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医药制造、医学检验、其他
抗乙肝病毒药物 、 保肝护肝药物 、 消化系统药物 、 呼吸系统药物 、 心血管药物 、 医学检验服务 、 其他
许可项目:药品生产;药品批发;药品零售;食品销售;食品生产;保健食品生产;药品进出口;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业务名称 | 2024-06-30 | 2023-12-31 | 2022-12-31 | 2021-12-31 | 2020-12-31 |
---|---|---|---|---|---|
心血管药物营业收入(元) | 2256.05万 | - | - | - | - |
心血管药物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55.54 | - | - | - | - |
男性健康产品营业收入(元) | 1548.73万 | - | - | - | - |
产量:医药制造(保肝护肝药物)(片(粒/袋)) | - | 3.99亿 | - | - | - |
产量:医药制造(抗乙肝病毒药物)(片(粒/袋)) | - | 3.92亿 | - | - | - |
销量:医药制造(保肝护肝药物)(片(粒/袋)) | - | 4.20亿 | - | - | - |
销量:医药制造(抗乙肝病毒药物)(片(粒/袋)) | - | 3.91亿 | - | - | - |
医药制造(保肝护肝药物)产量(片(粒/袋)) | - | - | 3.83亿 | 3.57亿 | 3.01亿 |
医药制造(保肝护肝药物)销量(片(粒/袋)) | - | - | 3.71亿 | 3.56亿 | 2.98亿 |
医药制造(抗乙肝病毒药物)产量(片(粒/袋)) | - | - | 3.55亿 | 3.50亿 | 3.57亿 |
医药制造(抗乙肝病毒药物)销量(片(粒/袋)) | - | - | 3.80亿 | 3.47亿 | 3.27亿 |
医药制造(消化系统药物)产量(片(粒/袋)) | - | - | - | 1822.83万 | 1767.31万 |
医药制造(消化系统药物)销量(片(粒/袋)) | - | - | - | 1803.88万 | 1807.36万 |
医药制造(呼吸系统药物)产量(片(粒/袋)) | - | - | - | - | 693.22万 |
医药制造(呼吸系统药物)销量(片(粒/袋)) | - | - | - | - | 668.81万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第一名 |
9077.70万 | 21.47% |
客户第二名 |
3935.13万 | 9.31% |
客户第三名 |
3092.21万 | 7.32% |
客户第四名 |
2093.36万 | 4.95% |
客户第五名 |
1572.41万 | 3.7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第一名 |
3953.79万 | 22.91% |
供应商第二名 |
2441.68万 | 14.15% |
供应商第三名 |
1649.01万 | 9.55% |
供应商第四名 |
890.55万 | 5.16% |
供应商第五名 |
829.16万 | 4.80%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第一名 |
7874.36万 | 20.41% |
客户第二名 |
3978.15万 | 10.31% |
客户第三名 |
2521.62万 | 6.54% |
客户第四名 |
1639.81万 | 4.25% |
客户第五名 |
1302.93万 | 3.3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第一名 |
1070.44万 | 10.85% |
供应商第二名 |
1041.09万 | 10.55% |
供应商第三名 |
747.06万 | 7.57% |
供应商第四名 |
706.93万 | 7.16% |
供应商第五名 |
367.96万 | 3.73%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第一名 |
7370.59万 | 19.90% |
客户第二名 |
3813.57万 | 10.29% |
客户第三名 |
2455.43万 | 6.63% |
客户第四名 |
1567.53万 | 4.23% |
客户第五名 |
1515.03万 | 4.0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第一名 |
3994.02万 | 36.82% |
供应商第二名 |
1169.33万 | 10.78% |
供应商第三名 |
655.26万 | 6.04% |
供应商第四名 |
328.00万 | 3.02% |
供应商第五名 |
288.30万 | 2.66%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第一名 |
7119.99万 | 19.32% |
客户第二名 |
4191.38万 | 11.37% |
客户第三名 |
2131.69万 | 5.78% |
客户第四名 |
1470.26万 | 3.99% |
客户第五名 |
1368.36万 | 3.7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第一名 |
2827.18万 | 27.61% |
供应商第二名 |
1359.22万 | 13.27% |
供应商第三名 |
776.88万 | 7.59% |
供应商第四名 |
305.64万 | 2.98% |
供应商第五名 |
299.56万 | 2.93%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第一名 |
6637.29万 | 16.00% |
客户第二名 |
3944.88万 | 9.51% |
客户第三名 |
2446.60万 | 5.90% |
客户第四名 |
2014.52万 | 4.86% |
客户第五名 |
1797.04万 | 4.3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第一名 |
619.22万 | 11.00% |
供应商第二名 |
574.41万 | 10.20% |
供应商第三名 |
488.69万 | 8.68% |
供应商第四名 |
345.78万 | 6.14% |
供应商第五名 |
249.68万 | 4.43%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医药行业发展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标准,公司所处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C27)。 医药产业是支撑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基础,是具有较强成长性、关联性和带动性的朝阳产业,在惠民生、稳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人口总量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以及人们保健意识增强,新型国家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各国医疗保障体制的不断完善,全球医药市场呈持续增长趋势。根据IQVIA2024年1月发布的《GlobalUseofMedicines2024_Outlookto2028》显示,2023年全球药品支出约1.6万...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医药行业发展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标准,公司所处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C27)。
