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医疗器械及健康相关产品批发及零售配送。
医药批发、医药零售、非医药产品销售、房地产销售
药品 、 医疗器械 、 食品 、 保健品 、 其它非药品 、 房屋
销售:药品、医疗器械(含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制剂、抗生素制剂、生化药品、生物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预包装食品兼散装食品、乳制品(含婴幼儿配方奶粉)、保健食品、保健品)批发兼零售。医药、医疗、健康产业领域的投资;日用品、化妆品、卫生材料的批发兼零售;物业管理;仓储服务、房屋出租;家具、办公用品、百货、家电、机电的批发零售;进出口业务;项目投资;房屋租赁。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新源县盛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
2123.90万 | 1.76% |
哈巴河县金侨商行 |
1823.95万 | 1.51% |
汇海国际实业有限公司 |
1443.31万 | 1.20% |
奎屯梅林商店 |
1309.66万 | 1.09% |
天津港保税区福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1239.21万 | 1.0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新疆华兴玻璃有限公司 |
5024.23万 | 7.67% |
吐鲁番毓牛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4766.61万 | 7.28% |
乌苏隆尔特物资回收再利用有限公司 |
3578.07万 | 5.46% |
重庆联合制罐有限公司 |
2527.17万 | 3.86% |
甘肃金山啤酒原料有限公司 |
1979.51万 | 3.02%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新源县盛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
1958.12万 | 1.73% |
奎屯梅玲商店 |
1291.30万 | 1.14% |
哈巴河县金侨商行 |
908.92万 | 0.80% |
布尔津县味美特生态肉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
700.31万 | 0.62% |
富蕴县金幸商行 |
667.83万 | 0.5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乌苏隆尔特物资回收再利用有限责任公司 |
5633.56万 | 12.91% |
新疆拜城万帮淀粉制造有限公司 |
2342.36万 | 5.37% |
阿克苏隆尔特物资回收再利用有限责任公司 |
1799.41万 | 4.12% |
乌鲁木齐华恒伟业包装有限公司 |
1545.02万 | 3.54% |
吐鲁番毓牛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1257.46万 | 2.88%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新源县盛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
1233.43万 | 1.95% |
宁波铜钱桥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
640.96万 | 1.02% |
奎屯梅玲商店 |
632.23万 | 1.00% |
哈巴河县金侨商行 |
448.34万 | 0.71% |
天津港保税区福将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
407.41万 | 0.65%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新源县盛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
1670.83万 | 1.28% |
奎屯梅玲商店 |
1306.28万 | 1.00% |
新源县永泰商行 |
798.22万 | 0.61% |
奎屯海燕商行 |
709.83万 | 0.54% |
哈巴河县金侨商行 |
518.06万 | 0.4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新疆喜洋洋物资回收有限责任公司 |
1.02亿 | 17.17% |
重庆联合制罐有限公司 |
5976.36万 | 10.08% |
新疆华兴玻璃有限公司 |
5951.96万 | 10.04% |
新疆拜城万帮淀粉制造有限公司 |
4285.22万 | 7.23% |
吐鲁番毓牛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2263.73万 | 3.82%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新源县盛源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
916.22万 | 1.24% |
奎屯梅玲商店 |
821.88万 | 1.11% |
奎屯海燕商行 |
600.21万 | 0.81% |
乌鲁木齐市新市区鼎兴商店 |
531.34万 | 0.72% |
哈巴河县金侨商行 |
530.24万 | 0.72% |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报告期,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和《印发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暨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独立成章,纲要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
查看全部▼
