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为金融客户提供电子渠道及渠道整合、支付结算、新一代中间业务、交易银行、数据交换、大数据平台、区块链平台等软件开发服务,以及为客户提供数据中心规划设计咨询、软硬件选型与部署实施等覆盖IT基础设施建设全生命周期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和服务。

  • 产品类型:

    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专业技术服务

  • 产品名称:

    系统集成 、 软件开发 、 专业技术服务

  •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计算机系统服务;销售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电子产品、自行开发后的产品;委托加工电子产品;产品设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经营电信业务。(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经营电信业务以及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5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销量: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元) 8.80亿 - - - -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销量(元) - 6.98亿 4.74亿 6.32亿 6.72亿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1.0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3.3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7.01亿 40.40%
第二名
2.43亿 13.99%
第三名
5690.44万 3.28%
第四名
5656.04万 3.26%
第五名
4261.85万 2.4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1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3.0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89亿 19.44%
第二名
1.23亿 12.63%
第三名
1.01亿 10.36%
第四名
5762.03万 5.92%
第五名
4613.11万 4.7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3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0.27%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2.44亿 16.76%
第二名
1.88亿 12.91%
第三名
1.85亿 12.71%
第四名
5740.74万 3.95%
第五名
5732.32万 3.9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6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0.3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81亿 23.39%
第二名
1.33亿 17.21%
第三名
6893.75万 8.89%
第四名
4762.72万 6.14%
第五名
3637.82万 4.6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4.5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2.7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09亿 10.27%
第二名
9820.20万 9.25%
第三名
8995.39万 8.48%
第四名
8743.28万 8.24%
第五名
6916.17万 6.52%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2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8.3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8540.74万 18.47%
第二名
5521.85万 11.94%
第三名
3341.33万 7.23%
第四名
2556.89万 5.53%
第五名
2401.13万 5.1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0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2.4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4.07亿 35.41%
第二名
9235.60万 8.04%
第三名
3607.69万 3.14%
第四名
3475.72万 3.02%
第五名
3278.49万 2.8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7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0.28%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第一名
1.70亿 24.46%
第二名
3964.55万 5.72%
第三名
3666.48万 5.29%
第四名
1864.88万 2.69%
第五名
1469.86万 2.1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6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1.46%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5.35亿 49.30%
客户二
5524.17万 5.09%
客户三
2865.77万 2.64%
客户四
2467.38万 2.28%
客户五
2331.56万 2.1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7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9.23%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8629.77万 12.53%
供应商二
7024.96万 10.20%
供应商三
5895.43万 8.56%
供应商四
3005.12万 4.36%
供应商五
