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2024年上半年,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中航机载基本完成各项经营目标任务。 1.防务航空产业完成任务。一是保质保量完成各项防务产品交付任务。中航机载各子公司基本完成防务产品生产任务,持续保障产品订货供给。二是航空装备科研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持续开展生产条件建设,不断提升产品交付质量和进度,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体系,稳定、高质、柔性的生产体系基本形成。三是经营计划管控扎实推进,满足客户交付需求;加强质量管理顶层策划,启动全面质量提升工程,实物质量稳中有升;信息化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供应链管理能力持续增强,条件建设工作有序实施。 2...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2024年上半年,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中航机载基本完成各项经营目标任务。
1.防务航空产业完成任务。一是保质保量完成各项防务产品交付任务。中航机载各子公司基本完成防务产品生产任务,持续保障产品订货供给。二是航空装备科研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持续开展生产条件建设,不断提升产品交付质量和进度,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体系,稳定、高质、柔性的生产体系基本形成。三是经营计划管控扎实推进,满足客户交付需求;加强质量管理顶层策划,启动全面质量提升工程,实物质量稳中有升;信息化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供应链管理能力持续增强,条件建设工作有序实施。
2.民用航空产业战略布局稳步推进。一是深入开展民机研发体系和维修体系建设,打牢民机业务基础。二是围绕国家大飞机项目的实施,中航机载制定民机高质量发展方案。部分产品完成CTSOA取证、STC适航取证,多型成品在研制和适航取证中。三是在国产支线涡桨客机MA700、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以及通用飞机和民用直升机上进行产品配套,配套产品从设备级向系统级稳步迈进。
3.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坚定贯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创新决定30条”,全面承接五大创新行动,三级创新体系基本建成。多项航空机载新兴技术应用于科研生产,多项航空机载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有力支撑产品研制和生产交付。
4.合规风控防控有力。科学辨识年度重大风险并开展重大风险防控,扎实开展法律纠纷案件“清零”行动,全面落实审计全覆盖,优化完善合规管理制度体系。持续关注子公司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等事项,2024年上半年未发生重大违规事件。
5.党建引领作用有效发挥。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落实新时代航空工业高质量党建工程,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高质量党建促进业务高质量发展。
6.报告期内,受行业发展周期和政策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滑,利润同比减少。公司将加快科技创新,加强市场开发,持续降本增效,努力完成年度经营目标。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77亿元,同比减少17.90%;利润总额10.86亿元,同比减少17.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03亿元,同比减少11.84%。
三、风险因素
1.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虽然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机载系统龙头企业,在技术、品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综合优势,但随着国家推进军民融合战略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民营企业等新竞争者的加入将使产业竞争逐渐加剧。在防务产业方面,由于用户对竞争项目的价格、产品交付周期、设计研发能力等因素的要求,可能竞争失败。在民机方面,C919、ARJ21第二货源等市场项目,国内产品研制基础相对薄弱,成本能力控制不足,在与国外供应商竞争时,可能无法获得研制任务。
2.科技创新风险
防务航空产品研发涉及较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国家对军用航空装备的指标性能需求逐年提升,基于技术难度大、技术成熟度不够高、研发投入不足、机载领域领军人才总体规模不大等原因,公司的预先研究和研究开发可能存在达不到预定任务目标、预期性能指标以及研制费用超支、研制周期拖延等风险。
3.安全、环保、质量风险
防务航空产品生产工艺复杂、质量要求严格,质量控制涵盖研发、生产、检验、交付及使用全过程。公司已按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但由于机载专业相对薄弱、发展不平衡,电源、液压和飞控等系统产品时常出现故障,产品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机载产品全面提升的瓶颈。在安全、环保方面,各子公司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管理基础和水平不均衡,安全、环保与业务融合度不够高,可能导致公司存在一定的安全、环保风险。
4.改革与业务转型风险
一方面,传统防务航空产品受宏观政策影响,经济规模与效益面临多重挑战甚至有下行风险。民用航空、防务航空产品维修业务培育目前还未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培育和布局中,产业发展可能存在错失战略机遇期的风险。另一方面,各子公司非主业投资清理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剩余的清理退出任务进入“啃硬骨头”阶段,按期高质量完成存在一定的风险。
5.现金流风险
公司作为飞机整机的配套产品供应商,产品供应链较长,整机研制周期较长,同时受用户采购价格谈判的影响,使公司应收账款、存货占用较高,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流出继续增加。为弥补经营现金流,公司带息负债规模继续扩大,同时带动资产负债率升高,公司现金流可能存在进一步加剧的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中航机载主营业务是航空机载系统产品。产品谱系全面,应用领域广泛,拥有较为完整的航空机载产业链,具有较高的行业美誉度。新时代以来,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航空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得到空前重视。公司作为国内航空平台多项重要系统的主要供应商,如何紧紧抓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窗口期,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外部挑战。
