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水务、水环境综合治理、固废处理和绿色资源管理等。
市政公用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服务、企业环保节能综合服务
水务及水环境综合服务 、 环卫 、 固废处置以及环境修复服务 、 大气环境综合服务 、 绿色能源及能源管理服务 、 工业企业废气治理综合服务 、 工业水系统综合服务 、 企业节能管理服务
公用基础设施的投资及投资管理;高科技产品的技术开发、咨询、转让、服务、培训;房地产项目开发及销售;物业管理;投资咨询;住宿、餐饮等。公司以城镇水务业务为基础,不断拓展业务范围,形成了城镇水务、水环境综合治理、固废处理为代表的全业务布局。目前,公司已涵盖投资建设、运营管理、设备集成等水务行业产业链的各主要环节以及前端垃圾收集、中端垃圾转运分拣到末端垃圾分类处理的固废全产业链业务。
业务名称 | 2024-06-30 | 2023-12-31 | 2023-06-30 | 2022-12-31 | 2020-12-31 |
---|---|---|---|---|---|
低碳环保技术咨询服务业务营业收入(元) | 9494.00万 | - | - | - | - |
低碳环保技术咨询服务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14.30 | - | - | - | - |
公司技术产品类业务营业收入(元) | 1.20亿 | - | - | - | - |
公司技术产品类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0.68 | - | - | - | - |
垃圾焚烧发电运营业务营业收入(元) | 10.72亿 | - | - | - | - |
垃圾焚烧发电运营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6.45 | - | - | - | - |
城镇供水运营业务营业收入(元) | 20.79亿 | - | - | - | - |
城镇供水运营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2.91 | - | - | - | - |
城镇和农村污水运营业务营业收入(元) | 29.47亿 | - | - | - | - |
城镇和农村污水运营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8.50 | - | - | - | - |
工业废气运营业务营业收入(元) | 1.83亿 | - | - | - | - |
工业废气运营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544.78 | - | - | - | - |
工业污水运营业务营业收入(元) | 2.31亿 | - | - | - | - |
工业污水运营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0.36 | - | - | - | - |
水环境综合治理运营业务营业收入(元) | 1.65亿 | - | - | - | - |
水环境综合治理运营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15.66 | - | - | - | - |
资产类业务营业收入(元) | 76.92亿 | - | - | - | - |
资产类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3.08 | - | - | - | - |
运营业务营业收入(元) | 70.48亿 | - | - | - | - |
运营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 | 8.33 | - | - | - | - |
上网电量:垃圾焚烧发电运营业务(千瓦时) | 12.87亿 | - | - | - | - |
专利数量:发明专利(项) | 8.00 | - | - | - | - |
专利数量:软件著作权(项) | 6.00 | - | - | - | - |
产能利用率:城镇供水业务(%) | 63.99 | - | - | - | - |
产能利用率:城镇和农村污水运营业务(%) | 81.50 | - | - | - | - |
供汽量:新乡焚烧供汽项目:蒸汽(吨) | 11.49万 | - | - | - | - |
合同数量:新增合同:建造服务订单(个) | 5.00 | - | - | - | - |
合同金额:市政大气产品(元) | 3463.00万 | - | - | - | - |
合同金额:技术产品类业务(元) | 1.57亿 | - | - | - | - |
合同金额:技术产品类业务:环保技术装备类(元) | 1.01亿 | - | - | - | - |
合同金额:新增合同(元) | 11.58亿 | 128.62亿 | - | 134.64亿 | - |
合同金额:新增合同:建造服务订单(元) | 6.04亿 | - | - | - | - |
合同金额:新增合同:服务类业务(元) | 8.35亿 | 91.69亿 | - | - | - |
售水量(吨) | 7.30亿 | 14.45亿 | 6.84亿 | 13.69亿 | - |
垃圾处理量:生活垃圾(吨) | 504.16万 | - | - | - | - |
订单数量:新增订单:咨询类服务(个) | 42.00 | - | - | - | - |
订单数量:智慧环保产品(个) | 4.00 | - | - | - | - |
订单数量:直饮水业务(个) | 8.00 | - | - | - | - |
订单金额:新增订单:咨询类服务(元) | 1.22亿 | - | - | - | - |
订单金额:智慧环保产品(元) | 2089.00万 | - | - | - | - |
订单金额:管网工程(元) | 4.79亿 | - | - | - | - |
营业收入:资产类业务(元) | - | 174.92亿 | - | - | - |
营业收入:资产类业务:运营业务(元) | - | 141.15亿 | - | - | - |
营业收入:城镇供水运营(元) | - | 42.20亿 | - | - | - |
产能利用率:供水水处理业务(%) | - | 65.52 | - | - | - |
营业收入:城镇和农村污水运营(元) | - | 60.81亿 | - | - | - |
结算量:污水水处理业务(吨) | - | 29.95亿 | - | - | - |
产能利用率:污水水处理业务(%) | - | 83.49 | - | - | - |
营业收入:水环境综合治理运营(元) | - | 2.89亿 | - | - | - |
营业收入:固废环境运营(元) | - | 26.30亿 | - | - | - |
