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现代中药及西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产品类型:

    中成药、西药

  • 产品名称:

    银黄滴丸 、 益母草软胶囊 、 益母草分散片 、 七叶神安分散片 、 枫蓼肠胃康分散片 、 人参健脾片 、 罗红霉素软胶囊 、 阿奇霉素软胶囊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药品生产;药品批发;药品零售;食品生产;食品经营;保健食品生产;保健食品销售;婴幼儿配方食品生产;食品经营(销售散装食品);化妆品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消毒器械生产;消毒器械销售;消毒剂生产(不含危险化学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化妆品零售;化妆品批发;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食品经营(销售预包装食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4-29 
业务名称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产量:医药制造(盒) 3726.54万 - - - -
销量:医药制造(盒) 2767.07万 - - - -
专利数量:新增发明专利(项) 5.00 3.00 3.00 - -
专利数量:新增实用新型专利(项) 2.00 - 3.00 - -
医药制造产量(盒) - - 2729.97万 3079.00万 3560.34万
医药制造销量(盒) - - 2790.04万 3478.17万 3395.01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7424.5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14.43%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2874.68万 5.59%
客户二
1560.44万 3.03%
客户三
1337.83万 2.60%
客户四
842.04万 1.64%
客户五
809.57万 1.5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6333.47万元,占总采购额的25.85%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2031.19万 8.29%
供应商二
1272.86万 5.20%
供应商三
1084.51万 4.43%
供应商四
988.23万 4.03%
供应商五
956.67万 3.9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2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3.56%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3213.18万 6.08%
客户二
3073.39万 5.82%
客户三
2966.17万 5.61%
客户四
1630.90万 3.09%
客户五
1562.83万 2.96%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371.05万元,占总采购额的27.91%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576.15万 8.19%
供应商二
1324.14万 6.88%
供应商三
1212.58万 6.30%
供应商四
634.55万 3.30%
供应商五
623.63万 3.2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6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5.88%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6732.61万 10.67%
客户二
4240.60万 6.72%
客户三
2393.70万 3.79%
客户四
1811.19万 2.87%
客户五
1157.33万 1.8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5309.42万元,占总采购额的42.64%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2008.63万 16.13%
供应商二
1007.66万 8.09%
供应商三
788.87万 6.34%
供应商四
753.85万 6.05%
供应商五
750.41万 6.03%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4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42%
  • 客户一
  • 客户二
  • 客户三
  • 客户四
  • 客户五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一
5695.50万 11.75%
客户二
4902.98万 10.11%
客户三
1435.41万 2.96%
客户四
1248.40万 2.57%
客户五
982.71万 2.03%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4066.90万元,占总采购额的57.18%
  • 供应商一
  • 供应商二
  • 供应商三
  • 供应商四
  • 供应商五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一
1509.10万 21.22%
供应商二
1188.38万 16.71%
供应商三
620.22万 8.72%
供应商四
434.58万 6.11%
供应商五
314.62万 4.42%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6738.2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1.99%
  • 国药控股同体系公司
  • 华润同体系公司
  • 上药同体系公司
  • 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湖北真奥医药贸易有限公司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国药控股同体系公司
2810.04万 9.16%
华润同体系公司
1102.84万 3.60%
上药同体系公司
1001.97万 3.28%
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20.40万 3.00%
湖北真奥医药贸易有限公司
903.03万 2.95%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公司所处行业  根据证监会行业指引分类,公司所属行业分类为“C制造业”中的“27医药制造业”。  2、医药制造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居民收入水平增长、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人民健康意识增强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发展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大提出“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党的二十大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的加速...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公司所处行业
