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光伏逆变器、储能双向变流器及储能系统集成、电能质量治理产品、电站监控设备、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集中式光伏逆变器 、 组串式光伏逆变器 、 交流储能变流器 、 直流储能变流器 、 储能集成系统 、 有源电力滤波器 、 低压静止无功发生器 、 数据采集棒 、 数据采集器 、 子阵控制器
电气控制设备及配件、监控设备、成套电源、计算机软硬件的销售;太阳能、风能、储能及节能技术的研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太阳能逆变器、风能变流器、电化学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变频器及应急电源、光伏发电站汇流箱、变电站测控装置、低压有源电力滤波装置、低压静止无功发生器、电能质量控制设备、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研发、生产、销售;分布式光伏发电;电站监控系统集成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业务名称 | 2024-06-30 | 2023-12-31 | 2022-12-31 | 2021-12-31 | 2020-12-31 |
---|---|---|---|---|---|
储能双向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营业收入(元) | 5.07亿 | - | - | - | - |
储能双向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37.96 | - | - | - | - |
光伏逆变器营业收入(元) | 13.83亿 | - | - | - | - |
光伏逆变器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6.20 | - | - | - | - |
销量:境内(MW) | 9993.00 | - | - | - | - |
产量:光伏行业-逆变器(MW) | - | 2.45万 | - | - | - |
销量:光伏行业-逆变器(MW) | - | 2.35万 | - | - | - |
销量:中国大陆(MW) | - | 2.19万 | - | - | - |
光伏行业-逆变器产量(MW) | - | - | 1.37万 | 7109.16 | 7341.88 |
光伏行业-逆变器销量(MW) | - | - | 1.01万 | 7448.26 | 5966.82 |
销售收入:光伏逆变器(元) | - | - | 9.35亿 | - | - |
销售收入:储能PCS及系统集成业务(元) | - | - | 10.20亿 | - | -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3.66亿 | 7.43% |
第二名 |
2.68亿 | 5.43% |
第三名 |
2.66亿 | 5.39% |
第四名 |
2.58亿 | 5.24% |
第五名 |
1.91亿 | 3.8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4.44亿 | 11.33% |
第二名 |
2.57亿 | 6.55% |
第三名 |
2.49亿 | 6.36% |
第四名 |
2.16亿 | 5.51% |
第五名 |
1.86亿 | 4.75%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1 |
3.06亿 | 13.07% |
客户2 |
2.70亿 | 11.54% |
客户3 |
9938.03万 | 4.25% |
客户4 |
9163.37万 | 3.92% |
客户5 |
6909.39万 | 2.9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1 |
2.30亿 | 9.19% |
供应商2 |
2.17亿 | 8.68% |
供应商3 |
2.12亿 | 8.46% |
供应商4 |
8723.42万 | 3.48% |
供应商5 |
7514.72万 | 3.00%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1 |
1.00亿 | 9.19% |
客户2 |
3742.85万 | 3.43% |
客户3 |
3694.47万 | 3.38% |
客户4 |
3202.65万 | 2.93% |
客户5 |
2831.40万 | 2.5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1 |
6856.74万 | 5.88% |
供应商2 |
5879.33万 | 5.04% |
供应商3 |
5221.18万 | 4.48% |
供应商4 |
4252.43万 | 3.64% |
供应商5 |
3930.15万 | 3.37%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1 |
8167.61万 | 8.13% |
客户2 |
6230.53万 | 6.21% |
客户3 |
3716.81万 | 3.70% |
客户4 |
3189.41万 | 3.18% |
客户5 |
3061.95万 | 3.0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第一名 |
9265.09万 | 10.73% |
第二名 |
7574.13万 | 8.77% |
第三名 |
3982.99万 | 4.61% |
第四名 |
3810.53万 | 4.41% |
第五名 |
3133.65万 | 3.63%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中国电建 |
1.60亿 | 17.29% |
国电投 |
1.52亿 | 16.48% |
中国能建 |
1.06亿 | 11.50% |
中国大唐 |
2886.74万 | 3.13% |
BAMBOO CAPITAL GROUP |
2675.13万 | 2.9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广东瑞智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7691.99万 | 11.27% |
北京晶川电子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4349.52万 | 6.37% |
无锡市万锦机械厂 |
3051.37万 | 4.47% |
常州市中环电器有限公司 |
2474.62万 | 3.62% |
合肥ABB变压器有限公司 |