2.中航机载在航空机载系统主要领域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同时具备较强的新产品、新技术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公司在航空机载系统各专业领域具备系统级、设备级和器件级产品完整产业链的研发、制造和试验验证体系。在技术实验方面,通过多方面运作及多渠道融资,大力发展科研技术及实验验证能力,多项新研项目通过认证,多型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建设了多个重点实验平台,在部分重点技术领域实现了国际水平的验证能力,这有利于保障公司未来产品线发展。
3.中航机载产品涉及武器装备、民机装备、现代产业、国际业务等四大领域,具有明显的专业领域竞争优势,市场份额较大,盈利能力较强,客户关系良好。公司业务结构日趋合理,在建立多种盈利渠道的同时分散经营风险,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通过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创造性的设计了多种工艺生产模式,提高了人员生产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促使工业制造转型,解决了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难点。
4.通过培养和引进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人才,持续开展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公司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为未来发展储备了强有力的人才资源。公司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贯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一心、两融、三力、五化”发展战略,聚焦价值创造、商业成功和股东回报,致力于成为让股东获利、员工满意、客户信赖、诚实守信的优秀上市公司。
收起▲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在航空工业集团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中航机载较好完成了各项经营目标任务,航空主业、产业拓展、企业改革继续较快发展。
1.防务航空产业发展成绩显著。一是保质保量圆满完成各项防务产品交付任务。中航机载各子公司圆满完成防务产品生产任务,持续保障产品订货供给。二是航空装备科研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持续开展生产条件建设,不断提升产品交付质量和进度,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体系,稳定、高质、柔性的生产体系基本形成。三是经营计划管控扎实推进,均衡生产巩固深化;加强质量管理顶层策划,启动全面质量提升工程,实物质量稳中有升;信息化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供应链管理能力持续增强,条...
查看全部▼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在航空工业集团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中航机载较好完成了各项经营目标任务,航空主业、产业拓展、企业改革继续较快发展。
1.防务航空产业发展成绩显著。一是保质保量圆满完成各项防务产品交付任务。中航机载各子公司圆满完成防务产品生产任务,持续保障产品订货供给。二是航空装备科研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持续开展生产条件建设,不断提升产品交付质量和进度,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体系,稳定、高质、柔性的生产体系基本形成。三是经营计划管控扎实推进,均衡生产巩固深化;加强质量管理顶层策划,启动全面质量提升工程,实物质量稳中有升;信息化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供应链管理能力持续增强,条件建设工作有序实施。
2.民用航空产业战略布局稳步推进。围绕国家大飞机项目的实施,制定民机高质量发展方案和行动方案。多型产品完成CTSOA取证、STC适航取证,乘客电源、机轮刹车等加速设计更改,消防吊桶、光电吊舱等应急救援产品实现批量交付。
3.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坚定贯彻航空工业集团“创新决定30条”,全面承接五大创新行动,三级创新体系基本建成。多项航空机载新兴技术应用于科研生产,多项航空机载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有力支撑产品研制和生产交付。
4.改革管理任务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工作部署,梳理完成全部改革任务。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高水平起步。编制并上报改革深化提升实施方案及台账。提高央企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持续推进。围绕公司工作方案及台账中细化分解的41条具体工作举措,全面跟踪任务完成情况,相关工作全部按计划推进。
5.吸并专项工作圆满完成。中航电子换股吸收合并中航机电交易顺利完成,公司更名为中航机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规模质量得到大幅提升。3月17日,中航机电终止上市;4月13日,完成资产交割,标志吸并项目实施完成;6月26日,配套募集资金49.65亿元(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到账;9月5日,中航电子证券简称变更为“中航机载”;12月29日,完成中航机电注销。
6.合规风控防控有力。科学辨识年度重大风险,扎实开展法律纠纷案件“清零”行动,全面落实审计全覆盖,优化完善合规管理制度体系。持续关注子公司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等事项,2023年未发生重大违规事件。