  根据证监会行业指引分类,公司所属行业分类为“C制造业”中的“27医药制造业”。
  2、医药制造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居民收入水平增长、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人民健康意识增强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医药行业市场规模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中医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经济、科技、文化和生态资源,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发展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党的十八大提出“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党的二十大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的加速推进,中医药服务水平与效能的不断增强,一系列重磅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医药行业发展活力迸发,迎来高质量发展阶段。
  3、医药行业政策趋势
  2023年1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药科学监管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强中药材质量管理,强化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监管,优化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管理,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重视中药上市后管理,提升中药标准管理水平,加大中药安全监管力度,推进中药监管全球化合作。
  202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的基本原则,目标到2025年,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快建设,中医药防病治病水平明显提升,中西医结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高素质中医药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中药质量不断提升,中医药文化大力弘扬,中医药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明显进展,中医药成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2023年7月,国家药监局发布《药品标准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药品标准的管理工作,保障药品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促进药品高质量发展。
  2023年11月,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发布《关于加快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沟通交流和申报的有关措施》的通告,致力于促进按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管理的中药复方制剂的研发和申报,加快古代经典名方的传承和创新。
  以上各项政策的提出,为我国着力改善中医药发展条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与科研水平,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定下了基调,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引导下,我国中医药产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4、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维系苍生、致力安康”的企业使命,坚持技术研发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进行抗生素类、清热解毒类、妇科类等领域的新药研发、重点产品进行二次开发等,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先后成立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诺贝尔奖工作站等多个科研平台,不断强化在制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已发展成为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医药企业。报告期内,公司荣获“浙江省科技小巨人”、“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等荣誉,入选“2022年度中国中药企业TOP100排行榜”、“零售药店最受欢迎的品牌企业榜单”,公司产品银黄滴丸荣登“2023中国医药-品牌榜”成人感冒用药榜单、“2022-2023年度中国药店店员推荐率最高品牌”;维康逸本灵芝孢子粉(破壁)入选“零售药店最受欢迎的明星单品榜单”以及金叶榜单“2023年度卓越品牌”等诸多荣誉。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药品、生物制品业务”的披露要求
  本公司的主营业务为现代中药及西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银黄滴丸、益母草软胶囊、益母草分散片、七叶神安分散片、枫蓼肠胃康分散片、人参健脾片等中成药以及罗红霉素软胶囊等西药,生产剂型覆盖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软胶囊剂、丸剂(滴丸)。除医药工业外,公司还经营医药商业产品的零售连锁等流通业务作为主营业务的补充。
  公司秉承“维系苍生、致力安康”的企业使命,重视研发投入和人才引进,先后成立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诺贝尔奖工作站等多个科研平台,不断强化在制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三)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主营业务为现代中药及西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除医药工业外,公司还经营医药商业产品的零售连锁等流通业务作为主营业务的补充。
  1、医药工业
  (1)采购模式
  ①供应商遴选
  公司制定了《物料采购管理规程》和《物料供应商评估和批准标准操作规程》等一系列制度来保证原材料的质量。主要包括:物控部根据质量部提供的物料质量标准作为寻找供应商的依据,可通过网上查询、代理商咨询、行业内调查及其他方式来查找物料供应商。质量部对物控部收集的供应商资料进行初选,除去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初选合格的供应商必须具有有效的《营业执照》、《药品生产许可证》或《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注册证书》或《药包材注册证书》等加盖单位红章的复印资料。供应商资料初审合格,质量部应组织物控、生产等部门按《供应商质量审计管理规程》对主要物料供应商进行质量评审,选择供应能力和产品质量符合公司产品要求、市场信誉好的供应商。每一种物料应有2-3家供应商,特殊情况可适当增加供应商数量,实行物料定点采购。物料采购必须从质量评审合格、经质量部批准的供应商处采购。中药材的产地应保持相对稳定。
