公司积极与杭州市富阳区政府、比亚迪等签署战略协议,打造科技创新体系与优质的产融平台,为企业在推进战略投资、市场开拓、科技创新方面提供内生动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垃圾焚烧发电是当前主流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和传统的堆肥、填埋等处理方式相比,焚烧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等优点,更能满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要求。公司全资拥有的衡阳、新余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的垃圾处置规模合计2,400吨/日,参股的长沙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公司处置规模为5,100吨/日,投资建设的“衡阳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协同处置污泥(一期技术改造)”项目日处理污泥量100吨。公司的垃圾发电运营管理水平行业领先,多次被清气团智库选入知名环保品牌企业,在国内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工况指标进行对比排名中,永清环保多项指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精细化运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公司行业地位及市场竞争力。
  在新能源光伏发电领域,公司以新能源开发为核心,同步发展国内与海外市场。公司已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科研创新平台,在新能源工程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方面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报告期内,在环保+分布式光伏业务的基础上,公司进一步拓展业务边界,与杭州市富阳区富春湾智能安防制造园区成功签署了智能电网项目合同能源管理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智慧综合能源管理标杆园区。未来,公司计划将智能电网成功模式复制推广到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等经济发达区域。公司还加快了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市场拓展步伐,与德龙集团强强联合,已签下印尼青山工业园内德信钢铁厂66MW光伏项目。
  公司固废中心运营的益阳菱角岔、郴州兴胜、衡阳角山米业、衡阳白沙洲、长沙高岭、浏阳永清园区、湖北赤湾鄂州、长沙梅溪湖步步高、尔康制药、常德麒月香等光伏发电项目,报告期内发电量2129万度。另外公司中标了武冈城乡融合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光伏发电产业年度(运维)服务项目,项目装机规模21.65MW,服务期限2年,在光伏发电运维领域取得了新的拓展。
  同时,公司全面进军了电化学储能行业。储能业务是新能源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必要环节。公司利用多年来环保业务服务工业企业积累的客户资源优势,差异化选取为工业企业服务的用户侧储能作为公司储能业务主攻细分市场。用户侧储能电站的优势是利用能源需量管理和峰谷电价差的方式来实现削峰填谷,减少工业企业的电费支出,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公司已通过重庆第一批光储项目的标杆,将持续以重庆为重点、以其他经济效益高的地区的储能项目的投资。
  新能源双碳咨询业务也是公司响应国家号召,前瞻布局,近年来逐步切入的新赛道。在2021年成立双碳研究院、2022年成立永之清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旨在全面落地“双碳综合服务”业务,打造“双碳环保产业链”。已对双碳领域的政策、市场、技术、商业模式等进行研究,开展碳中和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应用,为钢铁、石化、电力、建材、有色等碳排放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提供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咨询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包括对地方政府、工业园区、重点控排企业提供节能、减污、降碳、增效等双碳综合服务,主要包括前端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编制,碳排放核算,后端的碳资产开发及碳交易等业务。双碳咨询业务作为业务入口,为公司光伏发电、储能、碳资产管理等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2023年,温室气体自愿减排(CCER)市场各项政策、机制和项目方法学相继准备完毕。2024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市场正式启动,6月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减排量核查机构资质的审批通过,标志着全国CCER市场完成所有环节准备工作,CCER项目开发将进入爆发期。公司也在加紧布局林业碳汇等碳资产开发业务。
  双碳研究院还就多能互补业务开展工作,筛选出多个多能互补方向的先进实用技术,包括相变蓄冷、中央空调高效机房、中温太阳能集热、空气源热泵、智能控制系统等技术;储备了多个优质的多能互补应用场景,包括商场、医院、酒店、写字楼、政府机关、食品加工、医药加工、酿酒行业、纺织、木材加工、冷链等。2024年已经在河北开展了1个预制菜产业园的多能互补技术示范项目,预计下半年呈现示范效果。
  (二)市场地位
  在政策向好叠加市场刚性需求的大背景下,公司将依托核心技术优势和持续创新研发实力,进一步深化和巩固在土壤修复、大气污染治理、固危废处置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并利用自身积累的优势和技术,积极推进危废资源化业务和双碳新能源综合服务相关业务。经过多年的行业深耕,公司在环保领域有一定的核心竞争优势,将继续发挥自身综合环保服务的优势,坚持“工程+运营”双轮驱动,以成为“新能源优质资产运营商、减污降碳技术创新者”为战略目标,面向全国积极拓展业务,已经从传统环保业务逐步向新能源建设运营和双碳综合服务等环保能源全产业链领域延伸,经营业绩和产业规模得以稳健发展。