医药产业是支撑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健康服务业的重要基础,是具有较强成长性、关联性和带动性的朝阳产业,在惠民生、稳增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人口总量增长、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以及人们保健意识增强,新型国家城市化建设的推进和各国医疗保障体制的不断完善,全球医药市场呈持续增长趋势。根据IQVIA2024年1月发布的《GlobalUseofMedicines2024_Outlookto2028》显示,2023年全球药品支出约1.6万亿美元,2019-2023年复合增速为6.0%。2024-2028年预计将以6.6%的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8年全球药品支出将达到约2.2万亿美元。
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进步与国民生活质量提高息息相关,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更加凸显了医药行业在国民健康和公共卫生方面的守门人角色。医药行业对于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为军需战备以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障制度逐渐完善,医药行业利好措施的推进,以及老龄化进程加快、大健康产业推动医药消费升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医药行业越来越受到公众及政府的关注,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医药产品需求市场不断增长,呈现出持续良好的发展趋势,发展空间巨大。根据IQVIA《2023年中国医药市场全景解读》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整体药品市场销售规模达16,333亿元人民币(按终端零售价计算),同比增长4.3%。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增速均较快,其中处方药市场占据83.1%的份额,增速为4.3%。按细分渠道贡献分布看,医院依然为主流端,贡献了超六成的市场份额。就处方药市场而言,医院渠道贡献了超七成的份额。而非处方药市场中,线下零售药店占比最大,规模占比超五成。据Frost&Sullivan统计,中国医药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及2030年将分别达到22,873亿元及29,911亿元,2023-2025年行业整体增速将恢复至7-9%,此后五年内维持在5%以上。从细分药物市场来看,中国化学药物市场规模预计到2030年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1,438亿元,增长空间十分广阔。
创新药行业作为医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的连续性和针对性为创新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对创新药的支持政策和行业发展呈现出持续的积极态势。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医药工业行业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的目标,这进一步促进了医药工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药品审评审批流程得到明显优化和加速。数据显示,2023年药品审评中心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审评效率,加快药品审评速度,全年批准上市1类创新药40个品种,罕见病用药45个品种,儿童用药产品92个品种,境外已上市、境内未上市的原研药品86个品种。此外,2023年度共纳入优先审评审批注册申请108件(80个品种),同比增加56.9%。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等新增长引擎,“创新药”一词首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2024年7月5日,国务院批准《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旨在通过全面政策支持,加强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业保险、药品配置和使用以及投融资等环节的协调,同时改进审评审批流程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以促进创新药的快速发展,加强新药研发的基础研究,为我国创新药产业打下坚实基础。7月31日,国家药监局进一步发布了《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工作方案》,以提高创新药临床试验的审评审批效率。政策环境的优化、审批流程的加速等积极变化,将共同推动了我国创新药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主要业务、产品及用途
公司秉承“广播仁爱-关注民生”的企业使命,坚定为人类的肝脏健康提供科学解决方案的梦想,坚定不移推动创新药物研发,实施创新发展战略,致力于为中国抗击新冠病毒、乙肝、肝癌、肝纤维化,打造属于中国人的创新药,为推动我国自主可控药物研发创新发展贡献核心力量。
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和产业并购等方式,公司已形成以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和保肝护肝药物销售为核
心,覆盖乙肝、丙肝、脂肪肝、肝纤维化、肝癌、保肝护肝等肝脏健康产品线的布局,并积极拓展了心血管、男性健康、抗新冠病毒领域产品。未来,公司将坚持通过以仿哺创、仿创结合方式持续推进创新发展战略,坚持内生式增长为主和外延式拓展齐头并进,不断丰富公司的产品管线和优化产品结构,致力于成就抗病毒和肝脏健康药物领域领先的创新药研发生产企业。
1、仿制药领域
1.1已上市销售产品
(1)抗乙肝病毒药物
公司为国内同时拥有丙酚替诺福韦、替诺福韦、恩替卡韦、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五大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用药的高新技术企业,且公司五大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产品均已顺利通过一致性评价,有力增强了公司市场销售的竞争优势,加速仿制药对原研的进口替代,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优价的用药选择。其中,丙酚替诺福韦、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为各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一致推荐的一线药物。丙酚替诺福韦、替诺福韦、恩替卡韦、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均被纳入2023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2024年3月18日是中国第二十四个“爱肝日”,其宣传主题是“早放早筛,远离肝硬化”。2022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重磅发布,该指南在2019年指南基础上进行了更新,以更好地规范CHB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并大幅提高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诊断率和治疗率,减少相关死亡率,助力实现WHO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作为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即CHB新发感染率减少90%、死亡率减少65%、诊断率达到90%和治疗率达到80%。目前,我国诊断率和治疗率仅分别为22%和15%,未来乙肝市场仍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2)保肝护肝类药物
