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制化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金属制品
汽车零部件精冲材料 、 工业用精冲材料 、 其他用途精冲材料
新型金属材料研发;新材料技术领域的技术咨询服务;生产销售:金属制品、带钢、五金、钢带;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1.09亿 | 8.07% |
客户二 |
8921.63万 | 6.59% |
客户三 |
8473.60万 | 6.26% |
客户四 |
6592.36万 | 4.87% |
客户五 |
5342.04万 | 3.9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一 |
4.07亿 | 39.64% |
供应商二 |
2.78亿 | 27.05% |
供应商三 |
7025.97万 | 6.84% |
供应商四 |
4716.81万 | 4.59% |
供应商五 |
2942.12万 | 2.87%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一 |
9254.74万 | 7.64% |
客户二 |
8737.94万 | 7.21% |
客户三 |
5673.60万 | 4.68% |
客户四 |
4342.06万 | 3.58% |
客户五 |
3949.20万 | 3.2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一 |
3.65亿 | 37.08% |
供应商二 |
2.64亿 | 26.83% |
供应商三 |
8825.59万 | 8.97% |
供应商四 |
5152.38万 | 5.23% |
供应商五 |
1588.02万 | 1.61%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慕贝尔汽车部件(太仓)有限公司 |
1870.45万 | 6.30% |
法因图尔精密部件(太仓)有限公司 |
1581.64万 | 5.33% |
普思信(杭州)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
1043.28万 | 3.52% |
法因图尔汽车部件(天津)有限公司 |
1022.50万 | 3.45% |
上海沿浦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918.17万 | 3.09%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慕贝尔汽车部件(太仓)有限公司 |
7361.94万 | 6.93% |
法因图尔精密部件(太仓)有限公司 |
4189.60万 | 3.94% |
普思信(杭州)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
4051.44万 | 3.81% |
嘉兴和新精冲科技有限公司 |
3923.39万 | 3.69% |
上海敬虹实业有限公司 |
3292.17万 | 3.1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浙江省冶金物资有限公司 |
3.51亿 | 37.90% |
上海宝钢钢材贸易有限公司 |
1.96亿 | 21.18% |
上海南方冶金炉料有限公司 |
1.22亿 | 13.11% |
上海实臻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3211.81万 | 3.46% |
上海利宏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2594.51万 | 2.80%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慕贝尔汽车部件(太仓)有限公司 |
6134.05万 | 8.62% |
普思信(杭州)机械部件有限公司 |
2882.79万 | 4.05% |
嘉兴和新精冲科技有限公司 |
2496.95万 | 3.51% |
上海沿浦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2023.19万 | 2.84% |
文登大世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1983.77万 | 2.7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浙江省冶金物资有限公司 |
1.81亿 | 31.65% |
上海南方冶金炉料有限公司 |
1.60亿 | 28.03% |
上海宝钢钢材贸易有限公司 |
4947.24万 | 8.65% |
上海妙合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
1687.56万 | 2.95% |
上海实臻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1577.63万 | 2.76% |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发展情况及发展阶段 精密冲压新材料主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作为先进工业基础材料,精密冲压金属材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先进材料。目前国内诸多领域所需的核心部件仍面临技术瓶颈,并成为制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短板,其关键在于基础材料环节的薄弱。 我国目前部分精密冲压金属材料产品规模上已经跻身前列,但下游汽车、机器人、精密轴承、高端航天航空、轨道交通等所需的高端精密冲压材料大多依赖进口。与进口材料相比,国产精冲材料在性能、表面质量、尺寸公差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若精冲材料尺寸和力学性能不稳定,精冲时会增加模具损耗,降低精冲效率与良率...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发展情况及发展阶段
精密冲压新材料主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作为先进工业基础材料,精密冲压金属材料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先进材料。目前国内诸多领域所需的核心部件仍面临技术瓶颈,并成为制约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短板,其关键在于基础材料环节的薄弱。
