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产品类型:

    改性塑料、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轻烃及氢能源、聚丙烯树脂、苯乙烯类树脂、医疗健康高分子材料产品

  • 产品名称:

    改性塑料 、 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 、 完全生物降解塑料 、 特种工程塑料 、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 、 轻烃及氢能源 、 聚丙烯树脂 、 苯乙烯类树脂 、 医疗健康高分子材料产品

  • 经营范围:

    日用塑料制品制造;医疗卫生用塑料制品制造;安全帽及塑料橡胶帽制造;塑料零件制造;塑料地板制造;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塑料人造革、合成革制造;塑料丝、绳及编织品制造;塑料板、管、型材制造;塑料保护膜制造;塑料薄膜制造;塑料粒料制造;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监控化学品、危险化学品除外);降解塑料制品制造;新材料技术咨询、交流服务;企业自有资金投资;物流代理服务;材料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电子设备回收技术咨询服务;金属制品批发;化工产品批发(危险化学品除外);办公用机械制造;货物进出口(专营专控商品除外);技术进出口;场地租赁(不含仓储);房地产开发经营;其他仓储业(不含原油、成品油仓储、燃气仓储、危险品仓储);生物分解塑料制品制造;仓储代理服务;新材料技术开发服务;商品批发贸易(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新材料技术转让服务;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日用化工专用设备制造;泡沫塑料制造;棉纺纱加工;棉织造加工;棉印染精加工;毛条和毛纱线加工;毛织造加工;毛染整精加工;麻纤维纺前加工和纺纱;麻织造加工;麻染整精加工;缫丝加工;绢纺和丝织加工;丝印染精加工;化纤织造加工;化纤织物染整精加工;针织或钩针编织物织造;针织或钩针编织物印染精加工;针织或钩针编织品制造;床上用品制造;毛巾类制品制造;窗帘、布艺类产品制造;其他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非织造布制造;绳、索、缆制造;纺织带和帘子布制造;篷、帆布制造;其他非家用纺织制成品制造;物业管理;再生物资回收与批发。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10-30 
业务名称 2024-09-30 2024-06-30 2024-03-31 2023-12-31 2023-09-30
改性塑料产品营业收入(元) 84.97亿 80.55亿 - - -
新材料产品营业收入(元) 9.76亿 8.98亿 - - -
绿色石化产品营业收入(元) 35.47亿 25.45亿 - - -
产量:改性塑料产品(吨) 67.69万 66.04万 55.01万 61.40万 61.69万
产量:新材料产品(吨) 6.55万 9.01万 6.72万 8.05万 6.96万
产量:绿色石化产品(吨) 49.76万 41.14万 29.30万 38.79万 47.24万
采购均价:改性塑料产品主要原材料价格(元/吨) 8712.17 9341.47 - - 8454.59
采购均价:新材料产品主要原材料价格(元/吨) 7141.71 7973.33 - - 8584.39
采购均价:绿色石化产品主要原材料价格(元/吨) 5232.96 5400.14 - - 4982.08
销售均价:改性塑料产品(元/吨) 1.26万 1.32万 1.21万 1.18万 1.26万
销售均价:新材料产品(元/吨) 1.47万 1.68万 1.47万 1.69万 1.74万
销售均价:绿色石化产品(元/吨) 7477.53 7506.76 7081.10 6815.87 6722.42
销量:改性塑料产品(吨) 67.64万 61.05万 48.25万 62.99万 62.49万
销量:改性塑料产品:改性塑料(吨) 59.75万 53.98万 - - 53.53万
销量:改性塑料产品: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吨) 7.89万 7.07万 - - 8.96万
销量:新材料产品(吨) 6.63万 5.34万 4.44万 5.40万 4.71万
销量:新材料产品: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吨) 5.25万 5800.00 - - 3.76万
销量:新材料产品:特种工程塑料(吨) 6500.00 3.73万 - - 5700.00
销量:绿色石化产品(吨) 47.43万 33.90万 20.48万 38.91万 40.82万
销量:绿色石化产品:ABS树脂(吨) 10.31万 5.25万 - - -
销量:绿色石化产品:PP树脂(吨) 20.56万 19.87万 - - -
销量:绿色石化产品:丙烯(吨) 11.20万 4.42万 - - -
营业收入:改性塑料产品(元) - - - 74.32亿 -
营业收入:新材料产品(元) - - - 9.11亿 -
营业收入:绿色石化产品(元) - - - 26.52亿 -
销量:丙烯(吨) - - - - 23.00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0.0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85%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87亿 2.88%
第二名
5.60亿 2.75%
第三名
3.54亿 1.74%
第四名
2.63亿 1.29%
第五名
2.42亿 1.1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9.1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23%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8.14亿 2.02%
第二名
6.59亿 1.63%
第三名
5.00亿 1.24%
第四名
4.80亿 1.19%
第五名