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兴药业是国内较大的水飞蓟制剂生产企业之一。水飞蓟宾类药物作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认可的一类天然植物保肝药,能保护和稳定肝细胞膜,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促进肝细胞再生,是治疗肝炎的有效药物,广泛应用于保肝护肝领域,是《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明确的指南药物。中兴药业水飞蓟宾葡甲胺片、益肝灵片、复方益肝灵片等药品继续被纳入2023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水飞蓟宾葡甲胺片除在传统的保肝护肝领域受欢迎外,其在联合用药领域的保肝护肝作用也逐渐被发现,近年来在抗结核、精神病治疗领域等多项疾病的治疗方案中开始联合使用保肝护肝产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公司于2024年5月获得熊去氧胆酸胶囊的《药品注册证书》。熊去氧胆酸(UDCA)是一种亲水性、非细胞毒性的胆汁酸,由于UDCA的利胆、细胞保护、抗凋亡、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多种肝胆疾病的治疗,是治疗胆结石、胆囊炎、肝病和胆道疾病的重要临床药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该品种的获批上市将进一步完善公司保肝护肝领域的产品布局,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综合占有率。药融云查询数据显示,熊去氧胆酸口服制剂2023年全国医院销售约20.30亿元。熊去氧胆酸胶囊将于2024年下半年上市销售,有望为公司经营提供新的增长点。
(3)男性健康药物
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简称“ED”)的两大主流药物,是ED市场规模最大的两个产品,零售药店为其主要销售渠道。公司目前拥有劲哥-枸橼酸西地那非片50mg(中国市场是主流用药剂量)、100mg两个规格及久哥-他达拉非片5mg规格的药品批准文号。
达泊西汀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18-64岁的男性早泄(PE),具有临床获益佳、安全风险低、快速起效等优点,是国内外《早泄诊治指南》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2023年6月,公司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关于达歌-盐酸达泊西汀片的《药品补充申请批准通知书》,公司成为盐酸达泊西汀片上市许可持有人,进一步丰富了男性健康产品管线,形成“ED+PE”的男科系列产品结构,为患者提供更为丰富的用药选择。
(4)心血管药物
利伐沙班片是用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的核心药物,被《中国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与治疗指南》(2019版)、《中国骨科大手术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指南》(2016年版)等权威指南推荐用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
匹伐他汀钙片主要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美国胆固醇管理指南(2018)》、2016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等推荐匹伐他汀作为一线调脂用药。
利伐沙班和匹伐他汀均被纳入2023年版《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公司利伐沙班片已于2021年中标第五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助力提升公司该产品的销售规模和市场占有率。
此外,公司于2023年11月获得治愈丙肝核心药物索磷布韦片(丙甘定)的《药品注册证书》。索磷布韦片获批上市,将进一步完善公司肝脏健康领域的产品布局,强化在肝药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和领先地位,打造公司“肝病专家”系列品牌。
1.2在研重磅仿制药
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片
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片是采用特殊工艺Tabintab(片中片)的复方药物。其中,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从而减少血栓素A2(TXA2)生成;硫酸氢氯吡格雷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硫酸氢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都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且阿司匹林不改变氯吡格雷对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但氯吡格雷增强了阿司匹林对胶原诱导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效果,二者合用,抗血小板活性显著增强,可用于治疗血小板聚集引起的疾病,包括稳定或不稳定的心绞痛、心血管和脑血管系统的疾病,疗效确切,在全球范围内的临床试验中得到证实。
随着2021年《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单片复方制剂抗血小板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的发布,标志着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单片复方制剂正式开启在中国的实践之路。随着共识的推广应用,将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抗血小板治疗处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降低心血管事件及心血管死亡的发生!