2187.58万 | 3.20%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光伏发电行业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的加速,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加快了对环境保护的进程,碳中和的热潮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全球普遍共识。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发布的《WorldEnergyTransitionsOutlook2023》分析,为实现全球升温较工业化前的水平控制在1.5℃之内的目标,到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达到5,400GW,2050年将达到18,200GW。 光伏行业持续向好,主要驱动因素如下: 1、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推动 受全球能源体系加快向低碳化转型的影响,以及能源战略安全性的需...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光伏发电行业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的加速,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加快了对环境保护的进程,碳中和的热潮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全球普遍共识。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发布的《WorldEnergyTransitionsOutlook2023》分析,为实现全球升温较工业化前的水平控制在1.5℃之内的目标,到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达到5,400GW,2050年将达到18,200GW。
光伏行业持续向好,主要驱动因素如下:
1、全球实现“净零”排放目标的推动
受全球能源体系加快向低碳化转型的影响,以及能源战略安全性的需求,可再生能源规模化运用与常规能源的清洁低碳化将成为能源发展的大趋势。据了解,截至2023年9月,全球已有150多个国家作出了碳中和承诺,覆盖全球8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GDP和人口,并有部分国家出台了具体的政策和行动计划,以确保承诺得以付诸实践,最终转化为碳排放净削减的成效。
在全球碳中和目标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光伏发电成为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选择,世界各国及区域组织相继出台各类措施鼓励光伏发展。例如,2022年欧盟提出REPowerEU计划,将欧盟2030年可再生能源目标提高到45%,预计到2025年拥有超过320GW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比2020年增加一倍以上,到2030年将达到600GW。美国发布多项重磅法案,包括《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通胀削减法案》等,试图通过加强研发创新投入,强化本土制造业的竞争力,从而提高市场投资积极性,促进本土光伏产业的发展。中国从消纳保障、绿电交易与电力市场、规范产业链建设等多方面为光伏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目前,光伏已成为我国装机规模第二大电源,是我国最具成本竞争优势的清洁能源之一。2023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216.88GW,累计装机容量超过600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2024年上半年年,国内新增光伏装机102.48GW,同比增长30.7%。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的乐观估计,2030年国内新增装机或将达到317GW,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或将达到587GW。
2、光伏发电度电成本持续下降
回顾光伏高速发展的过去十年,光伏度电成本快速下降,全球主要地区的度电成本已追平甚至低于传统的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发电。随着光伏上游组件价格持续下滑,以及更具性价比的N型电池技术逐渐成为市场主流,光伏发电的经济性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光伏电站的装机积极性。
3、新兴市场创造增量预期,存量市场衍生替换需求
今年以来,除了中国、美国、欧洲等光伏装机容量增长较快的国家外,在能源转型驱动、政策支持以及光伏上游组件价格快速下滑的背景下,多个新兴市场光伏装机需求迅速释放。在中东市场,当前正积极寻求减少对石油依赖的路径,沙特、阿联酋、阿曼等国家正踏上可再生能源的变革之路,一系列大规模光伏招标计划相继启动。在印度市场,近些年印度政府推出一系列需求刺激政策,包括CPSU政府生产者计划第二阶段、光伏园区和超大型光伏项目开发计划、PM-KUSUM农民能源安全与发展计划、PM-SuryaGhar总理光伏家庭计划等政策来全面鼓励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发展。在拉美市场,近期巴西政府启动覆盖50万套住宅的光伏安装计划,投资30亿雷亚尔用于购买和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智利政府通过推动PMGD计划促进了光伏装机容量的稳步增长。在非洲,近期,南非政府近期通过简化行政流程与改善电网为本国集中式装机扫除障碍。除此以外,中亚、东南亚等其他市场也都纷纷出台各项刺激光伏装机的政策,光伏电站招投标计划也都纷纷启动。
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增长将带动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同时,随着累计光伏装机规模的不断扩大,存量逆变器的更换需求也在逐年增加。近年来,光伏电站装机标准不断完善、光伏电站技术要求不断提升,光伏逆变器作为光伏电站最为核心的电气设备,10年前建设的光伏电站已逐步进入技改期间,部分电站需要整体更换逆变器才能满足继续运行的需求。根据WoodMackenzie的相关研究报告,到2024年,全球将有176GW的光伏系统逆变器使用寿命超过十年,预计将产生较大的逆变器更换市场需求。
