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自动化及信息化产品与服务、新能源及智能装备、环保与水处理产品及服务。

  • 产品类型:

    自动化及信息化产品与服务、新能源及智能装备、环保与水处理产品及服务

  • 产品名称:

    锂电池及其材料智能装备 、 储能设备及系统 、 光伏 、 风电 、 水电及多能互补等清洁能源控制设备 、 智能变配电设备及综合能源服务 、 膜及膜装置 、 水利 、 水处理自动化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

  • 经营范围:

    水利、电力及工业自动化设备、辅机控制设备、输配电控制设备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和相关技术服务;信息传输技术、新电子产品的研究、开发和推广服务;计算机软件、硬件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信息化及系统集成总承包;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的销售;安防系统设计、施工、维修;电力设施承装、承修、承试;电力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膜工程的施工及运营维护;水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水处理膜产品、水处理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和运营维护;新能源系统、新能源汽车充(放)电桩、储能电站及储能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建设、运营、技术咨询及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7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新能源(源、网、荷、储)设备及系统(台套) 3.00 - - - -
库存量:水利、水处理自动化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台套) 1.00 - - - -
库存量:膜及膜产品(平方米) 42.80万 - - - -
库存量:锂电池及其材料智能装备(套) 2.00 - - - -
光伏、风电、水电等清洁能源控制设备库存量(台套) - 1.00 4.00 2.00 -
智能变配电自动化设备库存量(台套) - 3.00 10.00 17.00 -
水利、水处理自动化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库存量(台套) - 3.00 15.00 20.00 -
膜及膜产品库存量(平方米) - 41.23万 19.44万 5.15万 6.89万
锂电池及其材料智能装备库存量(套) - 14.00 - - -
锂电池智能装备库存量(套) - - 9.00 5.00 15.00
光伏、风电、生物质发电等清洁能源系统库存量(台套) - - - 2.00 3.00
变配电及轨道交通自动化系统库存量(台套) - - - 17.00 13.00
工业控制自动化系统库存量(台套) - - - 10.00 5.00
水利信息化库存量(台套) - - - 2.00 3.00
水利水电自动化系统库存量(台套) - - - 21.00 18.00
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库存量(台套) - - - 17.00 19.00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9.5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4.81%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3.80亿 21.86%
客户(2)
2.30亿 13.20%
客户(3)
1.36亿 7.82%
客户(4)
1.32亿 7.60%
客户(5)
7542.39万 4.3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4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3.94%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1.94亿 13.59%
供应商(2)
4743.36万 3.31%
供应商(3)
3573.43万 2.50%
供应商(4)
3298.53万 2.30%
供应商(5)
3210.80万 2.2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1.6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1.23%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6.42亿 28.32%
客户(2)
2.59亿 11.43%
客户(3)
1.04亿 4.58%
客户(4)
8146.70万 3.59%
客户(5)
7506.36万 3.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6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1.78%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供应商(4)
  • 供应商(5)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1.34亿 7.92%
供应商(2)
9627.48万 5.68%
供应商(3)
5719.81万 3.37%
供应商(4)
4774.27万 2.82%
供应商(5)
3366.81万 1.9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5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1.6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7072.33万 6.08%
第二名
5743.36万 4.94%
第三名
4942.14万 4.25%
第四名
3892.27万 3.35%
第五名
3520.53万 3.0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075.71万元,占总采购额的9.6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923.25万 3.06%
第二名
1115.65万 1.77%
第三名
1047.20万 1.66%
第四名
1025.35万 1.63%
第五名
