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玻璃纤维及其玻纤制品、玻纤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产品类型:

    玻璃纤维及其玻纤制品、玻纤复合材料

  • 产品名称:

    玻纤纱 、 短切毡 、 湿法薄毡 、 玻纤织物 、 复合隔板 、 涂层毡 、 网格布 、 热塑性玻璃纤维及制品

  • 经营范围:

    玻璃钢制品、蓄电池配件、玻璃纤维制品的制造、加工,塑料制品、电器机械及器材、交电的销售;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18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化工制品(吨) 3419.27 - - - -
库存量:玻璃纤维及制品(吨) 2.06万 - - - -
库存量:玻璃钢制品(吨、千个) 83.60 - - - -
化工制品库存量(吨) - 3997.56 2487.71 3117.25 3011.27
气体产品库存量(吨) - 759.49 1031.83 875.43 939.29
玻璃纤维及制品库存量(吨) - 2.23万 1.44万 8102.50 1.42万
玻璃钢制品库存量(吨.千个) - 138.01 201.98 96.45 159.16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5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8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6584.74万 2.53%
第二名
5943.37万 2.28%
第三名
5890.09万 2.26%
第四名
3660.25万 1.40%
第五名
3473.63万 1.3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9.9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3.2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46亿 8.20%
第二名
2.29亿 7.63%
第三名
2.24亿 7.47%
第四名
1.90亿 6.34%
第五名
1.09亿 3.6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5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4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7505.84万 2.49%
第二名
5122.19万 1.70%
第三名
4922.71万 1.63%
第四名
4166.40万 1.38%
第五名
3906.87万 1.2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9.9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5.04%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40亿 8.46%
第二名
2.26亿 7.96%
第三名
2.05亿 7.20%
第四名
1.73亿 6.08%
第五名
1.52亿 5.3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1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6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136.25万 2.05%
第二名
4888.80万 1.95%
第三名
4065.39万 1.62%
第四名
4049.15万 1.62%
第五名
3485.15万 1.3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4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3.7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66亿 18.20%
第二名
1.42亿 4.58%
第三名
1.39亿 4.49%
第四名
1.06亿 3.40%
第五名
9580.00万 3.0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3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38%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507.94万 1.72%
第二名
2895.85万 1.42%
第三名
2750.25万 1.35%
第四名
2020.74万 0.99%
第五名
1843.60万 0.9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3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3.3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62亿 10.17%
第二名
1.44亿 9.01%
第三名
1.16亿 7.25%
第四名
5702.03万 3.57%
第五名
5319.55万 3.3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7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7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6092.32万 2.76%
第二名
3111.04万 1.41%
第三名
3032.47万 1.37%
第四名
2578.47万 1.17%
第五名
2204.79万 1.0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8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1.4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65亿 10.73%
第二名
1.19亿 7.73%
第三名
9836.85万 6.39%
第四名
5880.75万 3.82%
第五名