2471.90万 3.59%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一)行业情况  1、行业发展阶段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所属行业代码为I65。  公司在2023年,继续以“金融科技”领域为核心,围绕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化、人工智能等发展方向,不断强化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深化融合应用,并在空管和公安信息化建设方面不断深入,助推公司稳健发展。  2、季节性特点  公司目前的主要客户集中在...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
  (一)行业情况
  1、行业发展阶段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所属行业代码为I65。
  公司在2023年,继续以“金融科技”领域为核心,围绕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移动化、人工智能等发展方向,不断强化创新和核心技术突破,深化融合应用,并在空管和公安信息化建设方面不断深入,助推公司稳健发展。
  2、季节性特点
  公司目前的主要客户集中在金融行业,金融客户通常遵照预算决策体制,在年初完成IT投入预算的制定工作,年中完成立项工作,年底进行IT项目落地验收、付款,其预算、立项和采购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公司营业收入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即上半年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少于下半年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2年度、2023年度,公司下半年营业收入占全年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2.39%、70.82%,下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占全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81.28%、93.45%。因此公司业务存在季节性波动特点,投资者不宜以季度或半年度的数据推算公司全年的经营情况。随着公司低空空管信息化等业务的发展,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上述季节性波动。
  3、行业地位
  公司在金融信息化领域已经有20多年的行业经验,使得公司在电子渠道及渠道整合、支付结算、新一代中间业务、交易银行、云平台应用、数据交换等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此外,公司于2004年开始致力于国家空管领域信息化建设与业务应用,持续聚焦国家空管数据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先后承担了数据通信网络平台、跨机构传输交换平台、国家级数据中心系统、国家级业务运行系统建设,形成自顶向下覆盖空管各级管理单位的体系化数据服务保障能力,并且于2017年、2018年分别获得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依靠以上核心技术的优势,公司在行业的竞争力日益增强,是国内少数同时为金融行业和军工行业提供专业化信息服务的供应商之一。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拥有“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优秀级(CS4)”、“CMMI开发模式认证(五级)”、“高新技术企业证书”、“GB/T19001-2008/ISO9001:2008”
  、 “GB/T22080-2016/ISO/IEC27001:2013”、 “ISO/IEC
  20000-1:2011”、 “GB/T24001- 2016/ISO14001:2015”、“GB/T45001-2020/ISO45001:2018”、“ISO22301:2019”等资质。
  (二)新发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对所处行业的重大影响
  报告期内,多项法律、部门规章的颁布实施,对行业的发展和合规运营提出了新的要求。
  2022年12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了《银行保险监管统计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2年第10号,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将废止《银行业监管统计管理暂行办法》、《保险统计管理规定》。《办法》具有五个特点:一是明确归口管理要求,二是突出数据质量管理要求,三是强调数据安全保护,四是对接数据治理要求,五是重视数据价值实现。自2023年2月1日起施行。
  2023年5月,国家相关部门颁布了《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等法规。具体如下:
  《证券期货业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聚焦网络和信息安全领域,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上位法在证券期货行业的落地实施明确了路径。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
  同月,国家相关部门还颁布了《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具体如下:
  《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促进商业银行准确评估信用风险,真实反映金融资产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
  2023年8月,国家相关部门颁布了《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等法规。具体如下:
  《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为加强对汽车金融公司的监督管理,促进我国汽车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自2023年8月1日起施行。
  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发展交通运输平台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低空经济”。
  2023年6月,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对于规范无人机飞行活动、促进产业发展、保障航空和公共安全、明确监管责任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我国无人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基础。
  2023年 12月,国家空管委组织制定并发布了《国家空域基础分类方法》,为推动国家空域资源的高效利用、规范空域管理、增强航空安全、促进低空经济发展以及支持航空产业创新等方面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框架。