一、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报告期,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和《印发关于在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中推行“两票制”的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暨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独立成章,纲要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织牢国家公共卫生防护网,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生命期健康服务。”等纲领性政策文件的指导下,公立医院改革深入推进,“三医联动”、带量采购、阳光招标、两票制全面落地等一系列医改政策的持续推进,分级诊疗演进出新模式、新路径,医保控费升级、医保定点资质审批放开、目录更新、支付制度改革试点等,推动医药终端市场向更多元、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计划生育政策调整,人口增长和居民支付能力增强、国际国内医药产业链合作逐步深入,医疗卫生投入稳步增加,医疗保障水平将逐步提高,“互联网+医疗健康”体系不断完善,供应链服务持续创新,人工智能快速发展,药品流通行业将迎来新的更大发展空间,药品市场销售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就当前行业发展实际来看,作为连接上游医药工业企业与下游医疗机构和终端客户中间环节的医药流通业,行业整合的步伐不断加速,大数据、互联网等新技术的跨界融合,新零售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业态正在被重塑,5G技术改变医疗格局的同时也加速了医药流通行业的高效能变革,医药流通行业已进入转型发展期,市场规模持续提升、集中度提高,行业资源逐步向高质量大型流通企业聚集,服务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行业创新业务和服务模式不断涌现,产业链延伸加快,推动企业战略转型,下游药店正朝大健康类、专业类、生活便利类多赋能方向发展,中国医药行业正逐渐形成新的竞争格局,行业销售规模总体呈现稳健增长,市场集中度、流通效率和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行业创新业务和服务模式不断涌现,并从传统的商品经营逐步向满足专业化、个性化、多模式、便捷化方向转化,产业不断向高效、高质、合规方向转型升级,并由单纯的药品供应商演化为健康产品供应服务商,医药流通行业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药品批发企业集中度持续提高,销售呈回升态势。
受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各行各业发展带来冲击,药品流通行业承受销售量下滑巨大压力,行业企业采取多项措施积极应对。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和复工复产,药品批发企业带动全行业销售增长由第一季度的-8.08%逐步上升至全年的2.4%,呈现由负转正的回升态势。根据商务部《2020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稳步扩大,但增速放缓。全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24149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2.4%,增速同比放慢6.2个百分点。其中,药品零售市场5119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长10.1%,增速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和规划财务司中国食品药品监管数据中心发布2021年第一季度《药品监督管理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3月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58.08万家。其中,批发企业1.32万家,零售连锁企业6593家,零售连锁门店31.91万家,单体药店24.19万家。截至2021年3月底全国药店数量已达56.1万家。
2021年上半年,在总体经济逐步恢复、疫情防控常态化、市场及政策频出的大环境下,药品批发企业集中度持续提高,销售呈持续回升态势。
2、药品零售企业销售稳中有升,增幅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药品零售企业全年销售运行稳中有升、态势良好。2020年,销售额前100位的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总额1806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35.3%,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其中,前10位销售总额1071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20.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前20位销售总额1317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25.7%,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前50位销售总额1627亿元,占全国零售市场总额的31.8%,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排序最后一位的企业销售额为1.8亿元,同2019年相比基本持平。
受疫情防控常态化影响,药店成为百姓购买防疫所需医疗防护物资和相关药品的重要场所。药品零售企业及时调整品类结构,满足市场需求,家庭医疗器械类和大健康保健类品种销售出现显著增长。同时,面对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谱变化以及人民健康意识的增强,在“政策和市场”双驱动下,药品零售企业积极探索专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路径,提升服务能力,建立专业药房,提供健康咨询等特色药学服务;借助数字信息和智能化手段,为消费者提供B2C、O2O以及“互联网+”等多业态的线上线下增值服务,拉动了零售市场销售额持续增长。此外,许多零售企业或主动参与地方药品集采,或适时调整品种价格稳定客源,并加强上游供应链协同发展维护零售终端市场。在行业整体销售维持低速增长的同时,零售市场逆势增长,增幅显著高于行业整体水平。