营业收入:垃圾焚烧发电运营业务(元) | - | 20.41亿 | - | - | - |
上网电量(千瓦时) | - | 22.80亿 | - | - | 6.84亿 |
营业收入:建造服务(元) | - | 20.77亿 | - | - | - |
营业收入:环卫服务运营业务(元) | - | 2.36亿 | - | - | - |
合同金额:新增合同:环卫业务(元) | - | 22.60亿 | - | 10.71亿 | - |
上网电量:垃圾焚烧发电(千瓦时) | - | 19.45亿 | - | - | - |
上网电量:生物质发电(千瓦时) | - | 3.36亿 | - | - | - |
产能利用率:污水处理(%) | - | 83.49 | - | - | - |
产能利用率:自来水供应(%) | - | 65.52 | - | - | - |
产能:实际产能:垃圾焚烧发电(吨/日) | - | 1.93万 | - | - | - |
产能:实际产能:污水处理(吨/日) | - | 990.19万 | - | - | - |
产能:实际产能:生活垃圾-填埋(吨/日) | - | 3755.00 | - | - | - |
产能:实际产能:生活垃圾-收运(吨/日) | - | 5526.00 | - | - | - |
产能:实际产能:生物质发电(吨/日) | - | 1600.00 | - | - | - |
产能:实际产能:自来水供应(吨/日) | - | 730.06万 | - | - | - |
产能:实际产能:餐厨和厨余垃圾(吨/日) | - | 2719.00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垃圾焚烧发电(吨/日) | - | 2.36万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污水处理(吨/日) | - | 1462.75万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污水处理:东北地区(吨/日) | - | 81.50万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污水处理:中南地区(吨/日) | - | 353.68万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污水处理:华东地区(吨/日) | - | 617.56万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污水处理:华北地区(吨/日) | - | 234.91万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污水处理:西北地区(吨/日) | - | 45.20万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污水处理:西南地区(吨/日) | - | 129.90万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生活垃圾-填埋(吨/日) | - | 3755.00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生活垃圾-收运(吨/日) | - | 5526.00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生物质发电(吨/日) | - | 1600.00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自来水供应(吨/日) | - | 1231.91万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自来水供应:中南地区(吨/日) | - | 161.20万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自来水供应:华东地区(吨/日) | - | 664.50万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自来水供应:华北地区(吨/日) | - | 283.00万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自来水供应:西北地区(吨/日) | - | 7.00万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自来水供应:西南地区(吨/日) | - | 116.21万 | - | - | - |
产能:设计产能:餐厨和厨余垃圾(吨/日) | - | 2719.00 | - | - | - |
供应量:自来水:中南地区(吨) | - | 1.50亿 | - | - | - |
供应量:自来水:华东地区(吨) | - | 8.55亿 | - | - | - |
供应量:自来水:华北地区(吨) | - | 3.98亿 | - | - | - |
供应量:自来水:西南地区(吨) | - | 2.10亿 | - | - | - |
发电量:垃圾焚烧发电(千瓦时) | - | 23.12亿 | - | - | - |
发电量:生物质发电(千瓦时) | - | 3.67亿 | - | - | - |
垃圾处理量:垃圾焚烧发电(吨) | - | 710.01万 | - | - | - |
垃圾处理量:生活垃圾-填埋(吨) | - | 26.25万 | - | - | - |
垃圾处理量:生活垃圾-收运(吨) | - | 41.19万 | - | - | - |
垃圾处理量:生物质发电(吨) | - | 53.08万 | - | - | - |
垃圾处理量:餐厨和厨余垃圾(吨) | - | 44.39万 | - | - | - |
污水处理量:东北地区(吨) | - | 1.95亿 | - | - | - |
污水处理量:中南地区(吨) | - | 7.78亿 | - | - | - |
污水处理量:华东地区(吨) | - | 10.64亿 | - | - | - |
污水处理量:华北地区(吨) | - | 4.78亿 | - | - | - |
污水处理量:西北地区(吨) | - | 8625.61万 | - | - | - |
污水处理量:西南地区(吨) | - | 1.91亿 | - | - | - |
结算量:污水:东北地区(吨) | - | 1.96亿 | - | - | - |
结算量:污水:中南地区(吨) | - | 8.44亿 | - | - | - |
结算量:污水:华东地区(吨) | - | 11.17亿 | - | - | - |
结算量:污水:华北地区(吨) | - | 5.31亿 | - | - | - |
结算量:污水:西北地区(吨) | - | 1.13亿 | - | - | - |
结算量:污水:西南地区(吨) | - | 1.94亿 | - | - | - |
