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以低代码平台为核心,智慧物联网数据平台和智能感知终端为配套,大数据运营为服务的多位一体的行业综合解决方案。
物联网平台建设及解决方案、物联设备及软件销售、平安城市运营服务、UWB产品及解决方案、租赁收入
物联网平台建设及解决方案 、 物联设备及软件销售 、 平安城市运营服务 、 UWB产品及解决方案 、 租赁收入
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网络技术服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服务;安全系统监控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安防设备销售;安防设备制造;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制造;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销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电子产品销售;仓储设备租赁服务;机械设备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信息技术和流程外包服务(不含金融信息服务);机械电气设备制造;电气信号设备装置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电气设备销售;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可穿戴智能设备销售;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节能管理服务;消防器材销售;软件开发;软件销售;安全、消防用金属制品制造;金属制品销售;金属制品研发;物联网应用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设备制造;物联网设备销售;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信息安全设备制造;信息安全设备销售;门窗制造加工;消防技术服务;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设计;电气安装服务;消防设施工程施工;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虚拟现实设备制造;人工智能公共数据平台;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
业务名称 | 2014-12-31 | 2013-12-31 | 2012-12-31 |
---|---|---|---|
数字语音设备产量(台/套) | 1.14万 | 8096.00 | 8185.00 |
ATM智能预警系统销量(台/套) | 1563.00 | 606.00 | 559.00 |
录像设备销量(台/套) | 795.00 | 449.00 | 996.00 |
ATM智能预警系统产量(台/套) | 1354.00 | 851.00 | 494.00 |
摄像机销量(台/套) | 1.34万 | 2.19万 | 2.03万 |
摄像机产量(台/套) | 1.36万 | 2.19万 | 2.06万 |
出入口控制设备销量(台/套) | 1.18万 | 8525.00 | 9622.00 |
数字语音设备销量(台/套) | 9935.00 | 7947.00 | 8082.00 |
录像设备产量(台/套) | 763.00 | 495.00 | 998.00 |
出入口控制设备产量(台/套) | 1.20万 | 7591.00 | 9446.00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单位一 |
6611.92万 | 18.11% |
单位二 |
1757.88万 | 4.82% |
单位三 |
1235.58万 | 3.38% |
单位四 |
1036.28万 | 2.84% |
单位五 |
1013.47万 | 2.7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单位一 |
1065.91万 | 5.62% |
单位二 |
973.56万 | 5.14% |
单位三 |
865.88万 | 4.57% |
单位四 |
652.33万 | 3.44% |
单位五 |
502.68万 | 2.65%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07亿 | 24.01% |
第二名 |
1970.55万 | 4.41% |
第三名 |
1536.57万 | 3.44% |
第四名 |
1517.13万 | 3.39% |
第五名 |
1508.76万 | 3.3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2212.24万 | 11.40% |
第二名 |
2139.97万 | 11.02% |
第三名 |
1306.53万 | 6.73% |
第四名 |
1025.75万 | 5.28% |
第五名 |
666.88万 | 3.44%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7947.69万 | 14.07% |
第二名 |
5229.36万 | 9.26% |
第三名 |
4893.18万 | 8.66% |
第四名 |
2523.84万 | 4.47% |
第五名 |
1938.63万 | 3.4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1888.74万 | 7.54% |
第二名 |
1884.01万 | 7.52% |
第三名 |
1424.05万 | 5.68% |
第四名 |
569.66万 | 2.27% |
第五名 |
559.64万 | 2.23%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5168.97万 | 10.11% |
第二名 |
4914.51万 | 9.61% |
第三名 |
1827.17万 | 3.57% |
第四名 |
1736.55万 | 3.40% |
第五名 |
1427.19万 | 2.7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2272.50万 | 11.87% |
第二名 |
2139.46万 | 11.18% |
第三名 |
870.32万 | 4.55% |
第四名 |
477.64万 | 2.50% |
第五名 |
471.78万 | 2.46%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4923.11万 | 6.28% |
