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

  • 产品类型:

    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

  • 产品名称:

    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 、 投资银行业务 、 自营业务 、 资产管理业务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证券资产管理,融资融券,证券投资基金代销,代销金融产品,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股票期权做市。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31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3-06-30 2022-12-31 2021-12-31
融资融券:融资融券余额(元) 12.10亿 - - - -
新三板:新三板持续督导挂牌公司家数(家) - 125.00 124.00 134.00 148.00
经营机构:营业部数量:内蒙古自治区(个) - 1.00 - 1.00 1.00
经营机构:营业部数量:上海市(个) - 3.00 - 3.00 3.00
经营机构:营业部数量:北京市(个) - 4.00 - 4.00 5.00
经营机构:营业部数量:四川省(个) - 4.00 - 4.00 5.00
经营机构:营业部数量:宁夏回族自治区(个) - 1.00 - 1.00 1.00
经营机构:营业部数量:山东省(个) - 1.00 - 1.00 1.00
经营机构:营业部数量:山西省(个) - 2.00 - 2.00 2.00
经营机构:营业部数量:广东省(个) - 1.00 - 1.00 2.00
经营机构:营业部数量:江苏省(个) - 1.00 - 1.00 3.00
经营机构:营业部数量:河北省(个) - 1.00 - 1.00 1.00
经营机构:营业部数量:河南省(个) - 1.00 - 2.00 2.00
经营机构:营业部数量:浙江省(个) - 6.00 - 6.00 7.00
经营机构:营业部数量:湖北省(个) - 1.00 - 1.00 1.00
经营机构:营业部数量:湖南省(个) - 2.00 - 2.00 2.00
经营机构:营业部数量:福建省(个) - 1.00 - 1.00 1.00
经营机构:营业部数量:重庆市(个) - 41.00 - 41.00 42.00
经营机构:营业部数量:安徽省(个) - - - 1.00 1.00
经营机构:营业部数量:云南省(个) - - - - 2.00
经营机构:营业部数量:陕西省(个) - - - - 1.00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情况说明  2024年上半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地缘政治冲突、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频发,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推动经济稳定运行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外需回暖、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2024年上半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1.7万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快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同期表现。  2024年上半年,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全面深入推进,《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情况说明
  2024年上半年,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地缘政治冲突、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频发,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推动经济稳定运行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我国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外需回暖、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2024年上半年,我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1.7万亿元,同比增长5.0%,增速快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同期表现。
  2024年上半年,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全面深入推进,《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及中国证监会《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正式发布实施,强调要坚守资本市场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为重点,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大局。证券行业积极贯彻落实监管要求,持续聚焦主责主业,以服务实体经济、重大战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宗旨,努力将资本市场的功能守正务实地落实到服务实体经济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中。