4309.89万 2.80%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非金属建材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是一家拥有从玻纤生产、玻纤制品深加工到玻纤复合材料制造的完整产业链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专注于玻纤、玻纤制品及玻纤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玻纤下游应用广泛,玻纤需求与宏观经济指标相关性较好。  玻璃纤维是一种极其纤细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叶腊石等天然无机非金属矿石为原料,按一定的配方经过高温熔制、拉丝、烘干及后加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其单丝直径为几微米到二十几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玻璃纤维具有优异的机械力学性能、物理化...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非金属建材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是一家拥有从玻纤生产、玻纤制品深加工到玻纤复合材料制造的完整产业链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专注于玻纤、玻纤制品及玻纤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玻纤下游应用广泛,玻纤需求与宏观经济指标相关性较好。
  玻璃纤维是一种极其纤细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叶腊石等天然无机非金属矿石为原料,按一定的配方经过高温熔制、拉丝、烘干及后加工等工艺加工而成的无机纤维,其单丝直径为几微米到二十几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1/5。玻璃纤维具有优异的机械力学性能、物理化学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是生产风电叶片、高温烟气滤料、建筑保温材料体系增强骨架、轻量化汽车及轨道交通部件等产品的关键材料。近几年,国家统计局将玻璃纤维及玻纤制品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
  (一)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2023年,建材等主要应用市场需求持续疲软,表现不及预期,前期产能过快增长及下游主要消费市场不景气,产能供需失衡,玻纤企业库存压力持续上升,导致大部分产品价格下降,行业整体利润水平明显下滑。据中国玻纤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企业(不含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降低9.6%,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1.4%。近年来公司主营业务的营收及盈利水平与行业发展水平相匹配。
  1、玻璃纤维纱
  经中国玻纤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我国玻璃纤维纱总产量达到 723万吨,同比增长5.2%,与 2022年相比增速回落 5个百分点。受整体市场需求复苏缓慢及产能供需持续失衡影响,自 2023年以来行业多数在建或拟建池窑建设项目纷纷延迟投产,行业整体在产产能规模在年内实现由增转降,玻纤纱总产量增速自下半年开始放缓。
  2023年我国池窑纱总产量达到687万吨,同比增长6.6%。2023年行业新增池窑产能52万吨,同期全年有11条玻璃纤维池窑生产线采取停窑措施,合计休产产能为56.8万吨。截止到2023年12月底,国内玻璃纤维池窑在产总产能约为670万吨,低于年中在产产能规模。
  2、玻璃纤维制品
  经中国玻纤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我国玻璃纤纤维工业纱总产量为 74.4万吨,同比增长7.9%。2023年我国玻璃纤维增强纱总产量为570万吨,同比增长 6.0%,其中普通热固纱、风电高模纱和热塑纱产量分别达到292万吨、1114万吨和164万吨。
  经中国玻纤工业业协会测算,2023年我国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规模约为672万吨,同比增长4.8%。玻璃纤维增强强热固性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规模约为322万吨,同比增长约7.3%。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品总产量规模约为350万吨,同比增长约2.6%,其中,汽车用热塑性复合材料市场继续保持一定增长,但家电用热塑性复合材料市场不及预期,同时各类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发展仍相对较为缓慢。
  (二)行业经效情况
  据中国玻纤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企业(不含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企业)营收与利润润出现大幅下滑。在产量继续保持增长的背景下,行业主营收入与利润出现大幅下滑。自 2022年下半年以来,行业陷入阶段性产能过剩状态,产品价格快速下滑,企业库存不断增增长。行业虽采取一定产能调控措施,但受房地产下行和地方债务危机持续影响,全年风电电、汽车、电子及出口等细分市场需求虽有所增长
  但幅度较小,难以缓解因前期产能过快增长而导致的供需失衡问题。
  (三)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作为一种化工新材料,与金属相比,玻纤具有耐高温、抗腐蚀、强度高、比重轻、吸湿低、延伸小、电绝缘及性价比高等一系系列特性,节能降耗效果好,具有很强的替代性,周期性不明显。玻纤行业涉及众多下游产产业,因其优异的性能,在各地经济发展中被普遍
  使用,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或季节性特征。
  (四)行业格局
  我国玻纤行业产能近年来持续高速增增长,行业进口依赖度下降,总体来看,进口规模延续了去年以来持续收缩的趋势,出口继继续保持小幅增长。从国内产量来看,玻纤行业产量集中度较高,我国玻纤生产企业具有较较强的集群效应,市场逐步形成寡头竞争格局。由于玻纤行业具备较高的准入门槛和竞争壁垒,市场格局较为稳定。
  (五)行业发展趋势
  我国玻纤消费量和GDP与工业增加值增速有一定相关性,GDP增速的稳步增长,有望带来各行业景气的回归,从而提振玻纤需求。长期以来,建筑、汽车、电子、风电等细分市场的快速发展,为玻纤行业产能快速扩张提供了充足市场空间。随着玻纤行业不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积极拓展新的应用领域,长期来看,光伏新能源、海洋工程、智慧物流及安全防护、节能降碳等领域具备较大的应用价值和市场潜力。
  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等十大行动,而玻璃纤维是支撑能源、建筑、交通等领域绿色低碳行动的重要基础材料,随着建筑节能减排政策的实行,未来以玻纤及其复合材料为主题的绿色建材的需求也将随之增长。玻璃纤维在建筑行业应用广泛,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主要是体现在内外墙屋面保温防水、屋顶保温、地板隔音、节能房屋、玻纤增强水泥以及各类建材之中。随着未来地产竣工端的复苏,玻纤在建筑建材领域的市场需求未来将有所改善。