  同时公司在环保+分布式光伏基础上,不断拓展业务边界,凭借决策链条短、部署拓展能力快速、项目上线快、项目管理敏捷等竞争优势,公司集虚拟电厂平台研发、城市微电网建设、碳资产开发、绿色金融融资于一体,对园区“源网荷储”资源整体托管,形成业务战略闭环,深化用户侧能源解决方案,为地方政府、园区和企业提供专业的双碳咨询、新能源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碳资产“一站式”综合服务。
  公司面向国内外市场拓展业务、深耕技术创新、融合生态产业,现已从传统环保业务领域龙头,成功向新能源设计、投资、建设、运营与双碳综合服务交相融合的环保能源纵深发展,拥抱布局蓝海市场产业并实现成功转型。公司具有领先的研发技术和模式创新能力,构建从技术成果、技术应用和良好的客户基础及丰富的项目运营经验,保证良性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三)业绩驱动因素
  1、法律法规体系日益完善、产业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随着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土壤和环境污染的监管力度和对相关污染治理与修复的支持力度,行业法律法规相关的制度建设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日益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逐步落地的产业政策、不断加大的政策、支持为环境修复行业的规范化和持续性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2015年1月,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实施,对环境规划、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环评、生态补偿、排污许可等基本制度作出了规定,完善了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强化了政府和企业的环保责任。新环保法的贯彻实施,对于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6年国务院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推动了全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制定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2018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土壤污染防治法》,提出“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分类管理、风险管控、污染担责、公众参与”的土壤污染防治原则,强调土壤污染责任人负有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的义务。《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出台与实施,为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提供法治保障。
  2020年开始实施的新《固废法》,强化了地方政府治理责任和监管责任,明确了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联防联控、规划引导等制度,推动了固体废物末端处置能力建设。新《固废法》是健全最严格最严密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和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的重要举措,明确国家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并确立生活垃圾分类的原则,对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治理的影响深远。
  202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普查结果可为土壤的科学分类、规划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科学支撑。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控的意见》,提出排放镉等重金属的企业应依法对周边大气镉等重金属沉降及耕地土壤重金属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大气重金属沉降造成耕地土壤中镉等重金属累积的风险并采取防控措施,以进一步强化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控制,有效防控涉重金属环境风险。同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具备大规模工业化应用条件,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
  上。到2030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同时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还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明确新型储能独立市场主体地位,促进储能在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多场景应用。
  202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推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提振民营经济发展信心。
  2023年12月,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多部门印发《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EOD)项目实施导则(试行)》的通知,导则明确环境治理与产业开发之间须密切关联,在产业关联性上,新能源领域“在沙漠、戈壁、荒漠等区域发展光伏”位列其中,新能源+环保的产业模式属于国家鼓励范畴。
  2024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要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强化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的政策措施,加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跟踪评价,推动新型储能技术产业进步。
