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9月,本集团坚持年度经营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全力以赴稳规模、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经营运行总体平稳。 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43,456.4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08.76亿元,增长2.14%;贷款总额23,485.8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90.05亿元,增长1.69%。本集团负债总额39,903.1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73.13亿元,增长1.46%。 2024年1-9月,本集团利润总额250.45亿元,同比增加6.89亿元,增长2.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11亿元,同比增加5.56亿元,增长3.10%...
查看全部▼
2024年1-9月,本集团坚持年度经营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全力以赴稳规模、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经营运行总体平稳。
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43,456.4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08.76亿元,增长2.14%;贷款总额23,485.8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90.05亿元,增长1.69%。本集团负债总额39,903.1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73.13亿元,增长1.46%。
2024年1-9月,本集团利润总额250.45亿元,同比增加6.89亿元,增长2.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5.11亿元,同比增加5.56亿元,增长3.10%。
报告期末,本集团不良贷款率1.61%,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65.89%,比上年末上升5.83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67%,与上年末持平。
收起▲
一、公司业务概要
本公司1992年10月在北京成立,1996年4月完成股份制改造,2003年9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是全国第五家上市银行。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在全国120个地级以上城市设立了44家一级分行、78家二级分行,营业网点总数974家,员工3.89万人,形成了“立足经济中心城市,辐射全国”的机构体系。面向企业客户和机构客户提供存款、贷款、投资银行、贸易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网络金融和现金管理等专业化、特色化和综合化金融服务。面向个人客户提供存款、贷款、借记卡、信用卡、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电子银行、养老金融等多元化金融产品及服务,全方位满足个人客户的综合金融...
查看全部▼
一、公司业务概要
本公司1992年10月在北京成立,1996年4月完成股份制改造,2003年9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交易,是全国第五家上市银行。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在全国120个地级以上城市设立了44家一级分行、78家二级分行,营业网点总数974家,员工3.89万人,形成了“立足经济中心城市,辐射全国”的机构体系。面向企业客户和机构客户提供存款、贷款、投资银行、贸易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网络金融和现金管理等专业化、特色化和综合化金融服务。面向个人客户提供存款、贷款、借记卡、信用卡、财富管理、私人银行、电子银行、养老金融等多元化金融产品及服务,全方位满足个人客户的综合金融服务需求。以合规经营和创新发展为主旨,持续推动金融市场、资产管理、资产托管等业务协同稳健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客户的能力。在2024年7月英国《银行家》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中,本公司按一级资本排名全球第49位、按资产规模排名全球第57位。
二、总体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1、外部环境及行业发展情况
2024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宏观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主的宏观政策靠前发力、精准发力、提质增效,强化逆周期调节,推动经济保持复苏向好的态势。金融监管全面强化风险管控要求,继续精准施策和化解关键领域风险,引导银行围绕“五篇大文章”、新质生产力加强金融服务,加大对绿色低碳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项目等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国内银行业在宏观经济政策的支持下,整体经营发展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2、经营业绩概况
报告期内,本集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进实施促转型、调结构、增效益、防风险工作主线,围绕“五篇大文章”加大重点领域金融支持,深化集团化、精细化管理,上半年,经营情况平稳运行,各项业务稳健开展。资产规模稳定增长。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43,282.9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35.31亿元,增长1.73%;贷款总额23,625.6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29.80亿元,增长2.29%;存款总额21,377.3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7.91亿元,增长0.37%。经营效益全面提升。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净利润127.16亿元,同比增加3.51亿元,增长2.84%;实现非利息净收入166.38亿元,同比增加31.47亿元,增长23.33%;非利息净收入占比34.41%,同比上升6.09个百分点;资产利润率0.30%,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69%。