  (二)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证券及期货经纪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
  公司经纪业务主要为接受客户委托,按其要求代理买卖证券并收取佣金。此外还包括金融产品销售、融资融券、股票质押、约定购回、股票期权、机构经纪、投资顾问、期货IB等业务。公司经纪业务以合规风控为前提,强调做深做实传统业务、坚持财富管理转型、不断提升员工业务创新能力,在系统建设、综合业务平台搭建、产品货架、渠道建设、资产规模、智能投顾、数字金融、网点优化、服务实体经济、投资者教育与保护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发展。
  公司投资银行业务主要为客户提供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以及财务顾问等服务。公司投行业务延续精品投行发展模式,整体实力较强,业务较为均衡。
  公司自营业务主要以自有资金及合法筹措的资金在资本市场进行主动性投资和量化投资等,投资品种主要包括权益类资产、固定收益类资产以及衍生品等。公司自营业务多年来坚持“稳中求进”的经营原则,以风险收益比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通过多元化交易策略和交易技术降低投资风险并增厚组合收益。同时,积极践行业务创新和数字化建设,以促进自营业务高质量发展。
  公司资产管理业务是指公司作为资产管理人,接受客户财产委托,为客户提供投资管理服务。公司可为单个客户提供单一资产管理业务,为多个客户提供集合资产管理业务,为客户办理特定目的的专项资产管理业务,以及为外部资产管理机构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提供投资顾问服务。按投向分,目前公司资产管理产品的种类涵盖债券、权益、混合、量化、现金管理、股票质押式回购、资产证券化等品种。
  公司亦有新三板业务、场外市场业务等,并通过子公司开展私募股权、直接股权投资、另类投资、跨境及海外融资等业务。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1亿元,同比减少19.09%;净利润3.36亿元,同比减少26.9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0亿元,同比减少26.33%。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795.93亿元,净资产255.29亿元,母公司净资本168.47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33%,每股收益0.05元。
  (一)证券经纪业务
  2024年上半年,上证指数较上年末下跌0.25%,深证成指较上年末下跌7.09%,创业板指较去年末下跌10.99%,二级市场股基成交额115.20万亿元,同比下降7.62%。受到上半年A股市场震荡下行的影响,交易活跃度降低,证券行业经纪业务受到一定的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经纪业务聚焦财富管理转型,积极挖掘业务潜力。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证券分支机构109家,客户总数172.55万户,同比增长2.51%;上半年集中组织销售金融产品607只,销售规模56.14亿,券结日均保有规模较去年同期增加48.81%;两融客户累计净开户同比增长70.60%;组织召开第一届私募大赛圆满落幕,参赛私募产品超2,700只。公司成立分支机构运营标准化改革攻坚工作小组和经纪业务客户体验提升改革攻坚工作小组,不断提高协同服务质效及客户服务水平;公司投教基地在中国证监会“2023-2024年度全国证券期货投资教育基地考核”中再次获评“优秀”,成为全国连续5届获评优秀的8家券商之一。
  下半年,公司经纪业务将继续以客户为中心,打造经纪业务客户服务体系,引增量、挖存量,切实做大客户基数和资产规模。多维联动,推动私募综合业务发展;践行金融使命,促进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财富管理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打造“一个平台,两个阵地”的数字化战略。推动分支机构运营标准化落地见效,深化客户体验提升改革工作,持续打造投资者教育品牌。
  (二)投资银行业务
  2024年上半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称新“国九条”),是资本市场继2004年、2014年两个“国九条”之后,国务院再次出台的资本市场指导性文件,明确了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等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2024年上半年,A股市场共完成121家股权类项目(含可转债、可交债),较去年同期下降70.05%,募集资金总额为1,353.85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8.28%。其中首发类项目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43家,同比下降76.63%,首发共募集资金302.72亿元,同比下降86.16%。2024年上半年,券商主承销共完成债权类项目(公司债、企业债及非政策性金融债)6,817只,同比上升4.80%,募集资金33,257.38亿元,同比上升2.46%;其中,城投债发行金额为9,049.39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701.38亿元,同比下降22.99%;重庆地区的城投债上半年发行339.51亿元,同比下降17.84%。
