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肤

主营介绍

  • 主营业务:

    真空灭弧室相关业务和新能源相关业务。

  • 产品类型:

    灭弧室产品、储能

  • 产品名称:

    灭弧室产品 、 储能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金属切削加工服务;真空镀膜加工;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密封件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真空器件制造;太阳能热利用装备销售;太阳能热发电产品销售;太阳能热利用装备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国内贸易代理;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密封件销售;电子真空器件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有色金属合金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软件开发;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设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运营业务数据

最新公告日期:2024-08-30 
业务名称 2024-06-30 2023-12-31 2022-12-31 2021-12-31 2020-12-31
国际市场真空灭弧室及固封极柱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率(%) 28.00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项) 22.00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发明专利(项) 3.00 3.00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项) 17.00 68.00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发明专利(项) 7.00 27.00 - - -
产量:灭弧室产品(只) - 108.33万 - - -
销量:灭弧室产品(只) - 110.72万 - - -
灭弧室产品产量(只) - - 102.10万 - -
灭弧室产品销量(只) - - 100.89万 - -
灭弧室产量(只) - - - 96.22万 62.81万
灭弧室销量(只) - - - 91.24万 62.47万
固封产品产量(只) - - - - 12.44万
固封产品销量(只) - - - - 12.23万

主营构成分析

报告期
报告期

加载中...

营业收入 X

单位(%) 单位(万元)
业务名称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加载中...
注:通常在中报、年报时披露 

主要客户及供应商

您对此栏目的评价: 有用 没用 提建议
前3大客户:共销售了5.3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3.25%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8719.48万 5.43%
客户2
8491.94万 5.29%
客户3
4734.00万 2.95%
前3大供应商:共采购了2.6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4.76%
  • 供应商1
  • 供应商2
  • 供应商3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供应商1
6707.29万 6.34%
供应商2
5922.26万 5.60%
供应商3
3909.55万 3.69%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5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03%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5659.83万 8.13%
客户2
3048.59万 4.38%
客户3
2496.21万 3.59%
客户4
2256.88万 3.24%
客户5
1872.07万 2.69%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0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4.63%
  • 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韩国KCC公司
  • 厦门耐德电气有限公司
  •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 陕西宝光集团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746.60万 6.26%
韩国KCC公司
2087.19万 4.76%
厦门耐德电气有限公司
2041.12万 4.65%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1982.45万 4.52%
陕西宝光集团有限公司
1948.47万 4.44%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7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44%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9082.50万 14.93%
客户2
2670.97万 4.39%
客户3
2457.90万 4.04%
客户4
2012.76万 3.31%
客户5
1681.85万 2.77%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3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9.96%
  •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 韩国KCC
  • 陕西省军工(集团)陕铜有限责任公司
  • 厦门耐德电气有限公司
  • 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3649.62万 8.19%
韩国KCC
3162.75万 7.09%
陕西省军工(集团)陕铜有限责任公司
2511.45万 5.63%
厦门耐德电气有限公司
2037.49万 4.57%
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
1995.67万 4.48%
前5大客户:共销售了1.7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75%
  • 客户1
  • 客户2
  • 客户3
  • 客户4
  • 客户5
  • 其他
客户名称 销售额(元) 占比
客户1
8992.12万 15.18%
客户2
3316.99万 5.60%
客户3
2271.92万 3.84%
客户4
1524.84万 2.57%
客户5
1512.11万 2.55%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了1.4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6.35%
  •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 韩国KCC
  • 陕西军工(集团)陕铜有限责任公司
  • 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
  • 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其他
供应商名称 采购额(元) 占比
贵研铂业股份有限公司
3777.75万 6.76%
韩国KCC
3379.34万 6.05%
陕西军工(集团)陕铜有限责任公司
3292.02万 5.89%
中铝洛阳铜业有限公司
2188.35万 3.92%
麦克奥迪(厦门)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2080.16万 3.72%