质量管控持续强化。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不良贷款率1.65%,比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62.48%,比上年末上升2.42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69%,比上年末上升0.02个百分点。
三、各类风险和风险管理情况
1、信用风险状况的说明:
信用风险是指本公司在经营信贷、拆借、投资等业务时,由于客户违约或资信下降而给本公司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和收益的不确定性。本公司信用风险主要存在于贷款和垫款、存放同业、同业拆借、债券投资、票据承兑、信用证、银行保函等表内、表外业务。
1.1、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和职责划分本公司建立了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架构。董事会下设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负责关联交易的管理;下设风险合规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负责风险管理政策的制订,监督高级管理层各类风险的管理情况。高级管理层下设总行信贷与投融资政策委员会,负责全行信贷与非信贷投融资政策管理;下设总分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委员会,负责审议全面风险管理事项,统筹、协调风险管理与内控工作;下设资产风险处置委员会,负责研究、审批资产风险处置事项。总分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全行、所在分行的信用风险管理;本公司根据授权体系和业务风险状况,对重点行业和业务实施专业审批和授权审批;本公司持续强化授信业务各环节职能,设置了职责明确、运行顺畅的工作岗位。
1.2、风险分类程序和方法本公司根据监管《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要求,综合考虑借款人的财务状况、偿付意愿、偿付记录,并考虑金融资产的逾期天数、担保情况等财务及非财务因素,按照“初分、认定、审批”三级程序,对资产进行风险分类。
1.3、信用风险基本情况信用敞口。截至报告期末,在不考虑可利用的担保物或其他信用增级的情况下,本集团表内外信用风险敞口合计为48,922.05亿元,其中表内业务风险敞口39,454.50亿元,占比80.65%;表外业务风险敞口9,467.55亿元,占比19.35%。大额风险暴露管理。根据《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要求,本集团积极开展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定期开展大额风险暴露统计和限额监测,强化总、分行大额客户风险管控。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和本集团的非同业单一客户、非同业集团客户、同业单一客户和同业集团客户等风险暴露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
2、流动性风险状况的说明:
流动性风险是指本公司潜在的、无法满足或者无法以合理成本满足资产增长和到期债务支付的风险。影响流动性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流动性突然收紧、存款大幅流失、债务人违约和筹资能力下降等。
本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目标是在正常和压力经营环境下有充足的资金应对资产增长和到期债务支付需要,实现“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的协调统一。本公司建立了较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一是健全治理架构。由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总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等组成决策体系,由监事会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流动性风险管理中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由总行计划财务部等专业管理部门和分支机构等组成执行体系,按职责分工履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决策、执行和监督等职能。二是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偏好、策略、程序和办法等制度体系,明确管理职责、流程和方法。三是优化管理措施。建立流动性风险监测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压力测试和应急演练,建立流动性风险考核机制,建设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开展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的全过程管理。
报告期内,本公司遵循稳健的流动性风险偏好,严守流动性安全底线,完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流动性运行总体平稳。一是强化集团流动性风险管理。加强对子公司资产负债规模、结构和期限等监测、分析和预警,及时制定针对性调控措施。二是强化存贷比管理。差异化设置存贷比目标,定期监测和分析,加大对存贷比过高分行的管控力度。三是强化错配管理。制定期限错配限额,加强过程管控和考核,加大对过度错配分行的调控力度。四是强化资金组织。加强存款调度,保持存款规模增长和结构优化,积极申请和组织央行、发债和同业资金等,保障流动性安全。五是强化日间资金调度,保持备付合理水平。六是强化精细化管理。推进智慧经营平台、智能头寸管理等系统建设,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效率,提升前瞻性管理能力。报告期内,本公司未发生支付困难,无违约及延迟支付等情况,各项流动性监管指标符合标准,截至报告期末,流动性覆盖率139.09%,净稳定资金比例102.88%。
