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为金融机构及其高端客户的资产管理和资产托管业务提供整体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的应用软件及增值服务。

  • 产品类型:

    定制软件开发和销售

  • 产品名称:

    资产管理产品服务业务 、 托管产品服务业务 、 数据应用系统业务 、 泛资管运营管理数字化系统业务 、 投资管理业务数字化 、 金融行业专业技能咨询 、 金融IT综合服务业务

  • 经营范围:

    计算机软件的技术开发、咨询(不含限制项目)、销售及售后服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计算机系统集成的技术开发;计算机硬件及外部设备的开发及销售;软件业务外包及相关服务;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业务流程外包、金融信息技术外包、金融知识流程外包、金融信息数据服务;金融信息咨询;房屋租赁。许可经营项目:人力资源服务(不含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劳务派遣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5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5.06%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3.93亿 24.67%
客户二
5592.79万 3.51%
客户三
4261.24万 2.68%
客户四
3840.97万 2.41%
客户五
2844.70万 1.7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898.29万元,占总采购额的37.28%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514.08万 9.57%
供应商二
1468.70万 9.28%
供应商三
1300.57万 8.22%
供应商四
927.06万 5.86%
供应商五
687.89万 4.3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3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1.40%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2.69亿 19.57%
客户二
5448.66万 3.97%
客户三
4089.41万 2.98%
客户四
3453.98万 2.52%
客户五
3242.88万 2.3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589.34万元,占总采购额的40.54%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800.00万 11.07%
供应商二
1683.96万 10.36%
供应商三
1378.26万 8.48%
供应商四
880.92万 5.42%
供应商五
846.20万 5.21%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6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5.72%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4144.43万 4.02%
客户二
3597.54万 3.49%
客户三
3006.28万 2.92%
客户四
2803.93万 2.72%
客户五
2642.29万 2.5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888.71万元,占总采购额的45.58%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2204.60万 17.06%
供应商二
1240.08万 9.60%
供应商三
1079.94万 8.36%
供应商四
724.87万 5.61%
供应商五
639.22万 4.9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6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84%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4486.93万 5.36%
客户2
3695.50万 4.41%
客户3
3448.15万 4.12%
客户4
2832.59万 3.38%
客户5
2152.33万 2.5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760.51万元,占总采购额的48.24%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747.50万 20.48%
供应商2
342.23万 9.38%
供应商3
325.48万 8.92%
供应商4
199.28万 5.46%
供应商5
146.02万 4.0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2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10%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885.98万 4.40%
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662.87万 4.06%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381.18万 3.63%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338.95万 3.57%
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255.96万 3.4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474.02万元,占总采购额的47.26%
  • 上海浩慨贸易有限公司
  • 北京长得瑞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北京讯创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东吴在线(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上海浩慨贸易有限公司
676.38万 21.69%
北京长得瑞华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266.36万 8.54%
北京讯创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235.29万 7.54%