  在提倡节能减排、低碳绿色出行的背景下,轻量化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玻纤增强塑料因兼具机械性能强及质轻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替代汽车上的金属材料,以达到减重减排的目的。对于燃油汽车,车身质量降低可减少油耗量,对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可增加其续航里程,从而减少动力电池更换次数、降低使用成本。我国《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5年,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乘用车降到4.0L/百公里,未来我国汽车玻纤用量仍有望增加。新能源车对轻量化节能降耗的需求更为迫切,将有力拉动玻纤轻量化材料的需求。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快速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分别为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其中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8%。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产销突破900万辆,市场占有率超过30%。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要求,至 2025年我国新能源新车销量占总销量的占比应达到20%。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汽车轻量化更是处于发展初期,预计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将为玻璃纤维行业带来一定需求。
  近年来国内风电产业发展迅速,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占比逐年提升。202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规划目标进一步提高新能源的比例,在 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5%左右和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2035年远景目标,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20%左右。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截至 2023年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 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6.1亿千瓦,同比增长55.2%;风电装机容量约4.4亿千瓦,同比增长20.7%。政策导向将有效推动新能源行业发展,风电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玻璃纤维后续市场需求。市场对风电叶片的利用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发电机组向大型化发展,风机的叶片长度将不断增加,叶片的轻量化、高强度、低成本也将成为相关复合材料未来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也为原材料制造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高模量玻纤等新材料需要不断实现自身性能的突破,从而满足风电叶片更长、更轻、更强的应用需求。随着风机叶片朝着大型化趋势演变,每千瓦风电叶片所需玻纤、碳纤以及芯材用量将增加,将拉动对高性能玻纤的需求。
  在化工防腐领域,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加强,各类环保工程建设方兴未艾,复合材料在脱硫、防腐存储、石油储运等领域迎来快速发展。除此之外,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复合材料制品在现代农业、畜牧养殖、体育休闲以及办公日用、医疗康复等领域,也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复苏和结构调整,以及高新技术的发展,传统工业材料的更新换代,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玻纤及其复合材料将加速在新兴领域的渗透,未来有望提振玻纤需求。
  公司深耕玻纤行业多年,在技术储备、产品类型、生产工艺、客户资源等均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注重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严抓产品的质量,不断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巩固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公司密切关注市场需求,以科技创新为抓手,推动产品迭代升级,提高公司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以此获得更好的市场及发展机会。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是以叶蜡石、石英砂、石灰石等矿物为原料,配合纯碱、硼酸等化工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具有结构稳定、质量轻、强度高、耐高低温、抗腐蚀、隔热、阻燃、电绝缘等多种优异性能,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建材、轨道交通、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子电器、新能源、环境工程等领域,属于国家倡导优先发展的新材料领域。
  公司主营业务为玻璃纤维及其玻纤制品、玻纤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国内外用户提供高性能复合材料一体化解决方案,拥有从玻纤生产、玻纤制品深加工到玻纤复合材料制造的完整产业链。主要产品包括玻纤纱、短切毡、湿法薄毡、玻纤织物、复合隔板、涂层毡、网格布、热塑性玻璃纤维及制品等,为短切毡及湿法薄毡细分领域领军者。玻纤纱是玻纤制品的基材;短切毡广泛应用于汽车车顶棚、货车箱体、 卫浴洁具、大型储罐、透明板材等多个方面;湿法薄毡可用于内外墙装饰、屋面防水、电子基材等方面;复合隔板可应用于蓄电池中;涂层毡可应用于建筑建材中。产品畅销全国 30多个省市,并远销北美、南美、欧洲、中东、东南亚、大洋洲、非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除玻纤业务外,通过子公司天马集团进行树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不饱和聚酯树脂、胶衣树脂及辅料、乙烯基酯树脂、玻璃纤维制品、玻璃钢制品、丙烯酸树脂及羟脂、玻纤粘结剂及乳液等精细化工产品,不饱和聚酯树脂可以与玻璃纤维等材料组成复合材料,拥有轻质、高强、多功能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工业、交通、运输、国防、电子等领域,公司树脂业务产品是玻纤复合材料的重要原材料,是公司主营业务的产业链延伸。