董事会经营评述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电力设备业务、新能源业务。公司电力设备业务主要为真空灭弧室及固封极柱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真空灭弧室产品型号覆盖0.36kV-252kV,年产销量超过110万只,公司自2017年起连续蝉联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新能源业务主要为储能业务和氢能业务:储能业务是以子公司宝光智中研发的EMS软件为核心,销售EMS软件,开发运营火储调频项目、投资建设独立储能电站及工商业储能等;氢能业务以子公司宝光联悦工业制氢为主体,业务覆盖生产、储运及销售。  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电力设备业务、新能源业务。公司电力设备业务主要为真空灭弧室及固封极柱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真空灭弧室产品型号覆盖0.36kV-252kV,年产销量超过110万只,公司自2017年起连续蝉联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称号。新能源业务主要为储能业务和氢能业务:储能业务是以子公司宝光智中研发的EMS软件为核心,销售EMS软件,开发运营火储调频项目、投资建设独立储能电站及工商业储能等;氢能业务以子公司宝光联悦工业制氢为主体,业务覆盖生产、储运及销售。
  报告期,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主营电力设备产品真空灭弧室及固封极柱是输变电线路开断的核心部件。该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的发、输、配各环节,也应用于采掘、冶炼、化工、装备制造、轻工制造、轨道交通等工矿企业的中高压开断等领域。围绕产品特点,公司采取“以销定产”业务模式。除国内市场外,公司拥有进出口公司开展国际销售业务。
  储能业务是以EMS软件为核心,销售系统软件及开展投资多类型电力储能资产,提供调频、调压、调峰、备用等电力辅助服务,同步开展工商业储能,提供绿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源网荷储、光储充一体化系统集成、技术支持等服务。
  氢能业务主要以制氢、储存、运输、销售为主,兼营高纯氮气、医用氧气、氖气、氦气等特种气体。根据产品特点,以直销为核心,采取运氢管束车短途运输。
  光热业务以太阳能集热管核心技术为基础,逐步实现集热管制造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的转型升级。
  (三)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电力设备行业
  电力设备行业需求主要来自电源及输配电网络的新建、更新、维护,以及工商企业的电力系统投入,与宏观经济、电源投资规模、电网投资规模、社会用电需求等关系较为密切。
  “十四五”时期,国家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行业需求显著增长。报告期内,国家电网投资、社会用电量、电源工程及电网工程投资均显著增高。根据新华网与国家电网信息,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国家电网公司2024年电网投资将完成6000亿元,同比新增711亿元,同比增速达13.4%。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65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441亿元,同比增长2.5%;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540亿元,同比增长23.7%。
  公司是真空灭弧室行业龙头企业,产品参数覆盖范围广,额定电压0.35kV-252kV、额定电流320A-10000A、机械寿命2000次--300万次,额定短路开断电流12.5kA--100kA,应用于输配电中压领域电网建设、配网市场、风电光伏及海上风电等新能源场合。为适应国家环保新要求和市场新环境,公司多年前部署高电压领域真空灭弧室研发战略工作,已具备126kV真空灭弧室批量化生产能力。
  2.新能源行业
  (1)储能业务
  2024年上半年,中国储能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国家层面对储能技术给与了更深层的战略重视,一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为储能产业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上半年,新型储能首次写入全国人大审议的年度《政府工作报告》,为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明下一步工作将强化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行的政策措施;加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跟踪评价;探索推广虚拟电厂、新型储能多元化应用等新技术;《关于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4]196号),调整了调峰、调频、备用辅助服务交易和价格机制、规范了辅助服务价格传导、强化了政策配套,成为影响储能参与辅助服务价格的关键政策。国家196号政策发布后,部分地区根据最新要求调整了调峰、调频、备用和成本疏导的机制,同时各地也按自身电力系统的需求特点,进行了相关品种的细化和规则的优化。