964.25万 1.5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3.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7.40%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23亿 8.55%
第二名
8704.02万 6.05%
第三名
7517.49万 5.22%
第四名
6220.17万 4.32%
第五名
4681.68万 3.2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1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4.88%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932.38万 3.76%
第二名
2581.96万 3.31%
第三名
2525.98万 3.23%
第四名
1857.72万 2.38%
第五名
1721.74万 2.2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9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3.1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90亿 21.04%
第二名
1.11亿 8.05%
第三名
8088.21万 5.86%
第四名
6639.33万 4.81%
第五名
4740.14万 3.40%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9289.39万元,占总采购额的13.0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091.97万 4.36%
第二名
2074.79万 2.92%
第三名
1589.90万 2.24%
第四名
1276.94万 1.80%
第五名
1255.80万 1.77%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和发展阶段  公司从事新能源、环保等领域智能控制软硬件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 T4754-2017)》,公司“新能源”和“环保”业务分别归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C35)和环境治理行业中的水污染治理行业(N7721);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上述业务板块分别归属于制造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C35)和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和发展阶段
  公司从事新能源、环保等领域智能控制软硬件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 T4754-2017)》,公司“新能源”和“环保”业务分别归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C35)和环境治理行业中的水污染治理行业(N7721);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上述业务板块分别归属于制造业中的专用设备制造业(C35)和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中的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N77)。
  1、新能源业务
  随着传统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经过多年发展,世界能源转型已由起步蓄力期转向全面加速期,全球能源和工业体系正在加快演变和重构。随着《“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等政策的发布与实施,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新能源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
  (1)锂电池及其材料智能装备领域
  在全球新能源车市场高速增长的拉动下,动力电池产业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进而推动电池智能装备需求的增长。公司生产的锂电智能装备主要为后段设备,即化成、分容、检测、分选、物流设备。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37.9%。2023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465.3万辆,同比增长35.4%,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公布数据,2023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387.7GWh, 同比增长31.6%。后续随着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的融合互动,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式电化学储能也将发挥着重要作用,新能源汽车发展潜力巨大。
  (2)新能源(源、网、荷、储)设备及系统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提出到2035年,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建成,可再生能源发电成为主体电源。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加快负荷中心及周边地区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建设。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下,我国清洁能源发展迅速。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完成投资额同比增长超34%。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额超6700亿元,风电完成投资额超3800亿元。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5.1亿千瓦,其中我国贡献超过50%。随着新能源发电占比的提高,为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对清洁能源的调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光、水电站的建设和升级改造中将更加注重高精度、长时间功率预测技术和智慧集控技术的应用。