东吴在线(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180.00万 5.77%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116.00万 3.72%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公司主营业务持续聚焦金融资产管理和托管运营业务领域的信息化系统产品和服务支持,金融行业及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金融科技整体发展趋势、金融机构科技投入对公司的主营业务起重要影响。  1、国家政策规划顶层设计,明确金融科技重要发展地位,数字化转型趋势更加显著  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公司主营业务持续聚焦金融资产管理和托管运营业务领域的信息化系统产品和服务支持,金融行业及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金融科技整体发展趋势、金融机构科技投入对公司的主营业务起重要影响。
  1、国家政策规划顶层设计,明确金融科技重要发展地位,数字化转型趋势更加显著
  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按照“2522”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加快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中国人民银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以及中国银保监会印发了《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强调应深化数字技术金融应用,健全安全与效率并重的科技成果应用体制机制,为银行与保险机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具体方向,共同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高质量的发展等。2023年中国通信院发布《中国金融科技生态白皮书(2023年)》指出金融科技作为数字化技术在金融业的核心呈现形式持续发挥着金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作用,金融业对数字化技术应用需求不断提升,金融科技“工具箱”进一步丰富。在金融科技加持下,各类金融产品持续创新,推动个人金融业务全面数智化转型,并深入影响产业金融,推动产业数字金融创新成为热点,扩大了产业金融参与群体,支持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
  2、资本市场发展进入全新发展阶段
  2023年10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目标,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2023年2月,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成功落地,中国资本市场进入全新发展阶段。2023年7月,证监会颁布《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全面优化公募基金费率模式。2024年3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明确了以投资者为本的政策导向将给财富管理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带来巨大机会。
  3、国家信创持续加速发展落地
  根据国家提出的“2+8+N”信创体系,金融信创于2020—2021年开始提速。2022年9月国资委发布79号文,全面指导国资信创产业发展和进度。金融信创三期试点已收官,按照“先试点,后全面”的技术推广路线,现已进入存量机构全面推广阶段,参与方将扩容至全行业5000余家金融机构,逐渐由大型银行、证券等机构向中小型金融机构渗透。金融行业信创逐步进入黄金窗口,基础软硬件以及行业应用类软件都将迎来更新建设高潮,这将为金融IT厂商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
  4、金融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增加科技投入趋势持续
  伴随着新兴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持续应用落地,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发展,金融机构数字化运营模式加速推进,促使金融机构在IT方面积极投入,为金融科技行业带来业务需求及发展机会。
  2023年中国证券业协会印发《证券公司网络和信息安全三年提升计划(2023-2025)》,明确提出未来三年证券行业信息科技平均投入金额应不少于2023年至2025年平均净利润的10%或平均营业收入的7%;全面实行注册制等重大政策的落地深化、信创在资本市场的提速等都为金融机构加大科技投入提供了积极条件。
  5、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依然保持稳步发展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稳步向好,软件业务收入高速增长,盈利能力保持稳定,软件业务出口小幅回落。其中,软件业务收入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软件业务收入123,258亿元,同比增长13.4%;软件业利润总额14,591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7.9%;软件业务出口514.2亿美元,同比下降3.6%。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的主要经营活动
  公司是致力于为金融机构及其高端客户的资产管理业务和托管业务提供整体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的应用软件及增值服务提供商,是我国最早研发并推广资产管理及托管业务信息系统解决方案的软件企业之一,目前已向包括银行、基金、证券等全国400多家金融机构提供了专业的信息化系统建设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在金融机构的中后台信息化系统提供系统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的业务领域,持续保持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有关产品业务部门的核心经营指标保持良好发展趋势。
  作为中国托管机构、基金、券商、保险资管、银行理财子公司、交易所和主权基金等行业系统产品和技术服务重要的系统服务厂商,近年公司除在传统产品领域保持优势,在中台创新、信创改造、用户企业架构转型等数字化转型创新服务中持续取得专业产品落地和显著业务成果,将在后续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动力。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的经营活动:
  1、资产管理系统业务板块
  2023年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复杂变化,资管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但是无论是政策出台,还是资管行业自身抵御风险能力建设,均取得不错成绩,并在全球资管市场承压下,保持了规模的正增长。