2、创新药领域
自2015年IPO上市以来,公司即明确向创新药企转型战略,全面启动肝脏健康和抗病毒领域的创新药研发,研发投入占比行业领先,积极与全球著名的新药研发机构合作,坚定不移地向创新药企业转型。截至目前,公司已陆续在抗新型冠状病毒、肝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治愈乙肝等领域立项研发六个创新药,抗新冠创新药泰中定已获批上市,标志着公司创新药获批上市实现“零突破”,其余五款在研创新药均已获批临床,且乙肝治疗创新药GST-HG131、GST-HG141已处于II期临床阶段,GST-HG141的II期临床试验研究已达到预设目标,具备先发优势。
(1)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口服创新药
2021年12月,公司战略布局抗新型冠状病毒小分子口服创新药泰阿特韦GST-HG171,在作用机制及作用强度方面显示出了优异的抗病毒药效和安全性,且具有广谱的抗新冠病毒活性,对新冠病毒原始株、德尔塔变异株以及奥密克戎BA.4、BA.5变异株均具有高效的病毒抑制活性。泰中定是目前国内外已获批上市的新冠治疗药物中唯一在关键注册性临床研究中对XBB变异株人群显示优异疗效且具有统计学差异数据的抗新冠药物。
泰中定在轻型/中型COVID-19患者中开展了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II/III期临床研究。研究结果证实,泰中定可显著缩短新冠感染患者的临床恢复时间,强效降低病毒载量,安全有效:加快症状恢复,泰中定可显著缩短新冠感染患者的临床恢复时间2天。(2)病毒载量呈现快速、大幅下降。治疗后第5天病毒载量较基线变化的组间差异为-1.75Log10拷贝/mL,抗病毒载量下降显著。(3)本研究总体安全性数据显示,泰中定安全耐受性良好,和安慰剂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2024年4月10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eClinicalMedicine》正式发表了泰中定的II/III期临床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学术界的高度认可。泰中定具有强效抗病毒和优异安全性,更低的日服剂量(150mg,BID),将为全球新冠感染患者提供药效显著、安全耐受、剂量更低的治疗选择。
(2)临床治愈乙肝创新药
2015年,公司提出乙肝临床治愈路线图“登峰计划”:通过GST-HG131/GST-HG121、GST-HG141及现有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多靶点联合用药,临床治愈乙肝。
GST-HG141系一种新型口服乙肝病毒核心蛋白调节剂,针对乙肝病毒复制的多个关键环节产生作用,既能够有效抑制乙肝病毒的核衣壳组装,又通过源头上阻断HBV在肝细胞核脱壳,从而耗竭cccDNA储备池,是乙肝临床治愈的关键环节。GST-HG141在Ib期研究中,单药治疗28d后HBVDNA下降超过3.0log10IU/mL,HBVpgRNA下降1.71~2.37log10IU/mL,pgRNA由HBVcccDNA直接转录产生,能够反映cccDNA的水平和转录活性,该结果初步验证了GST-HG141抑制HBV复制和耗竭cccDNA的药理学活性;GST-HG141目前已获得II期临床试验研究初步结果且达到预设目标,GST-HG141联合核苷类似物连续治疗24周,血清HBVDNA完全应答率大于80%,血清HBVpgRNA完全抑制率超过55%,高低剂量组HBVDNA低于检测下限的比例达到81.5%和84.0%,远超对照组核苷类似物单药治疗(32.1%),HBVDNA和pgRNA下降幅度均超过1log10,进一步显示出HBVDNA抑制效果和体内cccDNA耗竭的趋势。综上,GST-HG141的Ib期和II期临床结果显示其安全性良好,具有优异的HBVDNA和pgRNA抑制效果,同时间接体现了对cccDNA的耗竭作用,展现了GST-HG141不同于核苷类似物的作用机制及与核苷类似物的协同效应。
GST-HG131系乙肝表面抗原抑制剂,具有抑制乙肝表面抗原分泌的创新治疗机制,能够诱导HBV-RNA降解,降低HBsAg水平,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该项目于2020年3月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是我国首个获批临床的乙肝表面抗原(HBsAg)抑制剂,目前Ia期临床试验已完成所有受试者的给药和耐受性、安全性观察。GST-HG131目前处于IIa期临床试验研究中,首例受试者于2024年1月3日成功入组给药。
GST-HG121系乙肝表面抗原抑制剂,基础研究表明其通过降解RNA的方式发挥作用,可有效地抑制HBsAg表达,降低乙肝表面抗原滴度,有望提高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率,恢复免疫监视机制。2022年7月,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成功入组。
(3)新型c-Met靶向药物
公司c-Met靶向新药GST-HG161是独特的高选择性靶向抑制药物,自主创新结构全口服小分子化药。临床前研究显示其具有药效显著、靶标选择性好、安全性高、成药性强的特点,它对那些高表达(过度表达)c-Met的肝癌,可能帮助阻止其肝癌的生长和扩散。研究发现,c-Met抑制剂可能不仅对肝细胞癌有效,也可能对胃肠癌、肺癌等有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新型c-Met靶向药物GST-HG161项目已完成临床I期试验剂量递增阶段所有受试者的耐受性和安全性观察,总体安全性良好。GST-HG161已获得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非专利名称(INN)“Gemnelatinib”和中国药典中文通用名“吉奈替尼”。目前已完成Ib期多中心扩展阶段试验研究,尚未取得临床总结报告。