  报告期内,公司投行业务紧跟新“国九条”等监管政策形势,重点聚焦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深耕重庆本地,紧抓北交所和国资国企改革机遇,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中心,积极做好重点客户维护以及新业务开拓工作,深挖企业主营业务相关或带有科技属性的并购重组,持续夯实业务基础,发挥公司并购重组业务特色。公司持续深挖现有债券发行人融资需求,稳定推进债券“借新还旧”业务,并进一步开拓乡村振兴债、科技创新债等专项债券品种业务,同时积极利用重庆化债机会,加深对市级平台及各区县级平台的对接和服务。报告期内,公司推动完成部分标杆项目,担任主承销商发行“重庆渝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15亿元,债券期限30年期,是地方国有企业全国首单30年期债券,也是交易所市场全国首单30年期公司债券,实现了债券期限的重大突破,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带动作用;担任主承销商发行成都香城城市发展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规模6.8亿元,票面利率创西南地区有史以来同评级同期限票面利率新低。
  下半年,公司投行将继续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培育各个板块的优质企业和储备优质项目,在股权融资、并购重组、债券融资三大类业务上精准发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三)资产管理业务
  2024年上半年,券商私募资管产品存量规模整体平稳增长。截至2024年6月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管产品规模合计12.72万亿元(不含社保基金、企业年金),较2023年末增长约0.32万亿元,其中,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资管产品规模合计约5.8万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约0.49万亿元。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平均管理私募资管业务规模约604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约51亿元,管理规模中位数约237亿元(以上数据来源于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
  报告期内,公司资管着力推进深化改革进程,逐步建立特色化产品体系,持续推动管理规模增长。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资管(本部)存续资产管理计划44只,其中,集合资管计划17只,单一资管计划25只,专项资管计划2只,合计管理份额规模127.09亿。公司坚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与本地银行合作推出投资成渝地区标准化债券产品,持续推进与重庆本地企业合作的CMBS、ABS等项目,部分项目预计年内落地。权益投资业务稳健运行,固收投资业务稳中求进,固收管理规模较年初增加近40%,添利、涌泉、安兴等系列产品业绩表现良好。以个性化定制产品为抓手,开发机构客户及高净值客户,上半年成功落地安兴26号等多只定制化产品。此外,公司紧跟行业趋势,持续完善FOF产品线,覆盖了权益、市场中性、固收和现金类等多个领域。
  下半年,公司资管业务将继续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等重大战略,发挥地域优势和专业优势,服务成渝实体经济,持续完善资管营销体系,继续优化风险监控体系,重点推进数字化转型。
  (四)证券自营业务
  2024年上半年,在国内经济延续弱复苏、全球进入大选年、地缘冲突频发的宏观背景下,资本市场表现不一。权益市场方面,全球主要股指表现强势,标普500指数上涨14.48%,纳斯达克指数上涨18.13%,日经225指数上涨18.29%,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5.57%,恒生指数触底反弹,但A股主要宽基指数表现较弱,整体走势较为波折。债券市场方面,受中美利差、经济弱复苏等因素影响,叠加“资产荒”定价逻辑,推动了债券市场整体震荡走牛。一季度市场对于经济增长预期较为悲观,加上年初降准降息落地、资金面宽松等因素,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行至2.26%低点。二季度经济数据有所走弱,10年期国债收益率再度向下运行突破前期低点至2.23%。
  报告期内,公司自营业务坚持稳健经营原则,持续提升投研能力。量化投资业务方面,坚持践行“多资产、多策略”的大类资产配置投资思路,综合运用股票、债券、基金、期货以及其他场内外衍生品优化投资组合,实现品种和区域的多元动态配置,取得稳定的投资回报。固定收益投资业务方面,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及市场走势,积极把握投资机会,实现了稳定的投资收益。股票方向性投资业务方面,坚持稳健防风险的投资思路,通过宏观择时策略准确识别关键节点,并根据市场环境变化,适时调整优化投资组合,降低组合波动。
  下半年,公司自营业务将继续聚焦稳健经营的原则,积极提升宏观经济和市场交易逻辑的前瞻性研判能力,不断丰富投资的品种、区域和策略,依靠资产的全面性、区域的多元性、策略的多样性,为公司创造稳定和可持续的收益。
  (五)子公司经营业务
  2024年上半年,西证股权着力提升内部管理效能,推进数字化转型,全力提高业务发展质量。深入挖掘投资机会,围绕成渝地区优势产业拓展项目。推动设立专项基金、并购基金、特色产业基金等新基金。持续围绕在管基金针对性加强投研能力建设,紧抓被投企业再融资机遇推动项目逐步合理退出。
  西证创新坚守“产业研究驱动价值投资”核心策略,深度研判产业发展特点,聚焦半导体、新能源领域高质量地完成系列投资。与产业合作伙伴探讨项目孵化及转化机会,持续跟踪合成生物学、新能源车自动化和智能化等细分领域的孵化、并购整合投资机会。同时,发挥协同效应为被投企业赋能,提升其持续发展能力,切实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截至报告期末,西证创新存续投资规模21.68亿元。
  西南期货多措并举,积极应对交易所手续费减收政策调整带来的重大影响。扎实推进机构化转型,机构客户核心指标稳步增长,加快推动分支机构转型发展。聚焦主业充分发挥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三农”,在全国范围开展了56个场外衍生品项目(“保险+期货”37个,商业项目19个),涉及生猪、玉米、尿素等8个品种,覆盖重庆、贵州、山东等地区的数十个县市,累计实现业务规模约17.5亿元,同比增长94%,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和效能再上台阶。