  (二)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业务模式分为采购模式、生产模式、营销模式三大块。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比价采购的方式选择供应商。
  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公司采购工作实行以采购部为核心的统一管理。相关部门制定生产所需物资的采购计划;技术中心负责制定、审核、批准重要物资的采购技术文件和重要物资清单;采购部负责组织对供应商的考核与评价,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负责按采购计划实施采购;质控部负责对采购产品进行检验、试验和验证,并参与供应商评价。
  2、生产模式
  公司的主要生产模式是以销定产,采取柔性生产方式。销售部与国际贸易部根据订单签订情况、生产销售情况、库存情况,结合车间生产能力,向生产调度中心填报销售计划或订单;生产调度中心根据销售计划或订单,向生产部门下达生产计划单,调整生产线产品品种及规格,同时向采购部下达材料采购计划单,并通知检验、仓储等相关职能部门。
  3、营销模式
  公司外销产品采用“经销商+展会”模式。一方面由经销商采购公司产品,以“常海”品牌进行销售;另一方面通过国际、国内定期行业展会展示产品、接洽国外客户。公司参与的主要展会包括:世界最大的复合材料展会法国JEC展会,中国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美国复合材料展览会,新加坡JEC展会等。
  公司外销所采取的“经销商+展会”模式,具体而言是指公司通过展会与潜在用户接触并结成销售关系;为节省外销成本,公司对外销售设置区域独家经销商,即公司产品直接销售给经销商,经销商再销售给终端客户。
  公司与经销商签订一定期限指定区域的独家经销协议,销售价格基于公司定价政策,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微调。具体发货时间视客户订单需求并结合公司生产计划安排确认;公司收到客户订单后,开具形式发票交客户确认;发货完成后备全整套单据,开具正式发票。货款结算则根据客户信用情况,采取L/C(信用证)结算、T/T(电汇)结算、D/P(付款交单)结算以及上述结算方式的组合。
  公司内销产品采用直销和代销模式,直销模式利用报刊杂志等广告方式,直接面对终端客户销售。
  (三)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盈利水平较上一年度明显下滑,主要因素有:①经济恢复发展不及预期,全球消费疲软,玻纤应用细分市场需求增长不及预期,市场终端需求疲软,国内玻纤应用传统市场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速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玻纤行业价格下滑,公司玻纤产品的销售额和毛利率同比出现下滑。②行业前期产能快速扩张导致供需失衡,行业竞争剧烈,部分产品价格屡创新低,行业库存积压。据中国玻纤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我国池窑纱总产量达到687万吨,同比增长6.6%。部分细分市场需求虽有所增长但幅度较小,难以缓解因前期产能过快增长而导致的供需失衡问题。从而影响利润水平。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降低9.6%,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1.4%。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生产及市场情况,采取积极的市场策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销协调效率,努力开拓市场,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比重,产品出货量实现同比持平;非经常性损益相较于 2022年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及所得税费加计扣除减少。同时,公司加强质量管理和提升生产稳定性,持续改进生产工艺和优化产品结构。
  (四)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拥有从玻纤生产、玻纤制品深加工到玻纤复合材料制造的完整产业链的玻纤企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无纺玻纤制品综合生产企业之一,也是国内少数能制造高端玻纤毡制品并不断进行制品深加工的高新技术企业。产业链的完整,使得公司能够按照产品需求调节上游产品性能,提高玻纤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与产品开发周期,并能通过产业链的拉长转移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品牌与产品质量优势
  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注重产品质量,并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确保产品从原材料采购到产成品出库的每个环节均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通过适当的奖惩措施,来使员工重视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优质率。采取责任承包制,提高车间员工的责任心及积极性。通过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并对产品进行严格检测,确保产品出厂的质量水平。正是在如此严苛的条件下,公司“常海”品牌才为广大客户所认同和接受,短切毡、湿法薄毡才能成为细分行业的龙头,拥有一定话语权。公司坚守诚信,以优异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售后服务赢得客户的信赖,逐渐形成了优良的口碑及品牌效应。
  2、产业链优势
  公司拥有以玻纤纱、玻纤制品及玻纤复合材料为主的纵向产业链,及子公司天马集团以玻纤纱、玻纤制品、化工类产品及玻璃钢制品为主的横向产业链。通过整合,公司实现了横纵向产业链的延伸,形成了产业链优势,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公司与子公司天马集团在原料、产品、设备、客户等方面存在极高的相关度,子公司天马集团生产的化工辅料是公司现有各类玻纤制品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天马集团玻纤增强材料产品则使用了公司生产的短切毡、薄毡等玻纤制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玻纤纱—玻纤制品—树脂—玻纤复合材料产业链。同时,公司对相关业务资源进行优化配置,降低了原料成本和相关费用。公司将天马集团经营管理工作和技术研发工作纳入公司整体规划中,双方取长补短、统筹资源、共同提高,从而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通过销售团队的整合,公司将与天马集团在市场开拓、客户资源共享等方面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从而取得并分享更为广阔、优质的市场资源,实现共同发展。
