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中低压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所需的设备和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 产品类型:

    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系统及产品、电量传感器

  • 产品名称:

    电力监控及变电站综合检测系统 、 能效管理产品及系统 、 消防及用电安全产品 、 电量传感器 、 其他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电工仪器仪表制造;智能仪器仪表制造;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照明器具制造;电气信号设备装置制造;物联网设备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大气污染监测及检测仪器仪表制造;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物联网技术研发;物联网技术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物联网应用服务;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信息安全设备制造;工程管理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节能管理服务;合同能源管理;储能技术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充电桩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销售;电气信号设备装置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电工仪器仪表销售;软件销售;智能仪器仪表销售;照明器具销售;物联网设备销售;信息安全设备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施工;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3-30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产量:企业微电网-其他(台/套) 15.54万 - - - -
产量:企业微电网-消防及用电安全产品(台/套) 42.31万 - - - -
产量:电量传感器(台/套) 297.61万 - - - -
产量: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产品及系统(台/套) 121.08万 - - - -
产量:企业微电网-电力监控及变电站综合检测系统(台/套) 226.86万 - - - -
销量:企业微电网-消防及用电安全产品(台/套) 43.40万 - - - -
销量:企业微电网-其他(台/套) 17.14万 - - - -
销量: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产品及系统(台/套) 125.02万 - - - -
销量:企业微电网-电力监控及变电站综合检测系统(台/套) 228.57万 - - - -
销量:电量传感器(台/套) 299.26万 - - - -
企业微电网-其他产量(台/套) - 31.75万 21.82万 - -
企业微电网-其他销量(台/套) - 29.48万 21.30万 - -
企业微电网-消防及用电安全产品产量(台/套) - 41.85万 - - -
企业微电网-消防及用电安全产品销量(台/套) - 45.44万 - - -
企业微电网-电力监控及变电站综合检测系统产量(台/套) - 200.35万 - - -
企业微电网-电力监控及变电站综合检测系统销量(台/套) - 198.14万 - - -
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产品及系统产量(台/套) - 105.85万 - - -
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产品及系统销量(台/套) - 103.90万 - - -
电量传感器产量(台/套) - 304.32万 301.02万 - -
电量传感器销量(台/套) - 304.38万 294.37万 - -
消防及用电安全产品及系统产量(台/套) - - 75.37万 - -
消防及用电安全产品及系统销量(台/套) - - 70.09万 - -
电力监控及变电站综合监控产品及系统产量(台/套) - - 184.91万 - -
电力监控及变电站综合监控产品及系统销量(台/套) - - 183.37万 - -
能效管理产品及系统产量(台/套) - - 102.38万 - -
能效管理产品及系统销量(台/套) - - 101.60万 - -
消防产品及系统产量(台/套) - - - 36.53万 -
消防产品及系统销量(台/套) - - - 35.65万 -
用户端智能电力仪表产量(台) - - - 261.45万 221.67万
用户端智能电力仪表销量(台) - - - 261.24万 219.53万
电量传感器产量(台) - - - 192.16万 145.98万
电量传感器销量(台) - - - 191.47万 145.23万
能效管理产品及系统产量(台) - - - 7.71万 4.49万
能效管理产品及系统销量(台) - - - 7.67万 4.43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0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0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045.83万 2.71%
第二名
2508.45万 2.24%
第三名
1797.39万 1.60%
第四名
1385.72万 1.23%
第五名
1372.13万 1.2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8461.93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8.6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069.14万 4.55%