  公司将认真落实新出台、新修订的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保证相关业务运营行为合法合规,确保公司依法合规经营。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新晨科技是以金融行业为核心,覆盖空管、军工、公安、媒体及大中型国有企事业单位等行业的专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与服务的供应商,提供软件开发、系统集成、专业技术服务等多层次的行业信息化服务。公司主要为金融客户提供电子渠道及渠道整合、贸易融资、新一代中间业务、交易银行、数据交换、大数据平台、区块链平台、债券综合业务、家族信托管理等软件开发服务,以及为客户提供数据中心规划设计咨询、软硬件选型与部署实施等覆盖IT基础设施建设全生命周期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和服务。
  自设立以来,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更。
  (1)软件开发业务
  新晨科技具备深厚的软件研发和项目实施实力,拥有强大的覆盖全国的技术支持服务体系以及长期从事技术咨询、服务和项目实施的经验。多年来,公司核心产品电子渠道及渠道整合云平台、贸易融资结算系统、协作云平台、交易银行系统、交换平台、大数据平台、区块链BaaS平台、债券综合业务系统、家族信托管理系统等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在金融、空管、军工、公安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并深受好评。
  ①渠道及渠道整合领域
  新晨科技在渠道建设领域有丰富的实施经验,产品和服务覆盖了电子渠道、自助渠道、柜面等全渠道。新晨科技渠道类应用解决方案主要分为前端类和后台类,前端类包括呼叫中心、个人网银、企业网银、个人手机银行、企业手机银行等。后台类包括渠道整合云平台(渠道中台)、渠道服务支撑平台等。
  渠道整合云平台基于分布式架构构建,为各渠道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服务规范,实现渠道交易信息的统一传递和交易数据的统一分发,以及统一的安全认证和授权、统一的系统接入、统一的信息模型及转换、统一的流程管理、便捷的监控管理等功能,以满足新业务的快速部署、多渠道发布、主动营销、统一客户视图等市场需求。渠道整合云平台在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地区性商业银行都有成功应用。
  ②贸易融资领域
  贸易融资结算系统是公司在金融行业核心业务层上的主要产品和解决方案。贸易融资结算系统全面覆盖了国际结算的各项业务品种,提供外汇资金和清算的支持,系统还包含国际支付前置、外汇监管报送、授信管理、供应链金融等多个子系统,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贸易融资结算解决方案。目前已应用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国家政策性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农商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联社)等众多客户。
  新晨科技贸易融资产品采用模型驱动架构设计,通过模型转换,能够满足不同银行客户对自身技术架构的要求。
  ③中间业务领域
  协作云平台是公司在金融行业业务支撑层上的主要产品,符合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能够进一步提升银行中间业务产品的产出,提高开发效率,最大程度在人力、技术、创意等方面实现共享。平台采用微服务架构,通过高质量底层公共组件和丰富的第三方插件接口,提供微服务应用、敏捷应用的开发与交付能力。有利于快速实现业务场景拓展,建立银行与外部合作伙伴的生态圈,实现服务输入输出、权益互换,互利双赢,促进银行中间业务规模化拓展。
  ④交易银行领域
  新晨交易银行产品以“整合”、“共享”、“互联互通”、“开放”、“体验”为手段,以标准化电子渠道各类可售产品为基础,以平台化策略为支撑,以支持交易银行为目标,通过构建新一代银行对公电子金融服务平台,支持银行对公电子渠道转型和未来发展。交易银行系统,是集交易平台、营销平台、服务平台、互动平台的四位一体的电子银行综合性平台,为银行客户提供全新的体验和全方位的服务,进一步降低银行对企业客户的服务成本,提高银行对公客户的满意度,提升电子银行的整体收益。
  交易银行系统采用前后端分离模式,前台负责与用户的交互界面的展示,不负责处理业务逻辑,业务逻辑的处理集中在中台;采用组件化、松耦合、分层设计,识别并定义交易银行金融服务平台所需的组件,按照组件化方式进行设计开发;各组件相对独立,组件之间通过调用的方式实现交互;在平台架构设计中采取分层设计的原则,保证各层组件间的功能独立性和组件松耦合性,便于组件及其功能的灵活扩展。
  ⑤数据交换领域
  交换平台是公司核心技术平台,可为各个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格式转换、统一的业务路由、统一的事务管理、统一的监控管理,实现统一的信息数据交换。由于交换平台核心服务——信息数据交换服务具有同质性,因此,交换平台被广泛应用到具有信息数据交换需求的多个应用领域。
  ⑥大数据平台
  新晨大数据平台涵盖数据综合管理中台建设、情报分析工具、数据分析建模工具、管理工具、数据治理工具、数据开发平台、数据展现发布平台,能为用户提供完整成熟的解决方案,平台在大数据的知识图谱应用、可视化交互式数据分析研判以及模型自定义平台上有较深耕耘。
  ⑦区块链BaaS平台
  区块链BaaS平台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即服务的平台,可以帮助用户快速部署区块链系统,提供链码部署、区块链运行状态监控、配置和管理等服务。
  ⑧债券综合业务系统
  新晨债券综合业务系统是基于债券发行交易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应用系统。系统涵盖了对发行计划的额度管控、发行定价策略的动态分析、招标发行投中标数据的直连接入、存续期债券现金流动态测算,能够为债券发行人提供全业务流程管理的解决方案,并可与交易后台直连对接,实现债券发行业务前中后台交易直通式处理。
  ⑨家族信托管理系统
  新晨科技的家族信托管理系统,致力于打造金融科技驱动的信托业务生态圈。即可以为信托公司提供家族信托管理的平台,也可以为银行客户建立以银行为中心的家族信托业务全流程闭环管理,银行掌握家族信托相关全部数据,依托金融科技,为客户提供全面、实时、精准的优质服务,满足信息安全、监管审计、合规管理等要求。
  2023年度,公司新增 18个软件著作权认证证书和一项专利,对公司开拓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产生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公司保持技术的优势,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系统集成业务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从事系统集成相关业务,形成了从设计规划、实施、管理到技术支持与服务的完整且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数据中心规划设计咨询、软硬件选型与部署实施等覆盖IT基础设施建设全生命周期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和服务。同时,公司结合自身的软件开发能力,为客户提供定制化IT基础设施增值服务,在系统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及成本控制和运营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竞争能力。