  “十三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行业从研发示范过渡到商业化初期阶段,目前正处于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阶段,产业体系逐步成熟。2023年我国储能行业呈爆发性增长。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年底,全国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31.39GW/66.87GWh。其中,2023年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22.60GW/48.0GWh,同比增长超过260%。
  同时,电力市场改革推进用户侧储能发展。自202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以来,各地分时电价逐步开始改革,峰谷价差持续拉大,开拓了峰谷套利空间,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用户侧储能将有更多机会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现货市场,用户侧储能经济性不断增强。近两年国内“限电”现象频发也刺激了工商业用户群体利用储能实现电力保供的需求,用户侧储能市场规模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接入,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和促进新能源的消纳,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21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作为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越来越多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项目开始建设并投入运营。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政策的持续支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2、环保业务
  公司环保业务以膜技术为核心,将膜制造、膜工艺、膜工程和污水深度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主要应用在市政污水、工业废水、城乡供水等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安排部署,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住建部2021年6月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000万立方米/日,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不少于1500万立方米/日,县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超过25%。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生态环境部《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要求:到 2025年,污水处理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积极进展,能效水平和降碳能力持续提升。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5%以上,建成 100座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污水处理既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领域,意义深远。
  (二)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从电力自动化、信息化技术起步,近三十年的积累,核心技术优势突出,自主研发的控制设备及系统广泛应用到水利水电、光伏、风电、储能、智能变配电、锂电材料智能装备、轨道交通、环保等多个领域。近日,公司凭借“中小型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产品”的领先技术与市场优势获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参与起草能源、电力、水利多项行业标准,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国际小水电中心控制设备制造基地。
  子公司精实机电是锂电化成分容、智能物流、智能制造及能源装备的整体解决方案专家,拥有 30年智能装备开发与20年锂电行业深耕经验,是国内最早提供负压化成单机设备与负压化成产线的专业厂商,拥有化成分容全套软硬件知识产权,可同时满足方形铝壳、刀片、软包和圆柱等多种形态电池化成分容段的整线生产交付,极大地节省了联调时间,是业内少有的锂电后段整线服务商。
  环保领域,公司主要提供膜丝、膜组件和水处理自动化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华自格兰特以先进的技术为主导,拥有多项水处理专有技术,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各类水处理难题,服务用户覆盖石油、化工、电力、造纸、养殖等多个领域,拥有二十多年的工程经验;坎普尔是中国膜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获中国膜工业协会25周年“杰出企业”称号,长期用户遍布全球二十多个国家。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一)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专注于为新能源、环保等领域用户提供智能控制软硬件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多能物联技术领航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改变。