第二名
2050.46万 4.51%
第三名
1635.50万 3.60%
第四名
1471.00万 3.23%
第五名
1235.85万 2.7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9823.3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9.6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450.75万 2.41%
第二名
2229.66万 2.19%
第三名
1989.32万 1.95%
第四名
1656.71万 1.63%
第五名
1496.88万 1.4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8147.36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7.1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037.81万 4.28%
第二名
1696.27万 3.56%
第三名
1644.64万 3.45%
第四名
1389.14万 2.92%
第五名
1379.50万 2.9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9592.5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9.44%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345.58万 2.31%
第二名
2236.07万 2.20%
第三名
1897.46万 1.87%
第四名
1787.17万 1.76%
第五名
1326.23万 1.3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8493.96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5.84%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016.68万 3.76%
第二名
1749.70万 3.26%
第三名
1661.05万 3.10%
第四名
1592.10万 2.97%
第五名
1474.44万 2.7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564.3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0.5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315.81万 3.22%
第二名
1738.08万 2.42%
第三名
1669.71万 2.32%
第四名
1040.56万 1.45%
第五名
800.15万 1.1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475.62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7.2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841.61万 4.90%
第二名
1323.63万 3.52%
第三名
1293.91万 3.44%
第四名
1076.49万 2.87%
第五名
939.97万 2.5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145.5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1.91%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213.79万 3.70%
第二名
1766.83万 2.94%
第三名
1119.32万 1.86%
第四名
1105.39万 1.84%
第五名
940.18万 1.5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532.11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7.0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861.36万 4.86%
第二名
1355.11万 3.54%
第三名
1212.50万 3.17%
第四名
1122.72万 2.93%
第五名
980.42万 2.56%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所属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能源互联网行业,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是世界能源的发展潮流。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与现代电力系统的结合,是信息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能源互联网受到了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电网的组成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微电网,前四个环节为主干网,微电网面向终端企业用户,是主干网的延伸,是能源互联网等能源新业态的重要落地点。  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所属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能源互联网行业,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是世界能源的发展潮流。能源互联网是互联网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与现代电力系统的结合,是信息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能源互联网受到了我国乃至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电网的组成包括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微电网,前四个环节为主干网,微电网面向终端企业用户,是主干网的延伸,是能源互联网等能源新业态的重要落地点。