  目前,公司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超过300人的系统集成团队,涵盖行业专家、技术专家以及项目管理等多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既能够为客户提供路由、交换、主机存储、灾备、负载均衡和安全等传统的系统集成技术支持,也能够提供全栈云、SDN、大数据、超融合、云计算等最新的系统集成技术支持。公司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包括数据中心的基础架构系统建设、云计算/虚拟化建设、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灾备系统建设、IT系统搬迁技术服务,以及大数据平台系统建设、基于等保2.0的安全规划与建设、迅捷多厂商运维管理服务等。
  (3)专业技术服务
  公司的专业技术服务主要是基于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业务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及运营维护等服务,是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业务不可或缺的支持手段。公司已形成了由标准服务、高级服务和咨询服务构成的多级服务体系,从行业客户的战略方案制订、系统策划、项目建设等方面,为客户提供产品升级和行业技术咨询服务与培训。
  2、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为行业客户提供以自有软件为核心的业务应用软件开发和项目实施服务,围绕IT基础建设的系统集成服务,以专业化的流程体系和优秀的技术人才为支撑的技术支持服务,以丰富的业务经验和专业技能为基础的顾问咨询服务,并从中获得收入和利润。
  (2)采购模式
  在系统集成服务中需要采购的主要为软硬件产品,公司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和采购流程,供应商需要经过资质审核、内部评审、商务谈判等环节,才能入围公司合格供应商目录。在采购环节,遵循多家合格的供应商进行竞争性谈判原则。同时,公司建立了严格的采购审批制度,规范公司的采购管理。
  (3)生产模式
  公司产品研发团队,通过对目标市场的调研、目标客户业务需求的分析,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并以自有产品为核心,根据客户的业务要求进行定制应用开发和部署。
  (4)营销模式
  公司通过自有的销售体系或者合作伙伴的渠道销售体系,向各终端用户推介本公司软件产品及软件开发服务、系统集成服务、技术支持服务及顾问咨询服务,通过投标或单一来源谈判的方式获取订单。
  公司的经营模式及相关影响因素在报告期内不存在重大变化。
  3、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长期以来,公司坚持“核心价值、核心产品、核心客户、核心业务”的发展战略。核心价值是指公司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的共性需求,能够实现跨行业、跨客户以及跨业务的横向推广,同时能够最大限度降低实施成本,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核心客户为公司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保证了公司业务经营的稳步发展,同时还为公司新产品的研发以及业务的创新提供了便利的落地实施机会。核心产品和核心业务作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公司深挖老客户需求、开拓新客户业务的动力和源泉。
  公司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来源于传统客户的持续性服务、新客户拓展及新业务机会获取三个方面:
  (1)长期客户的持续性服务
  多年来,公司收入较大比例来自长期客户,当该类客户大规模开展系统升级或应用系统建设时,公司有机会获得更多的业务机会;而当公司长期客户的业务趋于稳定时,公司扩展业务规模的进度将有所放缓。
  (2)新客户开发
  公司凭借多年的技术积淀、良好的服务口碑以及过硬的业务资质,在客户新项目建设时,具有较大的扩展业务规模的机会。近年来,公司在金融、军工、公安等领域先后成功开拓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新客户,随着新客户群体的不断扩大,将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新业务拓展
  IT服务市场整体上高度分散,包含众多细分领域,并且在各个细分领域,通过一段时间的市场竞争,会形成相对稳定的格局,其中部分细分领域的市场集中度较高。在未有行业性业务机会或革命性技术创新的前提下,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较难被打破,因此服务商介入其非优势领域的难度较大。而当出现行业性业务机会或者革命性技术创新时,这种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将发生较大变化,甚至可能出现行业格局重构。公司未来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及时把握行业机会与技术变革,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持续研发及技术创新能力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紧跟金融行业IT解决方案的发展趋势,以电子渠道及渠道整合、支付结算、新一代中间业务、交易银行为业务主线,在新型渠道类解决方案领域已拥有较高的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公司以提升金融行业信息化水平为己任,通过不断创新、丰富、完善产品和服务,以技术创新支持客户业务快速创新,不断提升专业领域市场份额,持续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
  新晨科技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领域的跟踪研究和应用推广,报告期内,于2023年4月取得了“一种区块链上基于vrf和实用拜占庭算法的共识方法”的发明专利证书。
  公司在区块链领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持续跟进相关主流的区块链平台以及开源社区版本,借助公司在贸易融资领域的业务优势开展创新落地应用,积极对共识算法、加密算法和跨链技术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工作。