3、医药物流企业提升服务能力,推进供应链协同发展。
药品流通企业及专业医药物流企业在物流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方面的能力逐步提升。2020年,具有仓库管理系统的企业占调查企业总数的51.7%,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具有电子标签拣选系统的企业占调查企业总数的34.9%,较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具有射频识别设备的企业占调查企业总数的29.1%,较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随着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深化实施、互联网医院配送模式兴起与医药电商业务的快速增长,以及防控疫情的医药物资供应保障任务落实,医药供应链物流配送企业迎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以全国和区域头部企业为代表的大型药品批发、零售连锁企业在物流网络布局、冷链管理,尤其是疫苗配送、仓储拆零拣选、运输调度、终端配送服务等方面,加快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升级。新冠肺炎疫苗的上市,吸引了众多国内国际运输企业参与疫苗运输的市场竞争,促进了医药物流企业加快对冷链业务的战略布局。在新政策及新市场的驱动下,医药物流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打造以供应链协同发展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综合实力已成为行业共识。
4、医药电商销售增长,与线下融合进入发展新阶段。
受2020年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的特殊形势影响,加快并培养公众线上问诊、购药习惯,在线医疗咨询需求的增长。公立医院也纷纷加入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3月全国已建成互联网医院超过1100家。线上处方流转带动了线上药品销售业绩快速提高,各大医药电商平台成交活跃度显著提升。电商企业纷纷与线下实体药店开展合作,加速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现了“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的运营模式,确保了药品的安全性与可及性。全年,医药电商营销新模式在助力疫情防控、保障公众健康、促进全渠道经营与服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行业销售不容忽视新的增长点。
5、专业化服务成为药品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
未来几年,零售药店将不断向DTP专业药房、分销专业药房、慢病管理药房、智慧药房等创新模式转型,新技术应用将逐步进入零售药店。零售药店将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专业、更便捷的大健康服务。
6、药品流通行业和企业软实力日益增强
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将不断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导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和规范服务。药品流通企业将在市场竞争中主动承担更多保障药品供应和质量安全的社会责任,用诚信创造价值,推动自身健康发展。同时,专业人才将成为药品流通企业应对当前医改政策落地、行业结构调整、模式衍变更新的重要资源。
(二)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及旗下各级专业子公司凭借“深层次、广覆盖、高质量”的营销渠道网络和终端直接覆盖能力,优质高效的现代物流配送服务,保持与上游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关系,并通过医药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药店供应链延伸服务项目等新服务模式和配套增值服务,进一步稳固上下游的合作关系,同时积极发展医药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等新业务,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已连续多年处在区域医药商业领域的第一阵营地位,并积极推进公司由传统物流配送模式向精细化、高效率的现代物流服务型企业转变。目前,公司所属的专业药品销售子公司已建立起覆盖广泛的快捷配送服务网络,营销网络位居行业前列,并正全力推动核心药品流通成员实现销售业绩重返全国医药商业50强企业。
(三)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同济堂是一家现代化的医药流通综合服务企业,经营业务面向全国,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发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批发业(F51),公司主营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保健食品等的批发零售;医药健康产业领域的投资;日用品、化妆品、卫生材料的批发、零售等。主要通过上游供应网络、下游分销网络、自有营销网络从事药品、器械、保健品、保健食品及其他健康相关商品等销售配送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四)公司的经营模式
公司从事药品、医疗器械及健康相关产品批发及零售配送,作为上游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下游终端及零售网络承上启下的重要环节,通过从上游供应商采购商品,依托自身三级物流配送网络,经过公司的验收、存储、分拣、物流配送等环节,批发配送给下游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药店或通过零售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等,近年来公司也加快供应链增值服务并加大拓展渠道价值和平台服务功能,其盈利模式主要来源于购销差价、配送以及平台代理/渠道服务收入、上游供应商返利。