销售均价:污水:东北地区(元/吨) | - | 1.03 | - | - | - |
销售均价:污水:中南地区(元/吨) | - | 1.17 | - | - | - |
销售均价:污水:华东地区(元/吨) | - | 1.87 | - | - | - |
销售均价:污水:华北地区(元/吨) | - | 2.66 | - | - | - |
销售均价:污水:西北地区(元/吨) | - | 0.89 | - | - | - |
销售均价:污水:西南地区(元/吨) | - | 2.35 | - | - | - |
销售均价:自来水:中南地区(元/吨) | - | 2.96 | - | - | - |
销售均价:自来水:华东地区(元/吨) | - | 1.62 | - | - | - |
销售均价:自来水:华北地区(元/吨) | - | 2.26 | - | - | - |
销售均价:自来水:西南地区(元/吨) | - | 1.72 | - | - | - |
销量:自来水:中南地区(吨) | - | 1.14亿 | - | - | - |
销量:自来水:华东地区(吨) | - | 7.22亿 | - | - | - |
销量:自来水:华北地区(吨) | - | 4.19亿 | - | - | - |
销量:自来水:西南地区(吨) | - | 1.91亿 | - |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发明专利(项) | - | 32.00 | - |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实用新型专利(项) | - | 45.00 | - |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实用新型专利(项) | - | 59.00 | - |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发明专利(项) | - | 23.00 | - | - | - |
研发费用(元) | - | - | 8306.29万 | - | - |
营业收入:供水水处理业务(元) | - | - | 14.83亿 | 30.66亿 | - |
营业收入:供水服务业务(元) | - | - | 5.20亿 | 11.93亿 | - |
营业收入:污水水处理业务(元) | - | - | 29.07亿 | 60.02亿 | - |
污水处理量:结算水量(吨) | - | - | 14.61亿 | - | - |
合同金额:新增合同额(元) | - | - | 69.40亿 | - | - |
合同金额:新增合同:城镇水务业务板块(元) | - | - | 29.60亿 | 96.26亿 | - |
合同金额:新增合同:轻资产业务新增合同(元) | - | - | 55.40亿 | - | - |
合同金额:新增合同:轻资产业务(EPC、EPCO、O&M、委托运营等)合同(元) | - | - | 17.60亿 | - | - |
合同金额:新增合同:固废业务板块新增合同(元) | - | - | 34.40亿 | - | - |
合同金额:新增合同:轻资产类业务环卫业务新增合同(元) | - | - | 22.10亿 | - | - |
合同金额:新增合同:轻资产类业务场地修复业务新增合同(元) | - | - | 4.30亿 | - | - |
合同金额:新增合同:大气工业业务板块(元) | - | - | 6000.00万 | 7.44亿 | - |
合同金额:新增合同:工业业务新增合同(元) | - | - | 200.00万 | - | - |
项目金额:中标项目:工程技术类服务管网项目(元) | - | - | 7242.00万 | - | - |
项目金额:中标项目:大气监测类业务挥发性有机物监管能力项目(元) | - | - | 716.00亿 | - | - |
项目金额:中标项目:秋冬季污染攻坚服务项目(元) | - | - | 49.65亿 | - | - |
营业收入:环境治理类设备销售业务(元) | - | - | - | 7.58亿 | - |
营业收入:城镇水务运营业务(元) | - | - | - | 103.90亿 | - |
营业收入:固废处理业务板块:焚烧运营业务(元) | - | - | - | 16.23亿 | - |
订单金额:新签订单(元) | - | - | - | 35.20亿 | - |
合同金额:新增合同:轻资产业务(元) | - | - | - | 81.86亿 | - |
合同金额:新增合同:固废业务板块本年新增合同(元) | - | - | - | 19.75亿 | - |
合同金额:新增合同:场地修复业务(元) | - | - | - | 5.43亿 | - |
合同金额:新增合同:工业业务(元) | - | - | - | 4.83亿 | - |
投资金额:新增项目投资:水工程EPC+O项目(元) | - | - | - | 11.16亿 | - |
合同金额:中标合同:工业水处理大连TAGAL项目(元) | - | - | - | 1.08亿 | - |
合同金额:新增合同:轻资产业务(EPC、EPCO、O&M、委托运营等)合同额(元) | - | - | - | 50.53亿 | - |
订单金额:新签订单:建造服务(元) | - | - | - | 62.46亿 | - |
订单金额:新签订单:建造服务:水务建造服务(元) | - | - | - | 39.86亿 | - |
订单金额:新签订单:建造服务:场地修复业务(元) | - | - | - | 10.81亿 | - |
发电量(千瓦时) | - | - | - | - | 8.09亿 |
已结算电量(千瓦时) | - | - | - | - | 5.82亿 |
污水处理量(吨) | - | - | - | - | 22.69亿 |
自来水供应量(吨) | - | - | - | - | 12.42亿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北京市水务局 |
3.06亿 | 16.93% |
海口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 |
1.60亿 | 8.85% |
南昌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
8049.22万 | 4.46%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 |
7030.69万 | 3.89% |
包头市供水总公司 |
5795.61万 | 3.21%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北京市水务局 |
6.02亿 | 14.24% |
包头市供水总公司 |
9206.01万 | 2.18% |
呼和浩特市水务局 |
7890.32万 | 1.87% |
深圳市水务局 |