  公司的分布式云计算平台产品基于纯分布式、微服务、大数据架构设计,采用先进成熟的消息中间件、数据库中间件,符合未来金融互联网化技术发展方向。提供涵盖开发、测试、投产、运行、运营全过程支撑,工程提供产品、应用、技术、部署、实施全架构设计。基于高效的分布式弹性架构以及便捷的自动服务管理平台,支持整个系统无限扩充处理能力。新晨大数据平台涵盖数据综合管理中台建设、情报分析工具、数据分析建模工具、管理工具、数据治理工具、数据开发平台、数据展现发布平台,能为用户提供完整成熟的解决方案,平台在大数据的知识图谱应用、可视化交互式数据分析研判以及模型自定义平台上有较深耕耘。
  此外,新晨科技也持续积极推进在金融领域新技术研发和应用实践的优秀成果向空管领域转化,通过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空管传统技术和设备深度融合,开展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和智慧化系统研制工作,打造创新链和产业链有机结合的自主可控产品体系,在行业数据治理与服务、跨机构数据共享、低空监视与飞行服务等方面提供多维度信息化手段支撑。
  (二)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金融行业提供满足各类不同需求的IT解决方案。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司积累了一批以银行业为主,涉及保险、债券等金融行业大中型企业的优质客户,形成了涵盖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农村合作银行、农信社、外资银行、大中型保险机构、国债公司、金融资产交易所等在内的完整的、有层次的金融行业客户群,通过全面的软件产品及优质的服务满足不同客户的各阶段、差异化的信息化需求。
  公司与许多优质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长期为金融行业信息化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得到业界认可。
  公司在空管行业拥有近二十年的信息化系统建设经验,在持续围绕空管数据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获得了从国家管理机构到各级管制单位客户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评价,为后续行业深化拓展积累了良好的客户资源。
  (三)深厚的金融行业实施经验
  金融行业信息化领域对IT供应商的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其在IT系统开发、服务等方面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更强调对银行客户的业务情况、业务流程、业务需求、管理体制等有深入的了解,获取这些知识与经验均源于对金融客户长期的服务与积累。公司开发的软件产品能够深度契合银行的相关需求,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竞争优势。
  新晨科技在空管行业信息化建设一直紧跟行业各阶段业务发展步伐,在全国范围跨地域、跨机构的大型复杂系统建设和运行保障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技术方向覆盖网络通信、广域网传输交换、数据治理服务等方面软硬件产品研制,在空管行业数据信息服务领域具备很强的优势能力。
  (四)稳定的核心团队,结构合理、持续成长的人才梯队与专业能力优势
  金融信息系统自身的复杂性和专业性,要求开发人员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复合的知识结构以及技术积累。公司长期以来培养了一支融合了IT技术、金融业务知识及行业管理经验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对于高度复杂的金融信息系统开发具有独到的理解能力和丰富的实施经验。公司形成了一系列符合市场要求及公司实际的考核机制,使得团队成员利益与公司发展保持高度一致。公司管理层深刻认同公司文化和经营管理理念,对金融信息化领域的发展方向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前瞻性。
  公司经过长期不断发展,目前已拥有2000多名熟悉IT技术和金融业务的老、中、青结合的、复合型的人才队伍,研发、技术和项目实施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超过 80%,充分满足了公司未来稳定发展。公司不断扩大的业务规模为团队建设及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技术人员队伍越来越专业化,建立了经验丰富的各类专业实施与服务的人才梯队。
  公司注重对员工业务和技术能力的持续学习、锻炼和培养,对相关业务和技术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形成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知识体系,并通过有效培训使员工快速领会和掌握,不断保持和扩大公司人才队伍。公司在薪资待遇、发展方向、上升空间、企业文化等方面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与此同时,公司强化人才发展战略,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报告期内,不断引入专业人才团队,进一步提升了公司专业服务能力。未来将积极探索与各大高校和相关研究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更好地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另外,公司通过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上市以来,公司针对核心技术和管理人才多次实施股权激励方案,在实现公司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同时,彰显了公司在激励优秀人才方面的决心,有利于公司持续稳健发展。
  (五)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公司建立了全国性的营销和服务网络。公司总部位于北京,报告期内拥有9家子公司及 7家分公司,形成了覆盖华北、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地区的全国性营销及服务网络,公司的客户范围遍及全国。
  全国性的战略布局不仅提高了公司对客户响应速度,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还有利于公司对于区域性客户的拓展。
  (六)广泛的合作伙伴关系
