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低碳、环保高分子材料及其相关产品业务和汽车配件市场业务;异质结(HJT)电池、组件、钙钛矿、工商业储能等产品的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业务。

  • 产品类型:

    光伏电池、光伏组件、EVA环保改性材料及其制品、TPR环保改性改性材料、环保改性材料制品

  • 产品名称:

    光伏电池 、 光伏组件 、 EVA环保改性材料及其制品 、 TPR环保改性改性材料 、 环保改性材料制品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新材料技术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标准化服务;合同能源管理;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节能管理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电池零配件生产;在线能源计量技术研发;在线能源监测技术研发;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光伏发电设备租赁;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电池零配件销售;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太阳能热发电装备销售;发电机及发电机组销售;电子专用设备销售;电子元器件零售;金属结构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销售;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鞋制造;制鞋原辅材料销售;鞋帽批发;橡胶制品制造;橡胶制品销售;体育用品及器材制造;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机械设备租赁;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4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2019-12-31
库存量:光伏组件(兆瓦) 40.71 - - - -
库存量:橡胶和塑料制品(EVA和TPR环保改性材料及制品)(双/个) 67.54万 - - - -
库存量:橡胶和塑料制品(环保改性材料)(吨) 70.86 - - - -
库存量:汽车配件行业(件) 92.86万 - - - -
橡胶和塑料制品(改性环保制品)库存量(双/个) - 121.61万 428.70万 416.99万 664.13万
汽车配件行业库存量(件) - 113.14万 - - -
环保改性材料库存量(吨) - 412.26 969.83 1539.88 -
供应链业务库存量(吨) - - 149.56 363.83 -
汽车配件库存量(件) - - 67.21万 78.33万 72.89万
纺织服装、服饰业库存量(双) - - 7100.00 20.57万 17.65万
橡胶和塑料制品(改性环保材料)库存量(吨) - - - 1539.88 5574.88
供应链贸易库存量(吨) - - - - 5049.43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6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5.99%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CROCS
  • 重庆铃耀汽车有限公司
  • 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迪卡侬环球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18亿 27.32%
CROCS
2.17亿 18.60%
重庆铃耀汽车有限公司
9992.80万 8.57%
深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7165.03万 6.15%
迪卡侬环球有限公司
6230.68万 5.3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0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1.65%
  • 重庆华穗物资有限公司
  • 重庆普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重庆瑞浩淋工贸有限公司
  • 重庆双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衡阳弘湘融信实业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重庆华穗物资有限公司
2.05亿 20.83%
重庆普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9453.65万 9.63%
重庆瑞浩淋工贸有限公司
4842.93万 4.93%
重庆双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3272.02万 3.33%
衡阳弘湘融信实业有限公司
2881.40万 2.9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9.0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1.08%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3.94亿 30.88%
客户二
2.60亿 20.36%
客户三
9583.06万 7.51%
客户四
8486.15万 6.65%
客户五
7249.44万 5.6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3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3.47%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92亿 19.40%
供应商二
9259.69万 9.34%
供应商三
7691.26万 7.75%
供应商四
3728.90万 3.76%
供应商五
3197.86万 3.2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0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27%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2.67亿 14.04%
客户二
1.90亿 9.98%
客户三
9005.49万 4.73%
客户四
8325.23万 4.38%
客户五
7870.15万 4.14%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3.8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8.62%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38亿 10.38%