7673.52万 | 1.81% |
余姚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
5091.75万 | 1.20%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北京市水务局 |
3.01亿 | 21.09% |
包头市供水总公司 |
4266.96万 | 2.99% |
呼和浩特市水务局 |
3853.71万 | 2.70% |
嵊州市城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
3780.84万 | 2.65% |
深圳市水务局 |
3358.10万 | 2.35%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北京市水务局 |
6.07亿 | 17.93% |
海口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 |
9200.04万 | 2.72% |
葫芦岛市龙港区茨山河改造指挥部 |
8957.98万 | 2.65% |
呼和浩特市水务局 |
7370.08万 | 2.18% |
深圳市水务局 |
5869.43万 | 1.74%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北京市水务局 |
2.49亿 | 20.07% |
海口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 |
4324.55万 | 3.48% |
呼和浩特市水务局 |
3645.17万 | 2.94% |
临沂市建设局 |
2355.48万 | 1.90% |
余姚市自来水有限公司 |
2285.30万 | 1.84% |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环保行业正在进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环保产业的发展动力由政策和投资驱动,逐渐转为市场和技术驱动。现有存量基础设施项目在一体化运营领域存在较大的挖潜空间,而在固废及污水资源化、绿色低碳及循环经济、新污染物治理等领域还存在新增市场机会。环境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了“系统化、多样化、价值化、双碳化”的新特征:...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结构性、根源性、趋势性压力尚未根本缓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环保行业正在进入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环保产业的发展动力由政策和投资驱动,逐渐转为市场和技术驱动。现有存量基础设施项目在一体化运营领域存在较大的挖潜空间,而在固废及污水资源化、绿色低碳及循环经济、新污染物治理等领域还存在新增市场机会。环境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了“系统化、多样化、价值化、双碳化”的新特征:
(1)从客户需求看,环境产业系统化趋势显著
新的阶段下,环境项目开始呈现系统化的趋势。如厂网一体化、城乡一体化、收储一体化、供排一体化等综合性措施层出不穷,企业需站在区域整体角度考虑绩效。与此同时,环境项目中单一处理单元向多污染物协同处理升级,环境产业正在从边界清晰的厂站模式向综合系统转型。
(2)从业务范围看,新领域、新赛道渐次打开,多样化时代到来
目前城镇污水、生活垃圾焚烧等传统环保领域新建项目体量下降,随着治污工作的不断深入,管网运维、有机垃圾、环卫、矿山修复、盐碱地治理、建筑垃圾、大宗固废等新赛道渐次打开,出现了众多新细分赛道。
(3)从行业政策来看,要求回归初心,开展价值挖掘
2023年11月,PPP新政引起了行业广泛关注,要求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一是允许超额收益,承认技术和管理溢价,加速技术创新和经营模式创新的进程;二是满足使用者付费的要求,企业深度挖掘收益来源,降低政府支出压力,将企业运营的社会成本项转变为价值创造项。
从环境产业看,环保行业生态价值正在进一步显现,很多环保设施正在去工业化,成为社区活动中心、学生研学场地、客流集散中心,从治污设施转变为“城市会客厅”,为城市经济活力贡献力量,“环保-生态-人文-经济”的链条渐渐成型。
(4)从未来趋势来看,“双碳”逐步形成行业共识
环境产业关注点由单一的治污向资源和能源消耗的多项关注转变。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实现材料和产品的循环利用,从而节约能源,有效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并提升产品的碳封存能力,是“双碳”的重要措施。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首创环保集团致力于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和守护者,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公司积极探索碳减排路径,提升环境管理和生态保护水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共建清洁、美丽、繁荣的幸福家园。首创环保集团为客户提供高效、智慧、绿色的综合解决方案。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在“深度攻坚、全面提质、创新增量、系统升维”四大经营策略牵引下,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核心业绩指标均实现平稳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1.34亿元,同比增长3.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6亿元,同比增长20.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32亿元,同比增长11.99%。主要得益于报告期内公司运营板块持续发力,存量资产运营潜力进一步释放。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生态+2025”战略总体框架,进一步明确“进、退、守、试”业务组合,形成了以解决方案牵引多元发展的业务设计思路。对应解决方案升级路径,将业务分类为资产类业务、服务类业务、技术产品类业务、其他业务,组成新业务组合,精准释放发展动能。