  新晨科技与华为、新华三、联想、浪潮、CISCO、IBM、Oracle等国内外著名产品供应商保持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并且对这些厂商公司的产品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通过与国内外著名厂商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引进具有先进水平的、成熟的技术和产品,利用新新晨科技本地化优势,为国内客户提供行业内高标准、高质量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并得到了业界及客户的广泛认可。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73,498.9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9.24%;实现营业利润4,043.06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1.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636.45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0.24%。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163,062.82万元,较期初增加21.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64,964.27万元,较期初增长3.45%。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成本142,758.3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17%,发生销售费用4,054.33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7.23%,管理费用7,337.17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4.69%,财务费用1,252.4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5.55%。报告期内公司发生研发投入12,558.08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9.99%。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9,738.6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818.58%,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409.31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 2168.30%,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98.87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57.97%。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各项工作:
  (一)继续坚持以金融科技为核心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在金融行业领域继续坚持“核心客户、核心产品”的双核心战略,成功实施了一批业内有影响力的重大项目。
  1、核心客户
  (1)邮储银行
  公司承建的邮储银行渠道管理平台系统承接所有客户传统渠道(柜面、ATM等自助渠道)和电子渠道的统一接入,支持10万个网点和自助银行机构、80万柜员、32万自助设备以及近4亿电子银行客户,在2023年成功进行了功能改造和优化升级,实现了日均交易量近9亿笔,峰值交易量超过了12亿笔。邮储银行远程银行中心基于95580客服业务场景,实现了智能大屏监控系统,基于大数据技术实现了客户画像和营销功能,目前正在实施基于大模型技术的智能知识库系统。此外,邮储银行多媒体智能分析完成了集中式视频音频智能分析系统,正在实施边缘计算智能分析系统。
  (2)中信银行
  公司以第二名身份中标了中信银行通用基础设施集成商入围采购项目,进一步加强了双方在国产信创方面的合作。公司长期深耕金融信息化领域,本次入围上述项目是对公司综合业务实力的认可,将有助于增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并对公司未来经营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2、核心产品
  公司成功实施了中国光大银行国际结算系统重构项目二期和兴业银行涉外汇款项目二期,在一期项目基础上发展语言识别(OCR/NLP)智能化需求,技术架构上采用云原生+微服务,前后端分离模式,且全面使用国产化组件(包含客户自研数据库、缓存数据库、二级注册中心等),进一步增强了公司在国际结算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二)积极拓展空管等非金融行业的业务空间
  报告期内,在保持金融相关业务稳定发展基础上,公司持续拓展空管行业数据信息服务保障能力。公司以“自顶向下、纵向贯通、横向集成”的体系化建设思路,在充分保障国家空管数据信息服务体系阶段性建设成果平稳运行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公司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研究和应用成果在空管行业应用的论证和实践,为深化开展数据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以及外延服务能力提供了更多支撑和保障,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空管行业数据信息服务领域的核心地位和业务竞争力。
  1、在跨地域、跨机构数据传输与交换方面,公司引入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新技术,采用微服务部署架构对原有数据交换平台进行级优化,为面对多机构、多场景下复杂数据交换与共享需求提供更加灵活、可靠的技术支撑。
  2、在低空空域服务方面,公司基于“互联+”技术,采用“平台+服务”的模式,为各地气象人影部门作业和通航飞行用户提供空域使用计划申报服务。
  3、在低空监视服务方面,公司研发了低空监视平台产品,在融合光学和图像识别技术以及传统空管监视手段的基础上,通过建模仿真技术进行可视化展示,为低空管理用户对于低空空域的态势感知、综合监视、智能化管制和飞行活动安全保障能力方面提供支撑和保障。2023年底,公司成功中标低空综合监视系统相关建设项目,实现了技术成果向落地应用的有效转化,目前正在加紧实施。
  (三)持续加大创新研发投入
  报告期内,公司在创新方面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除了保持在大数据和区块链两个领域的优势地位以外,在AI大模型方面也有了较大突破。
  1、区块链:在已有成熟产品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信创适配能力,包括部分底层组件的自主可控,兼容华为昇腾生态;在中间层增加了与长安链,蚂蚁链,星火产融区块链的对接能力。
  2、隐私计算:逐步平台化发展过程中,在原有多方安全计算,隐私求交,可信硬件基础之上,2023年完成了零知识证明和半同态加密模块的研发工作,提供了支持更多的业务场景可能。
  3、大数据:在原有大数据底层平台的基础上,增强了大数据平台的某些业务场景下的数据治理能力,对精准营销中的客群圈选,360度用户画像等功能进行了升级,此外还优化了知识图谱功能。
  4、大模型:在实际的案例探索过程中,总结出新晨大模型应用方法论,在兼容各类大模型的通用框架,新晨差异化场景应用和模型,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展开探索。对开源框架如LLaMa,ChatGLM等开源大模型进行了技术研究,并对流行的商用模型进行了生态合作与技术效果评估,初步总结出了面向特定应用场景的微调方法论,大模型落地技术框架,以及培养出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大模型技术团队。2023年,已有相关应用在银行客户落地。