  西证国际投资结合市场情况和自身实际,积极推动西证国际证券股权转让,于2024年6月21日与买方签订协议,拟以合计89,662,745港元向买方转让其持有的西证国际证券2,713,469,233股股份及本金总额为5.80亿港元的永续证券。
  (六)其他业务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与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有限责任公司签署《关于建立三四板对接合作机制备忘录》,参与重庆股份转让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专精特新”专板专属服务发布会,并协同调研多家本地小微企业,强化成渝双城经济圈中小企业孵化培育方面的业务合作。积极申请北交所做市业务资格,从业务定位、组织架构、人员配置、制度建设、技术系统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开展大量充分的准备工作,顺利通过北交所检查组现场验收,已向证监会正式申报并获受理。
  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充分发挥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功能性,持续提升系统性能,优化金融工程方法,做实做细对冲交易管理,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经营质效。上半年对客发行收益凭证产品规模约13.50亿元,为多家实体企业提供产品定制服务,服务各类客户约7,000户;对客发行场外期权规模约1.40亿元,已与136家券商、私募等专业机构投资者签署SAC协议;深交所报价回购业务存续规模约4.24亿元,上半年新开通业务权限客户约7,000户。票据业务稳步运营,优化调整运营模式,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增加交易的灵活性。交易对手及资金进一步增加,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日均持仓约12.43亿元,业务创利同比提升约56.76%。
  公司研究业务推动“对外服务”+“对内赋能”常态化运行,建立并完善对财富客户、产业客户和机构客户的研究服务体系,对外持续打造西南研究品牌,对内推动常态化交流机制,积极融入公司大财富和大产业条线,提升重庆上市公司覆盖率,积极为地方政府、产业客户提供咨询服务,深挖研究业务的综合价值。报告期内,成功举办“西南证券资本市场交流会”,获得业内关注和肯定。

  三、风险因素
  1.全面风险管理概况
  公司秉承“稳健”经营风险管理文化理念,以“全覆盖、可监测、能计量、有分析、能应对”为核心目标,重点围绕制度体系、组织架构、技术系统、风险指标、人才队伍、应对机制六个方面,不断深化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确保公司风险整体可测、可控、可承受。
  (1)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公司建立了以《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为核心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包括纲领性的风险管理制度、各类型风险管理制度、工具和方法类风险管理制度以及业务层面风险管理制度,定期通过评估、稽核、检查和考核等手段保证风险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
  一是纲领性的风险管理制度。主要根据外部规定并结合公司管理实际情况,制定了《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风险管理制度》,明确了公司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风险管理政策和机制、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系统和数据等要求,对公司风险管理作了纲领性规定。
  二是各类型风险管理制度。主要根据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类别,制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办法,明确了各类风险的管理原则、管理流程及措施,以此作为公司把控整体风险的重要抓手。
  三是工具和方法类风险管理制度。公司制定了净资本及流动性风控指标管理、业务授权管理、压力测试、内部评级管理、金融工具估值减值等工具和方法类的风险管理制度,为业务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确保公司风险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四是业务层面风险管理制度。公司制定了经纪、投行、自营、资管等业务风险管理办法和风险管理流程,具体规定各项业务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应对、报告等工作流程,以规范各项业务开展风险管理工作开展。
  (2)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依照全面风险管理规范并结合实际情况,公司以分层架构、集中管理模式对整体风险进行管控,风险管理组织包括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首席风险官,风控、合规、审计等内控部门,业务部门等四个层级(见图)。各层级之间相互衔接,有效制衡。
  第一层:公司董事会及下设风险控制委员会负责督促、检查、评价公司风险管理工作,审议公司定期风险评估报告、重大风险事件评估报告和重大风险控制解决方案等董事会授权履行的风险管理职责。公司监事会负责监督检查董事会和经理层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履职尽责情况并督促整改。
  第二层:公司经理层负责经营管理中各项风险管理工作的落实,设首席风险官负责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首席风险官有权参加或列席与其履行职责相关的会议、调阅相关文件资料,获取必要信息。