4.63亿 1.15%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5.9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22%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5.99亿 3.08%
第二名
3.71亿 1.91%
第三名
2.51亿 1.29%
第四名
1.91亿 0.98%
第五名
1.87亿 0.96%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24.3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06%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7.97亿 1.98%
第二名
5.91亿 1.47%
第三名
4.23亿 1.05%
第四名
3.46亿 0.86%
第五名
2.82亿 0.70%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0.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39%
  • 第一名
  • 第二名
  • 第三名
  • 第四名
  • 第五名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第一名
3.58亿 1.88%
第二名
2.37亿 1.24%
第三名
1.68亿 0.88%
第四名
1.46亿 0.77%
第五名
1.18亿 0.62%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化工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已成为我国材料工业体系中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委会统计,预计到2025年,国内化工新材料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消费量超过5,700万吨。  伴随国家“双碳政策”的落实和环保要求的进一步趋严,生物基材料因环境友善、低碳排放、综合成本优势等因素,有望逐步开启大规模应用。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到2030年,全球生物基化工产品占比有望达到35%。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分析显示,2023年中国废塑料回收量为1900万吨,较2022年(1...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化工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已成为我国材料工业体系中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化工新材料专委会统计,预计到2025年,国内化工新材料市场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消费量超过5,700万吨。
  伴随国家“双碳政策”的落实和环保要求的进一步趋严,生物基材料因环境友善、低碳排放、综合成本优势等因素,有望逐步开启大规模应用。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预测,到2030年,全球生物基化工产品占比有望达到35%。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分析显示,2023年中国废塑料回收量为1900万吨,较2022年(1800万吨)增加100万吨,同比增加5.6%,预计2024年中国废塑料回收量同比增长10.5%到2100万吨,废塑料回收价值预计达1100亿元。
  国际贸易环境在“本地化供应”“友岸外包”的趋势下,一方面,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部分化工新材料有望加速实现国产替代;另一方面,也要求国内化工新材料企业积极“走出去”,提供属地化服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部署实施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四大行动。该政策的出台将有助于推动传统产业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撑工业经济增长,有利地推动了环保材料行业发展,也拓宽了再生塑料原材料的来源和推动了环保高性能再生材料的市场销售。
  (二)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金发科技的主营业务为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改性塑料、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轻烃及氢能源、聚丙烯树脂、苯乙烯类树脂和医疗健康高分子材料产品等9大类。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电工、通讯电子、新基建、新能源、现代农业、现代物流、轨道交通、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医疗健康等行业,并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目前,公司是全球化工新材料行业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企业之一,同时是全球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为齐全的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在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和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领域,公司的产品技术及产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围绕高分子材料,已打通产业链上下游,产业协同优势逐步凸显,实现了从单一改性塑料到多品种化工新材料的升级,产品结构不断向产业高端和高附加值的方向延伸。