(二)电化学储能行业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持续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优化能源结构,以满足电力消费快速增长及能源低碳化转型的需求。由于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特征,储能是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消纳、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的关键技术和基础储备,加快储能产业的发展对构建清洁稳定的能源供给体系和健康安全的能源消费体系至关重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储能行业快速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如下:
1、政策加码叠加经济性驱动,储能装机需求呈高速增长态势
受全球能源体系加快向低碳化转型的影响,可再生能源规模化运用与常规能源的清洁低碳化将成为能源发展的基本趋势,能源脱碳是储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储能作为风、光等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得到了广泛认同,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各项推动储能发展的重要政策。2022年,欧洲经历了能源危机,电价飙升,推动了本国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光伏为首的可再生能源经济性凸显,欧洲各国纷纷加快了可再生能源的替代速度。与此同时,由于光伏装机快速增长也出现了消纳问题,急需通过大型储能设施增加消纳能力。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加强了ITC政策的力度,有利于储能的发展,储能基础税收抵免上升到30%,还有额外抵免10%-40%,首次提出独立储能可享受税收抵免。中东、印度、非洲、东南亚、南亚等新兴市场光照条件好,今年以来光伏装机容量不断上升,但电网基础较弱,未来这些市场大型储能的需求也将逐步释放。
2、储能的应用场景广泛
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发电中具有平滑电力输出,保障电力安全的重要作用。在发电侧,储能系统主要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配合,用于平抑新能源出力波动,减少弃光弃风等;在输配电侧,储能系统主要用于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电力调峰调频;在用户侧,包括工商业储能和户用储能,储能系统主要用于自发自用,峰谷价差套利等。综上,储能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市场需求多样,可增长的市场规模巨大。新型储能因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响应快速灵活、应用场景多元,成为现阶段解决新能源波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三)公司市场地位
1、光伏逆变器产品的市场地位
随着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光伏逆变器的生产与销售中,相关市场参与者也相应增多。但经过多年的技术升级与市场竞争,国内光伏逆变器已形成较为稳定、集中的品牌格局。
近年来,海外新兴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促使中国光伏逆变器企业加快出海步伐,努力拓展海外渠道,积极参与到全球市场的竞争中。目前,在全球光伏逆变器的市场份额中,中国的供应商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我国光伏逆变器已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
根据S&PGlobal和WoodMackenzie的相关数据统计,2023年,公司光伏逆变器产品全球出货量排名第四,逆变器出货量连续十一年保持全球前十的行业地位。
2、储能双向变流器产品的市场地位
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的统计,公司在2021~2022连续两年国内市场储能PCS出货量排名中位列第一。根据EESA储能领跑者联盟统计,2023年度,公司在中国企业国内储能第三方大功率PCS215kW以上出货量排名第一。公司是目前国内储能变流器市场上排名前列的供应商,具有相对技术和品牌优势,储能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均已成功应用于多个示范项目,在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并可充分利用现有客户资源,竞争优势明显。
(四)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用途
1、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专注于电力电子变换技术,运用电力电子变换技术为光伏发电、电化学储能接入电网以及电能质量治理提供解决方案。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PVInverter)、储能双向变流器(PCS)以及有源滤波器(APF)、低压无功补偿器(SVG)等产品,并提供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的集成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26亿元,同比下降11.53%,其中,光伏逆变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83亿元,同比增长6.20%,主要系公司海外逆变器业务增加所致;储能双向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07亿元,同比下降37.96%,主要系储能系统集成业务减少所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亿元,同比增长18.90%,主要系公司研发降本和海外市场业务增加所致。