(4)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肝纤维化治疗新药
公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肝纤维化治疗新药GST-HG151具有靶标选择性好、成药性强、药效显著和安全性高的特点,临床前研究展示了其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和显著的抗纤维化效果。GST-HG151不仅对NASH引起的肝纤维化有效,而且可能对乙肝病毒及化学性肝损伤引起的肝纤维化有效。GST-HG151项目于2019年4月取得临床试验通知书,I期临床试验首例受试者已于2022年3月11日成功入组给药。
公司将坚持创新战略、品牌战略、国际化战略,怀揣为人类战胜病毒提供科学解决方案的企业梦想,努力成为中国领先的抗病毒药物研发生产企业。
(三)经营模式
公司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由公司或下属子公司以自主生产为主、委外生产为辅,主要采取经销、直销和国家集中采购三种销售模式。
1、经销模式是指经销商买断商品后,在约定的区域内,自行负责医院或药店等销售终端的销售和配送的一种销售模式。
2、直销模式是指公司通过专业推广服务来开发销售终端,再由配送商购买公司药品,并按照终端需求将药品配送至终端的销售模式。3、国家集中采购,是指由国家联合采购办公室组织的明确采购数量和采购周期的采购模式,集中采购地区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和军队医疗机构全部参加,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可自愿参加。各医疗机构根据带量采购价格与中标生产企业签订带量购销合同,中标企业通过配送商将药品直接供应给终端医疗机构。
(四)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广生堂成立发展至今已二十余年,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抗病毒和肝脏健康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同时拥有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等五大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医药企业。广生堂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致力于为人类的肝脏健康提供科学解决方案,积极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合作研发多个全球一类创新药,涉及乙肝临床治愈、抗新冠病毒、抗肝癌、抗肝纤维化等创新药,旨在成就抗病毒和肝脏健康药物领域领先的创新药企业。
2022年公司“泰甘定——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作为福建省高科技领域优势特色产业的创新成果,凭借技术含量高,产业带动作用强,经济社会效益好等特点,荣获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公司凭借在慢性乙肝一线抗病毒药物(恩替卡韦与替诺福韦)等方面的学术、临床转化以及产业化贡献,获得中华医学会颁发的中华科技奖证书;公司“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原料药及胶囊剂的研究开发项目”,荣获2021年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公司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胶囊为全国首家上市的替诺福韦乙肝适应症品种,并被列入2018年度国家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公司产品及品牌,被各界认可,在市场上有良好信誉和品牌效应及价值。
2023年,公司实施的创新发展战略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实现公司首个创新药获批上市并商业化。2023年11月公司的抗新冠病毒口服小分子3CL蛋白酶抑制剂一类创新药阿泰特韦片(项目代号:GST-HG171)/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商品名:泰中定)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泰中定作为公司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以来落地的首款获批上市的创新药产品,标志着公司创新药获批上市实现“零突破”,团队具备创新药开发全周期的研发能力,对公司未来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五)行业周期性特点
医药行业持续发展源自药品的刚性消费,具有弱周期性的特征。我国经济水平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居民健康意识提升、社会老龄化程度提高、医保投入增加、医疗体制改革深入开展,政府医疗卫生投入稳步提高,这些因素均促使医药行业保持较快的增长。医药制造行业受政策调控的引导较为明显,在宏观政策的影响下步入阶段性的产业结构调整,并随着政府通过加速审批、加强监管等呈现一定时期内的增长或回调。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抗乙肝病毒药物、保肝护肝药物、心血管药物及男性健康药物。上述产品生产及销售不受季节性及周期性影响,抗新冠创新药泰中定的销售与疾病流行性和公众认知有较大关联。