3、市场风险状况的说明: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本公司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本公司面临的市场风险主要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和商品风险。本公司建立了与公司的业务性质、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完善的市场风险管理体系,涵盖了识别、计量、监测、控制的全过程。2024年上半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政治冲突加剧,部分国家已开启降息周期。国内经济缓慢复苏,货币政策整体稳健偏松,人民币对美元震荡贬值,市场利率低位运行。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本公司严格执行市场风险偏好和策略,结合资本新规实施要求,强化市场风险识别管理,灵活运用限额、压力测试、风险提示等工具开展市场风险管控。报告期内,本公司市场风险管理状况良好,市场风险限额指标在偏好范围内运行,市场风险可控。
3.1、利率风险管理交易账簿方面,根据市场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策略设置了债券、基金、利率互换等利率交易类业务限额指标,包括敞口、止损、利率敏感度和风险价值(VaR)等,并强化限额监测,确保了各项业务平稳运行。同时密切关注国内外货币政策变化情况,结合外部形势和业务特征丰富压力测试情景,制定管控措施,防范利率变化对本公司造成的不利影响。总体看,交易账簿各项利率类业务均在市场风险偏好和限额范围内运行,交易账簿利率风险可控。
银行账簿方面,坚持稳健的利率风险偏好,紧盯政策、紧盯国内外利率形势变化,紧盯业务运行,动态调整利率风险管理策略,强化内外定价管理协同,引导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量化利率风险指标管理,强化分行考核,全面提升利率风险管控效力。持续提升计量精细化水平,综合采用缺口分析、敏感性分析、情景模拟、压力测试等方法,定期监测分析利率变化对利息净收入和经济价值指标的影响。报告期内,各项监控指标运行较为稳定,银行账簿利率风险水平整体可控。
3.2、汇率风险管理交易账簿方面,根据市场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策略设置了外汇业务敞口、止损、市场风险价值(VaR)等限额指标,并加强限额监测与业务提示,确保了外汇业务平稳运行。同时加强外汇业务新策略市场风险识别,结合汇率变化完善压力测试情景,不断提高外汇业务计量和管控能力。总体看,交易账簿各项外汇类业务均在市场风险偏好范围内运行,交易账簿汇率风险可控。
银行账簿方面,通过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等方法,合理匹配本外币资产负债,控制币种错配程度。持续加强自身结售汇平盘管理,强化自身结售汇敞口管控。总体看,银行账簿币种错配程度较低、整体外汇敞口较小,银行账簿汇率风险可控。
4、操作风险状况的说明: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本公司内部程序、员工、信息科技系统存在问题以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战略风险和声誉风险。报告期内,本公司积极加强操作风险管控,持续提升操作风险识别、评估、计量、控制、缓释、监测、报告等管理工作有效性。一是落实监管新规,完成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办法、操作风险事件及报告细则的修订工作,建立良好治理架构,优化管理流程和工具,建立矩阵式内部定期报告及重大操作风险事件报告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健全性。二是加强操作风险偏好传导和监测,丰富传导指标,加强集团层面操作风险偏好管理。三是优化调整操作风险关键风险指标,加强关键领域风险监测,持续提升操作风险事中监测能力,积极开展风险预警。四是深化操作风险损失数据治理,完善操作风险损失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定期组织损失数据排查,全面提升数据质量。五是加强操作风险文化建设,及时发布同业风险信息,组织从业人员行为管理自我评估,突出问题剖析和整改,引导全行人员保持良好职业操守。报告期内,本公司操作风险管理体系运行平稳,操作风险整体可控。
5、其他风险状况的说明:合规风险状况的说明:
合规风险是指因本公司没有遵循法律、规则和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和声誉损失的风险。
本公司构建与经营范围、组织结构和业务规模相适应的合规管理组织架构。董事会对经营活动的合规性负最终责任。监事会监督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合规管理职责的履行情况。高级管理层有效管理合规风险。合规负责人全面组织合规风险管理工作,监督合规管理部门根据年度合规工作安排履行职责。合规管理部门在合规负责人的领导下,协助高级管理层有效管理本公司所面临的合规风险。各业务条线、分支机构和附属机构的负责人对本条线、本机构经营活动的合规性负首要责任。报告期内,本公司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理念,强化合规体系建设,优化合规流程,夯实业务合规根基。一是推进合规管理工具构建,持续完善合规风险识别、合规风险监测、合规检查和合规评价等机制,建设业务制度管理系统、案防管理平台,扩展合规图谱知识体系应用场景,启动企业级合规管理平台和合规数据集市建设,优化管理方法、深化科技赋能,推动合规管理层级跃升。二是组织开展业务制度建设立项工作,重点结合监管新规要求,落实外规内化要求,强化制度源头合规管理。三是保持案防高压态势,持续开展重点领域案件风险专项排查,强化案件过程管理,提升案件风险防控力度。四是建立健全子公司监督检查机制,明确附属机构监督检查要求,完善内控检查体系。五是持续完善尽职调查机制,加大尽调前瞻性指导,强化尽职调查基础管理,严肃责任追究。六是夯实反洗钱管理基础,完善产品洗钱风险评估管理体系,优化客户洗钱风险评估指标,开展附属机构反洗钱检查,提升洗钱风险管理水平。七是大力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开展“合规先行”主题教育活动,制作防范非法集资短视频,增强员工合规意识。
信息科技风险状况的说明:信息科技风险,是指本公司在运用信息科技的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报告期内,本公司信息科技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增强。加强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管控,推动软件供应链安全管理;持续开展信息系统业务连续性应急演练,业务运营支撑不断夯实;“重要信息系统实际可用率”“版本控制差错率”等信息科技操作风险关键指标均正常运行。报告期内,本公司信息系统稳定运行,重要信息系统整体可用率达到100%,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体系运行平稳,信息科技风险整体可控。