  政策层面,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资管新规的落地实施。资管新规对资产管理业务的合规性和风险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包括禁止刚性兑付、规范投资行为、严格信息披露以及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等。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防范了金融风险,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促进了资管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除了资管新规,2023年还推出了全面注册制改革,这一改革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将公司价值的选择权交给市场。同时,完善了审核注册程序,优化发行承销制度,完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制度,并强化监管执法和投资者保护。这些改革措施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的效率和公平性,为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此外,在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例如,大力推进公募REITs常态化发行,以及在服务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促进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支持平台经济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推出更多务实举措等。这些举措有助于拓宽资产管理行业的投资范围,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然而,这些政策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例如,资管新规的实施使得一些过去依赖刚性兑付的资管机构面临转型压力,需要寻找新的业务模式和盈利点。同时,监管的加强也使得市场的创新速度受到一定影响,一些新兴的资管产品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获得市场的认可。
  总的来说,2023年资管行业发布的政策对于促进市场的规范化和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虽然这些政策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这也是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竞争力的必经之路。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逐步成熟,资管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基金层面,随着投资者对基金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不断提高,基金规模实现稳步增长。基金公司为了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需求,推出了众多创新产品,如FOF基金、养老目标基金等。这些产品不仅丰富了基金市场,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虽然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但基金行业整体业绩保持平稳。特别是债券型基金产品凭借优秀的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能力,取得了亮眼的业绩。
  在银行层面,银行理财进入全面净值化运作新阶段,对“洁净起步”的银行理财来说,要面对净值化转型和投资者刚兑预期之间的矛盾。《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将提高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规模,相应要求银行提高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优化银行资产管理结构,提升财富管理能力。
  在证券层面,2023年,证券业随着降杠杆、去通道、打破刚性兑付的业务整改完成,券商资管规模压降速率逐渐平缓。与此同时,券商正站在新的舞台上,直面与公募基金、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竞争。券商资管转型正在提速,多家券商积极筹设资管子公司并申请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加速布局公募赛道。
  在保险层面,随着资管新规逐步拉齐各类资管主体的监管标准,以及保险资管新规细则进一步明确保险资管对个人投资者的开放,过去在外界看来相对“封闭”的保险资管已变得越来越开放,逐步走入市场与其他资管主体同台竞技,保险资管公司也将从以前单一“买方”的身份向“买方+卖方”的双重身份进行转变。
  在信托层面,继资管新规和“两压一降”之后,信托业仍在持续转型变革中,2023年的信托业监管则重点围绕信托业务分类改革启动展开。业务分类新规的落地,将信托功能定位明确为“提供信托服务”,其范畴远超金融资产管理的范围,在新型业务体系中,资金端的财富管理将处于核心地位,财富管理整体的重要性大幅提升,这将持续影响信托行业发展。
  2023年公司继续巩固资产管理业务产品线在市场中的高占有率地位以及优异的核心经营指标,并持续稳定和优化核心能力以提供更加精确的专业服务。截止2023年底,公司资管核算产品线已服务超过200家资管公司用户,其中公募基金规模排名前50的机构,系统占有率超过80%,并在排名前20的机构中进一步提升系统占有率达到95%;在保持传统市场稳定的情况下,公司针对保险资管行业进行了重点突破,针对保险资管行业,截止2023年底系统占有率已经超过50%,排名前10的保险资管机构中系统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到90%。
  公司目前在资产管理业务的各个环节都研发了相应的软件系统产品,其中在中后台运营领域的系列软件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将对相关软件产品在新的技术平台上不断升级优化,从而继续保持竞争优势,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稳步提高相关产品核心经营指标,持续对公司未来的成长将起到保障作用。2023年度资产管理业务相关事业部营业收入占公司总体营业收入比例超过35%,有关核心经营指标在同业中也处于较高水平。
  在产品能力创新方面,2023年度推出的资管新产品的实用性和效能也获得行业客户的高度认可,例如利用OCR技术以及邮件分拣功能的“智录易捷”,将非标准格式的业务资料高效转化为可编辑的数字格式,显著提升了金融机构在处理非标准数据工作上的效率和精确性。同时围绕加强监管的市场要求,推出了新一代的运营风险管理系统,有效帮助资管客户降低后台运营业务风险,实现大规模、多业态作业背景下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运营质量与效率,已经实现多家客户的落地,未来可以进一步带来新的市场份额。
