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以能源电力智能化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
电工电气装备
智能电网 、 数能融合 、 能源低碳 、 工业互联 、 集成及其他
电力设备及系统、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电机、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通信设备、节能环保设备、仪器仪表、工业自动控制系统及装置、轨道交通控制系统、信号系统及设备、电动汽车充换电系统及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轨道交通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机电工程、电力工程、安防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节能环保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计算机系统集成、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职业技能培训;计算机软件的培训服务;合同能源管理;自有房屋租赁;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与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业务名称 | 2024-06-30 | 2023-12-31 | 2023-06-30 | 2022-12-31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项) | 119.00 | 400.00 | - | - |
专利数量:授权专利:发明专利(项) | 102.00 | 324.00 | - | - |
专利数量:软件著作权(项) | 62.00 | - | - | - |
专利数量:申请专利:PCT专利(项) | - | 18.00 | - | - |
合同金额:新签合同(元) | - | 582.87亿 | 259.21亿 | 517.48亿 |
营业收入 X
业务名称 | 营业收入(元) | 收入比例 | 营业成本(元) | 成本比例 | 主营利润(元) | 利润比例 | 毛利率 | |
---|---|---|---|---|---|---|---|---|
加载中...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及所属公司 |
331.35亿 | 64.25% |
丝路洛浦新能源有限公司 |
3.57亿 | 0.69% |
上海融和元储能源有限公司 |
3.22亿 | 0.6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平高集团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4.43亿 | 1.33% |
北京中青旅创格科技有限公司 |
2.84亿 | 0.85%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国家电网及所属公司 |
299.80亿 | 64.02%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 |
1.64亿 | 0.3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亿嘉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17亿 | 1.05% |
上海辉电电力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3.15亿 | 1.04%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国家电网及所属公司 |
283.53亿 | 66.85% |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4.30亿 | 1.01% |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3.76亿 | 0.89%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3.09亿 | 0.7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国网瑞嘉(天津)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
7.64亿 | 2.60% |
常州市武进华联电控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3.36亿 | 1.14% |
南京中震电子有限公司 |
3.05亿 | 1.04%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1 |
59.82亿 | 61.90% |
客户2 |
2.95亿 | 3.05% |
客户3 |
2.12亿 | 2.19% |
客户4 |
2.04亿 | 2.11% |
客户5 |
1.24亿 | 1.2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1 |
10.03亿 | 15.48% |
供应商2 |
1.75亿 | 2.71% |
供应商3 |
1.56亿 | 2.41% |
供应商4 |
1.45亿 | 2.24% |
供应商5 |
9743.59万 | 1.50% |
客户名称 | 销售额(元) | 占比 |
---|---|---|
客户1 |
60.51亿 | 67.93% |
客户2 |
1.42亿 | 1.59% |
客户3 |
1.27亿 | 1.42% |
客户4 |
1.06亿 | 1.19% |
客户5 |
6730.39万 | 0.7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元) | 占比 |
---|---|---|
供应商1 |
5.58亿 | 10.24% |
供应商2 |
1.89亿 | 3.48% |
供应商3 |
1.28亿 | 2.35% |
供应商4 |
9533.33万 | 1.75% |
供应商5 |
7822.20万 | 1.44% |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国电南瑞是我国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是以能源电力智能化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公司深耕量测控制、数字融合、电力电子等技术,为能源电力、市政公用、节能环保、水利水务、轨道交通、工矿等行业提供软硬件产品、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覆盖全国各地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等荣誉称号,软件产品入选“中国十大创新软件产品”。 当前,新一轮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新型电力系统构... 查看全部▼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1、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