  (1)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根据销售订单、交付周期及不同原材料市场供应的特点合理确定各种原材料的采购规模。公司每年综合评定年度合格供应商并完善相应淘汰机制以保障原材料质量,定期预警重点原材料价格走势及供应,通过提前锁价、套期保值及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的方式,规避风险,稳定供货和控制采购成本。通过常用原材料长周期滚动备料和特质品专项采购相结合的模式,以保障生产需求。
  (2)生产模式
  公司产品的生产环节主要包括研发设计、加工、装配、调试、试验与检验。主要采取按订单生产和按计划排产相结合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的特定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定制。同时,针对核心标准化的产品(包括厢式储能、柜式储能、PCS、电池PACK、充电桩、系统屏、膜丝、膜组件等),也批量生产提前储备安全库存。
  (3)销售模式
  公司设有能源、新型储能、环保事业部和国际公司统筹相关产品的销售工作,业务区域覆盖全国和全球七十多个国家。公司产品在下游行业建立了良好的声誉,与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主要销售模式为直销模式,通常采用投标的方式以及客户直接下单的方式获取订单,同时,积极参加国内外专业展会,加强客户资源开发,并通过线上旗舰店等网络销售模式辅助销售。
  (4)研发模式
  公司坚持自主创新,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保持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创新和迭代相关产品和技术;建设高水平的研发团队,设立产品规划委员会,由中央研究院统筹集团产品研发工作,主要子公司研发团队的负责人、经营负责人加入产品规划委员会,以加强产品规划管理及协同,巩固在行业的技术引领地位,提高客户粘性及满意度,提高综合效益。
  (二)公司产品的市场地位
  公司深耕能源领域,中小水电站自动化控制设备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基于“智能控制技术”核心优势,充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智慧云平台等先进技术,研发能量管理系统HZ3000-EMS、微网协调控制器、储能变流器、交直流充电桩等系列化核心产品,突破新能源微电网“源-网-荷-储”协调控制关键技术瓶颈。
  公司与国防科技大学联合申报的《百兆瓦级储能电站协同管控系统及应用》荣获 2022年度湖南省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近日,公司研发的“大规模储能及微电网协调控制技术与装置”通过湖南省电机工程学会科技成果评价,专家组成的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目成果创新性强、技术先进度高、应用前景广阔,在大规模储能及微电网协调控制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自主研发的“HZInfo3000闸泵集群智能管控系统”,通过流域地形、气象、水文等数据结合流域枢纽的运行调度规程以及运行数据对流域的来水态势进行预报和预警,为防洪防潮、排涝及水环境调度指挥提供决策支持,实现对泵闸站群的防洪、排涝及改善水环境的优化调度,入选水利部“2023年度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清单”。
  子公司精实机电是锂电行业化成机、分容机、智能物流仓储、智能制造及能源装备的整体解决方案专家,可提供涵盖方形、刀片、软包、圆柱等锂电池化成分容段自动线整体解决方案,自主研发了高压直流水冷容量一体机、大腔体Baking设备、水加热高串化成一体机等系列产品,通过技术与设计上的创新,实现了运营能耗的大幅降低与系统转换效率的显著提升;化成分容机电源实现了满量程万分之四的电流控制精度和万分之二的电压控制精度,并在业内率先发布高压直流母线技术,搭载系列新品稳定运行,可与储能/光伏/PCS系统接驳,实现园区智能调度,助力客户构建零碳工厂。精实机电现已成为业内少有的自主设计并提供后段整线交钥匙工程的服务商,是宁德时代、赣锋锂业、蜂巢能源、鹏辉能源、天能电池、耀宁新能源、融捷能源等众多新能源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
  环保领域,公司是多元化膜技术的倡导者,拥有多种超滤膜产品、MBR膜产品和EDI产品,以膜技术和污水深度处理技术为核心,将膜产品、膜工程、水深度处理及自动化控制技术有机结合,可为环保水处理领域用户提供市政供水、市政污水、工业纯水、工业废水、水处理+多能源系统、全设备生命周期等EPC整体解决方案,并多次获评环保“走出去”先进企业。公司的MTC-3W污水处理自动化系统,在国内首次将与工艺机理相结合的节能优化运行控制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行业,提高了我国污水运行行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公司自主研发的净水厂智能加药系统被中国产品质量技术监督中心列为“中国节能环保产品”、“中国低碳产品”。由湖南坎普尔参与承建的广州南沙粤海水务有限公司旗下“广东粤海水务榄核自来水厂水处理项目”荣获“2023(第十八届)水业中国星光奖-工程之星”的荣誉。
  (三)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政策和行业因素
  近年来,我国可再生能源保持高速度发展的良好态势。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要夯实能源保障基础,大力推进非化石能源高质量发展。并提出,我国将进一步聚焦火电、新能源发电、储能等领域,提升电力系统稳定调节能力。在优化能源结构方面,将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7%以上。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增风电光伏装机突破2亿千瓦、创历史新高,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球份额达40%左右,贡献了新增量的约50%。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23年全国锂离子电池行业运行情况》,2023年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940GWh,同比增长25%,全国锂电池出口总额同比增长超过33%。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2023年,中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21.5GW/46.6GWh,功率和能量规模同比增长均超150%。