供应商二
1.10亿 8.25%
供应商三
5700.89万 4.28%
供应商四
4571.01万 3.43%
供应商五
3046.87万 2.2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5.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7.75%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2.35亿 12.20%
客户二
9854.55万 5.11%
客户三
7551.33万 3.92%
客户四
6795.04万 3.53%
客户五
5766.07万 2.9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3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9.99%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34亿 7.44%
供应商二
1.29亿 7.20%
供应商三
1.28亿 7.13%
供应商四
8556.77万 4.77%
供应商五
6190.37万 3.4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8.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2.21%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2.55亿 9.79%
客户二
1.90亿 7.32%
客户三
1.71亿 6.55%
客户四
1.14亿 4.37%
客户五
1.09亿 4.18%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8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9.43%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2.03亿 10.13%
供应商二
1.15亿 5.73%
供应商三
1.00亿 5.01%
供应商四
8767.28万 4.38%
供应商五
8356.65万 4.18%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光伏新能源板块  (1)产业支持政策不断出台  自2020年,中国提出争取于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随着国内一系列新能源政策的实施,光伏发电产业开发利用规模迅速扩大,并将呈现持续增长的强劲发展态势。在“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国家对光伏领域的发展态度明确,产业支持政策与实施目标不断出台。  2023年我国中央政府出台了多项新能源光伏政策。国家能源局在发布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巩固风电光伏产业发展优势,持续扩大清洁低碳能源供应,积极推动生产生活用能低碳化清洁化,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巩固拓展绿色低碳转型强劲势头,大力...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光伏新能源板块
  (1)产业支持政策不断出台
  自2020年,中国提出争取于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随着国内一系列新能源政策的实施,光伏发电产业开发利用规模迅速扩大,并将呈现持续增长的强劲发展态势。在“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国家对光伏领域的发展态度明确,产业支持政策与实施目标不断出台。
  2023年我国中央政府出台了多项新能源光伏政策。国家能源局在发布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巩固风电光伏产业发展优势,持续扩大清洁低碳能源供应,积极推动生产生活用能低碳化清洁化,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巩固拓展绿色低碳转型强劲势头,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2024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强调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城乡建设发展绿色转型。光伏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2)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2023年,我国光伏行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202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火电,全年新增装机超过全球一半。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 216.88GW,同比增长148.1%;其中,得益于风光大基地的建设,集中式光伏新增装机超过110GW,占比超过50%,反超分布式光伏。同时工商业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超50GW,户用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超 40GW。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统计,2023年,中国光伏产品制造端各环节产量继续稳步提升:多晶硅实现产量143万吨,同比增长66.9%;硅片产量为622GW,同比增长67.5%;电池片产量为545GW,同比增长64.9%;组件产量为499GW,同比增长69.3%。
  2023年光伏产品出口方面,硅片出口70.3GW,同比增长超过93.6%;电池出口39.3GW,同比增长65.5%;组件出口211.7GW,同比增长 37.9%。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4年中国光伏装机增量将保持在 190-220GW,2030年将达到252-317GW。预计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增量将保持在390-430GW,2030年将达到512-587GW。光伏产业已成为我国在全球最具竟争力和话语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高端制造的一面旗帜。
  (3)技术迭代快速,N型取代P型