我国目前部分精密冲压金属材料产品规模上已经跻身前列,但下游汽车、机器人、精密轴承、高端航天航空、轨道交通等所需的高端精密冲压材料大多依赖进口。与进口材料相比,国产精冲材料在性能、表面质量、尺寸公差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若精冲材料尺寸和力学性能不稳定,精冲时会增加模具损耗,降低精冲效率与良率。对于部分高尺寸精度、高性能及高稳定性要求的产品,国外企业仍占据优势地位。因此在汽车制造等涉及精冲材料的领域,我国目前仍有部分材料依赖进口。
在我国大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近年来迎来蓬勃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2024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92.9万辆和4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0.1%和32%,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35.2%。随着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以及国家和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经济性、环保等方面的技术要求的日益提升,轻量化、电动化已成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和趋势。
精密冲压新材料作为生产汽车零部件,将其轻量化是实现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其核心在于保证汽车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整车的重量,从而减少单位燃料消耗。轻量化的实现主要包括材料与设计两大内涵,其中,材料的轻量化是实现基础,高强度金属材料则是目前重要的轻量化材料之一。新能源汽车对汽车轻量化材料的迫切需求将快速推动高强度、高塑性的精密冲压新材料的广泛应用,新能源汽车也在下游汽车市场不断变革的过程中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尤其是当精冲与冷成型(如弯曲、拉深、翻边、镦挤、压沉孔、半冲孔和挤压等)加工工艺相结合后,精冲零件已应用于除汽车之外的许多领域(如机械设备、风电、航空航天、核电、高铁等)。随着精冲材料的进步与冲压设备的持续发展,精冲工艺有望取代以前由普冲、机加工、锻造、铸造和粉末冶金加工的零件,因而发挥其巨大的技术优势和经济效益。
从发展来看,除汽车行业需求增长外,近年国内非汽车领域对精冲件的需求增长也很快。我国已经进入了精冲行业的快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已经意识到精冲材料本土化采购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合资精冲企业下一步也将计划加大对国产材料的采购比例,因此国产材料的未来需求会不断增长。
2、行业特殊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①行业特殊周期性特征
精密冲压新材料目前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其生产和销售与汽车行业景气程度息息相关,而汽车行业与宏观经济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当国内宏观经济处于上升阶段时,汽车市场发展迅速,汽车消费活跃;反之当宏观经济处于下行阶段时,汽车市场发展放缓,汽车消费收紧。上述变化均会传导至上游精密冲压新材料行业,因此,目前精密冲压新材料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周期基本保持一致。但随着先进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精密冲压新材料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周期性特征可能存在调整。
②行业区域性特征
精密冲压新材料主要面向汽车零部件市场。我国乃至全球的汽车工业发展均呈现出集中化、规模化的行业发展趋势,因此决定了汽车零部件、汽车整车厂结构较为集中。基于上述原因,国内精冲材料企业为降低运输成本、缩短供货周期、提高协同生产效率,往往选择在整车厂商临近区域设立生产基地,逐步形成以东北地区、长三角、京津冀环渤海、华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南地区等六大汽车产业基地为辐射中心的行业区域性分布特征。
③行业季节性特征
精密冲压新材料行业整体季节性特征不明显。精密冲压新材料的生产和销售受下游整车行业生产及销售情况影响而有所波动。
3、公司所处行业地位情况
公司是国内精密冲压材料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根据公开资料,同行业公司中,公司产能规模属于国内同行业第一梯队。未来随着公司募投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产能规模仍将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二)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精密冲压新材料和解决方案供应商,专注于定制化精密冲压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汽车零部件用的精冲材料,应用范围覆盖汽车安全系统、座椅系统、内饰系统及动力系统等结构件及功能件。公司也持续关注国家需要和市场紧缺的高端金属材料领域,重点在轴承、氢能、机器人等领域进行高端化、差异化、精细化布局。公司产品需结合下游客户产品的功能特性、使用环境、加工工艺等进行定制化研发方案设计,经试制后确定差异化的生产工艺路线,并进行批量生产、销售。
公司作为定制化精密冲压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采取自主研发为主、合作开发为辅相结合的协同创新研发模式,注重工艺积累与技术创新。国家工信部授予公司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公司技术中心先后被认定为苏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苏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苏州市工业设计中心、苏州市服务型制造企业,并获“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吴江区领军人才企业”“苏州市工业设计中心”“吴江区百强企业”“吴江区纳税大户”“慈善明星企业”等称号。公司已与舍弗勒、慕贝尔、麦格纳、佛吉亚、法雷奥、普思信、法因图尔、上海沿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间接配套特斯拉、比亚迪、问界、理想、蔚来、小米、奔驰、奥迪、宝马等知名汽车品牌。