  围绕我国出台的各项政策,结合自身战略发展需要,公司积极调整组织架构,增设智慧能源事业部,与子公司宝光智中共同建设储能事业,有重点、分区域开展储能调频、独立储能电站及工商业储能项目,提升运营效率。
  (2)氢能业务
  2024年上半年,工信部、教育部、科技部等七部门明确将氢能作为未来能源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各省市积极出台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及支持政策,国内氢能产业政策支持体系日趋完善。截至2024年6月底,国家各部委面向氢能产业共出台超33项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各地政府面向氢能产业共出台54项氢能产业专项政策及91项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有超22个省、市允许或探索在化工园区外制绿氢及进行制氢加氢一体站建设,以期实现降低储运成本及安全风险,加快氢能产业商业化进程。
  公司氢能业务由子公司宝光联悦负责经营,上半年积极开拓氢能市场,新增业务类型有氢能源汽车加氢,冶金有色金属加工用氢,氢气销售同比增加22.2%。
  (3)光热业务
  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确定了“促进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替代勘探开发自用油气,累计清洁替代增加天然气商品供应量约45亿立方米”的目标,提出“充分利用太阳能聚光集热及储热技术,实现油气生产过程的清洁化供热,助力低碳油气开发”的要求。公司光热业务以太阳能集热管核心技术为基础,通过油田开采用热项目实施,逐步实现集热管制造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的转型升级。
  (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市场驱动: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稳定主营产品核心客户存量市场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强化市场信息分析,科学运用分析结果,打造“作战地图”,确保抢占存量市场先机,增量市场有的放矢,为打开盲区市场增加切入口。二是加快推进大电流、高电压、有载分接用高可靠性真空灭弧室产品市场化进程,深入调研、锁定重点客户、组织技术交流及品牌宣传,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三是重视国际市场针对国际市场特点,加大“走出去”、“引进来”步伐,分区域有重点开发销售产品,多维度开拓销售渠道。报告期内,成功开发中东、东欧地区断路器及开关配件等配件业务新项目,参加德国汉诺威等国际展览,提升了国际品牌形象。
  2.技术创新驱动:加大研发投入,重视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专注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推动产品从原有的中压配电市场向高压输电、轨道交通开关、有载分接开关、风电光伏、多晶硅冶炼等领域转型升级;公司已开发出针对环保型开关、风电光伏、快速开关、轨道交通、有载分接开关、智能电网等特定领域专用产品。
  3.内部管理驱动:优化产能、供应链和质量等管理体系,强化订单执行能力。统筹预算管理和多维度利润保障策略,进一步加强经营绩效考核导向,保持业务高质量发展。实施全价值链成本控制,优化销售结构,并积极开拓新市场与产品,提高新产品的销售比重。同时采取技术改进、降低采购成本、控制期间费用和财税管理等措施以提升收益。公司坚持抓紧、抓实安全环保工作,有效保障生产经营的健康有序推进。
  4.智能制造驱动:公司持续推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深入开展真空灭弧室关键零件智能产线、真空灭弧室数字化产线和物流自动化建设,以智能制造建设驱动产业升级,积极打造电气装备制造业标杆工厂。报告期内,建成了灭弧室关键零件智能产线,显著提高了零件生产质量、效率和智能制造水平,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生产周期缩短50%以上,达到黑灯工厂水平,产能实现翻倍式提升。该产线成功入选中上协第三届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创新典型案例。此外,公司还在真空灭弧室数字化产线三期应用的基础上,通过第四期建设实现了产线前后端物流自动化,灭弧室精益线在一期基础上,优化产线节拍,提高产线生产效率20%以上。经过近几年的持续耕耘,公司成功建立了从关键零件到关键过程工艺直至灭弧室成品加工制造的完整智能制造产业链,产能和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实现了工业化转型升级的跨越式发展。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上半年,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客户为中心,抓住电力设备发展机遇,提升产业智能制造化水平,灭弧室行业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9亿元,同比增长8.38%;利润总额0.52亿元,同比增长34.96%。