  (三)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化工新材料因客户和市场需求各异,涉及的材料种类繁多,不同产品的性能差异较大,产品的选择和加工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因此公司的业务模式是通过全球领先的技术研发平台和合理布局的全球营销网络,为各行业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定制化材料整体解决方案。
  采购模式:
  主要是通过与国内外行业领先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大力推进原材料国产化,综合运用集中采购、远期合同采购、全球采购、长约采购等多种采购模式,保障原料稳定、安全的供应。
  生产模式:
  主要为“以销定产”方式,即由客户提出产品性能和功能要求等订单需求,公司根据市场行情、原料和产品库存以及装置状况等情况,组织产品生产、检验和交付。
  销售模式:
  主要以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为导向,通过全球领先的技术研发平台和合理布局的全球营销网络,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的定制化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同时,由于定制化材料整体解决方案涉及的材料种类繁多,不同产品的性能差异较大,产品的选择和加工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因此,公司在销售产品的同时还需要对下游客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服务,这一业务特点决定了本公司以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作为全球最大的化工新材料生产和消费国,我国新材料行业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高端新材料不断突破的战略机遇期。新能源、新基建、5G通信、人工智能、VR/AR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为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但是,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明显上升、国内结构调整持续深化等带来新挑战,以及受到供需失衡导致的石化行业效益全面下滑的影响,公司绿色石化板块短期内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压力。
  报告期内,公司有效应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围绕新质生产力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一体化产业链优势,积极响应国家的“双碳”战略和贯彻落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依托全球领先的应用创新能力,为全球客户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新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市场份额的稳步提升,其中营业收入233.47亿元,同比增长14.73%。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海外本土化供应和服务能力,加快建设越南新工厂,进一步提升全球竞争力。美国金发、欧洲金发、印度金发、马来西亚金发等海外基地经营成果显著,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实现产成品销量12.09万吨,同比增长28.55%。
  (一)改性塑料板块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改性塑料“整体解决方案”及“全球化服务”竞争优势凸显,抢抓“设备更新”“汽车、家电等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机遇,多维举措抢占市场,公司的车用材料、家电材料、电子电工材料、消费电子材料等材料销量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升级了全自动化数字工厂,保障了核心客户对产品稳定性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公司改性塑料销量创历史新高,产成品销量109.30万吨,同比增长27.43%;营业收入138.87亿元,同比增长19.18%。
  1、车用材料:主要的车用材料全球销量46.1万吨,同比增长19.43%。
  经营情况:①持续深化客户战略合作,抢占新兴市场先机。公司以“材料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模式深化客户战略合作,不断创新迭代新能源车轻量化、智能化、差异化等材料解决方案。公司积极开拓东南亚、欧洲、北美市场,与全球头部车企海外总部建立协同开发、长期战略合作的伙伴关系。②持续推动产品革新,引领行业创新。公司研发的新型无卤阻燃复合材料,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降低了新能源汽车的能耗和排放,拓宽了车用材料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市场占有率。③推进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加快技术迭代。“金发科技汽车材料全球创新研发中心及产业化项目”一期顺利投产,公司通过智能自动化生产系统正引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品质,为建立“全球汽车材料创新研发中心”打下坚实基础。
  2、家电材料:主要的家电材料全球销量21.33万吨,同比增长37.61%。