1、医药批发业务
公司旗下医院事业部和医药市场事业部负责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及下游药品流通企业批发业务,主要针对医疗机构和流通企业开展销售业务,其服务方式主要是为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和分销企业等提供传统的产品的配送、综合药事服务及提供平台代理/渠道服务。批发业务经营的品类包括西药、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材、医疗器械、消毒用品、卫生材料等。报告期内,实现批发业务收入29,586.26万元,占比公司营业收入的80.14%,较上年同期减少84.40%。
批发板块由于核心子公司同济堂医药业务受上年疫情后的不利因素持续影响及本年度疫情时有反弹的直接影响,众多医疗机构限诊、控制住院人数、入住医院人数减少、药品销售终端需求受到持续抑制,物流运输不间断受到一定程度管控,导致公司批发业务规模下滑;同时受疫情反复及相关防控临时政策影响,众多平台/渠道业务合作伙伴因区域隔离、防控等举措或基于防疫安全等考虑,业务开展受到抑制,导致平台/渠道业务大幅下滑且业务管理流程执行难度增加,相关业务持续下滑,回款周期延长,公司资金充裕性减弱,为防范和控制因疫情影响逐渐积累的业务管控风险和货款延期回收等风险,公司与合作伙伴一致同意暂停或放弃了部分平台/渠道业务合作市场份额;公司传统批发业务及平台/渠道收入的大幅下滑从而导致公司本期营业收入整体下降。
受批发业务下滑影响,公司综合毛利额下降,同时在带量采购、医保控费、集采品种大幅降低药价等系列政策的影响下,药品盈利空间收窄;业务板块疫情期间销售结构发生变化,销售毛利率受到影响。面对经营压力,公司已积极采取各项策略,全力保障药品供应,通过降本降费、精细化管控等方式弥补了部分利润下滑,确保公司经营稳定发展。
2、零售配送业务
公司零售事业部负责药店的零售配送业务,其服务范围主要是按照药店的需求及时提供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的配送。报告期内,实现零售配送业务收入408.93万元,占比公司营业收入的1.11%,较上年同期减少99.10%。报告期公司零售配送部门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保障疫情品种、防护消杀用品及时供应,受新冠疫情区域防控、隔离等临时举措影响,配送区域受限,导致公司零售业务收入规模大幅度下滑。公司零售配送业务下游客户主要为独立第三方运营的同济堂品牌加盟连锁药店(以下称“同济堂药店”)及其他社会药店(以下称“社会药店”)。零售配送业务是公司主营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3、非药品销售业务
同济堂批发及零售事业部负责保健品、快消品、农产品等的销售,其下游主要包括保健品销售公司、贸易公司、药店等。报告期内,实现非药品销售业务收入6,923.50万元,占比公司营业收入的18.75%,较上年同期增长54.99%。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面对新常态下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市场竞争加剧的环境,公司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的战略路径,不断探索医药供应链信息技术和互联网跨界融合的业务和服务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结构、转型升级,践行“供给侧”经营服务模式创新,完善医药供应链管理体系,加快兼并重组步伐、进一步提升行业集中度和流通效率,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药品流通行业在服务医疗卫生与全民健康事业中的功能作用。
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总收入37,296.71万元,同比下降84.48%,“批发业务、零售配送业务、非药品销售业务”三大业务实现收入36,918.6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84.60%,占公司本期总营业收入的98.99%.
报告期,批发板块由于核心子公司同济堂医药业务受上年疫情后的不利因素持续影响及本年度疫情时有反弹的直接影响,众多医疗机构限诊、控制住院人数、入住医院人数减少、药品销售终端需求受到持续抑制,物流运输不间断受到一定程度管控,导致公司批发业务规模下滑;同时受疫情反复及相关防控临时政策影响,众多平台/渠道业务合作伙伴因区域隔离、防控等举措或基于防疫安全等考虑,业务开展受到抑制,导致平台/渠道业务大幅下滑且业务管理流程执行难度增加,相关业务持续下滑,回款周期延长,公司资金充裕性减弱,为防范和控制因疫情影响逐渐积累的业务管控风险和货款延期回收等风险,公司与合作伙伴一致同意暂停或放弃了部分平台/渠道业务合作市场份额;公司传统批发业务及平台/渠道收入的大幅下滑从而导致公司本期营业收入整体下降。
报告期,公司零售配送部门积极应对疫情影响,保障疫情品种、防护消杀用品及时供应,同时推行线上线下共同营销,受新冠疫情区域防控隔离等临时举措影响,配送区域受限,导致公司零售业务收入规模下滑。
报告期,公司面对后疫情时代影响,销售部门积极拓展民生日用品、快消品业务保障疫情防控供应,非药品业务收入有一定幅度增长。
2、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77.05万元,同比下降212.02%。
公司“医药批发业务、零售配送业务、非药品销售业务”三大业务所属经营板块同济堂医药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004.3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0.1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5,023.57万元,同比下降169.76%),与上年同期对比,医药主营业务利润与收入出现下降,原因同上。
公司持续推进“三线一带”发展战略,积极谋求创新发展,增强公司持续盈利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保障公司及全体股东的利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与上游供应商的密切合作,持续优化经营品种