  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开发和延伸微电网能够充分促进分布式电源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实现对负荷多种能源形式的高可靠供给,是实现主动式配电网的一种有效形式,是传统电网向智能电网过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微电网可以分为并网型和独立型,其中并网型微电网通常与外部电网联网运行,且具备并/离网的切换与独立运行能力。
  公司聚焦在企业微电网领域,应用涵盖电力、环保、新能源、消防、数据中心、智能楼宇、智慧园区、智慧工厂、市政工程等多个领域。微电网市场是容量巨大的长尾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微电网应用场景
  1.政策持续出台,促进微电网行业加速发展
  1.1国家“双碳”、“双控”政策推动高耗能企业对能耗监测系统建设需求提升
  自“十四五”提出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以来,我国各地稳步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同时,国家和地方也相继发布文件,对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进行管控,对部分企业进行停产限产、能耗监测等方面的规定。随着“双碳”、“双控”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企业在能效管理方面的重担加大,对能效管理的需求也随之提升。另外,政府对高能耗企业的监控愈发严格,将直接促使大中型高能耗企业对能耗监测系统建设需求提升。
  1.2分布式新能源发展推动企业微电网系统建立
  近年来,以分布式光伏、储能、充电桩等为代表的新能源发展迅速。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提到,要鼓励具备条件的用户发展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2022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切实做好分布式光伏并网运行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做好分布式光伏接网工作,加强接入能力评估,强化安全运行条件,实现分布式光伏精准监控调度;规范涉网技术参数,保证分布式光伏并网性能。
  1.3拉大电力峰谷价差,引导电力用户加强电力管理,优化用电曲线
  随着分布式新能源的逐渐普及和占比提升,带动配网升级需求,微电网能有效实现能效管理、优化企业内部运行,缓解新型负荷的并网压力,分布式新能源的发展将推动企业微电网系统的建立。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要求完善峰谷电价机制,科学划分峰谷时段,合理确定峰谷电价价差,上年或当年预计最大系统峰谷差率超过40%的地方,峰谷电价价差原则上不低于4:1;其他地方原则上不低于3:1。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提出“扩大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行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一是扩大上下浮动限制,上游煤价的变化将更大幅度地传递给用电企业;二是高耗能企业不受浮动上限限制。
  2021下半年开始,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电力紧张的情况,尤其是2022年夏季极端天气影响下,部分省份出现拉闸限电。一旦用电紧张,高耗能企业用电成本将会大幅增长,从而倒逼高耗能企业加强电力管理,合理规划错峰用电、节能控耗,减少电费支出。
  1.4电力市场化的背景下,企业电力管理需求提升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来推进全国电力市场体系的建设。2021年10月,发改委809号文提出,取消工商业目录销售电价后,10千伏及以上用户原则上要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直接向发电企业或售电公司购电),暂无法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的可由电网企业代理购电。2023年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作的通知》,提出各地要适应当地电力市场发展进程,鼓励支持10千伏及以上的工商业用户直接参与电力市场,逐步缩小代理购电用户范围。
  工商业用户直接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从此用户不再只是使用者和接收者,也是生产者、交易参与者、套利者、聚合者、响应者,这种用户形态和商业模式的变化,将加速释放电费管理、电力数据分析管理、市场交易工具等的需求,在电力市场化的背景下,企业电力管理的需求进一步提升。
  2.企业微电网市场需求多样,潜力巨大
  企业微电网市场需求多样。目前市场对用电端感知设备、数据传输网关以及配套的数据服务云平台的需求较为明显,主要源于用户可靠、节约、高效、安全、有序用电的需求和相关政策引导。用户需要全方位的智慧用电数据服务,对企业的能源使用进行统一管理与调度。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企业用户将不仅仅局限于可靠用电的需求,还将往绿色双碳、高效运维、智慧用电、柔性调度等方面延伸。
  企业微电网系统潜在市场容量巨大。根据国家电网统计,我国供电电压等级大于等于10kV的工商业用户超过200万户,若企业微电网系统的平均单价为100万元,则远期潜在市场容量将达到2万亿元。目前企业微电网系统的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假设渗透率为40%的情况下,市场规模达到8000亿。