7.党建引领作用有效发挥。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高质量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持续落实航空工业高质量党建工程“1122”工作体系,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高质量党建促进业务高质量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航空工业是国家的战略性高技术产业,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中航机载作为国内航空机载系统的主要供应商,在航空装备制造领域具有多年的优势与积累,在行业内享有较高美誉度。为此,公司将主动求变,抓住机遇,在航空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传统学科持续发展,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型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推动航空机载技术进入敏捷性创新、群体性突破、颠覆性变革的重大机遇期。中航机载要积极巩固并利用现有的航空技术优势,大力拓展技术与产业延展空间,抢抓发展机遇,研判竞争态势,创新市场策略,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中航机载主要产品包括各类飞行器配套的机载航空电子系统、飞行控制系统、机电系统及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及投资与管理;各类发动机配套的电子设备、机电设备及传感器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及投资与管理;航天、船舶、电子信息相关的电子产品、机电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汽车部件及系统、工业自动化与控制设备、智能系统及设备、机械制造设备的研制、生产、销售和服务;电子设备及系统、机电设备及系统、制冷系统的研制、生产、销售;软件信息化产品研发、生产及服务;信息系统及产品、软件产品、安全与服务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等。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中航机载主营业务是航空机载系统产品。产品谱系全面,应用领域广泛,拥有较为完整的航空机载产业链,具有较高的行业美誉度。新时代以来,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航空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得到空前重视。公司作为国内航空平台多项重要系统的主要供应商,如何紧紧抓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窗口期,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外部挑战。
2.中航机载在航空机载系统主要领域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同时具备较强的新产品、新技术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公司在航空机载系统各专业领域具备系统级、设备级和器件级产品完整产业链的研发、制造和试验验证体系。在技术实验方面,通过多方面运作及多渠道融资,大力发展科研技术及实验验证能力,多项新研项目通过认证,多型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建设了多个重点实验平台,在部分重点技术领域实现了国际水平的验证能力,这有利于保障公司未来产品线发展。
3.中航机载产品涉及航空装备、民机装备、现代产业、国际业务等四大领域,具有明显的专业领域竞争优势,市场份额较大,盈利能力较强,客户关系良好。公司业务结构日趋合理,在建立多种盈利渠道的同时分散经营风险,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通过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创造性的设计了多种工艺生产模式,提高了人员生产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促使工业制造转型,解决了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难点。
4.通过培养和引进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人才,持续开展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公司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为未来发展储备了强有力的人才资源。公司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贯彻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一心、两融、三力、五化”发展战略,聚焦价值创造、商业成功和股东回报,致力于成为让股东获利、员工满意、客户信赖、诚实守信的优秀上市公司。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0.07亿元,比上年同期277.22亿元增加4.63%;2023年实现利润总额22.57亿元,比上年同期19.27亿元增加17.11%。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行业格局和趋势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航空强国建设的关键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新技术,中航机载的发展要主动求变,抓住机遇,在航空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进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在国家政策方面,航空强国建设进入关键时期,我国从国家层面对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党中央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农业强国等战略任务,科学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其中航空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支撑和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为实现建设航空强国目标而奋斗”的要求,鼓舞人心,催人奋进。面向新时代、新目标,按照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战略指引和机载公司的统一部署,公司要坚定航空报国初心,为努力推进航空强国建设奋勇前进。
在经济形势方面,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航空制造业作为现代工业的典范,是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明文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重要性更为凸显。在军用航空领域,作为高技术高价值的机载系统研发与生产的主力军,公司肩负从供给侧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全力支撑航空装备机载系统研制生产优化升级的任务。在民用航空领域,国内民机产业的蓬勃发展带来新的市场机遇。2017年C919大型客机成功首飞,2022年9月29日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2023年5月进行商业首飞,2023年6月开启常态化商业运行。截至目前,C919订单量已突破1200架。C929远程宽体客机项目正按计划推进,具有广阔的国际和国内市场空间。