(六)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紧密关注市场环境的动态变化,并据此不断调整和优化经营策略,加大了创新药泰中定等自建团队建设和市场推广,扩大产品销售,同时持续精益管理、降本增效,上半年初见成效。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817.87万元,同比增加22.93%,其中同比新增抗新冠创新药泰中定的上市销售,心血管药物受益于转换为自行生产产能释放实现收入2,256.05万元,同比增长55.54%,男性健康产品收入1,548.7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通过持续的降本增效,主要产品的毛利率都得到不同程度提升,加之创新药泰中定上市销售,公司综合毛利率61.23%,提高3.39个百分点;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03.78万元,亏损同比大幅收窄77.08%。
展望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加强营销力度,精准定位市场和客户需求,力争实现抗新冠创新药泰中定、熊去氧胆酸胶囊等新产品和心血管、男性健康等重点增量领域的持续突破,提升市场份额,并稳步推进布局国际化业务。发挥公司区域优势和产能优势,加强与产业伙伴的合作,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坚定不移地推动创新研发,重点聚焦发力乙肝治疗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进展,力争早日实现进展突破,同时积极寻求融资机会和合作伙伴,充分利用创新药产业扶持政策,为公司的创新研发和成长提供资金支持和加速。
(2)报告期内,公司没有新进入或退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
(4)报告期及去年同期,公司没有生物制品批签发。
(5)报告期内公司生产销售的药品在国家级、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的中标情况,包括药品名称、中标价格、医疗机构的合计实际采购量及对公司的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恩替卡韦胶囊(0.5mg,28粒)4.26元中标甘肃、广东、宁夏、贵州、湖南、广西、青海的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盐酸达泊西汀片(30mg,3片)58.5元中标江苏的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枸橼酸西地那非片(100mg,4片)24.06元、(50mg,15片)53.08元中标甘肃、广东、宁夏、贵州、湖南、广西、青海、新疆、山西的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枸橼酸西地那非片(100mg,4片)32元中标北京的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枸橼酸西地那非片(100mg,4片)23.2元中标江苏的省级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创新药研发的先发优势
公司是国内深耕抗病毒及肝脏健康领域领先的创新药研发生产企业,自2015年上市以来,积极、持续推动创新发展战略,在肝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临床治愈乙肝等领域战略布局,争取填补行业空白,并积极承担药企社会责任,立项开发抗新冠创新药。公司通过多年创新转型发展积淀,已实现创新药“零”的突破,抗新冠创新药泰中定获批上市并商业化,具备创新药开发全周期的研发能力,并形成创新药产品管线梯队,已获批商业化1个,临床II期2个,临床I期3个。同时,公司加强创新药全球知识产权保护,创新药系列化合物均进行PCT国际专利布局,并已陆续取得中国和其他国家或地区专利授权。公司已在创新药市场抢占了一定先机,具备先发优势,正逐步打造属于广生堂的专属护城河和核心竞争力。公司将坚定创新发展理念不动摇,在新起点上继续保持创新药研发投入,提升研发投入的质量,聚焦核心研发产品,推动乙肝临床治愈研发进程。同时注重研发投入和公司盈利的平衡,统筹兼顾,控制节奏,有序推进。
2、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拥有涵盖药品开发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和企业运营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的管理团队,也组建了在临床前研究、药理毒理研究、临床试验管理等关键岗位上具备丰富行业经验的专业研发团队。公司首席运营官李洪明博士具有二十多年丰富的医药化工管理经验,历任数家大型医药上市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医药板块首席执行官(CEO)等重要职务,全面负责公司及创新药控股子公司广生中霖的生产运营;创新药控股子公司广生中霖总经理GeorgeZhang(张玉华)博士具有丰富的创新药研发、产品管线布局和扩展的经验,历任惠氏制药Wyeth免疫和炎症部研发主持科学家和项目主管、TheProcter&GambleCompany药物研发主任科学家和项目主管、Allergan药理总监、CorbusPharmaceuticalsHoldings,Inc.资深总监、国内创新药企首席科学官兼总经理,全面负责广生中霖创新药的运营管理;广生中霖首席科学家JohnWei-ZhongMao(毛伟忠)博士具有超过25年临床前研究和新药商业化经验,管理、筹备超过18个INDs和2NDAs,曾在ForeseePharmaceuticals、Cytokinetics和IdenixPharmaceuticals担任领导职务,全面负责公司全球创新药的临床开发与商业化运营,为公司业务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未来,公司将持续不断引进优秀管理和研发人才,推动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