(一)资产类业务运营优势持续巩固,有效推动业绩持续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投资运营模式进一步开拓以供水、城乡污水处理及水环境综合治理为核心的水务处理业务,以垃圾焚烧发电及有机固废处理、城乡环卫为核心的固废环境业务,以场地修复为主的土壤治理业务,以及市政及园区大气治理业务,工业废气、工业污水处理等工业服务业务,同时积极拓展节能双碳业务。
公司资产类业务中的工程业务收入有所下降,运营业务收入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体现公司较强的运营管理能力。报告期内,资产类业务的营业收入76.92亿元,同比增长3.08%,归母净利润9.38亿元,同比增长0.64%。资产类业务中运营业务实现收入70.48亿元,同比增长8.33%,归母净利润8.79亿元,同比增长6.75%。
分业务板块来看:
水务处理业务板块保持增长趋势,持续精耕生产经营,积极抢抓市场机遇,运营业务持续提升发展质效,整体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其中,城镇供水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0.79亿元,同比增长2.91%,毛利7.68亿元,基本稳定。公司在推动各地关停供水区域内自备井的同时积极拓展供水市场范围,报告期内完成转商运项目5个,涉及处理规模47.10万吨/日,3个供水项目调价,涉及供水规模108.7万吨/日。2024年上半年城镇供水业务产能利用率为63.99%,同比提升1.24个百分点。上半年售水量7.3亿吨,同比提升6.80%,综合水价1.92元/吨(含税),同比提升0.66%。
城镇和农村污水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9.47亿元,同比增长8.50%,毛利12.07亿元,同比增长9.98%。报告期内完成转商运项目6个,新增处理规模14.10万吨/日。2024年上半年结算水量15.25亿吨,同比提升4.36%,综合水价1.69元/吨(含税),同比提升5.28%。报告期内,实现8个项目水价调增,涉及处理规模81.20万吨/日。同时公司对下属公司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多种渠道拓展进水量,报告期内公司产能利用率为81.50%,较上年同期提升0.66个百分点。
水环境综合治理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15.66%,毛利1.32亿元,同比增长7.52%。报告期内新增泉港项目正式转运,截至报告期末,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在手项目共29个,其中11个项目已进入稳定运营期。公司将持续做好存量项目的结决竣工作,通过甲乙双线管理体系压实责任,加快在手项目逐步进入运营阶段;通过建立系统化的水环境运营体系,利用标准化、专业化的智慧管理工具提升运营质量。
固废环境业务板块在业务链上实现了高度协同,形成了以垃圾焚烧为核心的纵向协同,以及多类废弃物的横向协同。其中,垃圾焚烧发电运营业务持续强化核心地位,实现营业收入10.72亿元,同比增长6.45%,毛利5.17亿元,同比增长8.69%。报告期内,垃圾焚烧发电运营业务合计提供上网电量12.87亿千瓦时;生活垃圾处理量合计504.16万吨,吨入厂上网电量总体较2023年度提升5.7%,其中南乐、正阳、农安、驻马店等区域项目提升明显。公司积极拓展域外垃圾并推动实施技改增效,存量焚烧项目产能利用率从77%提升至87%,其中都匀、高安、南阳、新乡、玉田、唐河、永济和南乐等区域的8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产能利用率较2023年度有了显著提升。
工业服务业务板块聚焦煤化工、钢铁行业,集中力量确保存量项目稳定运营的同时,以存量项目为场景积极锻造行业领先技术工艺。其中,工业废气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544.78%,毛利3,327万元,同比增长35.09%,主要由于乐亭气一期项目正式投运调整结算价格所致。工业污水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1亿元,同比增长0.36%,毛利5,192万元,同比增长60.87%。公司将逐步积累工业污染治理的资质、业绩,努力打造自身的核心技术、建管能力、运营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继续聚焦煤化工、钢铁等行业企业,加大技术研发和项目拓展,快速实现突破。
(二)服务与技术产品类业务稳定增长,轻资产转型稳步推进
公司依托存量资产类业务应用场景,锻造专业技术能力,封装新产品和服务,持续优化业务结构,逐步形成服务与产品类业务“新”增量。公司通过核心技术能力积累,积极拓展EPC及EPCO模式的建造服务、委托运营、管网检测运维、城乡环卫运营、低碳环保技术咨询等服务业务,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环境治理综合解决方案;围绕技术工艺、技术装备、数字化产品构建产品库,加快推进核心技术产品的开发和销售。公司积极致力于拓展各类服务类项目,不断丰富项目服务内容和形式。报告期内服务与产品类业务营业收入稳定增长,盈利能力有较大提升空间。
报告期内,公司服务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7,532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总额比重为10.68%。服务类业务营业收入主要由供水建造服务、环卫运营服务、土壤修复建造服务、城市环境咨询服务等轻资产业务构成。公司上半年新增合同额115,777万元,其中,服务类业务新增合同额83,461万元,占比72.09%。
建造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0,773万元,毛利7,113万元,同比下降14.38%。报告期内,公司基于自身能力及资源整合,探索项目投、拓模式,拓宽订单获取渠道,共新增建造服务订单5个,合同额共计60,445万元,占公司总体服务类业务新增合同额的72.42%。公司在水务建造领域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其中,濉溪群众喝上引调水工程项目充分践行公司“城市深耕”策略,并有助于推动实现濉溪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彻底解决城乡居民饮水问题,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濉溪当地及周边区域的品牌影响力。