  环保领域,中央生态环境专项资金规模持续保持增长,环保产业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产业能力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进一步强调,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并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展广度,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落实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受政策和行业需求推动,公司新能源业务快速增长,环保业务规模进一步扩大。
  2、技术因素
  公司以“智能创造价值,绿色承载未来”为企业使命,主营业务:新能源、环保所涉及的领域,最底层的技术逻辑都是“智能控制技术”。经过三十余年的技术积淀,从水利水电自动化、信息化技术起步,逐渐拓展到工商业变配电、锂电、新能源(光伏、风电)及储能、环保控制设备及系统。公司拥有3个国家级技术平台,4项国内首创技术,参与起草能源、电力多项行业标准,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报告期内,首届“中国光谷”智慧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武汉举行,公司作为《电化学储能电站运行规程》团体标准牵头起草单位受邀参会。
  公司不断迭代、创新产品和技术,协助用户转型升级,助力行业智能,绿色发展。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自主创新优势
  公司基于“智能控制技术”的核心优势,依托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CNAS实验室、国家级创新平台,持续开展自主创新,参与起草能源、电力、水利多项行业标准,致力于成为多能物联技术领航企业。拥有近400项有效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100余项;2023年新获专利授权50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目前还有63项专利处于查审状态,其中包含发明专利38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报告期内,公司“基于5G的园区微网源网荷储互动调控示范站”项目成功入选国家能源局、工信部 2022年度能源领域5G应用优秀案例;公司“HZInfo3000闸泵集群智能管控系统”成功入选水利部《2023年度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清单》,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运用;公司获评工信部“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称号。近日,工信部公布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公司凭借“中小型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产品”的领先技术与市场优势成功上榜,公司自主创新能力获得国家级认可。
  公司结合边缘智能、能源转换、安全控制、储存与调控等先进技术,利用建模仿真、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成功转化科研创新成果,持续升级打造多能物联解决方案体系;面向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的需求,报告期内公司打造湖南省首个2MW+功率级源网荷储系统实验室,以技术创新和实验验证为手段,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赋能行业发展。公司不断迭代升级锂电池自动化测试技术及设备,突破化成、容量一体机技术难题,提高能量转换效率,以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推出化成容量一体机、高压直流水冷容量一体机、大腔体Baking设备等实现降本增效的趋势新品,助力客户提升产线竞争力,并在业内率先发布高压直流母线技术,可与储能/光伏/PCS系统接驳,实现园区智能调度,助力客户构建零碳工厂,推动化成分容解决方案绿色转型。环保领域,作为水利、水处理自动化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的先行者及多元化膜技术的倡导者,公司始终致力于水利、水处理自动化产品、水处理膜材料和膜组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不断创新,在水处理和膜技术领域获得了近百项专利。
  (二)市场优势
  公司三十年的市场和技术积累,打造了高效的销售服务团队,具备勘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实施、智能运维等综合服务能力。拥有测绘、设计、施工、运维等各种资质,其中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达一级,售后服务认证体系达七星级(卓越)(行业最高等级),可最大程度满足用户需求。
  公司基于电力自动化领域的核心优势,提前布局储能业务(包括电源侧、电网侧、工商业用户侧储能),以差异化产品打造市场竞争力,实施了多个电网侧储能电站项目、工业园区新能源微电网项目、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项目等,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客户资源。公司与新能源国央企、行业巨头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等方面相互赋能。
  公司在电站及泵站自动化控制设备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近年来,公司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不断创新海外发展模式,拓展包括水电站、光伏发电及储能电站在内的清洁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报告期内,公司相继在乌干达、坦桑尼亚、科特迪瓦、柬埔寨等海外市场斩获大订单。子公司精实机电凭借优质的产品及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得到了行业头部企业的高度认可,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环保领域,作为多元化膜技术的倡导者和膜工程的实施者,子公司华自格兰特、湖南坎普尔的产品和服务在高浓度污水处理领域和物料分离污水处理领域,被越来越多的市场所选择。报告期内,坎普尔中标宝丰能源260万吨/年煤制烯烃和配套40万吨/年植入绿氢耦合制烯烃除盐水EDI项目。该项目是目前为止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煤制烯烃,也是全球唯一一个规模化用绿氢替代化石能源生产烯烃的项目。