  在技术迭代方面,提高转换效率与发电功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决定未来电池技术发展路线的关键因素。目前,主流P型电池技术成熟且产业规模化,但PERC电池转换效率已接近理论极限值,很难再提升。N型电池以TOPCon、HJT为代表,具有高转换效率、抗衰减、低温度系数、双面率高等优势,将替代P型电池,重塑市场格局。
  据行业数据显示,PERC、TOPCon、HJT异质结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3.4%、25.0%和25.2%,HJT电池及组件的高效率、高发电量、高良率表现,已被全球光伏业界认可。随着设备国产化以及薄片化、银包铜、靶材等工艺的降本升级,HJT“高生产成本”问题正在逐步解决,并且从未来 2年的时间来看,HJT技术的降本空间较大。与此同时,HJT作为一种新生代技术,其可以延伸或升级至HJT+钙钛矿叠层电池方向,终极电池转换效率将接近于 34%。因此,从长期来看HJT技术降本空间较大,性价比更高。
  HJT电池在2023年开始量产、TOPCon在2023年产业化进程持续加速。2023年,N型电池(TOPCon及HJT异质结)市占率快速增加,未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国产化的推进,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成本将持续下降,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预计到2025年,我国异质结电池技术在光伏电池技术中将占据10%左右的市场份额。随着我国异质结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产业化成本的降低以及市场占有量的逐渐扩大,其产业规模也将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2、新材料业务板块
  近年来,全球市场“绿色低碳”发展趋势驱动环保材料及新能源领域的需求快速提升。随着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的提出,对推进绿色制造、建设绿色低碳工厂、构建绿色低碳供应链起到促进作用,为低碳环保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和政策支持。与此同时,随着改性塑料技术的进步和改性塑料应用的推广,改性塑料应用领域的扩大,我国改性塑料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相关的光伏材料、太阳能电池粘合剂等领域,EVA塑料产品,如EVA胶膜、热熔胶、生产包装膜等产品,依然是有较好的增长空间。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参考上述部分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化工行业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
  从事氯碱、纯碱行业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光伏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2023年是公司转型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公司布局进入光伏新能源领域后发力的第一年。随着控股子公司山东泉为枣庄生产基地一期高效异质结(HJT)光伏组件项目的建成投产,公司形成了以光伏新能源为下一步主要业务增长点,辅之以低碳环保新材料的发展格局。
  报告期内,一方面,公司专注于高效异质结(HJT)电池、组件、钙钛矿等产品的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业务,旨在为全球光伏系统提供高效异质结(HJT)光伏电池及组件产品,也为全球众多光伏电站定制并实施可靠、卓越、可持续的一站式智能化能源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高效异质结(HJT)电池组件制造商和清洁能源服务商。另一方面,公司继续稳固原有业务发展,围绕高分子材料及其产品相关产业链,继续为市场客户提供各种类型的节能环保材料。
  1、光伏新能源业务
  (1)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自2022年转型布局光伏新能源领域以来,先后在山东枣庄和安徽泗县投资建设高效异质结(HJT)光伏电池及组件生产基地。公司光伏新能源板块主要业务为高效异质结(HJT)电池、组件、钙钛矿等产品的技术研发、生产、销售、运营为一体的产品系统集成服务,主要产品包括高效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
  2023年,公司积极提升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生产产能,以便进一步扩大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山东泉为一期异质结光伏组件生产线实现量产,获得了众多客户的异质结组件订单,为各大光伏电站及光伏系统提供性能卓越的光伏组件产品,光伏新能源业务收入逐步释放。同时,安徽泉为的生产基地建设也稳步进行,将进一步扩大公司异质结电池片及组件的产能,增强公司在光伏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
  截至目前,公司在光伏新能源业务板块取得了20多项发明专利,同时,公司的光伏产品也先后获得了德国莱茵TUV产品认证、欧盟CE产品认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太阳能产品认证。正是凭借着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技术等优势,公司在报告期内先后成为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会员单位、全联新能源商会常务理事单位、广东省太阳能协会副会长单位、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好光伏 - 2022年度新锐企业奖”、“2023中国品牌500强”榜单企业。
  (2)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光伏新能源板块主要产品为高效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报告期内,公司光伏新能源板块主要以太阳能光伏组件为主,主打大功率光伏组件。除此之外,公司太阳能电池片的产线也正在建设中。
  (3)经营模式
  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公司采购原材料后,经过电池片生产、组件生产等一系列连续的生产步骤后完成核心产品的制造,销售端通过向下游集中式或分布式电站企业、经销商或分销商销售光伏组件来获取业务收入。
  ①研发模式
  公司技术研发以市场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节约成本提高质量和效率为出发点,成立了独立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技术研发中心,采用集成产品开发流程管理体系,新产品及新技术开发工作主要包括概念、计划、开发、验证、导入五个阶段。公司研发体系整体流程明晰,建立了“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生产—市场开发及应用”于一体的研发流程,推进新产品及新技术开发工作高效开展。