3、战略聚焦和多元融合的产品管线优势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和产业并购等方式,已形成以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和保肝护肝药物为核心,抗新冠、心血管、男性健康药物等领域产品作为有益补充的聚焦与多元化融合的仿制药布局,并持续不断引进高端仿制药品种。公司深耕肝病健康领域二十余年,已发展成为国内抗乙肝病毒药物领域的知名企业,是国内少数同时拥有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五大抗乙肝病毒药物的医药企业,且全面布局乙肝、丙肝、脂肪肝、肝癌、保肝护肝等肝脏健康产品线。未来,包括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片等在内的在研产品获批上市,将有力丰富公司仿制药产品管线,支撑业绩的稳步增长。
4、品牌及渠道优势
公司在抗乙肝病毒药物领域耕耘多年,已经建立了遍及全国各省区的销售队伍及覆盖全国各省会、市、县的销售网络及终端,并且与该领域的优秀经销商有着坚实的合作关系。通过多年的学术推广和品牌建设,公司已经在该领域的医生和患者中树立了口碑,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为公司未来收入的增长以及新产品的市场导入奠定了基础。
公司顺应行业变化,不断探索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公司积极参与国家集采,其中:恩替卡韦、利伐沙班等产品成功中标,助力公司扩大产品市场份额、巩固提高公司在抗乙肝病毒药物及心血管药物领域的市场地位。同时,公司不断强化自身销售团队建设,持续推进营销网络下沉,积极探索医药新零售模式,拓展新型零售渠道(线上药店、互联网医院等),进行营销数字化实践,为渠道建设赋能。
5、产业链及质量管控优势
公司始终将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升作为公司日常运营的关键目标,持续强化质量文化建设,通过产品、法规、质量工具、管理能力等全方位培训提升全员对产品质量水平的重视。公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安全法》以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等药品安全生产相关法律规定建立了一整套严格的产品生产质量保证体系,从源头原料药生产及采购开始,到产品生产、研发管理、临床研究等,均符合GMP生产要求的质量控制标准,并通过关键指标的控制,保证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稳定的运行。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政策与市场风险
(1)产业政策变化风险
近年来,国家引导和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支持以创新为驱动的医药行业的发展,医药企业面临难得的创新发展机遇。但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两票制”、“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政策陆续推出,医药行业的药品研发、注册、生产与质量管理、销售、招标价格等受到重大影响,短期对国内医药企业带来较大的经营压力和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营风险。上述政策可能导致公司产品的销售地区、销售价格受到限制,若公司在经营策略上不能及时调整,顺应国家有关医药行业的政策和行业法规的变化,将会对公司经营活动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将根据行业政策的变化,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适合中国医疗水平、医改方向的经营模式,高效完成产品研发、注册、生产和质量控制、营销推广等全方面经营工作,确保公司能够适应外部经营环境变化,防范政策性风险。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中国医药市场广阔而且发展潜力大,国际、国内企业竞相进入,医药创新加速升级,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给医药企业带来持续的经营压力。如果公司不能够在产品疗效和安全性、工艺研发、产品质量处于领先优势,不能在销售网络建设和营销策略的设计等方面适应市场竞争状况的变化,公司可能在市场竞争中无法持续保持或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对公司的效益产生影响。
公司将不断加强创新研发、优化生产工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综合成本优势,加强品牌建设,以保持自身的市场竞争优势。
2、技术与产品风险
(1)新药研发风险