  3、公司专注于从事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系统,具有完善的产品生态体系,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公司专注于从事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智能电力运维、能效分析、电气安全等多方面解决方案,并结合互联网、物联网和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了企业微电网能源可视化管理和能源数据服务。公司具有完善的产品生态体系,涵盖多个功能模块,通过不同功能模块的组合配置,可以针对不同行业需求,快速给客户进行个性化定制,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
  公司专注于从事中低压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所需的设备和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是一家硬件生产与软件开发相结合的高新技术企业与软件企业,具备为用户提供可靠、安全、节约、有序用电及智能化运维管理等多方面系统解决方案的能力。结合物联网和边缘计算技术,公司现已推出多套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的云平台与系统解决方案,并基于这些方案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进行细分,实现了企业微电网能源可视化管理和能源数据服务,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化需求,形成了通过为客户提供更多附加价值的方式带动硬件销售的模式。
  公司产品包括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系统及产品和电量传感器等,从电量传感器、电力测控与保护装置到边缘计算网关、云平台,形成了“云-边-端”完整的产品生态体系。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系统及产品包括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能效管理系统、电气消防及用电安全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及相应配套所需的端设备(用户端智能电力仪表、边缘计算网关等)。
  报告期内,公司主推AcrelEMS能效管理平台(EMS2.0),通过在“源网荷储充”各个节点安装监测分析、保护控制装置,将边缘计算网关采集数据上传至平台,平台根据电网价格、用电负荷、电网调度指令等,调整各系统控制策略,使企业内部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提升效率,降低企业用电成本。
  公司目前已经完成三个产品升级阶段,一是从硬件(含嵌入式软件)发展到EMS1.0阶段(23个子系统模块),具备自动化、数字化特征;二是EMS1.0发展到EMS2.0的阶段,实现了平台化,打破信息孤岛、互联互通的特征;三是EMS2.0发展到EMS3.0(安科瑞微电网智慧能源平台)阶段,在EMS2.0平台的基础上并入光储充平台,真正实现源网荷储充一体化柔性控制,实现互联、互通、互动,报告期内,EMS3.0已完成产品研发架构,已有试验项目在运行中。EMS2.0的核心优势在于打通了各个功能模块,整合了平台,基于大量的服务案例分析,公司聚焦了十几个行业推出了行业解决方案,对比过去产品模式和销售模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品模式打造平台叠加行业应用,销售模式采用设计院叠加行业进行推广,同时发展系统代理商进行安装、调试、售后及运维。
  EMS3.0是基于公司多年企业能效管理领域的实践积累,结合绿色能源发展战略、“双碳”目标、电力市场变革等政策方针推出的适应未来五年微电网市场发展的产品方案,自2023年推出以来,已有数十个项目在运行,在打造满足新型电力系统要求的微电网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先发优势。
  EMS3.0运用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通讯及AI技术,帮助企业用户应对面向未来能源结构下企业微电网能源管理需求。该平台除对企业变配电系统、光伏发电、储能系统、充电设施、用电负荷等,进行泛在监控、诊断分析、运维管理外,还根据发电/用电预测、电价政策、虚拟电厂等市场信息,帮助用户实现能源成本最优或绿色用电目标下的“源网荷储充”优化运行控制。
  报告期内,国内市场需求情况较为复杂,不同行业表现各异,下游行业显著分化。得益于EMS2.0与EMS3.0的积极推广,公共事业、新能源及产业园区领域在销售收入中的贡献显著提升。未来公司将紧密跟踪行业需求动态,灵活调整销售策略,以迅速适应行业变革。
  海外市场方面,展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与需求增长潜力。公司正加大对出海业务的投入,已在全球超过120个国家成功拓展客户群,其中东南亚与欧洲市场贡献尤为突出,两者合计占比超过50%。当前,我们正加速海外渠道布局,在亚洲、欧洲、中东、非洲、南美洲及北美洲等多个区域设立了代理商与经销商网络。针对不同区域市场的独特需求,我们已定制了相应的产品解决方案,涵盖元件、项目型系统以及新能源相关产品和平台,并成功探索出有效的销售模式。展望未来,这些产品与服务将进入快速推广阶段。
  安科瑞微电网智慧能源平台
  二、经营模式1、研发模式
  公司围绕企业电力用户对可靠用电、安全用电、节约用电、有序用电的需求,结合各行业用电特点、用户痛点及相关政策法规,制定了公司产品方案和技术平台的中长期研发规划。公司以自主研发创新为根本,同时也充分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及其它社会资源,开展产学研、合作开发等形式的研发活动。
  (1)自主研发模式:公司自主构建了“基础研发+产品研发事业部+行业事业部”的三个维度矩阵型研发组织架构。产品研发事业部按企业微电网中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开展“云-边-端”及传感器层的产品研发和技术支撑;基础研发专注共性技术、技术平台标准化及前沿技术预研方向,着眼未来;行业事业部研究不同行业客户需求和行业发展,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源-网-荷-储-充+运维”整体解决方案。三个维度的研发工作中,人才采用矩阵式管理,充分发挥研发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研发效率。