2、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储能双向变流器及储能系统集成、电能质量治理产品(有源滤波器、低压无功补偿器)、电站监控设备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等。
(1)光伏逆变器
公司光伏逆变器产品主要为集中式光伏逆变器及组串式光伏逆变器,组串式逆变器又划分为户储逆变器及电池、户用及工商业光伏逆变器、中大功率组串式光伏逆变器。
目前公司的组串式逆变器可提供3~350kW全功率段产品,实现了较广的功率覆盖。采用多电平/软开关变换技术,实现系统效率的最大化。采用超宽MPPT电压输入范围设计,可实现户用电站、工商业电站、大型地面电站等全场景应用。
集中式逆变器可提供2500~8800kW功率段产品,所有产品实现大于99%的高转换效率,高防护等级、高可靠性设计,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产品过载能力强,且支持高容配比设计。
(2)储能产品
公司目前储能产品包括集中式储能变流器、组串式储能变流器及储能集成系统。具有125~8000kW全功率段范围产品,支持多机并联功能,扩展方便;具备完善的保护措施,具有主动的故障监视、保护及构网功能;适用于发、输、配、用电网侧及微电网等多用应用场合。
储能集成系统: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长;采用先进热管理技术,电池系统一致性高、环境适应性好;系统具备故障早期预警及定位、智能温控、分级联动,全面保障储能电池系统安全;集成度高、智能、高效、安全,适用于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及微电网等储能领域。
(3)电能质量治理
目前,公司电能质量治理产品主要为有源电力滤波器、低压静止无功发生器。
有源电力滤波器:产品采用模块化并联设计理念,30~150A全功率段模块容量配置,适用于各种非线性负载造成电流畸变的配电系统,极速、高效、全面治理低压配电系统谐波危害。
低压静止无功发生器:产品采用模块化并联设计理念,30~200kvar全功率段模块容量配置,适用于动态无功变化快的配电系统,极速、精准、无极跟踪补偿,有效防止过补欠补,同时可兼具低次谐波滤除功能。
(4)电站监控设备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统
目前,公司可为户用、工商业以及地面电站等多种场景提供对应的光伏监控设备,包括数据采集棒、数据采集器、子阵控制器等,便于客户在各类场景中灵活配置监控组网,轻松搭建电站监控系统。
公司可提供悦享SOLAR及Sienergy两款平台。Sienergy智享能源管理系统:面向大型地面电站场景的电站级运维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依托上能自主研发的逆变器、SAU智能数据采集器实现方阵级和站级数据显示;同时通过采集数据结合I-V曲线扫描技术、离散率分析等手段,提供专家运维建议,帮助电站实现全生命周期资产保障、提升发电量、提高运维效率。
悦享SOLAR智慧能源管理系统:面向分布式场景的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包含手机端的APP以及电脑端的网页界面两类客户端。用户可通过系统展示所属电站收益、节能减排等核心指标,也可对电站进行远程故障诊断、设备调试等运维作业,帮助客户有效减少运维人员到站维护的支出。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研发优势
公司建设有无锡、深圳、成都、苏州四大研发中心,并建设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NAS实验室等高端技术创新平台。创新成果曾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等重要奖项和荣誉,多次承担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攻关。
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拥有超过431人的专职研发团队,签约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进站博士后3名,外部专家29名。团队的主要成员均有在世界500强的研发经历,核心技术人员有超过10年的电力电子装置研发经验。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2.10%。公司制订了《知识产权奖励制度》以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等重要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企业内部科研团队的活力。截至2024年6月底,累计取得229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158项,外观专利40项,软件著作权76项。参与制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团体标准共计16项。2023年公司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称号,2024年获评“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称号。
2、大型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经过多年的市场耕耘和积累,并凭借先进的产品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保障,已经与国家电投、中核、大唐、华能、三峡、中节能、国能投、中广核、华电、中石油等央国企发电集团建立起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同时深耕省属大型国有企业、大型民营能源投资集团以及国内以中能建集团、中电建集团为代表的光伏EPC,长期稳居国内一线供应商地位。优质的客户资源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优质的客户资源有力地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大型央企、国企在光伏市场不断发力,光伏行业市场份额越来越向大型企业集中,公司在国内高端发电市场的品牌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公司已经完成包括美国、欧洲、印度、中东、非洲、南美、东南亚、中亚等全球主要光伏市场的布局。
3、产品优势