  在重要的监管政策落地保障方面,2023年公司产品团队通过专业能力以及落地交付的高效率,助力股票全面注册制、港股通新增交易日历优化、公募基金新固收指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管理业务、北交所新股发行上市优化、北交所信用债、北交所独立代码段一期、H股全流通、深交所债券交易规则实施三期、“让利型”基金业务、转融通证金接口优化、上交所债券借贷等行业重要创新和变更顺利开展,得到了行业客户的高度认可,充分显示了公司产品和服务能力和市场地位。
  2023年,信创在资管行业内从周边系统,一般业务系统逐渐向核心业务系统加速实施。公司资管业务条线包含运管,估值,资金等产品完成了国产软硬件的全栈适配支持,并与华为,南大通用,达梦等主流技术企业形成了深度合作关系,从数据库,服务器,操作系统等共计取得了信创认证300多项。并在多家银行,保险,基金等机构实现了实施上线。
  2023年也是人工智能发展元年,随着ChatGPT等大模型爆火出圈,AI热潮席卷全球。公司紧跟市场发展趋势,在战略规划部的统筹下,依托于企架方法论,对资管估值业务产品线的进行了技术规划,同时确立了系统未来三到五年的转型目标,强化“数据”+“业务”+“AI”互相成就的理念,以数据为中心、业务为核心、AI为场景的理念,形成核心业务系统的有效闭环,借助AI的能力反哺数据及业务持续迭代演进,丰富估值报告、财务管理、监管报送、头寸管理、运营监控等业务场景应用。
  2、资产托管系统业务板块
  公司是中国金融托管行业最大的运营产品和综合系统技术服务提供商,2023年度托管业务相关事业部营业收入和回款现金流水平持续取得稳定业绩增长。
  结合资产托管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托管机构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性能、稳定性、灵活性拓展性,帮助客户建立拓展性强、敏捷灵活、易于维护的资产托管平台,成为托管技术产品服务商的关键因素和行业壁垒,而公司托管系统的市场占有率足以证明了相关领域的能力和实力。资产托管系统业务作为公司重要业务组成部分,得益于公司在资产托管业务板块的持续、高水平投入,以及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资产托管业务产品在国有商业银行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直保持 9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公司目前在托管业务研发了全流程的软件系统产品,在行业竞争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地位,并且根据行业发展的态势,不断优化和升级托管业务综合管理系统,进一步增强公司在资产托管业务中的优势地位。
  产品创新层面,随着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和风险管控力度加大,使托管机构要不断提升风险管理能力,探索新的风险管理手段;风险防控高压,加大了托管机构风险管控难度;复杂的市场环境,衍生出多样的托管业务风险。
  公司作为资产托管系统领域的深耕者,凭借二十余年的丰富经验和对行业的深入理解,能够准确地识别和评估业务风险。基于对行业的深入了解和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2023年成功推出了资产托管“内控平台”综合解决方案。“内控平台”以“建、管、评”三大核心体系为基础,构建了完善的内控指标体系,通过数据梳理并紧密结合实际业务场景和监管合规要求制定指标规则库,致力于提供高效的风险防控能力和运营支持服务,确保各类托管业务稳定、有序地发展。
  2023年托管业务条线确立了“人工智能+”战略,在系统自动化能力之上向智能化转型,围绕生产运营,从源头治理进行渠道整合,深入挖掘智能化场景。托管部门需要处理大量的业务数据,传统的数据处理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无法满足托管部门对精准、高效的数据分析处理需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数字化运营能力,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已落地“数据归集”、“业务分类”、“多样本行情提取”、“非公募报告复核”等八种场景,助力托管部门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推动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在重要的政策监管方面,托管条线形成专业的解决方案向市场推广了银行间债券多级托管系统V2.0、沪深港通交易日历、沪深交易所债券借贷、跨沪深港京美ETF、基金通平台、A股全面注册制、新固收指引等行业性创新模块,紧跟行业政策刚性变化,通过行业最专业化的服务,满足托管客户对于金融市场政策变化的及时性需要,提升托管产品对于政策变化的敏感度,提升产品业务支撑完善度,保障金融行业客户按要求平稳落地政策。
  在信创领域,资产托管系统完成与国内主流软硬件的适配工作,确保系统具备生产级的稳定运行能力。此举不仅为托管行业提供了多样化的信创技术支持,并能够一定程度上满足不同客户的技术选型需求。我们致力于在托管行业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引领行业技术革新,为信息技术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3、数据应用系统业务板块
  公司目前主要集中在数据中台应用、决策分析应用、投资管理、委外资产管理等核心业务应用系统,未来三年规划重点发展在投资管理、资产托管、银行业务中推广数据治理及数据资产管理项目、指标中心、报表建设、管理驾驶舱、数据监控等具体业务应用。
  2023年,数据应用业务在公司战略中发挥了核心作用,通过一系列产品的优化和升级,成功地推动了公司的业务增长,并已经成为与资产管理、资产托管并列的核心业务。数据部门提供了创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如数据中台工具、产品决策分析平台、投资风险管理与绩效评估系统、委外资产数据管理平台等,这些产品不仅帮助客户更有效地分析和管理数据,也帮助客户提高了决策效率和风险管理能力。
  在主数据管理平台方面,实现了各个关联系统与主数据的数据同步,以及主数据的持续性长效治理。这些产品和服务在众多金融机构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高度评价。此外,数据应用系统采用了最新微服务架构,能够支持千万级交易及客户数据的高效快速处理,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工作效率。
  随着数据应用业务在公司的战略地位的持续深化,数据应用业务的发展可以为资产管理、资产托管和银行业务提供数据分析服务、风险评估与监控服务、业务优化建议、实时决策服务支撑。这些服务将有助于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增强客户的忠诚度,从而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未来,数据应用业务的发展和资产管理、资产托管业务同等重要,为公司持续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公司对数据应用业务部门充满信心,期待数据应用继续保持其创新性和领先性,为公司带来重要的业绩增长动力。同时,公司也将继续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以促进数据应用业务部门的发展和壮大。