  第三层:公司设置独立的风险控制部门,在首席风险官领导下贯彻落实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监测、评估、报告公司整体风险水平,并为业务决策提供风险管理建议,协助、指导和检查各部门、分支机构的风险管理工作。其它内控部门分别承担职责范围内的风险管理责任。
  第四层:公司各部门及分支机构根据职责范围设置风控岗,协助负责人履行风险管理职责。各部门及分支机构负责人全面了解并在决策中充分考虑与业务相关的各类风险,及时识别、评估、应对、报告相关风险,并承担风险管理有效性的直接责任。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全覆盖、可穿透”理念,在不断深化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基础上,结合母子公司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现状,从风险管理制度、系统、指标、考核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母子公司管理一体化管理能力建设,保障公司持续稳健发展;同时,公司围绕《证券公司全面风险管理规范》不断加强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根据监管要求和业务发展需要,修订完善了《风险与合规管理委员会议事规则》《操作风险管理办法》《投资银行类业务风险管理办法》等8项风险管理制度流程,保障了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与监管要求、业务发展相一致。
  2.各类风险及其应对措施
  报告期内,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洗钱风险、信息技术风险、合规风险等,风险状况及其应对措施如下:
  (1)流动性风险
  公司面临的流动性风险是指公司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偿付到期债务、履行其他支付义务和满足正常业务开展的资金需求的风险。
  为有效控制流动性风险,公司持续强化流动性风险的识别、计量、监测和应对机制,提升公司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具体措施包括:设立专人专岗对净资本、流动性等风控指标进行逐日监控;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针对性改进和提升公司流动性风险抗压能力;多维度拓宽负债融资渠道和额度,建立法人透支机制,持续提升公司的应急融资能力;加强资产负债期限匹配管理,均衡债务到期分布,建立充足的流动性资产储备,提高融资的多元化和稳定程度;制定流动性应急管理计划,以确保公司流动性危机应对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报告期内,市场流动性环境相对宽松,公司流动性维持良好状态,未发生重大流动性风险事件。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性覆盖率(LCR)和净稳定资金率(NSFR)分别为304.55%和186.79%,均符合监管要求。
  (2)市场风险
  公司面临的市场风险是指所持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因市场价格不利变动而使公司发生损失的风险,包括股票、基金及衍生品等权益类证券价格风险、利率风险以及汇率风险等。
  为有效控制市场风险,公司董事会确定市场风险容忍度和重大风险限额,公司经理层在董事会授权范围内确定各业务市场风险限额,并以授权的形式分解至业务部门、分支机构及子公司监督执行。公司定期结合市场和自身业务开展情况对风险限额进行调整,确保业务市场风险整体可控、可承受。公司风险指标限额主要包括:业务规模、风险价值(VaR)、基点价值、希腊字母值、净敞口、投资集中度等,能够对整体市场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公司定期开展市场风险压力测试和敏感性分析,准确评估压力情景下的可能损失,压力测试结果为业务决策提供依据。公司还通过投资库管理、盯市监测、风险对冲等措施对市场风险进行管理。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市场特点和业务实际动态调整市场风险限额,确保市场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截至2024年6月30日,针对投资组合进行股票价格敏感性分析和利率敏感性分析。
  (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在融资方、交易对手或公司持有证券的发行人无法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下给公司造成损失的风险,以及公司持有证券的发行人在信用状况发生恶化情况下给公司造成损失的风险。公司面临的信用风险主要包括:融资融券、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以及股票质押回购等融资类业务信用风险,债券类投资交易信用违约风险,场外衍生品交易对手违约风险,针对代理客户买卖证券及期货结算资金不足风险。
  为有效控制融资类业务信用风险,公司通过对客户进行风险教育、尽职调查、征信、授信、逐日盯市、客户风险提示、强制平仓、司法追索,建立担保物范围及折算率、保证金比例、履约担保比例的标准,对质押融资业务规模和集中度进行限额管理,对质押标的和客户信用风险进行监测等措施进行管理。为有效控制债券投资信用风险,通过对投资集中度限额管理、债项内部评级、债券风险监测、交易授信管理、控制信用风险敞口等措施管理信用风险;为有效控制场外衍生品业务交易对手信用风险,对交易对手进行尽职调查、信用评级和交易规模授信管理,并采取盯市监测、担保物管理、追保措施、处置担保品等措施管理信用风险;为有效控制代理客户买卖证券及期货结算信用风险,以保证金结算方式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风险排查评估、压力测试、内部评级、风险信息监测等措施,持续识别潜在信用风险隐患,采取多维度、多策略管控债券投资交易、融资类业务以及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确保信用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有效控制融资类业务信用风险,融资融券业务整体维持担保比例为340.71%,约定购回业务整体履约保障比例为249.13%,股票质押回购业务整体履约保障比例为227.51%;同时,公司严格控制自营债券信用风险,自营投资债券主要以利率债和高等级信用债为主,其中利率债及AAA级信用债持仓占比为87.86%。