在光伏逆变器领域,公司是行业内少数拥有集中式及组串式等各种技术路线的光伏逆变器厂商;并且拥有全功率段(3kW-8.8MW)产品,全面覆盖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山地电站、水面漂浮电站以及工商业屋顶光伏电站和户用光伏系统等多场景的应用。公司在光伏逆变领域的创新成果曾经获得“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和“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23年获评“光伏行业最具创新逆变器企业”、“北极星杯”影响力逆变器品牌及“最具创新光储融合解决方案企业”等殊荣。
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公司目前储能产品包括集中式储能变流器、组串式储能变流器及储能集成系统,具有125~8000kW全功率段范围产品以及适应微网的并离网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同时提供储能系统集成和储能电站整体解决方案。储能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覆盖125~8000kW全功率段,可适用于发、输、配、户用侧及微电网等多应用场合。公司在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的创新成果曾成功入选“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专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公司自主研发的储能技术产品曾大规模应用在张家口奥运风光城,为北京冬奥会提供绿色电力能源。并荣获储能领跑者联盟(EESA)技术创新金藤奖、2022年度最佳储能示范项目大奖、最佳储能大功率双向变流器供应商将等重要奖项。
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以及领先的研发技术优势,获得了行业主流客户的认可,奠定了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品牌优势,为公司业务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基础。公司获得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国家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江苏省优秀企业、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等重要荣誉称号以及被列为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政策风险
光伏和储能行业目前处于成长期,受政策和产品经济性共同作用;储能行业在经济性尚未完全凸显的情况下,更易受政策影响。未来如光伏和储能政策出现较大变化,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应对措施:一方面,公司将积极稳健地开拓海外市场,增加国际市场订单,以降低单一国家政策波动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公司将在保持目前光伏和储能产品领先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电能质量产品、光伏存量替换的市场占有率,密切关注氢能的发展。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在政策支持下,光伏及储能行业快速发展。良好的市场前景吸引国内外众多企业尝试进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如未来竞争对手大量进入,将加剧行业竞争,可能对公司市场份额及利润率产生不利影响。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同时持续优化升级产品,加强运营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保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3、应收款项较大的风险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客户数量相应大幅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也相应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坏账的风险。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应收款的管理,优化相关制度体系,强化信用评估工作,加大应收账款回款力度,保障公司应收账款按期回收。
4、汇率风险
随着公司海外业务的进一步增加,出口业务占比逐渐增大。若未来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发生较大波动,将可能导致公司出现汇兑损益,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一定影响。
5、国际贸易保护和摩擦加剧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和汇率波动情况,加强对汇率走势的研究分析,提高应对外汇风险的能力。通过适时运用外汇套期保值等汇率避险工具,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汇兑损益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光伏产业在全球竞争优势的凸显,相关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了贸易保护措施,在推动本土光伏制造发展的同时可能会对我国光伏企业产生一定的冲击,未来国际贸易摩擦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对公司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在稳固并逐步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稳健推进国际化市场布局。公司将持续关注各国国际贸易保护措施,评估国际争端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时做好风险预案,保障国际业务顺利开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