报告期内,在“两票制”等政策环境持续推动下,公司充分利用现有三级物流网络优势,通过优质高效的服务以及较高的医疗机构、终端市场控制能力及连锁药店、商业公司等渠道优势获得更多优质上游供应商资源,保持与上游供应商的良好合作关系,稳定公司在代理级别、代理品种上的优势,在充分稳定优质分销商及医疗机构等终端客户网络的基础上开展各类增值服务,推进供应链平台和渠道延伸服务,逐步降低公司分销及医疗机构业务的责任风险,同时积极拓展零售连锁终端,以终端覆盖优势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议价能力。
2、创新商业模式,创造增值空间
公司积极创新商业模式,加快向医药供应链服务商转型发展,逐步建立以“服务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新商业模式,充分发挥公司所属各区域医药物流企业在商品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商品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四流”融合,提升物流中心运载能力和订单处理效率的同时注重物流与采购、销售、财务、质控等环节的协同运作。进一步优化内部供应链集成管理,快速实现从依靠进销差价盈利的批发配送商向以服务收费为主的供应链服务商转型,同时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以管理提升为契机,挖掘市场潜力,拓展市场广度和深度,促进物流保障和信息化体系建设有序推进,运用供应链思维、平台思维、全局思维、共享理念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加快向产业链前端和价值链高端服务延伸,利用自身在价值链中的优势积极开展增值服务,创造增值空间。
3、积极应用“互联网+大数据”,提升药事服务能力
随着互联网的跨界融合,公司持续以大数据作为提升药品流通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更加注重多方协作,利用互联网思维,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工具,加快公司由传统药品配送商向提供医药商品、健康产品、专业药学服务和大健康管理的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升级,与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建立更深入的服务关系和分工协作模式,创造独特的增量价值。加强数据挖掘,向大健康产业延伸,向智慧型现代医药服务商转型。利用“互联网+”的手段,以大数据与云计算为抓手,补齐药品流通行业在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领域的短板,提升药事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药品流通在医药保障机制中的重要作用。
4、进一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在国家整体重视信用建设的大背景下,公司进一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诚信管理机制和制度,共同规范行业流通秩序。在加强创新引领转型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合规经营与品牌发展,营造优良信用环境,提升整体竞争力。企业在市场经营中进一步提升了对药品质量责任、渠道安全责任、供应保障能力的重视,更加注重自身基础建设及内涵式增长,共同改善市场诚信环境。通过不断创新经营模式、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等举措,规范企业经营行为,逐步提升服务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提高整体发展水平,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目前,医药流通行业整体发展增速放缓,由以前的高速增长转变成中低速增长,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公司经营团队始终如一的贯彻同济堂特色的“价格低、质量优、品种齐、配送快、服务好”的服务宣言,通过提供优质的配送服务、开展供应链延伸项目等增值服务保持公司与重点供应商、分销客户及医疗机构客户等的良好合作关系。药品经营品规及优势品种更加丰富,供应更加稳定充足,配送服务效率和准确度更高,在保证品种齐全的基础上持续优化品种结构和发掘渠道/平台价值。
5、全面加强综合管理,提升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体系,明确决策权限,规范公司运作。同时加强独立董事、监事会对公司的有效监督。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和更新企业内部业务管理制度,规范操作程序,建立有效、顺畅的管理流程,打造立体式质量安全防范体系,提高企业发现和降低质量安全风险的能力,规范项目管理和监督机制。此外公司持续加强对财务风险、投资风险及其他经营风险的控制,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继续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强化资产管理,加强应收款项回收及各项费用支出控制管理,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确保公司合规经营。
6、抓好党建创新创效,打造党建工作品牌