  公司目前已经搭建了完整的技术研发团队并积极布局高效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及组件技术研发,围绕高效异质结(HJT)电池及组件降本增效,制定了“硅片薄片化”“光转膜”“叠层TCO技术”“0BB技术”“双面微晶技术工艺”“银包铜金属浆料应用”“钙钛矿叠层”“靶材少铟化”“设备国产化”等多项降本增效实施路线,以助推实现高效异质结(HJT)电池及组件规模化生产。
  ②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包括电池片及其他生产主副辅材和配件等,总体采用“以销定采”的原则进行采购,针对光伏电池片等重要原材料,公司一般通过与供应商签署中长期采购协议或战略采购协议来保证原材料的供应,依据销售订单和生产计划确定季度或月度采购计划。同时,公司对部分常用或关键原材料策略性地保留一定合理库存;针对常规材料或辅材等,公司通过定期实施招投标来保持供应商的竞争性,以此应对采购价格波动风险,控制采购成本。
  ③生产模式
  公司产品为自主生产,建立了“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目前公司已在山东生产基地投建了太阳能光伏组件车间,设立生产运营部门组织实施生产计划。根据客户订单和对市场行情的预判提前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及时制作生产计划,保障客户所需产品的按时交货,同时,公司根据生产和销售情况适时调整产品的安全库存标准,有序排产。
  ④销售模式
  目前,公司对外销售的产品主要为各种不同功率的光伏组件,公司将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销售模式,以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结合的销售策略,销售客户主要面向国内外集中式或分布式电站客户。直销模式下,公司主要通过行业交流、展会宣传、技术服务、同行推介等方式扩大行业影响力,获取商业机会,通过商务洽谈与客户签订合同后进行生产及交货。从初期接洽客户需求、项目竞投标,到评审签订合同、合同执行、生产交货,至跟踪验收、售后服务,公司制定了规范完善的销售业务流程,贯穿售前、售中和售后。
  2、低碳、环保高分子材料及其产品
  公司从事低碳、环保高分子材料及高分子材料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主要产品包括EVA环保改性材料及其制品、TPR环保改性材料及其制品、改性工程塑料等系列。
  (1)主要产品
  ①EVA环保改性材料及其制品:EVA是Ethylene-VinylAcetate的简称,学名为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是由乙烯(E)和醋酸乙烯(VA)共聚而得。公司生产的EVA环保改性材料的原材料中,主料包括EVA树脂、弹性体,辅料包括填充剂、分散剂、架桥剂、发泡剂和色料等,同时含有一定比例的EVA再生料;该等材料目前主要是公司自用,用于制作、生产运动及休闲鞋底、成品鞋、电子产品配套件等产品。
  ②TPR环保改性材料及其制品:TPR是Thermo Plastic Rubber的简称,中文名称热塑性橡胶,是热塑性弹性体中的苯乙烯类(TPS)弹性体,是以SBS(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英文名为Styreneic Block Copolymers,简称SBS)为基材改性而成的苯乙烯类弹性体,兼具传统橡胶的力学弹性和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性。
  ③改性工程塑料:公司生产的改性工程塑料主要有改性PP、改性PA、改性PC、改性ABS、改性PS、特殊工程塑料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汽配、智能家居、电动工具、电子、IT等领域。
  (2)主要经营模式
  ①盈利模式:公司主要通过为客户提供改性环保材料及其制品来获取合理利润,即采购初级再生料、EVA原料、SBS、工程塑料等原材料和相关辅料,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EVA/TPR环保改性材料及其制品、各类改性工程塑料,销售给境内外客户。
  ②采购模式:EVA和TPR环保改性材料方面,公司主要根据客户订单的需求数量、产成品、原材料等库存情况,同时结合长期对客户需求情况的预估来确定采购数量、品种,并由采购部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而改性工程塑料的原材料采购,公司则采用备货加上订单结合方式,需要备有一定的原材料库存。
  ③生产模式:公司的生产模式主要为“以销定产”方式,即由客户提出产品要求并下订单,公司根据客户订单组织产品研发、生产、检验并交货。
  ④销售模式:销售模式方面,由于公司生产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的种类繁多,不同产品的性能差异较大,对原材料和配方的选择以及加工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因此高分子材料的生产厂商在销售产品的同时还需要对下游客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服务,这一业务特点决定了公司的销售模式主要是直接面向客户的直销方式,少量客户是贸易商。具体可分为国内直接销售、直接出口两类。
  ⑤研发模式:根据客户对产品订单的各项指标要求,公司组织销售部门、研发部门同客户进行技术沟通,在此基础上研发配方,再行由发部门试制样品,最后,经客户测试和试样合格后,公司确定配方并下达生产订单。或者如与公司现有技术标准和配方一致的订单,则根据客户对产品的要求直接向生产部门下达生产订单。
  3、汽车配件业务
  公司汽车配件业务主要由原控股子公司大江国立开展,主要从事汽车冲焊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为客户提供车身冲压和焊接的一体化解决方案。2023年底,公司从事汽车配件业务原控股子公司大江国立已出售完毕。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作为一家专注于全球绿色能源与环保发展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泉为科技一直致力于环保产业,特别是新材料及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多年在EVA/TPR环保改性材料及产品、生物降解材料、环保工程塑料等低碳环保材料产品领域的发展,产品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对公众生活产生了多年持续的、有益的积极影响。