  (三)品牌信誉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就非常注重企业声誉和品牌形象的树立,在所涉及的各个业务领域都建立了良好的品牌优势,华自品牌获得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众多客户认可,“华自”商标也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公司是联合国工发组织国际小水电中心水电控制设备制造基地、湖南省对外经济合作企业协会轮值会长单位、湖南省企业“走出去”联盟成员单位。
  报告期内,公司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荣获“中国储能产业最具影响力企业奖”;承建的全国首例整县推进绿色小水电建设示范项目-霍山县智慧小水电集控项目在全国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现场会上获得了水利部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肯定。全资子公司精实机电是锂电池智能装备领域的知名企业,具有较高行业声誉,是国内最早提供负压化成单机设备与负压化成产线的专业厂商。报告期内精实机电获得宁德时代、蜂巢能源、天能锂电、耀宁新能源等多家客户密集表彰。
  环保领域,华自格兰特经过多年的积累,在环保水处理领域也积累了较强的品牌优势,特别是在化学、煤化工、造纸、制药等高污染行业享有较高声誉,其子公司坎普尔生产的MBR膜产品远销印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意大利等国家,是目前全球为数不多的同时提供中空纤维、编织加强毛细管和平板MBR膜的膜供应商。公司自主研发的净水厂智能加药系统被中国产品质量技术监督中心列为“中国节能环保产品”、“中国低碳产品”。
  (四)业务布局及协同优势
  近年来,公司聚焦主业积极布局新能源业务,通过科学规划、系统思考,逐年加强对母子公司人力调配、市场资源、研发技术、供应链等的互联互通,相互赋能。通过完善集团供应体系,实现集团优质供应商的信息互通与采购资源共享,降低运营成本;通过信息共享,统筹产品研发等实现集团资源的高效利用;定期开展母子公司业务交流,互相支持,形成合力,共同拓展市场。公司协同优势明显,母子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人均效能不断提高。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 236,860.61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00%,净利润-17,982.29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58.07%。公司基于储能“研发+市场“的双轮驱动,重点拓展新能源储能业务。受益于政策和行业需求推动,新能源业务快速增长,但由于行业竞争加剧,销售价格持续走低,毛利率有所下降,2023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下降 2.52%。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在严重的内卷中努力求生存,报告期内的重点工作开展如下:
  (1)稳步推进产品研发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坚持“政策引领、市场导向、创新驱动”,关键产品技术实现突破。升级EMS、CCS、PCS 、电池 Pack、储能一体机等储能系列产品,研发推出“源网荷储一体化管控平台”,“大规模储能及微电网协调控制技术与装置”,搭建湖南省首个2MW+级源网荷储系统实验室、化成分容电源系统实验室并投入使用。突破化成、容量一体机技术难题,在业内率先发布高压直流母线技术,可大幅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助力客户降本增效。水利水电领域,公司凭借“中小型水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产品”获评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八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环保领域,公司不断研发突破,成功应用了智能曝气系统、磁混凝系统、二次供水物联网网关、内压超滤膜组件以及浸没式超滤膜组件等多项业内领先技术产品。
  (2)深耕国内市场,积极拓展国际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为桂东罗霄、江苏如东、怀化洪江等多个储能电站提供储能关键设备系统及EPC服务,投建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示范项目并往规模化建设发力,承建全国首例整县推进绿色小水电建设示范项目。在环保水处理领域,相继中标全球单厂规模最大的除盐水EDI项目、全球最大生物合成生态产业园水处理运营服务等多个重要项目,进一步巩固行业优势地位。
  同时,公司依托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领先地位,持续拓展多能互补、源网荷储一体化应用场景,在乌干达、坦桑尼亚、科特迪瓦、巴基斯坦、柬埔寨等国中标多个集中式储能、水光储、光储柴多能互补项目,解决当地能源供应不足和不稳定问题,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
  (3)持续加强团队建设,健全激励体系
  公司秉持人才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人才结构,持续加强团队建设,提升组织效能和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丰富人才引进模式,积极引进新能源行业专业人才,健全激励考核体系,实施了具有挑战性的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方案。
  报告期内经营管理工作仍存在很多不足。营收规模有较大增长,但合同质量有待提高。报告期内,公司新签订单数量、金额均有显著增加,收入同比增长40.99%,但综合毛利率同比下滑 2.52%。合同执行质量、成本控制和回款力度需进一步提高。
  国际市场拓展初见成效,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报告期内,公司紧抓国际新能源和储能市场机遇,迅速开展了一些国际业务,但占比较小,仍需进一步加大国际业务推广力度和深度、强化国际项目履约管理和风险控制,巩固和提升国际项目的利润率水平。