  2024年5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提出“三放开、一独立、三强化”的改革“路线图”,新规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新型市场主体纳入电力市场成员当中,这意味着这些新型市场主体在电力市场的地位将与发电企业、售电企业和电力用户并列,成为独立的经营主体,这一变化将有利于储能企业、虚拟电厂等新型市场主体更加独立自主地开展业务,推动电力市场的多元化和竞争性。
  除上述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外,国家在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无废城市”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建立激励机制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等方面也积极出台相关支持政策,促进行业健康、稳定、有序发展。
  2、市场空间广阔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作为指导今后五年及十五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修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同时加强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
  202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美丽中国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明确绿色转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统筹推进重点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同月CCER正式重启,CCER首批方法学覆盖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和造林碳汇四大领域。四类方法学的潜在CCER供应量将分批释放至市场,CCER短期内供给有限,或将刺激CCER开发和交易市场向好发展。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与强制减排市场互补衔接,将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4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和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将推动金融系统逐步开展碳核算,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大绿色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力度,壮大绿色金融市场参与主体。
  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4年8月11日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提出“到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5万亿元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5%左右;大宗固体废弃物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的量化工作目标。这15万亿级的量化目标,将为节能环保产业注入新动能,公司战略部署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高度契合,随着后期相关部委行业发展具体措施的陆续出台,必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随着政府工作报告和相关政策的出台,持续强化绿色发展、做大做强新能源、环保产业的信号愈发明显,与之相关的产业及板块有望持续受益。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市场领先的研发能力与技术实力
  在“新能源优质资产运营商”战略下,公司立足“双碳技术领先企业”发展目标,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公司在双碳储能及节能环保领域已掌握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准、国内领先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保证公司技术在业内占据领先位置。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先后累计获得有效授权专利213项,其中有效发明专利49项,牵头参与国家、行业、团体技术标准制定14项,主持参与国家、省市科研课题33项,荣获国家、省市及行业奖励30余项,关键技术产品入选国家、省市级重点技术及产品名录总计30余项,科技成果评价15项,其中:国际领先水平技术2项,国际先进水平技术3项。
  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土壤养分管理与污染修复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被整合前为“农田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三个国家级的高层次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平台,成为湖南省唯一、全国少数同时拥有三个国家级科研技术平台的环保企业。同时,公司还拥有“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南省环境保护工业锅(窑)炉烟气脱硫脱硝工程技术中心”、“湖南省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三个省级创新平台。
  公司依托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针对现有研发场所开展绿色化、数字化、融合化升级改造,新增双碳智慧管理平台、场地分级治理修复与综合防控决策系统、清洁能源数字化管理系统、烟气超洁净治理数值模拟系统、装备智能化自动化中试生产系统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或者建设,提升原有研发实验、检测检验、产品试制水平。现拥有提供数值模拟、应用场景、工艺技术改进、产品装备试制、中试示范等中试线20余条,可开展多项减污降碳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和新装备的试验工作同时,有效开展中试成果熟化服务、二次开发服务、工艺化服务及工程化产业化服务。2023年,永清环保获得长沙市工信局“湖南省绿色工厂”授牌。