运营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7,265万元,同比增长15.44%,毛利6,644万元,同比增长9.18%。2024年上半年公司落地环卫业务项目6个,合同总额10,145万元,年化合同额6,975万元。在环卫业务管理体系方面,公司积极完善了环卫业务管理体系的建设,重点推进了环卫平台的安全管理、经营计划管理、人力管理以及组织能力建设等工作。
低碳环保技术咨询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9,494万元,同比增长14.30%。其中,城市环境咨询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362.55万元,园区环境安全咨询及系统化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05.02万元,同比增长219%。公司轻咨询业务从深发力、从新赋能、从细谋划、从严管控,在北京、江西、安徽、山东等传统优势区域持续发力,并在福建、湖北、重庆等新区域开拓取得积极进展,业务版图进一步拓展。报告期内共新增咨询类服务订单42个,合同额共计12,175万元,占公司总体服务类业务新增合同额的14.59%。同时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碳资产开发、碳资产核查类技术服务订单显著增加,合同额突破600万元,为环保行业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有效路径。
公司技术产品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044万元,同比增长0.68%。公司按照新业务拓展策略,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核心技术产品订单实现新突破。报告期内,公司技术产品类业务新增合同金额共计15,689万元,其中,环保技术装备类产品订单合同额共计10,094万元;市政大气产品(E-decision和抑尘剂)订单合同额共计3,463万元;智慧环保产品(WEAM+SENSIR)订单4个,合同额共计2,089万元;直饮水业务订单8个,产品进一步得到市场认可。依托核心技术产品推动服务业务落地,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三)精益管理推动提质增效,多措并举实现增收降本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ROE拆解,围绕“做大收入、严控成本、优化结构”三大维度,深入开展提质增效专项工作,上半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同比提升0.46个百分点。
挖潜增收方面,公司依托现有的供水项目,打造统一的管网工程业务平台,开展规范化的管网业务,新增管网工程合同额4.79亿元;同时公司依托现有的焚烧项目,梳理出域外垃圾、供热业务、供气业务、光伏业务等14类衍生业务,大力开展“焚烧+供热/供汽”“焚烧+有机”“焚烧+工业垃圾”“焚烧+转运清扫”等项目衍生经营发展模式。报告期内,新乡焚烧供汽项目外供蒸汽量11.49万吨,因外供蒸汽增加收入近2,000万元,验证了焚烧衍生业务技术路径的可行性,为公司带来新业务增长动力。
多效降本方面,财务成本端,报告期内公司充分利用良好的金融市场环境开展存量项目外部借款利率下调专项工作,推动了成都首创、铜陵首创、新乡焚烧等33个存量项目实现了外部融资贷款利率的下调。公司总体外部贷款利率下降15BP,公司项目端外部贷款利率下降20BP。
供应链管理端,公司在原来采购业务与管理流程化、数字化的基础上,进行迭代升级,打通采购合同、采购订单、库存与财务支付环节,对内与供应链系统、财务共享系统对接互通,对外与集中采购品类供应商的信息化系统数据互联,提升采购效率与效益。报告期内,公司完成21个集采品类的框架协议采购,集采覆盖率达到57.89%,集采成本较去年同期下降超过10%,同时上半年公司完成2个品类的行业联合采购,采购规模为4,910万元。
(四)金融资管能力持续深化,重大战略退出项目顺利实施
近年来,公司在高效资产管理能力引领下持续深化业务转型升级,积极筹划并实施战略性退出策略,优化资产结构并实现现有资产投资价值的最大化。报告期内,经董事会及股东大会审议批准,公司转让所持有ECO Industrial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Pte.Ltd(以下简称“标的公司”)的100%股权,并与收购方完成《股权购买协议》的签署,本次交易已于2024年7月18日完成交割,收取股权转让价款6.08亿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32.64亿元),公司不再持有标的公司的任何股权。本次交易可有效降低公司资产管控风险,将相关资源更好地集中于境内环保主业项目。本次交易有利于公司进一步优化资产和资源配置,实现投资收益和股东回报最大化,股权交易款的收回将进一步改善公司现金流及盈利能力,对公司2024年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五)科技创新工作有序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在“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引领下,持续对现有产品与技术进行完善与升级,不断拓展新的科研方向,不仅成功推动多项研发课题立项、开发、结题、绩效评价,还实现了部分创新成果在内外部项目上应用,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科技成果应用方面,公司目前研发的好氧颗粒污泥技术、ASMART模型智控系统产品、生态湿地技术实现了技术产品化。其中,好氧颗粒污泥技术于2024年6月在海宁丁桥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项目正式落地应用,处理规模从4万吨/日扩容到7万吨/日,是国内首个SBR改造为AGS原位扩容项目,此外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成功入选市国资委组织的节能环保领域的原创技术策源地,更好服务和支撑“绿色北京”战略;ASMART模型智控系统产品于报告期内服务鹰潭污水厂等内部项目,推动项目提质增效,降低运营成本;生态湿地技术已完成产品化验证,并在石家庄、内江、淮南等多个内部项目推广应用。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研科研项目58项;累计获得授权专利共计931项,其中发明专利132项,实用新型783项,外观专利12项,其他类型4项;参与标准编制数量31项。报告期内,公司共荣获各类科技创新成果奖项13个,其中省部级奖项2个,市科协1个,国家级协会奖项5个,省级协会奖项5个。