第二名 |
4491.41万 | 5.73% |
第三名 |
3054.75万 | 3.89% |
第四名 |
2981.13万 | 3.80% |
第五名 |
2568.31万 | 3.2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4318.07万 | 13.02% |
第二名 |
1949.15万 | 5.88% |
第三名 |
1353.43万 | 4.08% |
第四名 |
1093.73万 | 3.30% |
第五名 |
988.64万 | 2.98%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业务 公司是低代码智慧物联网数据平台、企业全域数字化赋能引擎与大数据运营服务提供商。报告期内,公司将低代码、物联网平台、流媒体、UWB高精准定位、大数据、专有领域大模型、云计算、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作为公司的技术支撑体系,与公司持续研究的低代码平台、流媒体、大数据、专有领域大模型、UWB应用体系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以“低代码平台+物联网技术”为核心,智慧物联网数据平台、智能感知终端和企业全域数字化赋能引擎为配套,大数据运营为服务的多位一体的行业综合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金融物联、智慧高校、智慧能源和公共安全等行业领域。 2、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业务
公司是低代码智慧物联网数据平台、企业全域数字化赋能引擎与大数据运营服务提供商。报告期内,公司将低代码、物联网平台、流媒体、UWB高精准定位、大数据、专有领域大模型、云计算、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作为公司的技术支撑体系,与公司持续研究的低代码平台、流媒体、大数据、专有领域大模型、UWB应用体系相结合,为客户提供以“低代码平台+物联网技术”为核心,智慧物联网数据平台、智能感知终端和企业全域数字化赋能引擎为配套,大数据运营为服务的多位一体的行业综合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金融物联、智慧高校、智慧能源和公共安全等行业领域。
2、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1)低代码开发平台工具
传统软件开发方式,软件系统、软件平台等软件类产品需要通过开发人员编写代码开发形成,将导致较高的人力成本及时间成本。公司的低代码平台是一个零代码/低代码的平台,通过很少代码或者几乎不用编写代码就可以实现快速建立应用开发、配置和部署,是实现平台高效开发的工具平台。公司的低代码开发平台已通过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低代码通用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创新评测。
公司的低代码平台技术以模型驱动为核心,支持直观的拖拉拽界面,使得即使是复杂的数据流和业务逻辑也能轻松实现。与此同时,开发、测试、生产运行环境的分离确保了高效率和安全性。相较于传统的表单驱动低代码平台,公司的技术不仅能快速配置特定领域场景的页面,还能支持更复杂的页面设计和业务逻辑实现,以及高级数据处理。公司在集成与兼容性平台提供了三种集成方式以连接和整合第三方系统:1)接口层级集成;2)数据库层级集成;3)利用RPA自动化工具从页面搬运数据进行集成;这些集成方式的灵活性确保了我们的平台能够无缝衔接现有的客户的利旧系统和业务流程。凭借公司多年的物联网开发经验,我们的低代码平台结合了物模型引擎,从而拥有了连接各种物联网设备的能力。这使得开发物联网应用变得更加直接和高效。此外,平台支持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发布、升级和运维,实现了基于低代码平台的全闭环管理。
(2)低代码智慧物联网数据平台
低代码智慧物联网数据平台实现了“物联网+业务大脑”技术融合,是业务操作系统下的物联网平台。平台通过业务大脑可自由设定复杂策略和执行动作,实现了跨系统、跨应用的全自由联动。这一创新使得我们能够高效地解决事前和事中的管理问题,并为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平台支持多种云部署架构,针对客户需求,可按需支持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部署,部署方式灵活。物联网平台除继承上述低代码开发特性,还具备强物联网属性,拥有良好的兼容性,可接入众多品牌的软件平台和硬件终端。目前平台在金融物联、智慧能源、智慧高校等行业有项目落地,并获得客户好评。
(3)企业全域数字化赋能引擎系列产品
公司以低代码平台为基础,搭建了具有低代码原生属性的企业全域数字化赋能引擎,形成了包含基础数据、战略管理、营销管理等一系列管理软件模块,赋能引擎内置集成了RPA、OCR、专有领域AI等工具,基于底层数据原生,从源头破局传统的单点烟囱系统,实现了企业数据的互联、互通、互动;与此同时系列化的管理软件继承了公司多年积累的物联网基因,无缝实现了终端设备、传感设备的物联数据与企业的管理数据、流程数据、业务数据等多维度数据的交互应用,从而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为企业提质、降本、增效、进而实现产业破局。目前系列产品已经在汽车后市场、国际贸易和消费电子、安防、包装行业以及园区投资运营等细分行业头部企业得到应用,后续将持续面向广大中小企业进行全面推广,是公司重点发力第二增长曲线的核心依托产品。
(4)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和产品
公司基于对公安刑侦、交警、高速公路稽查各执法部门的各项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需求的深刻理解,针对性地开发了e-CarS车辆特征识别大数据分析系统、VCS视频图像采集摘要对比器、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库系统、高速公路防逃费稽查系统等系列产品,目前该系列产品在多个省份具有应用。高速公路ETC防偷逃费系统、鹰眼路径还原APP,能够有效地提升客户信息化稽查能力。
公司的大数据平台GMind是“大数据+机器学习”的综合系统架构,一方面支持大数据所需要的高吞吐、高性能、海量数据、低时延、实时处理和高性价比的分布式集群,另一方面综合应用机器学习算法,减少人工维护成本以及智能辅助系统做出判断。结合Gmind平台技术,公司开发了多维大数据平台,通过对人脸数据、人体数据、车辆数据、事件数据等多维数据进行时间、空间上的碰撞,从而挖掘出特定人员或车辆的行踪轨迹,为公安刑侦提供数据线索,实现轨迹追踪和追逃跟踪。