  2022年,公司经过对国内外绿色产业发展的分析、判断与战略重构,全新调整布局,正式进入光伏新能源领域,旨在通过技术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创新以及解决方案创新为市场提供性能卓越、具有超高性价比的光伏电池及组件产品及服务。报告期内,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核心商业能力与文化力:高质效地方合作与瀑布式开发创新
  时间就是生命。2023年是公司转换赛道的关键一年,充满挑战和压力,公司快速创建了以质量、效率、实事求是为工作目标的协作风格;凭借高效的地方政府对接,瀑布式的创新型产能管理方法与项目推进方法论,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客观环境、以及年轻团队建制的重重压力下,达成了成果卓然的成绩。
  2023年整年是泉为科技高质效的基建+投产年。基于新的架构公司快速协作地方政府和合作方组建山东基地与安徽基地。山东枣庄基地2022年04月16开工仪式,2023年2月建成投产,安徽泗县基地2023年2月23开工仪式,2023年12月厂房建成。自2023年山东投产始,公司在三个季度内,进行了多项重要工作及联动与衔接:一是完善各项产品的性能测试,达成机构对产品的各种重要认证;二是完成各种产品在不同应用场景中产品性能的各类实证检测;三是开发了两大类大功率产品系列——“泉耀”系列与“虎鲸”系列来满足不同终端客户需求,完成“标准化+场景不同形成的原辅材料适应不同环境的差异化”模态构建能力。这样的产品才是真正具有生命力和市场价值的。这对后期行业非常具有挑战性,也为客户极为关心的“产品质保”工作奠定基础和确定可持续发展的工作逻辑。高效完成多项互相关联、不同解决特征和限速环节的工作是泉为科技团队极为重要的、具有极高价值的特征,在有限时间维度内高效利用人力资源、外部资源、资本达成目标,本身就是商业模型中最核心、最可持续发展的特征和价值。与地方资源的流畅沟通与协作,更是在达成公司本身目标的同时,为环境及相关利益方创造了协调发展的合理空间。高效利用组织自身及每个团队成员的时间,快速高质量达成目标,高性价比满足客户需求,并为周边环境创造更好的价值和期待。这是泉为科技具备鲜明特色的商业逻辑,也是具体而微的证据呈现,更是企业文化和能够凝聚高级人才的精神力量所在。
  (二)年轻积极的人才力:鼓励创新与包容个性
  泉为科技的文化内核决定了企业的人才策略必然是鼓励创新和包容个性的。这一策略能够真正吸引有创新精神的年轻团队投入这样一项关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事业。泉为科技基于这一实质,构建了相应的职业发展体系和丰富且适需的培训内容,以更适合泉为团队需求的方式提供涉及内外部学习、业务交流、知识共享、尝试包容以及心理面向积极影响的服务。
  HJT作为一个光伏行业非常具备发展空间的新技术和新产品应用的方向,存在复杂的多专业体系的知识要求,在多应用场景方向包含自然科学和农林业专科等知识系统,对于团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泉为科技常年对各岗位员工,尤其包括支持部门(行政部、人事部等)进行多专业体系的前沿知识培训、产品应用场景解决方案的培训以及基层学习+技术攻关小组的多维知识学习与分享、创新系统。旨在提高全体员工的专业理解水平和对客户需求的服务素质,提高生产效率和技术水平,增强员工的竞争力和前沿服务能力的高速提升。通过提高并鼓励“人”的综合能力和效率,提高整个组织的创造力、性价比和竞争力。
  在人才选拔上,我们更注重岗位的胜任力和匹配度,看重能力、品行和拼搏向上的性格,我们鼓励员工的投入,倡导员工的职业热情并希望他们怀揣梦想,与公司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保持一致;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践行“向一、责任、超越、执行”的八字行为准则,为员工创造一个规范化、流程化、高效简单的工作氛围,同时我们倡导从管理者到一线的高效沟通和头脑风暴式的内部工作交流,重能力+重责任感+轻关系,不主张并取消了形式性会议安排,营造一个轻松、简单、直接的工作环境,更加符合年轻和创造性的工作氛围。
  泉为科技重视人才发展和职位晋升,以“能者居之、强者任之、劳而获之”为标准,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和机会,同时通过各种绩效激励和奖金激励政策鼓励员工。同时,注重内部培养和优秀人才吸引,建立了完善的内部学习管理制度、轮岗学习制度、师带徒的帮带制度和人才培养激励政策等,目标是帮助员工创造更多自我价值、发展更多可能性、充分体现个人价值。对于不同阶段的学习培养,我们都有成就式的认证措施,为优秀的人才建立成长档案、颁发学习进步奖章,择时公开表彰。借助社会荣誉的树立,展现员工的成长之路,看到闪耀的、收获满满的自己。
  泉为科技重视研发、创新、技术发展,为各类研发、技术人才提供外部学习、行业交流、大咖授课等机会,让所有对技术热爱的伙伴,在泉为科技得到能力的施展和技术的升华,泉为科技立足高地,为整个行业培养更多优秀和精英人才,推动行业变革和可持续发展。
  (三)内源性驱动力:技术创新与质量控制
  希望实现自我价值的年轻团队是泉为技术创新的基础,也是内源性的核心动力。泉为科技引入新的新能源资产结构后,作为一家致力于新型能源发展和先进光伏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立志于成为全球领先的HJT高效绿能产品制造商及清洁能源运营综合服务商。这既是公司的愿景更是人类的共同命运,这一使命需要强大的愿望力量的支撑。因此,汇聚一群志同道合的“同道者”,泉为科技的技术创新驱动力正是基于同道者的聚集和智慧火花。
  泉为科技深知产品质量和持续提升需要强有力的保障,公司全力主动拓展应用场景,大幅提升产品应用的必要性和一体化多学科解决方案。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研发、产品品质提升、服务运营更细致”为核心理念,积极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为全球客户提供定制化、高效率且适应性强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创新农业、养殖业等场景解决方案,推进产品广泛应用。
  我们不仅关注组件本身的寿命,更关注研究组件的各种组成材料如何保证组件寿命的命题。(比如海洋应用场景下,条件非常复杂)。我们作为组件类企业同时要将研究系统和材料等综合寿命问题纳入技术策略,这样才能始终保障“为客户解决技术及收益”的承诺。
  1、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
  公司认知到,可持续的价值来自于可持续的人类智慧,特别是光伏类的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是最可持续的发展动力,也是高科技企业的价值所在。异质结技术的降本增效,不应局限在产品生产厂家自身原材料、生产质量的“合格动态降本”,更应贯穿整个周期和行业的,穿透技术研发的初心,直到“客户服务”形成闭环,为客户实现持续的降本增效。
  2023年,公司在技术核心团队方面,不仅迎来了国内顶级专家孙云教授的加盟,还与南开大学共创实践基地,并筹备与东北电力大学共建华北首个光伏“智慧绿色能源创新研究院”、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成立“海洋光伏技术联合研发中心”。2023年公司筹办了泉为研究院,预计将于 2024年初于安徽成立,泉为研究院致力于在未来两年内成为泉为乃至行业的人才高地及集结地,打造新集群的产业高地,为企业及行业培养更多的技术科技人才,为企业创造出更高效、更优质的产品匹配市场需求,为企业获取更高的盈利能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低成本、高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产品是研发工作最重要的方向。
