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以及社会各界对于手机市场热度和关注度的提升,市场需求逐渐好转和改善,但移动电话行业巨头间的竞争程度更加剧烈,手机市场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留给业内其他中小厂家的机会基本没有。 公司的传统业务是手机和主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两年新拓展了IoT模块、车载中控板、人脸识别及实名认证装置等智能设备业务。公司现有业务除车载中控板外大多只是简单的加工制造,研究开发和市场开拓投入十分有限,导致公司近年来销售规模逐年萎缩,主营业务毛利下降。 公司的经营及盈利模式:1、公司现有的手机整机业务是依托公司原有的客户资源,根据客户的需...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以及社会各界对于手机市场热度和关注度的提升,市场需求逐渐好转和改善,但移动电话行业巨头间的竞争程度更加剧烈,手机市场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留给业内其他中小厂家的机会基本没有。
公司的传统业务是手机和主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两年新拓展了IoT模块、车载中控板、人脸识别及实名认证装置等智能设备业务。公司现有业务除车载中控板外大多只是简单的加工制造,研究开发和市场开拓投入十分有限,导致公司近年来销售规模逐年萎缩,主营业务毛利下降。
公司的经营及盈利模式:1、公司现有的手机整机业务是依托公司原有的客户资源,根据客户的需求从外部采购整机销售给客户,公司从中赚取差价。2、主板业务部分是公司自行研发或委外研发、采购原材料、生产及销售;部分是客户负责研发,公司采购原材料、生产并销售给客户。3、智能设备业务是根据客户需求自主研发,公司采购原材料、委外生产及销售。4、车载中控板业务是根据客户需求公司自主研发或委外研发、采购原材料、委外生产、销售。5、IoT模块业务公司采用的是来料加工模式,由客户自行研发并采购元器件,公司负责生产加工并收取加工费。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4,035.54万元,同比下降35.76%;营业利润760.4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利润686.14万元,同比下降47.43%;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5.1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利润311.38万元,同比下降34.35%。
公司过去一直以电子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业,前些年顺应市场变化,公司将原来的自主品牌整机研发、生产并销售的经营模式,调整为以原始设计及制造商(ODM)为主、整机同主板并举的经营模式。近年来,为应对日趋严酷的竞争压力,公司在手机整机及主板业务之外又引入了IoT(物联网)模块代工业务、汽车电子类业务与智能设备业务的生产和销售,如此虽然维持了一定的业务规模,但公司业务的盈利能力还是有限。
具体而言,公司手机出口业务由于国际市场动荡、需求疲软等原因,导致规模较以前年度大幅下降;主板业务方面,由于公司现有研发能力不足,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不高,销售规模也没有起色;公司IoT(物联网)模块代工业务进展还比较顺利,但客户开拓乏力,规模和效益均有限;智能设备业务方面,市场竞争很激烈,报告期内销售规模萎缩明显;公司的汽车电子类业务虽然实现了一定的销售规模和经济效益,但也存在着产品单一、研发能力不足的隐忧。
三、风险因素
移动通讯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在历经了功能驱动、性能驱动和智能驱动市场的不同阶段,目前的手机行业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史上最复杂的新兴制造业集群,手机软硬件生态驱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再加上IoT生态,手机行业其实在驱动整个消费电子产业。其次,手机行业的商业模式是全渠道销售、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流程管控,也可以说是所有行业里最复杂的商业模式。与实力强大的行业竞争者相比,公司在整个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很有限,未来发展面临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都十分突出。
公司自上市以来一直聚焦在移动电话领域,近年来,为摆脱对手机业务的过分依赖,公司做过很多尝试,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类新产品的开发、新业务的探索也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以前年度的手机业务一直采用是所谓快速跟随策略:就是基于上游核心芯片的手机解决方案,响应市场需求尽快开发出产品进行销售。公司的产品研发能力处于行业中游水平,可以进行基于核心芯片基础上的全方位硬件开发和基于操作系统上的各种应用软件开发。公司的研发成果除满足自身需要外,还可为第三方提供技术服务。为应对经营亏损,公司前几年对内部人员和机构做了大幅度调整,导致原有相对完整的研发、生产和质量保证体系大幅削弱,上述竞争力明显变弱,新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
收起▲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公司过去一直以电子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业,前些年顺应市场变化,公司将原来的自主品牌整机研发、生产并销售的经营模式,调整为以原始设计及制造商(ODM)为主、整机同主板并举的经营模式。近年来,为应对日趋严酷的竞争压力,公司在手机整机及主板业务之外又引入了IoT(物联网)模块代工业务、汽车电子类业务与智能设备业务的生产和销售,如此虽然维持了一定的业务规模,但公司业务的盈利能力还是有限。 具体而言,公司手机出口业务由于国际市场动荡、需求疲软等原因,导致规模较以前年度大幅下降;主板业务方面,由于公司现有研发能力不足,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不高,销售规模也没有起色;公...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公司过去一直以电子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业,前些年顺应市场变化,公司将原来的自主品牌整机研发、生产并销售的经营模式,调整为以原始设计及制造商(ODM)为主、整机同主板并举的经营模式。近年来,为应对日趋严酷的竞争压力,公司在手机整机及主板业务之外又引入了IoT(物联网)模块代工业务、汽车电子类业务与智能设备业务的生产和销售,如此虽然维持了一定的业务规模,但公司业务的盈利能力还是有限。