公司人工智能技术主要用于计算机视觉领域,在公司所从事行业的场景理解和细分算法上具备优势。公司多年来持续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投入资源,内部有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团队,相关技术和产品已用于公司业务。在提高自身技术实力的基础上,公司也始终密切关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将通过参股收购、产业合作、导入产品等方式与其他方向的人工智能企业开展合作。
3、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紧紧围绕着公司制定的经营计划,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320,319.33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4.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219,041.35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30%,主要原因是业务拓展不及预期,但成本控制有所改善,主营业务成本和销售费用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利润相应上升。
报告期内,财务费用为-2,556,528.10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17.94%,主要原因是本期利息收入增加所致;所得税费用发生额为3,431,797.5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5.35%,主要原因是当期利润增加所致。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445,358.64元,同比增长64.08%,主要原因是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2,402,794.45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5.28%,主要原因是报告期较去年同期,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增加,以及去年处置投资性房地产收到现金而本期无此项交易所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2,427,838.04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6.37%,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公司回购股份所致。
4、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1)数字经济加速发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服务作用凸显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报告期内,世界主要经济体下行压力持续显现,世界经济总体疲软,主要大型经济体经济周期分化持续加剧;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恢复回升态势更趋明显。数字经济对整体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明显,是国民经济恢复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定为重点工作,财政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系列决策部署,2023—2025年,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统称两部门)拟分三批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2024年4月底,财政部办公厅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2024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聚焦企业需求,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赋能,培育高水平“小快轻准”产品,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全面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近期广州、成都、重庆、武汉、哈尔滨、南昌、太原、石家庄、东莞、惠州、肇庆、中山等城市纷纷出台配套措施,加速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落地。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推动众多行业发展的共识。
202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
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对外发布《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提出培育壮大城市数字经济,深入推进数字技术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平台企业构建多层次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推动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文旅、康养等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提升“上云用数赋智”水平。深化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促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和大中小企业融合创新协同发展。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截至2022年末,中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超过5200万户,数量巨大的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为提供数字化赋能服务的企业带来充足的业务机会。