  经营情况:①上下游协调联动,开发定制化产品。公司研发的定制化ABS、PP材料,提升了智能冰箱板材级别的强度与韧性,满足了客户产品轻量化的诉求。②推广高性能新材料,提升客户综合体验。公司研发的高性能抗菌新材料,成功应用于清洁器具、厨房器具等智能家电产品,响应了终端客户绿色、健康的诉求,提升了公司产品综合竞争力;公司研发的改性PLA材料,满足了家电行业产品低碳设计的需求,在家电零部件上得到批量使用;公司研发的改性聚砜材料,成功应用于家电不粘涂层,丰富了公司产品种类,满足了终端客户多样化、个性化需求。
  3、电子电工材料:主要电子电工材料全球销量17.50万吨,同比增长了38.56%。
  经营情况:①突破技术瓶颈,升级产品性能。公司研发的具有更高长期使用温度的高温PA,LCP等改性特种工程材料,满足了行业对高电流、高电压和高温升的要求,广泛应用于连接器、光伏、锂电等行业。②创新绿色产品,落实低碳战略。公司研发的化学回收PBT材料和生物基PA,PBT材料,有效降低了产品碳排放,助力客户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
  4、新能源材料:主要新能源材料全球销量3.46万吨,同比增长20.98%。
  经营情况:①动力电池产业。公司研发了动力电池专用材料及其整体解决方案,解决了动力电池PACK部分结构件以塑代钢的难题,满足了行业能量密度的高要求。②光伏产业。公司研发的创新型PC材料,通过了国际头部光伏企业的严格认证,满足了产品在高强度等方面的性能需求。③储能产业。公司研发的新型PO材料,提高了新型长时储能电池极框产品的安全性能,已在头部企业得到批量应用。
  5、消费电子材料:主要的消费电子材料全球销量4.79万吨,同比增长25.39%。
  经营情况:①紧盯行业发展趋势,坚持原创技术迭代。公司研发的透/吸波材料,解决了智能家居、MR等产品在信号传输上的问题,提升了产品设计的灵活性与自由度;公司研发的轻量化的形状记忆材料,提升了VR/AR产品的佩戴舒适度,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②响应环保要求,提供PFAS free解决方案。公司研发的PFAS free阻燃增强PC系列产品,满足了消费电子行业对性能与外观的高要求,助力客户实现产品无氟化,为终端用户的健康保驾护航。
  6、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主要环保高性能再生材料全球销量12.42万吨,同比增长22.15%。
  经营情况:①完善全覆盖回收网络,构建循环经济完整生态链。公司持续完善废旧塑料回收网络,具备处理城市、海洋、工业等多种来源、多类别的废旧塑料的回收及再利用能力,同时公司不断提升回收-前处理-再利用技术,实现了高质量的废旧塑料回收循环,构筑完整的生态循环链条。②提供全方位绿色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积极推动循环经济,与多个世界500强企业在废旧塑料回收、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低碳材料综合解决方案上展开战略合作,共同促进塑料资源高效利用;公司的环保高性能再生塑料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电工、消费电子和包装等领域,助力客户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二)绿色石化板块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绿色石化与改性塑料板块上下游一体化协同,有效落实技改技措,优化产品结构,稳步提升产能利用效率。同时,公司持续开发PP和ABS专用料,并提高专用料的销售占比,提升了绿色石化板块的产品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1、宁波金发:主要产成品实现营业收入26.27亿元,同比增长48.37%。其中,聚丙烯产品销量36.78万吨。
  经营情况:①开发差异化产品,优化产品结构。公司研发了近20个牌号的均聚和共聚PP产品,打造了完整的均聚和抗冲共聚PP牌号专用料,实现了各熔指和冲击强度组合全覆盖的聚丙烯产品,产品成功应用于BOPP膜、汽车和家电零部件等领域。②发力氢能领域,打造业绩增长点。公司氢气及相关产品实现销售量近8000吨,同比增长570%,成为公司利润新的增长点。③突破关键技术,打破进口依赖。公司研发的医疗级与光学级COC材料,关键生产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产品性能优异。④稳步推进聚丙烯装置运行,加强上下游一体化协同。公司稳步推进聚丙烯装置“安稳长满优”运行,生产负荷显著提升,单位产品成本明显降低,上下游一体化协同优势逐步凸显。
  2、辽宁金发:主要产成品实现营业收入25.41亿元。其中,ABS产品销量17.32万吨。
  经营情况:①聚焦提质增效,提升装置运行水平。公司完成了首期技改技措项目,各装置能耗、单耗同比下降,副产物得到有效利用,单位加工费用大幅降低。②提升专用料产销比例,积极开拓高端市场。公司以“差异化”为市场策略,专用产品占比持续提高,电镀材料、冰箱板材等市场领域逐步打开。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海外销量和境外客户数量均有增长。③优化管理,提升效率。公司通过优化组织架构,实施精细化考核管理,提升了内部运营效率,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
  (三)新材料板块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应用领域持续拓展,产能布局成效卓著,市场份额快速提升,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新材料板块实现产成品销量9.78万吨,同比增长27.01%。
  1、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主要产品销售7.42万吨,同比增长17.85%。
  经营情况:①开发新产品、拓展新应用。公司研发的生物基PBT、高白度高强度PBS、全生物基生物降解膜袋专用料等多种新产品,丰富了公司功能性聚酯的产品种类,拓宽了生物塑料在中高端工业领域的应用范围,满足了市场多元化需求,提升了公司在全行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②建设合成生物技术研发平台,助力产业链延伸。公司加快布局生物基单体及生物基材料技术研究,着力打造合成生物技术研发能力,稳步推进生物基单体产业化建设及生物基聚酯产业化建设,加速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协同发展。公司“基于分子链软硬段精准调控的可降解共聚酯制备关键技术及农膜应用”项目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特种工程塑料:主要产品销量0.92万吨,同比增长12.79%。