  公司结合多年在AI、大数据领域的研发积累,与某全球顶级投资管理机构合作研发基于大模型的图谱化投研数据分析平台,并服务于该机构全球投资研究人员。平台功能要点包括数字化定义分析标的的分析逻辑、体系化/可视化展示分析投资分析标的、整合分析展示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投研人员可以通过本系统将科学的研究方法和逻辑实现数字化落地,并在大模型的支持下大幅度提升信息处理的数量、质量以及效率。为投研判断力、投资信息优势的提升提供数字化、智能化的支持。
  4、泛资管运营管理数字化系统业务板块
  公司一方面积极配合机构客户的信创升级改造工作,同时以此为契机,在内部推动新一代泛资管业务生态的建设,结合金融行业企架转型的最佳实践,为行业提供覆盖基础设施、技术支撑、业务组件、业务应用的全方位产品和应用解决方案。
  2023年公司结合赢时胜估值核算、资金清算、信息披露等核心产品的经验积累,赢时胜运营管理平台,逐渐形成了“以数引智,以智培新,辅助机构经营分析、决策支持”的新运营平台解决方案,充分满足机构用户对高效运营的需求。其中“产品管理”的推出,帮助资产管理机构完成了对资管运营产品的线上化管理,范了产品的要素、流程、文档,跟踪运营事件进展,实现全流程的闭环管理。此外“账户管理2.0”的推出,实现了资金类、交易类、经营类账户的综合管理,完成了账户信息的主数据化落地,进一步提升了账户管理的综合性和高效性。同时“净值披露”的研发,有效打通了资管运营上下游系统,实现了资产净值的准确、高效披露报送,为机构提供了更为透明、及时的信息披露服务,进一步增强了市场信任度。“招募说明书管理系统”通过标准化、自动化的方式,提高了招募说明书的编写效率,降低了合规风险,为机构的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了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公司还倾力打造了“运营管理App”。该App提供了安全高效的移动办理、审批服务和丰富、全面、及时的数据内容服务,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掌握业务动态,提升了工作效率。
  泛资管运营管理数字化系统业务板块在公司技术创新和业务创新的持续推动下,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实现了收益的稳定增长。未来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持续扩大,该业务板块有望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5、投资管理业务数字化板块
  公司持续在投资管理业务数字化板块持续加大投入,围绕投资和研究进行生态建设。继续完善场外交易业务场景,优化用户体验,提供满足基金公司、券商资管、保险资管、银行理财子公司等金融机构面向一级市场及场外投资标的的投资运营管理流程一体化解决方案,形成交易运营联动。同时形成独立的头寸管理系统,可根据不同岗位、不同管理角度及各家不同的头寸管理松紧度对投研、投决、投资、交易及运营过程的资金调配、风险管理提供实时、准确的持仓、资金数据,提升交易效率和风控控制。继续完善基于流式计算的实时估值引擎,持续赋能模拟组合试算、实时头寸、实时风控、投后分析、绩效考核等应用,为资管行业研究管理、投资管理、风险控制、运营管理提供丰富的生态体验,降低IT建设成本,持续为前台业务赋能。
  6、金融行业技术\服务人力资源池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做好有关产品及服务的生态建设,为金融机构提供较为稳定的技术、服务人力资源业务交付。
  (二)报告期内影响公司业绩的有关情况
  2023年以来,公司积极应对内外不确定因素影响,坚定聚焦资产管理和资产托管行业运营业务领域,持续保持优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核心经营指标表现,公司稳步拓展为金融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在促进营收规模增长的基础上,也关注业务营收、利润和现金流等核心经营指标的同步协调发展,加快加深降本增效力度,尽快消除不利于核心经营指标改善的负面因素,为后续公司业绩的显著提升做足准备。公司在进行提升运营效率和提高营收质量时,短时期内甚至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用时间换空间,来培育公司未来健康发展的新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表现持续向好,主营业务收入保持增长、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提高,经营性现金流与净利润的配比性较往年大为优化。公司保持归母净利润的增长,由于要消化历史因素导致的人力成本增长(注:2023年“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13.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65%),公司归母扣非净利润在此影响下出现一定降幅,但随着公司降本增效战略的持续加强,公司预计会在随后财务年度逐渐体现相关战略的显著效益,为在外部环境不确定可能持续影响、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改善和做强公司核心经营业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214.3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99%,其中主营业务收入157,931.7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35%;营业成本为87,470.4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32%,其中主营业务成本87,233.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39%;销售费用为3,766.5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9%;管理费用为15,633.06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6%;研发费用为44,515.8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2%;营业利润为5,803.8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15%;利润总额为5,788.6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763.6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8%;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26.13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1.2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82.7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4.53%。