  ②采购与付款
  物控部每月根据生产计划、物料采购周期、仓库库存编制采购计划。物控部采购员根据采购计划实施,采购时应与供应商按要求签订采购合同,合同应规范,并经过部门主管审核,统一保存;对行业管理和企业有特殊要求的需在合同中列明,合同的内容必须包含有与产品质量相关的条款,并附有产品的质量标准。采购的物料严格按《原辅料入库标准操作规程》和《包装材料入库标准操作规程》验收后,经质量控制部检验合格后入库。
  公司供应商的所有货款均由财务部按照管理程序规定支付。公司采购的物料一般都在检验合格后1-3个月内付款,个别特殊的物料也采用预付款的形式采购。公司主要采用银行转账的付款方式。
  (2)生产模式
  公司药品的生产周期相对较短,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原则,根据客户订单及销售部门的销售计划及库存来制订生产计划。公司根据新版GMP要求,针对各种产品剂型的工艺特点,制定了《生产岗位职责管理规程》《生产过程控制管理规程》《生产部标准管理规程》《生产部部门工作职责规程》,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生产部负责指导车间进行生产和过程控制,编制相应的工艺规程及生产记录,对生产现场进行指导、对工艺记录及工艺卫生进行监督。工程管理部负责生产设施的维护保养,确保工序质量满足质量要求和卫生要求。质量保证部负责对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质量控制部对生产车间洁净室的尘埃粒子数和微生物数进行检测,对产品可追溯性进行控制。质量控制部按规定对物料、中间产品、成品及水质进行检验。
  (3)销售模式
  公司医药工业业务包括以医疗卫生机构终端为主的经销模式和以药店终端为主的直供模式。
  直供模式是指公司将产品直接供给全国或区域性的连锁药店,然后由各连锁药店配送给终端门店,由各终端门店对外销售给消费者,公司OTC药品主要通过直供模式销售。
  经销模式指公司销售给各经销商,再由经销商销售给下级经销商或直接销售给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所等医疗终端,公司处方药主要通过经销模式销售。
  2、医药商业
  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维康商业主要从事医药商业产品的零售连锁业务,还包括少量的中医门诊业务、区域医药商业流通业务。
  (1)采购模式
  维康商业药品采购主要依据季节行情、当地民众用药特点、公司品种结构、年度协议、供货单位质量信誉和配送情况等,结合库存合理编制采购计划,进行询价采购。采购药品坚持质量第一、按需进货、择优选购的原则,必须从资质证明文件符合要求的企业处购进合法的药品。采购人员依据分管的品类关注进销存,有效提高公司供货满足率并避免积压或滞销。
  (2)销售模式
  维康商业零售连锁业务大部分位于丽水市,少量位于杭州地区,分别由维康医药零售和维康大药房负责丽水地区和杭州地区的连锁药店;中医门诊业务主要由浙江维康医药零售有限公司丽水中医门诊部负责经营。
  2021年开始,公司医药商业板块新增中药材贸易业务,该业务在各类中药材如三七、西洋参、柠檬等成熟之后进行采购备货,再销售给客户获取合理利润。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药品、生物制品业务”的披露要求
  2、报告期内,没有出现新进入或者退出省级、国家级《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的情形。
  3、报告期及去年同期销售额占公司同期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的主要药品情况: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竞争优势
  (1)技术和研发优势
  报告期末,公司拥有药品批准文号37个,其中银黄滴丸、罗红霉素软胶囊等产品拥有发明专利与核心技术。公司利用滴丸技术生产出的产品,具有药物稳定性高、不易水解和不易氧化等特点;公司利用软胶囊技术生产出的产品,具有生物利用度高、分散均匀、密封性好和含量准确等技术优势。
  公司先后成立了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研究院、浙江省院士专家工作站、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等多个科研平台。2021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迈克尔-莱维特教授在公司成立诺贝尔奖工作站并受聘担任公司首席科学家,公司“浙江省现代中药创新重点企业研究院”被认定为省重点企业研究院。
  公司“经产良药益母草的多维评价与开发应用”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浙西南特色中药材产业提升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银黄滴丸的二次开发研究”荣获浙江省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1个药品获得了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证书,5个药品被浙江省经信委评为省级工业新产品,8个药品被登记为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
  (2)质量优势
  自设立以来,公司主持制定了多项国家药品标准。在实际生产中,公司更提高了药品关键项目指标,所有产品的企业内控标准均能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等国家标准指标。公司以“为公众服务,对生命负责”为质量要求,严格按照GMP要求建设厂房、配置设备,各类生产线均通过GMP认证。同时,公司制定了《质量管理手册》、《质量分析会管理规程》、《质量监控管理规程》、《质量风险管理规程》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以质量部门为核心,协调物控部、生产部、技术部等部门分工协作,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涵盖了药品研发、物料购进、生产、检验、储存、发运、销售等全部经营环节。
  (3)产品优势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银黄滴丸、罗红霉素软胶囊、七叶神安分散片、枫蓼肠胃康分散片、益母草软胶囊等。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的药品中,有6个药品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20个药品被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版),6个药品为全国独家剂型。列入医保目录的产品属于国家医疗保险报销范围,较其他产品的销售渠道更为广泛。
  (4)团队优势
  公司董事长刘忠良先生拥有20余年的医药行业和企业管理经验。团队中的其他大部分成员也都具有多年的医药行业经营经验,在市场开拓、产品研发、质量控制、财务管理、公司治理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公司通过中高层核心管理人员持股,能够将其与公司的长远利益、长期发展结合在一起。公司上市后继续保持稳定和高效的执行力,为公司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实现提供人才保障。
  (二)报告期内新增专利情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10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7项,外观设计专利24项,实用新型专利47项。其中,报告期内新增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三)报告期内新增特许经营及资质情况