  (四)有效实施人才队伍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了后备管理人才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包括为高层管理队伍做人才储备的鲲鹏班以及为中层管理管理队伍做人才储备的雏鹰班。其中,首期鲲鹏管理干部训练营作为公司规范化干部培养机制的开端,经过系列培训课程、论文答辩以及管理实践等活动安排,在提升后备高层管理人才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上成效显著。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1、金融科技领域
  金融数字化转型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必然选择。中国人民银行出台两部金融科技发展规划(《金融科技(FinTech) 发展规划(2019—2021年)》和《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通过创新监管工具、开展试点示范、推进提升工程等方式,多措并举引导金融机构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的双轮驱动作用,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
  新晨科技将发挥在金融渠道及渠道管理、贸易金融、中间业务、交易银行、债券和信托等业务领域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优势,充分结合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元宇宙数字人和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创新领域的技术优势和结合长期服务于金融领域的交付实施经验,服务金融客户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协助金融客户在全局、全生态领域的数字化建议,积极完成重点客户的应用落地,并推广至金融行业更多的客户。
  2、低空经济领域
  2024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对于积极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方面指出,“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新材料、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开展低空经济试点,完善发展制度,培育应用场景”。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其所蕴含的战略性发展潜力巨大,并已纳入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方向。去年12月以来,习近平主席连续两次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发展低空经济,而以《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和《我国空域基础分类办法》为代表的低空空域管理配套政策相继出台,对推动低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根本支撑是科技创新,关键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机结合,将进一步拓展低空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有力推动低空经济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以无人机、飞行汽车、UAM(城市空中交通)为代表的“新通航”已走在世界前列。据中国民航局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总体来看,我国低空经济发展潜能充足、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低空空域服务保障和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家《“十四五”全国空中交通管理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提升低空空域服务保障和管理能力建设,按照“互联网+监管服务、互联网+审批”的系统建设思路,加大推进国家低空数据信息网络、低空综合监视、低空空域管理、飞行服务保障及低空防务等领域相关建设,不断健全完善我国低空飞行管理服务保障体系。
  新晨科技将充分发挥公司在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优势,通过构建低空支撑平台,实现低空监控、低空防务以及低空信息交换和管理等一系列低空应用,形成以空管业务为特色的核心产品,打造一批行业内的标杆项目。
  3、创新技术领域
  2023年12月20日、21日,第11届数字金融大会发布《中国金融科技和数字金融发展报告(2024)》在金融科技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技术发展、商业模式、监管等方面做出了预测:
  互联网3.0将塑造一个全新的互联网生态体系;数字原生理念加速落地,金融数字化新底座不断夯实;区块链及其衍生的可信技术将成为数字资产交易的关键支撑技术;AIGC将成为下一轮金融行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技术深度融合服务场景,多元智慧服务价值凸显;金融科技落地将进入标准建设阶段,并进一步推动行业生态的发展;数字、技术要素成为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结合点;数字服务平台赋能中小微企业碳资产管理数智化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产融结合生态圈不断完善,行业经营场景不断深入;统筹创新、监管和安全的关系,全方位审慎监管进入新阶段。
  新晨科技近年来在金融领域有大量的区块链落地应用实现和部分大模型层面的应用落地,2024年公司将持续加大区块链领域、AIGC大模型垂直领域研究的投入,与大数据、隐私计算、元宇宙数字人、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等技术相结合,协助客户建立更广泛的智能可信数字化生态。
  新晨科技将进一步扩大创新队伍,重点在区块链、人工智能和边缘计算等创新技术领域,围绕核心产品的相关创新技术知识覆盖,逐步到能力覆盖和产品(服务)覆盖。2024年公司将持续推进在金融和军工行业落地创新科技应用。
  (二)公司发展战略。
  1、整合公司资源,重点投入核心的“金融科技”,在国产信创方面发力,尝试“出海”产品策略,考虑围绕国家一带一路策略,重点尝试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布局,以及借助现有服务客户优势,发展相关国内银行海外分行,外资银行境内分行等。