  具体情况如下:
  (一)主业发展更加稳固,多元化业务全面提速。报告期内,公司拥抱国内、国际新市场,开拓新产品,实现主营产品真空灭弧室销售额及销量双增长。其中国内真空灭弧室产品发货量同比增长22.5%,环保型环网柜用灭弧室销量同比增长1084%,收入同比增长904%;户外柱上开关用灭弧室、环网柜用灭弧室产品分别增长67%、41%;高电压、有载分接和轨道交通用高附加值真空灭弧室产品发货量及销售收入同比翻番。海外市场表现抢眼,截至6月末,国际市场真空灭弧室及固封极柱产品出口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8%,新签合同同比增长45%。
  报告期内,储能业务优质发展,交付陕西省最大的用户侧光储一体化项目-SR绿能智慧工厂项目,该项目包含3MW光伏、10MWH磷酸铁锂储能系统及能量管理系统,为开拓虚拟电厂业务奠定基础;交付华能ZQ16MW/16MWh磷酸铁锂电池+6MW/6min超级电容混合储能项目控制系统,实现不同类型储能介质的优势互补,提高储能系统运营经济性,实现公司掌握多种储能类型管控能力;承接YX电厂#3、#4号机组的储能调频项目,刷新公司在储能调频行业大容量调频项目纪录。氢气业务加大市场开发力度,销售额稳定增长。光热业务上半年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106%,为顺利完成年度目标奠定了基础。
  (二)技术引领发展作用更加明显。报告期内,环保气体绝缘金属封闭真空开关用126kV灭弧室在行业内首家完成型式试验,通过国家级新产品技术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内首台套126kV/3150A-40kA环保型大容量真空断路器配用宝光股份126kV单断口真空灭弧室在栾川县供电局110kV罗庄变电站顺利投运;国重项目252kV真空灭弧室研发顺利,正在按计划推进;252kV双断口真空灭弧室已完成产品方案设计和样品试制;市场主流新产品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小型化环保充气柜用灭弧室、固封极柱产品均完成研发实现应用。轨道机车车载开关和换流变分接开关用灭弧室替代国外产品,实现批量化商业应用。上半年公司新增授权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
  (三)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加快转型升级。报告期内,完成灭弧室关键零件智能产线二期建设,产能实现翻倍式提升,并通过AGV实现了一二期物流串联和自动上下料,达到黑灯工厂水平;完成灭弧室铜零件自动酸洗线建设,实现了铜零件自动酸洗、自动抛光和自动烘干,产线年清洗能力提升29%;持续推进灭弧室数字化产线扩展应用,灭弧室数字生产线通过第四期建设实现了产线前后端物流自动化;灭弧室精益线在一期基础上,优化产线节拍,提高产线生产效率20%以上;改造自动陶瓷等静压线,实现自动化高效运行,产能提升25%;建设陶瓷车坯生产线,实现陶瓷毛坯上下料、机加和除尘化自动化生产,解决了加工过程粉尘污染问题。公司智能制造的不断创新优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持续提升企业治理效能。报告期内,公司遵循国务院国资委《提高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方案》要求,全面提升了整体治理效能水平。一是重视外部治理,重视与投资人、监管机构的交流互动。积极参加各类型业绩说明会,多渠道回应投资者关切,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积极参加证监局、交易所、行业协会等监管机构举办的培训和评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制定并发布了《未来三年股东回报规划(2024-2026年)》《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以实际行动践行市场责任。二是重视内部治理,积极开展内控、风控、审计、合规等工作,充分发挥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作用和独立董事专门会议的功能,全方位管控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增强预算的“硬约束”作用,提高财务管控的颗粒度,保证源头治理有抓手,后端控制有措施;持续强化安全、环保、质量等方面的管理,获批“陕西省绿色工厂”称号。