公司党组织与时俱进,以服务经济为中心,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企业改革发展中的引领作用,护航与助力企业年度目标的实现。报告期内,公司董事会不仅在战略、经营等公司经济发展层面做好工作,同时全力配合协调公司各级党组织做好党建工作,切实把握好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特点与规律,以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目标,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在民营企业中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和方法,找准党组织功能优势和现代企业制度和体制优势的“结合点”。公司党组织、公司董事会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内涵,结合公司实际,重点抓好基层党支部建设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作为民营企业党组织,积极探索在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营企业中发挥党组织作用的途径和方式,形成了规范有序、作用有为、执行有力的同济堂党建工作新格局。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药品是特殊商品,医药流通行业受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导向明显。“十三五”期间暨“十四五”新时期,国家颁布多项政策推动新医改实施,新医改政策体系由于涉及面较广,具体执行需要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两票制”实施后,医药流通行业的格局和模式发生改变,加速行业内部竞争,疫情常态化和国家不断推出的多轮药品集中采购等新政对医药流通行业传统的盈利模式将带来改变,公司属于医药流通行业,经营业务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较大,如果公司未及时根据政策变化,进行业务模式调整和内部管理提质,有可能给公司经营带来一定风险及不确定性。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家政策走势,积极应对行业政策变化,加强对新行业准则的理解把握,适时调整经营策略与品种结构;公司将以市场、政策为导向,质量为主线,发挥公司在品牌、管理、品种开发、销售网络等方面的优势,重新审视发展定位,准确把握发展方向,统筹各种资源优势,创新经营模式,提升公司服务能力和竞争力。
2、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多项改革措施效果开始显现,“两票制”对流通企业收入结构的影响仍待消化,“药占比”控制、辅助用药严控等政策下,二次议价、药品集中采购、动态调价,都在进一步压缩流通企业利润空间。外部严峻的形势必然加速行业内部竞争。当前流通企业之间在上游品种授权、下游终端资源争夺上已趋于白热化,资金与回款实力成为重要指标,均会加重流通企业的资金压力。如果公司无法有效维持与上游供货商和下游客户的业务关系,则公司市场份额可能会出现下降,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可能会产生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提高专业服务能力,进一步打造和整合覆盖更为广泛的强大的终端网络,为上下游客户提供新型增值服务;完善品种结构,利用产品优势,增强下游客户的粘性;开发终端市场的内生式增长及并购式增长,不断增强整体分销业务能力;做好处方外流市场,完善DTP药店布局,提升药事服务能力。
3、应收账款与现金流管理风险
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医疗机构回款周期普遍较长,占用流通企业的资金量较大。公司的应收账款主要集中在医疗销售业务,回款周期增长将会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对公司的经营质量构成影响,若不能对应收账款进行有效管理,将会影响公司的资金周转速度,给公司经营及业务拓展带来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应收款项管理和库存周转控制管理,继续强化应收账款的分析及合理控制超期欠款额度,督办重点客户的应收款项清收工作;继续加大对经营活动现金流的管控和库存优化调整,提高企业的经营质量,保证经营资金的良性运转。
4、经营成本上升风险
当前,医药流通行业进入向内部挖潜要效益的时期,降本、控费、增效已成为流通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运营成本的提高,给公司带来经营成本提高的风险;药品流通企业加快销售模式转型,业务拓展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存在不确定性,短期内造成开发成本上升风险;物流配送网络不断向终端推进,物流配送成本逐年上升,经营成本的提高将对医药流通企业盈利增长空间构成影响,公司为满足客户需求,必须保持合理库存量,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若不能有效地实行库存管理,将可能存在存货跌价或物品损失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提升经营管理效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推动医药物流资源的重新组合,提高医药配送效率;对经营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预算控制,优化供应渠道,降低采购经营成本,缓解各项成本不断加大带来的风险;合理调整布局终端网络分布,通过优化商品结构,降低采购成本,创新经营模式,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医药商业流通企业,以《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指引,以“服务社会、关爱全民健康”为宗旨,以“创建一流的全健康服务集成供应商”为目标,以“价格低、质量优、品种齐、配送快、服务好”为服务宣言,学习借鉴国内外同行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经验,共享各方优势资源,优化经营模式、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稳步推进整合发展战略,践行民主、创新、整合的价值观,逐步形成以湖北为中心的“三线一带”(即沿京广线、沿长江线、沿海岸线、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布局现代医药三级物流体系,终端网络和物流体系建设沿“三线一带”齐头并进,积极提升自身品牌质量和核心竞争力,坚持由传统的医药流通企业向健康服务企业全面转型。经过全体员工不懈的努力,同济堂实现了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并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与核心竞争力。