在技术发展方面,前沿新兴技术的不断突破与交叉融合持续引领航电技术创新发展。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传统学科持续发展,学科交叉融合加速,新型学科不断涌现,前沿领域不断延伸,推动机载技术进入敏捷性创新、群体性突破、颠覆性变革的重大机遇期。量子科学、纳米科学、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已经实现了重大突破,对机载系统的计算、通信、探测、显示等技术发展方向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广泛渗透,使技术的跨域融合呈现常态化趋势,机载系统产品与技术的边界也正日趋模糊,为新形态机载系统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在市场需求方面,航空装备更新换代需求饱满,提供广阔市场空间。机载系统是航空装备升级换代的核心重点领域。公司作为机载系统的主要制造企业,要抓住市场机遇,建设满足新时代航空强国目标的新型工业能力,全力满足装备需求。
在内部发展方面,航空工业机载持续推动事业部专业化体系化发展,子公司中各业务相关单位迎来协同发展的新契机。按照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统一谋划部署,航空工业机载正稳步推进事业部实体化运营相关事宜。中航机载各子公司将按照统一规划,在独立运行的基础上,推进发展改革和专业化整合,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提升核心竞争力,打造产业竞争合力,培育和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机载系统供应商。
(一)公司发展战略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
决拥护“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一心、两融、三力、五化”新时代航空强国战略,认真落实航空工业机载“十四五”及2035年中长期发展规划,坚持创新驱动,聚焦航空装备、民机装备、现代产业、国际业务等四大业务领域,构建新时代航空强国战略指导下的机载系统装备和产业体系。积极主动发挥上市平台融资功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为重点产业、重点任务、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提供坚强保障,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机载系统供应商和专业化供应商。
2.发展愿景:成为世界一流机载系统供应商和专业化供应商。
3.业务定位:中航机载是航空工业重要的机载系统上市平台、机载系统专业化整合和产业化
发展平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综合化的航空电子系统、飞行控制系统、航空机电系统解决方案,业务领域涵盖航空装备、民机装备、现代产业、国际业务四个方面,产品谱系覆盖航空电子系统、飞行控制系统、航空机电系统,以及为电子信息、智能系统、机电自动化、基础器件等先进制造业领域提供相关配套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及服务。
4.发展原则
坚持科技创新。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强化创新驱动、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创新体系、培育创新人才、打造领先创新力,大力推动航空装备创新发展,全力助力航空强国建设。
坚持航空主业。加强航空主业的战略投入,在军用航空领域确保完成航空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在民用航空领域持续稳步拓展国产民机市场,积极发展民机服务(民航维修、民机加改装、航线运行支持)市场。
坚持产业拓展。按照“三同”原则、“三高”方向,大力拓展先进制造业和大安全大防务业务,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向有质量、有规模、高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其中,低空经济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公司作为国内机载龙头企业,为直升机、通用飞机、无人机等产品进行机载系统配套,全力支持国家低空经济产业发展。
坚持协同发展。对内按照航空工业机载统一部署,通过专业化整合,实现整体协同效应,着力打造系统供应商;对外落实航空装备发展对机载系统发展提出的要求,加强目标任务协同与资源协同。
5.发展目标
到2025年,机载系统产业竞争力显著提升,按照航空工业机载部署完成基于专业化整合的机载系统产业布局。机载系统科技引领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核心能力显著提升,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基本形成先进的机载系统产品体系、领先的科技创新体系、数智化核心能力体系、健康茁壮的产业体系,治理体系更加高效,人才队伍更加强壮,企业文化更加自信,经营业绩和利润稳步提升,成为世界一流的机载系统供应商和专业化供应商。
(二)经营计划
2024年公司确保完成年度科研经营生产任务,全力实现经营业绩稳定增长、运行效率稳步提升、经营风险稳健可控,持续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旗舰型龙头上市公司,以优异业绩回报股东。公司据此提出2024年度经营计划。
经综合平衡,2024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285.22亿元,同比下降1.67%,其中防务业务收入受行业政策、市场环境及订货合同调整预期不足等因素影响有所下降;其他业务收入保持增长态势。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持续推进降本节支,不断提高经济效益,2024年预计实现利润总额24.37亿元,同比增加8.0%。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虽然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机载系统龙头企业,在技术、品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综合优势,但随着国家推进军民融合战略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民营企业等新竞争者的加入将使产业竞争逐渐加剧。在防务产业方面,由于用户对竞争项目的价格、产品交付周期、设计研发能力等因素的要求,可能竞争失败。在民机方面,C919、ARJ21第二货源等市场项目,国内产品研制基础相对薄弱,成本能力控制不足,在与国外供应商竞争时,可能无法获得研制任务。
2.科技创新风险
防务航空产品研发涉及较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国家对军用航空装备的指标性能需求逐年提升,基于技术难度大、技术成熟度不够高、研发投入不足、机载领域领军人才总体规模不大等原因,公司的预先研究和研究开发可能存在达不到预定任务目标、预期性能指标以及研制费用超支、研制周期拖延等风险。
3.安全、环保、质量风险
防务航空产品生产工艺复杂、质量要求严格,质量控制涵盖研发、生产、检验、交付及使用全过程。公司已按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但由于机载专业相对薄弱、发展不平衡,电源、液压和飞控等系统产品时常出现故障,产品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机载产品全面提升的瓶颈。在安全、环保方面,各子公司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管理基础和水平不均衡,安全、环保与业务融合度不够高,可能导致公司存在一定的安全、环保风险。