(2)“人工智能+低代码”成为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
2022年11月,工信部印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明确指出,当前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中小企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和难点。应用低代码持续提升产品的可扩展性,帮助企业构建数字化应用,满足企业即时个性的需求。
2023年,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与大模型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ChatGPT的火热带动了AI大模型井喷式发展,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正从实验室外溢到千行百业,生成式AI与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人工智能”,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人工智能与既有技术结合,赋能各行各业,被提到新高度。Gartner预测,到2028年,75%的企业软件工程师将使用AI助手,低代码开发作为一种开发模式,通过图形界面、模块化的组件、少量的代码简化应用开发过程,大幅提升开发效率,降低开发难度,人工智能与低代码的结合,已成为业界共识,低代码开发平台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成为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助推器。
人工智能,通过学习和推理,能够执行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处理、辅助决策等各种复杂任务。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出现,使得AI从传统的单一模态转向多模态,训练模型去发现不同类型模态之间的关系成为现实,例如:通过文本提示词进行创造性的内容生成、将图片转换为文本描述、将视频转换为文本描述、自然语言智能客服等多种能力在过去的一年进一步实用化,人工智能赋能场景应用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更高的创造力和效率。在“人工智能+低代码”方面,针对核心业务开发的需求分析这类耗时的工作,借助专用领域大模型,可实现自然语言智能组装和编排复杂逻辑,从而大幅提升了业务集成的效率。“人工智能+低代码”通过自动化一些开发过程中的复杂任务,如代码生成、错误检测、性能优化等,来减少开发者的工作量。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根据业务需求和用户行为,为低代码平台提供智能推荐和预测,帮助开发者更精准地构建应用。
在全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中,人工智能+低代码的组合为企业带来了诸多好处。首先,它降低了数字化转型的技术门槛,使得更多企业能够参与到数字化转型中来。其次,它提高了应用开发的效率和质量,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此外,人工智能+低代码的开发方式还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业务需求,实现快速创新和迭代。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步入深入开展期,人工智能和低代码开发平台的结合将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力,为转型企业自身带去新能力,为转型企业的客户带去新价值。
(3)物联网作为数字基础设施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和驱动力
国务院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提高物联网在工业制造、公共服务、应急管理等领域的覆盖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建设2023指南(版)》(征求意见稿)指出,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的技术体系主要包括感知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在实时业务、应用智能、数字化管理等需求带动下,催生出边缘计算、物联网操作系统、数字孪生等关键技术,并与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融合发展,实现全面感知、泛在连接、安全可信、智能应用。经过多年来快速发展,我国物联网产业已形成庞大市场规模。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当下,物联网作为数字基础设施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和驱动力,广泛应用于金融、能源、高校等不同领域。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23年)》指出延续数字科技赋能银行发展思路,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成为银行首要战略重点,也是特色化经营的重要措施。中国银行业的数字化和金融科技应用不断深化,物联网作为数字化基础设施,是银行业数字化转型不可或缺的应用需求。
报告期内,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跨学科、跨领域融合,促进创新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培育数字技术与能源产业融合发展新优势。物联网在能源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中存在广泛的应用空间。