  (2)合作研发模式:公司依托自身研发能力,结合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开展各类合作研发项目。通过此模式,公司形成了“合作研发-消化吸收-持续创新”这一借助外力的技术创新路径,既能有效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前沿技术和新产品研发速度,降低研发风险,同时也能提高研发团队人才的培养质量。
  两种研发模式互通互补,赋能公司科技创新持续发展。
  2、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原材料采购管理制度,包括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采购过程控制、数据分析控制、纠正预防措施、风险管控等。
  (1)供应商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导入体系,根据制度要求建立了《合格供方名单》。
  (2)采购过程控制
  对合格供应商公开竞标。由财务部监督,中标配额由质量部、生产部、采购部评审后对外公布。物流部根据审批完成的采购计划,通过ERP生成采购订单并实施采购。
  (3)数据分析控制
  根据年度销售及往期用料情况制定采购计划,合理确定各种原材料的采购数量,保证生产交付。
  (4)风险管控
  建立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在采购过程中识别风险和机遇的内容(主要交付、质量),对风险分析判定风险等级并采取应对措施。
  3、生产模式
  公司产品的生产采用以下三种模式组合:
  (1)按库存生产模式。针对部分常规产品,由计划部门根据订单历史数据及市场需求信息进行预测,做适当的成品库存,以缩短产品的交付周期。
  (2)按订单/项目生产。根据客户定制化需求或具体项目需求进行排单生产。由生产运营平台负责生产交付。公司以市场相对成熟的集成电路与各种电子元器件、定制件、结构件为原材料,生产制造过程包括PCBA加工与检测、软件烧录、整机装配、精度调校、参数配置、出厂检测等环节。
  (3)委外加工模式。将部分低附加值、加工工艺简单、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如PCBA加工等非核心工序)委托给经公司考核合格的专业厂家实施,公司负责外协过程的质量监督与飞行检查、加工后的进厂抽检等。而产品的软件烧录、精度调校、参数配置、功能检验等核心工序均由公司自行组织完成。
  4、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模式包括“直销+经销”、“线上+线下”、“国内+国外”的方式,实现了对市场较为完整覆盖。公司在国内市场采用直销、经销和电子商务销售模式,国外市场采用电子商务模式为主。
  (1)直销
  直销模式,包括招投标方式销售以及聚焦行业客户直接下订单向公司进行采购。公司销售区域覆盖全国各省级行政区域。公司配备专职销售人员和技术售前人员,实行区域经理负责制,全面负责本区域的市场调研、客户需求发现、挖掘、分析、招投标、销售、服务等一系列活动。公司在多个区域设立办事处,并配置行业经理和项目经理,为该区域进行技术服务,解决售前、售中、售后的技术问题,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
  (2)经销
  (3)电子商务模式
  公司每年末与经销商签订次年度特约经销协议,经销协议约定产品定价和结算方式,对销售数量、产品类型等未予约定。经销商当期采购的产品当期能够实现销售,无需提前备货,期末一般也不存在压库现象。公司在京东、天猫、亚马逊等电商平台均设立了销售渠道,开发了“安科瑞直通车”线上官方旗舰店,并建立了德国、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英国、西班牙等国的官方网站。客户可通过在线咨询并在线自助下单,快速完成样品采购。公司获取精准客户需求后,通过线下当地销售团队或代理商为客户提供后续服务及技术支持等。
  三、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伴随能源互联网的兴起以及碳中和、碳达峰等系列热点驱动,市场呈现行业需求增长、技术要求多样化的趋势。经过在行业内多年沉淀,公司具备了大量的客户储备和技术储备,熟悉各行业用户需求和商业模式,保持灵敏的市场嗅觉,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兼顾规模化、定制化生产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在研发方向、销售渠道、产品推广等方面全面提高,不断进行产品转型升级,以互联网工具和云平台为用户提供服务,紧随市场热点,配合政策导向,结合市场需求推出更多细分解决方案,同时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后续公司将重点推进储能、光伏等新能源领域的业务开拓,提供智能微网-光、储、直、柔控制系统,并按电网分时电价及负荷情况制定控制策略,为用户降低用电成本。公司所处行业市场需求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受经济下行和国际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市场环境仍存在一定风险。公司将持续推进产品模式和销售模式创新,不断完善经营布局,提升管理水平,积极应对市场变化。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优势
  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中低压企业微电网能效管理所需的设备和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被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评为智能电网产业重点企业之一。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宗旨,形成了自主研发、技术引进、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等多种研发模式,同时,公司已建立了技术覆盖面全、核心力量突出的研发队伍,在电工仪器仪表领域具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和科研创新能力。公司具备比较完整的产品线,产品结构优良且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具有可观的市场前景。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在逐步建立商标护城河,在多个行业分类中已取得中文、英文、图形商标,已获得证书的专利440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212项、外观设计专利197项,拥有软件著作权325项。