具体而言,公司手机出口业务由于国际市场动荡、需求疲软等原因,导致规模较以前年度大幅下降;主板业务方面,由于公司现有研发能力不足,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不高,销售规模也没有起色;公司IoT(物联网)模块代工业务进展还比较顺利,但客户开拓乏力,规模和效益均有限;智能设备业务方面,市场竞争很激烈,报告期内销售规模萎缩明显;公司的汽车电子类业务虽然实现了一定的销售规模和经济效益,但也存在着产品单一、研发能力不足的隐忧。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的报告,2023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71亿台,同比下降5.0%,创近10年以来最低出货量。纵观全年,上半年受经济环境和疫情延续影响,整体手机市场依然处于低迷阶段;下半年随着经济环境的改善以及社会各界对于手机市场热度和关注度的提升,市场需求逐渐好转和改善,但尚未完全释放。各手机厂商对于来年出货量的预期仍偏保守,对整体市场表现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报告期内,随着荣耀品牌的崛起和华为手机的强势回归,移动电话行业巨头间的竞争程度更加剧烈,手机市场品牌集中度进一步提升,留给业内其他中小厂家的机会基本没有。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的传统业务是手机和主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两年新拓展了IoT模块、车载中控板、人脸识别及实名认证装置等智能设备业务。公司现有业务除车载中控板外大多只是简单的加工制造,研究开发和市场开拓投入十分有限,导致公司近年来销售规模逐年萎缩,主营业务毛利下降。
公司的经营及盈利模式:1、公司现有的手机整机业务是依托公司原有的客户资源,根据客户的需求从外部采购整机销售给客户,公司从中赚取差价。2、主板业务部分是公司自行研发或委外研发、采购原材料、生产及销售;部分是客户负责研发,公司采购原材料、生产并销售给客户。3、智能设备业务是根据客户需求自主研发,公司采购原材料、委外生产及销售。4、车载中控板业务是根据客户需求公司自主研发或委外研发、采购原材料、委外生产、销售。5、IoT模块业务公司采用的是来料加工模式,由客户自行研发并采购元器件,公司负责生产加工并收取加工费。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以前年度的手机业务一直采用是所谓快速跟随策略:就是基于上游核心芯片的手机解决方案,响应市场需求尽快开发出产品进行销售。公司的产品研发能力处于行业中游水平,可以进行基于核心芯片基础上的全方位硬件开发和基于操作系统上的各种应用软件开发。公司的研发成果除满足自身需要外,还可为第三方提供技术服务。为应对经营亏损,公司前几年对内部人员和机构做了大幅度调整,导致原有相对完整的研发、生产和质量保证体系大幅削弱,上述竞争力明显变弱,新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41,746.81万元,同比下降21.90%;营业利润2,174.66万元,较上年度减少利润1,227.31万元,同比下降36.08%;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95.36万元,较上年度减少利润427.22万元,同比下降23.44%。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近年来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占比已趋饱和,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去年四季度重新恢复到增长趋势主要源自1-2线城市中高端消费者的换机需求,但国家整体宏观经济和居民消费能力的恢复情况,以及是否能有效激发4-6线城市消费群体的换机需求,将成为影响今年手机市场销量的关键因素。各移动运营商依然会推动5G终端的下沉普及,也将有利于市场的反弹。但手机产品本身难以出现明显推动换机需求的技术创新,所谓卫星通讯和AI大模型,短期内都还不会成为消费者的刚性需求来推动大规模的换机。纵观整个行业,产业链高度成熟、存量竞争白热化,整个移动电话市场已成为少数研发实力雄厚、品牌号召力强、同时具备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的行业巨头之间的竞争战场,以前为数众多的中小厂家已被彻底边缘化。公司曾经赖以生存的靠为中小品牌ODM手机业务、维持一定规模和利润的经营模式,已无法持续下去。
(二)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在找寻到新的发展战略之前还只能坚持过去的战略:即在努力做好移动通信产品的同时,大力探索、开展“创业创新,合作共赢”活动,激发公司员工及合作伙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尝试进入新的产业和领域,通过产业升级和产业转型,努力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三)经营计划
2024年,为争取实现经营盈利、维护股东权益,公司今年计划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严格控制各项支出,在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之前首先做好“节流”工作;
2、挖掘内部潜力,继续努力开拓除手机外其他电子产品的加工业务,提高工厂效率;
3、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适时盘活资产;