  回归当下,针对异质结光伏项目中大尺寸半片超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品,公司推进研发“硅片薄片化”“光转膜”“叠层TCO技术”“0BB技术”“双面微晶技术工艺”“银包铜金属浆料应用”“钙钛矿叠层”“靶材少铟化”等核心技术,共同保障项目快速实现投产和运营。
  公司坚持将产品创新放在首要位置,建立了良好的技术创新及研发机制,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形成了具备自主创新能力、足够的技术储备和新品产业化能力的研发体系,具有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目前,公司在光伏新能源业务板块积累了较为成熟的技术经验,拥有20多项发明专利,公司的光伏产品也先后获得了德国莱茵TUV产品认证、欧盟CE产品认证、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太阳能产品认证。
  2、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
  公司基于服务客户、提升客户满意度的战略要求与生产实践质量提升的现实要求,制定了科学、严格、完善、适配的质量管理体系,融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打造了在技术和管理关键环节精细化管理和及时回溯改进的质量控制系统。
  通过制程改善、人员多专业持续学习与应用培训、设备升级、工艺创新、流程升级、生产技术创新与物料迭代等措施,打造形成基于关键控制基点的、高效及时的质量管理迭代能力,最终完成对公司全部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良品率,并持续提升公司光伏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在质保方面,公司为光伏产品提供25年产品质保以及30年线性质保。这些扎实、高效的工作,将为全球客户带来更高性价比的选择。
  此外,公司建立了严格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除生产质量控制体系外,还全面构建了供应商动态评估与控制体系、产品物流品质控制体系以及顾客满意与投诉控制体系,实现了从供应到产品出库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公司产品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企业的相关标准,生产过程数据被有效监测和安全存储,通过数据管理与深度分析挖掘,产生丰富的数据资产,并持续获得新的改进机会,大幅提升管理效率,通过技术化、数据化持续提高管理效益,提升产品全生产、供应流程的性价比,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
  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的设计、制造和销售”系统,于 2023年 4月 12日获得GB/T19001-2016/ISO9001:2015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GB/T45001-2020/1SO45001:2018标准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2023年,公司顺利达成了“泉耀”系列710WHJT高效组件量产出货,输出功率最高可达730W,在江苏、浙江、内蒙、安徽、山东等重点地区高速推进,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新能源、实验室等重点及特种行业。
  (四)快速市响应力:农业、养殖业等场景解决方案推进应用
  产品质量和持续提升有保障,公司产品迅速获得了市场头部客户的认可,2023年2月1日泉为科技开启正式订单进程,9月泉为科技正式签约国电投100MWHJT组件项目。
  同时,泉为科技主动拓展应用场景,大幅提升产品应用的必要性和一体化多学科解决方案,以最终提升产品应用的范围。2023年,公司自主研发的“虎鲸XII”系列产品版型为132片,量产功率710W,主推海上光伏应用场景,这款产品采用了高效HJT技术,具有高转换效率、高功率输出和卓越的环境适应性。“虎鲸XII”系列HJT组件具有双循环自洁防腐玻璃和零水透特殊工艺,能够大幅降低组件电势诱导衰减效应。
  通过和海洋大学筹备合作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公司前瞻性布局海洋光伏产品、系统研发。目前,“海上光伏养殖系统”的初代模型已率先应用于我国长江流域沿岸对水资源要求极其苛刻的中华鲟养殖领域。公司始终坚持以“科技研发、产品品质提升、服务运营更细致”为核心理念,积极推动绿色能源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为全球客户提供定制化、高效率且适应性强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创新农业、养殖业等场景解决方案,推进产品广泛应用。
  (五)创新品牌力:尝试全新IP形象与条漫表达方式
  高科技企业特别是新能源企业普遍存在多专业的知识门槛,在公众理解、知悉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社会化教育和传播方面面临一定难度,整体形象的亲切度和传播度面临压力。泉为科技经过调研和判断,特别考虑到社会传播中活跃群体的传播习惯,推出了具备绿色能源特点、人类新能源希望以及泉为的愿望和个性的“吉瓦GIWA”形象,该形象突出了新能源企业品牌的创新性、科技感和前瞻性,突出并强化“泉为科技”作为一家专注于光伏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的高科技企业,其品牌定义的年轻、创新、开放与未来可期。“吉瓦GIWA”的启用和漫画式的表达方式,大幅提高了所有知识和新闻传播的亲切性,通过“吉瓦GIWA”在不同语境和场景中的参与,引发了员工和公众的情感愉悦与共鸣,大幅提升了泉为自身信息、宗旨、目标、行为的全社会多知识圈层的传播,为企业声誉的全社会传播和认知奠定了非常确定的基础。2023年品牌内核的展示内容主要方向涉及新产品、新技术、绿色产能释放、清洁能源、人文关怀、环保行动、社区环境、政府协作、国际业务拓展、新能源解决方案创新、学术合作、央企订单、公司治理、光伏知识科普等多方位的信息。
  2023年11月 3日,泉为科技创新推出了“泉为科技 E周刊”,每周一期发布于公众号及相关矩阵,定位于服务全行业,内容包括:名人Club、伏“机”要闻、热点速递、伏界先锋四部分。其中“名人Club”关注光伏行业领袖的重要表态,伏“机”要闻关注光伏重大政策变化,热点速递关注全球光伏行业重大动态,伏界先锋关注行业技术研究前沿信息。截止2023年12月31日,已推出8期,业界反应良好。
  (六)可持续的发展力:聚焦核心业务,积极降本增效