(三)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要产品为定制化精密冲压新材料,包括汽车零部件精冲材料及工业用精冲材料等。
(四)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凭借自身的技术研发实力和良好的信誉,通过技术创新持续研发解决下游客户精冲材料端卡脖子问题,并不断改进现有产品质量,优化产品性能,提高产品产能向下游客户提供性能稳定、品质可靠的精密冲压新材料产品。公司通过定制化的研发方案设计,确定差异化的生产工艺路线,能够使同种原材料生产出符合不同性能要求的产品,实现柔性化生产,解决下游客户国产化材料需求缺口。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精冲零部件。公司提供产品研发设计方案,开发试制符合零部件性能要求的产品后,经客户认证后根据订单批量生产,并综合考虑研发周期、生产成本、工艺技术、市场供需等因素进行定价销售,实现销售收入并获取合理利润。
2、采购模式
公司采购的材料包括原材料和机辅料等,原材料主要为金属坯料,机辅料包括液氨、液氮、氢气、油料、轧辊、刀片、包装物等。公司建立了《采购管理制度》,对供应商管理、采购审批、验收流程、付款与退货等制定了内控规范措施,并由采购部负责各类原辅材料的采购。
3、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依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生产模式为订单导向型,即以销定产。同时,公司亦会结合市场需求预期、原材料价格变动趋势以及重点客户的备货要求,进行适度备货。公司制定了《生产管理程序》等生产相关的规章制度,对生产过程实施专业化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质量。公司产品具有小批量、多规格、定制化的特点,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工艺路线灵活设计,以及AGC控制系统、全氢罩式退火炉等国内先进的自动生产设备及生产管理系统,实现柔性化生产。
4、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具有定制化特征,销售模式均为直销,不存在经销情形。公司精密冲压新材料主要用于各类汽车零部件的精冲生产,下游客户主要为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商。由于汽车整车厂对精冲零部件质量可靠性与稳定性要求较高,下游客户对公司进行资质审核、产品试制及认证并进入其供应链体系后,向公司下达批量订单。
公司产品在精冲零部件领域的应用广泛,且通常规格较小、形态各异,对精冲材料性能要求多样。公司在下游客户产品换代升级或新产品开发阶段即与客户展开研发合作,充分发掘下游客户对材料性能的需求,并结合其零部件功能、冲压工艺要求等,为客户提供符合性能要求且质量稳定可靠的定制化精密冲压新材料方案与产品。此外,公司结合自身工艺积累、技术水平、设备产能及发展战略等,开发拓展了高端轴承、风电、精密刀具、电气零部件等领域客户,从而丰富公司产品及客户结构,提升公司收入规模与盈利水平。
5、研发模式
公司以自主研发为主,设立了研发中心,负责公司技术研发活动。此外,公司联动产业链上下游,针对下游客户新产品需求展开合作研发。公司在下游客户新产品或新项目启动早期即参与介入,在充分识别并了解客户对材料性能要求后,公司结合现有工艺技术与经验,提出原料显微组织、成分及性能要求,公司通过精密冷轧、热处理工艺,最终生产出符合客户要求的产品。
公司研发设计工作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从客户的需求出发进行定制化研发设计,二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技术的更新迭代,三是根据高端材料国产替代需求和发展方向进行自主研发。公司建立了规范的研发设计流程,对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并符合行业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
6、管理模式
公司建立了以客户为导向的符合自身经营特点和发展需要的规范化管理模式。公司注重工业制造与现代化管理的结合,制定了科学规范的内控管理制度,成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组成的决策与监督体系。公司设置了符合公司实际情况与管理需要的组织架构,各部门职责分工明确,同时紧密协调合作,保障公司日常经营高效运转。
(五)市场地位
公司一直致力于市场前沿技术,主要客户为汽车零部件领域国内外知名企业。公司投资购置了各类先进的专用生产设备及精密检测仪器用于新材料研发与生产。公司拥有自主研发的特种工艺与技术,并拥有自己的专利,为汽车行业精冲零部件的加工提供高质量定制化金属材料。公司生产的精密冲压新材料可用于多种零部件的一次成形,能够显著降低下游客户生产成本,并凭借稳定可靠的质量获得了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认可,并在汽车安全系统、汽车动力系统材料等领域实现了进口替代。
1、竞争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精密冲压新材料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在客户资源、技术研发、质量控制等方面形成了核心竞争优势。
①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
公司一直致力于市场前沿技术,通过与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开展广泛的合作,为其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已与舍弗勒、慕贝尔、麦格纳、佛吉亚、法雷奥、普思信、法因图尔、上海沿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公司积极配合国际客户开拓海外市场。目前公司产品已广泛用于特斯拉、比亚迪、问界、理想、蔚来、小米、宝马、奥迪、捷豹、路虎、大众、丰田等品牌。
除此之外,公司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高端轴承、精密工具、机械设备等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公司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市场,提供更加专业、高品质的定制化产品和个性化解决方案,在这些领域不断积累更多优质客户。