4.改革与业务转型风险
一方面,传统防务航空产品受宏观政策影响,经济规模与效益面临多重挑战甚至有下行风险。民用航空、防务航空产品维修业务培育目前还未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培育和布局中,产业发展可能存在错失战略机遇期的风险。另一方面,各子公司非主业投资清理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剩余的清理退出任务进入“啃硬骨头”阶段,按期高质量完成存在一定的风险。
5.现金流风险
公司作为飞机整机的配套产品供应商,产品供应链较长,整机研制周期较长,同时受用户采购价格谈判的影响,使公司应收账款、存货占用较高,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流出继续增加。
为弥补经营现金流,公司带息负债规模继续扩大,同时带动资产负债率升高,公司现金流可能存在进一步加剧的风险。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2023上半年,在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中航电子完成了各项经营目标任务,航空主业、产业拓展、企业改革继续较快发展。
国企改革相关任务圆满完成。落实集团公司及机载公司工作要求,按照《关于印发〈航空工业机载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在改革三年行动收官阶段进一步查缺补漏,对照清单梳理相关制度文件,全面完成各项相关改革任务,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董事会建设、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等方面都有具体的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扎实开展。制定《中航电子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2023上半年,在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中航电子完成了各项经营目标任务,航空主业、产业拓展、企业改革继续较快发展。
国企改革相关任务圆满完成。落实集团公司及机载公司工作要求,按照《关于印发〈航空工业机载改革三年行动高质量收官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在改革三年行动收官阶段进一步查缺补漏,对照清单梳理相关制度文件,全面完成各项相关改革任务,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董事会建设、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等方面都有具体的举措,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扎实开展。制定《中航电子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了41条具体工作举措。梳理公开承诺事项清单并对表推进;针对证监会的上市公司治理专项行动排查出的问题认真进行自查整改;根据行业情况,选择30家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形成对标公司情况报告。
换股吸并中航机电项目顺利完成。2023年3月17日起,中航机电终止上市;2023年4月13日,本次交易换股吸收合并实施完成。本次交易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行动,是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思想、响应国务院国资委打造旗舰型龙头上市公司的重要举措。通过资产及业务的专业化整合,更好地实现市场协同、研发协同、生产制造协同、服务保障协同、产业协同,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做强做精主责主业,全面提升机载系统装备研制能力,打造世界一流的航空机载系统供应商。
2023年6月26日,本次交易50亿元募集配套资金到账。配套融资发行价格为14.13元/股,为发行底价的118.74%。募集配套资金用于航空引气子系统等机载产品产能提升项目、液压作动系统产能提升建设项目、航空电力系统生产能力提升项目等项目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能够为公司开展航空机载等产品研制生产提供资金支持,通过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生产线,在相关领域提高科研生产能力,提升产品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保障生产任务能够顺利完成。通过募集配套资金适当引入社会资本,促进公司治理结构改善、经营机制转换,实现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融合发展、相互促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防务航空产业发展成绩显著。一是保质保量圆满完成各项防务产品交付任务。中航电子各子公司圆满完成防务产品生产任务,保证了飞机交付任务,持续保障产品订货供给。二是航空装备科研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持续开展生产条件建设,不断提升产品交付质量和进度,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体系,稳定、高质、柔性的生产体系基本形成。三是经营计划管控扎实推进,均衡生产巩固深化;加强质量管理顶层策划,启动全面质量提升工程,实物质量稳中有升;信息化建设迈出重大步伐;供应链管理能力持续增强,条件建设工作有序实施。
民用航空产业战略布局稳步推进。一是组织开展机研发体系和维修体系培训,召开民机联合服务平台协调会,加入民机维修协会,为后续拓展民机市场打下基础。二是围绕国家大飞机项目的实施,中航电子抓住C919项目的历史机遇,多家子公司成为C919项目配套供应商。三是在国产支线涡桨客机MA700、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以及通用飞机和民用直升机上进行产品配套,配套产品从设备级向系统级稳步迈进。
航空技术在先进制造业的溢出效应明显。坚持“三同”原则和“三高”方向,重点企业市场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航空技术在电子信息、机电自动化、轨道交通、基础器件等领域溢出效应明显,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科技创新不断取得突破。一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多项航空电子新兴技术应用于科研生产,多项航空电子关键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有力支撑产品研制和生产交付。二是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多家子公司成立技术中心、专业实验室,打造“沉浸式”科研环境,建立健全激发释放科研人员积极性的项目激励机制,持续推进建设“产学研用”有机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