国电南瑞是我国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是以能源电力智能化为核心的能源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公司深耕量测控制、数字融合、电力电子等技术,为能源电力、市政公用、节能环保、水利水务、轨道交通、工矿等行业提供软硬件产品、整体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覆盖全国各地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等荣誉称号,软件产品入选“中国十大创新软件产品”。
当前,新一轮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向纵深推进,能源电力安全、能源数字化转型、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型工业化等要求更加突出,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为适应行业环境变化,完善产业布局,增强资源配置能力,提升管理效率,优化客户服务水平,公司对所属业务进行了分类调整,重点布局智能电网、数能融合、能源低碳、工业互联等四大业务板块,推动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数字孪生、区块链、安全防护等数字技术、先进信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柔性直流、新型电力系统故障防御、可再生能源友好接入、源网荷储协调控制、微电网稳定控制和运行等能源电力技术深度融合,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能力。
(1)智能电网
落实能源电力保供要求,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电网建设,智能电网板块致力于持续增强电网全息感知能力、灵活控制能力、系统平衡能力,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支撑服务特高压和配电网高质量发展。
公司是智能电网技术、产品及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综合实力国际领先,处于市场龙头地位。面向大电网安全稳定、调度、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微网、智慧园区、能效服务等环节,主要产品包括电网安全稳定分析与控制、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市场、新能源并网控制、新一代集控、新一代自主可控变电站监控、继电保护、变电站智能运检、直流输电系统、柔性交流输电系统、源网荷储协同控制、输变电在线监测、智慧配电网统一平台、配电网中低压柔性互联、新一代智能电表、新型采集终端、需求侧响应、虚拟电厂、超级充电桩、车网互动等。公司获批建设电网运行风险防御技术与装备全国重点实验室,拥有区域综合能源、智能配网、直流配网等实验室。基于国产芯片的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挂网运行,新一代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完成首批6个试点工程切主运行,现货市场、新一代集控、新一代用采实现批量部署。智能电网主配网调度及监控自动化系统、柔性直流换流阀、电力控制保护设备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特高压直流与柔性输电高端装备攻关团队”获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表彰。
公司将不断深化新型电力系统控制体系和防御体系研究,持续攻克新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体系架构和关键技术,不断增强智能电网板块的产业控制力、行业引领力。同时聚焦现代智慧配电网建设需求,打造智慧配电网解决方案,加快发展微网、综合能源、智慧零碳园区等新兴业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能电网产业集群。
(新型电力系统示意图)
(2)数能融合
落实数字中国战略,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数能融合板块致力于加快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数字技术与能源业务深度融合,聚焦能源电力信息基础平台、安全整体解决方案、通信整体解决方案、电网信息化等核心业务,支撑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公司是能源电力行业国内领先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面向生产运营、通信网络、网络安全、数字基础设施等环节,主要产品包括电网资源业务中台、企业级实时量测中心、企业级气象数据服务中心、新一代设备资产精益管理系统、基建全过程综合数字化管理平台、新一代应急指挥系统、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一体化云平台、物联管理平台、全场景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新一代和全国产化网络安全装置、瑞盾安全操作系统、云安全防护、电力5G终端、瑞腾系列产品等。拥有网络安全、通信、电网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等实验室。
公司将持续引领电力和能源系统智慧变革,准确把握能源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机遇,加快布局人工智能、算力网络、电力物联、量子通信等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能融合产业集群。
(3)能源低碳
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实现,落实新能源高质量发展要求,能源低碳板块致力于绿色低碳技术在能源电力行业创新应用,促进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公司承担了多个智能化水电厂改造、抽水蓄能二次系统国产化、核电机组励磁国产化改造及多能互补示范工程,行业内首次提出构网控制技术,为不同应用场景提供全套构网解决方案,为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及消纳提供坚强支撑。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能源低碳技术、产品及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面向火电、水电、风电、光伏、核电、抽蓄等领域,具备行业领先的整体解决方案,在水电自动化技术、产品和整体解决方案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主要产品包括水电厂控制及自动化、发电厂/燃机电厂电气二次系统、流域水电调度一体化、水文水资源监控管理、抽水蓄能电站控制及自动化、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清洁能源功率预测与调度系统、新能源并网控制和保护、新型储能系统、新能源电站综合监控及远程集中监控、海上风电一体化监控及运维、静止同步调相机、绿电制氢等。成功研制国际领先、世界单机装机容量最大的百万千瓦级巨型水电机组励磁系统和保护控制产品,在储能领域具备基于电芯级的风冷和水冷储能系统整体集成和EPC能力。自主研制的12MW海上全功率风电变流器应用于百万千瓦级大容量风机粤电阳江青洲海上项目,首批机组实现一次性上电并网成功。