上半年,公司深入践行“70%科创型技改”“20%技术创新”“10%战略研究”的“721”科技创新路线。其中,战略研究课题进展显著。公司参编的国家标准《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X部分:生活污水处理企业》推动水务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公司牵头主编的中国水协团标《城镇污水处理厂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监测技术标准》,作为行业首部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标准已进入最后评审阶段。公司另一项战略性研究项目“剩余污泥胞外聚合物回收及其资源化研究”已完成了部分小试及两项专利撰写,该项目的实施是公司“蓝色水工厂”核心工艺技术的重要技术路线,积极响应了国家“推进污泥资源利用”的重要发展战略,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未来,公司将以“突出专业价值、聚焦客户需求、强化技术驱动”为原则构建矩阵式产品系列,以科技创新主体体系、IPD产品开发导向的科研管理体系、科技创新人员管理体系三大支撑体系,有效支撑“十四五”科技创新目标的落地。
1、公司产能情况
2、报告期内各区域产能及新投产规模
(1)供水业务
(2)污水处理业务
各地区划分:
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华东地区: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
中南地区: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西南地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3、报告期内生产信息
4、固废数据
三、风险因素
1.政策风险
2023年11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3〕115号,下称“新机制”或“115号文”)正式发布。在操作模式上,全部采取特许经营模式,要求所有PPP项目采取特许经营模式实施,明确资产权属和各方权责利关系;参与主体上,政策鼓励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特别是市场化程度较高、公共属性较弱的项目;收益来源上,聚焦使用者付费,明确政府补贴原则,要求PPP项目应聚焦于有经营性收益的项目,特别是使用者付费项目,以减少对政府财政支出的依赖;程序实施上,严格规范推进,切实加强监管。新机制旨在进一步深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同时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提高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建设运营水平。
应对措施:一是加强前期工作,做实做深项目前期市场调研、技术论证、财务分析等工作,以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盈利性;二是优化项目模式,探索优化项目模式,如采用EPC+O等轻资产模式,以适应新的政策要求;三是提升运营效率,为了覆盖建设和运营成本并实现投资回报,要持续优化提升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四是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对项目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五是积极参与政策制定,积极参与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过程,以确保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为公司自身的发展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六是寻求合作伙伴,加强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共同承担项目风险,提升项目竞争力;七是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及时调整企业战略和项目计划,以适应政策变化。
2.转型升级风险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基本走过了成长期,正处于向成熟期转型的关键时期。在这个转型过渡期,环保产业呈现出两方面的显著特征:一方面,环境治理设施基本达到饱和,企业“跑马圈地”式的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出现了增长瓶颈;另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绿色化、低碳化的新发展阶段,环境治理需求不断升级,从末端治理向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转变,但环保企业技术能力普遍不强,供给和需求存在明显错配。
应对措施:加强研发管理,建立严格的研发流程和风险评估机制,确保技术创新的可行性和成功率;开展充足的市场研究,深入分析市场需求,确保新技术产品和科技创新符合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优化运营模式,建立适应服务业务和技术产品的运营流程,提高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做好人才培养和引进,建立人才培养计划,吸引和留住关键人才,提升团队技能;增强竞争力,通过差异化产品策略和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做好客户关系管理,从客户需求出发,加强沟通,传递“技术产品牵引系统解决方案”理念,建立客户信任,取得客户支持。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北京市国资委下属上市企业,目前在国内环保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广泛的市场网络、丰富的运营经验、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多元的融资渠道、与时俱进的战略管理能力。