  2023年,公司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聚集核心资源,坚定开拓光伏新能源业务。一方面,通过出售子公司爱派客(东莞)科技有限公司和重庆大江国立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股权,聚焦光伏新能源核心业务;另一方面,通过“零碳智慧工厂”建设,提升自动化生产率,替代低效业务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柔性快反供应链与生产管理,提高采购生产销售多环节效率。
  2023年 9月,山东基地“5.5MW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所发电量部分用于山东基地生产办公用电,部分输出至国家电网。截至2023年末累计产生了135万度清洁电力,大幅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环境与能源成本。
  生产质量与技术创新方面,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泉为科技山东基地广泛开展了合理化降本增效的工作,基于技术攻关小组的基础单元,开展技术创新和改造工作。通过制定具体的质量目标,系统化提升成品率,同时,通过设备升级、工艺改进、流程改进以及技术与物料的调整,进行成本合理控制,同时,广泛开展节能降耗的教育和管理措施提升。减少电、水等能源的不合理消耗。
  通过以上措施的持续运行和改进,泉为科技全面进行合理化的降本增效,降低产品成本,提升客户体验和产品竞争力。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公司管理层围绕长期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面对生产不稳定、市场变化等不利因素,积极主动作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性能,保持了公司生产经营的稳定。
  1、坚定绿色发展战略,持续投拓光伏领域
  2023年,公司管理层继续坚定绿色发展战略,持续投拓光伏新能源领域。在光伏新能源产业政策指引下,积极响应“碳中和”、“碳达峰”国家政策,加大光伏生产基地的高效建设和达产力度,力争使光伏新能源业务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为新质生产力提供现实实践路径。
  报告期内,公司规划及投资建设山东枣庄和安徽泗县两大生产基地。其中山东枣庄生产基地一期3GW光伏组件已于2023年2月正式投产,经过前期的调试、爬坡,目前良品率稳定,已基本满产;另正在安装的2GW组件产线也即将投入使用。安徽泗县基地光伏组件产线也将于2024年4月建成投产。在产品方面,公司光伏组件产品已成功打造泉耀、虎鲸系列等品牌矩阵。
  2、打造品牌力、研发力、产品力,夯实公司发展动能
  2023年,公司始终坚持品牌建设发展路径,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先后推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高品质高效能光伏产品,并荣获了“中国好光伏-2022年度新锐企业奖”、“2023中国品牌500强”榜单企业称号等奖项。目前公司拥有泉耀、虎鲸等多个不同效率的系列品牌产品,特别是“虎鲸”系列高效HJT双面双玻组件,可实现最高功率745W,并将持续优化,进一步提升效率和稳定性,为客户提供更多高品质产品的选择。
  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公司成立高规格、多维度、立体式的研究院,邀请孙云教授担任首席科学家,并汇聚了行业内及顶尖院校新能源领域的众多顶尖科学家及行业专家,同时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开展了多项重大技术合作。目前研发团队围绕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降本增效,制定了“硅片薄片化”“光转膜”“叠层TCO技术”“0BB技术”“双面微晶技术工艺”“银包铜金属浆料应用”“钙钛矿叠层”“靶材少铟化”“设备国产化”等多项降本增效实施路线,助推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规模化生产。
  3、聚焦核心业务,积极降本增效
  2023年,公司结合实际经营情况及未来发展规划,聚集核心资源,坚定开拓光伏新能源业务,积极推进公司快速转型发展。一方面,通过出售子公司爱派客鞋业有限公司和重庆大江国立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股权,以及处置部分低效资产,集拢资金和资源,聚焦光伏新能源核心业务;同时,通过完善公司管理架构,从生产经营、财务、人力资源等多方面齐抓共管,统一管理,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控制企业决策风险,提升企业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通过“零碳智慧工厂”建设,提升自动化生产率,替代低效业务流程,降低生产成本;通过柔性快反供应链与生产管理,提高采购生产销售多环节效率。
  4、参投枣庄市协氢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专项投资于协氢(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布局氢燃料小型电池领域。
  5、履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价值。公司积极采取有力措施稳定公司的生产经营,积极落实履行社会责任。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及经营计划
  作为一家专注于全球绿色能源与环保发展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公司一直致力于绿色发展战略,持续投拓光伏领域,在光伏新能源行业政策指引下,积极响应“碳中和”、“碳达峰”国家政策,旨在通过技术创新、质量管理方法创新以及解决方案创新为市场提供性能卓越、具有超高性价比的异质结HJT光伏电池及组件产品及服务。
  2024年公司的重点工作:
  1、全面聚焦光伏新能源业务,夯实研发力与产品力
  坚定以高转化率、低成本、稳定品质的异质结HJT电池和组件为主,大力拓展市场;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研发团队建设、加大对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研发的资源投入,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校的研发合作,增强公司研发力。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优化生产工艺和技术研发,通过创造和提供高品质的产品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