随着客户订单增多,尤其是部分大客户的订单量增长较快,公司今年进行了订单结构优化,以实现产品综合毛利率的提升。
②口碑积累形成品牌优势
公司专注于精冲新材料领域,通过与业内不同客户长期的合作,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与案例,能够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迅速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及定制化的解决方案。经过多年发展,公司与供应商及下游客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业内树立品质优、性价比高的形象和声誉,形成了一定的品牌优势。长期积累的品牌优势提高了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公司的市场开拓和客户维护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③在细分专业领域掌握核心技术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注重技术研究和工艺改进。公司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工作,与行业内的专家学者紧密合作,就精密冲压材料行业所需的特殊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并掌握了晶间氧化物及表面脱碳层控制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
公司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团队,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开发出符合客户要求的高品质产品。同时,公司还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吸纳优秀人才,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和发展。在与全球知名客户的合作中,公司及时了解行业最新的技术标准,通过建立完善的产品测试技术和评价体系,对产品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
④形成了快速的客户响应机制
整车加速迭代背景下,对零部件响应速度提出更高要求。从决策来看,海外零部件厂商难以在本土分部完成决策流程,往往需要将客户需求、销售策略及方案等反馈至海外总部,经总部批准后才能执行,决策流程冗长、涉及人员繁杂,导致响应速度不及国内厂商。从交付来看,精密冲压新材料进口从订货到交货至少需要三个月时间,且由于海运、天气、清关等因素,往往无法按时交货,影响下游客户的生产计划并造成经济损失。
公司作为国内专业的定制化精密冲压新材料提供商,内部决策流程更为扁平。且通过持续的研发创新与科学灵活的生产管理,能最大程度保证客户交货周期。同时,公司形成了快速的客户响应机制,对下游客户生产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设备、材料技术问题,能够及时反馈与交流,在最短时间内提出解决方案。形成了除产品优势以外,公司相比海外供应商独有的服务竞争优势。
⑤建立了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
公司作为优质汽车零部件上游的精密冲压新材料生产企业,材料的安全、可靠性非常重要,产品需要符合相应的标准才能进入市场,产品除需要满足常规金属产品的标准外,还要考虑具体应用环境要求的相应标准,为了确保产品能够符合标准要求,需要严格的品质管控环节。目前,公司已获得了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认证以及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确保向客户交付可靠的产品,以优质的产品表现赢得市场,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品质保障。
2、竞争劣势
目前公司汽车零部件材料生产已具备相对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公司的整体规模与外资品牌相比还存在差距,在资金实力、研发能力、人员队伍、生产规模等方面需进一步扩充提升,以实现成为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
(六)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政策及技术因素
汽车零部件一直是我国重点关注的高科技行业之一。“十一五”规划明确了要进一步提高汽车零部件关键技术研发;“十二五”至“十三五”期间,明确了要促进汽车零部件出口。根据《“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加快补齐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等瓶颈短板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工信部在2023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上提出石墨烯、OLED、超塑性合金、记忆材料、纳米材料等一系列新型功能智能材料的应用,促进了汽车零部件的产业升级,为汽车的功能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从我国汽车零部件政策出台情况来看,国家正在加速推动汽车零配件国产化,国内厂商将迎来较长一段时间的政策利好。
2、下游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加速了精冲材料国产替代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带动各个价格区间的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1-6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494.4万辆,同比增长32%,渗透率达到35.2%(2021年渗透率13.4%、2022年渗透率25.6%,2023年渗透率31.6%),且在各个价位区间的汽车市场上新能源汽车都呈现出渗透率不断增长的趋势。随着汽车行业竞争加剧,2024年许多车企陆续开始对旗下品牌车型实行价格竞争策略,通过这种方式来确保来自身产品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在这种背景下,公司的精冲材料作为适用于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通用零部件,相比海外供应商提供的同等品质产品具有明显价格优势。而且公司相比外资品牌具备更强服务意识,技术服务响应效率及时,供货周期短,因而公司能够享受到行业格局变动下的机遇实现快速发展。