声誉风险状况的说明:声誉风险是指由本公司行为、从业人员行为或外部事件等,导致利益相关方、社会公众、媒体等对本公司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损害本公司品牌价值,不利正常经营,甚至影响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报告期内,本公司遵循前瞻性、匹配性、全覆盖、有效性原则,持续强化声誉风险全流程管理和常态化建设,坚持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公司治理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主动、有效防范声誉风险和应对声誉事件,最大程度降低负面影响和减少损失。持续开展舆情监测,加强内部信息共享和舆情信息预警,优化投诉治理与舆情管理联动机制,强化各职能部门及分支机构声誉风险管理及舆情处置能力建设;高度关注舆论形势和行业热点,坚持开展声誉风险隐患排查和研判,积极稳妥处置负面舆情;重视正面宣传和品牌建设,积极维护公司声誉和品牌形象。
国别风险状况的说明:国别风险是指由于某一国家或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变化及事件,导致该国家或地区债务人没有能力或者拒绝偿付本公司债务,或使本公司在该国家或地区的商业存在遭受损失,或使本公司遭受其他损失的风险。报告期内,本公司充分识别业务经营中面临的国别风险,准确计量国别风险暴露,定期重检国别风险评级,持续加强国别风险限额管理,国别风险暴露占资本净额较低,国别风险总体可控。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2024年以来,华夏银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监管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法合规、稳健经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北京的银行”发展定位,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及各地经济社会发展主流;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战略执行、推进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开展集团化管理年、精细化管理年为抓手,以防范化解风险为支撑,系统推进“三进三稳”1,抓党建促发展,在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华夏银行力量。
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持续提升数字化客户经营能力,依托企业级数字化客户经营服务平台,推动数字化客户经营模式进阶。上线企业级产品管理平台,支持多种场景和生态的客户营销服务需要。推进管理流程智能化,构建经营分析决策系统,提升全行经营管控能力与管理效能。产业数字金融提速发展,以产业数字资产金融创新及监管创新领域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为依托,创新全栈式产业数字金融模式。数字科技基础能力稳步增强,推动企业级架构蓝图落地,构建核心系统分布式技术能力框架,保持云平台基础设施全栈式自主可控,建设融合多种量子算力金融云平台。
1“三进三稳”:“三进”即服务实体经济要进、战略刚性执行要进、结构调整优化要进。“三稳”即经营安全要稳、经营策略要稳、经营业绩要稳。
企业级数据管理机制,实现集团化数据架构管控,丰富数据标准体系,拓展数据分析应用场景,强化全行模型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建设数据敏捷交付体系。本公司投向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比上年末增长23.97%,产业数字金融生态客户数比上年末增长66.95%。
零售金融转型提速发展。坚持“客户价值创造”导向,持续完善精细化、数字化、生态化、综合化客户经营服务体系。将个人存款组织与客户经营深度融合,推动个人存款业务向客群化、数字化、场景化全面转型,形成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业务立足资产配置理念,不断优选产品货架,强化投研投顾支撑,聚焦客户价值提升,加快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业务体系化建设。持续加大个人信贷投放力度,全力满足居民消费信贷需求。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持续擦亮“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特色品牌。信用卡业务回归消费本源,深耕客户经营,深化生态场景建设,升级风控策略,实现业务平稳发展。不断丰富支付结算产品,优化客户支付体验,致力于打造更安全、更高效的支付环境。本公司个人存款余额比上年末增长4.97%,个人客户金融资产总量比上年末增长4.75%,信用卡累计发卡量比上年末增长3.45%。
公司金融转型提质增效。积极融入主流经济发展,不断深化“行业+客户”营销,持续优化客户结构,强化对公客户分层分类经营,开展客户增长生态化转型,深入实施“3-3-1-1”2客户战略,加强机构业务营销组织推动,推进“商行+投行”综合金融服务模式运用,持续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加强对公存款营销组织,持续拓展存款增长来源。扎实做好“五篇大文章”等国家政策重点支持领域的金融服务,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战略新兴、碳减排等重点领域的贷款投放力度。大力推广华夏财资云,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精细化、集约化、智能化水平,服务实体经济和企业财资数智化转型。持续扩展对公线上服务场景,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和智能风控水平;加强结算资金管理服务,强化公司网络金融结算系列产品应用。以“投行”赋能夯实“商行”基础,聚焦投资银行体系化能力建设,持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客户认可度。贸易金融业务持续推进平台化、场景化、线上化、数字化转型发展,积极落实跨境人民币便利化相关政策,不断提升服务质效。深化绿色金融战略,增强对绿色低碳转型领域服务能力,加快绿色金融数字化建设,扎实推进绿色金融业务高质量发展。本公司对公客户比上年末增长2.56%,投资银行业务规模同比增长10.15%。
金融市场业务转型成效显著。积极研判经济金融态势与货币政策走势,及时调整投资交易策略,精准开展波段操作,做大交易量,增厚价差收益。加快优化同业客户结构,线上线下一体深化同业合作,提升同业客户结算账户开户覆盖率,有效降低同业负债成本。深化托管客户链式开发,提升综合价值;持续加强公募REITs托管营销,巩固提升托管业务的综合贡献;持续优化托管产品结构,证券投资基金、银行理财、