  (4)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信息技术系统,以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具体包括内部欺诈,外部欺诈,就业制度和工作场所安全,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实物资产损坏,营业中断和信息技术系统瘫痪,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等操作风险。
  为有效控制操作风险,公司制定了操作风险管理办法,建立了操作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将公司各业务条线、各操作环节的风险情况进行梳理,不断完善内控流程,强化对操作风险的主动识别、评估和报告;通过综合应用操作风险管理三大工具,对日常运营中的操作风险进行管控,及时收集和分析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相关数据,提高操作风险管理效率;持续完善公司新业务、新产品及子公司的操作风险评估和控制,制定应急处置预案;不断优化操作风险管理系统,通过规范化、电子化、一体化的操作风险管理平台,对操作风险进行全面管理;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操作风险管理培训,树立员工操作风险管理理念,增强员工风险防范意识,持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操作风险整体可控,未发生重大操作风险事件。
  (5)声誉风险
  声誉风险是指由于公司行为或外部事件、工作人员违反廉洁规定、职业道德、业务规范、行规行约等相关行为,导致投资者、发行人、监管机构、自律组织、社会公众、媒体等对公司形成负面评价,从而损害公司品牌价值,不利公司正常经营,甚至影响到市场稳定和社会稳定的风险。
  为有效控制声誉风险,公司建立了声誉风险管理机制,规范了声誉风险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应对和报告等环节具体管控方法,制定了声誉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持续识别、监测、评估、报告公司声誉风险事项;通过宣导、培训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声誉风险意识,积极防范声誉风险和应对可能的声誉事件;专门设立声誉风险管理岗和媒体宣传岗,负责公司声誉风险管理、声誉风险监测以及对外媒体管理工作,防范声誉风险升级扩散,最大程度降低声誉损失和负面影响;建设声誉风险管理系统,主动监测识别公司及关联方舆情,对声誉事件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提高声誉风险管理效率;定期组织开展声誉风险管理考核,将考核结果应用于年度综合考核和人事管理体系,防范工作人员引发声誉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强化网络舆情相关声誉风险管理,成立舆情和声誉风险管理工作专班,制订舆情和声誉高发易发敏感事项清单,积极推动从事前防范声誉风险。截至2024年6月30日,未发生重大声誉风险事件。
  (6)洗钱风险
  洗钱风险是指公司在业务开展和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被洗钱和恐怖融资等违法犯罪活动利用而面临的合规风险、声誉风险、法律风险以及客户流失、业务损失等财务损失的风险。
  为有效控制洗钱风险,公司将洗钱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制定公司整体洗钱风险管理的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明确洗钱风险管理的组织架构和工作职责,成立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洗钱风险管理,确保洗钱风险整体可控。通过制定并有效执行客户尽职调查、客户洗钱和恐怖融资风险等级管理、可疑交易监测报告、名单监控、风险评估、信息保密、审计检查、考核奖惩等洗钱风险管理相关制度流程,建设反洗钱信息技术系统,相关部门及分支机构设置专、兼职反洗钱岗,保障了公司反洗钱工作有效落实开展。不断开展受众广泛的宣传与培训,提升公司各个层级员工的反洗钱工作意识和履职能力,加强社会公众的风险防范意识。
  报告期内,公司洗钱风险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未发生洗钱风险事件。
  (7)信息技术风险
  信息技术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各种内、外部原因造成公司信息技术系统和通信系统无法提供正常服务,影响公司正常业务办理,进而影响公司的声誉和服务质量,甚至会带来经济损失和法律纠纷的风险。
  为有效控制信息技术风险,公司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加大对信息安全、云计算应用、基础设施新增和更新等方面的投入;加强同城灾备和异地灾备系统建设,持续完善各类系统应急预案,加强系统运行监控,定期完成信息系统的运行评估和应急演练工作;
  优化网络结构,加强网络运行监控,定期做好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工作,及时更新防病毒软件;根据业务发展持续修订完善《业务连续性管理办法》等信息技术管理相关制度流程,提高公司应对重要业务中断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信息技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未发生重大信息技术风险事件。