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2024年,公司围绕发展战略,继续致力于业务营收、利润和现金流等核心经营指标的协调发展,将保持加强对核心产品竞争力优势的投入推动,通过强有力改革实现降本增效战略效果,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经营和管理,强化营销和事业部的绩效考核/薪酬制度等奖惩体系,切实提高项目管理能力,不断调优业务和人员结构,狠抓回款保证现金流,夯实抗风险能力,促进公司核心经营指标全面改善和加强。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拥有较为丰富且稳定的客户资源优势。公司长期服务于国内的金融资产管理和资产托管细分市场及周边相关生态系统的延伸,拥有丰富的行业实际应用经验和众多的成功案例,公司在该领域的长期深耕细作和积累,树立了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品牌优势,与众多金融机构形成了长期、稳定、健康和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持续进行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已向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财务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400多家金融机构提供了专业的信息化系统建设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对于金融机构客户的行业特性和应用场景有着深度理解,能够持续高效触达客户并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对客户形成了较高粘性,成为扩展市场的可靠保障。
  2、公司拥有行业人才团队优势。公司在多年的业务发展和经营实践中形成了稳定的核心管理团队和优秀的业务、技术研发团队。公司研发骨干和技术骨干员工拥有多年从业经验,是既谙熟金融业务又精通软件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人才是软件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是软件企业的第一生产力,是软件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体现。人才的积累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公司将持续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公司业务需要不断扩充公司人才队伍并进行优胜劣汰,满足企业未来发展需要。
  3、公司始终高度重视研发投入,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升级优化产品功能、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公司一直保持对核心业务主线资产托管和资产管理系统业务高度聚焦的研发投入,使传统核心业务系统产品线形成了一套高效、快速的成熟交付实施体系,并保持一贯的产品优势,不断拓展产品业务边界,业务范围上满足境内外市场的全资产、全覆盖。同时,公司一直持续关注前沿技术发展,力求公司产品创新能够紧跟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公司持续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研发,为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使公司各产品线更适应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和金融信创的要求,使公司能结合现有优势领域,赋能行业形成新的行业生态。
  
  四、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发展趋势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为目标”,是要实现金融强国目标就必须推动金融科技高水平发展。一是金融科技以成为金融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为目标,进一步提升内在创新能力,聚焦金融业重大问题技术攻坚,推动金融业主体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丰富金融科技的内涵,让科技真正成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生产力。二是金融科技引擎作用将进一步发挥,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这一本质要求,精准支持金融强国重点领域,尤其是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更多将金融科技手段嵌入产品服务中,助力做好“五篇大文章”,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2023年12月,国家数据局等部门出台《“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聚焦工业制造、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交通运输、金融服务等12个行业和领域,明确发挥数据要素价值的典型场景,推动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从长远来看,中国金融行业将在国家金融政策的支持下,继续发展壮大,为中国经济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而随着经济变革的不断深入,金融行业将会发生更多的变化,不断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以更好地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服务。
  因此,在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加强金融安全的要求,技术驱动产业升级等影响下,金融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将持续增长,金融软件技术开发和服务业务的发展必将有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发展战略坚定聚焦为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和资产托管业务提供信息化系统解决方案的应用软件及增值服务,全力贯彻金融科技发展,不断进行金融科技智能化应用的探索和实践,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微服务等先进技术赋能金融机构,助力客户实现金融数字化转型升级。
  1、以资产管理系统和资产托管系统两条产品线为主线,进行产品整合和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全新的资产托管和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加强前中台建设,并加强其市场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以满足不同金融企业跨界经营和混业经营及创新业务开展的需要,持续保持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巩固在行业中的品牌地位。