  2、在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公司将凭借多年在空管行业信息化建设方面积极的丰富经验积极参与其中,围绕低空产业保障能力建设制定低空业务发展规划,致力打造业界领先的解决方案和核心产品,提供全面、高效、安全的优质低空飞行服务,有效提升低空空域使用效能,助力国家低空经济产业更好发展。
  3、依托公司级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坚持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为产品和客户赋能。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为公司主营业务的持续增长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积极布局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并重点投入公司已具备行业优势的大数据、区块链平台技术,持续在全栈云平台、隐私计算、元宇宙数字人、AIGC等创新领域加大投入,力争保持在技术领域的行业领先性。鼓励内部研发成果的转化,完善并优化研发激励机制。
  4、创新技术和传统优势业务相互促进。借助在渠道和渠道管理、贸易金融、中间业务、交易银行、债券和家族信托等领域的业务优势,积极推进相关创新技术融合落地应用。另外一方面,通过创新技术在相关业务领域的融合落地应用,在智能化、自动化、全业务链和生态化上优化产品,提高其协助客户数字化转型的竞争力。同时也提升公司知名度,进一步扩大相关领域市场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三)经营计划。
  1、市场机会为先,注重高质量发展
  2024年公司将更注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为此我们将持续加大对市场拓展的投入,探索多种合作模式,进一步拓展市场空间。对重点的金融细分领域,加大市场和技术投入,继续保持公司在这些领域的先发优势。同时,加强公司内部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通过量化、导向性的考核指标,及时地进行考核和激励。提升公司内部活力,形成业务增量与及时激励的正向反馈。
  2、依托分支机构整合资源,提高人员效能控制成本
  重点依托武汉、深圳、合肥、成都、西安和长沙等多地的分子公司,批量引入和储备高素质的毕业生,定向招聘各级别实施人员,逐步提高武汉、深圳、合肥、成都、西安和长沙等多地实施人员在整个公司实施队伍中的比例。积极利用武汉办公场地,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推进技术资源整合,提高人员复用率,加强对市场的支持能力。
  3、继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增强创新中心实力
  扩大研发中心规模并专项引进研发型人才,通过创新产品研究应用、既有产品持续优化和引进产品消化吸收并举,提升公司整体产品化程度,提高行业竞争力。
  依托公司级创新中心,继续给予特殊的人才待遇和经费支持,对市场上的热点技术包括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元宇宙数字人、AIGC等,结合目前我们在客户已经落地项目的成功经验和自身丰富的业务经验,通过各种形式做到知识领域全覆盖,逐步完成能力和产品(服务)的覆盖,形成重点行业知名度。
  4、抓住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发力低空空管相关业务
  公司将持续推进国家空管数据信息服务体系深化建设,不断提升体系化覆盖和外延服务支撑能力,在夯实空管行业数据信息核心服务商地位的基础上,落实公司在低空领域的发展战略,按照“围绕低空保障产业,聚焦低空飞行、低空安全和低空监视三方面保障能力建设”的具体规划抓紧推进实施。
  (1)低空飞行保障能力建设:目标是为低空空域管理和使用用户提供机构协同、信息保障、任务规划、空情监视等主要管理与服务支撑,具体依托低空空域申报平台产品,在持续推广人影行业市场的同时,拓展平台在飞行计划制定、飞行活动数据服务、空域动态监视等方面能力,为通航企业和个人开展低空飞行活动提供保障服务。
  (2)低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目标是为重要区域低空空域范围内各类飞行活动目标的发现、识别、锁定、追踪和反制提供一体化智能信息化手段支撑,具体通过整合无线电、雷达、光电等无人机探测与反制技术,运用大数据、大模型和空间网格等核心技术,基于低空综合监视系统,研制新晨科技自有知识产权的下一代低空防务平台,助力建设低空一体化立体安防新型基础设施。
  (3)低空监视能力建设:目标是为低空空域管理和使用用户提供低空空域的态势感知、综合监视、智能管制和安全保障能力支撑,具体通过开展低空监视能力问题研究和技术论证,打造低空监视一体化解决方案,为低空飞行活动提供基础技术支撑。
  5、发挥传统金融业务优势,积极开拓海外增量市场
  依托国家鼓励企业积极出海政策和“一带一路”的良好合作环境,公司制定产品和创新技术能力国际化策略,梳理公司成熟度高、与海外适配性强的产品和创新技术能力,按国际化标准推进适配、优化改造和资料准备等工作。围绕国内商业银行的海外分行、外资银行的境内分行,以及在“一带一路”的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当地银行,积极寻找和跟踪商务机会,全力尝试国际化落地工作。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大客户集中度较高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一半以上来源于前五大客户,大客户集中度较高。因此,公司在制定经营策略时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包括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等方面:
  (1)公司在与现有客户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持续跟踪新技术,开发新业务和新产品,以保持技术和业务的领先性,并持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增加客户粘度,有效提升存量客户的忠诚度。
  (2)利用技术和业务优势,积极开拓新客户。
  2、人力成本上升的风险
  行业内对高水平技术人才的激烈争夺推动了员工薪酬的不断上涨。与此同时,为加大研发及市场开拓力度,公司不断扩充员工队伍。此外,随着公司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的深入探索,新技术人才的成本普遍较高。如果营业收入增幅与人力成本增幅不匹配,公司经营业绩将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公司主要采取以下防范措施:
  (1)公司将根据不同的业务模式以及客户要求优化技术团队的人员结构,在保证交付质量以及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努力将技术团队的费用成本控制在合理水平。
  (2)公司已经在武汉、深圳、合肥、成都、西安和长沙等地成立了人才基地,做为整个公司的技术资源池,缓解公司人力成本不断攀升的压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