公司合规管理体系日益完善。完善合规义务/风险清单,按照公司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推进方案持续推进合规管理体系运行,不断完善和优化公司合规管理体系。开展公司重大风险识别工作,结合公司自身的年度重大风险,识别、确定了公司重大风险。密切关注子公司合规情况,围绕安全生产、环境保护、法律纠纷等合规问题,关注子公司相关合规情况,子公司2023年上半年未发生重大合规问题。
从严治党引领全局。全面坚持党的领导,推动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以集团公司“1122”党建工作体系为牵引,持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工作。深入推进先进文化力建设,文化宣传凝心聚力,社会责任彰显担当。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81亿元,同比增加2.75%;利润总额13.18亿元,同比增加7.13%;归母净利10.24亿元,同比增加25.30%。
近期公司已完成发行A股股票吸收合并中航工业机电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公司合并范围变化,主营业务拓宽,规模扩大。
三、风险因素
1.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公司虽然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航空电子龙头企业,在技术、品牌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综合优势,但随着国家推进军民融合战略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民营企业等新竞争者的加入将使产业竞争逐渐加剧,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公司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2.运营风险
公司作为飞机整机的配套产品供应商,产品供应链较长,整机研制周期较长,可能使公司应收账款、存货占用较高,资产周转效率较慢,人均生产效率指标较低。
公司的产品主要是为航空产品配套,对国家指令性项目需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审价。由于审价和定调价需要一定的周期,在此期间内,当出现产品成本上涨,如无法及时调整产品销售价格,可能因此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
3.供应链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为航空电子产品,部分核心元器件采购受限对产品的生产交付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4.技术创新风险
航空防务装备产品研发涉及较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国家对航空防务装备的指标性能需求逐年提升,基于技术难度、技术壁垒及成熟度等原因,公司的预先研究和研究开发可能存在达不到预定任务目标、预期性能指标以及研制费用超支、研制周期拖延等风险。
5.质量控制风险
航空防务装备产品生产工艺复杂、质量要求严格,质量控制涵盖研发、生产、检验、交付及使用全过程。公司已按相关产品质量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但由于航空电子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的特点,使得产品质量控制难度加大,会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的现象,从而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风险。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中航电子主营业务是航空电子系统、航空机电系统产品。产品谱系全面,应用领域广泛,拥有较为完整的航空电子、机电产业链,具有较高的行业美誉度。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航空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得到空前重视,随着相关重大项目的立项,国家已将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提高到了新的战略高度。公司作为国内航空平台多项重要系统的主要供应商,如何紧紧抓住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的窗口期,更好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面临重大发展机遇和外部挑战。
2.中航电子在航空电子系统、航空机电系统主要领域具有较大的技术优势,同时具备较强的新产品、新技术自主研发与创新能力。公司在航空电子系统、航空机电系统各专业领域具备系统级、设备级和器件级产品完整产业链的研发、制造和试验验证体系。在技术实验方面,通过多方面运作及多渠道融资,大力发展科研技术及实验验证能力,多项新研项目通过认证,多型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建设了多个重点实验平台,在部分重点技术领域实现了国际水平的验证能力,这有利于保障公司未来产品线发展。
3.中航电子产品涉及航空机载、非航空防务和非航空民品三大领域,具有明显的专业领域竞争优势,市场份额较大,盈利能力较强,客户关系良好。公司业务结构日趋合理,在建立多种盈利渠道的同时分散经营风险,具备较强抗风险能力。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通过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企业生产管理模式,创造性的设计了多种工艺生产模式,提高了人员生产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促使工业制造转型,解决了产品“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难点。
4.按照集团公司相关要求,打造机载产业上市旗舰平台。为落实深化国企改革要求,顺应全球航空机载产业系统化、集成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做强做精主责主业,中航电子启动了换股吸收合并中航机电并募集配套资金相关工作,培育和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机载系统集成供应商。5.通过培养和引进经验丰富的经营管理、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人才,持续开展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公司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为未来发展储备了强有力的人才资源。公司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贯彻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一心、两融、三力、五化”发展战略,聚焦价值创造、商业成功和股东回报,致力于成为让股东获利、员工满意、客户信赖、诚实守信的优秀上市公司。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