  (2)生产优势
  公司的生产基地——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是江苏省两化融合的试点企业,拥有功能完善的产品试验中心,通过多个核心功能模块的生产模式,实现了耗时短、低成本、高毛利、功能丰富的智能电力仪表的生产特性,突破了“小批量、多品种”的行业特点导致的生产成本高、周期长等难题。
  报告期内,公司拥有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批准的产品认证证书和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的产品认证证书共119个。
  (3)市场优势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公司在企业微电网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参与了诸多国内外大中型终端用户侧的智能用电系统的集成项目,其中国内项目包括沪昆高铁线多个火车站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分行电力监控系统、上海通用汽车能耗管理系统、北京社会管理学院、天狮大学城宿舍远程预付费系统等等;国外项目包括赞比亚恩多拉体育场电力监控系统、柬埔寨金边豪利花园远程预付费系统等等,丰富的市场经验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在产品质量和技术服务方面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为稳固行业内的市场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管理优势
  公司拥有一支稳定专业的管理和研发团队,多年来与公司共同成长,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与管理、研发能力。公司不断的吸纳各年龄层的人才,使核心团队力量不断增强。公司设立了健全严谨的考核制度,并通过实施股权激励的措施,保证了团队的凝聚力,保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经营管理和人力资源风险,虽然公司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和人才储备,并通过在全国设立办事处等有效措施来稳定和壮大优秀人才队伍,但是,随着公司经营规模和销售区域的不断扩大,公司的资产、业务、机构和人员都得到进一步的扩张,公司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趋于复杂化,对公司管理团队的管理水平及驾驭经营风险的能力带来一定程度的挑战。如果公司不能体现出管理层的统筹与协调能力,或是公司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人才发展等不能适应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将给公司未来的经营和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解决方案:针对以上风险,公司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积极探索高效管控机制。公司管理层将加强学习,提高管理层业务能力,逐步强化内部管理的流程化、体系化,使企业管理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最大限度的减少因管理失误造成的公司损失。
  2、毛利率下降的风险,随着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人力成本、研发成本的上升,如果公司产品更新换代能力和产品成
  本控制水平下降,则公司毛利率存在下降风险。解决方案:公司将不断加大市场和研发投入,实施产品差异化竞争策略,在产品线上努力走上游,不断的研究新的细分市场,推出新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研发能力和采购议价能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应对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3、应收账款风险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业务逐渐增多,因系统项目验收周期较长导致应收账款规模增加。此外,公司针对不同的客户(如规模、财务状况、合作年限、银行信用等)采取不同的结算方式,给信用较好的客户给予一定的信用期。若宏观经济环境、客户经营状况等发生急剧变化或账龄较长的应收账款过大,则可能使公司资金周转速度与运营效率降低,存在流动性风险或坏账风险。解决方案:一方面,公司将密切关注外部环境变化趋势,适时制定严格的销售回款考核制度,加强对客户的信用考察,最大限度地降低坏账风险;另一方面,针对应收账款制定了稳健的会计政策,加强对账期较长的应收账款的催收和清理工作,逐步降低应收账款余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改善公司经营现金流,努力降低应收账款带来的风险。
  4、公司微电网研究院建设逐步完成及公司生产基地陆续扩建,使得公司固定资产规模增加,每年将增加固定资产折旧。虽然公司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但如果未来几年公司市场开拓不力,公司所扩张的产能将会出现部分闲置,可能存在着净资产收益率下降的风险及费用增加的风险。解决方案:公司将进一步开拓市场,增加市场占有率;加快新产品研发进度,将更多的新产品投放市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