  1、药品生产许可证
  2、药品经营许可证
  3、食品经营许可证
  4、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也是维康药业积蓄能量再出发的奋进之年。公司直面挑战,狠抓内部管理,优化市场布局,以公司战略目标和年度经营目标为指引,有序开展各项经营工作,持续推动销售、研发、生产、管理等多维度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19,621,071.15元,实现利润总额-5,785,895.8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38,557.83元。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一直秉承“维系苍生、致力安康”的企业使命,重点进行抗生素类、清热解毒类、妇科类等领域的新药研发、重点产品进行二次开发等,以医药产业专业化、企业运营规模化、品牌拓展国际化、自主创新时代化、科学管理标准化、客户服务立体化为方向,向着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企业竞争力的一流医药企业迈进。
  (二)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将继续保持和发扬自身优势,积极应对医药行业政策变化,坚持主营业务方向,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营销网络建设,促使各项业绩指标顺利达成;同时,公司将继续深耕医药大健康产业,并积极培育符合发展战略的各项业务,孵化新的业绩增长点,为企业的加速发展赋能。
  1、大力推进核心研发项目的进展
  公司通过建设研发中心大楼、升级先进仪器设备、稳定并激励研发团队、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等方式,继续大力推进公司在研产品1.1类中药创新药参丹通脑滴丸、黄甲软肝颗粒,2.1类中药改良型新药银黄吸入溶液,3.1类中药新药开心散、金水六君煎、温经汤、二冬汤、养胃汤、三甲复脉汤、五味消毒饮、济川煎等经典名方,中药配方颗粒以及现有重点产品进行二次开发等研发项目。
  2、持续开发中短期研发项目
  新药的研发周期长、程序多,在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新药报批等程序间隙研发平台会有一定的闲置。公司将充分利用现有研发平台在研发新药项目之余的研发能力,开发一批市场前景良好的中短期项目。较新药项目而言,上述项目资金投入小,研发周期短,能够更快实现产品上市,为公司提供更多的收入和利润来源。
  3、力争现有核心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
  公司将继续争取国家或各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在未来国家医保目录再次调整时,争取更多核心产品被纳入目录。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后,在全国范围内,相关产品的使用将获得全额或部分医保报销,有望增加用药需求,实现核心产品进一步的市场开拓。
  4、提高现有产品产能和新产品产业化能力
  前次募投资金投资项目下的新建现代化中药提取大楼及中药饮片厂将提高公司中药提取和中药饮片的生产能力,为公司核心产品的中药材源头把控和中药材前处理、中药提取阶段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5、拓展、完善营销网络
  目前,公司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国多个地区的营销网络。而在医药产品市场需求不断扩大、新产品陆续获批上市等情况下,完善、拓展营销网络的必要性日益显著。公司营销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需进一步加强,销售团队专业化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为公司现有产品销售扩大化、新产品的市场化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6、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高水平人才的引进力度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人才是公司保持蓬勃发展活力的重要基础。除了继续引入研发人才外,公司也将根据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市场、销售、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人力资源储备。同时,公司还将进一步完善人才激励机制,保证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并进一步建设培训体系,提高人才队伍的素质水平。
  (三)可能面临的风险
  1、政策风险
  围绕医保、医药、医疗的“三医”联动改革持续推进,监管制度日趋完善,对企业新药研发创新方向的选择以及在售药品质量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不能根据行业政策变动情况和趋势及时做好调整和应对,则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及时关注国家医药行业政策的调整,了解变动趋势,提前制定应对措施、积极应对。
  2、药品质量控制风险
  药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等均可能对公众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由于医药产品的生产存在原材料种类多、生产流程长、生产工艺复杂等特点,在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存储、运输、使用等任一环节不当操作都将影响产品质量。
  公司主导产品多为中成药,其有效成分和作用机理相对复杂,如果公司产品发生质量问题进而导致医疗事故,不但会产生赔偿风险,还将影响公司的信誉和公司产品的销售,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将出现因质量问题发生的大规模召回和赔偿或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罚,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建立以药品质量风险评价为基础的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精益求精、尽善尽美、防微杜渐、力争上游”的质量方针,将药品注册的有关安全、有效和质量可控的所有要求,系统地贯彻到药品生产、控制及产品放行、贮存、发运的全过程中,确保所生产的药品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
  3、研发创新风险
  由于医药产品具有高科技、高风险、高附加值的特点,不仅药品的前期研发以及产品从研制、临床试验报批到投产的周期长、环节多,而且药品获得批件后生产和销售也容易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存在获批产品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新药研发体系,选题前做充分的市场调研,工艺研究、质量研究、药理毒理研究、临床研究,小试、中试等各阶段严格控制,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和研发人才引进力度,力求尽量降低产品研发风险。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