  3、持续创新与研发优势
  公司及全资子公司都是高新技术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两化融合试点企业、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江苏省百强创新型企业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子公司天马集团是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省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战略新兴产业标准化试点示范企业等,建有江苏省玻璃钢/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不饱和聚酯树脂工程研究中心和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
  依托于公司技术创新平台和专业高效的团队,确保公司技术水平和产品研发创新能力始终保持高水平。目前公司已建有两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主打产品高性能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极致化同步研发从玻纤原料、原丝、短切原丝毡到复合材料深加工全产业链工艺技术和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填补汽车轻量化关键材料国内空白,市场占有率持续位于行业前列,获评国家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4、管理团队优势
  一直以来,公司都非常重视各类人才的培养,根据玻纤行业的特点,组建了具有丰富管理经验、责任心和进取心的核心管理团队,公司运营、生产、销售等关键岗位的高级管理人员积累了多年的市场开发和生产管理经验,对玻纤行业以及上下游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通过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机制,建立了稳定的管理团队、专业的研发团队、优秀的营销团队和可靠的服务团队。公司的管理团队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专业的技术实力和出色的管理能力,并根据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高效、合理的决策机制,在现有的管理基础上持续推进管理创新,逐步转变理念,不断优化和提升管理层的经营管理能力;研发团队不断壮大,坚持不断自主创新,先后开发了多项技术成果,保证了产品的技术领先地位;营销团队具有高度的市场敏感性,能够及时把握市场需求动向,挖掘潜在客户,扩大市场份额;服务团队长期从事一线客户服务,具有完善的服务理念和成熟的服务模式。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报告期内,公司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年初制定的目标,坚定发展信心,明确发展方向,采取积极的市场策略,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销协调效率。
  2023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波动、行业竞争加剧、玻纤应用传统市场需求下降等挑战,产品价格下降,进而销售利润减少,公司玻纤业务盈利水平同比下滑。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695.06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1,007.51万元,降低13.59%。营业利润33,766.68万元,较去年同期降低59.42%;利润总额33,625.96万元,较去年同期降低59.57%;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29,608.45万元,较去年同期降低63.77%;归属于母公司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28,136.48万元,较去年同期降低53.66%。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1、强化技术研发
  为了保障技术能力、市场竞争能力持续提升,公司不断提升在研发方面的投入,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公司建有江苏省特种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非织造特种玻璃纤维制品工程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三大研发平台。2023年度,公司共投入研发费用13,189.0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5.06%。报告期内,公司结合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首先集中资源解决现有产品的技术难点,同时强化技术研发、工艺技术管理的规范性,实现了为客户大规模提供持续稳定品质产品的能力。公司通过技术改进、工艺提升,公司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在下游企业的应用得到了更好的认可。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19个产品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拥有有效专利153件,其中发明专利45件,实用新型103件,外观专利5件。子公司天马集团主导和参与制修订国标41项、行标9项、团标 5项。目前公司已建有两个省级示范智能车间,主打产品高性能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极致化同步研发从玻纤原料、原丝、短切原丝毡到复合材料深加工全产业链工艺技术和自动化智能化装备,填补汽车轻量化关键材料国内空白,市场占有率持续位于行业前列,获评国家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2、节能减排降碳,加快绿色转型升级
  公司紧抓数智化发展机遇,实施清洁能源替代、节能减排降碳改造、持续更新环保设备及推进生产线工艺改造,不断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先后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和省级绿色工厂称号。通过数字化赋能,提升公司业务质量和效益。加快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建立生产能耗管理系统,智慧配电系统等建设,不断夯实装备智能化、操作无人化的数字化基础。