1、完善的“三线一带”三级物流配送体系
同济堂凭借近二十年来的布局发展,充分把握国家卫生体制改革和医药流通行业整合的发展契机,沿京广线、沿长江线、沿海岸线、沿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些物流交通相对发达区域打造了“省级物流中心-县(市)级配送站-乡镇/社区级配送服务点”三级战略物流配送体系,在持续投入开展物流设施规模扩建和现代物流管理水平升级建设的同时,拥有全国范围内较高水平的终端配送能力、辐射周边地区的快速配送网络体系以及药品仓库的较高管理水平。公司的仓储面积、仓储量、物流配送能力、订单反应能力均居于行业前列,实现了医药物流的无缝中转,药品配送安全、快捷、高效。目前,同济堂在北京、湖北、江西、江苏、安徽、广东拥有6个省级医药物流配送中心、30多个自有及稳定合作的县(市)级医药物流配送站和600多个乡镇/社区医药物流配送点以及近5000家药品健康服务网点。同济堂已建立起以湖北为核心,江苏、江西、北京、安徽、广东等为重点的遍布全国的销售配送网络和售后服务体系,具备了广覆盖、高密度的终端直接覆盖能力,为公司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优质的产品批发配送及零售销售渠道体系
通过建立完善的医药物流配送体系,同济堂一方面不断拓展医药商业批发业务,目前已与数千家商业分销企业建立了供销关系;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医疗机构业务,特别是医院药房集中配送业务,目前拥有1000多家医院及近万家社区诊所和乡镇卫生院客户,同时稳固药店配送业务。同济堂通过建立广泛的供销客户网络、稳定的医疗机构长期合作网络以及一定数量的医院药房集中配送网络及药店配送网络,形成了同济堂的市场及终端网络竞争优势。同济堂将利用既有的丰富业务经验和资源网络,进一步拓展批发、配送业务,并全面形成医疗机构批发配送为主、商业分销、零售连锁配送三条业务齐头并进的综合业务体系,形成了深层次、高质量的网络销售渠道。
3、良好的供应链体系优势
公司多年来坚持以社会公众的健康消费需求为订单、以药事管理服务为核心特征、以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为依托、以提供健康产品与服务为目标的集成化供应链体系建设,努力将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服务延伸到药品生产、配送和终端销售环节,以使自身与其它相关的竞争者形成差异化经营,通过改善公司与上、下游的关系,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配送效率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目前同济堂已和大量知名的药品生产企业及批发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产品供应的稳定性、供货价的优惠、各种资源的支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济堂长期坚持诚信与合作共赢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坚持与供应商平等合作,坚持守法经营、互利互惠,丰富的上游供应商资源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了品种满足率和供应能力及议价能力,加上覆盖全国大部分区域的医疗机构终端、零售配送终端和强大的市场分销能力得到了广大供应商的一致认可并形成良性循环,为同济堂建立了可持续发展供应链的基础。
4、经验丰富的团队优势
同济堂多年以来的医药商业经营,为管理层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也为同济堂打造了一批业务熟练、经验丰富、管理规范、经营高效、具有较强创新力和创造力的专业化经营团队。同济堂核心管理团队有着多年的医药商业经营管理经验,并对华中、华北、华东等主打市场非常了解,不仅有利于同济堂的医药业务在相应市场的巩固和发展,更便于运用已有经验实现对薄弱市场的扩张,保证了同济堂战略能够及时随着国家政策和市场变化进行调整,能够有效确保同济堂的经营方针和发展战略符合国家政策、市场变化和同济堂自身情况。
5、技术及管理优势
医药流通行业的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主要体现在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物流技术方面,同济堂作为医药流通行业内领先企业之一,采用了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物流技术,整个物流作业过程(仓储、分拣和配送)基本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作业效率高、差错率低;信息技术方面,同济堂在采用企业ERP的基础上,将进销存财务及GSP融合起来,对医药企业在流通领域中全面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全面的记录与调整,实现医药行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质量管理全过程的实时监控与动态管理,有效提高了企业信息化水平。
同济堂实行集团化内部管控体系,具有执行力强、协调成本低等优势,实现总部和各子公司利益目标一致;总部与各子公司、孙公司在经营管理、业务开展、财务核算和人员安排等方面实行无缝连接,实行高度统一和集中管控,保证了整个公司一盘棋,并对市场环境做出快速反应。同济堂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取“集中谈判”和“分散提货”、“集中采购”和“地方采购”相结合的灵活采购模式。为发挥同济堂整体规模优势,同济堂医药从设立开始便以集中采购为主要采购方式,逐步提高集中采购的比例,以归拢采购渠道,降低整体采购成本。
综上,同济堂采用了较为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和信息技术,通过集团化管控模式,有效降低了内部管理成本,实行“集中采购”为主的采购模式,实现了规模化采购,最大限度的降低了采购成本,在物流技术、信息技术、内部管理、采购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竞争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