  三、风险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较2023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相关内容未发生重大变化,分别为:
  1.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的价格风险: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竞争对手通过中低端产品低价策略争夺市场份额,存在产品销售价格下行的风险。
  对策:一是加大国内、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国内市场需进一步深耕细作,国际市场需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二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整合优质资源,紧跟市场,调节产品结构;三是进一步提供优质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增强客户满意度和信任度,及时解决客户疑问,提升忠诚度,夯实产销龙头地位;四是建设国际一流品牌形象,积极了解、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工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维护公司品牌权益和竞争优势。
  2.成本管控风险:主业产品真空灭弧室主要原材料为铜、银等有色稀贵金属,价格与国际大宗交易商品交易价格直接相关,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
  对策:一是多元化供应商,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通过长期采购合同或者备选供应协议,降低成本控制风险;二是强化库存管理,合理控制原材料库存水平,确保生产所需原材料供应稳定;三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智能制造,提高原材料利用率。
  3.新产业成长不及预期的风险:公司近年来根据“主业突出,相关多元”的发展思路,重点布局了储能、氢能、光热等战略新兴产业。当前,储能业务的技术更新换代频率快,市场参与主体众多,竞争激烈;太阳能光热应用和氢能的大规模应用还处于摸索和爬坡阶段。
  对策:综合运用加大技术研发、优化市场定位、整合产业链、争取政策支持、加强风险管理等方式。技术研发上,加大新产业领域的研发投入,保持技术优势,引进高端人才,提升技术创新力;市场细分与定位上,要针对新产业技术更新迭代频率快的特点,专注于细分市场,避免与大型综合能源企业直接竞争,可通过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产业链上,积极争取战略合作,整合上下游资源,增强市场竞争力;政策支持与合作上,积极争取政府政策支持与补贴,积极参与推动示范项目,积累经验、展现实力;加强风险管理上,健全、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对潜在的市场、技术风险进行评估和应对,灵活调整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较2023年年度报告中披露的相关内容未发生重大变化,分别为:技术研发方面:公司建设有真空电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真空电器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企业技术中心、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建立了陕西省输变电装备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真空灭弧室子平台;建设有真空灭弧室中心实验室和陶瓷材料研究实验室,具备完善的研发体系、平台和实验检测能力。公司建设有高素质技术团队,涵盖真空灭弧室、固封极柱主业领域和储能、氢能及太阳能光热等新兴产业领域,承担了多项国家和省级研发项目,积极响应国家重大需求开展“卡脖子”技术攻关、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践行“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研究绿色环保电气设备技术,实现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公司积极参与《12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用固封极柱技术要求》标准的制定。2024年上半年,上半年完成专利申请17项,其中发明专利申请7件;公司新增授权专利22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截止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有有效授权专利181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
  智能制造方面:公司已基本实现“技术+制造”双领先目标。报告期内公司完成126kV及高电压等级真空灭弧室产线建设并试运行,具备批量生产能力;完成灭弧室关键零件智能生产线二期建设,达到黑灯工厂水平,产能实现翻倍式提升;灭弧室数字生产线通过第四期建设实现了产线前后端物流自动化;灭弧室精益线在一期基础上,优化产线节拍,提高产线生产效率20%以上;改造自动陶瓷等静压线,实现自动化高效运行,产能提升25%;建设陶瓷车坯生产线,实现陶瓷毛坯上下料、机加和除尘化自动化生产,解决了加工过程粉尘污染问题。
  生产保障方面:公司拥有一流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能够高效、准确地完成各类真空灭弧室的生产任务。报告期内,公司引进新的零件全自动加工中心、大型真空钎焊炉、高电压检测设备、表面处理自动线等生产设备和技术,重点生产高电压、高可靠、长寿命领域产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能。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成品检验,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公司产品覆盖0.35kV-252kV电压等级三百多个品种,广泛服务于输配电网络、环网供电单元、大容量发电机出口保护、长寿命铁路开关、风电应用等领域,能够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此外,公司还可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无论是产品的安装、调试还是维修保养,都能及时响应客户需求,确保客户的使用体验。
  人才团队方面:公司重视人才队伍搭建,深入贯彻“多措并举引人才,多管齐下育人才”的理念。报告期内,人才队伍进一步扩大,技术研发人员、市场营销人员占比显著上升。针对新入职、青年后备人才、后备干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重大创新团队培养,公司制定了一些列有针对性的标准化培训体系。为持续培养人才、人才有所建树,提供了支撑。报告期内,公司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31人,灭弧室、陶瓷、智慧能源、氢能源等领域重大创新团队13个,各序列具有高级及以上职称44人,其中技术类研发人员200余人,正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工程师35人,工程师87人,公司5名高级工程师技术骨干被评定为西电集团级科技带头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