  3、加强产品质量管控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强化对生产过程的控制力度,执行标准、操作标准的自觉性增强,从根本上杜绝低级质量问题的发生。全面做好质量信息反馈的总结和整改,确保整改落实到位、见到实效。加大质量教育力度,营造全员关心质量、关注质量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工作质量、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生产部门严格遵照公司的生产管理制度,生产工作有序顺利开展,促进了公司的生产效率。
  4、持续推进项目建设
  为满足公司中长期发展战略和产能布局的需要,进一步完善从原丝生产、制品加工到复材制造一体化的玻纤生产产业链,增强公司的行业竞争力,公司拟投资建设 6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智能制造基地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现有产能将得到进一步扩充,产品结构更加合理,成本优势更加明显,同时拓展了产品的应用领域,完善公司的产业链布局,增强了公司的行业竞争力,有力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报告期内,该项目一期建设进度按计划稳步开展。
  5、完善业务体系,增强核心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扩充产能,优化和提升产品性能,完善公司的产业链布局,公司子公司天马集团拟将原有的一条年产3万吨玻璃纤维池窑拉丝生产线升级改造为一条年产8万吨高端高性能玻璃纤维及特种织物生产线,该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 8万吨高端高性能玻璃纤维及高性能特种织物的生产能力。本项目建成后,公司的现有产能将得到进一步扩充,产品性能得到优化和提升,完善公司的产业链布局,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中高端市场占有率,有力促进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天马集团已于 2023年年底启动对该项目的技改扩建。
  6、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持续推行成本管控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内部控制管理的提升也是重中之重,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利于规范公司的治理结构,并完善对子公司的控制和管理,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组成的治理结构体系,持续规范信息披露事务;完善财务管理和财务报告,加强各类资金管理,规范销售、采购等生产管理流程,不断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管理;加强资产管理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强化对子公司的生产经营、财务情况的管理。同时,公司持续推行成本管控,通过提高生产智能制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不断完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减少非必要工序,优化产品生产周期并提高产品良率;加强供应商管理与协同,采购比价竞争进一步充分化,降低采购成本;加强预算管控,减少非必要支出,合理避免企业资源浪费等方式,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在企业经营规模扩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企业盈利水平。
  7、践行以人为本,追求和谐发展
  公司紧抓“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严格执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建立起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福利保障体系。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员工的培训工作,提升员工的业务水平和岗位技能;同时,加大研发力量和扩充研发团队,突出高技能、高技术人才培养和专业技术力量的储备。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8、修订公司管理制度,优化公司内控水平
  公司已经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股东权益保障规范体系,形成了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为权力、决策和监督机构,与管理层之间权责分明、各司其职、有效制衡、科学决策、协调运作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保障全体股东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董事会各专门委员会按照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相关制度规范运行,充分保障公司的稳健发展和股东权益不受损害。 报告期内,根据《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等法律、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为落实独立董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对公司的部分管理制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同时,公司积极组织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参加上市公司多种专题培训、制度学习,强化了公司董监高履职能力和合规守法意识,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和规范运作能力,降低了公司运营及监管风险。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公司将继续夯实主业,紧跟市场趋势,结合上下游产业的发展,储备核心技术,稳步开拓产品市场,持续做好经营管理,努力提升公司业绩,树立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以更好的成绩回报广大股东,为社会做出贡献。
  1、顺应产业发展趋势,推行绿色生产,增强发展新动能
  绿色转型已成为全球产业发展的主流,公司产品从研发到生产、流通等各环节都朝着绿色方向转变,力争实现整个产业链的低排放。随着“十四五”战略规划以及国家“3060”双碳目标对产业绿色化提出更高的目标与要求,将逐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公司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坚定投入数智化转型,不断拓展和提升产能,通过创新中心项目升级工艺装备,优化布局,实现数字化、智能化、低碳化、绿色化,力争实现有数字化能力加持的智能制造工厂。