公司将持续推动能源生产更加绿色低碳、能源结构更加多元互补、能源利用更加节能环保,加快布局电氢协同、中低压电力电子、气象信息应用等产业,打造国际领先的能源低碳产业集群。
(集中式储能工程图)(构网型SVG工程图)
(4)工业互联
落实国家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业互联板块依托公司能源互联网先进技术,加快向工业领域的延伸应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
公司是工业智能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推动电气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先技术,向石油石化、钢铁冶金、煤炭矿山、轨道交通、电气化铁路等领域同源拓展。主要产品包括工业过程控制、企业能源管控、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全厂电气智能调控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以及保护控制、安全稳定控制、无功补偿、电能质量等系列装置,为工业企业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实现功率半导体、PLC等核心技术突破,自主产品在工业、交通、市政等领域应用,持续提升自主可控和国产化替代水平。
公司将持续全面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加快布局碳化硅器件、智慧轨交、船电装备等业务,打造国内领先的工业互联产业集群。
(钢铁企业监控中心图)
2、经营模式
公司实行订单式生产。主要通过市场招投标方式获取订单,接单后根据客户不同需求先进行工程设计,再采购电子电气设备、电子元器件等配套材料设备,与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软硬件产品配置或开发,再进行系统集成后销售给客户实现利润。同时,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拓展工程总包、运维服务、设备租赁服务和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充实、丰富适合企业自身特点的经营模式。
3、行业情况
2024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国内生产总值616836亿元,同比增长5%。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65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电力消费平稳较快增长,电力供需总体平衡,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
2024年上半年我国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完成2540亿元,同比增长23.7%。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开工阿坝-成都东特高压交流、陕北-安徽特高压直流及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投产华北“西电东送”通道调整、青海红旗750千伏、巴林-奈曼-阜新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快海南500千伏主网架、抽水蓄能工程等重大项目建设。系统推进新能源参与市场,开展大基地多主体联合参与市场交易试点,服务新能源并网消纳。
电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电网一张图实现供电服务方案辅助编制、配网停电实时分析研判等规模应用。高质量推进人工智能专项任务和电力行业大模型构建,开展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专项行动。南方电网提出融入“东数西算”工程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研究布局新型“电力+算力”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存量电网数字化改造升级、增量电网数字化标准全面应用。建设数字化智慧化调度体系,支撑海量资源全面可观、可测、可控。
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0.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比重达到55.7%。1-6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441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的比重为85%。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4.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其中,火电增长1.7%,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21.4%、0.1%、6.9%和27.1%。规模以上工业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电力占比达32.2%,较上年同期提高2.3个百分点,清洁电力快速增长。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稳步增长,截至上半年底,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4400万千瓦,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1-6月份全国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690亿元,同比增长9.9%,落实水利建设投资10060.7亿元,同比增长29.2%,新开工重大水利工程34项。
工业互联网进入快速增长期。预计2024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超过1.5万亿,产业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结构优化、功能升级”转变,产业弯道超车,从旧到新、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迈进,由“全面探索”转向“场景推广、链式转型”。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将继续规模化、智能化、绿色化、多元化发展,截至2024年6月30日,我国内地累计58个城市投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11409.79公里,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6条,新增运营里程194.06公里。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4年上半年,国电南瑞持续强化科技创新,积极推动产业提质,加快发展电网外和新兴业务,稳步推进国际化业务,主要经营业绩继续保持稳健增长,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公司以核心技术和优质产品及服务持续服务于电网安全、电力保供、能源转型,全方位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公司获评国资委“科改标杆”称号。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1.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2%,实现归母净利润27.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36%。具体情况如下:
一是自立自强,科技创新达到新高度。优化科研体系,围绕新型电力系统运行机理、电力人工智能等方向组建研究团队,强化前沿技术瞭望和应用基础研究。强化技术攻关,研制的世界首套静止同步调相机(SSC)完成人工短路试验,自主可控特高压直流控制保护设备首次在混合直流输电工程挂网运行。自主研发世界首台环保型126kV快速断路器,研发强不确定环境下电网安全稳定自适应紧急控制系统和样机。研发的储能系统有力支撑辽宁电网全球领先的新型储能黑启动城市电网大容量火电机组试验,保障系统电压和频率稳定,为电网故障快速恢复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提出以构网型技术为核心的源网荷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并在西藏成功应用,自主可控的特高压直流控保设备在±800kV姑苏换流站挂网运行。科技奖励成果丰硕,获各级各类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28项,其中,1个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专利授权119项,其中发明专利102项,登记软件著作权62项。
二是谋篇布局,产业发展释放新动能。持续优化业务布局,针对微网及综合能源、新能源和电力电子等业务,明确主体单元,不断增强新动能新优势。持续夯实“基本盘”,输变电、配用电、水电自动化、网络安全等领域核心产品广泛部署,位居行业领先地位。加速做大“增值盘”,储能、调相机、海上风电等网外业务快速发展。4500V/3000A IGBT在姑苏换流站挂网并平稳运行,4500V/5000A IGBT通过场内全套试验,12MW大容量全功率风电变流器并网投运。
三是协同发力,市场开拓实现新突破。抢抓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重大机遇,持续加大市场工作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报告期新签合同287亿元,同比增长10.7%。国内市场再创佳绩。电网内市场稳中有进,静态补偿装置、采集终端等国网集招份额进一步提升,中标西藏构网SVG、蒙东电力市场、江苏配电主站、山东泰安抽蓄、上海PMS3.0等重大项目。电网外市场快速突破,中标酒钢智慧能源管控中心、包铝智慧能源调控中心及储能、内蒙古突泉分布式调相机、辽宁水库大坝安全监测、华能预制舱框架等重大项目。国际项目快速推进,成功签订沙特储能及静止同步补偿器、巴基斯坦默拉直流稳控系统、巴西控保等,中标沙特ADMS系统运维等。
四是精耕细作,管理质效迈上新台阶。持续深化提质增效,开展下属专业公司经营诊断分析,营业毛利率同比提升。加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审计监督,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和作业现场安全风险管控,安全局面持续巩固。
五是厚植根基,人才培养收获新成效。全面做好人才引用育留工作,深化校企合作,拓展校企联聘模式。规划人才梯次培养体系,分阶段设置遴选标准和培养目标,积极培育推举高层次专家人才,发掘储备一批具有较强理论功底、先进技术水平的青年英才。发挥薪酬激励撬动作用,向科技人才、技术骨干倾斜。
六是旗帜领航,干事创业凝聚新合力。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实施“党建+”工程,不断深化特色品牌共产党员服务队建设。选派优秀人员赴外培养锻炼,队伍建设有力加强。深化员工关心关爱,开工建设人才公寓,不断完善“医食住行”后勤保障服务,员工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三、风险因素
1、市场环境风险
公司主要为能源电力、市政公用、节能环保、水利水务、轨道交通、工矿等行业提供软硬件产品、整体解决方案。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电网、发电等电力行业。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能源变革持续深化,对公司技术、产品、方案实力提出更高要求。公司要加强市场环境分析,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
对策:聚焦“双碳”目标、能源互联网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支撑新能源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紧抓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及数字化转型发展等机遇,深入挖掘、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充分运用“大云物移智链”等新技术,推动电网、信通、发电、工业等领域核心技术产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赋能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运营效率效益提升,持续巩固高端引领能力和行业领军地位。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把公司打造成为中国电力装备行业的标杆典范和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同时聚焦重点领域新业务培育,研判新兴产业内外部发展环境和形势,跟踪国内和行业相关政策动态,适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及发展布局。提高同源技术转化和创新能力,赋能传统领域业务提升,打造整体解决方案,培育增长新动能。稳步推进海外业务,防范海外政策风险。
2、人才风险
作为以智力成果为核心竞争力的软、硬件开发及系统集成企业,人才是推动公司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目前公司已构建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战略新兴产业、卡脖子技术领域内的复合型高端领军人才及配套团队的需求日益迫切。如何进一步优化人才识别、培养与保留机制,强化企业品牌魅力、提升事业价值吸引力,并有效提升人才集聚的效能,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议题。
对策:深化人才强企专项行动,构建全方位人才发展生态。深入研究各领域前沿技术需求,科学规划人才资源配置,完善科技人才“232”金字塔规划,明确各级人才选拔标准,强化人才梯队建设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实施分层培养策略,针对不同层次人才制定个性化培养目标与行动计划,健全“入库-培养-评价-进阶/退出”的压茬培养机制,形成“自下而上”梯级培养序列。全面加强人才激励制度设计及落地实施,持续改进和提高员工薪酬、福利及保险待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员工关爱行动,保障人才队伍稳定,实现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撑与人才引领。