3、公司自身因素
①扎实的运营基础:
经过多年的经营积累,公司已经在技术创新、品质管理、产品配套、大客户资源等各个领域确立了行业竞争优势,在行业内形成了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并已获得舍弗勒、慕贝尔、麦格纳、佛吉亚、法雷奥、普思信、法因图尔、上海沿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认可。
②灵活的经营策略:
在市场开拓方面,公司在受益国内市场需求增量红利的同时,也在积极进行海外市场开拓,目前已经实现对多家国际客户海外生产基地的覆盖,预计未来海外市场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在汽车领域,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高速增长趋势下也开始布局更多新能源汽车精冲材料;在产品策略上,公司会根据市场变化以及大客户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适当提升高毛利产品占比,同时随着未来新工厂产能落地,配套的设备和工艺升级,也将带动产品综合毛利率上行。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精密冲压新材料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在研发创新、客户资源、产能水平等方面形成了核心竞争优势。
(一)研发创新优势
公司是专注于定制化精密冲压新材料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自设立以来,公司注重工艺积累与技术创新。公司技术中心先后被认定为苏州市企业技术中心、苏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获“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吴江区领军人才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称号。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5项发明专利及61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在核心工艺领域掌握多项核心技术。通过自主研发与工艺积累,公司在核心工艺环节精密冷轧和热处理领域掌握了晶间氧化物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实现进口替代。公司未来会在安徽新厂新建研发中心,进一步提升研发能力和定制化能力。
(二)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公司已与舍弗勒、慕贝尔、麦格纳、佛吉亚、法雷奥、普思信、法因图尔、上海沿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在新兴应用领域,公司目前已进入轴承领域核心客户产业链,随着未来公司冲压轴承产能增加,公司的客户资源将会进一步拓展到轴承应用更为广泛的高铁、航空、机械设备、机器人领域。同时,公司正在积极开拓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材料、传感器材料、氢能核心设备材料等新兴应用领域。
(三)产能优势
随着精冲技术的发展与成熟,精冲材料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下游应用行业的增长为精冲材料带来持续稳定的市场需求和较大的增长空间。产能方面,公司一直保持着极高的产能利用率,并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技术优化等手段优化扩充产能。另一方面,公司的新建产能也在有序推进。安徽生产基地项目首批产能预计2025年正式投产,预计大幅提升公司合并口径产能规模。在生产产品上,安徽的项目将倾向于工艺复杂、技术含量高的轴承等高端制造领域,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从源头保障公司业绩高速增长。根据同行业公司公开信息,公司经营规模在细分市场处于相对领先地位。2023年公司产能为16万吨,产能规模属于国内同行业第一梯队。未来随着现有产能优化及新产能落地,公司产能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经济环境风险与应对措施
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例如经济波动、通货膨胀等因素会影响公司的营收和利润水平。为了应对经济波动带来的财务压力,公司健全财务管理,保持合理的现金流和资产负债表,确保公司有足够的流动资金和储备金。此外,公司通过拓展市场,控制成本,加强客户关系和与供应商的合作,以降低经济风险的影响。
2、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的风险与应对措施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已经过慎重、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具有良好的技术积累、市场基础和经济效益,但金额较大,投资回收期较长,且项目实施与未来行业竞争情况、市场供求状况、技术进步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果募集资金投资项目未能按计划顺利实施,公司则可能面临无法按既定计划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对此,公司将审慎运用募集资金,全面关注市场及技术动态,提升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建设水平以及产出质量,以此降低募投项目实施风险。综上所述,公司针对不同的风险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并不断优化和调整应对策略,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保持公司的竞争力和持续发展。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