2024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强高校学生宿舍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今后一段时期,随着适龄人口规模扩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继续提高,在校大学生总量将持续增加,高校学生宿舍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为补齐高校学生宿舍短板,推进高校学生宿舍建设。2024年7月,教育部部长在中共中央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高校物联网应用迎来新机遇。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要变化,公司主要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产品优势
公司打造的低代码平台核心优势在于轻开发、柔性定制、敏捷生产、迅速实施且快速实现,产品的需求、设计、开发、测试、发布、升级、运维,全项目交付线上闭环,使数字化应用的研发时间及成本大幅度减少;同时平台可实现数据价值挖掘、无代码或极少量代码开发等功能。低代码平台全面打通物联、物控、业务流程化管理和业务数据管理,实现业务建模工具化、流程管理拖拽配置化。公司低代码平台已通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低代码开发平台能力测试认证,通过全新设计研发的业务引擎,完整高效的业务建模,实现快速构建、持续交付可敏捷适应业务变化的企业级应用与服务;同时平台支持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多种部署方式,并采用云原生架构,应用程序与基础架构分离,支持轻量化部署,在公、私和混合云等新型动态环境中,快速构建、运行可弹性扩展的应用,能向客户快速交付数字化应用,提供更尖端、更柔性、全面物联、智慧管理的综合服务。
企业全域数字化产品方面,公司以低代码平台为基础,搭建了具有低代码原生属性的企业全域数字化赋能引擎,赋能引擎内置集成了RPA、OCR、专有领域AI等工具,基于底层数据原生,形成系列管理软件,从源头破局传统的单点烟囱系统,同时系列化的管理软件继承了公司多年积累的物联网基因,无缝实现了终端设备、传感设备的物联数据与企业的管理数据、流程数据、业务数据等多维度数据的互联、互通、互动、交互应用,解决当前企业数字化面临的“编程人才短缺、实施成本高昂、实施效率低下、企业内部软件难以数据打通”的数字化应用痛点,帮助企业快速实现数字化,为企业提质、降本、增效、进而实现产业破局。
公司的大数据产品,已覆盖包括车辆大数据、高速大数据、ETC大数据等在内的广域交通大数据,自主研发了交通大数据分析、样板示范路管理系统、高速安全管理智能系统、车辆特征识别大数据分析系统、实有车辆库、港澳车辆入境ETC服务平台等系统,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现代通行技术、导航定位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将交通系统所涉及到人、车、道路和环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使交通系统智能化,更好地实现安全、通畅、低公害和耗能少的目的。
公司打造的多维大数据平台则糅合了平安城市、雪亮工程、人脸识别平台、车辆大数据平台、9+X综合治理平台等多个子平台的数据,将不同维度的数据汇聚在同一个数据平台上,通过清洗、预处理、提取、分析不同平台的数据,可实现有针对性的数据整合、碰撞比对、重点画像重构及完整的数据证据链生成等功能,能够实现数据应用价值的最大化。
2、对行业和客户需求理解及响应能力优势
依托深耕行业多年的经验积累和技术沉淀,公司已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研发能力,通过深入理解和分析客户业务,能够灵敏、快速的识别和挖掘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快速定制开发出一系列满足客户专业细致的差异化需求并切实解决客户痛点的软硬件产品。
公司立足广东,构建以总部为核心,辐射全国的服务和运营网络,不断扩充全国服务及营运网点,优化终端服务功能。目前公司已在全国设立了38家分公司、70个办事处,拥有一支营销能力较强的市场开拓队伍和服务意识强烈的客户服务队伍,贴近客户群体,能及时响应客户的需求,具备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的不同需求提供高效优质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专业的运营服务的显著优势。
3、研发和技术团队优势
公司一贯重视技术创新,通过不断积累关键技术能力,布局前沿技术,保持技术优势。报告期内,研发投入金额2,089.71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13.45%。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坚持在低代码开发、物联网、企业全域数字化、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等战略技术领域进行投入。
公司浩云低搭低代码物联网平台软件已通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泰尔实验室的检验,并获颁“低代码开发平台技术检验证书”,公司研发负责人成为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建立的企业数字化发展共建共享平台低代码/无代码推进中心专家成员,带领公司研发团队持续吸收最新的低代码及企业数字化相关技术,积极推动低代码技术在国内的应用,助力公司数字化业务发展。
公司控股子公司冠网科技凭借自身领先的车辆识别和车辆大数据技术跻身视频图像智能分析与应用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成员单位,该实验室亦是视频图像信息智能分析与共享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成员单位,公司技术研发方向及研发实力得到有效保障。
4、资质优势