  2、加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瞻性技术研究,持续加大对微服务技术架构的研发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研发,结合现有优势领域,赋能行业形成新的行业生态,为公司金融科技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开展基于云原生微服务生态体系的建设,搭建“大中台运营能力”体系,实现以技术和业务能力相结合快速赋能行业用户,构建一种全新的行业运作模式,即行业大中台运营服务。通过“中台能力”建设,公司充分满足市场客户金融科技转型,数据驱动的诉求。
  4、在金融科技战略指引下,赢时胜致力于加强金融信息化创新应用技术研究和落地应用,与华为、腾讯、阿里、达梦、东方通等厂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凭借与多家生态伙伴的务实合作与深入实践,对信息化创新应用建设的核心部件运用积累深度的适配经验。
  (三)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
  1、经营业绩季节性波动风险。公司金融软件主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存在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第一季度营业收入较低,第四季度营业收入占当年收入总额的比例较高,这是由于金融机构的软件系统采购主要集中在下半年,且通常在第四季度进行验收。同时,由于软件企业员工工资性支出、房租物业管理及水电费用及固定资产摊销等成本比较稳定,造成公司净利润的季节性波动比营业收入的季节性波动更为明显,不能根据季度的经营业绩情况判断全年的经营业绩,如果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不到预期水平,可能导致公司全年业绩下降。
  2、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截至2023年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为93,846.14万元,占期末总资产的比例为28.30%,2021年至2023年,公司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1.08次、1.29次、1.37次,应收账款周转率小幅变动。公司金融软件业务客户为金融机构客户,资金实力雄厚,信用良好,行业的坏账是极小的。公司已在2021年全面退出类金融业务领域,并针对有关客户破产重组和法律诉讼做好全面和及时的信息披露。
  3、管理风险。公司建立了较为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体系,为公司保持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目前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稳定,经营稳健,业绩稳定。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和战略转型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管理决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和激励机制,引进、培养和留住技术及管理人才,切实提升公司产品开发效率、软件研发能力、项目管理水平和团队管理水平都将成为公司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公司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不能妥善、有效地解决高速成长带来的管理风险,特别是在战略转型过程中如不能有效地进行整合和控制,可能就会对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4、人才风险。人才资源是软件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是软件企业的第一生产力,软件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的竞争。软件企业的人才流动性较高,本公司不可避免的面临核心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流失的风险。为吸引、保留和培养核心人员,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激励约束措施,例如部分关键人才直接持股,提高了公司核心人员的稳定性。公司上市后,能够获得更好的品牌效益,投入更多资源改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增强公司对高素质人才的吸引力和归属感。但是,上述措施并不能完全保证核心人员的稳定,如果出现核心人员流失、关键人才储备不足、人才结构失衡的情况,公司的生产经营将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随着金融科技竞争的加剧,公司将不断面临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挑战,如果未来公司不能在技术储备、新产品研发、人才引入和培养方面获得持续的积累,就有可能面临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下降的风险。
  5、技术风险。公司长期致力于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和资产托管业务信息化建设解决方案应用软件的开发和服务,经过多年努力和积累,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研发模式和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的竞争优势。但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软件行业具有技术进步快、产品更新快、市场需求变化快的特点。如果公司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软件开发新技术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新变化,调整软件开发模式,促进技术更新,创新赢利模式,公司将面临技术更新与产品开发的风险。
  6、战略投资不能达到预期收益的风险。面对金融科技的发展机遇,公司依托长久以来积累的人才积累、金融行业服务经验和客户基础,积极布局金融科技生态圈,推动公司金融科技的战略发展,以增强和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但目前部分金融科技技术的商业应用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技术研发、场景应用和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多,部分战略投资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