  2、坚持高目标驱动,持续推动业务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创新驱动、智能引领、变革提效、成套高端”年度方针为引领,更好满足客户需求,加快“成套化、智能化、国际化、社会化”的四化战略落地实施。紧密围绕国家发展、时代发展,从以玻纤核心技术为主,横向拓展、纵向拔高,加强前瞻性布局,构建多层次技术研发实力。继续巩固和提升在核心业务的优势地位,把传统优势业务做到极致,努力提升市场份额,稳固发展根基。把握“双碳”背景下的产业新机遇,积极探索转型进入新领域、开发新业务,布局面向未来的新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实现公司长期战略发展目标,打造国内玻纤复合材料领先企业
  (1)公司将继续巩固短切毡的领先地位,稳步提升其市场份额。
  公司短切毡主要应用于汽车车顶棚和玻璃钢,作为短切毡细分领域龙头,从规模、技术方面具有领先优势,随公司产线技改后带来的产能增加、成本下降,公司优势继续保持,目前公司已经积累了稳定的客户资源。短切毡作为汽车车顶棚的材料使用时,不但可以增加顶棚的强度、刚性、尺寸稳定性、隔热性、隔音性,而且由于短切毡重量较轻,从而可以起到减轻汽车重量的效果。下游随汽车轻量化的推进,以轻短切毡为原料的汽车顶棚有望快速增长。公司通过管理和成本优势,不断占领跨国领域原有市场,在国内车顶毡市场的市占率已超过50%,毛利和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2)公司核心产品湿法薄毡的市场前景广阔,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公司已经成为湿法薄毡市场的龙头。目前,我国湿法薄毡市场规模仅占玻璃纤维行业总规模的3%左右、且仍有部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而北美市场湿法薄毡市场规模占玻璃纤维行业总规模的30%、其应用领域更为宽广。随着国际贸易壁垒提升,作为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公司未来将重点实施湿法薄毡扩张战略,积极在国内市场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并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消除技术瓶颈,打破国外核心技术壁垒,进一步扩大公司薄毡的市场份额,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公司在薄毡市场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3)公司制定了“在现有玻纤制品基础上进行技术提升,实现质量升级产品优化,逐步向高端产品转型”的发展战略。公司将不断加大对新产品的推广力度,丰富产品种类,培养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力争将公司建成国内领先的玻纤复合材料研发平台,依靠集成创新带动原始创新,形成“核心业务、增长业务、种子业务”有机结合的完整业务结构。
  (4)公司将继续围绕新材料领域研发满足不同功能的产品,同时拓展产品的应用领域,提升产品竞争力。不断挖掘产业链上下游发展机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努力实现由点到面的转变。同时在原料端也将逐步建立与供应商的更深度的合作,确保原料价格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公司也会继续强化降本增效意识,随着公司未来产能规模的扩大,公司将通过各项管理更好地将规模效益发挥出来,全面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十四五”期间,公司将继续坚持“高效”、“创新”及“超越”三个目标,将进一步强调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产品性能,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密切关注最新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结合公司的研发情况,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充分发挥子公司的研发协同优势,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与效率,重点开发及开拓现有产品,重视专利技术的积累和应用,使产品技术性能、指标达到领先水平。
  (二)经营计划
  结合公司战略发展的目标及产品市场开拓情况,2024年度经营计划,具体重点工作如下:
  1、稳步推进各项目建设
  公司将根据长期的发展战略有序推进各项目的建设,并随着项目的实施,逐步释放和优化公司的产线产能,丰富公司产品结构,全面提升生产经营销量和市场响应速度,全力推动玻纤制品及化工产品的营销,为客户营造一个具有大规模供货能力、品优质稳的优秀供应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2、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研发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公司将继续抓好产品技术升级,以市场需求和客户需求为导向,紧跟行业发展和市场趋势,不断加强对新领域、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的探索和创新,同时不断健全和完善技术创新体制,吸引行业内的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先进的研发生产设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展开长期合作,通过自主研发创新与合作研发的方式,提升公司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和产品开发效率,最终目标是将研发创新转化为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进而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3、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新机会,实现外延式扩展
  公司将继续利用在玻璃纤维及制品行业多年积累的经验和市场资源,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平台优势以及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探索行业内外可持续发展的新机会,重点关注与公司现有业务能够形成协同效应的行业,积极寻求双方在产品研发、生产和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协同,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结合市场情况,继续通过投资、合资与收购、兼并等多种方式,实现外延式扩展,继续提升企业的规模、竞争实力与行业影响力,实现公司持续稳定的发展。