  技术研发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在产品竞争力方面取得更大突破。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持续创新,但仍需加大研发力度,在拳头产品方面构建更高的技术壁垒,并实现精细管理。
  管理水平有待加强。需进一步提升人员效能,团队效率,加大合同评审力度,提高合同执行质量,强化应收账款管理等工作。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战略规划
  公司以“智能创造价值,绿色承载未来”为企业使命,深耕新能源、环保两大领域,致力于成为多能物联技术领航企业。未来,公司将持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精心打造拳头产品,提高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提高公司行业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促进公司整体经济效益提升,为股东创造良好的回报。
  1、技术研发战略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新能源和环保主业的技术和产品不断创新,重抓研发效率和关键技术攻关,打造具备核心技术优势、有市场容量的拳头产品。加速推进多能物联技术的AI化,创新行业AI解决方案,并推广到新能源(源网荷储一体化)、环保水处理等主营业务相关的应用场景。充分利用公司在水利水电领域的大数据积累优势,积极推动水利水电行业大模型研发,尽快实现大模型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
  2、市场推广战略
  紧抓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转型升级的发展机遇,夯实国内市场,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合同质量和利润率水平。重点拓展商业模式逐步成熟且市场空间广阔的工商业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微电网应用等业务场景,协同上下游合作伙伴资源积极拓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业务,以膜技术为核心巩固公司在环保水处理领域的市场优势地位。
  3、管理运营战略
  强化内部管理,压实各级管理层对主责工作的领导责任,完善管理机制,以复盘、闭环、系统解决的方式开展各项工作,提升管理效能。积极引进人才,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激励机制。强化合同评审力度、应收账款管理工作,提高合同执行效率。
  4、资本市场战略
  紧抓市场机遇,通过多元化资本运作手段和资本市场工具,整合优质产业项目、资产、团队,壮大公司规模、提升公司竞争优势。
  (二)下一年度经营计划
  1、技术研发
  重点围绕“源网荷储一体化”打造优势地位,持续推动储能变流器系列产品、电池 Pack系列产品、储能系统等储能关键产品的升级优化;继续加强智慧水电、智能配网、液冷超充等产品的研发和完善;推进锂电池自动化测试的技术研发,提高设备柔性化程度、精确度和能量转换效率;结合具体应用行业的特点,持续拓展污水、废水深度处理和水净化技术的研发,重点在高级氧化工艺、厌氧氨氧化技术开展研究及应用;大力推进水利水电大模型、水利数字孪生平台、行业AI解决方案等研发攻关。
  2、市场推广
  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重点发力城市级、园区级、厂区级“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各种应用场景落地。加强与五大六小发电集团、湖南能源集团等央企、国企的合作力度,紧抓“宁电入湘”进一步推进的市场机遇,持续拓展新能源行业内优质客户和业务机会。
  3、管理运营
  持续优化内部管理机制,加强高层参与合同评审力度,提升合同执行质量。加强应收账款管理,通过各种方式加强应收款项清收工作。
  4、资本运作
  择机整合公司主营业务领域有价值的产业链资源(包括项目、资产、团队等),促进公司主业发展。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随着全球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国内外新能源(风电、光伏、储能)装机规模,锂电池产能迅猛增长,价格内卷严重,存在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对此,公司将及时关注行业发展态势,发挥自主创新的优势,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开拓新渠道新市场,加强与国内、国际伙伴的合作,探索多种新的合作模式以应对市场竞争加剧带来的风险。
  2、政策风险
  公司仍面临着税收优惠的风险。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 [2011]100号)(从201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规定,公司销售的嵌入式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部分享受即征即退政策。公司报告期内符合条件并享受该优惠政策。此外,公司部分出口产品的增值税适用免抵退政策,按相应税率退税。公司存在因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而不能继续享受上述税收优惠,对经营成果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的风险。另外,公司主营业务新能源、环保业务发展受益于行业政策支持,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系列新能源政策,支持产业发展,后续,如相关政策收紧,市场需求可能不及预期,业务拓展将受到不利影响。对此,公司将及时把握行业政策,提前布局,提高市场研判和风险预测能力,降低政策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3、应收账款增长风险
  报告期末应收账款余额 171,878.45万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 24.48%。随着公司业务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也将随之提高,若欠款不能及时收回,较高的应收账款可能引致资产流动性风险。对此,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应收账款的过程管理,动态评估客户风险状况,并运用法律保护、金融工具等手段加大应收账款的回收,同时将绩效考核与客户回款密切挂钩,降低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