  (8)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是指因证券公司或其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或执业行为违反法律、法规或准则,从而使证券公司受到法律制裁、被采取监管措施、遭受财产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为有效控制合规风险,公司通过建立切实可行的合规管理体系,实现对合规风险的有效识别、评估和管理,形成合规考核、培训、检查、问责等长效机制,为公司各项业务依法合规经营提供有效支持和监督。主要措施包括:公司建立了董事会及监事会、经理层及合规总监、合规部门及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及各层级子公司四级合规管理组织体系;严格遵守外部法律规定和监管要求,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员工执业行为和隔离墙管理等各项合规管理工作;公司推崇全员合规、合规从管理层做起、合规创造价值、合规是公司生存基础的理念,倡导和推进合规文化建设,培育全体工作人员的合规意识,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合规管理人员职业荣誉感和专业化、职业化水平;通过事前合规审查、事中合规监测、事后合规检查等流程,防范重大合规风险发生。
  报告期内,合规管理工作有序开展,未发生重大合规风险事件。
  3.风险控制指标动态监控和补足机制建设情况
  公司建立并执行风险控制指标的动态监控机制,根据监管标准及创新业务的开展情况,持续升级和优化净资本系统,每日计算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按照预先设定的阀值和监控标准对风控指标进行自动预警。同时,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风险控制指标数据和达标情况,发生风控指标不利变动及超预警、超限情况及时向当地证监局报告基本情况、问题成因、解决措施等。此外,公司制订了《风险控制指标监控系统管理办法》,对净资本等风控指标的计算规则、方法和流程予以明确,通过建立净资本与风险控制指标监控系统,实施净资本与风险控制指标的动态监控和自动预警机制,实现动态监控。
  公司制订了《资本补充管理办法》,完善了净资本补足机制。净资本补足途径包括但不限于限制资本占用程度高的业务发展,采用风险缓释措施,制定资本工具的类型、发行规模、发行市场、投资者群体、定价机制以及相关政策问题的解决方案等;已发行资本工具附有减记或转股条款的,根据约定或监管规定进行减记或转股;调整资本补充期间分红政策,根据需要暂缓、推迟或免除向股东分红。确保各项风险控制指标持续符合监管标准,提高公司吸收损失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净资本和流动性等各项风险控制指标均持续符合监管要求。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持续的改革创新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公司以深化国企改革和证券行业文化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改革创新发展,深入开展高质量发展提升行动、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提效增能行动等专项计划,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健全经营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强化合规风控建设,夯实内控成果。同时,公司努力开展业务能力建设,深入推进业务模式创新,着重建设大产业客户服务体系和大财富客户服务体系,并把握市场机遇,创造了多个标杆性项目,有效促进了公司品牌和声誉的提升,为公司持续开拓市场、服务客户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二)拥有全牌照业务资格且综合业务平台逐步发力,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
  公司拥有经纪业务、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四大事业部,全资拥有西证股权、西证创新、西南期货、西证国际投资等子公司,参股银华基金和重庆股权服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控股西证国际证券,并拥有中小企业融资、金融创新等业务部门,形成了全牌照经营格局,能够为境内外客户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同时,公司综合业务平台逐步发挥效用,各业务条线间、总部与基层、母公司与子公司的业务协同效率不断提高,能够较好地满足客户多层次金融需求,并促进公司经营效益的不断提升。
  (三)精细化管理卓有成效,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公司持续优化完善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机制,通过提高财务管理智能化水平,强化预算和考核管理,成本管理水平显著提升,降本增效成果持续显现,为公司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益,增强发展后劲提供了重要支撑。
  (四)股东的长期支持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为公司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公司主要股东长期关心和支持公司发展。公司形成了以“三会一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为基础,各司其职、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了公司长期保持市场化运行机制,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充足动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