1.高价值的企业品牌信誉
首创环保集团前身是首创股份,于2000年4月上市,2021年更名为首创环保集团。自成立以来,在北京市国资委、首创集团的带领下,经营业绩在行业内名列前茅,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发展潜力。
经过多年深耕,公司业务遍布全国146个地级市,备受各地客户认可,拥有水务、固废、大气综合治理项目超600个。公司城镇水务业务经过20多年的稳扎稳打,目前已形成全国性的业务布局,公司水处理能力达到2,695.80万吨/日,位居国内环保行业前列;固废业务的发展也触及大部分省市,尤其是江西、河南等地,现已形成比较优势,固废处理能力达到1,498.08万吨/年。
公司聚焦主业,在主业领域拥有较强影响力,自2003年水务行业举办“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评选活动以来,公司每年均位列十大影响力企业前列。公司固废业务平台公司首创环境已连续十二年成功跻身“固废行业十大影响力企业”名单。
2.稳定高效的市场拓展能力
针对传统水务及固废类项目,公司拥有充足的市场拓展人才储备,具备熟练的业务拓展技巧,完备的投资测算模型,标准高效的项目投资流程与机制,为项目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司已初步构建“水、固、气、能”多业态全产业链业务布局,具备为客户解决综合环境治理需求的能力。公司还将继续丰富业务类型和价值链条,未来可根据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高价值多元服务。
此外,公司业务布局广泛,具备一定的城市客户基础,公司将存量城市作为未来市场拓展的主线,逐步构建城市公司,力求充分发挥项目属地优势,增强客户黏性,提高存量城市市场占有率,持续挖掘城市市场网络的巨大价值。目前已经完成26个城市公司的搭建。
3.持续提升的卓越运营能力
经过20多年的深耕细作,卓越的运营能力已成为公司在行业内的名片。重点城镇水务方面,公司积极推动管理革新,充分发挥运营大数据的平台优势,以污水产能利用率、供水产销差率、吨水电耗药耗等关键生产指标为抓手,推动运营效率的不断优化,生产管理能力的持续提升。凭借规范运行的责任担当和卓越的成本控制能力,普遍得到了项目所在地政府的高度好评。固废业务方面,公司抓牢项目关键生产环节和要素,通过提升垃圾处理量、降低厂用电率、技术改造等方式,持续提升焚烧项目吨入厂垃圾上网电量,发电产能得到较大提升。同时,公司积极引进先进的精细化生产制造管理体系,已在徐州首创落地“世界级制造”管理体系,计划在充分评估后进行推广,推动形成环保行业第一个精细化生产管理体系。
4.低成本、多元化的融资能力
公司是AAA信用评级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现金流稳定,抗周期性强,拥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报告期内,公司与多家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提高集团整体议价能力,降低整体资金成本。公司不断加强资金管理,本部与多家银行建立银企合作关系,拓宽融资渠道,极大地确保了公司资金需求;为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上半年推动33个存量项目实现了外部融资贷款利率的下调;2021年公司发行的富国首创水务REIT,作为首批试点公募REITs中唯一一家以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为基础资产的产品,得到市场广泛认可。公司围绕盘活存量资产、控制资产负债率、降低融资成本、赋能公司发展等方面不断探索,实现多个金融产品的先行先试,树立了资本市场创新融资的典范。
5.产学研用结合的技术研发能力
公司坚持科技引领,通过科技创新促进公司发展动能转换。公司已初步建立并逐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公司制定并发布了“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在对公司各业务板块进行存量技术产品、未来科研方向及行业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首创环保集团“十四五”技术发展规划的目标定位及各业务板块的研发主赛道;提出了“系统化”“资源化”“数字化”“集约化”的科技创新方向,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此外,公司积极推动研发成果转化,“ASMART技术产品”顺利完成厦门集美、高崎等项目的签约,树立了科研项目产品化、科研产品市场化的良好标杆。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在海宁丁桥改造项目正式落地应用,处理规模从4万吨/日扩容到7万吨/日,是国内首个SBR改造为AGS原位扩容项目,树立了科研项目产品化、科研产品市场化的良好标杆。报告期内,公司共取得科技创新类奖项13个,其中省部级奖项2个,市科协1个,国家级协会奖项5个,省级协会奖项5个;新增发明专利8项,发表论文9篇,取得软件著作权6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专利931个,其中发明专利132个,实用新型783个。
6.与时俱进的全周期战略管理能力
公司制定了行业领先的战略绩效管理体系,实现从战略制定、战略解码、经营计划、跟踪执行、战略评估的全层级、全过程管理,打通战略落地路径。公司具有高度的战略适应性,能够敏锐地洞察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战略进行迭代优化,确保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同时,公司能够根据战略调整,动态高效地配置内部资源,包括人力、资金、技术等关键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优化使用,以支持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实现。公司开发了一套科学的战略解码工具(VGA),能够将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分解为中期和短期的具体工作任务和行动计划,真正实现“一个组织、一个目标、一致行动”。此外,公司持续改进和创新文化,推动战略管理流程不断优化,战略解码工具不断完善,并在实践中发现新的战略机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