新药研发涉及多个学科的专业知识组合、长时间的投入和高昂资本开支,具有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等特点。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新药注册一般需经过临床前基础工作、临床试验申请审评、开展系列临床试验研究、新药上市许可审评等阶段。虽然公司正积极推进多个在研创新药项目的临床试验工作,提升在研产品的成药率,但药品研发仍可能存在临床实施效果不及预期甚至临床研究失败的风险、未能通过相关主管部门的审批、上市时间晚于计划时间或研发周期延长的风险。如果最终未能通过新药注册审批,致使研发失败,公司前期研发投入将无法回收。
创新研发,是医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公司将积极组织实施产品研发工作,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研发水平,并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指导原则开展研发工作,对研发项目关键节点进行风险评估,降低过程风险。
(2)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公司持续推进创新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推动创新药物的研发,在新药研发过程中,需要由专业知识与技能过硬、技术创新能力突出的技术人员参与。公司能否维持研发团队的稳定,并持续进行优秀技术人才的招募,将直接影响公司各研发项目的推进以及技术竞争实力。如果公司薪酬待遇与同行业相比失去优势,或者公司无法满足核心技术人员的激励及晋升需求,将可能导致相关核心技术人员的流失。
员工是企业生产发展之根本,公司高度重视员工的稳定性,特别是研发技术人员。公司将每年根据激励政策,制定有针对性的激励方案,保持核心技术人员团队的稳定。
(3)新产品上市销售不及预期风险
公司新药研发成功并获批后,仍需要经过学术推广、市场拓展等环节,才可能被医生、患者以及其他医疗行业人士所认可。由于下游市场需求不断发生变化,新药上市后存在无法满足市场最新需求或未被市场所接受的可能性。此外,如有在价格、药效、品质等方面优于公司的其他厂家产品获批上市,公司新产品的市场推广亦将受到相关不利影响,进而导致销售不及预期。
公司将不断拓展多类型的销售网络渠道,根据品种特点制定差异化的销售模式,加大新品市场推广力度。
3、经营业绩亏损的风险
最近三年公司经营业绩均出现亏损。一方面,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之一的抗乙肝病毒产品受集采政策影响,产品毛利率出现下滑,新上市产品尚未实现规模放量;另一方面,公司坚定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持续进行大额研发投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占比大,且受内外部多种因素影响。随着在研项目的持续推进,公司未来仍需保持一定较大金额的研发投入用于在研项目的临床试验、新药上市前准备等一系列产品管线研发业务。
公司将聚焦核心研发产品的快速推进,注重研发投入和公司盈利的平衡,统筹兼顾,控制节奏,有序推进。同时加强新药推广,力争实现创新药国际BD合作。同时将持续优化经营管理,不断丰富产品管线,发力新旧产品销售,强化业绩支撑。
4、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风险
2021年6月,公司完成2020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用于原料药制剂一体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江苏中兴制剂车间建设项目。相关项目是基于当前的产业政策、市场环境、技术背景,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论证做出的。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如若宏观政策和市场环境发生不利变动、产品技术出现重大变化或因不可预见因素等原因造成募投项目无法实施、延期实施、项目变更,将可能对项目的完成进度和预期效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前述发行募投项目涉及丙酚替诺福韦、索磷布韦、西地那非、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参芪健胃颗粒等多个产品,其中丙酚替诺福韦按照进入集采目录的假设进行效益测算;其他产品在效益测算时,经过对市场情况、竞品情况及销售渠道充分的评估,认为受未来集采的影响较小,因此未按照集采模式进行测算。未来若其他产品也进入集采目录,产品销售价格可能较现有测算价格出现下降,进而影响到募投项目的实施效果。
5、仲裁和诉讼风险
歌礼药业(浙江)有限公司也提起仲裁(上国仲(2024)第791号),仲裁请求金额为暂计人民币3,000万元。截至本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止,前述两个案件已经并案审理,尚未裁决。
公司在业务经营过程中,涉及一些未决诉讼和仲裁事项,公司有可能无法取得对公司最有利的判决结果,或虽然取得了对公司有利的结果但判决完全执行存在一定困难。后续,如果相关诉讼或仲裁结果不利于公司,公司的权益无法得到主张,涉诉的合同资产、应收(预付)款项等可能存在减值风险,可能无法顺利收回,或可能需支付相应的赔偿,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并高度重视相关诉讼事宜,已聘请并协同专业律师积极处理,努力维护公司及投资者权益。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