  经营情况:①紧跟行业趋势,拓展应用场景。公司研发的新规格耐高温半芳香聚酰胺,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高温下的电气安全问题,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研发的超高强度、超高模量碳纤维增强半芳香聚酰胺,应用于无人机和人形机器人结构件;公司研发的新型LCP及其复合材料,应用于高速连接器、高转速散热风扇等核心部件,助力AI-PC、AI-Server和大数据处理设备高速稳定运行。②追踪前沿技术,提升应用转化。公司研发的无卤阻燃半芳香聚酰胺,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快充的安全问题,通过了行业头部客户的材料认证;公司研发的纤维级LCP树脂在高强度纤维应用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多家世界知名企业国内独家供应商。③积极扩充产能,满足市场需求。年产0.6万吨PPSU/PES合成树脂装置于2024年6月试车成功。公司年产1.5万吨LCP合成树脂项目按进度建设中,计划于2024年第四季度逐步投产。
  3、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主要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82亿元,同比增长42.11%。
  经营情况:公司研发的无卤阻燃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解决了新能源汽车电池短路或过热等紧急情况下的安全问题,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盖板,通过了行业头部客户的材料认证。公司研发的连续碳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连续高强玻璃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解决了产品良外观、长期耐候、耐热等技术难题,在低空飞行器、光伏、冷链物流车等多个行业应用上实现了高速增长。
  (四)医疗健康板块
  报告期内,主要受防护口罩产品需求下滑的影响,公司医疗健康板块营收未达预期,但公司围绕“上下游一体化”战略发展方向,依托上游合成优势及主业高分子材料改性优势,多举措降低经营成本。
  医疗健康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医疗健康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64亿元,同比下滑34.13%。
  经营情况:①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公司产品新进入100家海外工业防护用品渠道商,丁腈手套销量13.6亿只,同比增长267%,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②技术驱动创新,开发差异化产品。公司研发的超柔软丁腈手套、超薄丁腈手套、高等级防化手套等创新产品,为行业提供了新的防护解决方案。

  三、风险因素
  1、宏观经济风险
  化工新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军工的众多领域中,成为我国化工体系中市场需求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国际环境愈发复杂多变,地缘政治、国内政策调整等使得我国经济呈现一定的波动性,经济波动将会对公司产品下游需求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①在战略布局方面,公司将继续提升四大板块的经营质量,并加快海外基地建设和加强海外人才布局;②在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将依托领先的技术创新平台、全球一体化的营销平台以及供应链平台,坚持差异化的产品策略,持续研发新产品、优化产能结构,为客户提供更高性价比的材料解决方案,不断提升市场占有率;③在运营管理方面,公司将加强运营能力提升,通过全球化经营管理推动降本增效,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
  2、原料价格及供应风险
  原材料的价格受到上游供需平衡、大宗原材料价格等影响而呈现波动性,且原材料供应保障、品质稳定性等,都将会给公司的短期盈利和生产保障带来压力。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①与上游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强对原材料的采购管理,大力推进原材料本土化;②合理规划原材料的库存储备,保障原料稳定、安全的供应;③综合运用集中采购、战略采购等多种采购模式,并结合公司绿色石化上下游一体化协同优势,研发出高附加值品种、特殊品种的聚丙烯、ABS等产品,平抑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④持续提升工艺制造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有效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所带来的经营风险。
  3、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风险