4、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多渠道、多举措努力帮助公司走出经营困境。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移动通讯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在历经了功能驱动、性能驱动和智能驱动市场的不同阶段,目前的手机行业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史上最复杂的新兴制造业集群,手机软硬件生态驱动了移动互联网的创新,再加上IoT生态,手机行业其实在驱动整个消费电子产业。其次,手机行业的商业模式是全渠道销售、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流程管控,也可以说是所有行业里最复杂的商业模式。与实力强大的行业竞争者相比,公司在整个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很有限,未来发展面临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都十分突出。
公司自上市以来一直聚焦在移动电话领域,近年来,为摆脱对手机业务的过分依赖,公司做过很多尝试,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类新产品的开发、新业务的探索也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移动电话行业竞争格局变化不大、但程度更加剧烈。随着手机质量和性能的提高及互联网应用红利的消失,叠加世界经济大环境和消费疲软的影响,全球及国内手机销量在前几年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去年都出现了下降。参与竞争的几家头部企业尽管实力都很强大,但效益大都不理想、多数出现了同比负增长。随着手机市场品牌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留给其他厂家的机会基本没有。
公司的传统业务是手机和主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两年新拓展了IOT模块、车载中控板、人脸识别及实名认证装置等智能设备业务。公司现有业务除车载中控板外大多只是简单的加工制造,研究开发和...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移动电话行业竞争格局变化不大、但程度更加剧烈。随着手机质量和性能的提高及互联网应用红利的消失,叠加世界经济大环境和消费疲软的影响,全球及国内手机销量在前几年增速持续放缓的背景下,去年都出现了下降。参与竞争的几家头部企业尽管实力都很强大,但效益大都不理想、多数出现了同比负增长。随着手机市场品牌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留给其他厂家的机会基本没有。
公司的传统业务是手机和主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近两年新拓展了IOT模块、车载中控板、人脸识别及实名认证装置等智能设备业务。公司现有业务除车载中控板外大多只是简单的加工制造,研究开发和市场开拓投入十分有限,导致公司近年来销售规模逐年萎缩,主营业务毛利下降。
公司的经营及盈利模式:1、公司现有的手机整机业务是依托公司原有的客户资源,根据客户的需求从外部采购整机销售给客户,公司从中赚取差价。2、主板业务部分是公司自行研发或委外研发、采购原材料、生产及销售;部分是客户负责研发,公司采购原材料、生产并销售给客户。3、智能设备业务是根据客户需求自主研发,公司采购原材料、生产及销售。4、车载中控板业务是根据客户需求公司自主研发或委外研发、采购原材料、委外生产、销售。5、IOT模块业务公司采用的是来料加工模式,由客户自行研发并采购元器件,公司负责生产加工并收取加工费。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公司过去一直以电子通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主业,前些年顺应市场变化,公司将原来的自主品牌整机研发、生产并销售的经营模式,调整为以原始设计及制造商(ODM)为主、整机同主板并举的经营模式。近年来,为应对日趋严酷的竞争压力,公司在手机整机及主板业务之外又引入了IOT(物联网)模块代工业务、汽车电子类业务与智能设备业务的生产和销售,如此虽然维持了一定的业务规模,但公司业务的盈利能力还是有限。
具体而言,公司手机出口业务由于国际市场动荡、需求疲软等原因,导致规模较以前年度大幅下降;主板业务方面,由于公司现有研发能力不足,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不高,销售规模也逐年下降;公司IOT(物联网)模块代工业务进展还比较顺利,但客户开拓乏力,规模和效益均有限;智能设备业务方面,市场竞争很激烈,报告期内销售规模萎缩明显;公司的汽车电子类业务虽然实现了一定的销售规模和经济效益,但也存在着产品单一、研发能力不足的隐忧。此外,公司还尝试与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其他领域的商贸业务,但目前尚未取得明显的效果。
三、风险因素
移动通讯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高度竞争的行业,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速度原本就很快。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来临,软件、服务和内容的整合能力又成为手机厂家核心竞争力的衡量标准,整个产业互联网化的特点越来越明显。行业最新的变化,对厂家整合全产业链资源的能力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实力强大的行业竞争者相比,公司在整个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很有限,未来发展面临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都十分突出。
公司自上市以来一直聚焦在移动电话领域,近年来,为摆脱对手机业务的过分依赖,公司做过很多尝试,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类新产品的开发、新业务的探索也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以前年度的手机业务一直采用是所谓快速跟随策略:就是基于上游核心芯片的手机解决方案,响应市场需求尽快开发出产品进行销售。公司的产品研发能力处于行业中游水平,可以进行基于核心芯片基础上的全方位硬件开发和基于操作系统上的各种应用软件开发。公司的研发成果除满足自身需要外,还可为第三方提供技术服务。为应对经营亏损,公司前几年对内部人员和机构做了大幅度调整,导致原有相对完整的研发、生产和质量保证体系大幅削弱,上述竞争力明显变弱,新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形成。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