3、技术创新风险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地深入推进,以绿色、智能、可持续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技术不断涌现,正在重塑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我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强科技创新,着重提升基础研究,大力推动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这迫切需要公司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及时准确把握技术、产品和市场发展趋势,强化系统思维,加强基础研究,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对策:提升科技创新系统谋划和顶层布局能力,系统推进重点项目全过程管控,确保科研的精准投入和产出成效。加强基础前瞻布局,积极抢占科技制高点,为公司长远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健全科研考核激励体系,坚持立足眼前、兼顾长远,加大科技创新及产业转化指标考核激励力度,支撑研发成果的转化落地。着眼电网生产一线重大需求,以精良的技术装备支撑电力保供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全力支撑服务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充分发挥公司的产业优势和应用优势,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4、境外经营风险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制裁、贸易壁垒、地方保护频发,随着境外业务的拓展,公司将面临由于国际形势、政治局势、文化差异、法律差异、汇率波动、通货膨胀、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带来的境外经营风险。
对策:持续健全境外风险防控体系,不断加强重点国家政治经济局势、营商环境、贸易制裁、出口管制、安全态势等政策分析,深入开展目标国家市场环境调研,动态调整业务方向及拓展策略,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国际业务。加大境外项目全过程风险防范力度,落实国际业务预评估、境外重点项目评审等风险防控机制,稳步提升境外履约精细化管控能力,加强汇率监控及管理,全力保障国际业务安全稳健发展。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先发优势:公司是国内最早提供电力自动化产品与服务的厂商之一,是国家首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智能电网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公司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在服务电网安全、电力保供、能源转型和核心技术攻关中不懈奋斗,产品广泛应用于电网、发电、轨道交通、水利水务、市政公用、工矿等行业客户,拥有一大批国内国际首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和首台首套产品,在相关行业理解、研究条件、研究成果、技术及产品等方面,与竞争对手相比有先发优势。
2、产业体系完备:公司业务涵盖源、网、荷、储、数等新型电力系统全环节,从能源供给、能源传输到能源消费全过程,从传统水电、火电到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从大型发电站并网到分布式电源接入,从特高压、超高压、高压到中低压,从特大型交直流一体化输电网、配电网到微电网的采集监测、调度控制、继电保护等全系列电力二次技术、产品和服务,拥有从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能力,全面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工业化建设。
3、技术创新优势:公司坚持科技创新战略,构建“领域-子领域-专业”三级技术体系,全面梳理自身技术优势与短板,构建可复制可共享的技术能力,加强战略性、前瞻性和基础性研究,统筹公司整体资源优势,汇聚和研判外部最新动态形势,围绕“真问题”体系化布局科研方向,全力提升自身技术引领能力,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6项成果通过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鉴定,核心技术国际领先。28项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在高比例新能源并网消纳及新能源发电主动支撑等技术领域,公司承担了诸多国家级科技项目攻关以及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研发任务,主导和参与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引领行业技术发展,提升产品技术水平。
4、人才优势:公司秉持科技兴企与人才强企的战略理念,深度聚焦优化人才成长环境,以高端及紧缺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驱动力,同时强化员工能力素质建设为关键举措。通过构建定位清晰、并行有序且机制完善的领导人员、专家人才、职员职级三通道人才发展体系,公司全力推进各类人才的引进、精心培养、公正选拔与高效使用。这一系列举措促使专业人才总量稳步增长,整体素质持续提升,队伍结构日益优化,逐步锻造出一支术业有专攻、勇于创新、梯次配备合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为公司发展提供持续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员工总人数为10,327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总数的91.5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总数的43.57%。
5、品牌优势: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对资质、产品运行经验和安全可靠性要求高,因此客户非常看重产品的品牌。公司是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柔性交/直流输电、水利水电自动化、轨道交通监控领域最有实力的供应商之一,“国电南瑞”品牌在电力行业、轨道交通行业和水利水务行业中树立了很高的知名度,得到主管部门和行业客户的广泛认可。
6、服务优势:电网、发电、轨道交通、水利水务、市政公用、工矿等行业和客户需求多样,产品按需定制,需要现场安装调试并长期提供技术支持、系统升级等后续服务。与国外系统和设备提供商相比,公司有行业内多年研发、设计、运行、服务积累的经验,并主导多项国内标准的制定,对国内客户运行习惯有深入的了解,在产品的售前售后服务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及时提供迅速、灵活并且全面的服务。
收起▲