  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是化工企业安身立命之本和可持续发展之基,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其生产过程中面临的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领域要求的不断提高,给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带来的挑战性进一步增大。公司产品包含石化产品、改性塑料、新材料和医疗健康防护用品等,由于其行业特性,均可能存在安全和环保风险。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当、操作失误或设备故障等问题,可能出现安全生产事故,将对公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在环境治理、环保设备及技术投入上预计会有所增加,这也会给经营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①践行“安全是生存之本”企业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不懈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②执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以“精益制造、预防污染、安全健康、持续发展”的综合方针为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安全环保工作,落实安全环保主体责任,严抓“三违”管理,加大安全环保设施投入,持续提升“三废”处理能力,加强设备日常运维管理;③强化能源管控力度,持续提升清洁生产水平,积极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4、汇率风险
  公司近年来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外汇管理政策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市场利率、汇率的波动,使公司在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上面临不确定性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①实时关注汇率变动情况,主动采用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的外汇避险工具,有效规避和防范汇率风险;②在签署外贸合同时,优先选用有利计价货币,增加跨境人民币使用,并附加“货币保值”、“汇兑风险共担”等风控条款,有效降低汇兑损失;③运用远期结售汇等工具有计划开展外汇套期保值业务,最大程度防范汇率波动风险。
  5、数字化建设风险
  伴随科技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已趋成熟。依托数字化转型赋能企业发展,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是助力企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化建设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并且数字化转型带来了生产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要求企业建立全新的组织架构和经营体系,这会和企业原本的生产经营模式相冲突,从而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采取合适的转型策略,密切关注数字技术的革新变化,结合自身的发展目标进行系统性规划,将数字化战略融入至企业生产运营的各个环节,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效能,稳定内部运营环境,激发企业发展潜能。
  6、人才短缺风险
  随着公司国际化布局的加速,经营规模的逐步扩大,对公司业务管理和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相关领域关键人才的招聘和培养管理不能与公司相关业务同步发展。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基于各板块的业务发展需求,持续优化公司人员结构,提升高潜人员占比,关注核心人才储备,升级人才培养体系及人才培养机制,深入推进重要岗位人才梯队建设,以支撑公司战略和业务发展。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凝聚人才的企业文化
  公司以“蛋糕理论”构建价值共享体系。公司通过股票期权、员工持股计划和限制性股票等组合激励工具,吸引并凝聚大批优秀人才;公司坚持并持续优化“以业绩为导向”的岗位目标责任制,有效激活干部,激发干劲。
  (二)立体驱动的研发体系
  公司秉承“自主创新、技术领先、产品卓越”的研发理念,打造“13551”研发体系(1个中央研究院、3个国际研发中心、5个分技术中心、5个化工新材料孵化基地和1个国家产业创新中心),行业研究、技术研究、产品研究三轮驱动的研发平台建设成果显著。
  (三)全球协同的营销网络
  公司以客户需求为核心、以客户满意为目标打造全球协同的服务网络,逐步形成区域、大客户、行业三位一体的营销体系。
  (四)全球化的供应链平台
  公司致力打造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与上游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原材料供应质量、交期、价格综合优势明显,实现了全球产供销一体化协同。
  (五)优质的产品与服务
  公司积极践行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高度关注质量保障,秉承“标准立企、质量强企、客户至上”的质量理念,在卓越绩效模式框架基础上,将ISO9001、IATF16949、ISO14001、ISO45001、IECQQC080000、ISO/IEC17025、ISO50001、ISO10012等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助力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
  (六)卓著的行业影响力
  公司在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61/SC9/WG27、ISO/TC330等多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担任重要角色。公司牵头和参与起草发布的国际标准11项,主持和参与制定、修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200余项。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