2“3-3-1-1”泛指本公司确定的几类重点目标客群,“3-3-1-1”分别代表国内3000余家A股上市公司、300余家优质地方国企、100家左右央企集团、10000家左右新三板挂牌企业及若干家新兴产业领军企业。
信托财产等重点产品托管规模持续增长。华夏理财以客户为中心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完善理财产品线,不断增强多渠道营销体系,行外代销合作机构数量持续增加;积极拓展多类型资产策略,提升绝对收益投资能力;创设ESG特色资产,创新开拓碳汇相关融资工具。本集团理财产品余额比上年末增长21.10%,本公司托管手续费收入同比增长14.36%。
三区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三区”3分行对全行业务贡献度稳步提升,京津冀地区分行深化“京津冀金融服务主办行”建设,持续支持北京科技创新,积极推广“科创易贷”等产品。积极助力“两翼”建设,持续扩大对雄安新区政府、企业与个人的金融服务,为通州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发挥数字金融优势,切实加大对京津冀地区重点产业转型发展的支持。发挥数字金融优势,切实加大对京津冀地区重点产业集群、数字基础设施的金融支持。长三角区域分行持续提高区域分行协同能力。完善区域创新机制,加大科创企业支持力度。进一步深化“商行+投行”联动合作机制,持续推动生态客户开发。丰富数字金融赋能场景,助力建设长三角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示范项目。深入推动同业渠道建设和分类营销,深化与金融要素市场合作。粤港澳大湾区分行着力打造成为改革示范区和先行引领区。深化“商行+投行”转型,构建“行业+客户”经营体系,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产业链一体化发展。充分发挥香港分行海外平台作用,强化境内外分行协同联动,大力拓展境外债承销业务,助力企业境外融资。加大绿色金融创新力度,创设全国首个碳排放质押融资数字化项目。
积极融入新时代首都发展大局。制定专门工作方案,整合集团力量,加大对首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支持力度。聚焦重点领域、支持重大项目,积极对接北京市“3个100”项目及市属企业承建的重点项目。构建全链条金融服务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助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在京企业开通对公数字人民币账户并实现缴款。上线市级非税业务系统,支持客户通过数字人民币进行非税缴款,上线中关村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数字保理项目,服务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不断完善本公司在北京市“两区”的金融机构布局,全力服务自贸区企业,积极参与北京市“两区”“四平台”建设。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助力首都乡村振兴,支持首都民生发展。
强化风险防控与合规稳健经营。完善信贷与投融资政策,持续优化信贷结构。全面升维区域授信策略体系,加快融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主流。优化风险偏好量化传导机制,持续强化风险偏好预警纠偏。抓实风险过程管控,全面提升过程管理质效。加强重点业务风险管控,夯实业务基本盘。持续强化保全工作,全面提升统筹、集约、专业风险处置能力。
健全完善市场化体制机制。推动母行和子公司经营与管理全方位协同,健全集团在风险、资本、组织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加大集团化管理协同,释放集团化经营效能。
3三区指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地区。
抓好业务管理精细化、成本管理精细化、资本管理精细化,切实提升经营质效。优化资源配置机制,突出重点、聚焦价值贡献,有限资源优先向价值客户、价值产品、价值区域倾斜。激励约束机制突出战略执行、客户增长和营收增加,重点鼓励增量,适度兼顾存量。
收起▲
1.本集团经营情况分析
2024年一季度,本集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深化战略执行,加快结构调整,提升发展质效,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本集团利润总额79.29亿元,同比增加0.64亿元,增长0.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90亿元,同比增加0.36亿元,增长0.61%。
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43,799.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51.86亿元,增长2.94%;贷款总额24,094.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98.62亿元,增长4.32%。本集团负债总额40,505.9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75....
查看全部▼
1.本集团经营情况分析
2024年一季度,本集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深化战略执行,加快结构调整,提升发展质效,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本集团利润总额79.29亿元,同比增加0.64亿元,增长0.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8.90亿元,同比增加0.36亿元,增长0.61%。
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43,799.5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51.86亿元,增长2.94%;贷款总额24,094.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98.62亿元,增长4.32%。本集团负债总额40,505.96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75.92亿元,增长2.99%;存款总额21,975.3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75.90亿元,增长3.17%。
报告期末,本集团不良贷款率1.66%,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60.57%,比上年末提高0.51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2.67%,与上年末持平。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