  4、完善人才队伍建设,壮大公司组织结构
  为了保证公司中长期战略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满足各板块业务日益扩大和持续发展的需求,公司将不断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管理和技术人才的招引,增加各业务领域重要岗位的人才储备,逐步壮大各层级队伍,同时不断加强基层、中层、高层人员的内外部培训体系的建设,强化人才培训和人才体系建设,并通过公司十多年来建立起的特有组织文化特色,辅以完善的薪酬政策和激励机制,吸引并留住人才,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公司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公司业务领域的多元化突破、发展和壮大。
  5、夯实管理基础,持续管理创新
  公司将继续强化管理优势,抓好管理维度,探索管理深度。内部控制管理上,严格执行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等监管部门关于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有关规定,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内控制度,建立更为科学、高效、合理的决策系统;信息管理上,优化IT流程,实现生产管理流程化,强化高端智能制造能力;成本管理上,强化质量意识,突出过程控制,提高产销协调效率,着重强调重点原辅材料的降本增效。
  6、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提升信息披露质量
  公司将严格按照新修订的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监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继续规范信息披露工作,提升信息披露工作的整体质量,保证信息披露的及时性、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公司也将继续完善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工作机制,保持与中小投资者的日常沟通与交流,通过互动易平台、投资者咨询热线、公司邮箱等多种途径,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了解。
  未来,公司将继续深耕主业,努力将公司建设成有重要影响力的玻纤复合材料生产企业。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产品价格波动的风险
  据中国玻纤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我国规模以上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企业(不含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降低9.6%,利润总额同比下降51.4%。建材等主要应用市场需求持续疲软,表现不及预期,前期玻纤产能过快增长导致供需失衡,也使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与此同时,随着竞争对手不断加大投资规模和研发力度,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公司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风险和挑战,从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因此,公司存在因市场竞争加剧而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下跌的风险。为此,公司将着力开拓产品市场,不断优化客户结构,加大与国内外客户的业务合作,提升产品品质与安全性能,将有助于降低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对公司的不利影响。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化工产品基础材料的采购价格与国际原油整体的市场价格具有一定的联动性,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上升,天马集团的化工产品成本有所上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司产品毛利率。如果未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持续大幅波动,则不利于公司的生产预算及成本控制,将对公司的毛利率及经营业绩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原材料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将加强与供应商的沟通,与原材料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确保公司长期稳定的原材料供应,对重点原材料实现集中统筹采购,开辟新的采购渠道,有效降低原材料成本,及时关注原材料市场行情及价格波动,根据原材料价格上涨趋势适时调整公司产品价格,降低公司成本压力,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来规避风险,减少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3、市场开拓风险
  公司主要从事玻纤制品及玻纤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玻纤纱、短切毡、湿法薄毡、复合隔板、涂层毡等,业务已涵盖至建筑建材、轨道交通、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等领域。在未来,如果公司无法继续保持良好的市场开拓能力,或因市场竞争加剧等原因不能持续实现业绩增长,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会使公司面临一定的市场竞争风险,对公司各项业务的市场份额、毛利率产生不利影响,公司传统优势产品将面临竞争对手的冲击。如公司市场开拓不利,将存在玻璃纤维及制品产能利用率下滑、产能过剩的风险。为此,公司将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及竞争对手的动态,采取积极的市场策略,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及时变动完善营销策略,不断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增强抗风险能力。公司将在巩固已有客户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开拓新客户,提高市场份额。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