  公司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开拓,以新能源技术、运营从源头减少污染,以优质环保工程从末端治理好环境污染。公司积极探索减碳、节能、增效路径,组建了专业从事碳咨询、碳资产开发、新能源项目投资运营的专业团队,开展包括碳咨询、绿色能源和储能项目投资建设运营、碳中和技术开发、碳资产管理等业务,并以产业服务为导向,打通了从开发投资、工程建设到资产运营的业务闭环,加快在光伏发电、储能电站、碳资产等方面的布局,践行“新能源优质资产运营商”的战略定位。
  (二)丰富的项目经验和优秀的管理能力
  作为国内最早专门从事环境修复的公司之一,公司拥有多年污染场地和农田修复项目实施经验,是国内拥有成功案例最多的企业之一。公司与美国IST共同研究分析与调查美国区域当地重金属污染特征,研发形成土壤修复前沿及关键技术成果,依托美国IST公司承担北美地区土壤修复研发示范及工程项目13项,为美国多个大型企业及美属维京群岛、欧洲、南美、亚洲等地提供一流综合环境服务。公司承担了多种污染场地和农田典型修复项目及运营服务,以及多个环境修复方向具有较高技术难度和代表性的标志性项目。包括雄安新区1号生态修复工程——唐河污水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一期工程、国家级土壤修复示范试点项目——江苏靖江场地修复工程、运用两大修复技术联合治理的原江苏南通纺织染厂场地修复工程等多个项目。其中唐河污水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一期工程污染治理工程入选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及示范工程名录和湖南省环境保护先进技术示范工程。
  公司具备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医疗废物等各类固废项目的建设和运营能力,旗下的2个垃圾焚烧发电厂以及2个危废处理项目都处于稳定运行状态,所有环保设施均正常运转,实现了环保管理零事故以及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处理,为城市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公司具备优秀的运营管理能力,衡阳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入选“湖南省循环经济发展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集”、“湖南省生态环境教育基地”、“湖南省十佳环保设施开放单位”、“第四批全国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开放单位”、“湖南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二等奖”等。
  在先进能源领域,公司具有丰富的新能源开发、建设和管理能力。公司从2016年开始进入风电、光伏领域,开发、建设并运营数十个新能源项目,具备一个专业的设计、技术和施工团队。公司承接了多个新能源光伏电站的工程总承包,涵盖储能、供能项目的设计、系统集成、成套设备、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整体解决方案。近年来,在湖南长沙、郴州、双峰、武冈、衡阳、益阳、湖北鄂州,陕西定边,广东等多地自主投资、建设、运营多个光伏电站。报告期内,公司与东南亚最大联合钢铁企业--印尼德信钢铁有限公司开展印尼工业园区分布式光伏项目,项目成功转化实施后15年内年均发电量约1亿度,每年节约电费开支超百万;预计年均节约3万吨标煤,减少约1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三)良好的市场口碑和业务客户基础
  公司深耕环保领域十余载,从大气治理的龙头企业成为环保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企业,在环保行业多业务领域深入布局,经多年励精图治,现已发展为以新能源及光伏储能业务为资产投资核心、以固\危废处置为项目运营核心,双碳咨询、碳资产管理、土壤修复、烟气治理、环境检测“六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环保能源产业平台。
  公司凭借专业化的技术实力以及高效、精细的管理运营取得一定的行业地位,更获得了良好的品牌声誉,得到了市场和客户的认可。近年来,公司荣获“全国环境综合服务竞争力领先企业”、“全国大气污染减排突出贡献企业”,“湖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十佳企业”、“湖南省AAA级环境保护企业”、“湖南省环保企业40强”、“湖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等荣誉。
  公司积极探索减碳、节能、增效路径,勇担社会责任。多年来为钢铁、电力等行业的大型国有、民营企业提供大量优质的咨询设计和工程技术服务;在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余热利用等能源业务上有着十分成熟的技术和工程积累;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合同能源管理等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积累了扎实的工作基础和良好行业口碑。凭借着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多年的环保服务,公司与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央企、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民营头部企业等优质客户展开深度合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具有为地方政府、工业园区和企业提供双碳咨询、投资、建设、运营、碳资产管理的“一站式”综合服务的能力水平,为打造更具前瞻性的“双碳环保产业链”提供专业化支撑。截至目前,公司服务领域已辐射至国际4大区域(美国、印尼、加拿大、韩国)、国内32个省、80余个市县、30余家园区以及1000余家大、中小型企业,服务中小企业数量占比达60%以上,实现显著的绿色绩效。年减排二氧化硫450万吨、氮氧化物36万吨、烟尘15万吨,减少碳排放70万吨,日处理垃圾7500吨、清洁能源发电3.22亿度,修复土壤10675万立方米、处理危废4.6万吨,平均年降低原材料消耗800余万元,客户满意度达到100%,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四)人才和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持续强化组织能力建设,提升团队竞争力,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引进技术经验丰富的人才,同时通过聘请高级专家顾问、邀请专家交流讲座、企业内部培训等多种模式,加强内部骨干及后备人才的培养,并且注重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改善,不断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提升各业务团队的拓展能力,以适应公司业务快速增长的需求。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和内控管理体系建设,优化内部组织结构,在公司高素质管理团队的带领下,公司战略调整稳步推进,核心业务不断凸显,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和行业政策不确定带来的经营风险