  完善各项产品的性能测试以及机构对产品的各种认证;完善各种产品的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产品性能实证检测;持续提升组件原辅材料的综合寿命,真正做到“为客户解决技术及利益”为己任。
  2、积极推进光伏生产基地建设,实现基地达产达销
  2024年,公司将在稳步提升山东枣庄基地建设及达产达销的基础上,加快安徽泗县基地建设,实现HJT电池片与组件全面投产,稳步实现基地达产达销。
  3、深化打造质量控制体系,全面降本增效
  公司将深化打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构建生产质量控制体系,供应商动态评估与控制体系、产品物流品质控制体系以及顾客满意与投诉控制体系,实现从供应到产品出库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公司将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企业的相关标准,有效监测和安全存储生产过程数据,通过数据管理与深度分析挖掘,产生丰富的数据资产,并持续获得新的改进机会,大幅提升管理效率;通过技术化、数据化持续提高管理效益,提升产品全生产、供应流程的性价比。
  生产质量与技术创新方面,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设备升级、工艺改进、流程改进以及技术与物料的调整,进行成本合理控制,同时,广泛开展节能降耗教育,促进管理措施提升。
  4、打造人才梯度队伍,集结产业人才高地
  根据公司战略规划及经营计划,公司将引进高精尖人才,打造人才梯度队伍,建设光伏新能源产业人才高地,为光伏HJT和钙钛矿新生代技术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公司将继续加强内部人才的培养,遴选培育出一批专业化、职业化、复合型科研管理创新型人才。公司还将继续推动企业文化建设,推进人才激励方案,以满足业务不断发展中对公司人才的高要求;并将进一步完善与优化治理结构,保证公司人才战略计划的贯彻落实。
  (二)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近年来,我国光伏行业发展迅速,随着行业产能的扩产及技术快速迭代革新进步,行业内公司在商业模式创新、技术研发、资金管理、运营管理、市场拓展等综合竞争力方面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当前,光伏行业正面临着光伏技术的快速迭代发展。随着公司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如果市场开拓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会对公司的发展构成一定的挑战。
  应对措施:公司致力于研发、生产的高效异质结(HJT)光伏组件及电池片,是在目前市场主流光伏产品基础上的迭代技术和产品。公司将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快山东泉为、安徽泉为两大生产基地的项目建设进度,保证光伏组件、电池片早日实现高质量量产,形成竞争先发优势。
  2、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光伏电池、组件的价格受多重因素共同影响,包括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变动、下游厂商的需求以及政策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光伏电池及组件价格出现大幅度的波动现象。硅料、玻璃、EVA胶膜等多个品种的原辅材料,构成生产光伏组件和电池的主要成本。虽然我国光伏产业链原辅材料来源基本完整,各环节供给关系总体较为均衡,但随着原辅料市场、产能的变化,其价格的波动会传导至中下游行业,直接影响到公司产品光伏电池及组件的市场价格和企业的盈利能力。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主要原辅料的价格变化,选择与不同的供应商签订长期、稳定的供货合同,保证公司有充分的议价能力,避免对少数供应商形成依赖性;对于订单量较大、供货周期较长的客户,在签订销售合同时,对原辅料价格波动达到一定幅度时可以对产品价格进行适当调整进行约定,以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3、光伏项目的实施风险
  公司控股子公司山东泉为是首个高效异质结光伏组件及电池片生产基地,其中一期3GW异质结光伏组件已建成投产。控股子公司安徽泉为是公司的第二光伏组件及电池片生产基地,也即将建成投产。光伏新能源项目对人才、运营、资金等需求较高,如果在项目建设、人才管理和整体运营中不到达到预期,将给公司的项目实施带来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加快生产基地项目建设的进度,形成光伏组件和电池片协同发展的格式;通过打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制度,搭建公司的核心人才队伍,实施高效率的运营管理体系,降低光伏新能源项目的实施风险。
  4、技术研发的风险
  2023年,公司顺利达成N型HJT高效组件的量产出货。目前光伏行业技术迭代频繁,公司需要不断跟进新技术的步伐,对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以适应市场的变化。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公司需要不断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新技术的研发和创新。然而新技术的研发并不总是能够成功,很多时候需要经过多次尝试和失败,才能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应对措施: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展降本增效工作,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公司成立了泉为未来新能源研究院,致力于为公司及行业培养更多的技术科技人才,为公司及行业新技术发展夯实基础。
  5、存货减值的风险
  公司采取“以销定产、合理储备”的生产及备货模式,期末存货主要是根据客户订单、预测需求进行生产计划,储备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在产品及库存商品。公司的存货随销售规模的扩大而有所增长,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存货的账面价值为12,273.47万元。公司主要存货均有对应的订单、预测需求或生产计划,但如果因产品质量、交货周期等因素不能满足客户订单需求,或客户因产品下游市场需求波动进而调整或取消前期供货计划,可能导致公司产品无法正常销售,公司存货存在减值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加强所处行业的市场行情研究跟踪,做好库存动态管理;加大优质客户开拓力度,加强订单管理,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做好订单和库存平衡。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