由于金融和公共安全均是受到国家高度监管的行业,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必须获得相应的行业资质证书和经营许可证才能参与项目竞标,不同类别和等级的证书,根据专业要求的不同和各自特点设置了相应的评估项和指标,企业必须通过指标评估之后才能获得相应类别和等级的证书,从而参与行业竞争获得订单和项目。公司凭借长期积累的行业技术优势及综合服务能力,具备综合资质证书优势,并先后取得了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特种工程(限特种防雷)专业承包不分等级证书、安防工程企业设计施工维护能力壹级证书、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乙级证书、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三级、建筑装修装饰工程专业承包二级、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安全生产许可证、CMMI5级评估认证证书、IT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评估证书CS3级、信息系统安全集成及运维服务资质证书叁级等企业资质。公司所取得的以上等级证书已充分满足公司目前业务领域对业内企业的资质要求,成为业内资质较齐全的企业之一。
公司及子公司先后参与《银行安全防范报警监控联网系统技术要求》《安防监控视频实时智能分析设备技术要求》《视频图像分析仪第一部分:通用技术要求》《视频图像分析仪第二部分:视频图像摘要技术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智能分析预警系统安全防范要求》《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1部分:电网企业》等十余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及地方标准,品牌影响力优势日益增强,助力公司战略稳步推进。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产品和技术开发应用风险
近年来随着算力、网络、存储等基础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深度学习模型不断完善,以及AI预训练模型、生成式AI等技术快速发展及全新的涌现,公司需要不断关注市场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深度理解客户需求,确立正确的研发方向,通过持续的资源投入和强大的研发团队,快速开发产品并实施高频迭代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可能存在研发方向偏离市场需求、技术开发及应用不及预期、产品更新迭代速度慢等风险,从而导致公司竞争力下降。
应对措施:公司将积极进行新技术洞察,加入相关学术组织,与行业专家、高校、研究机构等对新技术、前沿技术有深入研究的人士、机构进行交流,同时在应用新技术前开展新技术测试,识别和规避新技术应用带来的不确定性。
2、人才短缺风险
公司属于智力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运用头脑进行创造性思维,不断形成新的成果,推动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提高企业的效益。随着公司业务转型升级和市场拓展,公司对高端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投资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近年来人才竞争不断加剧,人力资源成本逐年上涨。未来,如果公司无法加强内部人才培养,留住专业骨干人才,同时不断招纳外部优秀人才,补充新鲜血液,可能会对公司的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建立全面人才管理体系。一方面,公司将通过定期调查行业动态,了解市场的整体需求和供给,从薪酬待遇、人性化管理及职业发展等多方面着手,吸引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公司将盘点公司人才的实际情况、工作能力,建立企业人员储备库,加强员工素质提升,通过内部培养和提拔,挖掘和稳定人才。
3、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随着国内经济增长放缓,短时间内市场需求减少,同时新的市场对手进入市场,导致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为了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需要加强市场开拓、技术研发、产品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就会导致成本费用增加,利润空间缩小。竞争加剧可能使得公司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盈利能力下降,进而影响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
应对措施:公司将加大研发投入,利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保持技术领先优势。不断研发新产品或改进现有产品,以满足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增强产品竞争力。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团队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根据市场变化灵活调整营销策略。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客户关系,通过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来增强客户黏性。
4、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领域的不断扩张,公司控制或参股的企业数量随之变化,业务范围也在行业和地域两个维度不断延伸。若公司的研发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质量控制、财务管理等不能适应公司经营领域扩张的要求,人才培养、组织模式和管理制度不能随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将会引发相应的管理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不断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做好风险评估、风险预防、风险监控和风险应对。建立先进的管理系统和技术,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加强内部控制,确保企业流程的合规性和效率。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