  公司经营过程中受宏观经济、行业周期、经营管理等多种因素影响,同时公司所处的环保行业受行业政策和地方政策影响较大,行业的景气度和发展状况跟国家产业政策密切相关。国家一系列支持政策的出台,有力推动了土壤修复、大气治理、垃圾焚烧发电、工业固废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市场化改革政策的推动下,生态环境治理行业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空间逐步释放,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但是未来政策发展具有不确定性,相关政策的调整变化可能对土壤修复、大气治理、垃圾焚烧发电、工业固废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等领域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积极应对市场环境,通过及时进行战略调整和转型,加强风险管控,优化产业结构,拓展市场网络,聚焦优质项目等措施尽量减少行业政策不利带来的影响。
  2、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毛利率降低的风险
  公司主营的土壤修复、大气治理及近年来积极拓展的工业固废及危险废物污染防治业务,均拥有广阔市场空间及发展前景,随着环保监管日趋严格,我国环保市场需求旺盛并呈较快增长的态势,未来随着行业规范化发展以及市场需求持续扩大,一些在规模、资金、资源、技术等方面具备强大实力的国企、民企及国际竞争者将加入竞争,市场竞争加剧趋势显著,使得环保行业增速趋于平缓。目前国家环保政策覆盖面不断扩大,环保政策密集出台,要求及标准的不断提高,注重技术创新、具有核心竞争力、能切实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环保企业仍能脱颖而出,获得市场的认可。
  公司将继续重视研发投入、创新环保技术、提高产业化应用水平、积累工程运营的管理经验、加强系统性环境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技术护城河的构筑、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思路的调整、业务布局的优化、管理效率的提升等,全面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以争取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获得领先地位。
  3、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
  公司的客户以政府或政府背景的企业为主,这类客户一般具有良好的信用,但若应收账款催收不力或客户资信与经营状况恶化导致不能按合同的规定及时支付资金,将有可能给公司的应收款项带来坏账风险。
  公司将通过对应收账款情况进行持续监控,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和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等手段,将应收账款的回收任务纳入销售和工程实施部门的关键考核指标,以实现应收账款的及时回收,避免重大坏账风险发生。
  4、收购整合的管理风险
  近几年,公司加大了对优质项目的并购力度。标的公司并购完成后,公司需对标的公司进行全方位的整合,使其与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经营目标协调一致。尽管公司与近期收购的企业为同一大行业,但是仍面临着人力资源、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的整合。若上市公司与收购企业不能实现有效融合,则可能会对收购企业的人员稳定性及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从而出现收购事项对上市公司的价值低于预期的风险。
  未来公司将协调和促进被收购公司的业务在公司现有业务中的应用和发展,同时公司将在品牌、管理、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其支持,优化公司资源配置,实现企业并购战略目标,促进现有业务的提升,实现业绩的快速可持续增长,进一步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及行业地位。
  5、新业务拓展及团队整合风险
  储能、双碳综合服务等为公司新拓展的业务,公司需通过整合现有专业团队及引进外部专业人才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团队力量,可能存在项目经验不足、团队能力不及预期的风险,给未来业务推进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将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加强对最新行业动态发展的跟踪,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对新业务进行充分市场调研,并且对新业务拓展的可行性和市场适应性进行论证分析,及时调整开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加强风险管控。同时加大研发,引进和优化技术人才结构,细分业务的专业化,提高技术壁垒,提升产品竞争优势,满足市场需求,确保公司新业务持续、稳定发展,为公司补充新的盈利增长点。
  6、投资建设项目快速增加的融资不足的风险
  为落实公司新能源优质资产运营商战略目标,未来公司将稳健投建运营一批优质的新能源运营类资产。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对公司投融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公司信誉良好,但投资项目的快速增加,仍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性,企业有可能面临局部的、临时的融资不足及短期资产负债率上升的风险。公司将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手段,切实把握有利资源,充分发挥政府、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等各方优势,保证投资项目的需要,以及公司生产和经营的正常运行。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